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透镜练习题(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3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一、知识梳理:1.透镜分类: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概念:(1)光心O:透镜的,凡是经过这一点的光的传播方向__ __.(2)主光轴:通过和两个球面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2.透镜对光的作用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3.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F):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__ __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变成发散光线,其也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焦距(f):到的距离.二、练习知识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_ _规律制成的,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现有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 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属于凹透镜的是_.知识点2透镜对光的作用2.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3.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4.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透镜,乙透镜应是_ 透镜.(填“凹”或“凸”)5.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为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文明祭祀,要求人们不要在野外随手丢弃垃圾,特别是矿泉水瓶,是因为盛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镜,对光有作用,容易引发火灾.6.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和同学们猜想凹透镜不能点燃火柴.你认为他们猜想的依据是凹透镜对光具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知识点3焦点和焦距7.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阳光,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此时该亮斑距凸透镜的距离为8 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换成凹透镜再做这个实验,在纸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很小、很亮的光斑.8.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 )A.焦点处B.焦点以内C.焦点以外D.任意位置9.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①可以看作两块凹透镜;②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③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④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0.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11.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 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cm.1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它的焦距是cm.13.(常州中考)透镜左侧有一点光源S发出两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在右侧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通过光路作图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14.请补充通过凹透镜的两条光线的光路图(其中一条光线指向透镜左侧焦点,另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15.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和M点的距离是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m.16.一束光线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参考答案:一、知识梳理:1.透镜分类: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凸透镜_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凹透镜__.概念:(1)光心O:透镜的__中心__,凡是经过这一点的光的传播方向__不变__.(2)主光轴:通过__光心__和两个球面__球心__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2.透镜对光的作用作用:凸透镜对光有__会聚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发散__作用.3.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F):__平行__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__会聚__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变成发散光线,其__反向延长线__也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焦距(f):__焦点__到__光心__的距离.二、练习1.透镜是利用光的__折射__规律制成的,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现有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__ACDE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B__.2.解:3.解:4.__凹__ ,__凸__透镜.5.__凸透__ ,__会聚__ .6.有__发散__ .7.__8__cm,__不能__ .8.A9.C10.D11.__会聚__ ;__小于__ .12.__会聚__,__10.0__ 13.解:14.解:15.__0.6__ ,_0.2__ . 16.C。
5.1透镜一、单选题1.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变成平行光B.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C.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D.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2.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乙都是凸透镜D.甲、乙都是凹透镜3.如图所示,小松鼠在树上玩得正欢,见小狐狸急匆匆从树下跑过,小松鼠感到奇怪,关于它们的对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狐狸撒谎,矿泉水瓶不可能引起火灾B.小狐狸没有撒谎,因为透明矿泉水瓶中有水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可以使附近的草木着火,引发森林火灾C.小狐狸没有撒谎,因为透明矿泉水瓶中有水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可以使周围的草木着火,引发森林火灾D.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在一块玻璃砖内,一束平行光线恰好正对着玻璃内铁饼形状的空气泡射去,则光束通过空气泡后( )A.仍为平行光束B.变为发散光束C.变为会聚光束D.无法确定5.用光具座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10cmB.20cmC.30cmD.50cm6.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 )A.焦点处B.焦点以内C.焦点以外D.任意位置7.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运用凸透镜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8.如图所示,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镜作用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D.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二、填空题9.小明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透镜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12d d d <<)。
第5.1课时透镜一、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 ;中间 ,边缘 的镜片叫凹透镜;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 ;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 ,这一点叫做光心; 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 ,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用字母 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用表示.二、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又叫 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又叫 透镜.答案:凸透镜薄厚主光轴不变平行会聚发散 F 焦距 f 会聚会聚发散发散考点1 对透镜的理解凸透镜凹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实物形状透镜上通过球心的直线C1C2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光心。
主光轴和光心对光线作用及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光路图光线透过透镜折射,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
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远离主光轴。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 表示。
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叫做虚焦点,也用F 表示。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 表示。
凹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 表示。
焦点和焦距凸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实焦点,同一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凹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虚焦点,同一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3条特殊光线凸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会聚能力的强弱,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
凹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发散能力的强弱,焦距越小,发散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凹透镜表面的凹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
5.1 透镜一.选择题(共11小题)1.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太阳光下,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点的是凹透镜B.用透镜观察景物,能放大的是凹透镜C.用手摸形状,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D.以上说法都对2.小明同学要测凸透镜的焦距,当光屏上的光斑不是最小最亮时,测的焦距为L,则该透镜的实际焦距为()A.大于LB.小于LC.等于LD.有可能大于L,有可能小于L3.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折光本领就越强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小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且都是实焦点D.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4.如图是口径和材料都相同的两个透镜,关于它们的焦点和折射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焦距大,甲对光的折射能力强B.甲的焦距大,乙对光的折射能力强C.乙的焦距大,甲对光的折射能力强D.乙的焦距大,乙对光的折射能力强5.汽车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的是哪种瓶盖造型()A.B.C.D.6.一束会聚光束原来会聚于S点,今在会聚点S点之前放置一个薄凸透镜,如图所示,则()A.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成发散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B.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与S点之间C.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点距离透镜比S点更远D.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有可能变成平行光线7.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
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A.平行光束B.会聚光束C.发散光束D.不能确定8.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个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
若在凸透镜远离白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20cmB.一定等于20cmC.一定小于20cmD.可能小于20cm,也可能大于20cm9.如图所示,是一副眼镜放到太阳光下,眼镜到地面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在地面上观察到的情境,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10.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乙都是凸透镜D.甲、乙都是凹透镜11.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则可使用的光学元件是()A.一定是平面镜B.一定是凸透镜C.一定是凹透镜D.可能是凹透镜12.关于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形对称的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是相等的B.外形对称的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是不相等的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的点,叫做焦点D.光的可逆性只在凸透镜中适用,在凹透镜中不适用二.填空题(共5小题)13.小明在长白山旅游时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有请不要把装有水的透明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他想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引起森林大火,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折光本领就越强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小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且都是实焦点D.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解:A、凸透镜的焦距越小,说明焦点和凸透镜越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会聚能力越强,故A正确;B、凹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大,故B错误;C、凸透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是虚焦点,故C错误;D、凸透镜、凹透镜光心的特点是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光无论沿什么方向射向凹透镜的光心后,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A。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中央薄,边缘厚B.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C.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答案】D【解析】解:A、凸透镜的中央厚,边缘薄,故A错误;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故B错误;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C错误;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B.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C.凹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答案】A【解析】解:A.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故A正确;B.凸透镜可以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也对其它方向射来的光线同样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C.凹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而不是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故C 错误;D.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才会聚于焦点,故D错误。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它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塑料、水晶等)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按其厚薄的形状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的透镜叫凸透镜(如图甲所示);____ ____________的透镜叫凹透镜(如图乙所示)。
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_________,简称光轴(如下图所示)。
3.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如上图所示)4.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会聚的点称为凸(凹)透镜的(虚)焦点(F)。
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_________。
5.焦距:焦点到透镜光(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
透镜两侧焦距________。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________,可见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由于光路的________,若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将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因此凸透镜可以产生________。
2.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一束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射出,这些发散光线的___________交于凹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可见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由于光路的可逆性,从凹透镜的一侧射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有三条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很特别,如图甲、乙所示:1.平行于凸(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虚)焦点;2.通过凸(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3.通过透镜(虚)焦点的光线,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主光轴焦点相等焦点可逆性平行光反向延长线一、透镜【例题1】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B.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D.薄透镜就是凹透镜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凸透镜、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A正确;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错误;两种透镜都有焦点,C错误;薄透镜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D错误。
5.1“透镜”练习题一、选择题1.有媒体报道: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效果会使车身局部产生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 水滴相当于平面镜,能使车漆发生反射而失去光泽B. 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C. 水滴相当于凹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D. 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发散光使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2.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
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正立、缩小的像。
由此可以判断,此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A. 凸透镜B. 凹透镜C. 三棱镜D. 玻璃砖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于放大镜有放大作用,所以无论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怎样总是放大的B. 将凹透镜正对太阳光,无论如何移动屏也接收不到光斑,所以凹透镜没有焦点C. 光经过透镜的时候方向可以不改变D. 光经过透镜的时候方向一定改变4.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 凸面镜B. 凹面镜C. 凸透镜D. 凹透镜5.如图所示,a、b是一点光源S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B. 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 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交点可能在主轴上D. 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可能不交于一点6.学习了透镜的有关知识后,为了把一束从左侧射入的较宽的平行光变为较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学找来了三只薄透镜,其中凸透镜L1的焦距是5cm,凸透镜L2的焦距是3cm,凹透镜L3的焦距是2cm.小王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光路,能够达到目的是()A.B.C.D.7.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慢远离透镜,如图,这时在白纸上可看到的现象是( )A. 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大小不变B. 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C. 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如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
5.1透镜刷基础知识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1[2024江苏南京质检]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规律。
现有一个玻璃球被分成A、B、C、D、E 五块,其横截面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属于凹透镜的是。
知识点2 透镜对光的作用2如图所示是光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所用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3[2024上海黄浦区期中]如图所示的三个透明玻璃瓶盖,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有,因为它们对光线有作用;另外一种类型的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知识点3焦点和焦距[2023 山东临沂期中]关于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凸透镜有两个焦点B.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D.把点光源放在焦点上,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5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10.0 cmB.20.0cmC.30.0 cmD.50.0cm刷易错易错点1 误认为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于一点(6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下列对两透镜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B.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发散的,说明乙透镜是凹透镜C.甲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D.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乙透镜是凸透镜易错点2 误认为水中的空气泡为凸透镜7[2024安徽合肥期末,中]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整体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
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 ( )A.平行光束B.会聚光束C.发散光束D.不能确定刷提升1[2024陕西西安期末,中]古书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其描述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削冰令圆”指的是把冰削成凹透镜B.“举以向日”指的是冰透镜正对太阳光C.“以艾承其影”中的“影”位于冰透镜的焦点D.“则火生”是因为冰透镜能会聚光线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会聚于S₁点,则该光学元件是 (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3[中]如图所示的凸透镜焦距为f。
5.1 透镜【基础巩固】1.折射的应用——透镜(1)分类:凸透镜:结构特征,光学特征;凹透镜:结构特征,光学特征。
(2)焦点与焦距: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用字母“F”表示,这个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用字母“f”表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将成为发散光线,将发散光线反向延长后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由于该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做。
2.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作用,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______.3.(2021广州节选)如图所示,来自于物体MN的三束光线a、b、c平行于主光轴,O是透镜的光心,a经过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一点。
①在图中画出b、c经透镜后的光线。
①若透镜不动,物体MN往透镜方向移动2cm,则a经过透镜后的光线过主光轴的点(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
4.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对光有作用。
5.当小玲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_____透镜,眼镜乙是______透镜.6.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镜,它对太阳光的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7.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 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_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位置.8.在图中,已知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9.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图中填上适当的透镜.10.(2021湘西州)下列透镜中凹透镜是()A B C D11.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个器件相当于()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12.如图所示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13.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A.焦点处B.焦点以内C.焦点以外D.任意位置14.小明在森林公园的入口处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禁止在公园内丢弃矿泉水瓶”,这一要求的目的是防止森林火灾,其主要原因是()A.透明的塑料瓶进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透明的塑料瓶进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透明的塑料瓶进水后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透明的塑料瓶进水后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15.有媒体报道: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产生的效果会使车身局部产生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失去光泽,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水滴相当于平面镜,能使车漆发生折射而失去光泽B.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而产生高温C.水滴相当于凹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而产生高温D.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发散光使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16.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在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17.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18.(2021昆明)如图1所示,从P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P′点。
5.1透镜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 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间隔一定距离的光屏,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P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一个和圆孔P等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是( )A.只可能是凹透镜B.只可能是凸透镜C.凹透镜或凸透镜都有可能D.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2.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的记载。
则图中能对该现象进行正确解释的光路图是( )A.B.C.D.3.如图所示,四个透镜中,与其他三个不是同一种透镜的是( )A .B .C .D .4.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A .B .C .D .5.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光斑并非最小最亮,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 ,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 .一定小于lB .一定大于lC .可能等于lD .可能小于l 、也可能大于l6.如图所示,是一束光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所用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A .B .C .D .7.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B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于焦点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通过凹透镜的光束一定是发散光束8.如图是一款“改头换面”的球形透镜太阳能发电模型,太阳光通过透镜后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透镜是凸透镜,只能成实像B.此透镜是凹透镜,不能成像C.此透镜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此透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9.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其描述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削冰令圆”指的是把冰削成凹透镜B.“举以向日”指的是冰透镜正对太阳光C.“以艾承其影”中的“影”指冰透镜的焦点D.“则火生”是因为冰透镜能会聚光线10.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削冰向日取火”,即用冰磨成一种冰镜,让太阳光透过它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A.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D.玻璃板11.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A .B .C .D .1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C .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D .凸透镜的焦距越大,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13.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②④⑤⑥D .②③④⑤⑥14.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即用冰磨成一种冰镜,让太阳光透过它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A .凹透镜B .凸透镜C .凹面镜D .凸面镜15.如图所示为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D.二、填空题16.透镜的三条特殊(主要)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如图所示;(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另一侧;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如图所示;(3)经过或射向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如图所示。
5.1透镜一、选择题1.在“生活中的光学仪器”跨学科实践活动收集资料中,有张照片展示了文物展中用到的光学元件,通过元件会看到正立、放大的文物,该光学元件是()A.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D.凸面镜2.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海市蜃楼D.透镜成像3.小明将一副眼镜放在阳光下,调整到适当位置,在地面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这副眼镜的镜片是()A.凸透镜,可矫正远视眼B.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C.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D.凹透镜,可矫正远视眼4.单反相机镜头由多种光学器件组成,其中较为重要的是透镜组,如图所示透镜组中属于凹透镜的是()A.①B.②C.③D.④5.下列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小B.凹透镜的焦距越大,其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大C.近视眼佩戴的眼镜是凸透镜,其作用是利用眼镜成缩小的实像D.远视眼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其作用是将进入眼睛的光变的发散一些6.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B.C.D.7.夜晚走在古城区,很多店铺安装了投影射灯。
如图,它能够将旋转的彩色画面投影在地面,射灯主要由强光源、图像芯片、凸透镜镜头等部件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其成像原理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如果将射灯中的凸透镜更换成小孔,在地面上仍然能看见其成的像C.站在地面上的顺时针旋转图像中,抬头望去,如果能直接看到图像芯片,它也在顺时针转动D.如果射灯投影区是黑色柏油路面,广告的视觉效果较差8.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
这是因为这瓶水()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9.小龙所在的物理项目式学习小组选用两个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成像质量,望远镜的放大倍率越大越好B.应选择焦距较长、直径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C.应选择焦距较短、直径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目镜D.通过该望远镜能够看到远处物体正立的像10.光刻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紫外线通过掩膜、缩图透镜时,可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图投射到涂有光刻胶薄膜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
5.1 透镜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分类:透镜分为和。
(1)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
如远视镜镜片,照相机镜头、放大镜等;(2)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
如近视镜等。
【答案】凸透镜,凹透镜;(1)厚,薄;(2)薄,厚。
【详解】透镜分为凸透镜与凹透镜。
(1)根据凸透镜的定义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其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2)根据凹透镜的定义可知,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其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2.图所示的六个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答案】C【详解】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可知,①②④都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都是凸透镜;③⑤⑥都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都是凹透镜,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最简单的透镜两个表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做透镜的,如果透镜的厚度比球面的半径小许多,这种透镜又叫做,其中心O点叫做透镜的。
【答案】主光轴,薄透镜,光心。
【详解】分析:根据主光轴、薄透镜、光心的概念填写.透镜两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如果透镜的厚度比球面的半径小许多,这种透镜又叫做薄透镜,其中心O点叫做透镜的光心.二、透镜对光的作用4.安全小提示:夏天我们外出游玩时,不要随意将瓶装矿泉水丢在树林里。
这是由于瓶装矿泉水在阳光下,相当于一个(选填“凹透镜”或“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可能将阳光会聚在焦点上,导致附近的树叶长时间高温引起森林火灾。
【答案】凸透镜,会聚。
【详解】由于瓶中水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瓶装矿泉水在阳光下,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能将阳光会聚在焦点上,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
5.请画出由S 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见右图。
【详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
第1节透镜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A.B.C.D.2.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凹透镜是()A.aB.b、dC.cD.a、b、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B.任何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一定会偏向主光轴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D.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可能是发散形状的二、非选择题4.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________镜,使太阳光________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5.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的________光斑,如图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________cm,这个实验也证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
6.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前后的光线。
7.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并将纸烤焦。
由此可知,放大镜是________透镜。
8.如图所示,凸透镜与凹透镜有同一个主光轴和同一个焦点F,请在图中作出光路图。
参考答案1.A2.D3.D4.凸透;会聚5.最小、最亮;10;会聚解析: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即为焦点;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该透镜焦距f=10cm,这个实验也证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6.7.凸。
解析:正对着太阳光的放大镜能够在另一侧的纸面上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表明放大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放大镜为凸透镜。
8.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折射光线与凸透镜(凹透镜)的主光轴平行;该折射光线又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凹透镜上,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左边的焦点。
5.1透镜知识点1 凸透镜和凹透镜例1 图5-1-1所示的几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
图5-1-1解析:透镜按其形状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辑为凹透镜。
题图中透镜A、B、C都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而透镜D、E、F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答案:A、B、C D、E、F【解法点拨】在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时,不能根据其表面的凸或凹来判断,而只能根据其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来判断。
知识点2 透镜对光的作用例2 图5-1-4乙所示的四个透镜,要使图甲的光路图成立,虚线框内应单独放入的是()。
图5-1-4A. 1 或 3B. 2 或 4C. 1 或 2D. 3 或 4解析:由题图可知,光线经过虚线框后向主光轴偏折,即光线会聚,故虚线框内应放入凸透镜,而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都为凸透镜,所以应单独放入透镜1或透镜3。
答案:A【解法点拨】凸透镜并不只是对平行光(或其他几种特殊的光)有会聚作用,而是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也并不只是对平行光(或其他特殊的光)有发散作用,而是对任何光都有发散作用。
知识点3 焦点和焦距例3 成图5-1-6中的光路图。
图 5-1-6解析:对于凸透镜,通过焦点的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出射,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出射后通过焦点。
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出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延长线过虚焦点的入射光线出射后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如图5-1-7所示。
图5-1-7【解法点拨】解答透镜光路的作图题时一定要牢记三条特殊光线: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对于凹透镜,是射向透镜另一侧的虚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第1节、《透镜》练习题
班级:姓名:完成情况:
一、填空题
1.凸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又叫做透镜;凹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又叫做透镜.
2.在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属于凹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第2题图第3题图
3.如图所示,图中0点是凸透镜的,F点是凸透镜的,f叫凸透镜的,直线MN叫凸透镜的.
4.森林公园内严禁游客随地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透明圆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镜,它对太阳光具有作用,可能引起森林火灾.
5.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透镜,乙透镜应是透镜.(两空均填“凹”或“凸”)
第5题图第6题图
6. 为满足教学需要,张老师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如图所示,在一个用开有细缝的纸罩扎住的圆筒里放有凸透镜和可前后移动的灯泡,调节灯泡,当灯泡的灯丝处在凸透镜的位置时,从细缝中射出的光才会是平行光.
二、选择题
7.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才具有会聚作用
B.平行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一点叫做焦点
C.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D.任何光线经过凸透镜都会改变传播方向
8.关于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凸透镜有两个焦点
B.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C.凹透镜只有一个焦点
D.把点光源放在焦点上,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轴
9. 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
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 )
A.a B.b C.c D.e
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
10.取一段铁丝,绕制一个内径约为3mm左右的圆环,如图所示.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圆环上布满水膜,此时辨别水膜相当于“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最可靠方法是 ( )
A.用手摸 B.透过水膜看物体 C.用强光照射 D.用刻度尺测量1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2. 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第12题图
A.a B.b、d C.c D.a、b、c、d
三、作图题
13. 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第13题图
14.如图所示,现已在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两个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试在图中长方形框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第14题图
参考答案
1.会聚;会聚;发散;发散
2.①②④;中间厚边缘薄;③⑤;中间薄边缘厚
3.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
4.凸透镜;会聚
5.凹;凸
6.焦点
7.C 8.C 9.B 10.C 11.A 12.C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