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磁场解读
- 格式:pptx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53
三、恒定磁场电流或运动电荷在空间产生磁场。
不随时间变化的磁场称恒定磁场。
它是恒定电流周围空间中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
磁场的基本特征是对置于其中的电流有力的作用。
永久磁铁的磁场也是恒定磁场。
1、磁通密度与毕奥-萨伐尔定律磁通密度是表示磁场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又称磁感应强度,符号为B。
电流元受到的安培力 B l d I f d⨯''=毕奥——萨伐尔定律 ⎰⨯=l r r l Id B 2004 πμ对于粗导线,可将导线划分为许多体积元dV 。
⎰⎰⎰⨯=Vrr dV J B 24 πμ 2、磁通连续性定理磁场可以用磁力线描述。
若认为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按照毕奥-萨伐尔定律,磁力线都是闭合曲线。
磁场中的高斯定理 0d =⋅⎰⎰SS B式中,S 为任一闭合面,即穿出任一闭合面的磁通代数和为零。
应用高斯散度定理⎰⎰⎰⎰⎰⋅∇=⋅VSdV B S B d0=⎰⎰⎰⋅∇VdV B由于V 是任意的,故 0=B⋅∇式中⋅∇为散度算符。
这是磁场的基本性质之一,称为无散性。
磁场是无源场。
3、磁场中的媒质磁场对其中的磁媒质产生磁化作用,即在磁场的作用下磁媒质中出现分子电流。
总的磁场由自由电流与分子电流共同产生。
永磁铁本身有自发的磁化,因而不需要外界自由电流也能产生磁场。
磁媒质的磁化程度用磁化强度M来表征,它是单位体积内的磁偶极矩。
磁偶极矩:环形电流所围面积与该电流的乘机为磁偶极矩,其方向与电流环绕方向符合右螺旋关系。
n IS P m =磁场强度 M B H-=0μ 或 )(0M H B +=μ本构方程 由m H M χ=可得 H B μ=,该式称为磁媒质的成分方程或本构方程。
磁媒质的分类:r m μμχμμ00)1(=+=,顺磁质 1>r μ,抗磁质 1<r μ,铁磁质1>>r μ。
4、安培环路定律磁场强度H沿闭合回路的积分,等于穿过该回路所限定的面上的自由电流。
回路的方向与电流的正向按右螺旋规则选定。
第6章 恒定磁场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和毕奥—萨伐尔定律,能用毕奥—萨伐尔定律和磁场叠加原理熟练求解简单情况下电流的磁场分布。
2.掌握磁通量的概念,磁场的高斯定理及安培环路定理,会计算给定面的磁通量,并能利用安培环路定理求解具有对称性的电流的磁场分布。
3.掌握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和对平面载流线圈的作用力矩,会计算磁力的功;能分析和计算电荷在正交的均匀电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了解霍尔效应。
4.理解磁介质的磁化机理,掌握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
二、内容提要1.描述磁场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 (1)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lI F B d d max=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电流元l d I 受力为零时l d I 的所在方向,且满足关系B l F ⨯=d d I(2)毕奥——萨伐尔定律 30d π4d r I rl B ⨯=μ(3)运动电荷的磁场30π4r q r B ⨯=v μ2.磁通量⎰⋅=ΦSm S B d3.描述磁场性质的两个定理 (1)磁场的高斯定理: 0d =⋅⎰SS B(2)安培环路定理: ∑⎰=⋅)(0d 内i L I μl B 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力B l F ⎰⨯=LI d(2)均匀磁场对刚性平面载流线圈的作用线圈所受的合力∑=0F线圈所受的力矩B P M ⨯=m 其中n P IS m =,为载流线圈的磁矩。
5.磁力的功若载流导线或线圈中有恒定电流I 时,均匀磁场对载流导线或载流线圈所作的功均可表示为m I A ∆Φ=其中m ∆Φ通过载流线圈的磁通量的增量。
6.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B f ⨯=v q7.霍尔效应:在磁场中载流导线上出现横向电势差的现象。
横向电势差为dd IBk nq IB u ab ==8.物质的磁化(1)磁介质的分类:顺磁质,抗磁质,铁磁质。
(2)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ii LI)(d 0内l H(3)铁磁质有磁滞现象。
11-1 恒定电流电流密度磁现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磁现象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300年久发现了磁铁矿石吸引铁的现象。
在11世纪,我国已制造出航海用的指南。
在1820年之前,人们对磁现象的研究仅局限于铁磁极间的相吸和排斥,而对磁与电两种现象的研究彼此独立,毫无关联。
1820年7月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表了《电流对磁针作用的实验》,公布了他观察到的电流对磁针的作用,从此开创了磁电统一的新时代。
奥斯特的发现立即引起了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安培的注意,他在短短的几个星期内对电流的磁效应作出了系列研究,发现不仅电流对磁针有作用,而且两个电流之间彼此也有作用,如图所示;位于磁铁附近的载流线圈也会受到力或力矩的作用而运动。
此外,他还发现若用铜线制成一个线圈,通电时其行为类似于一块磁铁。
这使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天然磁性的产生也是由于磁体内部有电流流动。
每个磁性物质分子内部,都自然地包含一环形电流,称为分子电流,每个分子电流相当于一个极小的磁体,称为分子磁矩。
一般物体未被磁化时,单个分子磁矩取向杂乱无章,因而对外不显磁性;而在磁性物体内部,分子磁矩的取向至少未被完全抵消,因而导致磁铁之间有“磁力”相互作用。
1820年是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的一年。
人们发现,电荷的运动是一切磁现象的根源。
一方面,运动电荷在其周围空间激发磁场;另一方面,运动电荷在空间除受电场力作用之外,还受磁场力作用。
电磁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电学和磁学不再是两个分立的学科。
11-1 恒定电流电流密度如前所述,电荷的运动是一切磁现象的根源。
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称为传导电流;若电荷或宏观带电物体在空间作机械运动,形成的电流称为运流电流。
常见的电流是沿着一根导线流动的电流,其强弱用电流强度来描述,它等于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截面的电量,方向与正电荷流动的方向相同,其数学表达式为dtdq I ,虽然我们规定了电流强度的方向,但电流强度I 是标量而不是矢量,因为电流的叠加服从代数加减法则,而不服从矢量叠加的平行四边形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