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艺术赏析教案(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18.02 MB
- 文档页数:1
西方建筑教案高中美术教案标题:探索西方建筑之美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建筑的历史和特点2. 掌握西方建筑的设计原则和风格特征3. 培养学生对西方建筑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激发他们对建筑设计的兴趣教学重点:1. 西方建筑的历史和发展2. 西方建筑的设计原则和风格特征3. 西方建筑的艺术欣赏和创作教学内容:1. 西方建筑的历史和发展:介绍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建筑,重点介绍代表性建筑和其特点。
2. 西方建筑的设计原则和风格特征:讲解西方建筑的设计原则,如比例、对称、空间布局等,以及不同风格的特征,如古典主义、哥特式、巴洛克式、现代主义等。
3. 西方建筑的艺术欣赏和创作: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欣赏西方建筑的艺术之美,鼓励学生进行建筑创作,可以是手绘、模型制作、数字设计等形式。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西方建筑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西方建筑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 知识讲解:老师讲解西方建筑的历史和发展,设计原则和风格特征,引导学生了解西方建筑的多样性和美学内涵。
3. 案例分析:选择几个代表性的西方建筑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其设计理念和艺术特点。
4. 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西方建筑的创作实践,可以是手绘、模型制作或数字设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互相欣赏,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西方建筑知识的理解和对创作的投入程度。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意、表现技巧、设计思路等方面。
3. 学生的课后作业,可以是对某个西方建筑案例的深入研究或自主创作。
教学资源:1. 西方建筑的图片、视频资料2. 西方建筑的相关书籍和资料3. 美术工具和材料,如画笔、画纸、模型制作工具等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西方建筑的历史和特点,培养对西方建筑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同时提高其美术创作能力,激发对建筑设计的兴趣。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其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2.学生能够解析不同类型建筑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3.学生通过欣赏外国建筑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
1.建筑艺术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2.比较中国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3.欣赏世界名建筑作品。
4.文化与建筑的关系。
三、教学活动。
1.了解建筑艺术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根据PPT讲解,让学生理解建筑艺术并不只是简单的建筑造型,还包括空间组织、灯光、材料、色彩等多个方面的设计和表现。
让学生自学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建筑艺术,了解其演变和特点。
2.比较中国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通过将中国和西方建筑艺术的代表性建筑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建筑风格、材料使用、构造方式、空间感受等方面的差异和异曲同工之处。
3.欣赏世界名建筑作品。
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世界名建筑进行深度解析和欣赏,并介绍其历史、特点、材料、风格等方面的知识,并流程上进行汇报,让班内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4.文化与建筑的关系。
让学生从文化、历史、经济、环境等多个角度来看待建筑艺术,理解建筑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认知能力。
四、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讨论、分组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观察、思考到实践,从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课堂体验。
五、教学评价。
这门设计思维课程的评价不仅仅在于学生的作品,更在于对学生的启发和激发。
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果,综合考量学生在思考、创造、分析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
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一课《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外国建筑艺术欣赏》教学案例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江西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一课。
属于欣赏评述课。
教材选用的素材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经典建筑,涉及比较全面,分布在非洲、西欧、东欧、南亚、东南亚、东亚等世界各地。
建筑面貌差异大,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有很大差距。
学情分析:课本所选的经典的外国古代建筑,学生们有一部分听说过或者通过其他媒介见过但认识不深,甚至有些学生们根本没听说过。
因此,教材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是有难度的。
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教材涉及12个外国古代建筑,内容偏多,我准备有所取舍,重点学习姬路城、仰光大金塔、泰姬陵、沙特尔大教堂、罗马大角斗场、雅典帕提农神庙、金字塔建筑群代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宗教背景的七个建筑。
教学顺序打破教材顺序、而采用按距离中国由近及远顺序学习,便于学生接受。
学习内容由近及远,给人以系统感;学习过程按照统一的模式(建筑名称,建在哪里,因何而建,文化背景,建筑特色层层递进),给人以条理感。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直观多媒体教学,还有对比、谈话、游戏等方法。
教学重难点: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大宗教建筑。
教具学具:古代建筑拼图、多媒体、课本。
课标分析:本节课属于欣赏评述课。
2011课标中对这一学习领域表述是“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7-9学段目标定位是“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
通过描述、分析、比较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依据以上表述,我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为:1.在对几个经典外国建筑的欣赏过程中,学会欣赏外国建筑的一般思路方法;2.学会对比中国建筑和外国建筑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外国建筑文化本质;3.在欣赏中,获得对异域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提升自己的建筑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
美术西方建筑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西方建筑艺术——从古希腊到现代教案目标:1. 了解西方建筑的发展历史和特点;2. 探索西方建筑中的艺术元素和设计原则;3. 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4.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西方建筑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2. 西方建筑中的艺术元素和设计原则;3. 学生对西方建筑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投影仪;2. 西方建筑的图片和资料;3. 美术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西方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西方建筑的兴趣;2. 提问:你们对西方建筑有了解吗?你们最喜欢的西方建筑是哪些?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西方建筑的发展历史,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现代等时期的代表作品;2. 分析西方建筑中的艺术元素和设计原则,如对称性、比例、空间布局等;3. 展示具体的建筑案例,讲解其特点和艺术价值。
三、实践探索(3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座西方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建筑的历史背景、设计风格、艺术元素等;2. 每个小组设计一份海报或展板,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建筑,并用图文形式介绍其特点;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在展板中添加自己的设计理念或对建筑的改造想法。
四、展示和分享(15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海报或展板,分享他们对所研究建筑的理解和感悟;2.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交流,加深对西方建筑的理解和认识;3. 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和创作。
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西方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影响;2. 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收获;3.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学习西方建筑,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西方建筑,加深对建筑的实地感受;2. 邀请专业建筑师或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3.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写作关于西方建筑的论文或进行相关的创作项目。
邢台学院教案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建筑艺术赏析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专业班级授课教师王会京院部美术与设计学院本课程教学总体安排课程名称: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性质与类型:公共选修课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公共选修课,通过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艺术风格和形式的基本特征,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重点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认识和分析当前建筑艺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在各专业深造和开拓提供活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翟芸《建筑艺术赏析》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参考书: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方法:要求:能够独立、系统完成设计方案评分标准:1、课堂情况:(30分)出勤率、迟到、早退状况2、作业情况:(70分)1)本课程是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能够掌握和熟悉各历史时期、各地域建筑创作的艺术与理论,掌握建筑代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艺术构思、总体布局、构图的形式美特点、使用等内容。
2)考试小论文形式,综合谈谈对熟悉建筑的认识和感受,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课程教学日历课程名称:建筑艺术赏析授课学期: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章教学安排的说明章节题目:第一章建筑艺术赏析学时分配:共2课时第一节建筑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第二节建筑是空间的艺术第三节建筑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建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等内容,了解空间艺术的划分依据,掌握世界建筑体系。
其它:采用的方式授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大量图片、图例的分析与观摩来讲授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方案课题名称、授课时数:建筑艺术赏析,共2课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多媒体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建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等内容,了解空间艺术的划分依据,掌握世界建筑体系。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历史背景,理解其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
2.掌握欣赏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分析其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和历史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历史背景、特点及欣赏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图片展示、影像资料播放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全面了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2.难点:如何让学生独立发现并欣赏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美感和历史价值,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教学中,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性问题,帮助学生逐渐领悟建筑艺术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言: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外国古代建筑实例,如罗马斗兽场、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等,引导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产生兴趣,并初步了解其重要性和特点。
2.特点与结构:详细介绍外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结构,包括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布局规划等方面。
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和发展历程。
3.历史背景:讲解外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通过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外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4.欣赏方法:阐述欣赏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角度、分析手段、历史与文化解读等。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具体建筑案例,让他们学会如何独立欣赏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美感和历史价值。
5.实践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作业,如观察和分析某一外国古代建筑,撰写简短的赏析文章等。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如PPT、图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历史背景,提高教学效果。
2.分阶段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多个阶段,逐一讲解外国古代建筑的不同时期和流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和欣赏建筑艺术。
第一课中外建筑艺术欣赏【学情分析】本课主要是通过对熟悉的建筑物的欣赏,引导学生认识优秀的建筑使用价值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使学生通过了解、欣赏中外各国的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建筑特点、建筑种类和建筑发展概况,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和鉴赏力,学会尊重人类遗产,并能对经典的建筑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
【教学目标】1、认知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欣赏和认识中外建筑美及建筑与艺术的关系,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
2、技能目的: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通过讨厌火女写作,表达对中外各国的建筑形式、建筑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3、情感目的:关注和尊重人类遗产,形成保护人类创造的优秀建筑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欣赏中外建筑艺术。
了解、欣赏中外各国的建筑文化、建筑形式、建筑种类和建筑在当今社会的概况。
【教学难点】理解建筑与建筑艺术和谐统一的关系。
【课前准备】1、有关中外各国著名建筑的图片、图册、音像资料等。
2、课本和有关建筑的画册、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提问:1、你知道中国有什么最著名的建筑?2、说说你所知道的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建筑。
3、你知道中国有什么最著名的古代建筑?4、说说你所知道的中国公共建筑。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名课题,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知,认识建筑提问,生思考:1、人类为什么会发明建筑?2、建筑有什使用功能?3、什么样的建筑才是美的建筑?师讲授建筑史的发展概况,并从美术的角度、建筑结构的角度、历史的角度、文化的角度等方面去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物。
三、欣赏评述,探索建筑。
学生观看优秀的经典建筑作品。
分组讨论、比较这些作品的特点,并进行评述。
四、总结,再识建筑。
第二课时一、设问导入,初步涉及外国建筑。
提问:1、你知道你知道中国有什么最著名的建筑?2、说说你所知道的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建筑。
外国建筑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外国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分析、评价外国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鉴赏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外国建筑艺术,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外国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2. 外国建筑艺术的历史背景3. 外国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势4. 代表性外国建筑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外国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2. 难点:代表性外国建筑案例的分析与评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等。
2. 教学手段:PPT演示、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代表性的外国建筑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外国建筑艺术的学习。
2. 讲解:介绍外国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使学生对这门艺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代表性外国建筑案例,分析其特点、风格和历史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外国建筑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提高鉴赏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外国建筑艺术,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8课西方建筑艺术欣赏-沪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概述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西方建筑艺术的历史与发展,学习西方建筑的基本概念、结构与风格。
通过欣赏西方建筑的经典实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材分析本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为沪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建筑,同时掌握西方建筑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则。
通过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描述,提高学生对建筑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此外,本课程也将引入各种需要了解的专业术语,如建筑结构、建筑样式等,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西方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教学目标•了解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建筑;•掌握西方建筑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则;•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西方建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古希腊与罗马建筑艺术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与巴洛克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和现代主义建筑2.西方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结构–立面设计–空间布局–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听讲、讨论、分组调研、案例分析等。
同时,本课程将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分析与文本解读的方法,进行实例分析和深度思考,提高学生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简要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建筑艺术的世界。
第二步:学习1.西方建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古希腊与罗马建筑艺术的发展:通过讲解图片分析,介绍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艺术特点,并让学生了解其影响和发展历程。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与巴洛克建筑:通过图片展示和简要讲解,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巴洛克建筑的基本特点。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和现代主义建筑:通过图片展示和文本解读,让学生了解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和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西方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结构:介绍建筑物内外部分的结构,以及建筑结构类型的区分和特点。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教案教案:外国建筑艺术欣赏目标:通过学习外国建筑艺术,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对建筑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学时:2-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介绍外国建筑艺术的概念和分类1. 引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外国建筑图片,让学生感受建筑的美感和独特之处。
2. 概念介绍:向学生介绍外国建筑艺术的概念,解释建筑艺术的重要性和丰富性,以及它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3. 分类介绍:介绍外国建筑艺术的主要分类,比如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等,并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示意图。
4.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提出对不同建筑风格的看法和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建筑艺术的喜好和理解。
第二课时:深入了解一种外国建筑风格1. 选择一种外国建筑风格:从分类中选择一种外国建筑风格进行深入介绍,比如古罗马建筑。
2. 历史背景:向学生介绍该建筑风格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该建筑风格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3. 特点和风格:详细介绍该建筑风格的特点和风格,包括建筑结构、装饰元素、色彩等等,并通过图片展示具体的案例。
4. 作品欣赏:选取几处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示意图,并解释其设计理念和艺术价值。
5. 学生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建筑风格并进行描述,或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理解。
第三课时:小结和拓展1. 小结:通过讨论和回顾,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外国建筑艺术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鼓励。
2. 拓展:向学生介绍更多种类的外国建筑风格,或者让学生选择其他国家的建筑风格进行深入研究,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评估方式: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展示,以及学生所完成的作业等可以作为评估的依据。
第1课中外建筑艺术欣赏-桂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能够欣赏和理解中外不同风格建筑的美感和内涵;3.能够通过绘画练习,进一步了解中外建筑的特点和表现方式,提高绘画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中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中外不同风格建筑的美感和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绘画练习,更好地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三、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0分钟)1.讲解建筑艺术的定义和分类;2.展示中外不同风格建筑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感受建筑的特点和美感;3.提问,让学生通过图片和感性体验,探讨建筑艺术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活动一:中外建筑艺术欣赏(20分钟)1.让学生观察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了解各种建筑类型和风格;2.分析每种风格的特点和表现方式;3.展示中外建筑艺术的精华,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灵感。
活动二:绘画表现中外建筑(30分钟)1.让学生在纸上练习画线和造形,学习建筑视觉语言和造型技巧;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和感觉描述中外建筑的美和特点,分析建筑艺术设计的意义和价值;3.让学生自由创作,通过画画练习,提高对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三:交流和评价(10分钟)1.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绘画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2.总结教学收获,回顾课程主要内容。
四、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来展示中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和风格;2.课堂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探讨建筑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方式;3.绘画表现法:通过绘画表现,提高学生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五、教学资源1.中外建筑艺术图片;2.绘画纸、铅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绘画表现和课堂表现评价;2.回顾教学目标,总结教学效果。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了解外国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 - 能够识别并欣赏世界上著名的建筑作品; - 掌握一些基本的外国建筑艺术术语; -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外国建筑艺术的定义和特点;2.世界上著名的建筑作品欣赏;3.外国建筑艺术术语介绍;4.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
三、教学重点1.掌握世界上著名的建筑作品;2.理解外国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著名的外国建筑作品,让学生感受建筑艺术的美。
步骤二:讲解外国建筑艺术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介绍外国建筑艺术的定义,并与国内建筑艺术进行对比;•详细讲解外国建筑艺术的特点,如不同文化背景对建筑造型的影响、建筑材料的选择等。
步骤三:欣赏世界上著名的建筑作品(30分钟)•分组让学生就某个著名的外国建筑作品进行准备,包括作品的背景介绍、建筑风格、材料等;•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手段向全班介绍自己所选的建筑作品;•全班一起欣赏每组同学的介绍,大家可以提出问题或者交流意见。
步骤四:介绍外国建筑艺术术语(20分钟)•讲解一些常用的外国建筑艺术术语,如立面、平面布局、拱形等;•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让学生对这些术语有更直观的理解。
步骤五:了解建筑的发展历程(20分钟)•介绍建筑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引导学生思考建筑与文化、经济、技术的关系,并探讨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教学资源•图片、视频素材:包括著名建筑作品的图片和视频;•模型:模型可以用来展示一些具体的建筑艺术术语,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六、教学评估•学生分组进行建筑作品介绍,全班同学参与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内容准确度、表达能力和展示方式等。
七、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个外国建筑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写一篇关于该作品的艺术评论。
八、课后作业•学生完成拓展延伸部分的作业,并提交给老师。
第8课西方建筑艺术欣赏-沪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建筑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并认识到不同时期对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功能的要求和变化;2.学习欣赏西方建筑艺术中的代表建筑,理解其所表达的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内涵;3.发展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西方建筑艺术的起源和发展;2.学习欣赏西方建筑艺术中的代表建筑。
教学难点1.理解建筑所表达的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内涵;2.培养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课题《西方建筑艺术欣赏》。
2. 学习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10分钟)讲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功能等方面。
3. 西方建筑艺术的起源和发展(20分钟)1.西方建筑艺术的起源;2.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建筑艺术;3.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4.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5.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
4. 西方建筑艺术中的代表建筑欣赏(30分钟)选取几个代表性的建筑进行欣赏,包括: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罗马竞技场、米开朗基罗广场、巴洛克时期的教堂等。
5. 总结(5分钟)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消化吸收。
同时,总结今天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为下一次备课提供参考。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欣赏西方建筑艺术的代表建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对建筑的欣赏,他们对西方文化和历史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更深入地理解了建筑所表达的文化、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建筑艺术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得更多的美感,更深刻地认识艺术。
《西方现代建筑》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高中美术《西方现代建筑》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流水别墅的基本概况,掌握其空间、布局的特点,理解其与环境的关系,知道流水别墅的艺术成就和价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讨论,理解流水别墅在空间和体量上与环境的结合的理念,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现代建筑之美,养成对于建筑艺术的持久兴趣,提高美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流水别墅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有机建筑的理论思想。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教师发放流水别墅模型的零件,邀请学生前后四人一组进行拼接,尤其是注意瀑布位置的安排。
在学生拼接完成后,教师在PPT上出示拼接正确的别墅图片,并进行总结:其实瀑布是从别墅下面穿过来的,这也是别墅最神奇的地方,那究竟这座建筑还有哪些与传统别墅建筑大相径庭的地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探究西方现代建筑中的这座经典之作。
活动二:描述分析1.建筑背景多媒体播放《国家地理》关于流水别墅的片段,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观看:流水别墅在什么地方?是由谁设计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流水别墅》是由美国建筑师赖特设计的现代建筑,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
2.空间布局(1)出示流水别墅的照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①别墅的周围安排了哪些景物?②给你什么感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③赖特是如何将别墅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溪水由露台下怡然流出,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像是由地下生长出来似的。
(2)继续引导学生欣赏流水别墅的照片,并小组讨论问题:流水别墅在外观上有什么特点?(块面结合)(3)展示流水别墅的内部结构图,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别墅的内部空间与我们平时所处的房间有何不同之处?(不规则、纵横交错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别墅外形强调体块体组合;而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处理得堪称典范。
活动三:总结解释1.师生共同回顾流水别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