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80.52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2卷第2期·论著· 超声弹性测量评估宫颈成熟度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中的临床价值赵蕾1 陈佩文2 林莹1 陈菲菲1 肖梅1 (1.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湖北武汉 430070;2.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湖北武汉 430070)【摘要】 目的 前瞻性研究足月妊娠引产前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评估宫颈成熟度的临床价值。
方法 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的147例孕妇在宫颈后穹隆放置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前,超声弹性测量子宫颈矢状面上硬度比(hardnessratio)、宫颈内口应变平均值(internalcervicalos,IOS)、宫颈外口应变平均值(externalcervicalos,EOS)、IOS/EOS比值(Ratio)及宫颈长度数值。
分析宫颈弹性测量数值、内诊Bishop评分与引产成功率的关系。
结果 引产成功105例,成功率71.42%,其中顺产96例,剖宫产9例;促宫颈成熟后未临产42例,其中置药24小时未临产,取药后拒绝继续引产直接剖宫产30例,取药后加用缩宫素引产失败12例。
临产组和未临产组年龄、孕周、分娩前体质指数均无差异,引产前二组手法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内的彩超弹性测量数值发现:临产组孕妇的宫颈内口和外口的弹性具有一致性,无统计学差异(0.3108±0.093vs0.3031±0.108,狋=0.659,犘=0.511>0.05),未临产孕妇的宫颈内口较外口硬(0.368±0.112vs0.326±0.091,狋=2.57,犘=0.015<0.05,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之间比较宫颈弹性测量数值发现:未临产组孕妇宫颈内口(IOS)较临产者硬(0.368±0.112vs0.311±0.093,狋=2.810,犘=0.009<0.05),而两组EOS无统计学差异。
超声技术在宫颈癌诊治方面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4-11T10:34:06.6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作者:郝智红郑云慧[导读] 1.青海大学医学院2013级研究生 810000; 2.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宫颈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下肢肿痛、阴道流血、贫血以及尿频等症状为主.(1.青海大学医学院2013级研究生 810000; 2.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810000)【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诊治运用超声技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1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阴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并对比病理检查结果。
结果: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中,宫颈良性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正常宫颈的评分均≤3分;而宫颈癌患者的评分则≥4分;同时,二维超声和阴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符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运用阴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宫颈癌进行诊断,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为临床上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阴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宫颈癌、诊治宫颈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下肢肿痛、阴道流血、贫血以及尿频等症状为主,由于该病发病早期,在临床上缺乏典型性特征,不容易引起患者注意,待到医院就诊时,往往是中晚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
阴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新型的一种诊断技术,被广泛运用在甲状腺、乳腺、前列腺以及肝脏等部位疾病的诊断中。
因此,本文对宫颈癌诊治运用超声技术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1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4~77岁,平均年龄为(46.8±12.6)岁,所有患者经病理学或者细胞学诊断存在宫颈病变。
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樊静蓉【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采取手术治疗的宫颈癌和宫颈癌变患者各60例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采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病灶检查,通过弹性分级以及与病理分期对比,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的诊断率,选择进行体检的健康人60例进行对照组对比.结果: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结果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手术后患者的病理结果与弹性分级结果能够对比,弹性分级在4级以上的患者表示为宫颈癌,宫颈癌组患者中,弹性分级诊断正确的患者有56例,检出准确率为93.33%,宫颈癌组患者,采取弹性分级诊断正确的患者有43例,检出正确率为71.67%,宫颈癌组和宫颈癌前病变组患者的弹性分级检出率有一定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应用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临床对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中提供重要的依据.【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9(025)002【总页数】2页(P97-98)【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诊断价值【作者】樊静蓉【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云南文山 6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宫颈癌是临床妇科常见的疾病,是患者宫颈阴道和宫颈上皮出现的恶性肿瘤疾病,临床发病率极高,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结构在发病前会出现明显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就是我们所称的宫颈癌前病变,一般需要数年的发展慢慢形成。
采取二维超声检查操作简便,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但是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差[1]。
而超声弹性成像是可以根据患者的组织硬度变化进行诊断,鉴别组织是良性还是恶性,但是此技术在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中应用较少。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采取手术治疗的宫颈癌和宫颈癌变患者各60例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采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病灶检查,选择进行体检的健康人60例进行对照组对比。
内镜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与临床应用刘恩硕; 杨飞; 孙思予【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9(034)009【总页数】4页(P777-780)【关键词】超声检查;介入性; 弹性成像技术; 消化道肿瘤; 活组织检查;针吸【作者】刘恩硕; 杨飞; 孙思予【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辽宁沈阳1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是近年来消化内镜诊治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1]。
EUS可以获得消化道及毗邻器官的高分辨率超声图像,在良恶性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分期、浸润深度等方面有较高的诊断意义[2]。
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实时评估组织硬度的方法。
组织硬度是由组织受压时的形变程度来确定的,与病变的病理性质相关[3]。
体表超声的弹性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甲状腺、肝脏和淋巴结等器官的检查中。
超声内镜弹性成像技术(endoscopic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EUS-E)将EUS与弹性成像结合,利用内镜探头压迫病变,形成病变的弹性图像[4-5]。
早期被用于评估胰腺的弹性并对慢性胰腺炎和胰腺实性肿物等进行鉴别诊断[6]。
近年来,EUS-E的应用扩展到消化道黏膜下肿物(submucosal tumor, SMT)的性质鉴别及消化道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分期等方面[2]。
本文就EUS-E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EUS-E的原理和方法EUS-E的原理是利用EUS超声探头在病变部位的消化道壁施加压力,根据组织不同的弹性系数,运用软件将弹性信息转换成以灰阶或彩色编码的超声图像。
内镜医生根据弹性图像可评估组织的形变程度,进而判断病变的性质[7-9]。
目前,EUS-E的临床应用主要为定性法和定量法。
前者通过利用色度直方图进行分析,应用于第一代超声系统中[10]。
第二代EUS弹性成像系统引入了应变直方图(strain histogram, SH)和应变比(strain ratio, SR)两个重要参数[11]。
·经验交流·宫颈癌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周春艳龚宇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的超声弹性成像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83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良性病变组),均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组应变率比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应变率比值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
进一步将宫颈癌患者根据不同病灶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比较各亚组应变率比值的差异。
结果宫颈癌组与宫颈良性病变组应变率比值分别为3.79±1.13、2.41±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7,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应变率比值诊断宫颈癌的截断值为3.15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2.9%、81.9%、78.5%、0.86。
不同类型宫颈癌患者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比较:①根据病灶大小分为最大径≤3cm者47例和最大径>3cm者36例,应变率比值分别为3.41±1.01和4.29±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9,P<0.05);②根据浸润深度分为浸润深度≤1/2者50例和>1/2者33例,应变率比值分别为3.43±0.82和4.3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6,P<0.05);③根据不同病理结果分为腺癌19例和鳞癌49例(排除不具代表性的腺鳞癌),应变率比值分别为3.40±0.85和4.0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9,P<0.05);腺癌各分化程度应变率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鳞癌各分化程度应变率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94,P<0.05);④根据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11例和无淋巴结转移72例,应变率比值分别为3.87±1.03和3.76±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述·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兴成像技术,其可以客观测量组织弹性这一基本生物学特性,从而评估炎症、肿瘤等可能导致组织弹性改变的病理和生理变化。
目前,超声弹性成像已广泛应用于甲状腺、乳腺、肾脏、肝脏、淋巴结、血管、皮肤和肌肉系统等领域。
2006年超声弹性成像开始用于测量宫颈弹性,以评估宫颈功能不全和早产;随后该技术在妇产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广泛。
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在妇产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一、超声弹性成像的概述超声弹性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对组织施加一个激励,使其在形态、位移、速度等方面发生变化,通过收集组织变化所产生的不同信号,获得组织的弹性信息。
目前,应用于妇产领域的超声弹性成像可分为应变弹性成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 ,SWE )。
1.应变弹性成像:其包括外部由手动压缩引起的变形和内部由器官运动引起的变形,由于其未监测成像组织中的任何振动或波,因此也被称为“静态”技术。
当组织被探头压缩时超声换能器可以检测其变形,通常用来量化组织应变的指标为应变比(strain ratio ,SR ),即病变部位的平均应变指数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比值。
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量化病灶的相对硬度,但不能提供硬度的绝对值;超声图像上的应变标度通常用彩色编码表示,根据不同颜色进行弹性评分,用于评估组织硬度。
2.SWE :该方法是基于运动波创建的图像,因此被称为“动态”技术。
声波能量作用在组织上引起微小局部位移,诱发剪切波,利用超声成像监测剪切波的传播,并计算弹性模量值。
该方法检测结果相对独立于操作者,更具客观性。
此外,SWE 无需周围正常组织作为对比,因此可以用于研究弥漫性和局灶性病变。
基金项目:重庆医科大学未来医学青年创新团队发展支持计划项目(W012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宽仁英才”项目(13-003-003);2023年重庆市妇幼保健科研培育项目作者单位:400010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通讯作者:董晓静,Email :超声弹性成像在妇产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唐紫露董晓静摘要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客观测量组织弹性这一基本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声E-Cervix宫颈弹性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作者:江婷马晓棠涂美琳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第32期[摘要] 目的探討超声E-Cervix宫颈弹性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40例病理为宫颈癌患者、44例病理为癌前病变患者及同期48名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宫颈病变类型分为宫颈癌组、癌前病变组及对照组。
对三组患者入院治疗前常规彩色超声及超声E-Cervix宫颈弹性成像检查结果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常规彩色超声与E-Cervix宫颈弹性成像对于宫颈癌检查影像特点、敏感度、特异度,评价诊断优劣。
结果①超声弹性成像对于不同时期宫颈病变均有特征性特点,在宫颈病变灶(宫颈癌、癌前病变)测量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于病灶长径、横径、前后径数值均大于常规彩色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弹性成像测值与病理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癌前病变组患者弹性图像硬度评分为(1.91±0.60)分,弹性应变指数为(5.48±1.54),两指标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升高,较宫颈癌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于84例病理结果为宫颈病变患者,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彩超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86.6%和72.5%、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E-Cervix 宫颈弹性成像对比常规超声检查可提高宫颈癌敏感度与特异度,对于正常宫颈及宫颈癌宫颈组织检查的弹性成像图像均有特征性表现,对于宫颈癌诊断意义重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宫颈癌;癌前病变;弹性应变指数(SI);敏感度;特异度[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32-0125-05[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ultrasound E-Cervix elas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44 patients with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November 2019 and 48 healthy women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cervical lesion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ervical cancer group, the precancerous les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of routine color ultrasound and ultrasound E-Cervix cervical elastography before admission were collected and sorted out in three groups. The characteristics,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onventional color ultrasound and E-Cervix cervical elastography in the examination of cervical cancer were analyzed and their diagnosis result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①Ultrasound elastography showed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for cervical lesions at different stages. When measuring cervical lesions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technology has greater numerical values than conventional color ultrasound for the length, transverse an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diameters of the les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lastography and pathological measurements(P>0.05). ②The hardness score and elastic strain index in the precancerous lesion group were (1.91±0.60)points and (5.48±1.54),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ervical cancer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③For 84 patients with cervical lesions as pathological results,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and conventio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ere 92.5%, 86.6% and 72.5%, 68.2%,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ultrasound E-Cervix cervical elastography can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ervical cancer. It has characteristic performances for normal cervix and cervical tissu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and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Cervical cancer; Precancerous lesions; Elastic strain index; Sensitivity; Specificity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宫颈癌临床发病率极高,在女性肿瘤患者中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
产科宫颈超声长度测量及其临床应用宫颈长度测量技术超声评估CL可以通过经腹、经会阴或经阴道进行测量,推荐经阴道超声检查:经腹超声:难以显示宫颈,尤对宫颈缩短病人检查更容易失败,成功经腹超声检查有赖于膀胱充盈,而膀胱充盈会误增宫颈长度。
经会阴超声:测量宫颈长度是指将凸阵型探头沿病人矢状面放置在大阴唇之间。
经阴道超声:受检者排空膀胱,仰卧,取膀胱截石位候检;将阴道超声探头小心放进阴道,并置于前穹窿。
注意探头不要压迫宫颈,否则会人为增加宫颈长度;取宫颈矢状切面,宫颈内口以强回声的宫颈内膜为指示点,以免与子宫下段肌层混淆;使用游标尺测量宫颈外口至内口线性距离;每次超声扫描应持续2-3分钟。
检查可重复性。
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有高度可重复性。
表1经阴道超声评估宫颈长度技术图像放大子宫颈应占屏幕的50-75%测量法将卡钳放置在宫颈内口和外口之间,在它们之间的一条直线重复测量获得三个不同的测量值并选择技术上正确的最短的一个持续时间允许有足够的时间获得三个技术上正确的测量值,以便观察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描述其他发现漏斗、羊水碎片、污泥、膜分离、前置血管、低洼胎盘、异常侵袭性胎盘避免陷阱充满膀胱或过度的探头压力可能会人为地延长宫颈长度下段增厚或子宫收缩可能类似于漏斗:正确识别宫颈黏膜通过在内口水平描绘膜的走行,避免将宫颈粘液与漏斗混淆宫颈弯曲宫颈经常呈现弯曲状态。
当宫颈弯曲时候,测量宫颈内外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减少宫颈长度。
推荐采用直线测量CL长度当 CL>25mm 时,51%病例出现宫颈弯曲,当 CL介于16和25mm 之间时,25%病例出现宫颈弯曲,而 CL<16mm 则没有。
经阴道超声检查宫颈评估示意图图1经阴道超声检查宫颈评估示意图。
正常宫颈伴宫颈黏膜经阴道超声图像(图2)图2正常宫颈伴宫颈黏膜经阴道超声图像。
正常宫颈的经阴道超声图像,宫颈管内呈低回声。
(图 3)图 3 正常宫颈的经阴道超声图像,宫颈管内呈低回声。
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討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50例分别设为研究组和试验组,另选宫颈正常查体者50例为对照组。
三组均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检查结果。
结果:研究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均高于试验组、对照组(P<0.05);研究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为3、4、5分比例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超声弹性成像评分≥3分作为截断值时,诊断正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2.0%、94.0%、91.0%;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宫颈癌病灶长径、横径、前后径长度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弹性应变率比值为(2.73±1.28),明显高于试验组的(0.81±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有效鉴别诊断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且可较为准确判断宫颈癌病灶大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1]。
当前临床上普遍认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感染后患者宫颈上皮细胞可出现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增加宫颈癌变风险[2]。
鳞状上皮细胞癌在宫颈癌中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腺癌、腺鳞癌等[3-4]。
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鉴别诊断效果有很大提升。
常规超声是临床诊断和鉴别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无创技术,但其对鉴别诊断病灶较小的宫颈癌存在明显受限问题[5]。
本研究主要探讨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的可行性,进一步深入分析其评价宫颈癌浸润范围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