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整合课件: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共130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4.76 MB
- 文档页数:15
第2讲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初步发展到全面繁荣时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隋唐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中枢权力体制(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科举制)。
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加强,基本上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2.经济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南方得到全面开发。
隋唐和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中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海路和陆路的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3.文化上:思想上,在社会的剧变中,儒学完成复兴,建立了全新的理学体系;科技上,火药、活字印刷术等发明的应用使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文艺上,科举制度的推行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一、政治制度的成熟与发展1.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____________维护世家大族的政治特权。
2.隋唐(1)确立并完善了____________,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2)科举考试选官取代了按________选官的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3)唐末“藩镇割据”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3.宋元(1)宋代: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增设参知政事、________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地方设臵通判监督知州,设转运使收财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元代: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____________,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与繁荣1.农业(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出现________,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
(2)生产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耙耱技术,宋代以后____________的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3)土地制度:魏晋南北朝和唐朝前期实行________,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角度一政治上的成熟与发展1.(2018·福建省莆田一模)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中书省正式成立;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隋朝时期,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隋炀帝末期,他又曾改内史省为内书省;唐朝初期,命中书省为内史省,后复命中书省。
这表明()A.曹魏制度奠定了历代政治格局B.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存在C.君主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加强D.唐代官制根植于历代传统[解析]材料中说中书省即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唐朝后复命中书省,说明唐朝官制根植于历代传统,故D项正确;曹魏时期中书省正式成立,没有形成正式的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魏晋时期出现中书省和六官制,并不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唐朝官制的由来,并不是君主集权专制制度的加强,故C项错误。
[答案] D2.(2018·重庆市西南大学月考)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C.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既体现了中央的意志,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的舆论,在本质上体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不涉及“时代特征”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不涉及“社会经济水平”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九品中正制也是中央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有利于中央而非各地区人才的选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