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20以内加减法》.
- 格式:ppt
- 大小:1022.01 KB
- 文档页数:15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20以内的加减法课件contents•引入新课•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目录•探究规律与方法•练习与巩固•课堂小结与拓展延伸引入新课复习旧知0102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即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02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加减法算式加法算式的认识通过具体例子引入加法概念,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会读加法算式。
减法算式的认识通过具体例子引入减法概念,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学会读减法算式。
加减法算式的比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加法和减法算式的异同点,加深对加减法算式的理解。
10以内数的加法20以内数的加法加法表的应用03020110以内数的减法20以内数的减法减法表的应用探究规律与方法观察算式特点观察加法算式的特点观察减法算式的特点被减数和减数都在20以内,且差也在20以内。
总结计算规律加法计算规律减法计算规律掌握计算方法练习与巩固完成教材练习题教材第X页,第X题01教材第X页,第X题02教材第X页,第X题03分组竞赛活动竞赛内容分组方式教师出题,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运算比赛,看哪一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题目数量最多且正确率最高。
奖励机制挑战方式学生将自编的题目提交给教师,教师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课堂展示和解答。
自编题目范围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或自己的想象,编写与20以内加减法相关的题目。
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自编题目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造力,提高自编题目的质量。
自编题目挑战课堂小结与拓展延伸回顾本节课内容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 2 3知识技能方面数学思维方面情感态度方面谈谈收获和感受拓展延伸: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购物计算时间规划游戏娱乐解决实际问题感谢观看。
20以内加减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章“20以内的加减法”。
具体内容包括: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进位与退位的概念、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进位与退位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计算器、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超市购物、分糖果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引出20以内加减法运算。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强调进位与退位的概念。
(2)通过例题讲解,示范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计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2)小组合作,互相检查答案,讨论解题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六、板书设计1. 20以内加减法2. 内容: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进位与退位的概念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练习本上的20以内加减法计算题。
(2)应用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见练习本。
(2)应用题答案:见练习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应用与选择。
2. 进位与退位概念的讲解与示范。
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20以内口算加减法》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第五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20以内的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熟练运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运用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明的书本有13本,小红给了他5本,现在小明有多少本书?引导学生运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进行详细解释,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精选典型例题,逐步讲解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针对性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及时纠正错误。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20以内口算加减法》2. 主要内容: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例题及解题过程;练习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课本第65页练习题15;(2)应用题:根据生活情景,设计两道20以内数的加减法应用题,并解答。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见课本;(2)应用题答案由学生自行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探索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十以内加减法课件一、教学内容1. 加法的计算方法:将两个数的个位数相加,若和大于等于10,则向十位数进1,个位数取余数;若和小于10,则直接写出结果。
2. 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被减数的个位数开始减去减数的个位数,若差小于0,则向十位数借1,个位数加10再减。
3. 应用题的解答: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购物、分配物品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应用题的解答,特别是涉及进位和退位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练习本。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观察商品价格,引出加减法的计算。
2. 讲解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PPT展示加法计算的过程,讲解加法计算的规则,并引导学生口算和笔算。
3. 讲解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PPT展示减法计算的过程,讲解减法计算的规则,并引导学生口算和笔算。
4. 应用题解答:教师出示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计算,并讲解答案的得出。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1. 加法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加,就要向前一位借一,本位上的数加10。
2. 减法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一,本位上的数加10再减。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辅导孩子完成一些实际应用题,如购物、分配物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