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艺术中的审美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艺术中的审美问题

第一节艺术中的审美创造

一、什么是艺术中的审美创造

1、艺术中的审美创造不是生活美的简单照搬,而是充满主体性的创造。

艺术中的审美创造,并不是孤立的、游离于人的生活之外,而是融入了艺术家对生活的选择与发现、完形与建构,打上了浓重的情感烙印。清人郑板桥对艺术审美创造的这一性质看得十分清楚: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艺术审美创造的逻辑起点,应该是这个“胸中之竹”,正是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转化的过程,集中体现了艺术审美创造的性质。

2、艺术中的审美创造是对物质生产领域审美创造的提升与超越。

A. 物质生产领域的审美创造是有限的,因为它摆脱不了创造主体功利性目的的制约,

产品的审美属性只具有附属的、功能的意义。

B.艺术中的审美创造,审美已经摆脱了囿于实际目的的功利性纠缠而具有独立意义,成

了艺术创造的目的性存在。

二、艺术中的审美创造具有深刻的人性根基。

1、艺术中的审美创造根源于主体内在的审美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并且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也不例外。

2、艺术审美创造的深刻人性根基还表现在,它是人类自我超越的方式。

艺术是人生缺憾的补偿,是人的欲望的替代性满足,又是对现实人生的审美超越和对可能生活的理想重铸。在艺术的审美创造中,人的被压抑的潜能获得了释放与宣泄,拥有了充分的自由选择。艺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解放人的感性,恢复人性的完整,提升人生的境界,从而使那被遮蔽的生活底蕴澄清起来。

⏹要弄清什么是艺术品,首先要对“艺术”和“艺术家”有所了解。

1、艺术

首先,“艺术”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

其次,艺术又是一个开放的历史性概念。

2、艺术家

1)艺术家有特殊的技能;

2)艺术家具有创造欲望;

3)艺术家使智慧在艺术作品中显现。

3、艺术品

回答什么是艺术品,首先要区分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

(一)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

(二)艺术品是满足人类审美需要的精神产品

艺术品实际是艺术家为满足社会审美需要而有意识地创造的传达了人类审美经验的人工制品。

一般意义上的技艺、艺术与技术的异同

共同点:三者都是人对于物的改造或创造,是人对于物的关联。

差别:技艺——艺术

(偏重于手的活动,产品可复制)(心的活动,产品不可复制)

技术——艺术

(机器代替人身心的活动)(人的身心的自由活动)

(完成物的转化)(实现物的显现)

(作为手段)(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至此,我们可以对艺术品作一个为了讨论的方便而使用的定义,艺术品是人工制品,是一种技艺,但它更是一种精神产品,它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存在。只有当艺术作品被欣赏的时候,艺术才真正完成。

二、艺术品的层次构成

茵伽登就曾把文学作品划分为这几个层次:语音;意义单元(由单义及句末、句型构成);表现的事物,即小说家的“境界”;人物;背景等,此外,在这基础上还加了两个层面,观点的层面和“形而上”的层面。符号学美学则干脆分为符号和意义两个层面。

以审美经验的传达为中心,可以把艺术品大体分为这样三个层次:即实在层次、经验层次、超验层次。

1、实在层次。指某一具体艺术品在物理时空中的存在。

我们阅读一部文学作品,聆听一支乐曲,欣赏一幅画或雕像,所接触的都是实在的对象或实在的过程。没有这种物理时空中的存在,也就没有艺术品。艺术品的物理时空的存在就是通常说的审美客体。

2、经验层次。是指某一艺术品在人类经验中存在。

例如“维纳斯”鼻梁上的一块污痕,或它的胸脯上的许多粗斑、空穴、水孔等,都会有碍于对它的审美感觉,在审美经验中,人们会忽略这块大理石的这些特殊性质,好像根本就没有看到。相反,人们似乎看到了它的鼻梁毫无瑕疵,胸脯平滑,所有的洞穴都被填上,而实际上已经被毁掉了。

3、超验层次。指某一艺术品超越人类特有经验领域的存在。

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存在于特定时代人们的经验中,而且超越时空的局限,存在于不同时代,不同种属人类的经验世界。

三、艺术品的二重性

所谓艺术品的二重性,是指艺术品作为本体存在在人类经验中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这种二重性,是艺术品区别于其它人工制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1、确定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实在层次上,任何一种艺术品,都是由一定的物质材料构成的,都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实在对象。其次表现为它的经验层次上。尽管在经验层次上存在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但由于其基本的经验结构是稳固的,因而它作为本体存在又是确定的。

2、非确定性。主要是由艺术品的功能结构造成的。艺术品的实体实在提供了审美对象,但一经给定,就超越了实在对象的范围,进入了广大的人类经验领域。艺术品的这种非确定性,正是由这种经验联系的主观差异性、变动性、开放性造成的。

第三节审美意象与意境

一、艺术品的核心——审美意象

1、意象的内涵

它是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交融而形成的具有显著的主客体因素的主观映象。

2、意象的结构

意象的结构可以分为“意”与“象”两个方面。“意”指主体在审美(包括在创作)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欲、意念,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等。“意”又可大体划分为情与理两个方面:情,即情趣、情性、情韵等;理,则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思想。

3、意象的基本特征

①主观性。审美意象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意识,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A.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和其他太阳系里的行星,都围绕太阳,按一定周期运转。

B.太阳出来了,天已经亮了,大家都起床了。

C.昨天的苦难已经过去/太阳出来了/啊太阳太阳/昨天的苦难/都过去了/永远过去了

②会意性。从根本上说,意象就是要传达出概念语言、逻辑推理无能为力的复杂的精神世界的经验。意象表现方式的特征是会意性。

③独创性。任何具体的审美意象,都是创作者独特的创造。

4、审美意象的分类

对于审美意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分类研究。我们着眼于意象生成过程中“意”于“象”的关系,可将意象分为兴象、喻象、抽象三类。

(1)兴象

“兴象”这个概念出自中国古典美学。

(2)喻象。

喻象带有明显的人工色彩。

(3)抽象

抽象是指这样一种性质的审美意象,它用人造的符号(这些符号大多是高度单纯的点、线、面、体和色)按艺术家独特的个人方式组合成的整体。

二、意境的形上意味

1、意境的内涵

同“意象”一样,“意境”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是标志中国古代艺术理想和审美意识的核心范畴。

意境作为正式的美学范畴,最早由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

2、从思想渊源上看,意境范畴的诞生与禅宗思想密切相关。

3、意境与意象是相通的,但又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意象是意境生成的基础,意境是较意象更高一级的审美范畴。

4、实境和虚境是构成意境的两元,意境是实境与虚境的统一。

所谓实境是指直接呈现的蕴涵情景、形神的特定艺术形象。而虚境则是指由特定形象在幻想、联想、想象中生成的形象。

5、意境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它的哲理性和超越性。

6、与意境的审美特征的哲理性紧密相联,意境还具有超越的特征。

意境给人的审美体验不仅仅拘囿于具体的实存,而是超越种种感性形象对世界最高本体的直觉与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