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格式:pdf
- 大小:498.98 KB
- 文档页数:15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培养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编导方面的专门人才的一门学科。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学校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和广播电视知识。
学生需要学习广播电视编导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节目策划、剧本创作、导播技术、摄像技术、剪辑技术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如传媒学、新闻学、影视文化等,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参与实践项目,如学校广播台、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实习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作和组织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广播电视编导工作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各方资源,共同完成节目制作任务。
因此,学校会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的训练,如分组完成剧本创作、策划方案等。
第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
为此,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创意比赛、创作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五,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与观众、演员、工作人员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为此,学校会开设相关的实践课程,如口才训练、演讲技巧等,以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和广播电视知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校的培养方案,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1. 专业概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以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为核心内容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创作能力,能在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制作等相关领域从事创作和实际操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2.1 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拍摄技术、剪辑技术和后期制作技术。
2.2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备独立开展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的能力;•具备广播电视节目创意设计和创新能力;•具备解决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2.3 文化修养与职业素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3. 主要课程设置3.1 必修课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基础•广播电视广告制作•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影视编导与剧本创作•电视摄影与剪辑•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影视艺术与评论3.2 选修课程•影视音乐与配乐•影视特效技术•电视中的人物形象•动画编导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市场营销•媒体素养与传播学4. 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熟悉实际操作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具体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实训:学生需要参与一定时期的实习实训,与相关机构或媒体公司合作进行广播电视编导实践活动。
•课程设计:学生需完成一定数量的课程设计项目,包括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毕业实践:学生在毕业前需完成毕业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创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一定质量的作品。
5. 就业前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广播电视台、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等相关单位就业,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广告制作等工作。
传媒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属性专业名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代码:050420学科门类:艺术学支撑学科:文学授予学位:文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扎实地掌握广播电视编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电视传播理论和电视编导技术,进行创意策划、电视采访、文艺编辑、节目摄像、剪辑制作、受众调查和节目评估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为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音像出版社、节目制作公司、网络媒体、广告公司、演出公司、传媒集团、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等方面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本计划实行“2+2”即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模式,即第一、第二两个学年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学科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学、第四两个学年主要学习广播电视编导方向课程和模块选修课程。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广播电视编导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节目策划、摄制、编辑、制作、管理与评估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基本实践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独立制作和完成广播电视节目、纪录片和剧情短片,具备一定的电视拍摄和编导能力。
2、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了解国内外广播电视现状、理论前沿,以及技术发展的动态。
4、掌握电视摄像、采访、制作、策划、编辑、传输、受众调查、节目评估等专业技能;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6、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较高的艺术修养与艺术创新能力;7、掌握所学专业及其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发展动态。
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
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
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8、对四川以及西部影视文化具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9、普通话、外语、计算机等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能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同时也能在国家机关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编导、摄影摄像、编辑制作、节目主持、公关宣传、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端正;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学风严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二)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广播电视编导及节目制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场报道和节目主持能力,社会调查和活动能力,媒体节目赏析和评论能力;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动态。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学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
(四)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较高的审美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三、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新闻学导论、广播电视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采访与写作、电视编导与节目制作、播音与节目主持、媒介经营与管理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摄影艺术基础、摄像基础、电视编导与节目制作、音频技术等。
七、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九、课程结构:通修课36.5学分学科基础课38学分专业核心课13学分专业选修课42学分公共选修课6学分实验(践)课程49学分总学分165.5学分,其中理论课总学分116.5学分,占总学分70.4%,实验(践)课程学分49分,占总学分29.6%,选修课比例41.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1.专业概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培养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与制作技术,具备较高美学和文化素养的专门人才。
学生将通过系统学习广电传媒理论、电影电视美学、剧本创作、导演实践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广电编导专业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2.1培养目标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1)掌握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具备广播电视视听语言的表达能力;(2)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与制作流程,具备广播电视编导的基本技能;(3)具备电影电视美学以及文化艺术素养,能够运用美学原理和传播学方法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和制作;(4)能够独立进行广播电视剧本创作和导演实践;(5)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广播电视领域的工作环境。
2.2培养要求(1)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与制作理论和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传播需求进行方案设计和创作;(2)具备独立完成广播电视剧本创作和导演实践的能力;(3)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和文化自觉,能够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和制作;(4)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适应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要求;(5)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从事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
3.专业课程设置3.1必修课程(1)广播电视学概论:介绍广播电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行业有全面的了解。
(2)电影电视艺术欣赏:讲授电影电视的基本表现手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美学意识。
(3)剧本创作与分析:教授剧本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剧本创作能力。
(4)导演实践:讲授导演的工作流程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导演实践能力。
(5)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广播电视制作能力。
3.2选修课程(1)影视编剧:讲授影视剧本的构思、撰写和修改,培养学生的编剧能力。
(2)影视艺术评论:介绍影视艺术的批评方法和理论,培养学生的批评能力和理论思维。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1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下,我院在20xx年正式开办并招生广播电视编导,四年多来,在我校整个广播电视编导团队的努力下取得一系列成果,有力地促进了贺州与广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促进了贺州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也推动了贺州城市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界定应用型本科院校“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现阶段一般包括所有的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
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发展的之初,要开放办学思路,争取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外部政策,特别是来自教育部门的支持,当然,这也需要有理论层面的支撑体系,也就是说,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为主,以科研为辅,这是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与第一批本科院校的一个重要区别。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一大批从我校毕业的专业人才走上影视工作岗位,贺州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要看到,在我校应用型办学定位下,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一)课程体系与应用型办学校定位不太相符在传统课程体系下,我校开设了大量了理论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
虽然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上看,在教学环节中有不少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与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并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课堂教学与封闭式实验室,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动手能力;同时,这也与实验室面积不大、硬件设备不足,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匮乏有一定关系。
(二)教学脱离市场需求,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从当前与未来市场需求来看,无论是广播电视机构的电视台,还是影视专业制作公司,甚至与之有密切相关的远程教育办公室、各企事业内部宣传部门都需要大量影视专业制作人才,往往需要是的有熟练操作与制作的影视专业人才,而不是只懂理论、只懂方案策划的毕业生。
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方案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广电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媒体领域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等相关工作。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包括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学、电视艺术、文化产业基础、市场营销、视听语言、写作与创作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基本认识和分析能力,掌握相关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制片、广播电视播音、广告策划与设计、电视剧创作等,学生在学习中将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编导、制作和演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和操作能力。
3.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广播电视编导实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告策划等。
这些实践环节是将课堂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作能力。
三、培养模式综合性培养模式是本专业的培养重点,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加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强调学习过程的体验性和探究性。
四、培养要求1.学习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快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2.创新意识强:鼓励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3.操作能力强: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4.审美能力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品味,提升学生对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能力。
5.团队合作能力强:鼓励学生在团队中发挥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以上是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专业知识,为中国广电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420〕一、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和进展方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广播电视艺术学科下的分支之一,是艺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经不断整合和进展,1998年在国内作为一个综合性新专业载入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目»。
该学科自成立起就被认定是〝新兴的、有活力的、有特色的〞。
2021年,在教育部颁布的«一般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目〔修订一稿〕»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位列〝艺术学〞门类,属于〝戏剧与影视学〞的下属学科。
21 世纪以来,国家对宣传工作和传媒人才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国内学术界及全社会对高等影视艺术教育也广泛重视。
在现在期,国家教育部批准了除影视传媒专业学校之外〔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的多所师范类院校、综合类院校乃至工科院校利用自身优势设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通过多年进展,各院校差不多为全国各级电视行业培养了大量影视专业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紧随时代进展,因此专业教育要在各方面做到充分关注时代、社会的进展。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数字化传播时代的到来,我国广播影视业面临着国内相关行业和国际同类行业的猛烈竞争,广播影视业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期望同在的时期。
为适应新的媒介环境,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和专业化水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须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那么,培养既具备较为深厚的知识文化积存和较高艺术素养、有较强的创作能力,又具有专门强的技术设备操作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制作的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理论修养,具备一定艺术观赏、评论能力,能在各级电视台及其它新闻媒体、宣传部门或文化传媒企业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摄影摄像、策划、撰稿、后期制作以及音响、广告策划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30305)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基本知识,具有较高政治水平和艺术创新能力,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创作以及网络视听节目生产等方面的专业素质,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网络媒体以及其它宣传部门或文化传播领域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制作、编剧、媒介运营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知识结构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学、经济学、哲学和历史等知识;政治、法律法规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管理知识。
2.工具性知识:具有一定的英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掌握文献、信息、资料检索的一般方法。
3.专业知识:掌握新闻传播、戏剧与影视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出版、文化、宣传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视听节目生产与运营所需的策划、采访、拍摄、编辑、播出管理等专业知识。
(二)能力结构1.技术能力:具有创新性思维,善于运用镜头语言进行艺术表述,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意、制作与传播等方面的各项技能,如节目策划、采访、摄像、照明、撰稿、剪辑、营销等。
2.工作能力:能够带领团队或独立进行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艺术编导等方面的工作;具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
3.社会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生活感悟力;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4.创新、创业能力:具备熟练运用影视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备清晰的职业规划以及一定的创业能力。
(三)素质结构1.政治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2.道德素质: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追求真实、为受众服务的信念;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3.文化素质:具有理性的继承和批判精神;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审美品位。
4.职业素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敬业精神;具备对个人和集体目标、团队利益负责的职业精神;具备积极探索或推进新的传播技术、技能的进取精神。
广播电视新闻学(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等工作,能够在各级电视台及其它新闻媒体、宣传部门或文化传媒企业从事媒体技术与信息传播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牢固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奉献精神。
2.熟练掌握广播电视编导方面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广播电视编导当前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具有较强的广播电视节目创意、编排、制作等方面的技能、能够独立进行新闻采访、电视节目制作及艺术编导等方面的工作,普通话达到国家规定水平,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3.具有一定的新闻学、艺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方面的科研能力,能初步涉猎国外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方面的资料,为今后更好服务于社会打好基础。
4. 掌握一门外语,英语要求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水平。
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3-6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三、毕业条件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70学分(见下表)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学生修满学分构成表课程模块课程类别最低毕业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备注必修选修通识教育模块通识教育必修课程3721.8通识教育任选课程 6 3.5学科专业模块学科基础课程10 5.9专业课程专业理论课48 28.2专业实践课8 4.7综合教育模块综合素质课程专业综合选修课39 22.9专业选修10分跨专业选修29分素质拓展 4 2.4综合实践课程18 10.6总计125 45 100四、指导性教学计划及主干课程说明(一)广播电视新闻(电视编导)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表课程模块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学时数周学时及开设学期备注总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通识教育模块通识教育必修课程03001001 大学英语(一) 4168403001002 大学英语(二) 4 403001003 大学英语(三) 2 203001004 大学英语(四) 2 2 12001005 大学体育(一) 1110212001006 大学体育(二) 1 212001007 大学体育(三) 1 212001008 大学体育(四) 1 2 13001009 军事理论及军训 3 20 207001010 计算机基础 2 28 21300101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4824 1300101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2 2130010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 42 4130010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42 41300101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28 213001016形势与政策 2通识教育任选课程 6 84小计43 604课 程 模 块 课程类 别 课 程 编 号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数 教学时数 周学时及开设学期 备注总学时 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八学科 专 业 教育模块 学 科 基 础 课 程06403001 中国文学作品选读 2 28282 考试 06403002 基础写作 2 28 28 2 考试 06403003 语言表达艺术 2 28 28 2 考试 06403004 艺术概论* 2 28 28 2 考试 06403005 普通话训练 2 28 28 2考试 专 业 课程 专业理论课06404001 广播电视概论 2 28 28 2 考试 06404002 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史2 28282 考试 06404003广播电视编导(1)*2 28 282 考试 06404004 广播电视编导(2)*2 28 28 2 考试 06404005电视摄像* 2 28 28 2 考试 06404006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1)* 2 28282 考试 06404007 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2)* 2 28 28 2 考试 06404008 传播学概论* 2 28 28 2 考试 06404009 电视节目形态创意2 28 28 2 考试 06404010 摄影与图像编辑 2 28 28 2 考试 06404011 配音艺术 2 28 28 2 考试 06404012 电视导演 2 28 28 2 考试 06404013 形象造型与形体训练 2 28 28 2 考试 06404014 视听语言* 2 28 28 2 考试 06404015 影视美学 2 28 28 2 考试 06404016 传播政策与法规 2 28 28 2 考试 06404017 电视节目制作(1)*2 28282 考试 06404018 电视节目制作(2)*2 28 28 2 考试 06404019 纪录片创作 2 28 28 2 考试 06404020电视节目策划*228282考试06404021音乐鉴赏 2 2828 2 考试06404022电视栏目包装 2 2828 2 考试06404023影视剧本创作 2 2828 2 考试06404024电视舞台艺术(1) 1 1414 2 考试06404025电视舞台艺术(2) 1 1414 2 考试专业实践课06404026电视摄像实践 1 28 28 2 考试06404027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1)1 28 28 2考试06404028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2)1 28 28 2考试06404029电视导演实践 1 28 28 2 考试06404030电视节目制作实践(1)0.514 14 2考试06404031电视节目制作实践(2)0.514 14 2考试06404032配音艺术实践 1 28 28 2 考试06404033DV创作实践 1 28 28 2 考试06404034形象造型与形体训练实践1 28 28 2考试小计66 1036 812224 10 14 16 18 12 6 4课程模块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学时数周学时及开设学期备注总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综合教育模块综合素质课程专业综合选修06405001影视作品鉴赏 2 2828 2从本专业选修课程中选4—5门课程,共计10个学分,分学期选修一至两门课程。
广播电视编导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的专门人才,使其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导演和编导制作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胜任广播电视媒体行业的相关岗位。
二、培养要求1. 系统学习广播电视理论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系统学习广播电视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理论、传媒学基本理论、广告策划理论等。
通过广泛阅读、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等手段,使学生全面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运作机制和节目制作流程。
2. 掌握广播电视编导技能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广播电视编导的相关技能。
包括节目策划、剧本写作、导演技巧、摄像技术、后期制作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策划、制作能力,能够完成各种类型的广播电视节目。
3. 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艺术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需要通过艺术创作实践和团队项目,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升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强调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的培养。
学生需要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实践制作,熟悉广播电视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掌握专业技术和实际操作技巧。
三、培养内容1. 广播电视编导理论与实践本课程旨在介绍广播电视编导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要点,包括节目策划、剧本写作、导演技巧、摄像技术、后期制作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学生通过学习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与技术要求,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与编排,学习广播电视节目的拍摄和后期处理技术。
3. 广播电视导演实践学生通过参与广播电视导演实践活动,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实际情况,理解导演的角色与职责,掌握导演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法。
4. 广播电视编导实训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编导实训课程,分析和解说广播电视节目,学习并掌握节目编导的技术要求和实践技巧。
四、培养方法1. 组织专业知识的教学在培养过程中,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和授课,学生全面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30305 学科门类:艺术学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当前广播电视及网络媒体发展要求,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创新能力,系统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推广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影视艺术作品的全流程创作能力,能在媒体机构、影视公司以及网络新媒体行业从事媒介管理及影视创作等相关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艺术修养,养成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
3.具备系统的广播影视理论素养和较高的专业认知能力,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所需的理论知识。
4.拥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掌握相关影视作品的文案、剧本、解说词和影视批评的写作能力。
5.掌握影视节目策划、摄像、采访、编辑、后期制作等影视作品全流程创作能力。
6.掌握摄影基础知识,具有摄影创作能力与后期图像处理能力。
7.拥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具备较全面的网络知识,拥有全媒体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自学和自我提升能力。
9.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
10.掌握基本的管理学经济学知识,具备协调、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11.具备一定的就业技能,了解就业、创业知识,具有能够从事本专业工作和适应其它领域工作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4年,学习年限(含休学)为3-8年;毕业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一)主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二)核心课程影视摄像、影视剪辑、摄影基础、专题摄影创作、数字图像处理、电视解说词创作、微电影创作、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电视专题与纪录片创作、电视节目导播五、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六、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 (一)各类课程学时数和学分数统计(二)实践性课程统计(三)各学期考试课程统计(四)各学期周学时数统计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一)通识通修平台4注:1.标*学时不计入总课时;2.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体育等课程,具体参照对应的改革方案执行;3.大学体育实践课时供学生体质测试用。
广播电视编导培养方案一、引言广播电视编导是一门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编排、导演、策划、制作等相关技能的学科。
广播电视编导培养方案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成为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和制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1. 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和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规律。
2. 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和编导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节目的构思、脚本编写和导演工作。
3. 具备广播电视摄像、剪辑、音频处理和特效制作等技术操作能力,能够运用专业设备完成节目制作。
4. 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团队完成节目制作。
5.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沟通。
三、培养过程1. 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在大一和大二阶段主要学习广播电视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广播电视概论、剧本写作、导演理论等。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素养。
2. 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在大三和大四阶段开始接受专业课程的培养,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策划、节目导演、摄像剪辑、音频处理等。
通过实践实训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实践实习培养:学生在大三和大四阶段进行实践实习,参与学校或外部机构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策划工作。
通过实际工作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在大四阶段进行毕业设计,独立完成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脚本编写和导演工作。
通过毕业设计,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评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参与讨论和提问的积极性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作业报告评估: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报告,评估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实践实习评估:根据学生在实践实习中的工作表现和成果,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毕业设计评估:根据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和答辩表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级)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职业素养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网络新媒体公司以及文化传播公司等单位从事音视频节目生产为重点的组织、策划、采编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健康的体魄。
.了解党和国家关于新闻和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电视艺术学、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等相关理论,具备较好的文学、艺术、文化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素养。
.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熟悉广播电视媒体特点,熟悉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流程和方式方法,具备综合创作广播电视节目的专业能力和把握市场需求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视听结合的思维能力、人际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熟悉新媒体特点,具备新兴媒体及最新信息技术素养。
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创作的基本技能。
.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和使用网络、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四、核心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艺术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影视美学、电视节目编导、电视摄像、视听语言、非线性编辑、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电视纪录片创作、电视节目创意与策划、电视画面编辑、微电影创作五、主要实践性环节认识实践、摄影摄像基础实训、影视短片创作实践、纪录片创作实践、微电影创作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六、学习年限标准学制四年,学习年限年七、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十一、有关说明.本专业的毕业要求总学分为。
其中学分为集中排课的教学环节,学分为各类按专题的教学环节。
.课程名称前有符号“Δ”的为考试课程。
十二、附件.各学期教学安排.毕业要求实现矩阵专业系主任:印兴娣二级学院院长:张建波教务处审核:陈建忠学校审批:王传金附件:(一)各学期教学安排。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130305)培养方案(The Cultivating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of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Playwright-director)一、专业简介及特色本专业主要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依托,培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艺术修养和先进的广播电视传播理念,能熟练掌握影视基本理论及先进的影视数字化制作技术,规范地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采集、编辑、策划和制作工作,并掌握现代广播电视高科技传播手段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广播电视编导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掌握广播电视行业技能,既注重行业实战流程与技能训练又注重文化修养,人文精神,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影视采、编、播技术的基础上,又具有较强的节目策划与制作能力。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熟练掌握影视基本理论及先进的影视数字化制作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机构、软件开发公司、网络营运公司等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制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的以信息内容制作为主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需要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相关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意、制作训练,培养具备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采写、拍摄、制作、主持等方面的基本技巧训练,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方法和制作技能,具备广播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等方面的基本管理能力,具备视听结合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时掌握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创作的基本技能;2.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基本适应未来竞争机制、向更宽广的专业领域拓展和继续学习的素质与能力;3.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外文专业书刊,具备一定的听、说、写的能力;4.主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创造能力,掌握科学的、理性的分析方法,具有创新意识、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了解党和国家关于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广播电视的理论前沿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健康体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