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74.44 KB
- 文档页数:7
事业单位年度检验财务报表
(封面)
举办单位(章):
事业单位(章):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
时间:
资产负债表(表1)
事业单位:单位:元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 填表人:
资产负债表(表2)
事业单位:单位:元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 填表人:
精品文档
收入支出决算表(表3)
事业单位:单位:元
可编辑
利润表(表4)
事业单位:单位:元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 填表人:
成本费用情况表(表5)
事业单位:单位:元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 填表人:
支出明细表(表6)
事业单位:单位:元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 填表人:。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完整版事业单位财务报表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种类和内容、编报年度决算的相关规定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四方面来为大家介绍事业单位财务报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一般公司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除资产负债表外,还有收入支出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经营支出明细表。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基金,专项基金包括职工福利奖励基金;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种类和内容1、种类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
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
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的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和年度会计报表(年度决算)。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
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会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年度决算)三种。
2、决算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报表附注和财务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报表包括:报表封面、主表和补充指标表。
报表封面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方式等文字信息,以及单位统一代码、基本性质、财政预算代码、预算管理级次、隶属关系、报表类型等相关信息。
主表、补充指标表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各类收支与结余情况、资产与负债情况、人员与工资情况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应上报的内容。
主表适用于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补充指标表仅适用于相关业务的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附注用于注明需特别说明的有关报表编制事项,主要包括:报表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特殊事项的说明和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事业单位年度检验财务报表(封面)举办单位(章):事业单位(章):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时间:资产负债表(表1)事业单位:单位:元行次2013年末2014年末2015年末行次2013年末2014年末2015年末一、资产合计 1 638579.81 827030.01845020.73四、负债合计2810000.0010000.0025363.56流动资产 2 借入款项29 其中:现金 3 其中:银行贷款30银行存款 4 23047.86211498.06229488.78应付票据31应收票据5 应付账款32应收账款6 预收账款3310000.0010000.0025363.56预付账款7 其他应付款34其他应收款8 应缴预算款35材料9 应缴财政专户款36产成品10 应交税金37对外投资11 应付工资(离退休费)38 固定资产原值12615531.95615531.95615531.95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39减:累计折旧13 应付其他个人收入40 固定资产净值14 41无形资产15 五、净资产合计42 628579.81817030.01819657.17财政应返还额度16 事业基金4313047.86201498.06201498.06其他17 其中:一般基金44 13047.86201498.06201498.0618 固定基金45 615531.95615531.95615531.9519 专用基金4620 经营结余4721 其他净资产4822 49二、预拨下年补助23 六、预收下年补助5024 51三、基本建设资金占用合计25 七、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合计5226 其中:基建借款53资产部类合计27 638579.81 827030.01845020.73负债部类合计54638579.81827030.01845020.73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 填表人:收入支出决算表(表3)事业单位:单位:元收入支出项目行次决算数项目(按功能分类) 行次决算数项目(按经济分类) 行次决算数栏次 1 栏次 2 栏次 3一、财政拨款 1 一、一般公共服务32 一、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50其中:政府性基金 2 二、外交33 工资福利支出51二、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 3 三、国防34 商品和服务支出52三、上级补助收入 4 四、公共安全35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53四、事业收入 5 五、教育36 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54其中: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 6 六、科学技术37 赠与55五、经营收入7 七、文化体育与传媒38 债务利息支出56六、附属单位缴款8 八、社会保障和就业39 基本建设支出57七、其他收入9 九、医疗卫生40 其他资本性支出58其中:从其他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10 十、环境保护41 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59 非本级财政拨款11 十一、城乡社区事务42 其他支出6012 十二、农林水事务43 二、上缴上级支出6113 十三、交通运输44 三、经营支出6214 十四、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45 四、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6315 十五、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46 6416 十六、金融监管支出47 6517 十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48 6618 十八、其他支出49 67本年收入合计19 本年支出合计68 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20 结余分配69上年结余21 交纳所得税70 基本支出结余22 提取职工福利基金71 其中:财政拨款结余23 转入事业基金72 项目支出结余24 其他73 其中:财政拨款结余25 年末结余74 经营结余26 基本支出结余7527 其中:财政拨款结余7628 项目支出结余7729 其中:财政拨款结余7830 经营结余79 合计31 合计80 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填表人:。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种类和内容、编报年度决算的相关规定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四方面来为大家介绍事业单位财务报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
一般公司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除资产负债表外,还有收入支出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经营支出明细表。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基金,专项基金包括职工福利奖励基金;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种类和内容
1、种类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
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
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的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和年度会计报表(年度决算)。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
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会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年度决算)三种。
2、决算会计报告的内容
会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报表附注和财务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报表包括:报表封面、主表和补充指标表。
报表封面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方式等文字信息,以及单位统一代码、基本性质、财政预算代码、预算管理级次、隶属关系、报表类型等相关信息。
主表、补充指标表内容主要包括:
行政事业单位各类收支与结余情况、资产与负债情况、人员与工资情况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应上报的内容。
主表适用于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补充指标表仅适用于相关业务的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附注用于注明需特别说明的有关报表编制事项,主要包括:报表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特殊事项的说明和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是对本单位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等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情况和原因的分析。
二、编报年度决算的相关规定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
1、在年度终了前,应根据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决算编审工作要求,对各项收入账目、往来款项、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清理结算,在此基础上办理年度结账,编报决算。
2、清理、核算年度预算收支数额和各项缴拨款,保证上下级之间的年度预算数与领拨经费数一致。
3、为了准确反映各项收支数额,凡属本年度的应拨款项,应当在12月31日前汇达对方。
主管会计单位对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拨款,截止到12月25日,逾期一般不再下拨。
4、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统一编制时间点为每年的12月31日。
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都应及时入账。
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要在年终前全部上缴。
属于本年的各项支出,要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
年度单位支出决算,一律以基层用款单位截止到l2月31日的本年实际支出数为准,不得将年终前预拨下级单位的下年度预算拨款列入本年的支出,也不得以上级会计单位的拨款数代替基层会计单位的实际支出数。
5、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年终前应尽量清理完毕。
按照有关规定应当转作各项收入或各项支出的往来款项应及时转入各有关账户,编入本年决算。
6、行政事业单位年终应及时同开户银行对账,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应同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核对相符。
现金账面余额应同库存现金核对相符。
有价证券账面数额,一般应同实存的有价证券核对相符。
7、年终前,应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清理盘点。
发生盘盈、盘亏的,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作出处理,调整账务,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8、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算经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审批后,需要调整决算数字的,应作相应调整。
9、各部门、各地区应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或预算管理级次确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应同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编制会计报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原则上应实行逐户录入。
对于确实不具备基本报告单位逐户录入条件的,可按照财政部每年统一确定的原则适当调整录入级次。
10、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全面清理核实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并办理年终结账的基础上,编制会计决算报告。
应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及各级财政对单位预算的批复文件,及时清理收支账目、往来款项,核对年度预算收支和各项缴拨款项。
各项收支应按规定要求进行年终结账。
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应及时入账,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在年终前全部上缴。
属于本年的各项支出,应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
应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会计核算资料编制会计决算报告,做到数字真实、计算正确、内容完整、账表相符、表表相符。
11、报表封面应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和财政部统一规定如实填报。
报表编制完毕后,须经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和报表编制人员审查、签字并盖章。
单位公章应加盖单位行政公章,不得以财务专用章代替。
报表各项指标应严格按照财政部统一制订的报表编制说明、指标解释认真编制,做到表内项目之间、表与表之间、本期数据与上期数据之间相互衔接。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单位
核拨经费给其他不属于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范围的单位,由拨款单位代编决算,具体应按照财政部代编决算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
各部门、各地区要认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工作,凡发现报告编制不符合规定,存在漏报、虚报、瞒报、错报以及相关数据不衔接等错误和问题,应要求有关单位立即纠正,并限期重报。
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单位必须认真做好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工作,确保上报数据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核编制范围是否全面,是否有漏报和重复编报现象。
(二)审核编制方法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否符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要求。
(三)审核编制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审核单位账簿与报表是否相符、金额单位是否正确,有无漏报、重报项目以及虚报和瞒报等弄虚作假现象。
(四)审核报表中的相关数据是否衔接一致,包括表间数据之间、分户数据与汇总数据之间、报表数据与计算机录入数据之间是否衔接一致。
(五)对报表与上年数据资料进行核对,审核数据变动是否合理。
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方法应采取人工审核与计算机审核相结合。
人工审核包括政策性审核和规范性审核。
政策性审核主要以现行财务制度和有关政策规定为依据,对重点指标进行审核;规范性审核侧重于报告编制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及勾稽关系等方面的审核。
计算机审核是利用软件提供的数据审核功能,逐户审核报表的表内表间关系、检查数据的逻辑性及数据的完整性。
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工作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行审核、集中会审、委托审核等多种形式。
自行审核是指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上报会计决算报告前应自行将本单位报表、磁盘以及有关数据资料,按统一规定的审核内容进行逐项复核;集中会审是指各部门、各地区组织专门力量对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决算报表、磁盘及相关资料,按照统一的标准及要求进行集中对账或分户复核;委托审核是指委托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