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 格式:pptx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18
2020年农业农村部10 大引领性技术项目建设内容与方法一,总体目标围绕引领性技术在产业中的实际应用,着力提升技术的集成性、适用性、经济性,组建高水平指导团队,打造高标准示范样板,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链式技术推广应用模式,建立政产学研推用多方主体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立体协同的工作机制,实现集成熟化、示范展示、推广应用无缝连接,让生产经营主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切实发挥引领性技术在推动产业增效和区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带动作用。
二、主要任务2020年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的任务要求是:围绕“六个一”扎实推进,即每项技术组建一支产学研紧密结合、优势互补的专家团队,建设一个以上展示效果显著的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一次以上带动作用明显的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制作一个以上生动鲜活的展示宣传多媒体资料,形成一揽子综合技术解决规程,带动一批先行先试的技术应用主体。
1,组建团队开展集成熟化。
每项技术成立以技术牵头单位和集成示范单位骨干专家为双首席的专家指导团队,整合技术研发、集成、示范、推广等主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高质高效开展技术集成与熟化。
2,打造样板开展观摩交流。
建设示范展示基地,在生产管理关键时期开展以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等为服务对象,省、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和技术服务单位广泛参加的现场技术示范观摩活动。
每项引领性技术至少组织一次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观摩活动。
3,创新方式开展指导培训。
结合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等实施,对基层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等技术传播者、应用者,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开展多层次、多样式技术指导培训,促进其了解技术要求、掌握应用要领,提高技术到位率。
4,多措并举开展宣传推介。
制作要点明确、指导性强的技术简介视频、技术操作规范等技术资料,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多途径开展观摩交流,广泛推介宣传,增强工作影响,扩大技术普及度和覆盖面。
三,10大引领性技术项目建设内容1,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以实现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田间倒伏倒折率低、机收籽粒破损率低的“三低”为重点,集成配套选用籽粒脱水快的品种、高产抗倒伏栽培技术和低破损收获机械三大关键技术,解决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制约瓶颈,从而满足生产减损、提高效率、节约用工的需求,促进玉米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推动我国玉米生产方式变革,提升产业竞争力。
果农之友2015No.3徐老师教你种果树在新一轮山东省水果创新团队建设启动会议上,山东省水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陈学森教授就当前苹果产业的发展及主推技术做了介绍,作为首席专家团队成员徐明举高级农艺师就苹果产业如何高效发展和陈学森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结合当前苹果产业发展实际现将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发展关键10项技术做一总结和概括,同时作为山东省水果创新团队的成员负责果树新技术的网络推广服务工作,以后会通过果农之友及果农乐网()的网上讲座陆续就其中的具体技术进行细化和指导,供广大果农参考。
1国际大品种培育技术国际上苹果品种育种卓有成效的国家几十年育种实践表明,要育成世界性苹果“大品种”,有3个基本条件,一是在亲本选择与选配得当的前提条件下,必须保证每个杂交组合或实生后代群体有足够的数量,至少要在3000株以上,即所谓的“大群体”;二是对育成的新品系(种)要根据品种可能的适应范围在世界苹果主产区安排品种比较试验,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认识新品种的推广价值和推广范围,即所谓的“大区试”;三是对有希望的新品种(系)及时申请国际新品种权保护。
国内前几年育成的‘华冠’、‘华帅’、‘寒富’及‘山农红’等苹果新品种,其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均有望成为世界性的“大品种”,但目前在国际上的影响较小,主要原因是缺乏世界范围的“大区试”及国际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强育成品种的国内外区域试验及国际新品种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2优质大苗生产技术苗木是基础,一株苹果树一生的产量、质量及效益与定植时苗木的重量成正相关。
国外苹果产业强国都建立了有效运行的新品种权保护、新品种权转让及良种苗木繁育制度,即负责苹果苗木生产的商业化苗圃从育种者购买新品种繁育权,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育出的苗木质量高,一般是3年生带有分枝的优质无病毒大苗,栽培者购买这种3年生大苗,结合采用高纺锤形整形及下垂枝修剪等配套技术,一般建园第2年达到亩产1113~1946千克的高效益,这样有效地保护了育种者、经销商及栽培者三方利益,从而调动了育种者的积极性,实现了苹果产业的有序、高效发展;山东苹果从1996年的900万亩调整到2014年的410万亩,主要原因之一是苗木品种混杂质量差,再加上建园投入不足,导致进入结果期晚,产量低,品质差,许多果园中途淘汰,造成资源浪费。
优质高效苹果生产关键技术
耿忠芳;周蓉;郭桂英
【期刊名称】《河北果树》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针对我市果园郁闭、树形紊乱、修剪不合理、通风透光不良、肥力投入不足、滥用农药造成的优果率低、农药残留量高、效益低、难以适应市场等问题,于2002~2005年在渭南市白水、澄城、合阳、富平、韩城、蒲城六县、市推广“优质高效苹果生产关键技术”。
通过实施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等关键技术,并与花果管理、果园种草、果实套袋等配套技术组装集成,形成了优质高效苹果生产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推广面积7.7万hm2,优果率由43.5%提高到69%,树冠透光率由12%增加到30%以上,平均667m2产量1570kg,产值2971.69元,分别比对照增加186.6k和887.35元,达到了优质稳产高效的目的。
【总页数】3页(P12-13,18)
【作者】耿忠芳;周蓉;郭桂英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果业管理局,714000;陕西省渭南市果业管理局,714000;陕西省渭南市果业管理局,7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1.1
【相关文献】
1.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 [J], 付秀惠;孙金卓
2.提升陕西苹果生产水平关键技术(三)定目标,提要求,选树形,规范整形修剪 [J], 郭民主
3.提升陕西苹果生产水平关键技术\r(二)活化土、饱施肥、适灌水 [J],
4.提升陕西苹果生产水平关键技术(四)保好花,早疏蕾,严定果 [J], 郭民主
5.提升陕西苹果生产水平关键技术(五)防好病,治住虫,强树体,保叶片 [J], 郭民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宁省寒富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作者:隋颖光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07期寒富苹果是丹东地区苹果主栽品种,其果实个大,品质优良,着色全红,枝组紧凑,短枝性状明显,产量高、质量好。
就目前来看,寒富苹果已经成为各大乡镇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辽宁省发展面积逐年上升,为广大果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实现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法库县为例,寒富苹果的发展是从1996年开始的,当时是零星发展。
规模发展是从2002年开始的,到2006年末全县推广面积已达680公顷。
2.1 苗圃整形修剪一般来说,寒富苹果较适宜在早春或秋季落叶后进行栽植,并根据园区的砧木类型、地势条件及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确定栽植密度。
应选择栽植无病、无虫害、根系完整、芽眼饱满无抽条现象的标准苗。
在栽植之前应将其根系浸泡在含有500倍多苗灵或700倍甲基托布津的溶液中过夜,充分吸收水分和做好消毒,浸泡后的根系浸蘸含有适量生根粉的泥浆中,即可定植。
在定植穴内适量添加农家肥,灌溉充足水分与土壤充分混合,并在表面覆盖地膜,提高种植苗的成活率,起到增温保湿的作用。
应时刻保持水分充足,且密封剪口处,防止其幼芽受到害虫侵食,并在风大地区设立支柱固定树枝防止被风折断新梢。
2.2 土肥水供给2.2.1 深耕用肥主要在春秋季节进行土地深翻同时施加有机肥。
在整个生长季节,实时进行除草和深耕,减少病虫的危害,同时起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目的。
科学、平衡用肥。
通常情况下,应选择果树专用肥和配用腐熟的有机肥,结合当下病虫害的流行情况适当进行叶面喷肥防治。
2.2.2 水分管理在开花前、落花后、幼小膨大期,灌溉用水十分关键,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及时做好灌溉。
在雨季,果园内有较多积水时应立即进行排水防涝工作;在入冬结冰之前及时浇灌封冻水。
2.3 花果管理2.3.1 花期授粉技术每年在4~5月之间,花期均采用角颚壁蜂授粉,应提前将蜂放入蜂箱内适应环境且在蜂箱前面1米处挖个蓄水池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