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
- 格式:ppt
- 大小:227.50 KB
- 文档页数:20
课程学习要求学习内容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绪论••••学习内容第二章 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学习内容第三章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学习内容第四章 个性差异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五章 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内容第六章 工作态度、心理契约、心理压力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七章 团体行为与管理••••••学习内容第八章 组织行为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九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学习内容第十章 领导行为与管理•••考试题型与分值题型题量分值30题30分5题10分5题25分2题20分1题1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考点1 管理的职能考点2 心理过程例题【正确答案:C】考点3 个性心理特征考点4 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考点5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考点6 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例题【正确答案:D】考点7 补充考点考点1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先驱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2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考点3 法约尔的理论考点4 韦伯的理论观点考点5 梅奥和人际关系理论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6 四大人性假设考点1 感觉和直觉的定义考点2 一般知觉的分类考点3 知觉的基本特性例题【正确答案:D】考点4 影响知觉的因素考点5 社会知觉的种类考点6 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归因偏差①②考点7 归因偏差的克服考点8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和效应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9 社会知觉的应用及印象整合与管理。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组织(organization)是由一定的人群构成,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来实现组织目标的开放性社会技术系统。
组织行为(organizational behavior)组织内部的个人和群体所产生的行为,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和自身的运行状态。
组织环境(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任何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环境和现象就构成了组织环境。
利益相关者(party interested)组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组织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其他组织与个人的相互作用,这些与组织直接作用的其他组织和各人称为利益相关者。
是组织外部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行动影响的任何相关者。
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技术技能包括专门知识和技能水平。
是指管理者对业务领域相关专业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人际技能(interpersonal skill)是指与人共事、理解别人、激励别人的能力。
概念技能(conception skill)管理者必须具备心智能力去分析和诊断复杂的情况。
是指管理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通过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洞察事物,分辨各种因素的作用,认清主要矛盾,抓住问题实质,形成正确的概念,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 behavior)是研究一定组织体系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需要(need)是个体对生理和社会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它是指客观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动机(motivation)是一种驱使人们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对个体而言,动机往往是一以愿望、兴趣、意图、信念、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要因素,是推动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
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组织学习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内成员之间及其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包括对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以及组织学习等方面的研究。
组织文化、组织变革和组织学习是组织行为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首先,组织文化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信念的体现,它是组织成员共同创造和分享的一种心理状态。
组织文化对组织的运行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个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促进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绩效的提升。
同时,组织文化还有助于组织的目标的实现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一个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组织文化将有助于组织的长期发展。
其次,组织变革是组织在面对外部或内部环境变化时所做出的调整和应对。
组织变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组织结构的调整、流程的优化、技术的更新等方面的变化。
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使组织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然而,组织变革往往会面临许多挑战,如组织成员的抵制、文化冲突、员工的不适应等。
因此,组织在进行变革时,需要充分了解组织的特点和员工的需求,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参与,提高组织变革的成功率。
最后,组织学习是组织中成员通过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
组织学习可以帮助组织将外界不断变化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组织学习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使组织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挑战和变化。
组织学习不仅包括员工个人的学习,还包括组织层面的学习和团队学习。
组织应该建设一个支持学习的环境,鼓励员工的学习和创新,促进组织的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和组织学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组织应该通过不断优化组织文化,促进组织变革和组织学习,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组织的竞争力。
只有不断适应和变革的组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组织行为学中,组织文化、组织变革和组织学习是紧密相连的。
组织文化是组织的核心,它塑造了组织的独特性和特点。
解读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是管理学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一个组织的特质和运作方式。
本文将对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进行解读,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功的影响。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及特征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信仰、行为模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的总和。
它是一种隐性的、无形的力量,影响着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决策。
组织文化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组织文化凝聚力量的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
这些价值观和信仰在组织内部被广泛接受,成为组织成员共同行为的基础。
1.2 行为模式和规范:组织文化规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社会交往方式。
它包括组织成员对待工作、员工间相互关系、对外界的态度等方面的行为模式和规范。
1.3 集体认同感:组织文化能够为组织成员提供归属感和认同感。
组织成员对组织文化的共同信念和行为模式产生认同,从而形成高度凝聚力,增强组织的稳定性。
二、组织行为的概念及核心要素组织行为是指组织内部成员在完成组织目标过程中所展现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模式。
它关注的是个体和群体在组织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和动力机制。
组织行为的核心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个体行为:个体在组织内的行为是组织行为的基本单元。
个体的行为模式和行为特征会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
2.2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分工。
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促进有效的组织行为。
2.3 工作动机:工作动机是驱动组织成员行为的重要因素。
个体的工作动机会对组织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三、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的关系组织文化和组织行为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
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产生以下影响:3.1 行为规范和准则:组织文化规定了组织成员在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为组织成员的行为提供指导。
良好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良好的组织行为。
3.2 员工行为预期:组织文化能够塑造组织成员的行为预期。
组织行为与文化:影响和塑造员工行为的因素组织行为是指在组织内部发生的个体或团体的行为,包括员工的思维、情感和行动等方面的表现。
而组织文化则指的是共享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等组织的核心特征。
这两个因素都对员工的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组织行为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和塑造员工行为的因素。
一、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的关系:1. 组织行为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a. 组织文化是员工在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来源,影响员工对组织的期待和行为表现。
b. 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会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形成组织内部的行为规范和规则。
c. 组织文化中的沟通方式、决策模式和激励机制等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
2. 组织文化受到组织行为的反馈和塑造:a. 员工的行为表现会对组织文化产生影响,员工的积极行为能够鼓励和强化组织文化,而消极行为则可能动摇组织文化的稳定性。
b. 组织内部的行为互动和协作关系会形成共享价值观和信念,进一步加强组织文化。
c. 组织文化是组织的历史和发展过程的产物,而员工的行为则会通过组织文化的传承而对未来的员工产生影响。
二、影响员工行为的因素:1. 领导风格:a. 领导者的行为表现会对员工产生示范和影响,直接塑造员工的行为习惯和态度。
b. 领导者的激励方式和沟通方式会影响员工的工作动力和表现,从而改变员工的行为。
2. 组织结构与制度:a. 组织内部的权力分配、任务分工和沟通渠道等组织结构会影响员工的行为表现。
b. 组织的奖惩制度和绩效评估机制会直接影响员工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
3. 工作环境与氛围:a. 合作与竞争的程度会影响员工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从而影响组织文化的塑造。
b. 正向的工作环境与氛围有助于员工的情绪管理和积极表现。
4. 组织价值观与行为准则:a. 组织价值观的传达和强调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促使员工按照组织的价值观进行行动。
b. 组织的行为准则是员工行为规范的重要依据,能够对员工产生行为引导和规范作用。
管理学中的组织行为和文化在管理学中,组织行为和组织文化是两个核心概念。
组织行为研究的是个体和团队在组织内的行为和相互关系,而组织文化则关注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探讨管理学中的组织行为和文化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如何相互影响。
一、组织行为的定义与重要性组织行为研究着眼于个体和团队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组织绩效和效率的影响。
它关注个体在组织内的决策、沟通、冲突解决、领导、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行为。
组织行为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理解和解决组织面临的种种问题。
通过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可以优化招聘和选拔过程,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绩效,降低员工离职率。
此外,对团队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团队协作、冲突处理和决策制定,提高团队绩效和效率。
二、组织文化的定义与重要性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和符号体系。
它通过塑造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规范和期望,影响着整个组织的运作和发展。
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激励员工行为、提高绩效,塑造组织身份认同和凝聚力,推动组织创新和变革。
一个积极、健康的文化可以帮助建立相互合作、信任和共享目标的氛围,促进员工参与和承担责任,提高组织的整体竞争力。
三、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的相互影响在管理学中,组织行为和组织文化是相互影响的。
组织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组织文化的约束和塑造。
组织文化可以激励员工采取特定的行为模式,约束他们的行为选择,并形成共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另一方面,组织行为也会影响组织文化的塑造和演变。
组织成员的行为和态度对组织文化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沟通方式、协作能力等都能对组织文化产生塑造作用。
例如,一家注重创新和风险承担的公司文化中,员工通常会更愿意尝试新的理念和方法,而忌讳墨守成规和风险规避。
这种文化价值观可以引导员工在工作中更加开放、积极和创造性地行动。
四、管理组织行为和文化的实践为了有效管理组织行为和文化,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明确的组织目标和价值观。
组织行为学与组织文化塑造方法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团队以及整个组织内部运作方式的学科。
它探讨了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模式、决策过程以及互动关系。
另一方面,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
本文将探讨组织行为学与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几种塑造组织文化的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与组织文化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个体、团队和整个组织。
它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借助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概念,深入研究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而组织文化则是组织内部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的总和,它影响着员工的行为模式和组织的运作方式。
二、组织文化的重要性组织文化是组织中的精神核心,它能够为员工提供一个共同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规范。
良好的组织文化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团队合作。
同时,组织文化也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组织行为学对组织文化的影响组织行为学研究了组织中员工的行为和决策过程,它对组织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结果可以提供给组织管理者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制定出适合组织和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制度。
四、塑造组织文化的方法1.建立明确的核心价值观:组织应该通过明确的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员工的行为。
核心价值观可以是对员工的期望、对客户的承诺或者对社会的责任。
通过这些价值观的传达和弘扬,组织可以塑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
2.领导力的影响:领导者在组织文化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领导者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言论,传递出组织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
他们应该成为组织文化的引领者和榜样,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3.强调员工参与: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参与组织文化的建设过程。
员工参与可以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对组织文化的认同度。
组织可以通过开展文化建设活动、员工培训等方式,促进员工的参与和反馈。
4.建立有利于文化传承的机制:组织应该建立起有利于组织文化传承的机制和制度。
第九章组织文化(练习与思考)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组织文化,正确的说法是( )。
A. 变化较慢,一旦形成便日趋加强B. 变化较快,随时补充新的内容C. 变化较慢,但每年都会抛弃一些过时的内容D. 变化较快,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变更时2. 以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各种规范和人际伦理关系为准则,对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这体现了组织文化的( )。
A. 导向功能B. 凝聚功能C. 激励功能D. 约束功能3. 关于组织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般是在组织的发展历程中自发形成的B. 其内容表述必须详细具体,保证每个人都能充分理解C. 折射出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格D. 是组织文化的核心4. 最有可能产生高道德标准的组织文化是( )。
A. 具有高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B. 高度崇尚自由精神的文化C. 具有高度统一性的组织文化D. 具有高度灵活性,易于适应社会观念的组织文化5. 关于组织文化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具有明文规定的具体硬性要求B. 组织领导层的变动,会使组织文化立刻受到很大影响C. 组织文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组织成员旧的价值观念D. 组织文化不仅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有时会成为变革的障碍参考答案:1.A; 2. D; 3.B; 4.A; 5.D;二、多项选择题1. 影响组织文化的因素包括( )。
A. 外来文化因素B. 民族文化因素C. 个人文化因素D. 组织结构因素E. 组织传统因素2. 按照组织文化的“四层次说”,组织文化包括( )四个层次。
A. 物质层B. 精神层C. 制度层D. 舆论层E. 行为层3. 组织文化的制度层主要包括( )。
A. 组织领导体制B. 组织机构C. 组织管理制度D. 组织价值观E. 组织信仰4. 精神文化又称隐性文化,它主要包括( )。
A. 组织战略B. 组织哲学C. 价值观念D. 道德规范E. 组织精神5. 物质文化又称显性文化、硬文化,它主要包括( )。
课后案例分析提示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案例分析:2010年5月富士康跳楼事件1. 就富士康跳楼事件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导致富士康跳楼事件的背后原因有哪些?分析提示:1)讨论形式:先由同学课后查阅资料,然后进行讨论;2)富士康跳楼事件的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工作与生活的冲突、多元化背景下员工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满足、组织边界模糊化导致组织需要与员工需要的不平衡问题以及组织的道德难题等视角进行分析。
2. 富士康跳楼事件中,个体、群体、组织的行为有哪些特点?请用组织行为学的一般模型进行分析。
分析提示:组织行为学的一般模型揭示个体、群体或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自变量)及其行为有效性(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这一模型的大致原理,分析富士康跳楼事件中个体、群体、组织的特点(自变量)与“跳楼”行为(因变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3. 富士康跳楼事件是个别现象吗?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国家还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为什么当年霍桑试验预示的问题在今天的企业中仍然存在?分析提示:霍桑试验有四条基本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企业应注意从社会心理角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应当给予足够重视;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而员工积极性的提高又主要取决于员工的态度以及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4)新型的企业领导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即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中国今天部分企业之所以没有重视霍桑试验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发现的问题,与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管理理念、“人”的工具性价值与主体性价值选择等因素有关。
4. 富士康跳楼事件给组织行为学提出了什么样的新问题?我们该如何用科学的理论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关建议。
分析提示:如企业内部的组织生态环境建设,如何更好地平衡组织的绩效目标与员工的幸福等内在冲突。
可以用积极组织行为学与组织生态学等理论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