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法教案设计方案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50.08 KB
- 文档页数:7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作品教案案例《皮内注射法》教案设计方案教学过程:1.视频播放和导入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个相关的视频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例如,播放一段“感冒打针,一命呜呼”的视频,然后提问学生:“病人的死带给你什么启示?”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2.理论知识讲解在引导学生思考后,教师可以对皮内注射法进行详细的讲解。
可以从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要点、进针角度、深度的把握、皮丘大小及推药量等方面进行讲解。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3.项目教学和小组讨论法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和小组讨论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探究和研究。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和讨论。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的护理态度和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严谨、慎独的护理工作态度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增强注射信心。
5.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皮内注射法的操作程序,教学难点是进针角度、深度的把握、皮丘大小及推药量等方面的操作技巧,以及学生畏惧心理的克服。
6.安全教育和相关教具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
同时,教师还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具,例如注射器、针头等。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说出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要点并能进行正确规范操作,通过体验感受、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研究过程,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慎独的护理工作态度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克服畏惧心理,增强注射信心。
将图片中的操作进行判断,指出哪些正确,哪些错误,以及错误原因。
(改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为护士角色和病人角色。
护士角色需要贯穿以下内容:为什么要进行皮内注射?如何取得病人的合作?操作前需要评估病人哪些内容?病人角色则需要自由发挥。
《皮内注射法》教案设计方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皮内注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皮内注射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培养学生掌握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帮助学生了解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处理。
1.2 教学意义提高学生对皮内注射法的认识,提升临床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关爱患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意识。
帮助学生掌握皮内注射法,为后续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皮内注射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皮内注射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和技巧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处理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皮内注射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
采用示范法展示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处理。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组织3.1 教学准备准备皮内注射的教学模型或真人模特。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安排合适的教学场地和设施。
3.2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或情景设置引出皮内注射的主题。
讲解与示范:讲解皮内注射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并进行示范操作。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皮内注射的操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以便进行改进。
教师自我评估: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和教案: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操作步骤。
皮内注射的操作视频:展示皮内注射的操作过程和技巧。
教学模型或真人模特:用于实践操作和练习。
5.2 参考资料护理学教科书:提供皮内注射的理论知识支持。
操作步骤要点说明1.洗手备物洗手、戴口罩,用物准备齐全2.按医嘱抽吸药液·皮试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如患者对需用药物有过敏史,则不可作皮试,与医生联系,更换其他药物·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3.核对解释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并解释注射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认患者,取得配合3.选择注射部位4.消毒皮肤70%乙醇常规消毒皮肤·忌用碘酊消毒,以免影响对结果的判断5.再次核对6.排尽空气7.穿刺、注射(1)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2)当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注入药液0.1 ml,使局部隆起呈半球状皮丘 (图16-10)·进入角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刺入皮下,影响反应的观察和判断·注入剂量要准确·需作对照试验时,用另一注射器及针头,在另一手臂相应部位注入0.1 ml生理盐水·皮丘变白,可显露毛孔·操作过程中,与患者交谈沟通,观察患者的反应8.拔针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勿按压针眼·嘱患者不可按揉局部,以免影响对反应的观察·嘱患者不要远离,避免意外的发生9.再次核对10.整理用物清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11.操作后处理(1)推用物回治疗室,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用物(3)洗手,记录,15-20min观察局部反应,作出判断·使患者舒适,病室整洁·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理用物·将过敏试验结果记录在病历上,阳性用红笔标记“+”,阴性用蓝笔或黑笔标记“-”结果局部皮丘及反应全身情况阴性阳性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操作步骤要点说明1.按医嘱抽吸药液·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核对解释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并解释注射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认患者·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一般不作皮下注射·注射少于1 ml的药液时,须用1 ml注射器,以保证剂量准确3.选择注射部位·对长期注射者,应有计划的交替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充分吸收4.消毒皮肤5.再次核对6.排尽空气7.穿刺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
教案(首页)
专业:护理基础学课程:常用注射技术任课教师:
课题:皮内注射术(ID)课型:讲授新课教时:1学时教具准备:教材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用行为动词掌握、熟悉、了解)
知识目标:
1. 掌握皮内注射术的概念。
2. 掌握皮内注射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皮内注射术的概念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皮内注射术的操作步骤。
教法说明: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多向交流与合作。
教学小结:(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后书写于本页背面并签上小结日期)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皮内注射术的概念,并对皮内注射术的目的、准备有了一定的了解,重点及难点是皮内注射术的操作步骤已详细地向学生讲解及演示,其中的注意事项已强调,学生已经认识到皮内注射术的重要性,希望在实验课上多练习,熟练掌握皮内注射术的操作步骤。
当然由于是第一次课所以在时间上把握还不是非常的准确,这个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注意多点。
教案(续页)。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皮内注射法的定义、目的及适应症。
(2)掌握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熟悉皮内注射法的临床应用。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选择皮内注射部位。
(2)熟练进行皮内注射操作。
(3)具备对注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初步判断和处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2)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心。
二、教学对象临床医学、护理学等相关专业学生。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模拟病房或临床实训室五、教学工具1. 教学模型:模拟人体模型、注射器、针头、消毒棉球、酒精棉球等。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介绍皮内注射法的定义、目的及适应症。
(2)简要回顾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讲解与示范(1)讲解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步骤,包括:a. 选择注射部位:前臂内侧、手腕、手掌等。
b. 准备注射器材:注射器、针头、消毒棉球、酒精棉球等。
c. 针头消毒:用酒精棉球擦拭针头。
d. 患者体位:取坐位或仰卧位,暴露注射部位。
e. 注射操作: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皮肤,注入药物。
f. 注射后观察: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异常反应。
(2)示范皮内注射法操作,强调注意事项。
3. 学生练习(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轮流进行皮内注射操作。
(2)指导与纠正: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4. 总结与反思(1)总结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操作心得,教师点评。
5. 课后作业(1)复习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思考皮内注射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皮内注射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对注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4. 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满意度。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皮内注射护理教案(仅供参考)皮内注射:ID(intradermaIinjection)是指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入皮肤的表皮之间与真皮之间。
(1)皮内注射的适应症①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青霉素皮试;②手术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如普鲁卡因皮试;③疫预防接种,如卡介苗。
(2)皮内注射的部位药物过敏试验常选用前臂掌侧下段,因该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易辨认局部反应(前臂屈侧中、下或腕横纹上6cm±均可);预防接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局部麻醉则选择麻醉处。
(3)皮内注射用物准备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掌握过敏试验的结果判断及过敏休克的处理用物准备:皮试单、消毒盘、75%酒精、1毫升注射器2个、5毫升注射器1个、去甲肾上腺素1支按医嘱备药(4)操作步骤1)、评估患者并解释查对:床号、姓名、腕带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意识状态、对药的认知及合作程度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皮内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选择部位:安排患者取舒适体位过敏试验者常选用前臂掌面下1/3尺侧前臂有问题时,选择合适注射部位消毒注射:用75%酒精消毒皮肤,面积5cmX5cm再次核对、排气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刺入皮内,将针头斜面完全刺入后,放开注射器,用绷紧皮肤的拇指固定针栓,其余四指固定肢体,另一手推动针芯,注入药液O.1m1,局部半球形隆起,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注射完毕,快速拔针后勿按压,再次核对严密观察患者,20分钟后看结果告知患者20分钟后护士看结果,在此期间不要触摸、按压皮丘,以免影响结果判断不要远离病房,如果感到胸闷、皮肤瘙痒、恶心、头晕等不适症状,立即用呼叫器呼叫医护人员判断结果:20分钟后由两名护士观察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并告知患者及家属阴性:皮试20分钟后皮丘消失或无红肿,全身也无反应。
阳性: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硬块,皮丘直径大于1cm,也可出现寻麻疹。
课程设计:皮内注射一、课程目标:1. 了解皮内注射的定义、目的和原理。
2. 掌握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皮内注射的定义和目的。
2. 皮内注射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3. 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皮内注射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5. 皮内注射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皮内注射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时,结合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讨论、合作操作和分享经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皮内注射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皮内注射的概念和目的,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皮内注射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理论讲解(15分钟):- 介绍皮内注射的定义、目的和原理。
- 讲解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皮内注射需要特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实践操作(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其他小组成员观察和记录。
- 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 学生轮流进行操作,每个学生至少进行一次操作。
4. 小组讨论(10分钟):- 每个小组讨论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5. 案例分析(15分钟):- 教师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如何进行皮内注射操作。
皮内注射护理技术操作教案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皮内注射护理技术操作教案一、目的1、进行药物过敏试验,观察有无过敏反应2、预防接种3、局部麻醉药的起始步骤二、部位1、皮内试验:前臂掌侧下段2、预防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3、局部麻醉:实施局部麻醉处三、评估1、病人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过敏史。
2、病人的注射知识,心理反应和合作程度。
3、注射部分的皮肤情况。
4、病人空腹时不宜进行皮试,因个别病人于空腹时注射药物,会发生眩晕、恶心等反应,易与过敏反应相混淆。
四、计划1、目标:(1)患者理解注射目的,愿意配合。
(2)患者有预防过敏的一般知识。
2、用物准备:注射盘、盘垫、注射器、针头、急救盒、纱布、棉签,按医嘱备药。
五、实施1、备物:洗手液、棉签、注射盘、医嘱本、医疗垃圾桶1个。
2、注射盘:二联瓶、75%酒精、砂轮、棉签1包、注射器(1、5ml)各1付、开瓶器、急救盒(肾上腺素1支、2ml注射器1付、砂轮)、备用针头(4-5号)、弯盘、取一次性治疗巾铺无菌盘,注明使用时间。
3、按医嘱取药:⑴皮试药物(青霉素80万单位、生理盐水10ml)。
⑵核对药品、稀释液,核对药名、批号。
⑶查瓶口有无松动、裂纹、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有无混浊、沉淀、絮状物。
4、药液配制:(1)开启铝盖中心部位,按常规安而碘消毒瓶盖1遍待干。
(2)用酒精棉签环形消毒安瓿颈部1遍,在安瓿颈部用砂轮划一锯痕,再次酒精棉签消毒1遍,取纱布折断安瓿。
安而碘再次消毒瓶盖1遍。
(3)注射器针头试通畅。
(4)一手食、中指夹青霉素药瓶,瓶签朝自己,另一手持注射器,将针梗刺入药瓶内,反复稀释至200单位/毫升。
(5)注射器放入无菌治疗盘内。
5、配制皮试液:(1)用4ml抽吸生理盐水,排尽空气,注入密闭瓶中。
每1ml含20万单位;(2)第1次1ml:从4ml的溶液中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每1ml含2万单位;(3)第2次1ml:从第1次1ml的溶液中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每1ml含2000单位;(4)第3次1ml:从第2次1ml的溶液中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每1ml含200单位。
《皮内注射法》教案设计方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皮内注射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皮内注射法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2 教学内容:介绍皮内注射法的定义和作用。
分享实际案例,展示皮内注射法的应用场景。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注射法的了解和经验。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皮内注射法的实际操作。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皮内注射法的看法和问题。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
收集学生的疑问和观点。
第二章:理论基础2.1 教学目标:掌握皮内注射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了解皮内注射法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内容:讲解皮内注射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强调皮内注射法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讲解演示:教师讲解皮内注射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互动提问: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皮内注射法的注意事项。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听讲情况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疑问和观点。
第三章:操作技巧3.1 教学目标:学习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技巧和要点。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判断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技巧和要点。
演示皮内注射法的实际操作。
3.3 教学活动:演示操作:教师演示皮内注射法的实际操作。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皮内注射法的模拟操作。
反馈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准确性。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问题。
第四章:临床应用了解皮内注射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皮内注射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场景。
分享实际案例,讨论皮内注射法的临床判断和处理。
4.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学生分析实际案例,讨论皮内注射法的应用。
角色扮演: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临床场景下的皮内注射操作。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收集学生的疑问和观点。
《皮内注射法》教学设计方案高等教育出课题皮内注射法版本课型理实一体化版社授课教荣昌职教中课学校时 2课时萍高师多功能护授课多媒体课件0护理高授课班教学素“建构性学习主义理论为支撑,为学生搭建自主究的学习平台设计理采用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中完成既定教学目本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护理技术第十章第四节内容章介绍了药物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各种给药技术《皮内注射法教材分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拓展和应用,为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起承上启下作用知识储学生具备一定的临床护理知识但对知识的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差学情分学习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独立思考问题以人为思想不足,缺乏有效护患沟通能但不敢面对真人注射现象突出对注射期盼已久心理特点.且安全意识不足,厌烦老师单一的教学方式。
知识与技能目能说出皮内注射法操作要点并能进行正确规范操作标通过体验感受、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过程与方法目合作学习过程,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教学目问题的思维方情感态度价培养学生严谨,慎独的护理工作态度和人为本的理理念克服畏惧心理,增强注射信教学重皮内注射法的操作程皮内注射法操作过程中进针角度深度的把握皮丘教学难小及推药、皮内注射法操作过程中学生畏惧心理的克服教学方项目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安全教科学分课前准、检查仪表、精神状、相关教具准教.环学生主体参设计意图教师主导活动教学内容与节视频播放“感冒打针,导语“观看视频,思通过真实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小感冒考,发表感言一命呜呼”。
例震撼学生但是不会致人死亡,高老师将带大今天,心灵,让学“病人的死归根提问:家到西安宋大姐家40去看看,为什么生意识到皮什因结底的原是岁的薛大哥就因为创设小感冒死了呢?么?内注射操情、播放视频在治疗中观察学生反导一种常见新倾听总结能,不仅引5要每一个分握,而且理工作必严谨病案展示“面对表演、观看角向兰,女1岁似病人你又思扮趣如何护理?感嗽、胸痛于今8a引入,布置新入院。
皮内注射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皮内注射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会选用适当的器材和药物进行皮内注射。
3. 掌握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并发症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1. 皮内注射法的定义和作用2. 皮内注射法的适用病例和禁忌症3. 皮内注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 皮内注射器材和药物选择5. 皮内注射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教学过程:1. 介绍皮内注射法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2. 展示并讲解皮内注射的操作步骤,包括准备工作、皮肤消毒、注射角度和深度等细节。
3. 演示正确选择皮内注射器材和药物的方法,强调对于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和器材。
4. 分组进行实操练习,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皮内注射操作技巧。
5. 讲解皮内注射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评估:1. 考察学生对于皮内注射法基本原理的理解情况。
2. 观察学生进行皮内注射操作时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把握情况。
3. 要求学生针对常见皮内注射并发症提出处理方法和应对策略。
教学反思:1. 总结学生在学习皮内注射法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错误和困惑,并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临床操作的细致和严谨,引导他们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和练习。
教学材料:1. 皮内注射操作器材2. 适用于皮内注射的各种药物3. 皮内注射操作步骤示意图4. 皮内注射常见并发症处理流程图教学结束语: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皮内注射法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对于临床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