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进化心理学-(2)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53
百万年来,人类的许多行为模式传承至今。
我们总是可以或多或少地从远古寻找到一些行为遗迹。
进化心理学从生物进化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许多的心理现象。
比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为什么我们会怕蛇而不怕猫?即使面对的是一条温顺无毒的小蛇所引发的恐惧也远大于一只凶残的猫。
为什么?从远古到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人类生命过程中的很多现象却很少发生改变,比如说男女的择偶模式。
每个社会赋予人们不同的需求,但最核心本质的内容却始终如一。
试想,“男耕女织”的家庭运作模式延续上千年;现代社会,男女无需再以耕田、织布来糊口。
劳作的形式已经发生彻底改变。
然而,“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形式一直传承到今天。
对于大多数家庭,男人奔波在外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职责,而女人则经常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担任着教育子女,照顾家庭的责任。
中国有句老话:“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出男人所承担的家庭角色。
家庭中所承担的角色又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择偶的标准。
人们在择偶标准上或许有着太过相似的一面,尽管每个人择偶标准的细节可能会千差万别。
比如,如果你是男孩子,希望今后找一个什么样的女孩作为终身伴侣呀?一些条件诸如年轻、漂亮、性感、温柔、体贴等等可能是一个男人首先会考虑到的。
在中国再加上一条:处女情结。
而作为女孩子,她可能首先考虑的是男人的事业心、事业成就、经济基础、风度等等。
女人也会在乎男人的外表,但对于很多女孩这并不是第一位考虑的。
恐怕这种男、女择偶上的定式很多年来并未改变。
男人在择偶上经常不会太介意女性的学历、收入、家庭条件等等;同样,女人也较少像男人在乎女人外表那种程度去在乎男人的样貌。
我曾看过一个择偶速配的电视节目,事隔数年,但印象很深。
那一期邀请了数位高学历大龄择偶男女。
男士最低是硕士,一半以上是博士。
女士嘉宾也有不少博士,其中只有一位大专毕业的女士。
或许节目组的工作人员认为这一期选择的男女嘉宾是很匹配的。
进化心理学当代进化心理学心理学没有像Wilson断言的那样,被社会生物学吞噬掉,相反,它被心理学以进化心理学的形式整合到了Buss更加宏大的科学综合之中。
进化心理学的倡导者们坚信,由他们所创立的这种进化心理学,不仅在心理学史中构成一次成功的“革命”,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走向统一的理论基础,而且在全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构成一次革命,为“全部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
(高申春,2007)一、当代进化心理学的产生当代进化心理学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产生的理论基础得益于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生物学在不同发展阶段取得的理论成果。
然而,直接导致进化心理学产生的事件却是20世纪80年代社会生物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
1、当代进化心理学产生的生物学理论(1)自然选择理论与基因遗传理论当代进化心理学诞生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19世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Buss甚至称达尔文为“第一位进化心理学家”(Buss,2004,p. xix)。
的确,自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它便以一种无所不包的姿态迅速扩张到整个生命科学领域,从最初生物学对动物生理结构的说明,到习性学对动物行为的说明,再到社会生物学或行为生态学对人类行为的说明,直至进化心理学对人类心理的说明。
达尔文本人甚至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一结果,他在《物种起源》中写道,“在遥远的将来,我看到了更为重要的广阔的研究领域。
心理学将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之上,每一种心理能力都会以此为基础逐步获得(Darwin,1859)。
”正是这个预言成为后来学者前赴后继的潜在动力。
Buss甚至将这句话作为题记写在首章首页,并视进化心理学为达尔文这个预言所预示的革命的最终完成。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在一个恰当的年代,秉承科学的精神,用自然选择理论代替特创论,科学地解释了生命的由来。
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生物的特征和性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异,而且发生变异的特征和性状能够遗传给后代。
当代进化心理学心理学没有像Wilson断言的那样,被社会生物学吞噬掉,相反,它被心理学以进化心理学的形式整合到了Buss更加宏大的科学综合之中。
进化心理学的倡导者们坚信,由他们所创立的这种进化心理学,不仅在心理学史中构成一次成功的“革命”,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走向统一的理论基础,而且在全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构成一次革命,为“全部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
(高申春,2007)一、当代进化心理学的产生当代进化心理学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产生的理论基础得益于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生物学在不同发展阶段取得的理论成果。
然而,直接导致进化心理学产生的事件却是20世纪80年代社会生物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
1、当代进化心理学产生的生物学理论(1)自然选择理论与基因遗传理论当代进化心理学诞生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19世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Buss甚至称达尔文为“第一位进化心理学家”(Buss,2004,p. xix)。
的确,自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它便以一种无所不包的姿态迅速扩张到整个生命科学领域,从最初生物学对动物生理结构的说明,到习性学对动物行为的说明,再到社会生物学或行为生态学对人类行为的说明,直至进化心理学对人类心理的说明。
达尔文本人甚至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一结果,他在《物种起源》中写道,“在遥远的将来,我看到了更为重要的广阔的研究领域。
心理学将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之上,每一种心理能力都会以此为基础逐步获得(Darwin,1859)。
”正是这个预言成为后来学者前赴后继的潜在动力。
Buss甚至将这句话作为题记写在首章首页,并视进化心理学为达尔文这个预言所预示的革命的最终完成。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在一个恰当的年代,秉承科学的精神,用自然选择理论代替特创论,科学地解释了生命的由来。
自然选择理论认为生物的特征和性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异,而且发生变异的特征和性状能够遗传给后代。
引言概述进化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如何适应环境的学科,它的基本假设是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基于漫长的进化过程而形成的。
本文将继续探讨进化心理学的相关主题,专注于大脑如何以信息为食物。
正文内容1. 大脑适应性1.1 进化的驱动力大脑的适应性是进化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进化的驱动力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对于大脑而言,适应能力意味着能够根据环境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
这种适应性有助于个体生存与繁衍。
1.2 天生的信息获取机制大脑天生具备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源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对于生存的需求。
大脑通过感官系统获取外界信息,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等。
这些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环境中的危险和机会。
1.3 信息处理的效率大脑以信息为食物,并通过信息处理的效率来实现生存和繁衍的目标。
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帮助个体在复杂的环境中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生存和繁衍的成功率。
2. 大脑的信息获取方式2.1 知觉和感知人类大脑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系统来获取外界信息。
这些感官系统根据不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感知,从而帮助我们认知环境和做出适当的反应。
2.2 记忆和学习大脑通过记忆和学习的过程来获取和储存信息。
记忆使得个体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将其应用于当前的情境中。
学习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2.3 语言和沟通语言和沟通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传递和分享信息,从而促进社会合作和文化发展。
语言的发展也反映了大脑对于信息处理的高效率需求。
3. 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3.1 平衡选择与效率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需要在平衡选择与效率之间取得。
为了快速做出决策和行动,大脑需要筛选并加工大量的信息,从而提高处理效率。
然而,过度筛选可能会导致信息的丢失或不准确。
3.2 快速决策大脑能够快速做出决策是其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通过快速评估和判断,大脑可以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如应对潜在的危险或利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