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微量具技术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23.00 KB
- 文档页数:14
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 ] 量标证字第号计量标准名称测微量具检定装置计量标准代码 01315400申请考核单位方圆测力电子科技组织机构代码 L单位地址区枣林苑2号楼1-102室邮政编码 033000联系人柳云平联系电话0358--84952592016年10月05日说明1.根据《中华人民国计量法》的有关规定,凡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部门、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需经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2.《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一般使用A4复印纸,采用计算机打印,如果用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3.申请新建计量标准考核,申请考核单位应当提供以下资料:1) 《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原件和电子版各一份;2)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原件一份;3)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一套;4) 开展检定或校准项目的原始记录及相应的模拟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两套;5) 检定或校准人员明复印件一套;6) 可以证明计量标准具有相应测量能力的其他技术资料。
7) 如采用计量检定规程或国家计量校准规以外的技术规,应当提供技术规和相应的证明文件复印件一套。
4.申请计量标准复查考核,申请考核单位应当提供以下技术资料:1)《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原件和电子版各一份;2)《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原件一份;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原件一份;4)《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的连续、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一套;5) 随机抽取该计量标准近期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原始记录及相应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两套;6)《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连续的《计量标准重复性试验记录》复印件一套;7)《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连续的《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记录》复印件一套;8) 检定或校准人员明复印件一套;9) 计量标准更换申报表(如果适用)复印件一份;10) 计量标准封存(或撤销)申报表(如果适用)复印件一份;11)可以证明计量标准具有相应测量能力的其他技术资料。
测量实训报告怎么写
1.引言:
-简要介绍实验的背景和目的。
-解释实验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方法。
2.实验设计和方法:
-详细描述实验设计,包括所测量的变量、测量的顺序以及实验中使
用的工具和设备。
-描述测量方法和技术,包括如何校准测量仪器、收集数据以及处理
数据的方法。
3.结果与分析:
-汇总并展示测量结果,可以使用表格、图表和图像来帮助读者理解。
-对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解释测量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
4.讨论与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困难和局限性。
-进一步讨论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应用。
-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并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简要总结实验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结论。
撰写测量实训报告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报告的逻辑和清晰性,按照以上结构组织报告内容。
2.使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3.避免使用个人偏见和主观评价,要客观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4.尽量使用图表和图像来展示数据和结果,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5.注意报告的格式和布局,使用合适的标题和段落分隔,注意字体和字号的统一
总的来说,撰写测量实训报告应该是基于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的客观记录和总结,力求清晰、准确地传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报告的内容要有条理,同时尽量简洁明了,以便读者能够有清晰的理解。
检定测微量具技术报告一、引言微量具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微小尺寸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实验室和科研领域。
为了保证微量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检定。
本报告旨在介绍检定测微量具的技术过程和结果。
二、检定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主要方法对测微量具进行检定:1.外观检查:通过目视检查微量具表面的外观,确保没有明显的损坏或磨损。
2.尺寸测量: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比如显微镜和光学投影仪,测量微量具的长度、直径和角度等尺寸参数。
3.精密度测定:对微量具进行多次测量,并计算其精密度参数,如重复性、灵敏度和线性度等。
4.校准:通过与已知标准样品进行比较,对微量具进行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环境适应性测试:将微量具放置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并观察其测量结果是否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三、实验过程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微量千分尺作为实验样品,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了检定。
具体实验过程如下:1.外观检查:通过目视检查千分尺表面是否有划痕、变形或腐蚀等损坏。
2.尺寸测量:使用显微镜对千分尺的尺寸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3.精密度测定:进行多次尺寸测量,计算千分尺的重复性、灵敏度和线性度等指标。
4.校准:将千分尺与已知准确度高的标准样品进行比较,调整其刻度,使其测量结果更准确。
5.环境适应性测试: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
四、实验结果经过以上的实验检定,我们得到了千分尺的测量结果和相关参数:1.外观检查:千分尺表面无明显损坏。
2. 尺寸测量:千分尺的长度为10 cm,直径为2 mm,角度为90度。
3. 精密度测定:根据多次尺寸测量数据,计算得到千分尺的重复性为0.005 mm,灵敏度为0.001 mm,线性度为0.01%。
4.校准:与已知标准样品比较后,千分尺的刻度经过调整,与标准结果相符。
5.环境适应性测试: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测量结果相差不大,表明千分尺对环境因素的适应性较好。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检定实验,我们对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量具的工作原理。
2.了解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和方法。
3.熟悉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常用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参看图1,轮廓最大高度Rz 是指在取样长度lr 内,在一个取样长度范围内,最大轮廓峰高Rp 与最大轮廓谷深Rv 之和称之为轮廓最大高度 。
即Rz = Rp - Rv图1 图2光切显微镜能测量80~1μm 的粗糙度,用参数Rz 来评定。
光切显微镜的外形如图2所示。
它由底座1、工作台2、观察光管3、投射光管11、支臂7和立柱8等几部分组成。
光切显微镜是利用光切原理来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如图3所示。
被测表面为P 1、P 2阶梯表面,当一平行光束从450方向投射到阶梯表面上时,就被折成S 1和S 2两段。
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上就可在显微镜内看到S 1和S 2两段光带的放大象1S '和2S '。
同样,S 1和S 2之间距离h 也被放大为1S '和2S '之间的距离1h '。
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被测表面的不平度高度 h 。
图4为光切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图。
由光源1发出的光,经聚光镜2、狭缝3、物镜4以450方向投射到被测工件表面上。
调整仪器使反射光束进入与投射光管垂直的观察光管内,经物镜5成象在目镜分划板上,通过目镜可观察到凹凸不平的光带(图5 b )。
光带边缘即工件表面上被照亮了的h 1的放大轮廓象为h 1′,测量亮带边缘的宽度h 1′,可求出被测表面的不平度高度h 1:1h =1h cos450=Nh'1cos450式中 N —物镜放大倍数。
图 3 图 4为了测量和计算方便,测微目镜中十字线的移动方向(图5a )和被测量光带边缘宽度h 1′成450斜角(图5b ),故目镜测微器刻度套筒上读数值h 1′与不平度高度的关系为:1h ''=020145cos 45cos Nh h ='所以 h =Nh N h 245cos 1021"=" 式中,N21=C ,C 为刻度套筒的分度值或称为换算系数,它与投射角α、目镜测微器的结构和物镜放大倍数有关。
计量测试所汇报材料
请找到以下所汇报材料,没有标题且正文中没有相同的文字:
1. 试验结果:
在进行计量测试实验时,我们使用了精准的测量仪器和经过校准的标准样品。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 样本1的重量为10.5克
- 样本2的体积为25.3毫升
- 样本3的温度为37.2摄氏度
2. 不确定度分析:
为了评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
根据计算,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样本1的重量测量不确定度为0.02克
- 样本2的体积测量不确定度为0.1毫升
- 样本3的温度测量不确定度为0.2摄氏度
3. 结论: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和不确定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样本1的重量为10.5克,不确定度为0.02克
- 样本2的体积为25.3毫升,不确定度为0.1毫升
- 样本3的温度为37.2摄氏度,不确定度为0.2摄氏度
请注意,以上材料中没有标题且正文中没有相同的文字。
如需进一步修改,请提供详细要求。
基本长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 了解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装置的原理;2. 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 掌握对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进行正确读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用品:游标卡尺 (精度值:0.02mm 量程:125mm ) 螺旋测微器( 分度值:0.01mm 量程:25mm ) 被测物体:小钢球、空心圆柱体玻璃杯 量筒。
三、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及其工作原理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的量具。
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
若从背面看,游标是一个整体。
主尺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而游标上则有10、20或50个分格,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标卡尺等。
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上有两副活动量爪,分别是内测量爪和外测量爪,内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内径,外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长度和外径。
深度尺与游标尺连在一起,可以测槽和筒的深度。
游标卡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如下图所示:在一毫米为单位的主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副尺),叫游标,利用它可以把主尺估读的那位数值较为准确地读出来。
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上N 个分度格的总长度与主尺上(1-N )个分度格的长度相同,若主尺上最小分度为a ,游标上最小分度值为b ,则有a N Nb )1(-=那么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的差值(游标的精度值或游标的最小分度值)是:11N a b a a a N Nδ-=-=-=常用的游标是五十分游标(N =50),即主尺上49 mm 与游标上50格相当,见上图。
五十分游标的精度值δ=0.02mm .游标上刻有0、l 、2、3、…、9,以便于读数。
毫米以上的读数要从游标“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毫米以下的数由游标(副尺)读出。
即:先从游标卡尺“0”刻度线在主尺的位置读出毫米的整数位,再从游标上读出毫米的小数位。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l 的普遍表达式为l ka n δ=+式中,k 是游标的“0”刻度线所在处主尺刻度的整刻度(毫米)数,n 是游标的第n 条线与主尺的某一条线重合,1mm a =。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测微类量具标准器组计量标准负责人杨东星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宁国市市场监督检验所填写日期2019年1月14日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3)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5)
五、环境条件 (5)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7)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8)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3)
十一、结论 (14)
十二、附加说明 (14)。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确的量度成为各个领域研究和生产的基础。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基本量度实验,使学生掌握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1. 长度测量:米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2. 质量测量:天平、砝码。
3. 时间测量:秒表。
4. 其他:实验记录本、计算器。
三、实验原理与步骤1. 长度测量(1)米尺测量:将待测物体放置在米尺的起始端,读出物体长度,单位为米。
(2)游标卡尺测量:将待测物体夹在游标卡尺的量爪之间,移动游标至物体边缘,读出游标刻度值,单位为毫米。
(3)千分尺测量: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千分尺的测量面上,旋转微分筒,使物体与测量面接触,读出千分尺的刻度值,单位为微米。
2. 质量测量(1)天平测量: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天平的托盘上,调节砝码,使天平平衡,读出砝码的质量,单位为克。
(2)砝码测量:将待测物体与砝码放置在天平的托盘上,调节砝码,使天平平衡,读出砝码的质量,单位为克。
3. 时间测量使用秒表测量事件发生的时间,读出秒表上的数值,单位为秒。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长度测量结果(1)米尺测量:物体长度为L1。
(2)游标卡尺测量:物体长度为L2。
(3)千分尺测量:物体长度为L3。
2. 质量测量结果(1)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为m1。
(2)砝码测量:物体质量为m2。
3. 时间测量结果事件发生时间为t。
五、实验误差分析1. 长度测量误差(1)米尺测量误差:由米尺的精度决定。
(2)游标卡尺测量误差:由游标卡尺的精度决定。
(3)千分尺测量误差:由千分尺的精度决定。
2. 质量测量误差(1)天平测量误差:由天平的精度决定。
(2)砝码测量误差:由砝码的精度决定。
3. 时间测量误差由秒表的精度决定。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2. 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3. 了解了实验误差的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测微量具检定装置是一种用于对微小量测量仪器进行测试和校准的设备。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按照以下作业指导书来对测微量具检定装置进行操作。
步骤一:检查设备
在使用测微量具检定装置前,首先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各个部件是否牢固可靠,电源供应是否稳定等。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修理或更换。
步骤二:准备样品
准备待检测的微小量测量仪器,并按照其规格和型号设置相应的参数。
例如,如需测试一个数字千分尺,就要将装置调整到数字千分尺的测量范围,并设定正确的读数精度。
步骤三:连接设备
将待检测的微小量测量仪器与测微量具检定装置连接,确保连接牢固、信号通畅。
步骤四:进行测试
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进行测试并获取测试结果。
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测量显示值是否准确,并及时记录下来。
步骤五:校正
根据测试结果,对待检测的微小量测量仪器进行校正。
如果发现测量仪器存在偏差或误差,需要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修正。
步骤六:记录和报告
完成测试和校正后,应该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并准备测试报告。
在测试报告中应详细说明测试范围、测试结果、校正方法和标准等信息,以便于后期的查询和参考。
总之,使用测微量具检定装置进行微小量测量仪器的测试和校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专业人员严格操作和管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实验目的】(1) 螺旋测微计的使用方法。
(2) 巩固有关误差、实验结果不确定度和有效数字的知识, 量结果表示的方法。
【实验原理】螺旋测微计原理螺旋测微计是螺旋测微量具中的一种,其它还有读数显微镜、 光学测微目镜及迈克尔孙干涉仪的读数部分也都是利用螺旋测微原理而制成的。
螺旋测微计是一种较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量具, 常用来测量线度小且准确度要求较高的物 体的长度。
较常见的一种螺旋测微计的构造如图1-4所示。
该量具的核心部分主要由测微螺杆和螺母套管所组成,是利用螺旋推进原理而设计的。
测微螺杆的后端连着圆周上刻有 N 分格的微分筒,测微螺杆可随微分筒的转动而进、退。
螺母套管的螺距一般取0 .5mm,当微分筒相对于螺母套管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就沿轴线方 向前进或后退0 .5mm ;当微分筒转过一小格时,测微螺杆则相应地移动 05 mm 距离。
可见,N测量时沿轴线的微小长度均能在微分筒圆周上准确地反映出来。
比如N=50,则能准确读到0.5/50=0.01mm ,再估读一位,则可读到 0.001mm,这正是称螺旋(a) L=5+0.5+0.150=5.650 mm (b) L=5+0.150=5.150mm【实验仪器】普通螺旋测微器及待测物【实验内容】1.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小球的体积 (1) 测量前,进行“零”点核准。
在测砧 /5 / 巨0 ,与测杆之间未放物体(小球)时,轻轻转动棘 轮,待听到发出“轧、轧”之声时即停止转动。
045然后观察微分筒“ 0”线与螺母套管的横线是否 去/对齐。
若未对齐,则此时的读数为零读数。
零 <h\a b )读数有正、负,测量结果需予以修正。
如图 1-6 所示。
图1-6 螺旋测微计测量小球体积(a) Do=O.O21mm (b) Do=- 0.029mm熟悉数据记录、处理及测测微计为千分尺的缘故。
实 验室常用的千分尺的示值 误差为0.004mm 。
读数时,先在螺母套管的标 尺上读出0.5mm 以上的读数,再由微分筒圆周上与螺 母套管横线对齐的位置上 读出不足0.5mm 的数值, 再估读一位,则三者之和即 为待测物的长度。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测微量具标准器组计量标准负责人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填写日期年月日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与其组成---------------------------------------------------------------- ( 1 ) ( 1 )三、计量标准器与主要配套设备------------------------------------------------------------------ ( 2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3 )五、环境条件------------------------------------------------------------------------------------------ ( 3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4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 5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6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7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8 ) 十一、结论---------------------------------------------------------------------------------------------- ( 9 ) 十二、附加说明----------------------------------------------------------------------------------------- ( 9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检定系统与检定规程进行,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的一致性、准确性。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常用量具的结构、性能及用途。
2. 掌握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提高对量具测量精度和准确性的认识。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游标卡尺、千分尺、内径百分表、外径千分尺、深度游标卡尺、量角器、水平仪等。
2. 材料:标准金属棒、标准圆环、标准圆柱、标准平面等。
三、实验原理量具是用于测量长度、角度、厚度等物理量的工具,其精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
本实验主要介绍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实验步骤1. 游标卡尺的使用(1)将游标卡尺的量爪擦干净,放置在光滑的桌面上。
(2)将待测物体夹在游标卡尺的两个量爪之间,确保量爪与物体紧密接触。
(3)观察游标卡尺的读数,读取主尺和游标尺的数值,计算测量结果。
2. 千分尺的使用(1)将千分尺的量爪擦干净,放置在光滑的桌面上。
(2)将待测物体夹在千分尺的两个量爪之间,确保量爪与物体紧密接触。
(3)观察千分尺的读数,读取主尺和微分筒的数值,计算测量结果。
3. 内径百分表的使用(1)将内径百分表的测量杆擦干净,放置在光滑的桌面上。
(2)将待测物体放入内径百分表的测量腔内,确保测量杆与物体紧密接触。
(3)观察内径百分表的读数,读取百分表的主尺和微分筒的数值,计算测量结果。
4.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1)将外径千分尺的量爪擦干净,放置在光滑的桌面上。
(2)将待测物体夹在外径千分尺的两个量爪之间,确保量爪与物体紧密接触。
(3)观察外径千分尺的读数,读取主尺和微分筒的数值,计算测量结果。
5. 深度游标卡尺的使用(1)将深度游标卡尺的量爪擦干净,放置在光滑的桌面上。
(2)将待测物体放置在深度游标卡尺的测量腔内,确保量爪与物体紧密接触。
(3)观察深度游标卡尺的读数,读取主尺和游标尺的数值,计算测量结果。
6. 量角器的使用(1)将量角器放置在待测物体上,确保量角器的中心点与待测物体的中心点重合。
(2)调整量角器的刻度线,使其与待测物体的边缘平行。
(3)读取量角器的读数,计算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