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 格式:ppt
- 大小:6.57 MB
- 文档页数:22
第8章五、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一、单选题1.如图,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实心正方体铁块,将铁块浸没在密度可改变的盐水中,盐水的密度始终小于铁块的密度。
下列表示铁块受到的浮力F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随盐水密度ρ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2.将两个实心铜球和铝球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已知ρ铝<ρ铜,ρ水<ρ盐),它们所受浮力相等,则它们体积的大小关系为()水A.铝球大B.相等C.铜球大D.无法确定3.图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F2-F1=F3+F4B.F1+F2=F3-F4C.F1-F2=F4-F3D.F1+F3=F4-F24.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现将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则该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1×103kg/m3,g=10N/kg)()和该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水A.9N,0.75×103kg/m3B.9N,0.8×103kg/m3C.8N,0.75×103kg/m3D.8N,0.8×103kg/m35.潜水艇从水面上下潜到刚没入水面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浮力不变、重力不变B.浮力变大、重力变大C.浮力变大、重力不变D.浮力变小、重力变小6.小红用弹簧测力计、铁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大烧杯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为1NB.由甲、乙、戊三图可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C.由甲、乙、丁三图可知,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所受浮力越大D.再增加一个体积和铁圆柱体相等的铜圆柱体,可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7.下列关于浮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一定越大B.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合于液体,不适合于气体D.只要物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一定越大8.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B.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C.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0.3ND.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二、填空题1.如图,一只重为20N的天鹅在平静的水面上游动,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它身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是______m3。
实验15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一、选择题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其中所用金属块a和塑料块b的密度不同,但重力均为1.6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0.3NB.利用甲、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C.利用乙、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D.利用丙、丁,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解析】A、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受到浮力的大小为F浮=G﹣F乙=1.6N ﹣1.0N=0.6N,故A错误;B、根据甲、乙可知,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不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同,所以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故B错误;C、根据乙、丙可知,物体的重力相同、物体的密度不同、物体的体积不同,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探究浮力与密度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的体积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物体的密度不同,故C错误;D、根据丙、丁可知,同一个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2.小红用弹簧测力计、铁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大烧杯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为1NB.由甲、乙、戊三图可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C.由甲、乙、丁三图可知,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所受浮力越大D.再增加一个体积和铁圆柱体相等的铜圆柱体,可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解析】A、由称重法测浮力可得,铁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为:F浮=G﹣F=5N﹣1N=4N,故A错误;B、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乙、戊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故B错误;C、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故C错误;D、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只改变物体的质量,故增加一个体积和铁圆柱体相等的铜圆柱体(根据m=ρV可知质量不同),可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故D正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5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含解析) 1 / 1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5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含解析)一、单选题1.把充入一定空气的弹性气球按没入水中后继续往下按的过程中( )A .气球内气体质量不变、密度不变B .气球内气体压强增大,气球所受浮力增大C .气球内气体质量不变、密度增加D .气球内气体压强减小,气球所受浮力减小2.图中哪一个才是浮力的方向A .1B .2C .3D .4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漂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当向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并搅拌,待小球静止后,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和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化情况是( )A .小球所受到的浮力不变,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不变B .小球所受到的浮力不变,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C .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减小,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D .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增大,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不变4.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10g 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A .大于10gB 小于10gC .等于10gD .无法确定5.在烟盒内取一片包装纸,用火烧去纸皮,便得到一片铝箔,将它做成中空的碗状,可以漂浮在盛有水的塑料桶中。
如果将这片铝箔揉成团,它会沉入水底。
那么()A.铝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B.铝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C.铝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D.铝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6.A、B是两个质量完全相同的长方体铝块,轻轻放入水中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关系是:V排A= V排BB.两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F浮A>F浮BC.两物体的体积相等D.A是空心的,B是实心的7.晶晶帮妈妈洗碗时发现,同一只瓷碗既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瓷碗能漂浮在水面上,说明陶瓷的密度比水小B.瓷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浮力等于其受到的重力C.当漂浮的瓷碗沉入水底后,水对盆底的压力变大D.当漂浮的瓷碗沉入水底后,水对盆底的压强不变8.小东同学做了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2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典例(2011年中考·贵州铜仁卷)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石块的重力G= N。
(2)石块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G′= N,由此可得石块所受浮力F浮= N。
(3)石块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G排= N。
(4)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可以发现:F浮G排。
解析:本题重点是弹簧测力的读数,关键是认清分度值和指针所指示的刻度;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去物体浸没在在液体中的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指在3N刻度上,所以在空气中石块的重力为3N;(2)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1N下面第3个小格上,示数为1N+0.2N×3=1.6N,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G﹣G′=3N﹣1.6N=1.4N;(3)空桶的重力为0.4N,空桶和石块排开的水总重力为1.8N,所以石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1.8N﹣0.4N=1.4N;(4)比较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发现,二者大小相等,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答案:(1)3.0 (2)1.6;1.4 (3)1.4 (4)=点评: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由本实验可以得出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2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针对练习1.(2011年中考·内蒙古赤峰卷)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1)上述四种情况,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有关。
(3)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1.(1)甲(2)液体种类(液体密度)(3)乙、丙解析:(1)因为在数值上重力=浮力+拉力,所以受到的浮力最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大,应该是甲图;(2)丙、丁两次实验,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浸没的深度都相同,只有液体的种类不同,因此是探究浮力与液体种类的关系;(3)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应控制液体种类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只改变浸没的深度,符合条件的只有乙、丙,数据显示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2.(2011年中考·山东临沂卷)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设计理念】1.从生活中浮力现象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2.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方法探究,提倡多种学习方式。
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创立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思考、讨论、实验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材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试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起的浮力,知道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3.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归纳的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猜想假设、实验设计能力等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有步骤进行实验的条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与能力。
教学重点1.浮力的概念。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教学准备皮球、铜柱、铝柱,弹簧秤、溢水杯、橡皮泥、石块、饮料桶、水杯、水、酒精、盐水,细线等。
【教学过程设计】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师:展示图片,这些图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请问这些物体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生:受到浮力的作用。
二、进行新课1、认识浮力。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浮力。
那么什么叫浮力呢?请大家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此时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少?生:(读数)师:用手将物体轻轻托起,此时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又是多少?生:(读数)师:对于同一物体来说,为什么用手将物体托起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要比在空气中时的示数要小?生:物体受到手向上托的力。
时间:班级姓名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二、猜想与假设
三、设计实验、制定计划
1、实验方法:
2、实验原理:
3、实验仪器和器材:
弹簧测力计(0--2.5N)、两个钩码(0.5N)、两个乒乓球(体积相等但填充物密度不同)、玻璃烧杯、鸡蛋、水、盐。
四、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小组合作)
实验1:验证“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实验3:验证“物体密度”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实验5:验证“物体体积”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结论:。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导语: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是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压强差所引起的力。
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浮力的概念,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浮力的定义、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一、浮力的定义与有关公式1. 浮力的定义: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是由于液体或气体的压强差引起的。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2. 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成正比,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公式为:F浮= ρ液体× V物体× g其中,F浮为浮力大小,ρ液体为液体的密度,V物体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二、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 液体的密度: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对于相同体积的物体,当浸泡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时,浮力较小;反之,浸泡在密度较小的液体中时,浮力较大。
2.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反之,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小,浮力越小。
3. 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形状对浮力的大小也有一定影响。
如果物体的形状有利于排开液体,那么浮力就会较大;如果物体的形状不利于排开液体,那么浮力就会较小。
4. 重力加速度:浮力的大小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对于相同物体在相同液体中,浮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成正比。
三、教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下面给出一份教学设计方案。
1. 教学目标:- 理解浮力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掌握用公式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 能够应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浮力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应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问题提出:哪些因素会影响浮力大小?
二、猜想与假设
三、实验设计和计划
1.实验方法:
2.实验原理:
3.实验仪器和器材:弹簧测力计(0-2.5N)、两个钩码(0.5N)、两个乒乓球(体积相等但填充物密度不同)、玻璃烧杯、鸡蛋、水、盐。
四、实验进行和证据收集(小组合作)
实验1:验证“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序号。
物体的重力。
浸入钩码个数。
弹簧测力计示数。
浮力F(N)
1
2
结论1: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实验2:验证“液体密度”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观
察鸡蛋浮沉变化)
结论2: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实验3:验证“物体密度”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序号。
1号球。
2号球。
体积相同。
密度不同。
浮力F(N)结论3: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有关。
实验4:验证“物体浸入液体深度”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
影响(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控制哪些因素不变:
结论4: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实验5:验证“物体体积”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结论5: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有关。
归纳总结:
五、拓展:
1.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2.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有关。
六、实验探究:“F浮”与“G排”。
实验十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透明玻璃筒、鸡蛋、食盐、弹簧测力计、金属圆柱体、细线、烧杯、小石块【实验原理】称重法测浮力: F 浮 =G-F【实验步骤】①把鸡蛋放入盛水的透明玻璃筒中,鸡蛋沉入筒底,然后向水中撒盐并搅动,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
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金属圆柱体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③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改变其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考点方向】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了“称重法”测浮力:=-F G F 浮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法”,把多因素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问题。
3、注意完全浸没和不完全浸没对实验的影响。
4、实验原理:称重法。
5、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和细线以及盐水的浓度会对实验产生一定的误差。
6、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得出影响浮力大小影响的普遍性规律。
7、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不知之处是:读取数据时易受晃动而影响测量结果。
8、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排开液体的重力。
9、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其他因素一定时,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10、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其他因素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11、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创新母题】: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
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逐渐。
实验15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猜想与假设】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1.主要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物体(液物ρρ>)、烧杯、水、盐水等;(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在使用前,需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若没有,则需对测力计进行调零; ②读数时,弹簧测力计需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③测力计示数=大格示数+小格数×分度值.(2)实验中,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来说明浮力大小的变化,F 浮=G-F 示. 2.测量浮力大小的原理:称重法(拉浮F G F -=);3.实验步骤:(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①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如图a ;②把物体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c 、d 所示;③测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结论一:。
(2)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①让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逐渐变大,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c所示;②测出物体所受浮力。
结论二:。
(3)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的关系:①把同一物体浸没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d、e所示;②测出物体所受浮力。
结论三:。
【分析与论证】①由(a)、(c)、(d)三组实验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②由(a)、(b)、(c)三组实验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③由(a)、(d)、(e)三组实验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用测力计提着同一个物体,以不同体积浸入同种液体,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的关系;②控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变,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不同液体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③控制液体的密度及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变,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相同液体的不同深度,探究浮力的大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
8.5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浮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掌握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浮力概念的理解。
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
2. 教学难点: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三、教学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盛水容器、不同密度的液体(如盐水、酒精等)、量筒、溢水杯、小桶、刻度尺、细线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提问:为什么船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同样重量的铁块和木块,铁块会沉到水底而木块却浮在水面上?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存在及其产生原因。
2. 新课讲解(10分钟)讲述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强调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引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3. 实验探究(25分钟)实验一: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步骤:1.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G。
2.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
3. 计算金属块在不同深度受到的浮力F浮1、F浮2、F浮3...(F浮=G F)。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实验二: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步骤:1.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G。
2.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水。
3. 将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盐水。
4. 计算金属块在水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F浮盐水(F浮=G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