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样品采集制备和保存
- 格式:ppt
- 大小:3.77 MB
- 文档页数:7
果园、菜地样品采集与制备技术规范一、土壤样品采集采样人员要具有一定采样经验,熟悉采样方法和要求,了解采样区域农业生产情况。
采样前,要收集采样区域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等资料,绘制样点分布图,制订采样工作计划。
准备GPS、采样工具、采样袋(布袋、纸袋或塑料网袋)、采样标签等。
土壤样品采集应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应的采样和样品处理方法。
1、采样规划采样点的确定应在整个果园范围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采样点位图。
2、采样单元根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行政区划,将采样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性状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参考第二次土壤普查采样点确定采样点位,形成采样点位图。
实际采样时严禁随意变更采样点,若有变更须注明理由。
蔬菜平均每个采样单元为10-20亩,温室大棚作物每20-30个棚室或10-15亩采一个样。
采样集中在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同一农户的地块),采样地块面积为1-10亩。
果树平均每个采样单元为20~40亩(地势平坦果园取高限,丘陵区果园取低限)。
采样集中在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同一农户的地块),采样地块面积为1-5亩。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农户地块为土壤采样单元。
采用GPS定位,记录采样地块中心点的经纬度,精确到0.1″。
3、采样时间蔬菜在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一般在秋后。
设施蔬菜在凉棚期采集;果树在上一个生育期果实采摘后下一个生育期开始之前,连续一个月未进行施肥后的任意时间采集土壤样品。
4、采样周期同一采样单元,无机氮及植株氮营养快速诊断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等一般2~3年采集1次;中、微量元素一般3~5年采集1次。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每年采样1次。
5、采样深度蔬菜采样深度为0-30cm ;果树采样深度为0-60㎝,分为0-30 cm 、30-60 cm 采集基础土壤样品。
如果果园土层薄(<60 cm ),则按照土层实际深度采集,或只采集0-30 cm 土层;用于土壤无机氮含量测定的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白菜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方案欲测定白菜中农药残留量,首先就要重视白菜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工作。
农产品分析工作的可靠性,首先取决于所采样品的代表性,否则分析工作将是徒劳,甚至导致错误的判断,给生产或科研带来损失。
农产品分析样品的采集包括茎叶等组织样品,籽粒样品、蔬菜瓜果样品及饲料样品等。
下面我们来介绍欲测定白菜中农药残留量,白菜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方案:
一、样品的采集。
从个别植株上采样,并考虑栽培条件的一致性。
种子脱粒后,去杂、混匀、按四分法缩分为平均样品,重量不少于25g。
从试验小区或大田采样可按照植株组织样品的采样方法,选定样株收获后脱粒,混匀,用四分法缩分,取得约250g 样品。
采样时应选取完全成熟的种子。
从成批收获物中取样在保证样品有代表性的原则下,可在散装堆中设点随机取样,或从包装中随机扦取原始样品,再用四分法或分样器缩分至500g左右。
二、样品的制备与贮存。
采得的样品要及时刷洗、擦干。
将采取的籽粒样品风干,去杂和挑去不完善粒,用磨样机或研钵磨碎,使之全部通过0.5~1mm筛,贮于广口瓶中,贴好标签备用。
欲用干样分析时,则必须力求快速风干,以保持样品成分不变。
加速干燥的主要方法是将样品切成块或片状后高温通风干燥,即先置110~120℃的鼓风烘箱中(样品温度达100~105℃)烘20~30分钟,然后降温,在60~70℃烘至变脆易压成粉末为止。
对测定糖或淀粉的样品,最好用新鲜样测,因在高温烘干时糖分易被焦化部
分淀粉也易被酸性汁液水解而变化。
也可用酒精保存新鲜样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样品制备及管理一、引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准确、可靠的样品制备及管理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样品制备及管理的相关内容。
二、样品制备1. 样品采集: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点和检测要求,选择适宜的采集方法和工具进行样品采集。
比如对于蔬菜水果类样品,应选取成熟、完整、无病虫害的样品进行采集。
2. 样品处理:样品采集后,根据检测要求进行处理。
比如对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需要将样品进行切割或研磨,并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溶液。
对于微生物检测,需要将样品进行拌匀和稀释处理。
3. 样品保存:处理后的样品应尽快进行保存,防止样品变质或污染。
一般来说,样品应保存在低温环境中,比如冷藏或冷冻条件下。
三、样品管理1. 样品标识:对于采集和处理后的样品,应进行标识,以便于管理和追溯。
标识的内容应包括样品编号、采集时间、采集地点等信息。
2. 样品存放:处理后的样品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污染。
不同类别、不同来源的样品应分开存放,以免相互干扰。
3. 样品管理记录:建立样品管理记录,包括样品来源、采集和处理方法、保存条件、取样记录等信息,以便于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追溯和查询。
4. 样品分发和使用:根据检测需求和样品类型,合理分发样品给相应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对于一些特殊的农产品,比如有机产地蔬菜,应按照特定要求进行独立检测。
5. 样品销毁:对于已检测完毕且不需要保留的样品,应及时进行销毁。
销毁应采取适当的方法,比如高温消毒或填埋处理,以确保样品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农产品采样】农产品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技术规定一、制定采样计划制定详细采样计划,内容包括:任务部署、人员分工、时间节点、采样准备、采样量和份数、样品交接和注意事项等。
二、采样准备采样准备主要包括组织准备、物资准备和技术准备C组织准备野外采样必须组建采样小组:(1)采样小组至少由2名成员组成,包括1名组长和1名技术骨干,参加过国家或省级农产品样品采集流转制备和保存相关技术培训;(2)采样小组组长原则上由作风严谨、工作认真和具有野外采样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组长为采样过程质量控制责任人和现场采样记录审核人;(3)采样小组成员应具有土壤、农产品调查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农用地详查样品采集流转相关技术要求;(4)采样小组内部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障有力。
以■技术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采样工作能顺利进行,采样前应进行以下技术准备:(1)明确调查范围和任务,掌握布点原则和点位分布图件,包括行政区划、样点位置等信息。
(2)获取交通、土壤类型、1:50000地形等图件。
(3)收集采样点的农产品种植模式、地形、土地利用方式、灌溉、周边污染源分布、农药和肥料施用等基本情况。
(4)全球定位设备(GPS)校准、手持终端和便携式蓝牙打印机调试。
农产品样品采集所需物资包括:工具类、器具类、文具类、防护用品以及采样车辆等(表1)。
表1样品采集所需物资清单样品采集手持终端和GPS采样人员通过手持终端接收采样任务、辅助找点、填报现场记录表、现场打印样品标签、拍摄采样现场照片、保存和上传采样信息。
采样人员通过GPS精准定位,确定采样记录的点位坐标信息(经度与纬度)。
农产品样品采集应尽量与农用地表层土壤样品同步采集。
采样人员到达目标点位后,必须观察其是否符合农产品采样的代表性要求,在允许范围内优选采样点,位移距离一般不超过50πu陡坡地、低洼积水地、住宅、道路、沟渠、粪坑等附近不宜设采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