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套袋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5
苹果套袋栽培技术要点苹果套袋具有促进果面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预防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提高贮藏性和商品价值,增加经济效益等优点,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生产高档苹果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今年的苹果套袋己经开始,究竟如何套袋,成为果农谈论的话题。
要想套好纸袋,必须规范树形、结构合理、营养平衡、通风透光。
那么,苹果怎么套袋呢?其具体苹果套袋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选择合适果袋。
在海拔500米左右的苹果适生区,套袋一般应选用双层纸袋;对经济困难和以生产中低档果品为主的果农,也可适量谨慎选用单层袋和膜袋。
黄土高原海拔800米以上的苹果优生区应选用双层纸袋,一般不用单层袋和膜袋。
2.适时套袋。
当前,我国的主栽苹果品种为红富士。
有研究表明,红富士苹果的最佳套袋时间为谢花后45天左右。
由此推算,在海拔500米左右的苹果适生区,以6月20日前后套袋为宜,套膜袋的可适当提前10天左右进行;在海拔800米以上的苹果优生区,以6月20日前后套袋为宜。
3.喷施钙肥。
对苹果叶面喷施钙肥后,叶片的光合作用会显著增强,果实品质也会显著提高。
多雨年份,套袋果园易发生果实痘斑病,可于8月份及时补喷2~3次氯化钙或钙宝等钙肥。
4.追施磷、钾肥。
研究表明,套袋果实有含糖量下降、口味变淡现象。
为防止发生这种现象,对结果多的苹果园,可每株追施0.3~0.5千克磷、钾肥。
5.疏枝防病。
对树形为细长纺锤形的套袋果园,夏季要适当疏除背上枝、密生枝,以防止发生日灼。
若园内果树受红蜘蛛、金纹细蛾、早期落叶病危害,要及时喷布扫嫡净或齐嫡素,再加灭幼服3号和多抗霉素或农抗120等。
除袋后,立即选用菌立灭水乳剂2 号8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 蛾嫡灵乳油2500倍液等进行喷施,以防病虫危害。
6.查通气孔。
若夏末秋初雨水较多,则套袋果实易染黑点病。
因此,应每隔25天左右在果园内检查1次,若发现袋角通气孔发生阻塞或被封严,则需用剪刀打开通气孔,以防发病。
沈阳地区寒富苹果套袋栽培技术一、套袋前的果园管理1.选好园选壮树应选园貌整齐、综合管理水平高的果园。
一般要求土壤肥沃、群体结构和树体结构较好、花芽饱满、树龄较小、生长健壮、产量平稳。
2.合理整形修剪套袋果园以细长纺锤形、自由纺锤形、改良纺锤形和改良开心形等通风透光的树形为主。
修剪上以轻剪、疏剪为主,应用四季修剪技术,精心做好花前复剪,使枝组强壮,配备合理。
细长纺锤形整枝要求所有枝条均呈水平或稍下垂状态生长。
冬剪时疏除上部干枝比过大的粗大枝、树冠下部的裙枝、外围竞争枝、三叉枝、内膛徒长枝及过密枝。
使结果枝单轴延伸,结果部位均匀,立体结果。
3.加强土肥水管理严格控制氮肥,适量增施磷、钾肥,补钙、硼、锌等微量元素肥料,增大有机肥的使用量。
花前和幼果期喷施CA2000果氨2~3次,补充果树早期营养。
一般旱地亩产2000~2500公斤的果园,全年施优质有机肥3000公斤、纯氮18~23公斤、纯磷20~25公斤、纯钾25~30公斤。
旱地果园追施氮肥以萌芽期为主,施肥后立即灌水,以促进树体吸收,防止氮肥损失。
在土壤有机质短时间内很难提高到应有水平的条件下,可通过力口大农家肥的投入,确保一部分根系处于良好的土壤环境中。
实行节水灌溉,通过穴贮肥水、微喷灌、滴灌等技术,适时灌水,创造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满足果树对水分的需要,防止套袋果实产生日烧。
一般花前和套袋前适当灌水,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若是干旱年份,套袋前3~5天应灌1次水,减轻日烧病的发生。
套袋果园宜采用生草制,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善果园小气候条件,调节土壤养分和水分供应。
4.人工授粉和放蜂授粉套袋果园可以通过人工授粉和蜜蜂授粉等办法确保中心花坐果良好,不产生畸形果。
花前10天和花期可各喷1次保花剂,促进果实膨大,并使果形高桩、端正,提高坐果率。
5.合理留果一般按20~30厘米间距留果,保证果实大小均匀。
严格控制留果量,亩产量控制在2000~3000公斤,留果8000~10000个。
红富士苹果套袋栽培技术要点苹果套袋栽培是提高果品质量,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的关键技术,已被大部分果农所接受认可。
2010年龙口市以红富士为主的15万亩苹果园套袋总量达到25亿余个。
广大果农通过优质套袋栽培增加了经济收入,但部分农户却因综合管理技术不完善,造成一定的损失。
针对套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苹果套袋技术要点如下。
一、苹果套袋技术1、套袋(1)纸袋的选择苹果套袋的目的是多生产高档优质果品,因此,应选择优质纸袋。
苹果果实袋的种类很多,按袋的层数可分为单层袋、双层袋和三层袋;按袋的大小,可分为大袋和小袋;按涂药的种类可分为防虫袋、杀菌袋和防虫杀菌袋;按袋的材料又可分为纸袋和塑料薄膜袋等。
目前国内生产的多数果袋均不涂药,少数涂药。
从生产实践看,不涂药的果袋因果袋隔离作用避免病菌侵入已有较好的防病效果;涂药袋必须用无公害的药物,以防止污染果品,严禁使用含有剧毒高残留的涂药袋。
应用证明,内袋为红色涂蜡的双层袋,套袋果综合质量好于内袋为黑色涂墨或压光的双层袋。
涂药袋由于所含药物成分的不同,套袋质量会出现明显差异,有的涂药袋在高温季节出现药害,有的涂药袋在阴雨天由于药物的过量释出也容易出现药害,有的涂药袋由于大量使用福美胂等违禁药物可造成药物残留高,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应严禁使用。
单层纸袋、反光膜袋、外纸内膜袋与塑膜袋在我市应用效果差,不能生产出高档果,生产中不宜采用。
(2)套袋时间苹果套袋适宜开始时间为谢花后20~30天,花后至套袋前需喷2-3遍药。
实践证明,花后喷3遍药套袋防病效果要好于2遍药套袋,药剂要选择优质、高效、无副作用的优质药物,尽量不选用乳油类药剂。
喷药浓度选择上限。
同时要考虑到病虫害的兼治,种类最好不要超过5种,否则容易产生药害。
重点防治好黑点病、轮纹烂果病、早期落叶病及绿盲蝽、蚜虫、小卷、害螨等害虫。
药物喷完后需隔2-3天方能套袋。
我市的适宜套袋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
套袋过晚,对提高套袋果的外观质量影响较大。
套袋苹果园秋季管理技术套袋是一种果树管理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果实免受昆虫、病虫害的侵害,以获取高品质的果实。
在秋季,套袋作为一种果园管理技术,可以帮助果农有效地预防多种果实病虫害,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本篇文章将介绍套袋苹果园秋季管理技术的基本知识、适用品种、具体操作方法等方面,帮助果农更好地运用套袋技术。
套袋苹果园秋季管理技术的基本知识什么是套袋技术?套袋技术是指在苹果、梨等果树上,用特制袋子将果实单独包裹,保护果实免受病虫害的侵害,从而得到品质更好的果实。
套袋技术在世界各地的果园中得到广泛运用,是果农们常用的一种果树管理技术。
为什么要使用套袋技术?套袋技术的目的在于保护果实的品质,它的使用有以下几个好处:1.防止水果表面被虫害和病害侵害,从而减少水果损失的机会。
2.维持果实的健康,避免使用过量农药导致果实受害。
3.提高果实的质量,如颜色、大小、质地、口感等。
4.增加果实产量,通过套袋可以增加果实的存活率,生产更多的优质果实。
常用的套袋袋子材质和种类套袋袋子材质有许多种,包括网袋、纸袋、纱袋、塑料袋和无纺布袋等等。
在套袋前,首先必须选择合适的套袋袋子。
所有袋子都应具备以下要求:1.选择柔软、透气性好、重量轻的素材制成。
2.袋子颜色应该能够抵御日光的照射。
对于早期套袋的果品,应选择较为浅色的袋子。
3.选择能防止虫害和病害侵害的性质良好的袋子。
套袋应用的最佳时机一般情况下,在果实开始发育时就可以进行套袋,并且在成熟期前保持袋子不脱落。
在实践中,最适合于套袋的时间是当果实周围已经有一定大小的基础时(约为小拇指大小),同时也要注意果实袋子是否适合果实大小。
一般来说,对于较小的果实,可以使用较小的袋子进行套袋,以确保袋子不会影响果实生长。
套袋苹果园适用品种目前,套袋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包括各种果树都可以采用套袋管理技术。
下面我们来看看最适合进行套袋管理的苹果品种。
具有较好套袋适用性的苹果品种1.‘富士’:‘富士’是一种高山苹果,果实光滑、均匀、色泽艳丽、质地脆嫩,口感鲜美,非常适合套袋技术。
苹果套袋六注意
苹果套袋能有效防止污染,减少病虫危害,抵抗自然灾害,提高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但应注意以下关键环节。
选好果在疏花定果的基础上,选中心果、高桩果、大型果、下垂果、无病虫危害的果进行套袋,一律套单果。
用好袋选择外袋纸质柔软,透气、遮光性能好,防水、耐风化力强,内袋纸质好,涂蜡均匀,降温效果好,有商标,正规厂家生产的双层袋。
喷好药套袋前用高质量、符合无公害苹果生产要求的杀虫、杀菌剂进行喷施,阻止新病菌侵入。
在喷药后一周要将果袋套完。
适时套袋早、中熟苹果品种在谢花后15天开始套袋;晚熟苹果品种在花后40天、幼果长至1.5厘米时开始套袋;新红星等生理落果严重的品种可在二次落果后开始套袋。
中午高温时不宜套袋。
适量浇水根据果园墒情进行适量浇水,既可促进果实生长,又可防止发生日灼。
方法要得当套袋顺序是先上后下,先里后外。
袋口要扎紧,严防雨水、药水、害虫等进入。
袋子要鼓起,防止贴果发生日灼。
透气孔要畅通,以利于降温排湿。
- 1 -。
苹果套袋方法
一、套袋时期。
依据苹果品种和套袋的目的不同而套袋时期也不同。
一般苹果在花后10~40天进行,金冠应在果锈发生前,即在落花后10天开始套袋。
二、操作方法。
苹果套袋方法是,选定幼果后,手托纸袋,先撑开袋口,或用嘴吹,使袋底两角的通风放水孔张开,袋体膨起;手执袋口下3cm左右处,袋口向上或向下,套上果实,然后从袋口两侧依次折叠袋口于切口处,将捆扎丝旋转90度,扎紧袋口于折叠处,让幼果处于袋体中央处,不要将捆扎丝缠在果柄上。
三、注意事项
(一)套袋前,应严格疏花定果,灭菌杀虫、灌水、施肥、喷药补硼和钙。
(二)全套袋的树要按“先树冠上部,后树冠下部”、“先内膛后外围”的步骤进行,防治套袋时碰落果实。
(三)套袋时间应最好避开日照强的中午,防止袋内温度过高。
如果6~7月份出现高温、强日照、干旱天气,为防止日烧可以往树上喷水降温。
(四)套袋时应注意把袋子打开,使果实套在袋的中间,防止果实与袋摩擦,袋口要扎紧朝上,袋下部小孔张开以避免降雨袋中存水。
- 1 -。
苹果套袋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苹果套袋关键技术及配套措施,包括套袋技术、脱袋后管理以及配套措施,以供果农参考。
关键词苹果;套袋技术;配套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098-01
近年来,部分果农套袋技术掌握不理想,如选择的果袋质量差、套袋和除袋时间太晚等,给套袋果园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影响。
现总结苹果套袋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套袋技术
1.1 早疏花
从冬剪开始,剪掉多余的花芽。
从花芽能辨认时开始,剪去或用刀片割去要疏花芽前边的1/3,使花不能开放而长叶,称之以花换肥技术。
开花后,每个花絮留中心的3朵花把边花疏除。
节约的营养回流到其他花,以生产优质果。
1.2 定果
在前期疏花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定果。
首先根据树龄、树势、肥力等因素确定目标产量。
一般盛果期红富士产量以18.75~22.50
t/hm2为宜。
1.3 选袋
目前常用的有日本产的小林袋、北京的爱民袋、天水市秦安的富民袋、甘谷的华达袋。
适合当地的是新山阳,质量较好的是日本产
的小林袋。
1.4 套袋方法
套袋前,严禁喷施乳油类和硫制剂农药。
套袋时,先将袋口弄潮湿,埋在湿土中或脸盆倒一点水蘸一会,易扎严袋口。
套袋时,先将一只手插入袋内,另一只手托起袋底(打一下),使袋体膨胀,底部通气孔完全打开[1],并选好果实,分开叶果,袋底朝上,果柄置于纸袋中部纵向开口基部,将果实置于袋子中央,折叠袋口,用袋口铁丝扎紧袋口,忌伤果柄。
套袋前若遇高温天气要先浇水再套袋[2]。
红富士苹果果实迅速膨大期忌施氮肥。
否则果面易产生纹裂,影响套袋效果。
1.5 适时套袋
一般在花后30~50 d开始套袋。
运城市苹果套袋适期是5月上旬至6月上旬。
过早,果实幼嫩,影响生长,日灼严重;过晚,果面粗糙,病虫害易侵染。
选择8:00—12:00、15:00—18:00套袋,应避开晨露天气。
套袋时间偏晚的果实应选用遮光性好的内黑双层袋[3-4]。
套袋前要喷施杀菌剂,药液干后立即套袋。
对较大果园最好分片打药、套袋。
打药后超过5 d未套的,或中途降雨的,要重新喷药,以防病虫侵染。
1.6 巧脱袋
套纸袋的红富士苹果在袋内停留时间不少于110~120 d,否则影响褪绿。
脱袋还要根据果实的成熟期和上市的迟早进行,在采摘前10~20 d脱袋,但最迟不超过10月17日。
脱袋前必须浇水1次,
分2次脱袋:先于晴天9:00后至17:00前,不粘连的双层袋去掉外袋,粘连的双层袋或单层袋撕开底部,也可把袋口解开,锻炼3~5 d后,在于阴天和多云天气或晴天10:00前、16:00后彻底去除,以防日灼。
脱袋后至采摘前若不下雨可不喷杀菌剂。
摘袋后若遇较大降雨,需喷1次甲基托布津(日本产)800倍液。
2 脱袋后管理
2.1 摘叶
摘袋前,疏除不合理枝,如徒长枝、密生枝;摘袋后,摘除果实周围的贴果叶、遮光叶,确保果实充分浴光。
2.2 转果
摘袋后7~10 d转果。
方法是用右手托住果实,左手捏住果柄基部,果实背阴面转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必要时用透明胶带固定果实[4]。
2.3 铺反光膜
采收前15~20 d铺反光膜。
铺膜前,先除掉覆膜带内杂草,将地面平整成弓形,摘除树冠下部的部分叶片,沿树行覆膜,在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覆盖1幅膜[1-4]。
要求膜面平展伸直,与地面紧贴,并用土压实反光膜两侧和接头处。
果实采收前撤去反光膜,用清水洗净,晾干后卷好保存。
3 配套措施
3.1 增肥补钙
套袋易影响果面叶绿素合成及光合作用,使糖度较低,味道变淡,
所以要增加施肥量,特别是农家肥的施用和果园生草,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和树体抗性。
3.2 合理供水
做到休眠期大水保浇,生长季供水均衡,特别是套袋前及解袋前必须浇1次水,以防果实微裂及脱袋后失水皱缩。
3.3 通风透光
通风透光,增大果个,促进着色,减少病虫,提高抗性。
注意强拉枝,大改形,疏除遮光枝、密生枝、交叉枝、徒长枝。
3.4 严格杀菌
在春季清园的基础上,从落花到套袋前必须结合补钙喷3~4次药,以防早期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套袋果红点、黑点病及卷叶蛾、潜叶蛾、红蜘蛛、蚜虫等。
从落花后7~12 d开始喷药,连喷2~3次,最后一次喷药在套袋前1~2 d,药干后立即套袋。
4 参考文献
[1] 台红霞.苹果套袋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4):186,188.
[2] 马慧.套袋对嘎拉苹果贮藏期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 魏树伟.套袋苹果贮藏生理及香气变化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8.
[4] 高文胜.有袋栽培体系下苹果果实品质发育及其相关因子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