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九年级化学下册8.5化学肥料学案(新版)粤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22.00 KB
- 文档页数:2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肥料》教案一、教案背景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⑴课前预习完成课前学案⑵分小组进行农村化肥使用情况的调查二、教学课题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肥料三、教材分析化学肥料在农村的使用非常广泛,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如果靠单纯的讲解和阅读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紧密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在课前让学生分小组开展专题调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汇报,这样不仅重视了知识的结果,更重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中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 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学会鉴别化肥的方法。
2.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在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常用化肥的鉴别。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学方法:采用“调查→自学→讨论→交流→归纳”自主体验式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常见化肥的用途和特性。
学习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掌握常见化肥的鉴别。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研钵、酒精灯、火柴、烧杯。
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缺乏氮、磷、钾的照片,学生填写的表格。
学生准备:分小组进行农村化肥使用情况的调查1、调查内容:(1)调查家庭、农资部门化肥的品种及农村常见农作物的化肥使用情况,并展示收集到的化肥样品;(2)调查化肥农药使用的利与弊;(3)调查本镇复合肥厂的生产情况。
2、调查途径:家庭、农资部门、工厂、互联网。
五、教学过程一、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如何才能使农作物增产呢?投影养分充足或缺某种养分的植物生长图片。
8.5化学肥料【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铵盐的检验,知道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铵盐的检验,知道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交流讨论,自主学习、讲解【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你都认识化学肥料?二、预习检测1. 氮肥的作用: ;氮肥的种类:。
2. 磷肥的作用: ;磷肥的种类:。
3. 钾肥的作用: ;氮肥的种类:。
三、新知新解:学生欣赏重要作用呢?缺并有一定的气味,小结:各种磷肥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天②作用是促进作物根系发达,K辩证地看待使用化肥的利与弊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四.随堂练习:1.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氯化钾B.尿素C.磷酸二氢钾D.碳酸氢铵2.某同学家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你认为应该施加的化肥是( )A.氯化钾B.硫酸钾C.过磷酸钙D.尿素3.某农场种植的棉花,枝叶生长不茂盛,需施用的氮肥是( )A.K2SO4B.CO(NH2)2C.Ca(H2PO4)2D.KCl4.尿素这种化肥属于(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5.下列不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B.KNO3C. KClD.NH4H2PO46. 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A.尿素B.碳铵C.草木灰D.熟石灰【课堂小结】:本课题主要探究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同时了解铵盐的检验,知道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在生活中我们要宣传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板书设计】1.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农作物缺氮的表现:叶片枯萎发黄(简称氮黄)2.磷可促进作物生长,使之穗粒饱满,还可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作物缺磷的表现:生长迟缓、产量降低(简称磷小)3.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
8.4化学肥料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3.初步掌握化学肥料的简易鉴别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对几种常见化肥的鉴别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讨论合作法多媒体教学过程:“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你都认识哪些化学肥料?由广告导入课题展示课程目标。
一、预习作业交流:(学生课前完成)教师提问,由学生汇报学习情况二、新授1.自主学习阅读本课内容,将知识按表中内容进行整理。
教师提问: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归纳总结常见化肥的名称、化学式及作用氮肥 N化学肥料钾肥 K板书:肥料磷肥 P复合肥农家肥料:如厩肥、人粪尿、绿肥等。
练习提问:学生回答2.使用化肥与环境的关系化肥是植物的粮食,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合理施用化肥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施用不合理也会带来危害,对环境造成污染。
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1)污染水体(使水中N、P含量升高,富营养化)(2)污染大气(有NH3等不良气体放出(3)破坏土壤(使土壤酸化、板结)3.常见化肥的简易鉴别铵盐与碱的反应:(NH4+的鉴定方法)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试管里氯化铵和石灰水加热后有什么现象?将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放到试管口的现象?学生小组交流总结:有气泡产生,还有湿润的试纸变成了蓝色,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教师总结:铵盐和碱的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注意!施用铵盐时不要和碱性物质一起施用教师提问:N P K 元素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N 枝叶繁茂 P 果实硕大 K 茎秆粗壮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了解三种肥料的功效1.氮肥常见的氮肥:尿素: CO(NH2)2氨水: NH3·H2O铵盐: NH4HCO3、NH4Cl 、 (NH4)2SO4硝酸盐:NH4NO3、NaNO3加熟石灰灼烧加水看外观磷肥钾肥氮肥2.磷肥常见的磷肥: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重过磷酸钙Ca(H2PO4)2过磷酸钙:Ca(H2PO4)2+CaSO43.钾肥常见的钾肥: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4.复合肥料复合化肥: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九年级下册8.5《化学肥料》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内容最重要的一章,本节是第八章第五节《化学肥料》,这一节内容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使学生了解化肥对解决人类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粮食问题贡献很大。
新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一些化学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铵态氮肥的检验,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材将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二是铵态氮肥的简易鉴别;三是化肥的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这节课的学习既巩固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一、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前,生物学上已经对植物的生长做出了系统的讲解,对化学肥料、农药知识也有所渗透;在生活体念上,学生来源于农村,对植物生长与肥料的密切关系已经有了很多的直观感受,有着更迫切了解化肥、农药的愿望。
我们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与本节相关知识、技能、情感,但缺乏对“化学肥料、农药”以及“化学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科学、系统的认知。
通过这节课题的学习,学生应该能较轻松的把两者相结合,既能正确的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操作,也能运用化学知识指导或改进生产生活。
本课题学习难度不大,重点学习怎样区分各种化肥,从而巩固了离子的鉴别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学习简单鉴别常见化肥的方法;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进行探究活动。
(2)能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发展化学兴趣(2)逐步树立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常用化肥的作用,学习铵盐简易鉴别法。
2、教学难点:学习铵盐简易鉴别法。
化学肥料【学习目标】1.认识常有的生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性能。
2. 学习铵态氮肥的查验方法,拓展碱类性质的知识,提高实验查验的能力。
3.认识常有化肥施用注意事项及化肥对环境的影响,防备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
【重点】查验铵态氮肥的方法。
【难点】 1. 常有化肥化学式的书写; 2. 铵态氮肥的查验方法。
【自主研究】1.旧知回首:复习盐的性质2.自学导航:仔细阅读教材 248-252 页,勾勒出重点,认识生活中常有的化学肥料,认识各样化学肥料的用途,重点认识铵态氮肥的鉴识方法,认识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和防治举措。
3.应知应会:1)常有的化肥有、、,别的还有含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要素。
2 )含有的氮肥称为铵态氮肥,不可以和混淆施用。
【合作研究】小组合作研究,答疑解惑研究一:常用的化肥(阅读教材248— 249 页内容,总结以下问题)了解常有的化肥的种类,简述各样化肥的主要用途。
研究二:如何查验铵态氮肥1.察看【实验8-18 】,学习查验铵态氮肥的方法。
(简述方法和现象)方法1。
方法 21.试试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1)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响。
2)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钠反响。
研究三:防备化肥对环境的污染(阅读教材251 页内容,252 页“知识视窗”,分组展现讨论结果)【追踪练习】教材253-254 页 8.5 习题第 1、 2、3、 4、 5 题【达标检测】1. 常用化肥有、、,别的还有含、、中二种或三种元素的称为复合肥料2.配制番茄的无土种植营养液人用到KNO3作肥料,化肥KNO3是一种()A.复合肥料B.磷肥C.钾肥 D. 氮肥3. 以下化肥与熟石灰混磨时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 过磷酸钙B. 硫酸钾C. 氯化钾D. 硫酸铵4. 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旺盛,夜色浓绿;钾肥能促使作物茎秆强健,加强抗倒伏能力;磷肥能促使作物根系发达。
小李家的庄稼茎秆渺小,出现倒伏现象,则小李家庄稼可选择施用的化肥是()A. 碳铵 (NH4HCO3)B. 磷矿粉[Ca 3(PO4) 2]C. 磷酸氢二铵[(NH 4) 2H PO4]D. 氯化钾(KCl)【化学用语每日练】写出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响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响;;;。
教学目标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通过对化肥实物的搜集、化肥知识的调查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准备①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研钵、酒精灯、火柴、烧杯。
②实物:缺氮肥的包心菜叶片(实物)、缺磷的小麦植株(高、矮各式各1株)、缺钾的大豆叶片(实物)。
③常见化肥样品。
④实验改进:把一块铁片分成两块,一块正方形烧氮肥,另一块长方形烧钾肥,避免氮、钾肥互相干扰。
⑤电脑及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认识常见的化肥课前准备学生各自搜集常见化肥的样品。
创设情境1.讲述:1958~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不少人饿死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突飞猛进,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事实,指出化肥在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2.投影:播放养分充足或缺某种养分的植物生长图片。
指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生产、人们吃饭有着密切的关系。
点明学习主题。
学生活动1.展示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做简要介绍(教师适当点评)。
2.阅读课文:整理资料,填写下表:常用化肥的名称、化学式及作用类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名称化学式主要作用植物缺少时的症状(重点,用时稍长些,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3.讨论交流:交流信息资料,互查上述表格所填内容。
(教师深入小组,了解讨论情况,适时指导)4.展示图表:各小组代表争相走上讲台,展示图表,简要说明。
归纳整理投影1:展示完整的图表。
投影2:常用化肥包装袋商标图示及说明书。
再创情景由学生讲述案例:①细心的农民问我:夏天雷雨过后,田里的庄稼长得特别旺盛。
8.5 化学肥料-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及分类;2.掌握化学肥料的优缺点;3.了解化学肥料的生产、应用和环境问题;4.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化学肥料的定义及分类;2.化学肥料的生产、应用和环境问题。
3.化学肥料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探究。
三、教学步骤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化学肥料的定义及分类1.导入新课,让学生思考有哪些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2.介绍化学肥料的定义及分类,并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肥料的特点;3.激发学生思考: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有哪些区别,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4.通过实验和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肥料的利弊和适用场合;5.小结,让学生总结不同肥料的优缺点。
第二课时:化学肥料的生产、应用和环境问题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理解不同肥料的作用;2.介绍化学肥料的生产和应用,并分析化学肥料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3.指导学生观察化学肥料标签上的指示用量;4.小组讨论:如何在使用化学肥料时减少对环境的危害;5.收集有关化学肥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第三课时:化学肥料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探究1.回顾上节课课外学习的任务内容,并分析化学肥料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原因;2.让学生自由发挥,收集有关生态农业发展的信息资料并分析其优劣;3.引导学生思考减少化学肥料对生态环境危害的方法并展开讨论;4.小结,让学生总结化学肥料的生产、应用和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形成性评价法;2.案例分析法;3.实验研究法;4.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五、教材依据和参考书目1.《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2.《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3.《中小学化学课程标准》。
六、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反馈,检验和改善教学措施;2.采用形成性评价法和非字面式评价;3.导师观看教学录像,进行同伴评价。
8.5化学肥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掌握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3)认识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4)掌握铵态氮肥的简单鉴别。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2)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3)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学会使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1)了解肥料对作物的作用。
(2)学会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2.2 教学难点归纳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PPT翻页笔。
四、教学过程(一)、通过图片引入本节新课问:你们认识图片上的物质吗?学生答:我们都接触过化肥,但是你们知道化肥是什么吗?(二)、讲授新课化肥:是以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营养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最主要的有:氮磷钾(1)氮肥: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2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氮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极为重要的。
作物缺氮会绿色褪淡,生长缓慢,瘦小,直立,成熟提早,产量品质下降,果小皮硬。
大豆,蚕豆等一些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
它们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
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2.磷肥: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
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作物缺磷时会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植株矮小、苍老、瘦弱,茎细直立、分枝少,叶片小、缺光泽,根系发育差,易老化,成熟迟缓。
引入新课: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植物生长尤其需要补充哪些元素?今天我们讲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的种类有以下几种: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等一、自学指导一1:阅读P248-249常用化肥(3分钟后比比谁回答的更好)1、常见的化学肥料有哪几种?2、各种化学肥料分别有什么作用?练习1:1.下列物质中,属于磷肥的是()A.氯化钾B.磷酸钙C.氯化铵D.硫酸铜2 .下列化肥中,能促使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的是()A.尿素CO(NH2)2 C.磷酸二氢钙Ca(H2PO4)2B.氯化钾KCl D.硫酸铵(NH4)2SO43、给农作物施用下列一种复合肥就能增加两种营养元素,这种化肥是()A.NH4HCO3 B.K2SO4 C.Ca3(PO4)2 D.KNO3[板书]二.铵态氮肥——NH4+ 的检验二、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250怎样检验铵态氮肥1、什么是铵态氮肥?2、怎样检验铵态氮肥?(3分钟时间阅读教材,8分钟时间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活动]【实验8-16】进行检验铵根离子的实验:方法一NH4HCO3 和Ca(OH)2 混合——研磨——闻气味现象:结论:方法二硫酸铵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现象:结论:原理:NH4Cl + NaOH = NaCl + NH3↑+ H2ONH3 + H2O = NH3·H2O(碱性,使石蕊变蓝。
)铵盐(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否则会失效。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所以俗称“气肥”。
练习2:1、小明爷爷发现自家种的小麦叶色发黄且有倒伏的迹象,针对此情况小明应建议他爷爷适量施用()A、尿素B、氯化铵C、硝酸铵D、硝酸钾2、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
雷雨给庄稼施加了()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3. 被誉为“春果第一枝”的大樱桃已经成为烟台农业经济的一个亮点。
8.5 化学肥料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生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性能。
2.学习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拓展碱类性质的知识,提高实验检验的能力。
3.了解常见化肥施用注意事项及化肥对环境的影响,防止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
【重点】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
【难点】1.常见化肥化学式的书写; 2.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
【自主探究】
1.旧知回顾:复习盐的性质
2.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248-252页,勾画出要点,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
肥料,了解各种化学肥料的用途,重点了解铵态氮肥的鉴别方法,了解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和防治措施。
3.应知应会:
1)常见的化肥有、、,此外还有含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要素。
2)含有的氮肥称为铵态氮肥,不能和混合施用。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探究一:常用的化肥(阅读教材248—249页内容,总结以下问题)
了解常见的化肥的种类,简述各种化肥的主要用途。
探究二:怎样检验铵态氮肥
1.观察【实验8-18】,学习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
(简述方法和现象)
方法
1。
方法2
1.尝试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
2)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钠反应。
探究三:防止化肥对环境的污染(阅读教材251页内容,252页“知识视窗”,分组展示讨论结果)
【跟踪练习】教材253-254页8.5习题第1、2、3、4、5题
【达标检测】
1.常用化肥有、、,此外还有含、、中二种或三种元
素的
称为复合肥料
2.配制番茄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人用到KNO
3作肥料,化肥KNO
3
是一种
()
A.复合肥料B.磷肥C.钾肥 D.氮肥
3.下列化肥与熟石灰混磨时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A.过磷酸钙
B. 硫酸钾
C.氯化钾
D. 硫酸铵
4.氮肥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夜色浓绿;钾肥能促进作物茎秆健壮,
增强抗倒伏能力;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
小李家的庄稼茎秆细小,出现倒伏现象,则小李家庄稼可选择施用的化肥是
()
A.碳铵(NH
4HCO
3
) B.磷矿粉[Ca
3
(PO
4
)
2
]
C.磷酸氢二铵[(NH
4)
2
H PO
4
] D.氯化钾(KCl)
【化学用语天天练】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
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