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三年一期财报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62.50 KB
- 文档页数:9
中联重科2020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一、资产结构分析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中联重科2020年资产总额为11,627,493.85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8,124,513.72万元,主要以应收账款、存货、货币资金为主,分别占流动资产的40.27%、18.03%和15.37%。
非流动资产为3,502,980.14万元,主要以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为主,分别占非流动资产的37.14%、17.44%和13%。
资产构成表(万元)项目名称2018年2019年2020年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总资产9,345,665.18 100.00 9,206,802.86100.00 11,627,493.85100.00流动资产7,036,891.28 75.30 6,318,211.9268.63 8,124,513.7269.87应收账款2,294,417.35 24.552,540,395.327.59 3,271,540.6728.14存货955,064.67 10.22 1,177,158.1312.79 1,465,238.4312.60货币资金1,006,801.17 10.77657,222.077.14 1,248,347.0210.74非流动资产2,308,773.9 24.70 2,888,590.9431.37 3,502,980.1430.13长期应收款365,872.91 3.91778,319.468.45 1,300,999.0111.19固定资产543,872.61 5.82580,258.066.30610,921.645.25无形资产401,409.7 4.30404,792.134.40 455,468.2 3.92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企业流动资产中被别人占用的、应当收回的资产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41.52%,应当加强应收款项管理,关注应收款项的质量。
中联重科财务报表分析一.公司简介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企业。
公司于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2010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1157)。
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
公司注册资本77.06亿元,员工3万余人。
2011年,公司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销售收入近850亿元,利税过120亿元,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7位。
二.资产质量分析1.资产总体分析从总体上看,企业的资产结构基本合理,2011年末的总资产比上年度期末增长14%,其中非流动资产增加比率大于流动资产,这说明该企业有着较为雄厚的资产作为支撑,从侧面反应出该资产结构有利于企业的资金周转。
2.货币资金质量分析从总体规模上看,企业货币资金在2010年初和2010年末有大幅度的提升,由年初的不足50亿,增加到年末的205亿。
由报表附注中得知,货币资金的增加是由2010年度收到非公开发行A股及首次公开发行H股招募资金所致。
3.短期债权质量分析与年初相比,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增幅程度都超过了50%。
单从增减率分析,企业的商业债券(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回款率状况不好,存在着大量的赊销业务。
对比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在营业收入比上期增加了44%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增加了67.81%,说明营业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赊销方式创造的,这可能意味着中联重科的信用政策过于宽松。
由报表附注中得知,企业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大规模提高,是来源于销售规模增长及客户结算。
企业适度调整信用标准,有利于提高销售收入,扩大销售规模。
但同时这也会产生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
因此,应收账款规模的确定,应在其增加的利润和增加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企业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控制。
一、公司概况中联重科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湖北省。
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了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挖掘机械、装备制造等领域。
凭借着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优势,中联重科已经成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二、财务指标分析1.营业收入截至2024年,中联重科的年度营业收入为100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0%。
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的扩张和出口业务的增长。
中联重科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同时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2.净利润2024年,中联重科的净利润达到了120亿元,同比增长了15%。
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销售收入的增加以及管理费用的控制。
此外,中联重科还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提高销售价格等措施来提升毛利率。
3.资产负债情况截至2024年底,中联重科的总资产达到180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10%。
其中,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50%,长期资产占总资产的50%。
公司的资产结构比较稳定,有助于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
同时,中联重科的总负债为600亿元,较上一年增加了8%。
负债主要来自于企业借款和应付款项。
总资产负债率为33%,说明中联重科的资金运作相对稳健。
4.偿债能力中联重科的偿债能力较强。
截至2024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33%。
流动比率为2,该比率表明了公司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中联重科的速动比率为1.5,比较高的速动比率表明公司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偿还当前债务。
5.盈利能力中联重科的盈利能力保持良好。
2024年,公司的净利润率为12%,比上一年有所提高。
这是由于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和降低了一些费用。
同时,中联重科的毛利率为16%,一直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风险与挑战1.市场竞争中联重科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其他国内外企业也加大了对工程机械市场的投入和竞争。
中联重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以保持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中联重科2022年财务分析报告一、总体概述从这三期来看,中联重科的资产总计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但2022年的增长速度比上一期有所下降。
2022年的资产总计为12,355,302.56万元,比2021年增长1.26%,低于2021年4.94%的增长速度。
中联重科2022年负债总计为6,657,780.42万元,比2021年增长4.48%,但这一增长速度是在上一期负债总计下降的情况下取得的,并且本期的负债总计还没有恢复到2020年的水平。
中联重科2022年营业收入为4,163,149.77万元,比2021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37.98%。
而2021年企业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3.11%。
从这三期情况看,企业营业收入并不稳定。
从这三期来看,中联重科净利润持续快速下降。
2021年净利润638,602.57万元,比2020年下降13.18%,而2022年又下降了62.66%,使其净利润下降至238,463.81万元。
三期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8.82%、52.22%、53.89%。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三期分别为742,175.37万元、262,472.58万元、242,463.23万元。
关键财务指标表二、资产规模增长匹配度2022年资产增长率与负债增长率差距不大,资产增长率为1.26%,负债增长率为4.48%。
收入与资产变化不匹配,收入下降37.98%,资产增长1.26%。
净利润与资产变化不匹配,净利润下降62.66%,资产增长1.26%。
负债增长过快。
资产总额有所增长,营业收入却大幅下降,净利润也有所下降。
公司资产增长和收入、净利润变化均不匹配。
出现了增产不增收也不增利的情况。
资产规模增长匹配情况表三、负债规模增长从三期数据来看,总负债分别为6,838,802.58万元、6,372,099.42万元、6,657,780.42万元,2022年较2021年增长了4.48%,主要是由于长期借款等科目增加所至。
从三期数据来看,营业收入呈波动下降趋势。
中联重科三年一期财报的利润分析班级:会计122班学号:07姓名:高菱【摘要】财务报表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商业语言,反映了组织的日常管理活动。
作为财务报告阅读者,应当全面分析财务报告,以发现对自己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
同时,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还应当充分利用组织发布的非财务信息,以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理解。
利润作为财务报表的重要内容,除了常规的主营业务的分析之外,我们还应当关注其他业务利润、非经常性损益以及其他影响当期利润的因素。
有时恰恰是这些因素,对组织的当期盈利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中联重科为例,重点分析影响其当期利润的几个因素,试图挖掘其盈利形式,以期对实务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财务报表案例分析盈余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判断公司的价值;对于债权人而言,可以预判其偿债能力;对于监管者而言,可以审核其是否合法经营。
总之,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财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提炼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通常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则常常理解为企业市值最大化。
因此,通过不断改善业绩追求公司股价的上涨,便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企业可能会迫于股价上行的压力而承担业绩增长的压力。
那么,作为财务报告阅读者,我们除了对企业的主营业务进行常规的分析之外,还应当关注哪些内容呢本文拟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企业当期利润进行分析,查看其通过哪些方式提高了盈利水平。
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近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
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全球前两位。
公司注册资本亿元,员工3万余人。
2012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收过900亿元,利税过120亿元。
2013年10月25日,中联重科A、H股连续两日的股价下跌,已造成其约合人民币亿元的市值损失。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财务报表对比研究
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在全球迅速崛起,随着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明显,更加激烈。
在众多的企业当中,中联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特别值得关注。
这两家公司同处一城长沙,同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领头羊,但是企业体制不同,中联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企业,而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民营企业。
体制的差异使得两家上市公司经营上各有特点。
本文试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去对比分析两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以探讨在不同体制下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的经营效率是否存在差异。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些国内外当前常见的财务分析理论,并说明了本文运用的分析理论框架。
随后介绍了工程机械的发展情况和两家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各自的发展历程以及各
自发展的战略。
接下来以两家上市公司2007年-2010年四年的财务报表作为分
析对象,对两家公司的主要会计数据和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与成长性等四个关键财务能力进行了比较,并用杜邦分析法分析了两家上市公司的综合业绩。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两家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评估,认为三一重工股份
有限公司的财务综合能力比中联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综合能力要强;并对中联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发展给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三一重工财务分析报告
1.资产状况分析
从2024年到2024年,三一重工的总资产规模经历了快速增长,从约5300亿元增长到约73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率为7.9%。
其中,固定资产规模占总资产的比例相对稳定,一般在60%左右。
这表明公司在扩大产能的同时,也注重了资本的长期投资和更新。
2.负债状况分析
三一重工的总负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从2024年的约290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约40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率为8.1%。
该增长主要来自于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的增加。
然而,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约为55%左右,表明公司的偿债能力较强。
3.经营状况分析
三一重工的营业收入经历了较大的波动,从2024年的约50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约67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率为7.9%。
然而,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缓慢,从2024年的约4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约4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率为2.4%。
这表明公司面临着经营利润率下降的问题,可能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以及行业需求疲软导致的。
4.现金流量分析
综上所述,三一重工的财务状况相对稳健,资产、负债和现金流量均保持在合理的范围。
然而,公司仍然面临着经营利润率下降的挑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盈利能力。
此外,还需要关注市场竞争激烈和行业需求疲软等风险因素对公司的影响。
三一重工偿债能力分析一、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一)根据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分析1.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报告期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前三季)三一重工19.447.7269 3.6173 6.769018.219412.592630.643024.257217.4824中联重科16.039.08129.532710.627421.6807 6.56939.217613.526187.5246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
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的利息保障倍数从03~11年都保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且状况良好,说明其有充足的息税前利润来保证利息的支付。
中联重科在2010年的息税前利润为58.4亿,利息费用约为4.3亿,而在2011年息税前利润为97.1亿,而利息费用约为1.1亿,其利润的增加,与利息费用的减少导致了其利息保障倍数在2011年从13.5261上升到87.5246。
2.固定费用保证倍数报告期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前三季)三一重工0.51 0.52 0.43 0.40 0.58中联重科0.53 0.37 0.34 0.34固定费用保障倍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了企业支付其全部固定债务的能力。
固定费用保障倍数至少要等于1,否则说明企业无力偿还企业到期的长期债务。
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的固定费用保障倍数都小于1,说明其支付固定债务的能力有所欠缺,考虑到行业特殊性,三一重工在固定费用保障倍数相比中联重科有所优势,其支付固定债务的能力比中联重科略强。
3.销售利息比率报告期间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前三季)三一重工0.010.020.040.030.010.0090.0050.0090.014中联重科0.010.010.010.010.0070.0240.0170.0130.002该指标衡量每一元营业收入负担的利息费用,反应企业销售状况对偿付债务利息的保证程度。
《会计学》试卷(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学号:学院:班级编号:姓名:成绩:教师评语: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一、公司简介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环境产业、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环境治理投资及运营业务,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企业。
工程机械包括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土方施工机械、基础施工机械、筑养路设备和叉车等,主要为基础设施及房地产建设服务;环境产业包括环卫机械、固废分拣和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并涉及城镇环境治理综合投资、运营项目,主要为环境治理提供设备和运营服务;农业机械包括耕作机械、收获机械、烘干机械、农业机具等,主要为农业生产提供育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割、烘干储存等生产全过程服务。
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近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
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全球前两位。
公司注册资本77.06亿元,员工3万余人。
2012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收过900亿元,利税过120亿元。
2013年10月25日,中联重科A、H股连续两日的股价下跌,已造成其约合人民币33.81亿元的市值损失。
同年12月25日,中联重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收购全球干混砂浆设备品牌—位于德国Neuenburg的M-TEC公司。
、2014年8月20日,中联重科、弘毅投资与奇瑞重工共同宣布,中联重科以20.88亿元收购奇瑞重工1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60%。
弘毅投资则以6.96亿元取得奇瑞重工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0%。
中联重科表示,将借助此项收购进入农业机械行业,在城镇化发展中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5年意大利当地时间12月22日下午,中联重科联合曼达林基金收购意大利LADURNER(纳都勒)公司75%股权的协议正式签署,这是中联重科继工程机械板块之后,在环境产业领域再次以并购方式实现与国际资源接轨、融入全球环境高端产业链的重大举措。
中联重科2023年三季度风险分析详细报告一、负债规模测算1.短期资金需求该企业经营活动的短期资金需求为1,565,915.7万元,2023年三季度已经取得的短期带息负债为1,118,003.8万元。
2.长期资金需求该企业权益资金能够满足长期性投资活动的资金需求,并且还有46,947.5万元的权益资金可供经营活动之用。
3.总资金需求该企业的总资金需求为1,518,968.2万元。
4.短期负债规模根据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计算,企业有能力偿还的短期贷款规模为1,950,698.17万元,在持续经营一年之后,如果盈利能力不发生大的变化,企业有能力偿还的短期贷款规模是2,287,714.77万元,实际已经取得的短期带息负债为1,118,003.8万元。
5.长期负债规模按照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速度,企业有能力在2年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2,119,206.47万元,企业有能力在3年之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2,203,460.62万元,在5年之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2,371,968.92万元,当前实际的带息负债合计为2,587,524.1万元。
二、资金链监控1.会不会发生资金链断裂从当前盈利水平和财务状况来看,该企业不存在资金缺口。
该企业偿还全部有息负债大概需要5.77个分析期。
只是负债率相对较高,如果经营形势发生逆转会存在一定风险。
资金链断裂风险等级为8级。
2.是否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该企业不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并且长期性融资活动为企业提供2,398,610.07万元的营运资金。
3.是否存在经营性资金缺口该企业经营活动存在资金缺口,资金缺口为1,107,225.04万元。
这部分资金缺口已被长期性融资活动所满足。
其中:应收股利增加3,671.36万元,应收账款减少262,518.52万元,预付款项增加180,572.76万元,存货增加548,307.67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增加28,610.47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减少48,224.5万元,共计增加450,419.24万元。
中联重科2021年财报分析详细报告目录一、公司概况(一).公司简介(二).本期业绩简要(三).管理团队(四).控股股东及控制人情况二、财务报表分析(一).结构分析1、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1).资产构成(2).负债构成(3).权益构成2、利润表结构分析(1).收入项目(2).成本费用项目3、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1).净现金流量分析(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3).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4).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二).财务效率分析1、盈利能力分析2、营运能力分析3、发展能力分析4、偿债能力分析(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三、综合分析与评价(一).杜邦分析(二).经营状况综合评价四、投资分析一、公司概况(一).公司简介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是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其主导产品覆盖11大类别、70个产品系列,568余个品种,为全球6大洲80多个国家的客户创造价值。
(二).本期业绩概要报告期内,本期营业收入为544.27亿元,同比增加20.3%;净利润为57.51亿元,同比增加1.14%;销售毛利率为42.92%,同比减少4.54%;期间费用率为21.27%,同比增加9.36%;存货周转率为1.64次,同比减少10.87%。
(三).高管治理(四).控股股东及控制人情况二、财务报表分析(一).结构分析1、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1).资产构成(2).负债构成(3).权益构成2、利润表结构分析(1).收入项目(2).成本费用项目3、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1).净现金流量分析(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影响因素: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应付帐款及其他杂项付款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34亿元,同比增加15.36%;(3).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正数:企业的投资回收及处理在用的固定资产或者持有的长期投资。
负数:加大投资力度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78亿元,同比减少442.06%;(4).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筹资流量净额=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 借款收到的现金+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财务报表对比分析doc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财务报表对比分析第一部分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经营发展概述一、国内工程机械现状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对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工程机械产品需求极其旺盛,从而刺激行业高速发展。
但2012年1-11月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一个紧缩的现金流量,应收账款基高销售,经济遭遇寒流,工程机械行业话题不断。
十八大的胜利召开,预示着行业进入了新一轮增长期,特别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工程机械需求量巨大。
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爆发出许多问题。
中国工程机械/路面机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产业集中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可靠性和耐久性与国外先进产品仍有差距,节能减排任务重,液压件,控制原有的核心部分基本材料,发展滞后,关键是,一些行业大型机械不能制造,品牌效应不强,售后服务不到位,如没有根本转变问题。
二、工程机械行业特点工程机械行业有其明显的自身特征:1、从整体上看,行业技术进步比较缓慢,后发企业通过快速学习,依靠质量提升、成本降低,可以获得后发优势。
2、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整个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呈现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3、工程机械对售后服务有非常高的要求,行业存在比较明显的规模效应。
4、行业投资规模比较大,属于人力、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新进入者来说,行业进入壁垒比较高。
三、国内工程机械产品市场竞争格局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主要分为挖掘机、起重机、混泥土机械、路面与压实机械、装载机。
叉车、推土机、桩土机械市场规模比较小。
挖掘机市场:产品可细分为大型挖掘机、中型挖掘机、小型挖掘机。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领域中技术难度最高,但是利润最大的子行业。
目前,国内挖掘机市场竞争力量主要有国内企业,韩日企业和欧美企业;总体上欧美企业产品处于产品高端区,韩日企业产品属于产品中端区,国内产品属于产品中低端区;生产厂商集中度不高,企业间竞争比较激烈。
(财务报表管理)中联重科财务报表分析中联重科财务报表分析第一部分:公司背景中联重科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
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全国首批10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之一。
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
公司注册资本7.605亿元,年产值、销售收入均过100亿元,员工16000多人。
200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利润总额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和99%;出口额同比增长300%以上。
中联重科在国内的生产经营基地跨湖南长沙、常德、益阳以及上海、陕西、广东等地,现已形成八个产业园区,即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超大型钢结构厂房、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拥有覆盖全国、延伸海外的完备的销售网络,强大的服务体系。
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在国内建筑机械行业率先按照欧盟标准推行产品CE认证,并获得俄罗斯GOST认证、韩国安全认证。
中联重科自成立以来以每年平均60%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系列、45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产品类别超过同行业任何一家国际知名企业,“中联”商标被认定“中国驰名商标”,多个系列产品获为中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包含港澳地区的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深受用户青睐。
中联重科在2007年全球工程机械排名第19位;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等奖项和荣誉。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这两家公司同处周期性的工程机械行业,地理位置相近、市场高度重合,相互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两家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状况,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禀赋能力和不同的经营策略,又不可避免的受到行业周期和宏观经济环境的深刻影响。
首先,从盈利能力分析,三一重工优于中联重科,分析指标详见下表:二者2011年,盈利能力逐步提高,但是2012年,两家公司盈利能力均有所下降。
虽然中联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保持了更加稳健的持续盈利能力,但是三一可能因其更好的盈利能力和营业现金流的支持,当其处于行业扩张和市场资金较为充裕的2010-2011年,通过利用财务杠杆,实施了更为激进的扩张策略,迅速提高收入,占领市场份额。
而在2012年面临市场收缩时,中联依靠自身财务状况稳健的条件,迅速占领市场份额;三一这时候在财务压力增大时守住了大部分的扩张成果,提高每股经营现金流。
其次,从偿债能力分析,三一优于中联,分析指标见下表:两家公司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偿债能力都逐年提升。
从数据看来,中联的财务状况更加稳定可靠,安全性更高,但是过高的速动比率也可能说明中联会因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太多而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
就资产负债率而言,中联偿债能力更强,但同时也反映了三一在利用较少的自有资本投资形成较多的生产经营用资产,不仅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较好的利用了杠杆,得到较多的投资利润。
另外,从产权利率来看,虽然作为中联的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比较高,承担的风险小,但是中联可能不如三一那样,能够充分发挥负债的杠杆效应。
最后,从发展能力分析,中联略优于三一,分析指标见下表:2012年,两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2012年海外需求低迷,国内需求不振,固定资产投资减少有关。
三一的营业利润比起中联减少的更多。
二者的资本积累率都下降,三一指标略高于中联,反映了三一应对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更强。
另外,我们还认为,在国内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中联由其报表数据看来,他的需求供给量似乎已达到平衡点,继续发展的空间可能不大。
中联重科三年一期财报的利润分析班级:会计122班学号:07姓名:高菱【摘要】财务报表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商业语言,反映了组织的日常管理活动。
作为财务报告阅读者,应当全面分析财务报告,以发现对自己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
同时,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还应当充分利用组织发布的非财务信息,以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理解。
利润作为财务报表的重要内容,除了常规的主营业务的分析之外,我们还应当关注其他业务利润、非经常性损益以及其他影响当期利润的因素。
有时恰恰是这些因素,对组织的当期盈利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中联重科为例,重点分析影响其当期利润的几个因素,试图挖掘其盈利形式,以期对实务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财务报表案例分析盈余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判断公司的价值;对于债权人而言,可以预判其偿债能力;对于监管者而言,可以审核其是否合法经营。
总之,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财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提炼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通常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则常常理解为企业市值最大化。
因此,通过不断改善业绩追求公司股价的上涨,便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企业可能会迫于股价上行的压力而承担业绩增长的压力。
那么,作为财务报告阅读者,我们除了对企业的主营业务进行常规的分析之外,还应当关注哪些内容呢本文拟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企业当期利润进行分析,查看其通过哪些方式提高了盈利水平。
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近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
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全球前两位。
公司注册资本亿元,员工3万余人。
2012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收过900亿元,利税过120亿元。
2013年10月25日,中联重科A、H股连续两日的股价下跌,已造成其约合人民币亿元的市值损失。
一.中联重科近三年一期盈利状况及盈利能力分析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企业。
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近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
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全球前两位。
公司注册资本亿元,员工3万余人。
现将其近三年一期的与盈利状况相关的财务指标列示如表1(金额单位为万元)表1 中联重科近三年一期主要财务状况2014年流动资产相比2013年和2012年都有所增加,增加幅度较大,2014年度相比2012年增加了455200万元,2013年度相比2012年增加了250039万元,公司本期股东权益相比2013年总额减少78830,说明有一定幅度的减少。
2014年的总负债相比2013年和2012年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是很高。
流动负债结构比例分析——公司流动负债主要由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税费和其他应付款组成。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4年的流动负债比上两年有所减少,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它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该公司应该在该年度缴清了一些到期款项。
本例中,中联重科2014年实现净利润59407万元,比上年减少了324490万元,减少幅度较大。
而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是由利润总额比上年减少3658877万元引起的。
销售净利率逐年减少,2014年下滑程度较高,由2013年的减少到。
中联重科2014年营业利润减少主要是营业收入减少所致。
2014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减少了1269058万元,2013年又比2012年减少了952939万元,本期公司实现利润总额86314万元元。
其中,经营性利润6629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上年大幅减少;投资收益1084万元,占利润总额%;营业外收支业务净额比上年有所增加。
从企业的收益状况的变化和来源看,当期收益为负,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表2 中联重科近三年一期主要财务状况注:数据来源于网易财经个股行情盈利能力的强弱可以看出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盈利能力对于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及政府相关部门都产生重要影响。
从上面三个表可以看出,中联重科属于固定费用较高的重工业,要求有较高的毛利率来弥补其较大的固定成本,从销售净利率来看,近年来的最高值为2012年的,最低值为2014年的,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由此看来,可能由于产品周期及利润点过于集中,重工业在中国已经较为成熟,竞争压力过大,新兴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销售额的大幅度减少,从而影响了销售净利率的大幅度下降。
还有营销策略的失误,营业费用控制不好,中联重科的2014年总资产利润率下滑趋势明显,主营业务收入相比前两年大幅下降,种种原因导致企业在2014年的业绩下滑明显销售毛利率越高表明企业盈利越强。
2014年的销售毛利率为,,213年为,2012年最高。
说明企业2014年的盈利能力相比2013年和2012年有所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是十分明显,下降了个百分点。
税前利润率和净利润率越高表明单位销售收入所取得的税前利润和净利润越多,其盈利能力越强;反之,则相反。
2014年的净利润率为,2013年和2012年的分别为和,2014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说明该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
营业利润率反映营业收入中获得营业利润的能力。
该指标越高,表示获益能力越强。
从表中可明显看出,2014年大幅度下降,从各个角度看,2014年与2013年和2012年相比,盈利能力下降明显。
二.中联重科偿还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标志之一,是衡量企业运转是否正常,是否能吸引外来资金的重要方法。
安定力分析就是测试企业的经营基础是否稳固、企业财务结构是否合理、偿债能力是否具备的指标。
企业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很弱,企业的经营是潜伏着危机的。
一个企业只有在安定力上过了关,才能有条件和基础去平稳发展。
安定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科目的分析中,重点应关注其偿债能力。
企业的安全性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排好到期财务负担;二是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
二者不可偏废。
真正安全的企业应是在安排好到期财务负担的同时,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和盈利。
从根本上来讲安全性要求企业必须具有某一时点上的债务偿还能力即静态性,而这个偿还能力又是平时盈利以及现金流入的积累即动态性。
如果企业无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或盈利,很难想象它能长久生存而不出现危机。
表三中联重科偿还能力指标1.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现有分析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是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常用的指标。
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应远高于流动负债,起码不得低于1∶1,一般以大于2∶1较合适。
近三年的流动比率如图2014年的流动比率相比2013年和2012年的有小幅度增加,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提高。
2014年的流动比率为。
流动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
因为,流动资产还包括应收账款和存货,尤其是由于应收账款和存货余额大而引起的流动比率过大,会加大企业短期偿债风险。
企业的现金比率是反映企业有多少资金可用于偿债,现金比率越大,企业流动资产变现损失风险越小,2014年的现金比率最大达到,说明企业风险增大。
2. 长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评价企业长期偿还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资产负债率、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这一比率可以反映债权的保障程度,如果这个比率过高,说明股东所提供的资本与企业借入的资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小,这样,企业的经营风险就主要由债权人负担。
因此,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
2014年的资产负债率相比2013年和2012年有所增加,达到,说明股东所占的比例小于借入的资本,企业偿债能力变差了。
三.中联重科成长能力分析表四中联重科成长能力指标四.中联重科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它表明企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资源效率的能力,运用资金的能力。
该能力的大小对于提高企业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越强。
营运能力分析包括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和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从表中看出,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收入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是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2014年企业的周转率为,相比2013年下降了个百分点,周转次数越多,周转速度越快,运营能力越强,从表中看出企业在2014年运营能力最弱,2012年处于巅峰时期。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全部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周转速度快,相对节约流动资产,增强企业盈利能力,2014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为,是近三年最低情况,处于最低水平。
企业为了增加流动资产周转,应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强化销售工作,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定额管理,适当减少制造成本,避免过量存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流动程度和管理效率的指标。
2014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相比前两年有大幅下降,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下降。
参考文献1.网易财经个股情况2.中联重科财务报表分析3.企业的财务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