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72.50 KB
- 文档页数:10
天成佳境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设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10月1日1.1工程概况:1.1.1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施工前的准备阶段从时间上来看,是从合约签订以后到施工进场前的这段时间。
其主要工作有:*施工图的深化设计;*在甲方的配合下进行划项工作;*排定施工进度表;*设备和施工材料的订货;1.1.1.1施工图的深化设计深化设计主要是在原工程设计基础上,按照中标的产品及合同要求,在甲方配合下由原设计单位负责会签。
系统原理图、铺设管线安装图准确到位。
1.1.1.2划项工作划项的任务是在甲方的指导、配合下和其它相关施工队伍,召开划项专题会。
*明确各自的施工范围;*划定交叉专业的接口;*与相关专业厂家进行技术交底,会议结束后要形成划项会议纪要,由与会各方签字认可。
1.1.1.3施工进度表根据甲方的要求制成施工工序表,呈送甲方。
与其它专业施工队伍密切配合交叉作业,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1.1.1.4设备和施工材料订货及劳动力进场由于设备和施工材料都有订货周期,所以在进现场前,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订货,进现场后及时到位。
施工设备进现场前必须要有严格的检验手续,在确保无损情况下送现场使用。
施工设备使用严格按设备操作规范使用,确保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
进现场前要周密计划好人员的安排,各项工作人员要填写报表,经过审查后方可进现场。
施工人员如有变动要及时补充,不能因此影响工作进度。
1.1.2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指从施工队伍进场到系统施工完毕的这一段时间,其主要工作有:*施工方案;*施工现场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与甲方、和监理的配合;一、主要施工方法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1管线隐蔽工程的施工方法:(1)、管内或线槽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
在穿线前,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2)、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
导线的接头,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3)、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作密封处理。
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一.本工程为一类防火建筑。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等级按一级设置。
二.系统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电梯监视控制系统;应急照明控制系统。
三.消防及弱电控制中心:1.本工程消防及弱电控制中心设在首层,并设有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口。
2.消防及弱电控制中心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制台,CRT显示器,打印机,应急广播设备,消防直通对讲电话设备,电梯监控盘和电源设备等组成。
3. 消防及弱电控制中心可接收感烟,感温等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阀,压力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
4.消防及弱电控制中心可显示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水位,显示消防水泵的电源及运行状况。
5.消防及弱电控制中心可联动控制所有与消防有关的设备。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控制系统。
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按2总线环路设计,任一点断线不应影响系统报警。
2.探测器: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门2侧设置感温探测器,高大空间设置双波段和光截面报警模块,其他场所设置感烟探测器。
3.探测器与灯具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2米;与送风口边的水平净距应大于1.5米;与多孔送风顶棚孔口或条形送风口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5米;与嵌入式扬声器的净距应大于0.1米;与自动喷水头的净距应大于0.3米;与墙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0.5米。
探测器的具体定位,以建筑吊顶综合图为准4.在本楼适当位置设手动报警按钮及消防对讲电话插孔。
手动报警按钮及对讲电话插孔底距地1.4米。
5.在消火栓箱内设消火栓报警按钮。
接线盒设在消火栓的开门侧,底距地1.8米。
6.在各层楼梯间及疏散楼梯前室走道侧,设置火灾声光报警显示装置。
安装高度为门框上0.2米。
五.消防联动控制:火灾报警后,消防及弱电控制中心应根据火灾情况控制相关层的正压送风阀及排烟阀,电动防火阀,并启动相应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排烟阀280°C熔断关闭,防火阀70°C熔断关闭。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由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进行全面修订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的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取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2章和7个附录。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消防联动控制设计、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系统设备的设置、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系统供电、布线、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本次规范修订是一次全面修订。
在维持原规范基本框架、保留合理内容的基础上作了必要的补充和修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补充了有关线型火灾探测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区域显示器、消防应急广播、气体灭火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专用电话、火灾警报装置,以及模块等设备或部件的工程设计要求,使规范内容更加全面,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2.增加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住宅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工程设计要求。
3.增加了道路隧道、油罐区、电缆隧道等典型场所使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程设计要求。
4.细化了消防联动控制的工程设计要求,使规范更具有可操作性。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文大路218-20号甲,邮政编码:110034),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甲方业主为风力发电厂,本工程施工地点位于开发区林小庄,为了保证本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规范本消防工程涉及水、电和设备安装,我公司将严格按照以下规范进行实施: 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J50242-2002) 2、《电气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滤波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1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 12、《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1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1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6、《建筑采暖卫生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GB50302-2002) 17、《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GB50303-2002) 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1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设部 2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三)施工准备施工准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办理施工手续、技术准备、现场物资准备、施工人员准备、机具机具准备、材料准备等内容。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166-92条文说明主编单位:公安部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条说明制订本规范的目的,即为了提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质量,确保系统正常运行,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人们为了及早发现和通报火灾,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内或其它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系统。
它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现代消防设施,是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一种有力工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和消防保卫工作的不断加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一系列消防技术法规的贯彻实施,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推广应用有了很大发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安全防火工作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作用。
而另一方面,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推广应用的实践中,也存在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的问题,有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调试、验收等方面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科学合理的技术规范。
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消防工作者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调试、验收等基本上无章可循。
即使有某些地区性和部门单位的规定或临时性技术措施,也不尽统一,不尽合理。
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和管理,也影响其效能的发挥。
本规范的制订,不仅为有关安装、使用等部门和单位提供了一个全国统一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也为公安消防监督部门提供了一个监督管理的技术依据。
这对于更好地发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安全防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1.0.2条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
本规范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8)的配套规范,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与该规范是一致的。
※第1.0.3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调试,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完成。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施工方法和工程调试方案消防报警系统管线安装施工方法一、配管(1)预制的各种铁件均需预先刷好樟丹漆。
(2)端子箱及报警主机内的配线需排列整齐、绑扎成束。
并用卡钉固定在盘板上,引出及引入的导线应留有适当余量,以便检修。
(3)金属管配线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接线盒等,其壁厚应大于1.2mm。
(4)埋入底层地面素砼内的铁管和金属线槽,应刷沥青漆一道,埋入砖墙内的铁管,需刷樟丹油一道,明敷的钢管外壁及固定支架、配件等均应刷防火涂料。
(5)使用的管材应经检查,无明显的伤痕、开裂、异物堵塞等,特别是管子的纵向焊缝,不应有明显的凹陷、漏焊等现象,电线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缝等现象。
(6)明配钢管管径在G50及以下,一律应采用丝扣连接。
(7)铁管配线时所有非导电部分的铁件,均应做好相互连接和跨接,使它成为一个连续导体并且接地。
(8)金属管配线工程中,应配用金属制品的附件,管子入盒时,外侧应套锁母,内侧装护口。
(9)一般情况下,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a、明配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如只有一个弯曲时,可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
(10)管线过长,根据规范要求加转线箱(合)PA管装于楼面,DA管装于墙面0.3m处。
(11)明管进明管箱,横平竖直,预先考虑明管敷设部位,过梁及剪力墙处预埋套管。
(12)管线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做法详见JD6-420二式,合时先自制木预埋箱留洞,穿线前埋入成品转线箱,并作水处理,此处下进线管口进箱(盒)1~2cm。
(13)轻钢龙骨吊顶内敷设各类管(槽)线路时,应有各自独立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系统。
(14)明配管支架应单独安装,不得利用其它支架(如管道及土建吊平顶支架)。
支架开孔必须用电钻,严禁用氧电焊开孔管子严禁与支架焊接。
二、穿线(1)在剖开导线绝缘时,不应损伤线芯,导线连接应紧密,应采用压接或搪锡焊接,在导线中间或分支接头处,用绝缘带包敷,不低于原来绝缘强度。
(2)在穿有导线金属管口应套好护圈,护圈不得切开放置,规格应和管子相匹配。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规及技术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合用规及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 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 GBJ50166-2007 )《民用建造电气设计规》( JGJ/T16-2015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4716-2005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4717-2005 )《火灾报警报警器通用技术条件》( GB4717-2005 )上述技术标准和规如有不足或者未能达到国家最新标准时,投标人应使系统设备和材料符合所有最新国家标准、规的要求,并提供给招标人参照执行。
2、系统的总体要求2.1 本建造根据建造防火相关规定设置区域报警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总线与多线相结合的形式设计。
控制中心具有高度集中的权力,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管理和协调任务,所有报警数据均要汇集到消防报警控制主机,所有联动指令均要由消防报警控制主机监视和控制。
消防中心设备包括:消防报警区域控制主机、消防主控计算机、广播主控计算机、消防专用主机、消防广播柜及联动控制柜设备、防火漏电报警主机柜、备用电源等。
2.2 系统应按设计规和图纸要求划分报警探测区域,在整个建造各处按消防规设置感烟、感温及红外光束探测器以及手动报警按钮。
点型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的选择及设置部位应符合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的要求。
所有的探测器应具有报警地址;所有手动报警按钮都应有报警地址,并应有动作指示灯。
在所有手动报警按钮上或者旁边设插孔。
在主要疏散楼梯口设置报警指示灯,当*一楼层发生火灾时,该楼层的显示灯点亮并闪烁。
系统应对消火栓箱按钮、水流指示器、安全信号阀和报警阀组、消防水池水位等设监测装置,随时传送其当前状态信号。
消火栓按钮还须有直接启动消火栓泵的功能和动作确认灯。
系统应对所有联动控制设备(防排烟风机、消防泵、防火卷帘门、气体灭火柜、防火排烟阀、送风口、断电控制信号等),在系统向其发出控制输出信号后,应通过其相应反馈信号确认其当前的状态(动作与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学生:指导老师: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005班学号:31002075302012年6月目录摘要............................................................................................................................ I II ABSTRACT ................................................................................................................. I V 1 绪论. (1)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设计现状 (1)1.3 主要设计内容 (2)1.4工程概况 (2)1.4.1工程说明 (2)1.4.2施工组织方案 (3)1.5施工技术方案 (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介 (9)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 (9)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9)2.2.1触发器件 (9)2.2.2火灾报警装置 (12)2.2.3火灾警报装置 (13)2.2.4消防控制设备 (15)2.2.5电源 (15)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及该大楼的结构选型 (16)3.1区域报警系统 (16)3.2集中报警系统 (17)3.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17)3.4该工程结构选型 (17)3.5报警控制器安装位置的选择和安装 (18)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19)4.1系统选型 (19)4.2 防火区域和报警区域 (19)4.2.1防火分区的定义 (19)4.2.2防火分区的划分 (20)4.2.3探测区域和报警区域的划分 (21)4.3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设计 (22)4.3.1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 (22)4.3.2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部位 (23)4.3.3火灾探测器数量计算 (25)4.4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设置 (26)4.5区域显示器的布置 (27)4.6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的设置 (27)4.7消防专用电话设置 (27)5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29)5.1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29)5.2 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 (30)5.3喷淋泵联动控制 (32)5.4正压风机控制 (33)5.5排烟风机控制 (34)6结论与展望 (35)致谢 (37)【参考文献】 (3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摘要本论文是针对合肥北城世纪城B-05地块商业、公寓大楼消防工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1 总则1.0.1 为了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报警区域 Alarm Zone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
2.0.2 探测区域 Detection Zone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
2.0.3 保护面积 Monitoring Area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2.0.4 安装间距 Spacing两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2.0.5 保护半径 Monitoring Radius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2.0.6 区域报警系统 Local Alarm System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0.7 集中报警系统 Remote Alarm System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0.8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Control Center Alarm System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 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3.1系统保护对象分级3.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表3.1.1的规定。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一、工程概况(一)系统原理1. 本工用了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设置有一台智能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等。
2. 智能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空气采样式烟雾探测控制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相连, 实现分区监视、集中控制。
3.本设计采用二总线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按环境特点设置相应类型的火灾探测器;4. 消防中心装设直拨外线火警电话;5. 根据现行规范要求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机;6.消火栓按钮兼做火灾报警按钮, 且附带电话插孔;7. 各分区的消防专用电话机和电话插孔线路引至消防中心消防电话总机。
8. 本工程火灾应急广播与公共广播合用, 设计要求如下:消防中心火灾应急广播设分区控制台, 火灾时能在消防中心将火灾疏散区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消防中心室能监控和遥控开启用于火灾应急广播时的扩音机;设置火灾应急广播备用扩音机, 其容量不小于需同时广播的扬声器最大容量总和的1.5倍。
9. 火灾报警后, 消防中心控制要求如下:关闭通风送风系统, 关闭电动防火阀并接受其反馈信号;联动有关部位的防排烟风机和防排烟阀并接受其反馈信号;联动有关部位的电动排烟窗;制有关的用作防火间隔的防火卷帘下降到底并接受其反馈信号;于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 烟感探测器动作, 控制卷帘下降至距地1.8M;温感探测器动作, 控制卷帘下降到底并接受其反馈信号。
10.火灾确认后, 消防中心联动控制要求如下:灾疏散区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 启动火灾疏散区警铃;有关部位电梯回降首层;断火灾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视并根据需要遥控消火栓泵和喷淋泵;设有气体消防的场所发生火灾时, 关闭送排风阀,监控气体消防系统灭火并返回信号;(二)主要设备及其用途、安装位置二、施工流程熟悉图纸, 检查隐蔽验收记录及有关设计修改文件。
紧跟土建进度, 在安装初期, 密切配合土建完成各种预埋线管, 预留孔洞和过墙套管, 随着土建的主体结构的陆续交出, 展开管、线、槽敷设, 与其它工种交叉作业。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2. 建设地点:3. 建设单位:4. 使用功能:二. 设计依据1.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2. 相关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
3. 国家现行主要技术法规: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2013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2005 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974. 其它相关现行国家和**市地方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
5.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三. 设计内容本设计包括消防控制中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事故广播系统、消防电话系统、漏电火灾监控报警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设备的供电及接地系统等。
商业内设置烟感探测器。
(由二次装修时设计,本次设计预留点数)四.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 *****-2013),本工程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消防控制室与安防控制室合用,设于西区首层。
控制室内设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图形显示装置,消防应急广播控制器,消防专用电话总机,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器等。
其主要功能包括:1).各消防水泵的电源监视,运行状态显示及起停控制;2).消防水池及消防水箱的水位控制、水流指示器及信号阀状态显示;3).各防火分区防排烟设备手动硬线控制,排烟风机、加压风机运行状态及故障显示4).各防火阀,排烟阀,防火卷帘等的控制与动作显示;5).非消防电源的切除与应急照明的启动;6).其它联动设备的控制及状态显示;7).火灾事故广播的分层发出;8).消防专用通讯、119专线电话9).显示被保护建筑的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及消防设备所在位置的平面图或模拟图等;10).确认火灾后应能控制电梯全部停于首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11). 显示系统供电电源的工作状态. 12). 显示各类型探测器状态、火灾报警.故障报警部位. 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