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骨颈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
- 格式:pptx
- 大小:10.54 MB
- 文档页数:16
闭合复位PFNA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方式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PFNA髓内钉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一定的护理以确保伤口愈合和康复。
下面将介绍关于闭合复位PFNA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方式。
一、术后室内护理1.保持环境整洁术后患者的伤口需要保持清洁,因此手术室内需要保持整洁和干净。
定期清洁地面、墙壁和设备,并保持空气流通。
2.保持舒适温度术后患者需要保持舒适的温度环境,避免出现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在冬季要确保室内温度适宜,在夏季要保持通风和降温。
3.预防感染手术后的患者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因此要加强室内通风和消毒工作,保持室内卫生,并严格控制访客数量,避免感染风险。
二、床边护理1. 保持患者卧床休息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充分的休息,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四肢固定。
床垫要保持干净和整洁,避免摩擦刺激伤口。
2.定时翻身患者长时间卧床容易产生压疮,因此需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保持皮肤的通风和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3.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适量的营养和水分,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合理调配饮食,避免便秘和脱水情况发生。
4.排泄护理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需要及时协助患者上厕所,并保持个人卫生。
防止尿液残留,避免导致泌尿道感染。
三、伤口护理1.定期更换敷料伤口愈合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定期更换敷料并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伤口感染等情况。
2.避免伤口受到外力影响伤口处于愈合期容易受到外力影响,因此需要避免受到碰撞和挤压,防止伤口裂开或感染。
3.保持伤口清洁术后伤口需要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和感染。
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酒精棉球擦拭伤口周围皮肤,保持干燥和通风。
四、康复护理1.康复训练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肌肉锻炼等,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
要注意训练的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伤口复发。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配合护理常规
【应用解剖】股骨上端有球形的关节面称股骨头,向外下变细为股骨颈。
其外上的突起为大转子,后内下的突起为小转子。
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
尤以老年女性较多。
①按骨折两端的关系分为:外展型、中间型、内收型。
②按骨折部位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基底型。
【适应证】股骨颈骨折手术适应证的骨折类型:外展型、内收型。
按骨折部位分为:头颈型、经颈型、基底型。
【麻醉与体位】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患者仰卧,静脉开放,在健侧上肢用托手板外展固定,健侧下肢用截石位腿架架起,患侧上肢上举,自然悬挂固定在麻醉头架上。
男病人用美敷将阴茎固定于健侧腹股沟。
【用物准备】
1.器械:缝合包,加压螺纹钉特殊器械,(动力系统)电钻。
2.敷料:剖腹包,手术衣,剖腹被,中单两包。
3.一次性物品:尖刀片、8×20三角针、3/0丝线各一。
4.仪器设备:C臂机。
【注意事项】
1.C臂机是骨科手术必备的设备,机器体积庞大,巡回护士要考虑到设备的出
入路布局及使用,注意射线防护。
放置体位时注意病人的舒适、安全、手术野的显露、静脉通路。
股骨弹性髓内钉操作方法股骨弹性髓内钉是一种用来治疗股骨干骺端闭合性骨折的手术方法。
该手术通过内固定的方式稳定骨折端,使其能够正常愈合。
下面是股骨弹性髓内钉操作的详细步骤。
1. 麻醉:首先,患者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以确保手术期间患者无痛感。
2. 体位:患者被放置在手术台上,并采取适当的体位,通常是躺平在背上。
3. 切口:医生会在大腿前外侧的髌股沟附近进行一个5-6厘米的切口。
然后,通过切口,医生会使用特殊的工具将髂外筋膜和髂腘动脉推至一边。
4. 骨折复位:医生会通过X光或影像设备的帮助,确定骨折的位置和程度,并进行复位。
这一步骤是为了确保骨折端正确对齐,以便于接下来的操作。
5. 钻孔:在骨折端远侧进行穿刺钻孔,以在骨内插入导钉。
钻孔的位置和角度是根据骨折的解剖情况和手术的要求进行调整的。
6. 导针插入:一根导针被插入骨髓腔,穿过骨折部位到达远侧的钻孔中。
这一步骤是为了确定准确的通道,以便导钉的插入。
7. 导钉插入:通过导针的通道,医生会插入一个弹性髓内钉,将其放置在骨折处。
弹性髓内钉是一根具有弹性的金属钉,可以稳定骨折端,同时允许骨折端的微小位移,促进愈合。
8. 钉尖切除:将弹性髓内钉插入骨折端后,医生会使用特殊的钳子将钉尖切除并封闭。
9. 切口缝合:术后,医生会对切口进行缝合,以促进切口愈合。
10.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医生会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
总之,股骨弹性髓内钉是一种通过内固定手术来治疗股骨干骺端闭合性骨折的方法。
该手术可以恢复骨折端的稳定性,促进骨折的愈合。
然而,手术的成功与否还需要医生的丰富经验和准确操作。
因此,在进行股骨弹性髓内钉手术前,患者应确保选择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1、固定原则Please note that B1.1 and B1.2 fractures are impacted and stable. Type B1.3, however, is an undisplaced neck fracture which corresponds to Garden II and is potentially unstable.B1 fractures are best fixed with screws rather than the bulky sliding hip screw (DHS), which is an alternative.No reduction is necessary.AO B1.1和B1.2骨折是嵌插和稳定的,B1.3骨折,是未移位股骨颈骨折与Garden Ⅱ型一致,是潜在的不稳定的。
B1型骨折用螺钉固定优于DHS固定,但可选择替换。
无须复位。
2、松质骨螺钉固定Use two or three 7.0 mm or 7.3 mm cancellous screws. Make sure they are parallel and that the thread is in the head fragment and does not cross the fracture line. The inferior screw(s) should rest on the calcar. Washers should be used to stop the heads from penetrating the bone of the greater trochanter.These screws can be inserted open or percutaneously.使用2-3没7.0或7.3mm松质骨螺钉,确保其平行打入,并且螺纹部位要超过骨折线。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和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儿童8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易申德-蔡军-邹筠2(江西省儿童医院,1.外二科,2.外三科,江西南昌,330006)摘要: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和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对儿童D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02例D骨颈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克氏针组(=40)和髓内钉组(=42)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和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2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手术时间为(30.09±4.05)min,长于克氏针组的(22.00±4.0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骨折愈合优良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屈、伸、旋前、旋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o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和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儿童D骨颈骨折的疗效显著,均可改善患儿术后肘关节功能,但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的手术时间较短。
关键词:弹性髓内钉;克氏针;肘关节功能;D骨颈骨折;儿童;经皮撬拨复位中图分类号:R603.41;R60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972-2353(2021)04-077-04D0I:10.7919/jcmp.20200703Effect of closed reduction and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ing fixation verse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by KirscCnea wiry prying in treating radiai necC fracture in chilOrenYI Sheade1,CAI Jun1,ZOU Yun2(9The Second Department of'Surgery,2.The Third Department qf Surgery,JiangxiChildren's Hospital,NatOang,Jiangxi,330046)Abstract:Objectivv To camparn clinicai effecis of closed redrctiou ani elastia intramedullar nailina fixatiou versut redrctiou ant fixatiou by KirscCacn win prying in treatina raiiai aecC fractcrn in cCilUrec.Methode The clinicai Uata of32cCilUrea with raiiai aecC fractcrn wnc ntnspectiviy ana-lyzaU to differeat surgicai mahoup,they wem Uivined inti Kirscandy wim group(g=40) ana intramedullara naic group(g=42).Periouerativv inaicatorg and postouerativv caunitioucof elUow joiat fuactiou wm compared betweed thy tw。
锁骨弹性髓内钉操作方法锁骨弹性髓内钉(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简称EIN)是一种用于修复锁骨骨折的内固定装置。
它采用髓内钉的形式,通过对锁骨的髓内植入来达到骨折复位和固定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锁骨弹性髓内钉的操作方法。
1.麻醉和体位:将患者置于吻合背平位,局部皮肤消毒麻醉后,用手术巾包扎术区。
2.切口和针孔位置确定:在骨折部位两侧标记出皮肤切口,并在切口下方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以对骨折端进行骨折复位。
3.针孔定位:用手术电钻在锁骨中部钻孔,一般由外侧向内侧钻孔。
确保钻孔位于锁骨的中部,但要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4.选取适当的髓内钉: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以及手术实施者的经验,选择合适尺寸和长度的锁骨弹性髓内钉。
5.钉入骨内:将选定的锁骨弹性髓内钉置于钻孔处,顺着钻孔方向插入骨内。
此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手眼协调和力度掌握,避免髓内钉穿透骨皮质。
6.复位和稳定:通过对锁骨骨折端进行复位,确保合理的骨折愈合。
然后调整髓内钉的位置,使其稳定地横贯骨折端,并保持合适的骨折愈合姿势。
7.关节活动恢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的程度,术后适当控制锁骨关节的活动,以促进骨折愈合。
8.切口缝合和术后处理:将锁骨骨折部位的皮肤切口进行秩序缝合,术后及时更换术区敷料以保持局部清洁。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钉入骨内的钉子是否顺利、准确地通过刚刚钻好的钻孔,同时要注意不要损伤锁骨中的神经血管。
此外,还要避免髓内钉对皮肤产生外压或穿孔,以免引起感染等并发症。
总的来说,锁骨弹性髓内钉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锁骨骨折的内固定技术。
在操作中,医生需要熟练掌握技术,精确地执行每一个步骤,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康复效果。
同时,术后也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进行复查和康复训练,以促进锁骨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股骨颈骨折闭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一、手术指征及目的(一)手术指征•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和治疗时机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基础疾病、活动情况、疏松情况综合决定•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增加老年病人的病死率,因此仅用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或者无活动能力的老年痴呆病人。
•对于年龄<65岁的患者:•应首先闭合复位内固定,如果复位不满意,则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的方式多选择3枚7.3mm空心螺钉,而对于Pauwels角过大或基底型骨折等极度不稳定的患者,可以选择动力髋螺钉,同时应用一枚空心螺钉防止旋转•对于年龄在65-75岁之间的患者:•如果骨质良好,且伤前活动良好,也可以先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如果骨质疏松,则应行关节置换:预期寿命较长,伤前活动良好者,或者合并髋关节疾病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预期寿命较短、伤前活动较差者,可行股骨头置换术。
•对于年龄在75岁以上的患者:•采取关节置换术:大多采取单极或双极股骨头置换。
•对于病理性骨折,可采取关节置换术。
(二)手术时机•对于似行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患者,应尽快完成术前评估,急诊手术。
国外不同文献报道的手术时机6~24h以内不等,我院的经验是在24h内,及早安排手术。
•对于似行关节置换的患者,应尽快完成术前评估,尽早安排手术治疗。
有文献表明,术前卧床时间的延长,并发症率有所增加。
301医院的经验是在入院之后,首先除外抗凝禁忌,即开始抗凝血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采取低分子肝素100U/kg Qd皮下注射或者口服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并于术前12h停用(三)手术目的•恢复颈干角及前倾角•恢复正常的髋关节解剖对位关系。
•避免骨折断端的吸收及远期短颈畸形。
•对于年轻患者,行复位、内固定术恢复患者正常的活动功能。
•对于老年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获得早期的下床活动,避免卧床造成的并发症,减少病死率。
二、手术技术(一)股骨颈骨折闭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体位与术前准备:本手术对于体位要求较高,只有正确的体位、良好的透视角度和应用牵引床,才能获得良好的复位。
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术是一种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股骨骨折。
这种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在股骨骨折的患者身上采取保守性的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种手术的基本方法是用特制的内钉将骨折处的对侧骨碎片固定住,并采取一定的引导、促进骨折部位快速愈合,使骨折支架恢复到正常位置,以恢复功能和形态。
指征:
1. 小型关节骨折:X线片上无明显骨折线,不影响关节功能,但锥体状结构处明显骨性软骨撕裂、不稳定,有明显失衡现象。
2. 关节骨折后稳定难、复位困难:经关节骨折复位后,骨折边的稳定性差,复位不稳定,手术复位有困难。
3. 颅颌面骨折:颅外伤或脑外伤后所致的骨折,如颅前骨折、细颅骨折等,尤其以轴状骨和水平面骨折及软骨破裂为主。
手术步骤:
1. 切口开放:切口常采用一般性的穹顶拉拔切口,一般不超过6厘米,同时要求钉的安置不会影响关节运动,避免钉受限。
2. 安置内钉:通常采用双头内钉或单头内钉,材料主要是钢材,也可采用钛合金等材料,其尺寸有专用钉和体外消化钉,用以
确定钉的位置和方向,以满足良好的复位和固定。
3. 固定安置:作用于内钉上,依次安装内外后板和内外头板,紧固螺钉尽量让塑形支架贴近体表,以减少皮肤介入。
4. 梯度调节:根据支架纵横梁之间的梯度调整,确定复位是否偏斜,以确保股骨骨折的正确复位。
5. 手术结束:缝合切口,贴合伤口处的组织,清理手术痕迹,安排患者行继发性护理。
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手术步骤1. 引言1.1 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简介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重要骨折,特别是在老年人中。
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股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其通过手术切开股骨,将骨折片复位后用髓内针内固定,以恢复股骨的稳定性和功能。
这种手术的操作过程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来完成。
这种手术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并在治疗股骨骨折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术后的康复情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
通过深入了解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的手术步骤和操作技巧,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前景】。
2. 正文2.1 手术前准备手术前准备是股骨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的顺利展开。
在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评估: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了解股骨骨折的类型、位置、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等。
这些信息将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中的操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 术前检查: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检查项目,以确保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在手术中能够正常运转。
3.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在术前禁食禁水,通常需要提前8小时停止进食和饮水,以免手术中发生呕吐导致误吸等情况。
4. 手术团队准备: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团队交流,明确分工,准确掌握手术步骤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
5. 术前沟通:在手术前,医生需要向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沟通,解释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增强合作意愿。
还需要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确保手术合理性和安全性。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和患者的顺利康复。
⼿术适应症与禁忌证【适应症】1. 管状⾻的⾻⼲⾻折、⾻不连、畸形愈合;本⼿术采⽤经阔筋膜张肌⼊路1. 在股⾻⼤转⼦顶端上⽅2厘⽶做2-3厘⽶的切⼝;2. 切开阔筋膜张肌,找到梨状窝。
术后康复⿎励进⾏髋、膝关节活动度练习,出院之前应⾏股四头肌训练和直腿抬⾼练习。
伤⼝愈合后⾏髋外翻训练。
前六周使⽤拐或步⾏器等助⾏器辅助⾏⾛,建议此时进⾏髋和膝关节活动度练习和肌⼒训练。
六周后如果X线⽚表现为进⾏性愈合,且⼒量获得恢复,即可完全独⽴⾏⾛。
⼿术步骤本病例为股⾻⼲中三分之⼀⾻折的A型⾻折。
【体位】1. 患者侧卧于⼿术床上,于⼤腿间及健肢⼩腿腓总神经区域垫软枕。
【消毒铺⼱】2. 患肢消毒铺⼱裹⾜,暴露出髋部、⼤腿以及膝关节部分。
【切开暴露】3. 在股⾻⼤转⼦顶端上⽅2cm做2-3cm的切⼝。
4. ⽌⾎钳钝性分离肌⾁直⾄股⾻⼤转⼦,切开⾻膜。
【复位、植⼊髓内钉】5. 通过切⼝将⼊路器顶到梨状窝上,C臂机透视确认⼊路器与股⾻⼲轴线平⾏。
7. 取下蜂窝导向器。
8. 将12.5mm开⼝软钻连接到动⼒⼯具,通过⼊路器在股⾻近端钻孔。
开⼝软钻组合可以将股⾻近端开⼝直径扩⼤⾄14mm。
9. 取下12.5mm开⼝软钻和导针。
10. 复位杆穿过⼊路器,于C臂透视下,对⾻折进⾏复位,助⼿“滑雪橇式”纵向牵引患肢,利于复位杆插⼊⾻折远端。
12. 取下复位杆。
13. 使⽤8mm空⼼软钻沿着圆头导针进⾏扩髓;依次加⼤软钻型号,直⾄扩髓时声⾳变为“嗒嗒”,扩髓完成后取下软钻;根据最终软钻的直径,选择髓内钉的直径(⽐软钻直径⼩0.5mm或1mm)。
15. 取下⼊路器和14mm软钻,沿着导针置⼊髓内钉,髓内钉到达位置后,取出导针,于C臂机透视下确认髓内钉与股⾻轴线对齐,近端2个螺钉都能放置于⼤粗隆上。
16. 使⽤⽪肤保护套筒穿过导引孔直⾄股⾻⽪质,将6.4mm钻头(带刻度)连接到⾻动⼒,进⾏钻孔,但不通过对侧⽪质,钻到⼩转⼦处,于套筒顶端读出钻上的刻度,作为打⼊螺钉的长度。
闭合复位结合关节内造影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小头颈骨折彭新跃【摘要】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结合关节内造影弹性髓内针内固定在儿童桡骨小头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集本院小儿骨科儿童桡骨小头颈骨折5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切开复位钢板螺钉系统内固定)和观察组(闭合复位结合关节内造影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术前术后评估骨折疼痛度、肘关节功能,计算治疗总有效率,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肘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分值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闭合复位结合关节内造影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给患儿造成的疼痛较轻,骨折复位良好,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值得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6(006)006【总页数】4页(P196-199)【关键词】内固定;桡骨小头颈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作者】彭新跃【作者单位】广东省陆河县人民医院外三科,广东陆河 516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儿童桡骨小头颈骨骨折是小儿骨科中常见的创伤性骨折,临床常使用石膏固定等方法对移位角度<30°的OBrienⅠ型骨折进行固定,疗效较好。
但中度及重度(OBrienⅡ及Ⅲ型)患儿因桡骨头骺及关节内骨折血供受破坏,生长受累,单纯整复法无法取得良好复位效果,治疗后维持不佳[1]。
手术切开复位虽然能取得解剖复位,但术后上尺桡关节融合﹑桡骨头缺血坏死风险增加,切开复位并发症发生率超过50%,且不便于内固定操作,术后容易再移位[2]。
本研究于2014年2月~2015年7月研究闭合复位联合关节内造影弹性髓内钉在儿童桡骨小头颈骨折中的固定效果,取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4年2月~2015年7月,我院小儿骨科共收治儿童桡骨小头颈骨折25例,均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关节内造影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法,归为观察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2~12岁,平均(7.8±2.1)岁;体质量(17.3~36.3)kg,平均(26.6±2.3)kg;右侧﹑左侧分别为13例﹑12例;受伤至手术间隔(2~6)d,平均(4.3±1.2)d;致伤原因:摔伤﹑被人打伤﹑车祸伤﹑其他分别为10例﹑5例﹑10例﹑5例;OBrienⅡ﹑Ⅲ型分别为13例﹑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