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第六章_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pdf
- 格式:pdf
- 大小:5.50 MB
- 文档页数:40
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第一节压力与压力管理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背负父辈人生理想;稍不用功,成绩就不好;经济拮据而校园又存在攀比现象;就业市场竞争加剧;人与人之间心的隔阂;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常常得不到疏导……这些有形无形的压力如果得不到缓解或者释放,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与压力有关的问题,如有什么压力,压力从何而来,在压力下我们会有哪些反应,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应对所面临的压力等。
“南瓜的力量”小故事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进行过一项很有意思的实验。
试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生长时,能够对这个铁圈产生多大的压力。
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大约5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大约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并且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破。
最后当实验结束时,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破裂。
当他们打开南瓜时,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了,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纤维,这完全是为了想要突破包围它的铁圈。
为了吸收充足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生长的铁圈,它的根部甚至向泥土里伸展了几万英寸。
通常我们都会有这样的认识,南瓜在铁圈面前处于绝对弱势,因为南瓜不过就是纤维素组成的,被金属切割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堪一击的南瓜,居然可以承受几千磅的压力,如果不是科研人员加固铁圈,我想南瓜才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因为它的“心”和“根”都已变得无比坚实。
一、压力概述(一)压力定义压力做为术语最早出现于物理学中,指作用于某物之上的足够使其弯曲或折断的拉力或力量。
压力也叫做应激(stress),最早是在1936年由加拿大著名内分泌专家汉斯·赛利(Hans Selye)博士提出的,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压力与挫折的概念,认识到压力与挫折在大学生活中的普遍性。
2. 掌握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 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
教学重点:1. 压力与挫折的概念及特点2. 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教学难点:1.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2. 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压力与挫折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压力与挫折。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压力与挫折,互相交流感受。
二、主体部分1. 压力与挫折的概念及特点(1)讲解压力的定义,如生理、心理、社会压力等。
(2)讲解挫折的定义,如失败、受挫等。
(3)分析压力与挫折的特点,如普遍性、客观性、主观性等。
2. 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1)调整心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2)合理规划: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压力。
(3)寻求支持:向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等寻求帮助,共同面对压力与挫折。
(4)自我调节: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如运动、听音乐、冥想等。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压力与挫折的概念及应对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的经验。
二、主体部分1. 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一些大学生常见的压力与挫折案例,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这些案例中的压力与挫折?(3)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 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讲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应对压力与挫折的重要性。
(2)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
第六章大学生的挫折承受与挫折应对—成长的机遇第一节心理挫折与挫折反应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
他们的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愿望非常强烈,但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面对环境变化和各种困难与挫折,心理承受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活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学业、就业、情感等压力越来越大。
大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
正视挫折、正确应对,是每个大学生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
一、目标与挫折(一) 什么是挫折挫折是指个体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因遇到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目标不能实现、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如: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
举个例子,有一位同学为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大量模拟练习,结果在考试过程中,由于对命题作文中的一个关键单词没有掌握其含义而答得一塌糊涂,进而精神紧张导致考试发挥失常,为此深感懊悔和焦虑。
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问题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到达一定的目标,如果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会产生三种情况:一是改变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二是如果障碍不可逾越,则改变目标从而改变行为方向;三是在障碍面前无路可走,不能达到目标。
正是在最后一种情况下,个体才产生挫折感,因此,挫折也被称之为“目标行为受阻”。
从挫折的构成上看,其构成要素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挫折情境,指客观上或个体主观上认定的阻碍其实现目标的情境状态或条件;二是挫折认知,指个体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挫折认知是构成挫折的核心要素,一种挫折情境能否引起个体主观感受上的挫折感,能够引起多大程度的挫折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挫折的认知、态度和评价。
在同一挫折情境下,不同的挫折认知程度会产生不同的应对反应,比如:在乘车去野外郊游的路上,前方车辆遇事故而导致交通拥堵,在漫长的等待中,有的学生表现出不急不躁、泰然处之的态度,而有的学生却烦躁不安、满腹埋怨;三是挫折反应,指伴随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可表现为紧张、焦虑、愤怒等,是挫折情绪的外部表现。
一、单选题1、在对挫折的理解当中,()是核心因素。
A.挫折认知B.挫折体验C.挫折环境D.挫折反应正确答案:A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属于()。
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重趋避冲突D.双避冲突正确答案:B3、大学生遭受的人际关系挫折主要不包含()。
A.价值观不同B.经济负担C.行为习惯D.协调能力差正确答案:B4、以下不属于大学生提高挫折应对力的是()。
A.对挫折正确的认知B.强迫自己行动起来C.冷漠对待一切D.保持自信正确答案:C5、家庭原因带来的挫折不包含以下哪个内容()。
A.家庭社会阶层B.个人地位改变C.家庭经济情况D.家庭重大缺失正确答案:B6、应对挫折积极的态度是()。
A.冷静对待B.精神升华C.请求帮助D.自我疏导正确答案:B7、容易导致自杀的因素不包含()。
A.爱发脾气B.长期的生活、工作或心理压力C.近期严重的生活事件D.心情抑郁正确答案:A8、央视哈文曾在2017年陪伴著名主持人李咏抗癌时微博发文,表示:“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表达的是对待挫折不包含以下()。
A.挫折无论大小,都选择逃避B.人要不断提高挫折的承受力C.认知上正确对待D.用行动接受小挫折带来的挑战正确答案:A9、人一生经历中,经历的较大挫折不包括()。
A.恋爱屡次失败带来的挫折B.高考失利带来的挫折C.飞机晚点带来的挫折D.无法择业带来的挫折正确答案:C10、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称为()。
A.退行B.合理化C.成熟D.激情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学习原因的挫折主要涉及()。
A.学习动力缺失B.学习任务错位C.学习方法不当D.理想与认识与现实不符正确答案:A、B、C、D2、大学生常见挫折的类型有()。
A.生活挫折B.就业挫折C.学习挫折D.外部环境挫折正确答案:A、B、C、D3、主要引起就业挫折的有()。
A.机会的错失B.生理的缺陷影响就业C.就业期待与现实的差距D.性别歧视或地域歧视正确答案:A、B、C、D4、关于对待挫折的正确认识和行为,以下符合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