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应力松弛金属检测的试验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金属行业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是金属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用来评估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些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说明。
一、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是测量金属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性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通过施加拉伸载荷并记录应力和应变的变化来评估材料的强度、延展性和韧性等指标。
在拉伸试验中,常用的测试参数包括屈服强度、断裂强度、断裂延伸率等。
二、硬度测试硬度测试是评估金属材料硬度的方法之一,它可以用来衡量金属材料抵抗形变和破坏的能力。
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有洛氏硬度测试、巴氏硬度测试和维氏硬度测试等。
这些测试方法都通过施加一定压力并测量材料表面的印痕或弹痕来评估材料的硬度。
三、冲击试验冲击试验是评估金属材料在受冲击载荷下的抗冲击性能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冲击试验方法包括冲击弯曲试验和冲击拉伸试验等。
这些试验通过施加冲击力并记录材料的断裂形态和断裂能量来评估材料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四、压缩试验压缩试验是测量金属材料在受压载荷下的力学性能的方法之一。
它可以用来评估金属材料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压能力等指标。
在压缩试验中,常用的测试参数包括屈服强度、最大压缩应力和压缩模量等。
五、扭转试验扭转试验是测量金属材料在扭转载荷下的力学性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可以用来评估金属材料的刚度、强度和韧性等指标。
在扭转试验中,通过施加扭矩并记录应力和应变的变化来评估材料的扭转性能。
总结:金属行业中,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冲击试验、压缩试验和扭转试验等。
通过这些测试方法,我们可以全面了解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为金属行业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以确保金属材料的安全可靠性。
JIS-Z-2241:201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目次1 适用范围............................................................................... ........ ....................................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3术语和定义............................................................................... ................................................ 14 符号和说明............................................................................... .. (2)5原理............................................................................... ......................................... ............. . (8)6 试样............................................................................... . (18)6.1形状及尺寸............................................................................... ...................... .. (18)6.2试样种类............................................................................... ................ ......... . (18)6.3试样加工............................................................................... ...................... .. (19)7 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 . (21)8 原始标距的标记............................................................................... (21)9 试验设备的准确度............................................................................... .. (22)9.1试验机............................................................................... . (22)9.2延伸计............................................................................... .. (22)10 试验条件............................................................................... .. (22)10.1试验零点的设定............................................................................... (22)10.2试样夹持方法............................................................................... . (22)10.3试验速度............................................................................... .. (23)11 上屈服强度的测定............................................................................... . (24)12 下屈服强度的测定............................................................................... . (25)13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的测定............................................................................... .. (25)14 规定总延伸强度的测定............................................................................... (25)15 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验证和测定............................................................................... .. (25)16 屈服点延伸率的测定............................................................................... .. (26)17 最大力塑性延伸率的测定............................................................................... (26)18 最大力总延伸率的测定............................................................................... (26)19 断裂总延伸率的测定............................................................................... . (26)20 断后伸长率的测定............................................................................... . (27)21 断面收缩率的测定............................................................................... .. (28)22试验报告............................................................................... .. (28)23测量不确定度............................................................................... . (29)23.1一般............................................................................... .. (29)23.2试验条件............................................................................... (29)23.3试验结果............................................................................... . (29)附录A(参考附录)计算机控制拉伸试验机使用的建议 (30)附录B(规范性附录)厚度0.1mm~<3mm 薄板和薄带使用的试样类型 (31)附录C(规范性附录)直径或厚度小于4mm 线材、棒材和型材使用的试样类型 (34)附录D(规范性附录)厚度等于或大于3mm 板材和扁材以及直径或厚度等于或大于4mm 线材、棒材和型材使用的试样类型............................................................................... . (35)附录E (规范性附录)管材使用的试样类型............................................................................... (43)附录F(参考附录)考虑试验机柔度估计的横梁分离速率 (46)附录G(参考附录)断后伸长率低于5%的测定方法 (47)附录H(参考附录)移位法测定断后伸长率............................................................................... (48)附录I((参考附录)棒材、线材和条材等长产品的无缩颈塑性伸长率的测定方法 (50)附录JA(参考附录)............................................................................. (51)附录JB(参考附录)........................................................................... . (52)附录JC(参考附录)JIS与国标对照表 (55)日本工业规格Z2241:201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Metallic materials -Tensile testing -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序文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6892-1:2009《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金属材料拉伸实验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工程材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拉伸实验是评价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对金属材料拉伸实验的原理、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1.原理。
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是通过施加拉伸力,使试样产生塑性变形,从而研究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在拉伸实验中,试样会逐渐发生颈缩,最终断裂。
通过实验中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分析出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2.方法。
进行金属材料拉伸实验,首先需要准备好金属试样。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拉伸试验机,将试样夹紧在拉伸试验机上。
然后,施加拉伸力,记录下试样的载荷和变形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试样的表面光洁,避免表面缺陷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实验结果。
通过拉伸实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反映出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曲线的起始部分为弹性阶段,此时金属材料受到的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
当应力超过一定数值时,金属材料进入塑性阶段,此时应力与应变不再呈线性关系,试样开始产生颈缩。
最终,在应力达到最大值时,试样发生断裂。
4.分析与讨论。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计算出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通过对不同金属材料进行拉伸实验,可以比较它们的力学性能,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5.结论。
金属材料拉伸实验是研究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得到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出其力学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拉伸实验是评价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得到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在拉伸加载下的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观测和分析,可以得到材料的拉伸性能参数,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对于材料的设计、选材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时,首先需要准备好试样。
通常情况下,金属材料试样的标准尺寸为长度为5倍直径,宽度为直径的2倍。
试样的两端需要加工成圆形,以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
在试验前,需要对试样进行表面处理,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使用拉伸试验机。
首先,将试样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上,然后施加加载,使试样受到拉伸力。
在加载过程中,通过传感器采集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试样的变形情况。
根据试验数据,可以得到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参数。
在进行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试样的制备需要符合标准要求,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试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加载速度,以避免试样因过快加载而发生动态效应。
最后,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准确的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可靠的试验结果。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是评价材料拉伸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材料在拉伸加载下的行为进行观测和分析,可以揭示材料的内在性能和力学行为规律。
因此,对于材料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在拉伸加载下的行为进行观测和分析,可以得到材料的拉伸性能参数,对于材料的设计、选材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注意试样的制备、加载速度的控制以及试验数据的准确处理,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金属材料拉伸实验拉伸实验是用来检测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性能和力学行为的一种常见实验方法。
在这个实验中,一根材料样品会经受一个施加在其两端的拉力,然后通过测量样品的变形来确定其力学性质。
首先,要进行拉伸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一根金属材料样品。
这个样品可以是一个均匀的圆柱形条或矩形条,并且要保证材料的长度远大于其直径或厚度。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实验的拉伸速度。
拉伸速度会影响材料的变形和断裂行为。
通常来说,实验的拉伸速度是恒定的,并且在试验的不同阶段保持一致。
常见的拉伸速度可以是每分钟1毫米或每分钟10毫米。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在样品的两端附上夹具。
夹具会给样品施加拉力,并且还会防止样品在拉伸过程中滑动或扭曲。
夹具要保证稳固并且与样品的表面接触紧密,以避免力的集中和样品的损坏。
在拉伸实验中,我们可以测量以下几个关键参数:1. 应力(Stress): 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施加在材料上的力。
它的计算公式是应力=施加力/材料横截面积。
2. 应变(Strain): 应变是材料在受力下发生的长度变化与原始长度之比。
它的计算公式是应变=变形长度/原始长度。
3. 弹性模量(Young's modulus): 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时的硬度和刚性。
它的计算公式是弹性模量=应力/应变。
4. 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 屈服强度是材料开始发生非弹性变形的应力。
在拉伸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找到出现第一个明显断裂的点。
这个点对应的应力即为材料的屈服强度。
5. 断裂强度(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断裂强度是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最大的应力。
在实验中,当材料开始发生明显断裂时,测得的应力即为材料的断裂强度。
通过实验测量这些参数,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和使用限制。
拉伸实验也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可靠性和应用范围,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森博检测服务中心拉伸应力松弛金属检测的试验方法按照国家规定,其部分所引用的标准如下:GB/T228.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039 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GB/T10623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GB/T12160 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GB/T16825.1 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一部分:拉力和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下面,我们来简单看一下室温弹性模量的测定为了保证伸长测量的正确操作,应测定室温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的测量值应在弹性模量预期值的±10%范围内。
弹性模量预期值通常是通过拉伸试验确定的,使用的引伸计的性能与应力松弛试验使用的引伸计具有同等性能。
试样应加热至试验规定温度(T)。
调整试验炉加热控制系统使温度分布符合表一要求。
试样,夹持装置和引伸计在试验开始前都应达到热平衡。
试样应在加载前至少保温1h,除非产品标准另有规定。
试样加载前的保温时间不得超过24h。
升温过程中,任何时间试样温度不得超过规定温度(T)上偏差。
试验力应施加在试样的轴线上。
尽量减少试样上的弯曲和扭转。
初始总应变和对应的初始应力的测定精度至少为±1%加载可以采用应变控制也可以采用里控制。
应变或力的增加应平稳,无冲击,初始总应变的施加过程应在10min内完成,记录加载时间。
在加载过程中,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或通过递增的方式施加试验力并记录每个力的增量对应的伸长量来获得应力-应变或力-位移图。
应绘制和评估高温应力=应变图,保证伸长测量的正确。
字整个试验过程中,总应变值应保持基本恒定。
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总应变的控制不同。
对于采用力控制加载的方式,总应变值应控制在初始总应变的测量值的±1%的范围内;对于采用应变控制加载的方式,通过逐渐减少应力使总应变值应控制为总应变的规定值。
对于人工进行力调整的方式,实际上只是采用力的逐减方式使测量应变返回到总应变ε;对于伺服控制总应变来讲,力的调整是通过递减或递增的方式进行的,应变波动范围大约控制在±1%以内。
金属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机操作规程
1、使用前准备工作:弛试验开始前须打开空调器,并使试验室温度稳定在20±2℃。
试件应在试验室环境温度下放置4 小时以上方能上机试验。
2、操作步骤
2.1 打开UPS 电源,开启计算机,接通放大器并将放大器预热15 分钟以上。
根据试件的初始荷载选择传感器规格及放大器档位,并将放大器力值调零。
2.2 扳动加载与卸载开关,调节张拉丝杠的位置,使其外端面凸出于机壳最外侧端面30mm 左右。
将试件穿入张拉丝杠和拉伸架的中心孔,安装好两端锚具。
2.3 用鼠标左键点击“预加载”,当力值到“1kN”左右,系统自动停止加载。
此时可对钢绞线和锚具进行对中调整。
2.4 当试件对中调整完后点击“加初载”,系统自动转入松弛试验。
试验完成后点击“卸载”,卸掉荷载,试验结束。
3、保养及注意事项
3.1 试验中如选用300kN 传感器(1 档)必须将50kN 传感器从机架上卸下,以免造成传感器过载损坏。
3.2 每次运行之前检查张拉丝杠润滑情况,丝杠润滑剂为二硫化钼,通常每两年更换一次,若发现丝杠润滑剂被杂质污染,则必须立即更换。
金属结构应力测试通用方法
金属结构应力测试的通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盲孔法:在被测工件的表面贴上应变花,并对工件打孔,孔周围应力松弛,而形成新的应力/应变场分布。
通过标定应变释放系数A、B,基于弹性力学原理可推算出工件原有残余应力及应变。
这种方法在1934年由德国学者Mathar J提出,现已发展的较为成熟。
电阻应变计测量法:通过测量被测物电阻大小的变化,根据等量关系进行换算从而求出应力。
这种检测方法是目前通用的测试方法中最早被大众接受,最广泛使用的。
这种测量方法能数字化测量应用十分广泛,并且频率、精度、灵敏度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但是在动态的检测中,由于很难进行信号监测,因此精度很容易受外部条件的影响。
X射线法: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构件中的应力的检测是无损的,相较其他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非常好用,广受好评。
但是它的检测精度非常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通常监测的设备十分复杂,所以很难用于现场的测试,这是它的一个明显的弊端。
光弹性法:通过计算结构模型的干涉图来计算应力的大小。
这种方法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光弹性法。
以上就是金属结构应力测试的通用方法,这些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取决于测试的目的和要求。
同时,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正确实施和解释结果。
在选择和应用这
些方法时,应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指导。
金属动态拉伸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金属材料在动态拉伸条件下的力学行为,探索其性能特点及变形规律。
实验原理动态拉伸实验是通过施加动态载荷来研究材料的拉伸性能。
拉伸实验一般使用万能试验机,其原理是施加固定速率的加载,测试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参数。
实验装置与材料- 万能试验机- 金属拉伸样品- 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步骤1. 准备金属拉伸样品,保证其尺寸符合实验要求。
2. 将拉伸样品装夹在万能试验机上,并调整加载速率。
3. 开始拉伸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拉力、位移等数据。
4. 在样品断裂前的某一时刻停止拉伸,记录断口形貌。
5. 分析实验数据,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测试得到的数据,我们绘制了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见下图)。
曲线中,横轴表示应变,纵轴表示应力。
从应力-应变曲线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和特点:1. 在拉伸实验开始时,应力随着应变的增大呈线性增加。
这是因为金属材料在这一阶段受到的外部应力小,内部晶粒与晶粒之间的位错滑移较少,因此其变形主要是由于晶格间的弹性变形。
2. 随着应变的进一步增大,应力与应变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
这是因为应变增大后,晶粒与晶粒之间的位错滑移逐渐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位错移动和重排,导致了变形能量的消耗以及晶粒的重新排列。
3. 在达到一定应变时,材料开始出现颈缩现象。
颈缩表明材料出现了局部的应力集中,该部分继续变形,其他部分停止变形,从而导致材料的断裂。
4. 拉伸过程中,随着应力的增大,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表现出显著的延展性。
材料的延展性可以通过伸长率等参数进行测量和评估。
结论通过金属动态拉伸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材料的变形行为和破坏形态。
根据实验结果,不同金属材料在动态拉伸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些曲线的形态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为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金属材料拉力试验引言:金属材料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力学性能的测试是了解材料强度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拉力试验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通过施加拉力来研究金属材料的强度、延展性和塑性等性能。
本文将介绍金属材料拉力试验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一、试验原理金属材料拉力试验的原理基于胡克定律和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质。
胡克定律表明,在弹性阶段,拉伸力与伸长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而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和塑性,所以在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金属材料会发生塑性变形,伸长量会显著增加。
二、试验步骤1. 样品制备: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尺寸的金属样品,并进行表面处理,以确保样品的平整度和表面质量。
2. 安装夹具:将样品固定在拉力试验机上的夹具中,确保样品与夹具之间的接触紧密,避免产生滑动或扭曲。
3. 施加载荷:通过拉力试验机施加逐渐增加的拉力,开始时应用较小的载荷,逐渐增加到设计要求的载荷水平。
4. 记录数据:在施加拉力的过程中,记录载荷和伸长量的变化,并画成载荷-伸长量曲线。
5. 试验结束:当样品发生断裂后,试验结束。
记录断裂载荷和伸长量,并对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
三、试验应用金属材料拉力试验可以提供丰富的力学性能数据,对于评估材料的强度、延展性、塑性和韧性等性能非常重要。
它在工程设计、材料研发和质量控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工程设计:通过拉力试验可以确定材料的强度,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例如,航空航天、汽车和建筑领域的结构设计都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和安全系数。
2. 材料研发:拉力试验可以评估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帮助研发人员选择最适合特定应用的材料。
例如,在新材料的开发过程中,拉力试验可以用于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金属制品的质量控制中也常使用拉力试验来检验产品的强度和耐久性。
例如,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和机械零件等制造过程中,拉力试验可以帮助检测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
结论:金属材料拉力试验是了解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通过施加拉力并记录载荷和伸长量的变化,可以评估材料的强度、延展性和塑性等性能。
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引言应力松弛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材料在长期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疲劳性能。
铜及铜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
因此,了解铜及铜合金在长期应力作用下的性能表现,对于确保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试样制备:从铜及铜合金材料中切割出试样,通常采用标准尺寸和形状的试样,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
2.试样加工:通过机械加工等方法,对试样进行表面处理,以消除试样表面的应力集中。
3.试验设备准备:将试样放置在应力松弛试验机中,试验机应具备加载和记录试样变形的功能。
4.试验参数设定:根据试样的尺寸、形状和预期的应力条件,设置试验机的加载速度、加载持续时间和加载模式等参数。
5.试验执行:启动试验机,按照设定的参数对试样进行加载,记录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变形情况。
6.数据处理:根据试验结果,计算试样的应力松弛率和应力松弛曲线等指标,对试样的应力松弛性能进行评估。
重要性铜及铜合金在实际工程中承受各种应力,如机械加载、温度变化等。
这些应力作用下,铜及铜合金的性能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结构的变形、破坏甚至失效。
通过应力松弛试验,可以评估铜及铜合金在长期应力作用下的性能表现,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应力松弛试验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铜及铜合金的应力松弛特性,预测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变形和寿命。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铜及铜合金材料、确定结构的使用寿命以及进行可靠性评估和设计优化都至关重要。
结论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能够评估材料在长期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疲劳性能。
通过这种试验方法,可以了解铜及铜合金的应力松弛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在实际工程中,合理利用应力松弛试验结果,可以确保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深入研究铜及铜合金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对于推动工程材料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拉伸强度检测方法拉伸强度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用于表征材料在拉伸载荷下的抗拉能力。
拉伸强度的测量可以帮助评估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也为材料选型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拉伸强度检测方法。
一、金属拉伸试验方法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是最常用的测量拉伸强度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将材料样本置于试验机的夹具中,并施加拉伸载荷,使材料产生拉伸应力,然后测量该应力下材料的断裂前后的长度差异,以计算拉伸强度。
具体操作步骤:1.制备符合标准要求的试样,常见的试样形状有带状、圆形和矩形等。
2.将试样夹在试验机的夹具中,确保试样在试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滑移或旋转。
3.以一定速度施加拉伸载荷,直至材料发生断裂。
4.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外部传感器或试验机内置的力传感器测量施加的拉伸力。
5.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外部传感器或试验机内置的位移传感器测量试样的伸长长度。
6.通过上述测量数据计算各个应力点处的应力值,进而得到拉伸强度。
二、聚合物拉伸试验方法聚合物材料的拉伸试验与金属材料类似,也是通过施加拉伸载荷来测量拉伸强度。
不同之处在于聚合物材料具有更大的弹性变形,且具有断膜现象,因此需要一些特殊的试验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1.制备适合的试样形状,常见的有矩形、薄膜和圆柱形等。
2.将试样夹在试验机的夹具中,确保试样夹持力适当,以防止试样滑动或旋转。
3.施加拉伸载荷,并记录拉伸力和试样伸长量。
4.对聚合物材料试样的变形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贯通现象、断裂模式等。
5.通过拉伸力和试样的伸长量计算应力和应变。
6.根据拉伸试验的结果,计算拉伸强度。
三、纤维拉伸试验方法纤维材料的拉伸试验是评估纤维强度的重要手段之一、纤维拉伸试验的原理与金属和聚合物相似,但区别在于纤维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断裂伸长率,试验过程需要更小心和精确的控制。
具体操作步骤:1. 制备适合的纤维试样,常见的试样形状有直径为1 mm的纤维束。
2.将试样夹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中,确保试样夹持力适当,以防止纤维滑动或滑出。
机械学基础实验指导书力学实验中心1金属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1.1 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拉伸实验是材料力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
任何一种材料受力后都要产生变形,变形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发生断裂破坏。
材料在受力——变形——断裂的这一破坏过程中,不仅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而且对变形和断裂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这些能力称为材料的力学机械性能。
通过拉伸实验,可以确定材料的许多重要而又最基本的力学机械性能。
例如:弹性模量E 、比例极限R p 、上和下屈服强度R eH 和R eL 、强度极限R m 、延伸率A 、收缩率Z 。
除此而外,通过拉伸实验的结果,往往还可以大致判定某种其它机械性能,如硬度等。
我们以两种材料——低碳钢,铸铁做拉伸试验,以便对于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力学机械性能进行比较。
这个实验是研究材料在静载和常温条件下的拉断过程。
利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自动绘出的载荷——变形图,及试验前后试件的尺寸来确定其机械性能。
试件的形式和尺寸对实验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就是同一材料由于试件的计算长度不同,其延伸率变动的范围就很大。
例如:对45#钢:当L 0=10d 0时(L 0为试件计算长度,d 0为直径),延伸率A 10=24~29%,当L 0=5d 0时,A 5=23~25%。
为了能够准确的比较材料的性质,对拉伸试件的尺寸有一定的标准规定。
按国标GB/T228-2002、GB/P7314-2005的要求,拉伸试件一般采用下面两种形式:图1-11. 10倍试件;圆形截面时,L 0=10d 0 矩形截面时,L 0=11.30S 2. 5倍试件圆形截面时,L 0=5d 矩形截面时, L 0=5.650S =45Sd 0——试验前试件计算部分的直径; S 0——试验前试件计算部分断面面积。
此外,试件的表面要求一定的光洁度。
光洁度对屈服点有影响。
因此,试件表面不应有刻痕、切口、翘曲及淬火裂纹痕迹等。
一、实验目的:1.研究低碳钢、铸铁的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图。
森博检测服务中心
拉伸应力松弛金属检测的试验方法
按照国家规定,其部分所引用的标准如下:
GB/T228.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039 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
GB/T10623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GB/T12160 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
GB/T16825.1 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一部分:拉力和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
下面,我们来简单看一下室温弹性模量的测定
为了保证伸长测量的正确操作,应测定室温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的测量值应在弹性模量预期值的±10%范围内。
弹性模量预期值通常是通过拉伸试验确定的,使用的引伸计的性能与应力松弛试验使用的引伸计具有同等性能。
试样应加热至试验规定温度(T)。
调整试验炉加热控制系统使温度分布符合表一要求。
试样,夹持装置和引伸计在试验开始前都应达到热平衡。
试样应在加载前至少保温1h,除非产品标准另有规定。
试样加载前的保温时间不得超过24h。
升温过程中,任何时间试样温度不得超过规定温度(T)上偏差。
试验力应施加在试样的轴线上。
尽量减少试样上的弯曲和扭转。
初始总应变和对应的初始应力的测定精度至少为±1%加载可以采用应变控制也可以采用里控制。
应变或力的增加应平稳,无冲击,初始总应变的施加过程应在10min内完成,记录加载时间。
在加载过程中,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或通过递增的方式施加试验力并记录每个力的增量对应的伸长量来获得应力-应变或力-位移图。
应绘制和评估高温应力=应变图,保证伸长测量的正确。
字整个试验过程中,总应变值应保持基本恒定。
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总应变的控制不同。
对于采用力控制加载的方式,总应变值应控制在初始总应变的测量值的±1%的范围内;对于采用应变控制加载的方式,通过逐渐减少应力使总应变值应控制为总应变的规定值。
对于人工进行力调整的方式,实际上只是采用力的逐减方式使测量应变返回到总应变ε;对于伺服控制总应变来讲,力的调整是通过递减或递增的方式进行的,应变波动范围大约控制在±1%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