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龄计算的相关政策问答doc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6
工作人员工龄认定文件及连续工龄计算政策一、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办理退休或调整退休费待遇的人员——其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其已经领取退休费的人员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已按国务院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办理的,可不再变动。
二、临时工、季节工、学徒工、轮换工、经济建设民工、“亦工亦农”工转正后的工龄计算——1956年11月12日国直人习字第79号《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和工作年限计算等几个具本问题的补充》中规定,国家机关使用的临时工作人员(有的称为“雇员”)被正式录用以后,他们在正式录用以前在本机关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这里应注意掌握的是“正式被录用以前本机关的工作时间”,如果录用以前,在几个单位临时工作,不能都算为工作年限,而只能把转正录用前在本机关的工作时间计算在工作年限之内。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临时工上学期间的时间要扣除,从事临时工工作的时间与毕业后分配了正式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他们的参加工作时间也改为从计算工作年限的起始时间算起。
原劳动部工资局《关于季节工转为正式工以后连续工龄的计算问题》[(63)中劳薪便字第185号]规定:季节工转为正式工人以后,其在本单位连续每年做季节工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
1958年6月,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部《关于实行劳动保险条例单位的学徒工劳动保险待遇的处理意见》规定:学徒工在本企业学习期满转为正式工人、职员以后,其学习期间应作为本企业工龄计算。
原国家计委劳动局《关于轮换工的工龄计算问题》[73]计劳业字7号规定:关于轮换工的工龄计算问题,应与临时工的工龄计算一样处理,即:轮换工回乡后,根据国家生产建设需要,重新被吸收为国家职工时,其连续工龄应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算起。
原劳动人事部保险福利局《关于经济建设民工工龄计算等问题的复函》(劳人险函[1983]15号)规定:根据生产需要,经济建设民工被用工单位招收或转为国家职工后,其工龄问题,可参照临时工转正、录用的规定处理,即:其最后一次在本单位当民工的连续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
新劳动法关于计算工龄的文件
大家好,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新劳动法中对于计算工龄的相关规定。
在新劳动法中,关于工龄计算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起算工龄,二是年资工龄。
起算工龄指的是一名劳动者自参加工作之日起,经过一定时间所积累的工龄;而年资工龄则指劳动者自参加工作之日起,经过连续一年或以上时间所获得的工龄。
根据新劳动法对工龄的规定,劳动者的起算工龄依据本人的参加工作的日期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起算工龄=当前日期-劳动者参加工作的月份*30+劳动者参加工作的日数。
除了起算工龄外,年资工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龄计算方法,年资工龄指的是劳动者在参加工作开始之日起,经过连续一年或以上时间所获得的工龄,其计算公式则为:年资工龄=当前年份-劳动者参加工作的年份。
同时,新劳动法中还有一些关于工龄的其他规定,比如充当监护人的家属也可以享受相应的津贴、安置费等补贴,和只有依法缴纳社会保障费的企业,才可以享受相应的减免社会保障费待遇,这些都将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此外,新劳动法中还规定了关于工龄证明的一些规则,比如关于工龄证明的申请人在申请前必须准备好护照、社会保障号、居民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并详细核实工龄的相关事实。
此外,新劳动法还规定了工龄证明的一些使用范围,比如可以作
为申请社会保障待遇、职工养老保险等基础数据,以及可以作为申请法律援助、劳动仲裁等事宜的重要凭据,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
总之,新劳动法中对于计算工龄的相关规定,既适用于个人劳动者,也适用于雇佣者,可以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只有全面了解这些规定,劳动者和雇佣者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利益。
工龄计算的相关规定(一)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办理退休或调整退休费待遇的人员,其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其已经领取退休费的人员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已按国务院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办理的,可不再变动。
(二)临时工、季节工、学徒工、轮换工、经济建设民工、“亦工亦农”工转正后的工龄计算1956年11 月12日国直人习字第79号《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和工作年限计算等几个具本问题的补充》中规定,国家机关使用的临时工作人员(有的称为“雇员”)被正式录用以后,他们在正式录用以前在本机关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这里应注意掌握的是“正式被录用以前本机关的工作时间”,如果录用以前,在几个单位临时工作,不能都算为工作年限,而只能把转正录用前在本机关的工作时间计算在工作年限之内。
原省劳动局[79]冀革劳字第122号文件规定:“临时工被所在单位选招为固定工时,其在本企业最后一次当临时工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亦体现了同样的精神。
1994年3月30日省人事厅《关于贯彻〈闫伶同志关于部分工作人员接续工作年限的讲话〉几个具体问题的补充通知》》规定:原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县(区)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当计划内临时工,从工作岗位上直接应征入伍,转业、复员后直接由政府安排为正式职工;被推荐或考入大中专院校和技工学校学习毕业后由国家分配了正式工作;以及直接被招收、录用为国家正式干部、工人,现在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其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县(区)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最后一次当计划内临时工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工作年限。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临时工上学期间的时间要扣除,从事临时工工作的时间与毕业后分配了正式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他们的参加工作时间也改为从计算工作年限的起始时间算起。
问答:有关工龄计算的31个问题有关工龄计算的31个问题1、符合特殊工种退休的工龄如何计算?符合特殊工种退休的职工,在计算连续工龄时,1995年12月31日以前的从事特殊工种时间,每从事井下、高、低温工作1年按1年零3个月计算,每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1年按1年零6个月计算,从事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工作不折算增加。
2、“抗日战争时期”指的什么时间?指的是1937年7月7日起至1945年9月2日止。
3、“解放战争时期”指的是什么时间?指的是1945年9月3日起至1949年9月30日止4、什么叫连续工龄?是指职工在某一个单位连续工作并以工资收入作为他们全部或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时间。
5、职工自动离职、开除或刑事处分再次参加工作的工龄如何计算?职工自动离职的工龄计算按除名情况处理。
根据有关规定,受到除名处理的职工,除名前的连续工龄与重新就业后的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职工曾被开除、刑事处分后再次参加工作的,其连续工龄只能从最后一次参加工作之日算起。
6、在高等院校脱产、半脱产学习的职工工龄能否计算?在高等院校脱产、半脱产学习的职工,在学习期间由原单位发给工资,并享受劳保待遇,其工龄可以连续计算。
7、民办教师的工龄如何计算?凡在民办教师(包括长期顶编代课教师)岗位上转为(包括直接招收、录用、顶替)公办教师后,其连续工龄从最后一次经组织批准民办教师时算起。
他们在两个以上学校连续担任民办教师的时间,凡经过组织批准调动的,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8、专业运动员工龄如何计算?建国后,凡自学校、农村或社会上正式参加到省、市、自治区专业运动队的运动员,自进入专业队之日起即算为参加工作,他们参加运动训练的年限应计算为工作年限。
专业运动员中来自机关、工厂、学校的正式职工,其参加运动训练的年限应与调为运动员以前的工作年限连续计算。
9、临时集训的运动员工龄如何计算?凡属于临时集训的运动员在集训期间不作为参加工作不应计算工龄,但通过集训选调为正式运动员或集训后即分配了工作的,其工龄应从参加集训之时开始计算。
工龄认定是指根据国家政策和规定,对职工的工作经历进行认证和计算,确定其在一个单位或者一个行业工作的年限。
工龄认定对于职工来说非常重要,它关系着职工的工资待遇、享受的福利及社保权益等方面。
下面将对历年来的工龄认定政策进行汇总。
1986年工龄认定政策:工龄认定政策开始出台时主要以劳动合同为依据,只有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并且在企业内工作满一定时间才可以被认定为该企业的员工,工龄认定主要是以连续工作年限来计算的。
1995年工龄认定政策:在此期间,工龄认定开始重视社保缴纳的作用。
即只有在企业为职工缴纳了社会保险,才能被认定为企业员工。
这意味着职工必须在企业连续工作并支付社会保险费满一定时间才能获得工龄待遇。
2005年工龄认定政策:在此期间,工龄认定政策进一步完善,对工龄的计算方式进行了调整。
开始将不同的工种进行分类,并且针对不同的工种设置了不同的工龄计算标准。
此外,还规定了工龄认定的时间限制,也就是说职工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工龄认定程序。
2024年工龄认定政策:在此期间,职工工龄认定政策做出了一些新的调整和修改。
首先,取消了对缴纳社会保险的依赖,不再要求职工必须缴纳社会保险才能享受工龄待遇。
其次,开始重视对非正式就业人员工龄认定的规定,对于一些非正式就业的职工,也可以认定其工龄。
2024年工龄认定政策:工龄认定政策的最新进展是在2024年,此次对工龄认定政策进行了全面修订。
这次修订的目的是更加公平合理地认定职工的工龄,并且更好地保护职工的权益。
具体的调整包括将劳动就业关系和合同关系区分开来,并重新定义工龄的计算标准。
根据新政策,只要职工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就业关系即可被认定为该单位员工,不再强制要求签订劳动合同。
综上所述,工龄认定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从最初侧重于劳动合同到后来重视社会保险缴纳,再到现在取消对社保缴纳的要求,工龄计算标准也逐渐趋于公平和合理。
这些变化都旨在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职工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工龄待遇。
政策问答(8问)作者:来源:《老友》2011年第01期1、机关事业单位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人员的退休费如何计发?1978年6月《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中《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90%发给,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给一定数额的护理费,护理费标准,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饮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80%发给。
同时具备两项以上的退休条件,应当按最高的标准发给。
退休费低于35元的,按35元发给。
1996年12月《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人员退休费问题的复函》(人函[1996]295号)规定: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前,对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后因公(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人员的退休费,仍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精神,根据本人饮食起居是否需要人扶助的情况,按分别高于国家现行规定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高退休费计发标准的10%或5%计发,但最高不得超过本人原工资。
2、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伤残军人应该享受何种保险福利待遇?1991年3月《民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关于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伤残军人享受所在单位因公(工)伤残人员的保险福利待遇的通知》(民优发[1991]7号)规定:(1)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伤残军人(含离退休的伤残军人,下同),伤口复发治疗期间,按所在单位因公(工)伤残人员医疗待遇保证治疗。
不应采取医药费包干的办法;其工资(离退休费)发放、工资(离退休费)调整和福利待遇,也按所在单位因公(工)伤残人员治疗期间的待遇办理。
(2)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伤残军人,伤口复发住院期间,由所在单位按因公(工)伤残人员住院规定的伙食费补助标准予以补助。
工龄保险与福利待遇政策问答
1. 什么是工龄保险?
工龄保险是一种雇主为员工提供的福利保险,旨在给予员工在特定工作年限之后享受一定的经济补偿。
例如,一家公司可能规定,在员工连续工作满5年后,如因意外事故或疾病导致无法工作,员工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工资补偿。
2. 工龄保险的福利待遇有哪些?
工龄保险的福利待遇因公司政策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失业保障:如果员工因公司裁员、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失业,可以获得一段时间的失业救济金。
- 伤残保障:如果员工因工作伤害或疾病导致无法工作,可以
获得一定比例的工资补偿或伤残津贴。
- 退休保障:员工达到退休年龄后可以享受养老金或退休金,
以补贴日常生活开支。
- 疾病保障:员工罹患严重疾病或残疾时可以获得医疗费用的
补偿或报销。
3. 公司为何提供工龄保险?
公司提供工龄保险是为了激励员工继续为公司工作,并提供额外的福利保障。
工龄保险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减少员工流动性。
此外,提供工龄保险也可以吸引人才加入公司,提升竞争力。
4. 员工有义务购买工龄保险吗?
员工通常不需要购买工龄保险,因为工龄保险是由雇主提供的
福利政策。
员工无需支付额外费用,只需要满足公司设定的工作年限条件即可享受相应的工龄保险福利待遇。
5. 如果员工离职,是否可以继续享受工龄保险的福利?
通常情况下,工龄保险的福利仅适用于在公司内连续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员工。
如果员工离职,其享受工龄保险的权益通常会失效。
但是,每个公司的政策可能不同,请员工在离职前与雇主咨询公司的具体政策。
养老保险知识问答何继东日期:2008-11-13 17:23:46点击数:67526.开除公职人员缴费年限是否可作为基本养老金的依据。
根据《关于开除公职人员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问题的复函》(兵劳社函[2003]44号)规定,开除公职人员属原固定职工人员,1996年1月1日以后开除公职,其开除公职前在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未缴费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下同)不能视同缴费年限。
1995年12月31日前已缴费的年限与1996年1月1日以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可以合并计算;属合同制职工的人员,其1996年10月1日以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和1995年12月31日前已缴费的视同缴费年限可以合并计算。
1.什么是养老保险。
又称为老年保险或年金保险,是指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依法获得经济收入,物质帮助和生活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
2.养老保险有哪些特征。
(1)一是强制性。
国家通过立法,强制用人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履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缴纳养老保险费,待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基本养老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保障退休以后的基本生活。
(2)二是互济性。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家庭规模逐步缩小,人口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仅仅依靠家庭和企业或单位养老的传统格局已经难以维持。
所以,必须由国家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大数法则”,在全社会的范围内统一筹集资金,统一调剂使用,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均衡负担和分散风险。
一般来说,养老保险费用应由国家、企业或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并在较高的层次上和较大的范围内实现养老保险费用的社会统筹与互济。
(3)三是普遍性。
劳动者首先是一个自然人,必然要经历漫长的老年岁月,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养老的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重视和解决好养老问题。
劳动者工龄计算法规集锦(二)100.在国家机关、党派、团体、事、企业单位工作的复员、转业、退伍军人中,入伍前系县以上集体单位职工(不含乡镇自办集体单位)、城镇居民在全民所有制等位当临时工、合同工的工作年限计算,可按照[1964]内人工字180号、[1968]中劳薪便字第831号、劳人险函[1982]10号、32号文件规定,在县以上集体单位工作的时间或城镇居民入伍前在最后一个全民单位当临时工、合同工的时间与部队服兵役的军龄和复员、转业到国家机关、党派、团体、事、企业单位工作的时间合并计算为工作年限(连续工龄)。
上述人员凡经组织批准调动,在县办集体或全民所有制两个以上单位连续工作的时间,亦可合并计算为工作年限(连续工龄)。
但因个人犯错误或自动离职或单位辞退而脱离集体所有制或全民所有制单位后,又重新参加工作的。
则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工作年限(连续工龄)。
——陕人险发[1992]62号101.六十年代初期因国民经济调整和“社教”原因延期1—2年毕业分配工作的我省六三、六四、六五届部分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其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计算比照人事部、劳动部人薪发[1994]43号文件精神,按照本人原规定学制毕业时间的当年9月1日作为参加工作和计算工龄的起始时间。
其中国个人原因超过当时规定报到时限的,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从本人实际报到之日开始计算。
——陕西省人事厅、陕人险发[1994]190号1994年12月28日102.参加“整组宣传队”和“路线教育工作队”,期间吸收录用为国家固定职工的,其参加“整组宣传队”和“路线教育工作队”的时间与吸收录用为国家固定职工后的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工作年限(连续工龄)。
从“整组宣传队”或“路线教育工作队”转为公社半脱产干部(含经县级组织人事劳动部门统一安排到全民单位的计划内临时工),在任职期间被推荐或经所在单位组织批准考取大中专院校毕业后分配工作的人员,其参加“整组宣传队”.或“路线教育工作队”的时间、任半脱产干部(或经组织安排到全民单位的计划内临时工)的工作时间与毕业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工作年限(连续工龄)。
工作人员工龄认定文件及连续工龄计算政策一、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办理退休或调整退休费待遇的人员——其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其已经领取退休费的人员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已按国务院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办理的,可不再变动。
二、临时工、季节工、学徒工、轮换工、经济建设民工、“亦工亦农”工转正后的工龄计算——1956年11月12日国直人习字第79号《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和工作年限计算等几个具本问题的补充》中规定,国家机关使用的临时工作人员(有的称为“雇员”)被正式录用以后,他们在正式录用以前在本机关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这里应注意掌握的是“正式被录用以前本机关的工作时间”,如果录用以前,在几个单位临时工作,不能都算为工作年限,而只能把转正录用前在本机关的工作时间计算在工作年限之内。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临时工上学期间的时间要扣除,从事临时工工作的时间与毕业后分配了正式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他们的参加工作时间也改为从计算工作年限的起始时间算起。
原劳动部工资局《关于季节工转为正式工以后连续工龄的计算问题》[(63)中劳薪便字第185号]规定:季节工转为正式工人以后,其在本单位连续每年做季节工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
1958年6月,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部《关于实行劳动保险条例单位的学徒工劳动保险待遇的处理意见》规定:学徒工在本企业学习期满转为正式工人、职员以后,其学习期间应作为本企业工龄计算。
原国家计委劳动局《关于轮换工的工龄计算问题》[73]计劳业字7号规定:关于轮换工的工龄计算问题,应与临时工的工龄计算一样处理,即:轮换工回乡后,根据国家生产建设需要,重新被吸收为国家职工时,其连续工龄应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算起。
原劳动人事部保险福利局《关于经济建设民工工龄计算等问题的复函》(劳人险函[1983]15号)规定:根据生产需要,经济建设民工被用工单位招收或转为国家职工后,其工龄问题,可参照临时工转正、录用的规定处理,即:其最后一次在本单位当民工的连续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
事业单位职工工龄计算规定工龄是事业单位职工在单位内工作的经历时间,是考量职工工作经验和待遇的重要指标。
为了规范工龄的计算,事业单位通常会制定相应的计算规定。
下面是一份关于事业单位职工工龄计算的规定,以供参考。
一、定义与计算基准日期1. 工龄定义工龄指职工在事业单位内按照规定执行工作任务并获得正式薪资的连续时间。
2. 计算基准日期事业单位将设定一个计算基准日期以确定职工工龄的起算点。
通常,这一日期为职工进入事业单位并开始工作的第一天。
二、工龄计算方式1. 职工工龄的计算方式根据不同情况划分为以下几种:a)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全年工龄计算。
b) 事业单位工龄与跨单位转岗工龄转换计算。
c) 事业单位工龄与跨单位转岗工龄不转换计算。
2. 全年工龄计算职工如在某一事业单位连续工作一年,工龄计算截止到当年的年底。
如果职工在同一事业单位工作超过一年,工龄累计。
3. 跨单位转岗工龄转换计算职工从一个事业单位转岗至另一个事业单位时,原单位的工龄可以有效转换为新单位的工龄,但需要双方事业单位协商一致并办理相关手续。
4. 跨单位转岗工龄不转换计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职工从一个事业单位转岗至另一个事业单位时,原单位的工龄不予转换计算。
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双方协商决定,但以事业单位的规定为准。
三、工龄计算的特殊情况1. 公休假期间计算工龄公休假期间如调休或带薪年假,一般视为在事业单位内连续工作时间,计入工龄的计算范围内。
2. 无薪休假期间计算工龄无薪休假期间,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规定来决定是否计入工龄计算。
一般情况下,无薪休假期间不予计入工龄。
3. 长期停职期间计算工龄长期停职期间,根据事业单位的规定来决定是否计入工龄计算。
一般情况下,长期停职期间不计入工龄,但根据特殊情况,事业单位可酌情处理。
四、工龄相关待遇的规定1. 工资核算事业单位按照工龄计算规定,将职工的工龄作为薪资核算的依据之一。
随着工龄的增加,职工的薪资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劳动中的工龄计算方法和工龄补贴规定劳动领域是社会经济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工龄作为劳动者在一家企业或组织工作的时长,是衡量劳动者工作经验和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劳动领域中,正确计算工龄并规定相应的工龄补贴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激励劳动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工龄计算方法和工龄补贴规定。
一、工龄计算方法1. 满工年计算法一般情况下,工龄的计算是按照满工年来计算的。
满工年是指劳动者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一般为8小时/天,5天/周,共计40小时/周)连续工作满一年所累计的工作时间。
例如,某员工从2020年1月1日入职,满一年就是从2021年1月1日算起,每个自然年满了一年工作时间即可计算为一满工年。
2. 实际工作时间计算法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满工年计算可能不适用或不公平,因此一些企业采用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工龄。
例如,某员工的工作时间是从每天早上9点开始,至下午5点结束,共8小时。
假设该员工工作时间满了5年,那么该员工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天×5天/周×52周/年×5年=10400小时。
3. 连续性计算法连续性计算法适用于一些需要连续工作经验的职位,如某些技术岗位或职业资格的认证要求。
根据这种计算方法,如果劳动者在规定的连续时间内(一般要求无缺勤或离职的情况)工作并完成相关要求,才能累计一段有效工作经验。
二、工龄补贴规定工龄补贴是指企业或组织根据员工累计工龄的不同阶段给予一定的激励或奖励。
工龄补贴的具体规定因企业而异,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工龄补贴规定范例。
1. 工资加薪一般企业会在员工工作一定年限后,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给予相应的工资加薪。
例如,员工工作满一年后,工资增加5%;满三年后,工资再增加10%;满五年后,工资再增加15%,以此类推。
这种补贴规定可以激励员工长期留在企业,并奖励其在企业中的稳定奉献。
2. 假期增加一些企业会根据员工工作的年限给予相应的年假增加。
关于工龄计算问题一、连续工龄与一般工龄、革命工作年限和参加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①一般工龄和连续工龄,凡是能够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计算一般工龄。
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的话,就是:一般工龄≥连续工龄。
反过来,一般工龄则不一定同时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
反过来,一般工龄则不一定同时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某职工一九五八年进入甲工厂工作,一九六一年又自行脱离甲厂到乙厂工作,以后一直在乙厂工作,他的一般工龄可以从一九五八年算起,而连续工龄只能从一九六一年算起。
如果他是因工作需要,由组织调动到乙厂的,其连续工龄就可以从一九五八年算起,连续工龄和一般工龄在这里就是相等的。
②革命工作年限与连续工龄的关系确定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目前分别规定为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与建国后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脱离生产以革命工作为职业,或经我局组织决定,接受党的任务,以公开社会身份为掩护,实际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时间。
建国后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是指参加中国共产党、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机关和国家机关、人民军队及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起止时间。
干部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都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干部的工作年限与其连续工龄是一致的.革命工作年限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但连续工龄不一定都是革命工作年限。
连续工龄包括革命工作年限之前没有间断的连续工作时间。
如某教员一九四六年到革官办学校任教,当地是一九四八年解放的,解放后他仍然一直在那个学校任教,他的革命工作年限,只能从当地解放、人民政府接收之日算起,而连续工龄则可以从一九四六年算起.③参加工作时间与连续工龄的关系参加工作时间,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者经劳动行政部门或人事部门批准正式招收或录用为职工的时间。
参加工作时间是一个时点概念,而不是首先确定职工参加工作的时间,并以参加工作时间作为计算连续工龄有起点。
所以,一般来说,以参加工作时间为起点的工作年限与连续工龄是一致的.应当注意的是,参加工作时间有时与连续工龄又不是一致的。
机关事业单位工龄一、几个概念(一)参加革命工作时间。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以革命工作为职业的时间。
是一个时间点的概念。
(依据:中组部《关于何为工龄和参加革命工作时间问题给河北省委组织部的答复》〔82〕干研字13号) (二)一般工龄。
一般工龄指工人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时间。
(依据:1953年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三)工作年限。
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关工作的时间,计算为工作年限。
(依据:1955年国务院《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四)连续工龄。
是指职工在各个单位的全部工作时间。
(五)折算工龄。
在计算连续工龄时,对于从事井下、高温、其他有毒有害工作,或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员,其工作时间每年按一年零三个月或一年零六个月进行折算。
折算工龄并不意味着实际工龄的延长。
(川革发〔1979〕22号:常年居住在3500米以上高山高原地区的,可参照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的办理)依据:1953年劳动保险条例等文件折算工龄可作为计发退休(职)费比例的年限。
依据:川人办发(2006)360号 2012年7月1日,国家建立了高海拔地区折算工龄补贴,对工龄折算办法作出了调整:在海拔3500米至4499米地区的,每在此地区工作满一年,工龄按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的,每在此工作满一年,工龄按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高海拔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退休和确定退休费计发比例,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折算的工龄不与实际工作年限合并计算。
依据:人社部发(2012)64号 (六)工作年限、连续工龄与一般工龄的关系。
从概念的最初含义看,连续工龄适用于企业人员,工作年限适用于机关、事业、人民团体工作人员。
从概念外延看,现在各类文件中提及的“工作年限”等同于“连续工龄”。
一般工龄的概念大于工作年限和连续工龄的概念,工作年限,连续工龄都可以计算为一般工龄,但一般工龄不一定能计算为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
养老保险政策知识问答一、什么是养老保险?它有何特点?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其特点是:(1)具有强制性。
由国家立法强制执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2)具有互济性。
养老保险费用来源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并实行广泛的互济性。
(3)具有社会性。
影响面大,享受人多且时间长,费用支出庞大,有统一的机构管理。
(4)具有福利性。
国家要承担一大笔资金,用于养老保险。
二、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和对象?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企业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三、什么是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是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除划转记入个人帐户外,其余全部记入社会统筹基金。
它主要用于支付95年底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95年底前参加工作96年后离退休人员的部分养老金和96年后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养老金中基础性养老金部分;长寿职工个人帐户用完后所需资金和离退休人员调整待遇所需资金;为人口老龄化高峰期所储备资金。
个人帐户是职工个人缴费的全部和从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划转记入的部分,它只能用于职工退休后按月支付养老金。
社会统筹部分体现了公平、互济、均衡企业负担的原则,个人帐户主要体现了效率、激励、自我保障的原则。
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的养老保险制度。
四、什么是个人帐户、个人帐户储存额和统筹基金?1、个人帐户是养老保险机构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社会保障号码,为每个参保职工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关于工龄计算的相关政策问答工龄计算是劳动法规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职工在当前单位或者跨单位的工作经验和待遇相关。
工龄计算的相关政策对于职工的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一份关于工龄计算的常见问题和答案。
问题1:工龄是如何计算的?答案:工龄是指职工在劳动关系有效期内(即雇佣合同签订或进入职工划定的试用期以后),在同一劳动关系单位的工作年限。
工龄一般按照自然年计算,从职工正式签订劳动合同起算,满一年按一整年计算。
问题2:跨单位的工作经验是否计入工龄?答案: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职工从一个单位跳槽到另一个单位后,可以申请将在原单位的工作年限计入工龄。
但跨单位的工作年限计入工龄,需经原单位同意,且跳槽后的职工与原单位之间的离职与录用之间的间隔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问题3:工龄的计算对待遇有什么影响?答案:工龄对于职工的待遇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龄越长,职工的待遇一般越高。
例如,工资、奖金、福利等,都有可能根据工龄的长短来核定。
问题4:工龄的计算是否包括休假期间?答案: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休假期间一般不计入工龄。
休假期间包括带薪年假、婚假、丧假、产假、陪产假、病假等。
这是因为休假期间职工并未真正参与工作。
问题5:工龄满一年的定义是什么?答案:工龄满一年的定义是指职工在同一劳动关系单位工作满365天。
问题6:如果劳动关系断开,工龄怎么计算?答案:如果劳动关系发生断开,意指职工与原雇主终止了劳动关系,如离职、解雇等,那么在重新就业后工龄将从零开始计算。
问题7:如果合同延期或续签,工龄是否会受到影响?答案:合同延期或续签不会对工龄的计算造成影响。
只要职工与同一劳动关系单位继续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工龄还是按照之前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问题8:工龄计算对于解雇和辞职有什么影响?答案:工龄计算对于解雇和辞职都可能产生影响。
例如,在一些劳动争议中,如果职工具有较长的工龄,他们可能享有更多的权益保护,并可能获得更高的赔偿。
工龄计算的相关规定(一)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办理退休或调整退休费待遇的人员,其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其已经领取退休费的人员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已按国务院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办理的,可不再变动。
(二)临时工、季节工、学徒工、轮换工、经济建设民工、“亦工亦农”工转正后的工龄计算1956年11 月12日国直人习字第79号《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和工作年限计算等几个具本问题的补充》中规定,国家机关使用的临时工作人员(有的称为“雇员”)被正式录用以后,他们在正式录用以前在本机关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这里应注意掌握的是“正式被录用以前本机关的工作时间”,如果录用以前,在几个单位临时工作,不能都算为工作年限,而只能把转正录用前在本机关的工作时间计算在工作年限之内。
原省劳动局[79]冀革劳字第122号文件规定:“临时工被所在单位选招为固定工时,其在本企业最后一次当临时工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亦体现了同样的精神。
1994年3月30日省人事厅《关于贯彻〈闫伶同志关于部分工作人员接续工作年限的讲话〉几个具体问题的补充通知》》规定:原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县(区)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当计划内临时工,从工作岗位上直接应征入伍,转业、复员后直接由政府安排为正式职工;被推荐或考入大中专院校和技工学校学习毕业后由国家分配了正式工作;以及直接被招收、录用为国家正式干部、工人,现在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其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县(区)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最后一次当计划内临时工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工作年限。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临时工上学期间的时间要扣除,从事临时工工作的时间与毕业后分配了正式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他们的参加工作时间也改为从计算工作年限的起始时间算起。
关于工龄计算的相关政策问答doc 关于工龄计算的相关政策问答
1、1970-1978年进入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习的国家职工,他们在校期间是否计算工龄,
答:这些职工在学校学习期间,都应计算为连续工龄。
——《教育部关于国家职工在校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80]教计字第279号(1980年7月19日)
注:1973年4月3日国务院国发[73]39号文规定:国家职工在校学习期间计算工龄。
1977年11月1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77]教计字420号文件规定:国家职工(包括国营农、林、牧、渔场中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当职工的),进入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无论是普通班,还是进修班,其学习时间,都应计算为连续工龄。
2、1979年以后考入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的国家职工,在学校学习期间是否计算为工龄,
答:他们在校学习期间一律不计算工龄,入学前和毕业后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可以合并计算。
——《教育部关于国家职工在校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80]教计字第279号
(1980年7月19日)
3、1979年后进入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习的国家职工,在校学习期间是否计算工龄, 答:他们在校学习期间一律不计算工龄,入学前和毕业后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可以合并计算。
——《国家劳动总局保险福利司关于集体单位职工进入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学习期间上大学后工龄计算的复函》[81]劳险字4号(1981年3月12日)
4、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是否计算工龄,
答: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批准攻读博士学位期限内,国内计算工龄。
——《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86]107号(1986年12月13日)
5、在职人员自费出国留学的,其工龄如何计算,
答:在职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回国工作后,出国前的工龄可以保留,并于回国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工龄。
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参加工作的,其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年限,国内计算工龄。
——《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86]107号(1986年12月13日)
6、在职人员考入国内研究生和出国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研究生,学习期间是否计算工龄, 答:在职人员考入国内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计算工龄。
在职人员出国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工作后,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也计算工龄。
——《国家教委、劳动部、人事部关于博士生和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教高[1990]001号(1990年1月19日)
7、国内博士生学习期间是否计算工龄,
答:国内博士生学习期间计算工龄。
——《国家教委、劳动部、人事部关于博士生和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教高[1990]001号(1990年1月19日)
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的工龄如何计算,
答: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的工龄计算问题,可暂按1954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组酉字第39号电报第十项规定办理,即:工作人员因病经组织批准离职疗养,其疗养期间在六个月以内者,计算连续工龄。
超过六个月,病愈后仍继续工作者,除超过六个月的病假期间不计算工龄外,其前后之工龄应合并计算。
但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因劳成疾而离职疗养者,经组织批准,其超过六个月的病假期间亦得计算工龄。
——《内务部、财政部、国务院人事局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的工作年限计算问题的联合通知》[56]内优字第16号(1956年2月21日) 连续病休的工龄计算:
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连续计算本企业(连续)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单位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外,其前后本企业(连续)工龄,应合并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十章第三十九条七款
1953年1月26日劳动部公布试行……………………(见选编 518页) 附相关政策文件: 上海市劳动局转发教育部《关于国家职工在校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沪劳[1980]资字第4743号
各有关局,各区(县)劳动局:
现将教育部(80)教计字279号《关于国家职工在校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
一、一九七?年以前进入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的国家职工,在学习期间的
工龄计算,仍按原劳动部工资局一九六二年十月十三日(62)中劳薪字第292号文件执行,即:“由于工作需要经行政上调派到各类学校学习,在学习期间照发原工资的,其学习期间及调派学习前后的连续工龄,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由本人申请经领导批准离职考入各类学校学习,学习期间由学校发给助学金的,学习期
间不能计算为工龄,其学习前后的连续工龄,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二、一九七?至一九七八年进入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习的国家职工工龄计算,
39号、81号文件及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一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应按国务院国发〔1973〕
动总局(77)教计字420号、(77)财事字365号、(77)劳薪字369号文件执行,即:“国家职工,进入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其学习时间,都应计算为连续工龄。
” 三、一九七九年以后考入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习的国家职工,其工龄计算,按一九七九年八月四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79)教计字315号、(79)财事字194号、(79)劳总薪字69号文件执行,即:”考入普通高等学校的国家职工在校学习期间一律不计算工龄。
入学前和毕业后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可以合并计算。
”
四、原国家计委劳动局一九七二年七月二十一日(72)计劳业字35号文及国家劳动总局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六日(77)劳薪字137号文规定的职工在校学习期间计算工作年限的办法,当时已明确规定只适用于那两次调整工资,因此,不得作为计算职工各项劳动保险待遇的依据。
一九八?年七月十九日自治区教委、劳动人事厅转发《关于博士生和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
新教政字(1990)10号
现将国家教育委员会、劳动部、人事部《关于博士生和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转发给你们,望按照执行。
一九九?年三月二十八日
国家教委、劳动部、人事部
关于博士生和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
教高(1990)001号
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博士生和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生,在学习期间的工龄计算提出一些问题。
经研究,现通知如下:
一、国内博士生学习期间计算工龄。
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龄计算问题,仍按《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86]107号)有关规定办理。
二、在职人员考取国内硕士生,学习期间计算工龄。
在职人员出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工作后,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也计算工龄。
三、本通知自发出之月起执行。
过去与工龄有关的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不予追补。
一九九?年一月十九日
关于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沪劳(86)资创字第55号
各主管局,各区(县)劳动局、人事局、各大专院校:
劳动人事部劳人培[1985]23号《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下达后,有些单位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现结合本市情况,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凡经组织同意投亲靠友,自选下乡地点的下乡知识青年,他们在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和参加工作后的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二、下乡插队期间,经组织安排当“赤脚医生”、“民办教师”、“社队企业职工”以及从事类似工作的工作时间,均可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三、中共中央[1978]74号文件前,从国营农场经组织同意转为插队的知识青年,其在农场和插队期间的工作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四、知识青年下乡插队期间在农村参军的,其参军前在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以与军龄和复员、退伍后参加工作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五、知识青年在下乡插队期间进入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习的,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工龄计算。
与同时期在职职工在上述学校学习时间的工龄计算一样处理。
六、知识青年在下乡插队期间触犯法律被判处劳动教养,在解除劳教后仍回农村插队的,一般可将其劳动教养前后在农村插队劳动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