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线路故障跳闸整治
- 格式:doc
- 大小:210.57 KB
- 文档页数:7
农村通信线路整治工作经验总结一、背景介绍1.农村通信线路整治是指对农村地区的通信线路进行清理、修复、优化和改造,以提高通信网络的质量和稳定性,满足农村居民的通信需求。
由于农村地区的通信线路多为老旧设施,且受自然环境和人为破坏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整治工作。
二、整治工作内容2.农村通信线路整治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线路进行勘查,发现问题点;清理线路,清除杂草、杂物和垃圾;修复线路,对断裂、老化和损坏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优化线路,改善线路的布局和设备配置,增强通信信号的传输能力;改造线路,对老旧设施进行更新升级,以适应新的通信技术和需求。
三、经验总结3.1 做好前期调研和规划工作在进行农村通信线路整治工作时,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地理情况、自然环境和通信设施的现状。
通过对线路进行勘查和评估,发现问题点并制定合理的整治方案,确定整治的重点和优先顺序,对整治工作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3.2 加强对线路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农村通信线路受自然环境和人为破坏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加强对线路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
建立健全的巡检制度,定期对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以预防和减少线路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3.3 利用先进技术和装备进行整治工作在进行农村通信线路整治工作时,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借助新型的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线路的问题点进行精准定位和快速处理,同时可以采用新型材料和设备进行线路的改造和优化,提高通信信号的传输能力和稳定性。
3.4 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在农村通信线路整治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通过培训和考核,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规范和流程进行工作,做到安全高效地完成整治任务。
3.5 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居民的交流和协调在进行农村通信线路整治工作时,需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居民的交流和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农网配电线路主要故障及防范措施实践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网配电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传统的线路配置中故障频发,主要表现为变压器跳闸问题、配网的监督力度不强、维修技术不佳、检验不及时等等。
针对以上情况,工作人员应该加大故障防范力度,转变应用方式,积极推广新技术,加强对设备的管理,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此,本文以农网配电线路主要故障作为切入点,对防范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网;配电线路;主要故障;防范措施配电网是电力安全保障的主要因素,也能够为农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了加强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防止因接地线连接不合理所出现的跳闸现象,要加大电网改进力度,推广新型避雷针,在扩展监控范围的同时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
一、农网配电线路主要故障(一)鸟害引起的故障鸟害引起的故障属于突发性事故,对配电线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由于农村的空气环境比较好,适合鸟类等动植物的生存。
因此,一些鸟通常会在电缆上搭窝筑巢,。
如果鸟群的毛比较细致,并在脱落的过程中渗透到电线内部,很有可能会造成电力短路现象。
第二,其他爬行动物的侵袭。
一些小的鸟卵会吸引蛇的进去。
不论是哪类动物,都会使电线出现缠绕等情况,并导致运行混乱。
同时,如果鸟类在争夺领地的期间发生打斗,并有受伤、血液流入导线等现象,会影响到绝缘子的工作状态,并出现单向短路。
最后,在绝缘线的外层中,往往会看到一些堆积的鸟粪。
这种排泄物会使电流的通畅性性较少,甚至阻碍电力的持续发展。
(二)设备事故所引起的故障设备事故所引起的故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线搭建方式不合理,工作人员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予以执行,导致线路距离地面过近,无法发挥配电网的效应。
第二,熔断器等设备选型不明确,使得电力流通不畅。
当电压负载值变大时,不能够及时将引线切断,造成维护不当。
第三,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对绝缘子等保护设施进行更换,并完善相应的检修程序,引发接地停运故障。
第四,狂风引起的线路缠绕,使得电网的稳定结构被破坏。
加强配电线路跳闸治理的有效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着电网系统不断地进行更新革替。
在庞大的电网系统中,配电网作为主要的电网系统的基础,其面临的电能压力也非常大。
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配电网需要不断地进行运维,在运维的过程中要进行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判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对配电网的检修认知。
关键词:配电线路;跳闸治理引言配电线路不仅要承受输电线路、硬件和线路保护装置的负荷,还要受到大风、大雨侵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甚至受到地理沉降、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破坏。
这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很可能造成配电线路故障,影响配电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
实现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及时排除和处理故障,对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1、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与维护特点为了保障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需要确保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达到标准。
为此,电力企业对电网设备检修与维护工作加强了重视程度,在检修工作实施中,需要对电力系统运行全过程状态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对系统运行安全进行检查,如果系统运行中出现问题情况,要对配电网设备逐一进行排查,以此解决系统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达到稳定性。
此外,在维护工作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检查电力系统运行情况时,对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具体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维护管理方案,以此对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有效控制。
针对配电网设备运行检修与维护工作实施情况,电力企业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力度,组织检修与维护人员开展培训,促使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工作能力,对配电网设备运行异常情况具体化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配电网设备质量问题。
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的重要性。
做好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检修与维护工作,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促使社会不断发展,保障人们日常用电安全。
而且,定期做好配电网设备状态维护工作,可以增加配电网设备使用寿命,减少配电网设备更换次数,帮助电力企业节约一部分经济成本,同时保障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达到标准化要求,促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跳闸线路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网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了当前电力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跳闸线路作为电网中的重要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整个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跳闸线路治理实施方案,对于提升电网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
本次跳闸线路治理实施方案的目标是提高跳闸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因线路故障导致的停电事故发生。
在制定实施方案时,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治理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保障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安全;2. 经济合理,在保证治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提高治理效率;3. 环保可持续,在治理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4. 系统完整,治理过程中要考虑线路与其他设施的协同运行,确保整个电网系统的稳定性。
三、具体措施。
1. 线路巡检,对跳闸线路进行定期巡检,发现线路故障隐患及时处理,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2. 设备升级,对老化、损坏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和升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 技术改进,引入先进的线路监测技术,实时监测线路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线路异常情况;4. 防护措施,加强对线路的防护措施,防止外部因素对线路的影响,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5. 应急预案,制定跳闸线路故障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故障能够迅速响应并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停电时间。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详细的跳闸线路治理计划,明确各项治理措施和时间节点;2.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线路巡检和设备检修,确保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3. 对线路进行技术改进和防护措施的加固,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 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一旦发生故障能够迅速响应并处理。
五、效果评估。
1. 对治理后的跳闸线路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评估治理效果;2. 统计线路故障发生的频次和停电时间,对比治理前后的数据,评估治理效果;3. 收集用户反馈意见,了解用户对跳闸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满意度,评估治理效果。
10kv线路跳闸整改治理方案篇一:浅谈农村10kV线路跳闸及对策浅谈农村10kV线路跳闸及对策摘要:针对农村10kv线路的特点及减少线路跳闸停电的次数及时间,提升服务质量的必要性,从配网设备、专变用户设备、自然灾害、外力破坏、鸟害等多方面,对农村10kv线路调整进行分析,制定应对措施。
关健词:10kv线路线路跳闸对策1 现状情况农村10kv线路具有分布在野外、点多、线长、面广、易受气候、环境影响等特点。
因而在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跳闸,严重影响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不但给自身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用户对电力的增长、合格的电压及不间断供电等电力优质服务的需要日益增长,同时,媒体对因管理、设备、灾害等原因造成线路跳闸停电情况的报道屡见不鲜。
尽量减少线路跳闸停电的次数及时间,提升服务质量,对于供电公司责无旁贷。
2 10kv线路跳闸分析2.1 配网设备原因 10kv配网线路设备自身原因,易造成线路跳闸,分析其原因:一是因10kv线路面向用户端,线路通道比较复杂,交叉跨越各类高压线路、弱电线路、铁路、公路、建筑物、堆积物等较多,极易引发线路故障。
二是线路长期运行,各类低值、零值绝缘子较多,在部分线段污染严重,检查巡视不到位,一遇恶劣天气造成绝缘子击穿放电,引起线路跳闸。
三是因线路档距大,导线弧垂超标,遇大风时易混线,造成相间短路故障。
四是因配变烧毁、避雷器击穿、引流线段落等故障。
2.2 专变用户设备原因专变用户设备故障冲击10kv线路,造成线路跳闸。
分析其原因在于一些专变用户对自身设备疏于管理,一些小型企业一是没有设专职电工,二是电力设备陈旧老化,得过且过,不舍得投资更换。
因此不断发生设备烧毁事故,冲击10kv线路跳闸。
2.3 自然灾害原因农村线路较多分布在野外、田间,雷雨天气时有雷击等原因使瓷瓶击穿或避雷器击穿着火等原因导致线路跳闸。
同时,农村道路树木种植普遍,恶劣的大风天气致使树木倾倒、断裂,断树砸断电杆及线路等电力设备易造成10kv线路跳闸。
10kv线路跳闸整改治理方案篇一:浅谈农村10kV线路跳闸及对策浅谈农村10kV线路跳闸及对策摘要:针对农村10kv线路的特点及减少线路跳闸停电的次数及时间,提升服务质量的必要性,从配网设备、专变用户设备、自然灾害、外力破坏、鸟害等多方面,对农村10kv线路调整进行分析,制定应对措施。
关健词:10kv线路线路跳闸对策1 现状情况农村10kv线路具有分布在野外、点多、线长、面广、易受气候、环境影响等特点。
因而在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跳闸,严重影响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不但给自身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用户对电力的增长、合格的电压及不间断供电等电力优质服务的需要日益增长,同时,媒体对因管理、设备、灾害等原因造成线路跳闸停电情况的报道屡见不鲜。
尽量减少线路跳闸停电的次数及时间,提升服务质量,对于供电公司责无旁贷。
2 10kv线路跳闸分析2.1 配网设备原因 10kv配网线路设备自身原因,易造成线路跳闸,分析其原因:一是因10kv线路面向用户端,线路通道比较复杂,交叉跨越各类高压线路、弱电线路、铁路、公路、建筑物、堆积物等较多,极易引发线路故障。
二是线路长期运行,各类低值、零值绝缘子较多,在部分线段污染严重,检查巡视不到位,一遇恶劣天气造成绝缘子击穿放电,引起线路跳闸。
三是因线路档距大,导线弧垂超标,遇大风时易混线,造成相间短路故障。
四是因配变烧毁、避雷器击穿、引流线段落等故障。
2.2 专变用户设备原因专变用户设备故障冲击10kv线路,造成线路跳闸。
分析其原因在于一些专变用户对自身设备疏于管理,一些小型企业一是没有设专职电工,二是电力设备陈旧老化,得过且过,不舍得投资更换。
因此不断发生设备烧毁事故,冲击10kv线路跳闸。
2.3 自然灾害原因农村线路较多分布在野外、田间,雷雨天气时有雷击等原因使瓷瓶击穿或避雷器击穿着火等原因导致线路跳闸。
同时,农村道路树木种植普遍,恶劣的大风天气致使树木倾倒、断裂,断树砸断电杆及线路等电力设备易造成10kv线路跳闸。
降低10kV配网线路故障跳闸率的措施浅述摘要:随着供电要求的日益提升,如何保证配网运行安全,提高供电质量与可靠性是供电企业关注的焦点。
因此,探讨10kV配网线路发生故障跳闸的各项原因,并采取措施降低跳闸率,对减少或避免停电对于用户的影响和提升供电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10kV配网线路;线路故障跳闸;故障原因;防治措施1某市区配网现状截至目前,某市区的10kV配网线路共110回,总长约597km。
其中公变(431.48MVA)和专变(329.70MVA)的台数分别为876台和784台,公用线路全长566km,110回,专用线路7回,柱上断路器和电缆分接箱数量为169台和462台。
总体来看,该市区的南部与西部线路属于城网,东部与北部线路则属于农网。
其中,东部主要采用架空线路,其线路走廊十分复杂,多数线路及设备都长时间运行,老化程度很高,在实际运行时会受到天气与外力破坏的影响;西部和南部主要使用电缆线路,线路及设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质量和运行维护水平。
2线路常见故障分析本市区10kV配网线路的常见故障与原因(两年内)为:一级原因包括自然灾害、用电设备故障与外力破坏;其中,雷击事故为主要自然灾害类型,故障共发生42次,占比21%;用电设备故障共发生33次,占比16%。
外力破坏主要有非施工作业碰撞,共发生33次,占比16%,以及小动物损坏,共发生21次,占比10%。
由此可以看出,雷击事故是造成线路故障跳闸次数最多的原因,其次是用电设备故障和非施工作业碰撞,最少的是小动物损坏。
针对以上4类故障原因,结合市区实际情况,可得出如下详细统计结果:雷击事故主要发生于市区东部线路,据统计占比为64%,该部线路除雷击事故多发外,还存在大部分雷击事故故障集中于某几条线路的情况。
对此,切实提升东部线路防雷能力是有效降低故障跳闸率关键举措。
在由用电设备故障引发的故障跳闸问题中,不存在故障集中于某部或某几条线路上的情况,跳闸的产生主要和用电设备缺乏有效维护及运行时间过长等有关,也就是用电设备实际健康水平与用户的防外力破坏保护手段。
线路跳闸处置方案背景在电力系统中,线路跳闸经常会发生。
线路跳闸是指电力系统中电路短路或过载时,自动分闸器或手动分闸器自动跳闸的现象。
线路跳闸会造成停电事故,严重影响电力供应和用户用电。
因此,要及时、正确地处理线路跳闸事件,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线路跳闸处置方案一、判断跳闸原因线路跳闸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例如电路故障、过载、短路等。
在处理线路跳闸事件时,首先要判断跳闸的具体原因,以便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
1.电路故障电路故障是指电缆或电线出现断路、接触不良等问题,导致电路无法通电。
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检查电缆或电线是否受损或接触不良,是否需要更换或修理。
2.过载过载是指电路中的负载超过了电路的额定容量,导致电路跳闸。
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检查电路中负载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负载。
3.短路短路是指电路中的两个或多个导体之间发生接触,导致电路发生短路现象。
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检查电路是否有线路接触不良、烧损、插头松脱、电器元件故障等问题,是否需要更换或修理。
二、处置措施1.电路故障导致的跳闸若是电路故障导致的跳闸,则需要检查电缆或电线是否受损或接触不良,是否需要更换或修理。
如果发现电缆或电线受损较严重,可能需要更换电缆或电线,然后重新通电。
如果发现电线接触不良,需要重新接触、插好,然后重新通电。
2.过载或短路导致的跳闸若是过载或短路导致的跳闸,则可通过增加或减少负载来解决过载问题,或检查线路接触不良、烧损等问题,修理或更换电路的烧损部分。
如果电缆或电线受损较严重,可能需要更换电缆或电线,然后重新通电。
三、预防措施为了降低线路跳闸发生的概率,应当加强预防工作,减少跳闸事件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规范安装电线、电缆、插座、开关、自动保护器等电力设备的安装应规范,并符合相关的安装标准。
2.维护保养电力设备需要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
3.培训教育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减少操作不当造成的跳闸事件的发生。
农村配电网故障跳闸原因及预防控制摘要:农村配电线路发生跳闸,将不仅给供电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更影响到城乡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用电。
所以,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至关重要,这个工作需要工程师们能够深入的了解配电线路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故障解决策略,以达到降低跳闸频率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故障跳闸;原因;预防控制1农村配电网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危害1.1保护整定值太小配电线路的保护整定值太小,导致线路的保护工作过于频繁,才会引起跳闸。
在配电系统中,通常使用一段保护和二段保护来保护配电线路和电力设备。
二段保护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过电流保护,通过躲过最大负荷的电流来整定确认,如果此时测定的整定值,小于线路末端的金属短路电流,就会导致电源的线路段出现单相接或者相间放电,所以出现了跳闸。
1.2合闸冲击在合闸送电的过程中如果发生跳闸,还是非常常见的,其主要原因是合闸时产生的冲击电流,持续存在于配电线路中,它会以一种较大的电流形态,存在很长时间,间接导致了配电线路跳闸。
1.3闪络放电配电系统的内部暂态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时常会出现瞬间的过电压,这种电压它持续时间比较短,但是如果出现就会伴随着很高的电值,这就会影响绝缘子串的工作,产生闪络放电现象,是配电线路的断路器产生跳闸现象。
如果配电线路中的绝缘子串配件设备,质量能达到标准,也会出现闪络现象,通过两相或者三相短路,对线路实施保护而出现跳闸。
1.4配电的网线连接点发热、烧断在配电线路施工时要注意导线的连接,电路施工时也一定要选择符合标准的好材料。
因为导线的连接点和引流线连接的地方,长期的运行和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氧化现象,电阻也会增大。
这样如果大负荷电流经过线路,那么导线连接点的温度升高,严重时就会导致导线被烧伤或者烧断,引起跳闸。
1.5导线对于跨越电路放电如果气温过高,线路出现了高峰负荷,线路交叉跨越的距离还有对于地面的距离都会有变化。
这种情况下如果带电线路出现弯曲,对于周围跨越线路的距离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就容易引起导线对于周围跨越线路和跨越物放电,这对于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会造成很大影响,严重时很容易出现跳闸短线现象。
农村弱电线整治方案背景农村电力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资金短缺等因素,农村弱电线问题普遍存在。
弱电线路的老旧、松散、缺陷等问题引起过火灾、人身伤害等严重事故,对农村电力安全网建设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构成重要威胁。
因此,制定一揽子农村弱电线整治方案,对于解决农村弱电线问题,保障农民用电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案内容1.弱电线路全面排查:各地电力公司对农村弱电线路开展全面排查,实地勘察弱电线路的老旧程度、松散情况和潜在危险点,及时发现和纠正弱电线路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2.弱电线路改造升级:对于老旧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弱电线路进行改造升级。
主要包括弱电线路绝缘电阻测试、弱电线路防火处理、弱电线路跳闸器装置升级等综合措施,确保弱电线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3.弱电线路规范设置:依据相关电力规范标准,对弱电线路的设置要求进行明确,统一规范弱电线路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
弱电线路的工程设计需要符合相关的弱电线路设计标准,遵循合理性、科学性和经济性的原则。
4.农村电力安全教育:开展农村电力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普及电力安全知识,提高农民对弱电线路的安全意识,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实施效果1.提高农村弱电线路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为农村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提高农村电力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3.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用电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结农村弱电线路的整治是农村电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制定一揽子农村弱电线整治方案,并加强宣传教育,将为农民用电安全问题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农村安全用电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对策随着农改造的全面结束和低压电的延伸,电力在给农民群众带来生活和经济实惠的同时,用电安全也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态势,人身触电伤亡、电气火灾事故频发,有些事故让人触目惊心。
因此,在农村,加强安全用电知识教育,普及安全用电常识,刻不容缓。
一、农村安全用电存在的问题安全意识淡薄。
一、二期农改造时,改造的范围仅限于客户的闸刀之上,客户室内的电气设计、施工,不在改造的范围之内。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民缺乏相应的电气安全知识,在购买室内线缆等用电设施时往往以“便宜”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购买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一些客户甚至使用破旧的电话线替代电线,接头处用透明胶带、食品袋或废弃的农用薄膜缠裹。
短路、过负荷、漏电几乎是家常便饭。
从近年来农村地区人身触电伤亡案例统计分析情况来看,因使用不合格电气设备造成的人身触电伤亡案例占首位。
违章用电普遍。
农改造时,客户端都安装了三级保护器,但由于一些客户使用劣质用电设备和私拉乱接,导致三级保护器频频跳闸,无法正常用电,所以干脆人为地将三级保护退出。
而这些三级保护装置属于终端保护,安装在各家各户,电力管理人员不可能及时监管到位。
还有一些客户对漏电保护器的功能缺乏了解,认为漏电保护器就是保命器,有了它用电就可以肆无忌惮,特别是在建房、抗旱浇地、摆摊等安装临时用电时,不请专职电工,自己随意私拉乱接,造成触电伤亡。
另外,农改造后,各种设备更新、维护管理由原村级管理改为供电所直接管理到户。
但由于个别农电工自身安全意识不强,在安装维修时,凭经验操作,习惯性违章,也为农村安全用电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急救知识匮乏。
据笔者所知,去年九月份,某村村民赵某触电后,在场数十人,竟没有一人懂得触电急救知识,错过了抢救时间,致使赵某触电死亡。
据调查,目前农村,绝大多数的农民对触电急救知识知之甚少,发现有人触电就慌了手脚,不懂得就地抢救,而是手忙脚乱地往医院送,结果失去了最佳抢救时机,最后酿成悲剧。
农村电网配电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电网建设也逐渐得到了提升和改善。
然而,在农村电网配电环节中,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如低压配电线路故障、用电设备老化、用电需求增加等,这些问题直接威胁着农村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农村电网配电安全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低压配电线路故障问题由于农村电网配电网络的覆盖范围较广,线路设备故障问题较为突出。
同时,由于农村电力设施维护水平的限制,线路的维护更为困难。
低压配电线路故障问题较为普遍,尤其是在天气状况较差的情况下,线路普遍容易受到损坏,从而影响到农村居民用电。
针对低压配电线路故障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及时检查线路及设备,加强维护。
经常检查线路设备的损坏情况及运行状况,及时修复损坏。
在农村电网配电过程中,维护保养工作和设备更新较难,因此应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和更新。
2.做好应急预案。
安排专业的维护人员对线路进行巡查和维护,当发现故障时,需要及时处理。
对于故障导致的停电时间进行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保障用户用电需求。
3.加强对用电安全知识的宣传。
加强对农村居民使用用电设备的安全知识宣传,让农村居民了解在使用用电设备时应注意的事项,提高农村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用电设备老化问题农村用电设备存在老化问题,会直接影响用电质量及安全。
许多农村用户长期使用同一设备,设备老化严重,尤其是电线等设备。
由于档次较低,质量较差,容易出现短路、漏电等问题,给用户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1.及时更新设备。
对于设备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的用电设备及时更换,确保用电设备符合国家标准。
三、用电需求增加问题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发展的需要,导致农村用电需求逐渐增加,电网压力逐渐增大。
在高峰期,用电需求集中,容易引起电网过载,导致设备损坏、电力短缺等问题。
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供电网络。
加强供电网络规划,增加配电变压器容量,增加用电变电站等,从而大大减轻电网压力,保障用电需求。
211电力技术0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迅猛,无线网络也进入家家户户,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居民生活对用电质量的要求提高,根据国家要求,现在每年计划的停电次数在逐渐减少,同时在发生故障之后能够及时处理设备,恢复用户用电。
1 配网线路跳闸原因分析1.1 外力的破坏 配网线路一般放置于比较复杂的环境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来自大自然的外力干扰,经调查外力的损坏占总比例高达30.2%,例如:狂风的破坏、暴雨的洗刷、雾霾的覆盖、寒冬暴雪的侵蚀,种种外力因素都可使线路的绝缘层遭到破坏导致绝缘层老化、变质,从而发生绝缘层断裂保护力下降等现象,最终导致跳闸。
由此可见,外力的破坏也成为配网线路跳闸的一大因素[1]。
1.2 用户的原因 用户对于设备的监督检查管理力度不够,也可导致线路的绝缘能力下降,供电管理部门的检查力度不够也可引发故障,各项监管工作做不到位,使各种问题和存在的隐患都可导致配网线路的损坏。
一些用户存在对知识的匮乏,缺乏对配网线路规定的额定电压等级的认知,随意使用设备,从而导致设备故障。
用户自身原因或者监管不够的原因占发生故障总比例的17%,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1.3 设备的缺陷 工作人员对于线路检查不够认真,态度随意,不能及时发现、处理问题,且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都为设备造成缺陷致使引发跳闸。
检修人员不按照规定的周期检查,也没有对设备进行清扫和处理,导致设备运行老化、卡涩、变形等异常。
一旦发生异常,都可引发设备故障,导致跳闸。
1.4 绝缘子串闪络放电引发的原因 导致绝缘子串闪络的因素之一就是过电压,例如:配网系统自身的暂态过电压、供电的高峰期瞬间过电压等,四面八方的过电压叠加都可使电压值迅速上升,一旦超过系统的额定电压值,就会导致绝缘子串闪络问题,引发对地方电及短路等故障。
如果绝缘子的绝缘度不达标质量不合格时,都可引发短路、跳闸。
2 配网线路跳闸治理措施2.1 防范外力的破坏 外力损坏是引发配网线路跳闸的外部因素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就需要加大力度排除这种干扰因素,保护好配网线路及设备的安全。
农网线路故障跳闸整治
课题组成员:李攀吴仲明
【摘要】根据青神县农村电网的现状及用电特点,分析线路跳闸原因,提出整治农网线路跳闸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网;跳闸;整治措施
一、农网线路简况
国网青神县供电公司农网有10千伏线路11条518.78千米,其中针瓶线路328.13千米、纯铝线路68.4千米。
瓷横担线路
针瓶线路
纯铝线路
二、农网线路跳闸情况
2013年1-8月,国网青神县供电公司农网线路累计跳闸94条次,较去年同期增加41条次。
表1 农网线路跳闸统计表
月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合计
年
2012年7 4 6 2 6 3 10 15 53 2013年10 1 4 12 11 13 29 14 94
5101520253035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
2012年与2013年同期比较
2012年2013年
三、农网线路跳闸的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一)10 千伏农网线路常见故障 1.短路故障
线路短路故障分为瞬时性短路故障(断路器重合闸成功)和永久性短路故障(断路器重合闸不成功)。
常见故障有:线路金属性短路故障;弧光短路故障;雷电闪络短路故障等。
引起线路短路的因素很多,如:外力破坏造成故障,架空线被外抛物短路或外力刮碰短路,汽车撞杆造成倒杆、断线,绝缘子闪络,雷击过电压等。
2.单相接地故障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是10千伏配电系统最常见的故障,多发生在大雾、阴雨天气。
多由于树障、配电线路上绝缘子单相击穿、单相断线等因素引起。
单相接地也可能会产生谐振过电压,危及变电站设备的绝缘,严重者将会使变电设备绝缘击穿,造成影响较大的电网事故。
单相接地故障具有以下特征:(1)当发生一相不完全接地时,故障相的电压降低,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大于相电压,但达不到线电压。
绝缘监察装置发接地信号。
(2)如果发生完全接地,则故障相的电压降到零,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到线电压。
(二)10千伏农网线路跳闸原因 1.外力破坏因素
主要有车辆撞断、撞斜电杆、超高车挂断导线、砍伐树木、线路下施工作业、电杆周围取土、搭在线路上的异物等。
(1)树枝触碰导线导致短路跳闸。
在线路附近砍伐树木,树木倒在线路上造成断线或触及导线以及沿路树木生长过快与架空线路安全距离不够,致使线路在大风天气时易碰撞树枝,从而引发线路短路、接地甚至变压器被烧毁。
大风、大雨天气时线路开关速断动作跳闸,重合成功的,有可能是树木障碍造成线路瞬间短路跳闸的。
(2)盗窃破坏电力设施造成倒杆停电,或向导线上扔铁丝等金属异物造成线路瞬间故障。
电力设施遭受破坏的隐患仍然存在,一旦电网遭到破坏,将发生较大范围、长时间的停电,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地方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对社会稳定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电力线路等自身价值,以及农网线长、点多、面广等特点,电力线路保护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3)机动车违章驾驶。
将10千伏线路撞倒或撞斜,造成线路跳闸。
目前造成电力线路故障的因素中,机动车撞毁电线杆因素比较突出。
另外在电力线路附近施工时,不注意保护,造成倒杆断线或电缆受到破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自然因素
(1)夏季4-8月雨水集中,由于农网电杆杆基多为土埋,如遇大量雨水冲刷和浸泡,易形成电杆倾斜、变形、腐朽、损坏及基础下沉等故障。
目前这种原因造成线路故障在农村电网线路事故中占有较大比例。
(2)雷电较多时,造成线路遭遇雷击、绝缘闪烙,台区变压器被烧毁,台区避雷器被雷击爆,引起线路跳闸。
10千伏线路覆盖面广,容易遭受雷击。
线路受雷击后,会产生冲击波沿线路传输,在线路周围产生瞬变高电场,导致绝缘子击穿或爆裂、断线、配变烧毁等。
(3)配变超负荷运行时,造成配变超负荷烧毁,引起线路跳闸。
(4)电力设施点多面广,所处环境多种多样,无疑要受到鸟类活动对
它的影响。
3.设备因素
当电力系统发生内部过电压或单相金属性接地时,若绝缘子串存在薄弱环点,就会发生闪络、对地放电、接地现象;或者在大雾天气时,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当绝缘子表面脏污时,使绝缘子表面的的绝缘电阻下降,泄漏电流增大,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降低,发生闪络、放电、损坏绝缘子现象,严重时发生击穿闪络,将会造成电网停电。
雷击事故,虽然与雷击线路客观原因有较大关系,但与绝缘子质量不过关也有重要关系。
农网线路跳闸的原因对比
障碍
鸟害
撞断电杆
雷暴
超负荷
山体滑坡
设备
四、线路跳闸情况分析
(一)农网线路跳闸分馈线分析
表2 农网线路1-8月跳闸情况统计表
序号线路名称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合计
1 10千伏穆罗线953开关 1 1 7 3 3 5 7 27
2 10千伏穆瓮线951开关 2 1 7 2 12
3 10千伏兰西线916开关 1 3 2 3 9
4 10千伏罗瑞线941开关 1 1 1 1 3 1 8
5 10千伏罗罗线943开关 1 1 1 2 2 7
6 10千伏兰三Ⅱ回921开关 6 1 7
7 10千伏穆高线954开关 1 1 1 1 2 6
8 10千伏穆白线952开关 3 2 5
序号线路名称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合计
9 10千伏黑东线921开关 1 2 1 1 5
10 10千伏罗天线942开关 1 3 4
11 10千伏罗汉线944开关 1 2 1 4
合计10 1 4 12 11 13 29 14 94 (二)农网线路跳闸分类型分析
表3 农网线路1-8月跳闸类型统计表
线路名称
瞬时故障永久故障
合计总计雷暴障碍避雷器瓷瓶断线变压器外力总计
10千伏兰西线916 8 2 1 1 9 10千伏兰三Ⅱ回921 6 6 1 1 7 10千伏罗瑞线941 7 6 1 1 8 10千伏罗天线942 2 2 2 2 4 10千伏罗罗线943 5 3 1 1 2 7 10千伏罗汉线944 3 2 1 1 2 5 10千伏穆瓮线951 10 5 1 1 11 10千伏穆白线952 4 4 1 1 5 10千伏穆罗线953 23 13 2 2 4 27 10千伏穆高线954 6 4 6 10千伏黑东线921 4 1 1 1 5 合计78 48 3 2 2 3 5 1 16 94
(三)农网线路故障情况统计
故障情况统计
障碍
避雷器
雷暴
瓷瓶
断线
变压器
外力
五、线路跳闸分析反映的问题
农网线路供电可靠性较差。
白果供电所运行维护的10千伏穆罗线跳闸27条次(占26.5%),10千伏穆高线跳闸6条次(占5.9%),10千伏穆瓮线跳闸12条次(占11.6%),10千伏穆白线跳闸5条次(占 4.9%);瑞丰供电所维护的10千伏罗罗线跳闸7条次(占6.9%),10千伏罗瑞线跳闸8条次(占7.8%);西龙供电所运行维护的10千伏兰西线跳闸9条次(占8.8%)。
说明农网线路运维工作存在问题,应加强线路运行维护,提高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六、降低线路跳闸的管理措施
(一)加强线路巡视维护工作。
定期巡视检查10千伏线路的杆塔基础、拉线基础和违章建筑物,对掏空的杆塔基础、拉线基础进行及时维修,对存在缺陷的设备及时处理和检修,对违章建筑物进行清理整顿。
1.定期清扫绝缘子。
每年在污闪事故多发季节到来之前,必须对绝缘子进行一次普遍清扫,加固拉线及电杆基础,清理线路周围杂物及附近的树木,以免树枝触碰导线造成跳闸事故;重点检查绝缘子固定螺栓是否松脱,横担、拉线螺栓是否松脱,拉线是否断裂或破股,导线弧垂大小,对配电线路上的绝缘子、分支熔断器、避雷器等设备进行绝缘测试,不合格的及时更换,及时消除线路故障隐患。
2.加强配电网架结构改造。
运用分段控制原则,增设主干线路的分断开关,分支线路增设分支开关。
3.合理增设10千伏线路避雷器并定期进行试验。
4.加强对用户配电设备的管理。
建立用户电工进网作业的年审工作,通过对用户电工的培训考核,提高用户电工的技术素质。
(二)加强宣传教育,减少外力破坏。
1.组织人员下乡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在线路杆塔上悬挂警告标识牌、书写宣传标语等,加强用电保电教育,教育大家爱护电力设施。
2.减少车辆碰撞杆塔事故,尽量迁移杆塔,不能迁移的可在杆塔上悬挂醒目的反光漆牌,以引起车辆驾驶员的注意。
3.积极联系政府及林业部门,做好线路廊道清理。
4.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配合,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对破坏盗窃电力设施的犯罪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结束语】为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应加强线路巡视检查、维护工作,巡线人员应增强责任心,按规定进行巡视,检查线路运行状况,找出存在缺陷和隐患,以确保线路安全、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廖添胜.农村10千伏配电线路故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