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 第十二章 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 格式:ppt
- 大小:4.67 MB
- 文档页数:15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植物标本是植物学研究的基本工具,能够保留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信息,对于植物分类、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下面将介绍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一、植物标本的采集1.选择标本植物首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采集。
可以选择已知的重要物种,以及新品种、新变种等具有独特特征的植物。
2.选择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季节和时机进行采集,以保证标本具有完整的形态特征。
通常,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是在植物的生长季节,即植物处于繁殖期和生长旺盛期。
3.确定采集地点确定标本的采集地点,要选择物种分布广泛的地区,避免选择人工栽培或野外植物群落被破坏的地点。
4.进行采集在进行采集时,应该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首先,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生长良好的植物个体作为标本。
然后,使用剪刀等工具,剪取完整的茎、叶和花果等部分。
在剪取前要确定剪取位置,尽量在茎梢、叶片基部、花果的适当位置进行剪取。
二、植物标本的制作1.准备材料制作植物标本所需的材料包括:铁盒、标本纸、干燥剂、胶水等。
铁盒用于存放采集的标本,在盖子上钻孔以保证通风。
标本纸用于包裹植物标本,在标本纸上标注必要的信息。
干燥剂用于吸收植物内部的水分,加快干燥的速度。
2.制作标本制作标本的步骤如下:(1)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放入铁盒中,注意不要使标本受损。
(2)在标本纸上标注采集地点、日期、采集者等相关信息。
(3)将标本纸包裹在植物标本的周围,注意不要使标本变形。
(4)将一定量的干燥剂倒入铁盒中,以保持铁盒内的湿度。
(5)将铁盒密封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等待标本干燥。
3.标本的后续处理为了保证标本的保存质量,可以在标本外部涂抹一层胶水,以防止标本与纸张直接接触引起损坏。
此外,还可以为标本拍照,记录其他相关信息,以备后续研究使用。
总结起来,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需要注意采集时机、选择适当的标本植物、采集地点的选择、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等。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一、目的要求植物标本(腊叶标本)是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材料,“没有腊叶标本,也就没有植物分类学”。
由此可见,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的一整套工作方法,对一个植物学工作者和教师来讲,是极为重要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方法。
在标本制作过程中,查找工具书,进一步掌握鉴定、描述植物的方法。
二、材料用品标本夹、吸水纸、采集袋、枝剪、高枝剪、标本、台纸、铅笔、小刀、镊子、白纸条、大针、机线、乳白胶、采集记录表、采集号签、标本鉴定签、剪刀、毛笔、胶水等材料用品。
种子植物科属词典、中国种子植物科属检索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缙云山植物志等工具书。
三、内容和方法(一)种子植物野外观察、采集、记录1、野外观察我们在野外观察种子植物时,要了解它们所处的环境、形态特征,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子植物的种类是很多的,全世界约有20多万种,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就是同一环境,却生长着不同的植物,这些植物有它们的形态特征及繁殖方式,而且,它们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野外,我们可以看出,植物随着季节的不同,生长发育的阶段是不同的,就是同一季节,各种植物生长发育的阶段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可能有的植物正在开花,有的已经结果,有的可能正以果实或种子埋没于土壤处于休眠状态,情况极不一致。
我们在春夏进行野外观察时,可见植物多在开花、结果,我们应多选择有花、果的植物进行解剖观察,才能掌握这种植物的特点。
在野外观察一种植物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了解植物所处的环境:植物生长地的环境包括地形、坡度、坡向、光照、水湿状况、同生植物,以及动物的活动情况等。
尽量作到观察全面细致。
(2)植物习性:野外观察时要看该种植物,是草本还是木本。
如果是草本,是一年生,二年生还是多年生,是直立草本还是草质藤本;如果是木本,是乔木,还是灌木或半灌木,是常绿植物还是落叶植物。
采集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采集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植物样品的分析结果是否有价值,首先取决于植物采样技术是否正确。
植物采样技术包括各类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技术。
植物样品可分为植株茎叶组织、根系、籽粒、块根、块茎、瓜果等。
各类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随分析目的、分析项目、精度要求以及植物种类和生长条件而异,但都必需严格遵从植物采样原则,依照正确的采样技术进行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1.1植物分析的目的及采样原则植物分析的目的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植物组织分析或植物营养诊断分析。
此类分析是在植物的不同生育期于取全株或其合适部位的组织进行分析,了解植株体内各养分的累积和转化等动态阶段营养规律,讨论植物对各种养分的汲取、运输和代谢规律及植株体内各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在植株的某一生育期采植物样进行组织分析,判定植株体内养分的丰缺情形,为合理施肥供给依据。
植物分析的另一类目的是农产品品质分析。
测定农产品的有关成分,评价其作为食品、饲料的营养价值或作为工业原材料的品级;或是讨论环境因素、培养管理及施肥等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农产品在贮存过程中有关成分的变化。
植株样品的采集原则有两条:(1)样株必需有充分的代表性;(2)采样时间和部位的统一性。
土壤是一个不均一体,其不均一性会造成其上所生长植物生长情形的不均一、另外,施肥、浇灌和莳植等农事操作上的差异也会影响植物生长的情形的均一性。
因此,要使样品有充分的代表性,其采样须符合统计学原理,即依照“多点、随机”的方法采样。
另外,同一株植物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及同**的不同时间,植株体内各种物质有显著的差别。
因此要有统一的采样时间和部位,这样分析结果才有可比性和应用价值。
1.2. 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植物营养诊断分析,按其测定方式和所测定成分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植物组织全量养分分析,另一类是测定植物组织中尚未同化而存在于汁液中的营养成分,即植物组织速测。
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流程英文回答:Plant Sample Collection and Preparation Process.When it comes to collecting and preparing plant samples, there are several important steps to follow. These steps ensure that the samples are properly collected, preserved, and prepared for further analysis. In this response, I will outline the general process in detail.1. Determine the Purpose and Location:Before starting the collection process, it is crucialto determine the purpose of the sample collection and the specific location where the samples will be collected. This could be a specific region, habitat, or even a particular plant species.For example, if I am collecting samples for a study onth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plant growth, I would choose an area known for high pollution levels, such as an industrial area or a busy roadside.2. Gather the Necessary Tools:Once the purpose and location are determined, it istime to gather the necessary tools for sample collection. This may include items such as gloves, pruning shears, plastic bags, or containers for sample storage.3. Select and Collect the Samples:Next, it is important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plant samples for collection. This could involve choosingspecific plant species, parts of the plant (leaves, flowers, stems, etc.), or even specific individuals within a population.For example, if I am studying the diversity of wildflowers in a meadow, I would collect samples ofdifferent species by carefully cutting a few flowers fromeach plant using pruning shears.4. Preserve the Samples:Once the samples are collected, it is crucial to preserve them properly to maintain their integrity for further analysis. Preservation methods may vary dependingon the specific analysis required, but common methodsinclude air-drying, pressing, freezing, or using preservatives such as alcohol or formalin.For instance, if I am collecting samples for DNA analysis, I would immediately freeze the plant samples in liquid nitrogen to preserve the DNA molecules.5. Prepare the Samples for Analysis:After the samples are properly preserved, they need to be prepared for analysis. This may involve further processing steps such as grinding, homogenizing, or extracting specific compounds or molecules from the samples.For example, if I am study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lant leaves, I would grind the dried leaves into a fine powder using a mortar and pestle before conducting any chemical analysis.中文回答: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流程。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土壤学实验 指导老师: 倪吾钟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 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 余慧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 八、讨论、心得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植物含水量的表示及测定方法;2. 掌握植物样品采方法及注意事项;3. 学习分析植物样品和表达测试结果。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1. 植物样品采集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植物营养诊断分析,可分为两类:全量养分分析和植物组织中尚未同化而存在于汁液中营养成分测定,即植物组织速测。
它们在采样方法及样品制备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要求。
本实验采集样品用于全量养分分析。
1) 采集样品植物生理研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样品对总体的代表性。
因此样品的采集除需遵循田间试验抽样技术一般原则外,还因各样品植物特点而有具体要求。
采样前需指定采样计划,考虑采样目的、时间、地点、样品数、植物名称、植物器官组织名臣、采样间距、步骤等因素。
本次实验采集原始样品用对角线取样法。
取样地点应远离田埂、地边一定距离,活在特定的取样区取样。
采集植物如需要不同器官测定,应将其剪开,以免养分运转。
剪碎样品过多时,可用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要量。
2) 制备样品需经过清洗、杀青、烘干、摩细、过筛、装瓶等过程。
植物样品应在刚采集后的新鲜状态冲洗,后用湿棉布或者纸巾擦净表面污染物或泥土等杂质,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淋洗1-2次。
一般测定时用干燥样品,为保持样品化学成专业: 农资1202 姓名: 平帆学号: 3120100152 日期: 2015.3.22 地点: 农生环B249装 订 线分不发生转变和损耗,应将样品置于105℃烘箱中15min以终止样品中的酶活动。
杀青后,应立即降低烘箱的温度,维持在70-80℃直至恒重,减少体内因呼吸作用和霉菌引起的生化变化。
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一环,通过采集和制作标本,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和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及生态习性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从植物标本的采集工具和方法、标本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标本制作的步骤主要包括采集、处理、固定、干燥、铺贴和标注。
首先是采集的过程。
在采集标本时,要选择外观完好、生长状态良好的植物进行采集,并尽量选择不同的存在形态和结构差异的植物进行采集。
其次是处理的过程。
在采集回实验室后,应先清洗掉植物表面的泥土和尘埃等杂质,然后根据需要将植物进行修剪,去除多余的部分或将其分割成合适的大小。
处理完后,将植物的各个结构和器官按照一定的形态和结构顺序整理好。
然后进行固定的过程。
采用适当的固定方法,可以保证标本的结构和形态不变。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烘干法、煮沸法、浸泡法、刷片法等。
其中烘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利用自然通风或低温烘干,逐渐将水分挥发掉,保持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同时避免真菌和细菌的生长。
接下来是干燥的过程。
干燥是为了防止标本发霉和变形。
采用自然干燥或加速干燥的方法,保持标本的形态和结构不变。
然后是铺贴的过程。
将干燥好的标本铺贴在厚纸上,调整好形态和结构,并固定好。
最后是标注的过程。
在标本上标明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科属和名称等信息,便于标本的鉴定和查询。
在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植物的选择。
应选择具有生长完好、外观完整、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采集。
其次是采集的时间。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以保证植物的生长状态良好。
再次是标本的固定和干燥。
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条件,保证标本的固定和干燥质量,避免标本发霉和变形。
最后是标注的准确性。
对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准确的标注,包括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科属和名称等信息,方便标本的鉴定和查询。
总之,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选择采集工具和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标本的制作,可以得到质量优良的植物标本,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和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及生态习性等方面的信息。
1、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诊断分析,采集植物组织样品首先要选定植株。
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通常也象采集土样一样按照一定路线多点采集,组成平均样品。
组成每一平均样品的样株数目视作物种类、种植密度、株型大小、株龄或生育期以及要求的准确度而定。
从大田或试验区选择样株要注意群体密度,植株长相、植株长势、生育期的一致,过大或过小,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以及由于边际效应长势过强的植株都不应采用。
如果为了某一特定目的,例如缺素诊断而采样时,则应注意植株的典型性,并要同时在附近地块另行选取有对比意义的正常典型植株,使分析的结果能在相互比较的情况下,说明问题。
植株选定后还要决定取样的部位和组织器官,重要的原则是所选部位的组织器官要具有最大的指示意义,也就是说,植株在该生育期对该养分的丰欠最敏感的组织器官。
大田作物在生殖生长开始时期常采取主茎或主枝顶部新成熟的健壮叶或功能叶;幼嫩组织的养分组成变化很快,一般不宜采样。
苗期诊断则多采集整个地上部分。
大田作物开始结实后,营养体中的养分转化很快,不宜再做叶分析,故一般谷类作物在授粉后即不再采诊断用的样品。
如果为了研究施肥等措施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则当然要在成熟期采取茎秆、籽粒、果实、块茎、块根等样品,果树和林木多年生植物的营养诊断通常采用“叶分析”或不带叶柄的“叶片分析”,个别果树如葡萄、棉花则常做“叶柄分析”。
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一日之间也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
因此在分期采样时,取样时间应规定一致,通常以上午8—10时为宜,因为这时植物的生理活动已趋活跃,地下部分的根系吸收速率与地上部正趋于上升的光合作用强度接近动态平衡。
此时植物组织中的养料贮量最能反映根系养料吸收与植物同化需要的相对关系,因此最具有营养诊断的意义。
诊断作物氮、磷、钾、钙、镁的营养成分状况的采样还应考虑各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特殊性。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择适当的植物标本材料:选择健康的、完整的植物样本,包括叶片、花朵、果实和根部。
2. 准备标本材料:清洗植物标本,去除尘土和杂质,然后在干燥器中干燥或在湿纸巾中湿润。
3. 准备材料和工具:准备植物标本袋、标签、干燥剂、标本夹和压榨板等标本制作工具。
4. 将植物标本放入标本袋中:将准备好的植物标本放入标本袋中,并在标本袋上标明采集的时间、地点和植物的名称等信息。
同时在标签上标明相同的信息。
5. 进行压榨:将标本夹和压榨板用绳子绑紧,然后放入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压榨。
6. 完成标本制作:标本完全干燥后,收集标本并进行整理,然后将标本放入框或存储盒中进行保存和展示。
一、目的和要求为了更好地认识、研究和利用自然界的植物资源,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人们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以便植物材料能够长期保存下来,供教学和科学研究所用。
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不仅便于长期保存,为教学和科研服务;而且通过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能够对某一地区的植物资源状况作出客观评价,为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此外,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植物系统分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所谓植物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和适当处理后能够长期保持其形态特征的全株植物或植物的一部分。
根据处理和保存方法不同,可将植物标本分为蜡叶标本、浸制标本、风干标本和砂干标本四种类型。
蜡叶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和压制,植物体完全干燥后,装订到台纸上的标本。
浸制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后,用药剂将植物浸泡到标本瓶中的标本,以便防腐保存。
风干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后,让其自然干燥所形成的标本。
砂干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后,将植物体用干砂包埋起来,完全干燥后能保持原来的生活状态的标本。
二、实验内容和方法(一)藻类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1.藻类植物基本特征及生长习性藻类植物一般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供本身所需。
生殖器官为单细胞构造。
植物体无根、茎、叶分化。
藻类植物多数生长于水中,也有些生长在潮湿的树干、石头、墙壁、土壤等地方,还有些生长于动植物体内。
如硅藻门植物喜欢在冷水中,春秋两季出现较多;金藻门植物多在寒冷秋末至次年早春出现;甲藻门植物在温暖夏季、碱性水中生活;蓝藻门植物在温暖夏季生长旺盛,常形成“水花”;绿藻门植物在春秋两季生长旺盛;裸藻门植物在温暖夏季、有机质丰富的水中生活。
因此,各门藻类植物的采集地点、时间需根据它们各自的生活习性确定。
采集之前,必须先了解各种藻类植物的生活习性,否则不易采到所需要的标本。
根据水的多少、有无和藻类植物生活方式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水生藻类:是指生活在各种水体中的藻类植物,根据它们在水中的生活方式,可分为:①浮游藻类:是一群自由漂浮于水中,体积微小,肉眼不能见到的单细胞或群体藻类。
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采集前的准备工作野外植物采集,最忌草率从事。
草率从事不仅影响活动质量,而且很容易发生安全问题。
因此,在活动开始以前,必须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采集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选择和确点、准备图书资料、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植物采集方面的知识以及准备采集的用品、用具等内容。
一、选择和确定采集地点1.选择和确定采集地点的原则(1)应有比较丰富的植物种类,起码要具备常见的植物种类,否则就难以保证采集质量。
(2)要有发育良好的植被类型,如良好的森林、灌丛、草地和水生植物群落等。
只有在发育良好的植被类型中,才会生长各种典型代表植物,从而才能使学生容易理解植物与外界环境统一的原则,以及植物分布的规律性。
(3)交通要方便,采集地点比较安全。
2.做好采集地点的预查工作(1)调查可供采集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区域。
(2)选择最佳采集路线和中途休息点。
(3)了解在采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准备好一旦发生安全问题时的解决措施。
(4)到达采集地点的沿途交通情况。
二、准备图书资料(1)本地区的植物志。
(2)采集地点的植物检索表(根据预查所得植物名录,由教师进行编写)。
(3)有关采集地点的地形图和地质、地貌、气候、土壤等资料。
三、学习植物采集方面知识(1)种子植物形态学术语。
(2)植物检索表的组成及其使用方法。
(3)植物采集的方法和步骤。
(4)采集地点的植被类型、植物主要组成、地质、地貌、气候、土壤等知识。
四、进行安全教育野外采集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诸如蛇咬、摔伤、迷路、溺水等。
为了防止出现这些事故,出发前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宣布一些必要的纪律,如采集过程中不准单独行动、不准捉蛇、不准下水游泳、必须穿着长袖上衣、长裤、高帮鞋和遮阳帽等。
五、准备采集用品用具1.采集器具(1)采集袋:(2)小标本夹和吸水纸:用于在采集途中临时装压标本。
(3)掘铲:用于挖掘一般草本植物。
(4)小镐:用来挖掘深根的或具有变态茎、变态根的草本植物。
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制备及全氮、磷、钾的测定(基础方法)一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诊断分析,采集植物组织样品首先要选定植株。
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通常也象采集土样一样按照一定路线多点采集,组成平均样品。
组成每一平均样品的样株数目视作物种类、种植密度、株型大小、株龄或生育期以及要求的准确度而定。
从大田或试验区选择样株要注意群体密度,植株长相、植株长势、生育期的一致,过大或过小,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以及由于边际效应长势过强的植株都不应采用。
如果为了某一特定目的,例如缺素诊断而采样时,则应注意植株的典型性,并要同时在附近地块另行选取有对比意义的正常典型植株,使分析的结果能在相互比较的情况下,说明问题。
植株选定后还要决定取样的部位和组织器官,重要的原则是所选部位的组织器官要具有最大的指示意义,也就是说,植株在该生育期对该养分的丰欠最敏感的组织器官。
大田作物在生殖生长开始时期常采取主茎或主枝顶部新成熟的健壮叶或功能叶;幼嫩组织的养分组成变化很快,一般不宜采样。
苗期诊断则多采集整个地上部分。
大田作物开始结实后,营养体中的养分转化很快,不宜再做叶分析,故一般谷类作物在授粉后即不再采诊断用的样品。
如果为了研究施肥等措施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则当然要在成熟期采取茎秆、籽粒、果实、块茎、块根等样品,果树和林木多年生植物的营养诊断通常采用“叶分析”或不带叶柄的“叶片分析”,个别果树如葡萄、棉花则常做“叶柄分析”。
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一日之间也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
因此在分期采样时,取样时间应规定一致,通常以上午8—10时为宜,因为这时植物的生理活动已趋活跃,地下部分的根系吸收速率与地上部正趋于上升的光合作用强度接近动态平衡。
此时植物组织中的养料贮量最能反映根系养料吸收与植物同化需要的相对关系,因此最具有营养诊断的意义。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植物标本类型腊叶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和压制,植物体完全干燥后,装订到台纸上的标本。
浸制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后,用药剂将植物浸泡到标本瓶中的标本,以便防腐保存。
风干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后,让其自然干燥所形成的标本。
砂干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后,将植物体用干砂包埋起来,完全干燥后能保持原来的生活状态的标本。
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1.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分布(1)裸子植物:现知裸子植物有700多种,广布世界各地,我国约有300余种。
主要特征有:①胚珠或种子裸露;②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木质部仅有管胞,韧皮部无伴胞;③具有颈卵器;④传粉时花粉管直接到达胚珠,精卵结合时无需水环境;⑤种子的胚来源于受精卵,胚乳来源于雌配子体,种皮来源于老一代孢子体。
(2)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界最高级、最繁茂和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类群,在地球上占绝对优势。
现知被子植物近30多万种,我国约有3万余种,而且新种不断被发现。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有:①具有真正的花,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等部分组成;②胚珠包被在子房壁内,种子被果皮包围;③孢子体更为发达,体内组织分化更精细和完善;④配子体简化,成熟雄配子体是3细胞的花粉粒,成熟雌配子体是8核或7细胞的胚囊;⑤具有双受精现象和3倍体胚乳;⑥传粉方式多样化,有虫媒、风媒、水媒等。
2.标本采集和制作(1)采集工具和药品:标本夹,采集箱,烘箱,枝剪,砍刀,高枝剪,铲子,号牌,吸水草纸,麻绳,雨具,蛇药,急救用药箱,放大镜,铅笔,橡皮擦,卷尺,海拔仪,针,剪刀,酒精,升汞,工具书等。
(2)采集方法:标本采集时,应遵循下列原则:①木本植物标本采集时先取有花、果及完整枝条剪下,长度为25~30cm,叶、花、果太密时可适当疏去一部分(疏去时要留叶柄)。
同时剥取一小块树皮,以利于鉴定。
②草本植物采集时,一般要连根挖出,这样根、茎、叶、花或果就全了。
如果超过1m 以上,把它折成“N”字形收压起来或分成几段(上段带有花果,中段带叶,下段带根),将几段汇成一份标本,但要注意将全草高度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