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 格式:doc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3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
1、背景:一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恳,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
2、建立标志:1922年墨索里尼组阁。
二、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1、背景:1929一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
2、建立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专政措施:①专制独裁:解散国会、工会,制造"国会纵火案",控制思想,屠杀犹太人。
②扩军备战: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庞大军队,进军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三、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1、背景: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
2、扩张:1931年策划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
3、建立标志: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进而制造七七事变,中国全明族抗战开始。
四、法西斯的含义
代表垄断(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侵略扩列的政权。
表现为德国的纳粹主义、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日本的军国主义。
五、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比较。
1、背景:德国、日本经济危机
导致政治危机,意大利是一战导致危机。
2、核心力量:德国、意大利是法西斯政党(分别为纳粹党和法西斯党),日本是军部。
3、建立过程:德国、意大利选建立政党,然后通过合法选举建立,日本先扩张增强军部力量,然后通过政变(二二六政变)上台。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意大利法西斯的对外扩张
1.一战后,墨索里尼组织法西斯党,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扩张。
2.1936年,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背景:经济危机打击德国,引发政治危机。
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对内反动措施:解散国会工会;打击德国共产党;焚烧书籍;迫害犹太人;
3.对外扩军备战: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义务兵役制;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凡尔赛体系开始崩溃瓦解)。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背景:日本觊觎中国已久;在经济危机中,日本经济遭受重创。
2.过程:
(1)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核心,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战开始,拉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华盛顿体系开始崩溃瓦解)
(2)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建立法西斯专政,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四、轴心国法西斯军事同盟集团形成(了解即可)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标志着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五、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对比
六、本课思维导图(注意英法纵容形成的绥靖政策)
七、历史事件联系图。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寻求自身发展,对外侵略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法西斯国家的建立、对外侵略扩张和二战的爆发三个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增强和平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形势有一定的认识。
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二战的爆发,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这一时期历史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建立过程,认识它们的侵略扩张行为,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建立过程,它们的侵略扩张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难点: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背景和动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自主学习,提高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实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历史事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情感教育:结合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和平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钻研教材,了解学情,设计教学方案,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知识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二战爆发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呈现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建立过程,它们的侵略扩张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的基本史实;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知道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新的世界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德、日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史实,使学生认识:严重的经济危机必然导致政治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疯狂扩军备战,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过程和反犹暴行
教学难点:德、意、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与特点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奥斯维辛原本只是波兰的一个安静的小镇,但它却在二战中成为比正面战场还要残忍和惨烈的“杀人工厂”。
1940年4月27日,纳粹德国开始在这个作为铁路交通枢纽的小镇上建造最大的集中营。
其最初的目的主要是关押波兰政治犯和消灭苏联战俘,但1942年1月20日纳粹在万湖会议上通过的“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则使这里成为犹太人的“屠宰场”。
据估计约有110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其中超过九成都是犹太人。
从此,奥斯维辛成为大屠杀的代名词,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悲恸之地。
什么是法西斯?为什么德国法西斯要疯狂屠杀犹太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过程以及内外政策。
图一图二
设问:图一反映了什么信息?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什么影响?
提示:意大利法西斯党徽。
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
它标志着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2.教师在学生阅读基础上,归纳总结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概况。
归纳总结:(1)背景;(2)时间;(3)建立过程和标志;(4)内外政策: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
【知识拓展】进军罗马是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因为不满法西斯党在1921年的意大利国会选举中的535席只取得105个议席而号召3万名支持者进入罗马的事件。
该事件成功令当时的意大利国王伊曼纽三世任命墨索里尼为首相。
它标志着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使意大利成为第一个由法西斯掌权的国家。
目标导学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阅读教材和下列图片,说说希特勒是怎样在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的。
图一图二
(1)材料中图一是哪一党的党徽臂带?
提示:纳粹党。
(2)希特勒是怎样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政权的?
提示:学生自主回答(首先赢得群众支持;其次当选国家总理,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
【图解过程】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信息,指出纳粹政权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暴行。
材料展示:在德军进军莱茵区之后的二十四小时,是我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我不止一次地跪下来祈求神显灵,保佑德国。
结果我的祈求灵验了,我要消灭法兰西,夺回因为1919年《凡尔赛条约》失去的国家、土地,以及应有的尊严。
——希特勒
(1)图片反映了什么信息?除此之外,纳粹政权还有哪些暴行?
提示:图片反映了希特勒掌权期间,大肆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暴行;除此之外,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纳粹党乘机解散了工会;纳粹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进步书籍等。
(2)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为什么德军进军莱茵区之后的二十四小时,是希特勒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
提示: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因为《凡尔赛条约》规定:禁止德国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害怕德军的进军军事行动遭到协约国的攻击(或制裁)。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归纳纳粹德国对内独裁和对外扩张的表现。
【图解内外政策】
目标导学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说出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与特点。
材料展示: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而且逐渐转变为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尤为致命。
尽管当年是难得的丰收之年,但由于物价全面下跌,日本农民因此负债累累。
与此同时,大量城市失业人口重新返回农村,这使得本来就贫瘠的农村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祸不单行,1930到1931年冬春,日本东北地区遭受了五十年一遇的霜害,稻田八成受害,比常年少了四成收获,导致日本东北七县爆发了连封建时代都少见的严重饥荒。
一时间,饿殍遍地,卖儿卖女,甚至举家自杀,导致日本经济一落千丈,国计民生凋敝。
深感政府无能的陆军将校把日本东北问题解决方案押到了中国东北上。
二者虽在同一纬度线,气候条件也相差不离,但中国东北的农业条件却是日本东北无法比拟的。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与特点。
(1)背景: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
工业生产急剧萎缩,在国内外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
(2)过程
①核心: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②对外扩张: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
接着,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扶植建立伪满洲国,并进一步蚕食中国华北地区。
(3)建立: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4)军备与扩张:制定《国策基准》;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
2.德、日法西斯化的过程有何不同之处?法西斯专政本质上是一样的,对此你有何认识?
提示:不同点——德国法西斯政权是骗取民众信任,依靠军队,组织纳粹党,通过选举方式上台;日本法西斯政权是通过发动对外战争,利用军部控制内阁上台的。
认识——法西斯是独裁、专政、侵略和战争的代名词,法西斯主义三大特征:独裁专制;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
对内专政独裁、对外侵略扩张是其共同特征;法西斯是违背时代潮流的,注定要被人类所抛弃。
(类似亦可)
三、课堂总结
在一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打击下,美国、英国等国家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和调整,挽救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德、意、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强化了法西斯统治,最终挑起了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严重威胁。
它告诉我们:只要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课讲述的内容是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的分化。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经济危机,而徳、意、日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可以说本课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鉴于学生对这一部分历史知识的生疏,教师可以采用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主要梳理清楚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抬头、猖獗的活动脉络,揭露法西斯德国的种族歧视及各法西斯国家对内实行恐怖政策、对外实行侵略扩张的暴行。
最后小结加深学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