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降糖药的选择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降糖药的种类
一、降糖药的种类二、如何选择降糖药三、服用降糖药的几个误区降糖药的种类1、磺脲类促泌剂
适用于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代表药物: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第二代);格列美脲(第三代)。
二代磺脲类药物餐前半小时服用,三代药物格列美脲餐前即刻服用。
2、格列奈类促泌剂
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短,控制餐后高血糖。
适合老年人、轻度糖尿病肾病患者及饮食不规律者。
代表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3、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食欲。
代表药物: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4、双胍类
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异生,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等来降低血糖,同时兼有降脂减肥及心血管保护作用,适用于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大分子多糖/双糖的分解和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是Ⅱ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理想选择。
服用时须与第一口饭一起服用。
代表药物: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米格列醇。
6、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适用于伴有明显胰岛素抵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代表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该药起效较慢,需2至3周,但作用持久。
如何选择降糖药根据糖尿病类型选药。
怎么选择降血糖的药文章目录*一、怎么选择降血糖的药*二、不同的口服降糖药的使用特点*三、降糖药的种类都有什么怎么选择降血糖的药1、怎么选择降血糖的药1型糖尿病病人:这种病人绝不可以单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因为1型糖尿病病人体内已不能分泌胰岛素,如果只用口服降糖药而不加以胰岛素补充,将会危及生命。
如果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是可以的。
当患肝、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这一类患者应该不用或慎用口服降糖药,因为几乎所有降糖药都需经过肝脏代谢,大多数的药物还要经过肾脏排出。
如果是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服用了降糖药,就很有可能出现药物蓄积,引起中毒或低血糖症,还有可能会更进一步损害肝、肾功能。
当患者出现某些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这种情况最好不用口服降糖药,如:急性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病人,使用口服降糖药效果很差,有些还可能加重酮症酸中毒或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2、餐前与餐后高血糖吃什么降血糖药若糖友只是餐后血糖高,餐前无异常,α-糖苷酶抑制剂最合适;餐后高血糖比较多见者,促胰岛素分泌剂中的非磺脲类比较合适;若空腹、餐前血糖都高,应该考虑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增敏剂。
3、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对于年轻的糖友来说,使用长效药物比较合适;而老年、病程长的糖友最好使用短效药物。
专家同时强调,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可以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出现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后,更要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在消除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点,连西医专家也是认同的。
不同的口服降糖药的使用特点磺脲类:代表药物:优降糖、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等。
常用的磺脲类药物主要有,第一代为D860和优降糖,第二代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第三代则是格列美脲。
磺脲类降糖药使用方法: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患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优降糖、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
哪些人不适合用磺脲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病情较轻用后易出现低血糖;妊娠期;有严重肝病或肾病;对磺脲类过敏;严重急性或慢性并发症;其它情况如手术、感染等。
哪种降糖药副作用小文章目录*一、哪种降糖药副作用小*二、如何选择降糖药*三、口服降糖药哪种降糖药副作用小1、药物每一种都有着副作用,一般来说比较小一点的,同时不会造成低血糖的药物是双胍类药物,这样的药物不会发生低血糖性晕厥等,试用于肥胖型的糖尿病人,如二甲双胍缓释片以及二甲双胍片等,唯一的副作用就是会引起胃部的不适,如恶心,但是随着药物的顺应性一般后期患者能够接受的。
2、一种叫做格列美脲的降糖药物对于高血糖以及高血压,心脏疾患的患者效果较好,具有着同时改善微循环和抗凝的作用,但是不能超量,会引起低血糖性头晕。
3、脲类降糖药(格列类)。
该类药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素释放来起到降糖作用,它同时还可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当空腹血糖在9.0以下,餐后血糖在14以下,单用此类药物就可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
该类药主要用于Ⅱ型糖尿病,对非肥胖型的Ⅱ型糖尿病较为实用。
4、用西药降糖也只能暂时控制,长期大量的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还会损害肝肾功能,西医目前对糖尿病没有特别好的治疗办法,称之为不治之症,所以一定要及早正确的治疗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祖国医学用传统中药对糖尿病有非常独到的治疗方法,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山茱萸、玉竹、生地、知母、荔枝核、青果、石斛、肉苁蓉、玄参、益智仁、沙菀子、补骨脂、鹿茸、海南陈、人参、枸杞子、蜂胶、金精粉、乌术粉、茯苓、怀山药、桑葚、苦瓜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
5、些药物安全无毒副作用,适合长期服用,无需节食,无需忌口,无需服用其它降糖药物,单独服用即可,可以有效保卫胰岛,降低血糖,提高免疫。
这些药物克服了传统产品治疗上严格忌口的弊端,使病人的营养能得到有效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病防病能力,防止了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真正做到了综合治疗;这些药物配合使用可以修复胰腺功能,调节自身代谢平衡,消除、缓解各种并发症,具有阻断遗传和杜绝复发的可能。
如何选择降糖药1、该如何选择降糖药,选择一个对身体好的,副作用的少的降糖药是现在人们迫切希望的。
七类口服降糖药物的特点和选择方法(图解)口服降糖药有七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降糖作用、降糖外作用、不良反应有所不同,临床应如何选择?一、血糖:来路和去路血中葡萄糖,来路有三条,去路也有三条。
食物中的糖是血糖的主要来源。
再好的降糖药,也代替不了饮食控制和体育活动。
食物中的氨基酸等,也能通过“糖异生”转化为葡萄糖。
——糖异生(又称葡萄糖异生),指人体将多种非糖物质(乳酸、甘油、氨基酸、丙酮酸等)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
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通过抑制α糖苷酶,抑制肠道内多糖、寡糖或双糖的降解,从而减少和延缓糖类物质的吸收,发挥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应在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
二、SGLT-2抑制:开通了血糖的另一条去路-肾!每天有180g葡萄糖从肾小球滤过,但又被肾小管上的SGLT-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100%重吸收,所以尿中没有糖。
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可使70~80g/d葡萄糖从尿液排泄,发挥降糖作用。
SGLT-2抑制剂也可通过“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钠离子(Na+)的重吸收,发挥降压作用。
——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达格列净)是第一类,可同时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心力衰竭风险、具有保护肾脏作用的口服降糖药物。
三、磺酰脲类、格列奈类:为什么会引起低血糖和增加体重?常用的磺酰脲类降糖药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
常用的格列奈类降糖药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磺酰脲类为长效胰岛素促泌剂,格列奈类为短效胰岛素促泌剂。
磺酰脲类、格列奈类的降糖作用机制类似胰岛素,不良反应也类似胰岛素。
——可引起低血糖、增加体重(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合成)。
四、噻唑烷二酮类:为什么可增加心力衰竭风险?常用的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口服降糖药,你选对了么?作者:暂无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2期文/晓牧糖友如果仅通过生活干预治疗不能达到理想降糖目的,那么口服降糖药,是最为普遍的选择。
那口服降糖药品种多样,哪种最好,哪种有最适合自己呢?口服降糖药就是口服之后可以降糖的药物。
归纳起来,糖尿病的问题有二: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佳,后者又称胰岛素抵抗。
口服降糖药就是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而设计的。
以刺激胰岛素,解决胰岛素不足问题的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药和格列奈两种;而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主要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糖分吸收的药物则包括双胍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格列酮。
这些药物结构不同,作用方法各异,但如果使用得当,都能产生满意的降糖效果。
适合的才是最好实际上绝对的“好药”并不存在,没有一种药物适合于所有人,对你来说是好药,对他就未必。
然而各种口服降糖药能在市面上站住脚,就说明它一定有某方面的优势。
各种口服降糖药只有用的合适不合适,而没有绝对的好坏。
对一个药的评价,包括疗效如何?副作用大不大?服用是否方便?价格是否合理?每种药都有它的长处,也都有它的弱点。
比如说,降糖作用强的,引起低血糖的危险就大;不容易引起低血糖的,降糖作用就较弱或者较短。
另外有些药物能够抑制食欲,这是它的“正作用”;但是如果这种药物所引起的食欲下降过于明显,以至到了恶心、呕吐的地步,这也就成了它的副作用。
所以,我们寻求的应该是药物选择的合理、正确,而不应奢求一种对任何一位患者都合适的“好药”。
选择药物的原则不是药品的价钱,也不是研究的新旧,选择一种药品的原则应该是适合与否。
那怎样看这药物是否适合某个糖尿病患者呢?1.根据病史选择药物在选择口服降糖药时,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根据他们的病史决定药物的取舍。
首先,糖尿病诊断不明的一律不盲目用药。
有的人根本不查血糖,单凭尿糖阳性就下诊断,而且就给病人用药,那是十分错误和危险的。
有发生酮症及缺氧可能者不宜服用双胍药,以防酮症或乳酸性酸中毒,这点也十分重要。
各类降糖药之优缺点比较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250013)主任王建华评价一种降糖药物的优劣,需要全面衡量,不能光看降糖效果,还要看安全性、耐受性、依从性、价格因素以及是否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等等。
1、磺脲类的优缺点磺脲类降糖药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
临床常用的有糖适平、达美康、优降糖、美吡达、亚莫利等。
优点:疗效突出、价格便宜,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没有癌症风险。
缺点:容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个别病人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
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继发性失效。
对老年人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服用短效、经胆道排泄的磺脲类药物,糖适平更适合。
2、格列奈类的优缺点属于新一代促胰岛素分泌剂,代表药物有诺和龙、唐力,可与其他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
优点: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
餐时即服,方便灵活,病人依从性好,对于进餐不规律者或老年患者更适用。
磺脲类药物失效时,改用格列奈类仍可有效。
缺点:价格较高,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低血糖。
3、二甲双胍的优缺点二甲双胍主要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输出来降低血糖。
它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一线首选降糖药物,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各种联合治疗方案(如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的基础用药。
优点:二甲双胍除了能有效降糖以外,还可降低体重、血压及血脂,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显著改善长期预后,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与降糖灵相比不易引起乳酸酸中毒。
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见,长期应用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
心衰缺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忌用,以免发生乳酸酸中毒。
4、α-糖苷酶抑制剂的优缺点主要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非常适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中国患者,可与饮食、运动及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糖友该如何选择降糖药发布时间:2022-11-26T05:36:01.27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1期作者:土比阿呷[导读] 多数人熟悉糖尿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对饮食控制土比阿呷昭觉县人民医院四川昭觉 616150多数人熟悉糖尿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对饮食控制,患者还要按时服用降糖药物。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每年都会新增很多患有糖尿病的患者。
当人患有糖尿病的时候,受到的伤害是极大的,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如果患上糖尿病,就要及时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现在可以服用的降糖药很多,要保证合理降糖,就要选择正确的药物进行正确的服用。
一、糖尿病患者合理选择药物的方法(一)按照糖尿病所属类型选择药物糖尿病患者要根据自身的疾病所属类型选择药物,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是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终身使用。
如果是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并且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其会产生急性合并网膜病变,眼睛的视觉会受到影响,还会导致尿毒症,此时还会呈现出应激状态,即造成严重感染,产生急性心梗症状或者脑卒中等。
如果是大中型手术围手术期或者围孕产期,治疗的时候就要使用胰岛素。
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还要按时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可以起到降糖效果。
(二)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药物患者在选择药物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自己的体型,身体肥胖的人和瘦子使用的是不同的药物,剂量也不完全一样,这一点需要注意。
人的理想体重是身高(厘米)减去105,如果实际体重已经超过这个计算结果的10%,就说明体形超过标准体重范围,偏胖,此时可以选择双胍类抑制剂或者糖苷酶抑制剂。
使用这种类型的药物会产生副作用,即胃肠道反应,体重快速下降。
如果患者的超重已经超标或者有肥胖的症状,对于患者而言使用这种药物是非常合适的。
如果患者的实际体重没有达到标准体重,甚至幅度低于10%,就意味着体形偏瘦,在选择胰岛素的时候,选用促分泌剂,可以使用磺脲类,也可以使用苯甲酸衍生物,这是因为这种类型的的药物服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是患者体重增加,对于消瘦者而言是比较合适的。
浅谈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和选用指导发布时间:2021-11-03T02:27:50.70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6期作者:彭安平孙文平[导读] 糖尿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正常代谢能力被打乱,进而以高血糖状态呈现的一种疾病,属于代谢系统出现彭安平孙文平禄丰市彩云中心卫生院 651213摘要:糖尿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正常代谢能力被打乱,进而以高血糖状态呈现的一种疾病,属于代谢系统出现问题。
而患者无法通过自身纠正这种异常状况,与此同时,糖尿病还会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例如心血管病、肾脏疾病、眼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时会对患者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以及选用进行合理的指导,以此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综述。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分类;选用指导糖尿病主要是由于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人体的胰岛素分泌存在缺陷所致,当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逐渐降低或者抵抗之后,极易导致机体内的糖代谢、脂肪代谢以及水电解质发生紊乱以及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人体发生内分泌系统疾病。
与患者发生糖尿病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致使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逐渐降低,从而在患者的体内逐渐积累过多的葡萄糖,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尿糖的症状。
临床上糖尿病有较高的发病率,为内分泌疾病,并且持续的高血糖或是有较大波动的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降糖药物的临床分类(一)双胍类此类药物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延缓葡萄糖从胃肠道吸收入血、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和加速无氧酵解而降低血糖,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自身血糖水平的一线药物以及联合用药时的基本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延缓或者改善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1]。
2型糖尿病患者单独使用双胍类药物的时候,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情况,但患者联合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促泌剂使用的时候,可以提高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
双胍类药物比较常见的药物有二甲双胍以及格华止,患者使用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痛、腹胀、腹泻、反酸、恶心、以及口中金属味等。
选择降糖药物的三要素作者:来源:《糖尿病天地》2017年第10期疗效不光看血糖既然是选择降糖药,降糖效果肯定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以口服降糖药为例,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磺脲类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吡格列酮)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0%~1.5%,格列奈类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1.5%,a-糖苷酶抑制剂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4%~0.9%。
然而在临床上,我们不能单看这个数据,还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选药,比如胰岛素抵抗严重者,如无禁忌证,应优选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
在这里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降糖药表现出了很多降糖外的益处,在选药时应当综合考虑,比如,吡格列酮具有改善血压、血脂、血小板功能、血管炎症等作用,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最主要死因——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应作为重点降糖治疗的安全问题首先就是低血糖风险,我们常说“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
所以,不光是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在选择降糖药物时都应当首先考虑低血糖风险小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吡格列酮、阿卡波糖、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等。
当患者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等问题时,我们除了要选择受影响小的药物种类,还需要在同类药物中做进一步的选择,例如轻度肾功能不全者选择磺脲类药物时宜选格列喹酮。
此外,我们还需要全面衡量药物的其他副作用,如体重增加、胃肠道不适、胰腺炎等。
简便不可被忽视很明显,无论是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还是合并多种疾病而需要使用很多种药物的老年人,只有简便易行的药物方案才更容易被其长期坚持下去。
一些临床医生往往一味地罗列药物,而忽视了用药方案的简便性,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抵触用药或漏服、错服,以致控糖效果不理想。
因此,在选择降糖药物时,我们应尽量选择每天只需服用一次的药物,当需要多种口服降糖药联用时,还可以通过使用复方制剂来减少服药的种类,目前临床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一线降糖药二甲双胍与其他类型口服降糖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如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的复方制剂。
静脉注射的降糖药文章目录*一、静脉注射的降糖药*二、降糖的食物*三、降糖的运动静脉注射的降糖药 1、静脉注射的降糖药1.1、艾塞那肽注射液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磺酰脲类,以及二甲双胍合用磺酰脲类,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
1.2、阿魏酸钠注射液用于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肾小球疾病、肺动脉高压、糖尿病性血管病变、脉管炎等血管性病症以及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亦可用于偏头痛、血管性头痛。
1.3、常规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用于Ⅰ型或Ⅱ型糖尿病。
2、如何选择降糖的药物2.1、据年龄选药: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因此,不宜选用长效、强力降糖药物,而应选择服用方便、降糖效果温和的短效降糖药物。
2.2、根据有无合并症选药: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首先考虑既可降低血糖,又能改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药物。
2.3、根据糖尿病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选药:对于经常出差,进餐不规律的糖尿病患者,选择每天只需服药一次的药物更为方便适合。
3、降糖药选用误区3.1、对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不了解。
如一些磺脲类降糖药的药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因此不能急于换药。
3.2、不定期复诊。
有的患者不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血糖、尿糖变化的因素,不总结自己的服药规律,而是人云亦云,跟风吃药。
3.3、一味追求能“去根”的糖尿病特效药。
有的患者甚至在血糖已获得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停止现阶段有效治疗,而去寻找“灵丹妙药”。
降糖的食物 1、藕味甘,性寒。
适用于多饮仍烦渴不止、饥饿、形体消瘦型糖尿病,兼有吐血、衄血及热淋者尤为适宜。
2、萝卜味辛、甘,性温。
归肺、胃经。
适用于食积胀满型糖尿病。
3、韭菜味辛,性温。
入肝、胃、肾经。
适用于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患者。
4、山药能有效改善高血糖,山药中的黏滑成分能包裹肠内的其他食物,使糖分被缓慢地吸收。
5、芋头最适合需要限制热量的人,芋头中含有半乳聚糖,能有效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口服降糖药有五大类,选择用药时,应根据患者肥胖与否进行划分,肥胖和超重者用二甲双胍,否则选用其他类降糖药。
而且用药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
如增加到中等剂量后,降糖效果不好,可加用另一类降糖药。
下面简要谈一下各类口服降糖药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磺脲类
必须饭前服。
磺脲类药物是传统的口服降糖药,属于内源性的胰岛素促泌剂,降糖作用快,能降低正常的血糖,因此有发生低血糖的副作用。
使用此类降糖药,必须严格在饭前服用,剂量必须合适,患者外出需要随身携带糖果。
不过,新一代的磺脲类降糖药有了缓释、控释剂型,一天仅空腹服用一次即可。
代表药物有优降糖、达美康缓释片、瑞易宁、亚莫利、消渴丸(含优降糖)等。
二甲双胍
肥胖患者首选。
二甲双胍是肥胖超重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它除了降糖,还有一定减肥作用。
单用不会产生低血糖。
二甲双胍降空腹血糖效果好,降餐后血糖力量稍弱。
美国糖尿病指南建议二甲双胍作为全程治疗用药,即确诊后就开始使用,即使在加用其他降糖药甚至打胰岛素时,也一直使用。
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刺激。
二甲双胍不损害肾功能,但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心衰、缺氧患者慎用。
格列奈类
降餐后血糖。
格列奈类降糖药也是胰岛素促泌剂,其调节餐后血糖效果好,所以又名“餐后血糖调节剂”,发生低血糖的几率较磺脲类药物少。
服用时与第一口饭一起吃。
其特点是药物代谢快,因此,合并轻度肝损害和肾损害的糖尿病患者也能服用。
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等。
胰岛素增敏剂
不受饮食影响。
又名格列酮类降糖药,作用机制是增加胰岛素的效能。
其作用持久,不受饮食影响,因此饭前饭后服用均可,单用不引起低血糖。
一天服用2次。
该药服用期间,需要注意是否有体重增加和呼吸困难的情况出现。
心衰、水肿及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瑞彤)等。
α—糖苷酶抑制剂
与第一口饭同吃。
该药抑制十二指肠分解淀粉的一种酶,使小肠对糖的吸收平摊到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这样一来,餐后血糖的高峰变成了“丘陵”,可减少餐后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
该药单用不降正常血糖。
用法为与第一口饭同吃。
副作用主要为胃肠胀气。
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拜唐苹)和伏格列波糖(倍欣)两种。
上述糖尿病用药注意供大家参考,同时需注意同类药物不能叠加,且磺脲类药物不能和格列奈类同服,其余可相互配伍。
若使用2~3种口服药效果仍不理想,应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