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特选参考)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7
振动测试标准振动测试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对被测物体进行振动激励并测量其振动响应的一种测试方法。
振动测试可以用于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也可以用于对产品的性能进行验证。
在进行振动测试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振动测试的标准主要包括测试方法、测试设备、测试环境、测试要求等内容。
在进行振动测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目的和被测物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同时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
此外,还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测试的具体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符合实际应用的需要。
其次,振动测试的标准还包括了测试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分析和报告要求。
在进行振动测试时,需要对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准确的采集和记录,并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测试结果。
同时,还需要按照标准的要求对测试结果进行报告,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另外,振动测试的标准还涉及到了测试的安全和保护要求。
在进行振动测试时,需要确保测试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还需要保护被测物体不受损坏。
因此,标准中也包括了相关的安全和保护要求,以保证测试的顺利进行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振动测试的标准对于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才能得到符合实际应用需要的测试结果,从而为产品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
因此,在进行振动测试时,需要充分理解和遵守相关的标准要求,以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的振动测试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试对象和测试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为产品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振动测试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开展振动测试工作,为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振动测试标准对于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振动筛检测的参数标准
振动筛是一种常用的筛分设备,用于分离固体颗粒和粉末材料。
振动筛的参数标准通常涉及到筛网尺寸、振幅、振动频率、处理能
力等方面。
首先,筛网尺寸是指振动筛上所采用的筛网的孔径大小,不同
的筛网尺寸适用于不同粒度的物料筛分。
通常情况下,筛网尺寸由
实际应用需求和物料特性来确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筛
网尺寸。
其次,振幅是指振动筛在工作过程中筛面的振动幅度,振幅的
大小直接影响到筛分效果。
通常情况下,振幅的调节需要根据物料
的特性和筛分要求来进行,一般来说,对于易筛分的物料,可以采
用较大的振幅,对于难筛分的物料,则需要适当减小振幅。
振动频率是指振动筛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振动次数,振动频率
的选择也需要根据物料的特性和筛分要求来确定,一般来说,对于
细颗粒的物料,可以采用较高的振动频率,对于粗颗粒的物料,则
可以采用较低的振动频率。
最后,处理能力是指振动筛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物料的能力,处理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振动筛的尺寸、筛网面积、振动参数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物料的产量和筛分要求来确定振动筛的处理能力,以保证筛分效果和生产效率。
总的来说,振动筛的参数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物料特性和筛分要求来确定,合理的参数选择可以提高筛分效率,确保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振动监测参数选择与判定标准机械运动消耗的能量除了做有用功外,其他的能量消耗在机械传动的各种摩擦损耗之中,并产生正常振动。
如果出现非正常的振动,说明机械发生故障。
这些振动信号包含机械内部运动部件各种变化信息。
分辨正常振动和非正常振动,采集振动参数,运用信号处理技术,提取特征信息,判断机械运行的技术状态,这就是振动检测。
在机械设备的振动监测中,往往是将测得的振动参数量值与判断标准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判定振动的原因和机器状态的好坏.目前,在现场实际应用中,主要是参照国际标准ISO、某些国外先进标准、我国的部标、专业标准,或结合本行业设备具体情况制定限值来进行分析判定.(1)振动测量的方位选择① 测量位置(测点)测量的位置选择在振动的敏感点,传感器安装方便,对振动信号干扰小的位置,如轴承的附近部位。
② 测量方向由于不同的故障引起的振动方向不同,一般测量互相垂直的三个方向的振动,即轴向(A向)、径向(H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V向)。
例如对中不良引起轴向振动;转子不平衡引起径向振动;机座松动引起垂直方向振动。
高频或随机振动测量径向,而低频振动要测量三个方向。
总之测量方向和数量应全面描述设备的振动状态。
(2)测量参数的选择测量振动可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三个参数表述。
这三个参量代表了不同类型振动的特点,对不同类型振动的敏感性也不同。
① 振动位移选择使用在低频段的振动测量(<10Hz),振动位移传感器对低频段的振动灵敏。
在低频段的振动,振动速度较小,可能振动位移很大,如果振动产生的应力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就可能发生破坏性的故障。
② 振动速度选择使用在中频段的振动测量(10~1000Hz)。
在大多数情况下转动机械零件所承受的附加载荷是循环载荷,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破坏,疲劳强度的寿命取决于受力变形和循环速度,即和振动位移与频率有关,振动速度又是这两个参数的函数,振动能量与振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所以将振动速度作为衡量振动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
常用振动状态监测标准(机动设备处设备监测诊断中心提供参考)我公司所使用的转动设备的制造厂,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士、意大利等国家,因此针对制造厂国别不同采用的振动监测标准类别较多,因此在技术谈判时有关人员尽量合理选择主流标准,因此目前大型旋转机械转子的相对轴振动程度判别,主要应用美国石油学会的API标准。
多数机泵轴承座部位的绝对振动测量,参考标准比较多,但各国和我国及各部所制定的转动机械绝对振动测量标准,基本都是参照ISO国际标准制定的,因此我们重点介绍美国石油学会的API振动标准和ISO国际振动标准。
另外对于低转速设备、压力管线也介绍些实用的标准供参考。
由于知识产权和资料来源等问题,我们这里有些标准仅提供目录,最常用的标准这里只提供标准中的关于振动幅值判定的数值、表格或计算公式。
1、机泵轴承座部位的绝对振动标准1.1 用于在机泵轴承座部位,采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电动式速度传感器等,测量绝对振动速度值的判别标准:ISO2372-(GB6075) (国际标准)相当于我国的国家标准:GB6075-85,标准中10HZ~1000HZ指的是所应用的仪器基本频响范围和机器振动的频率范围,对于转速低于10转/秒的设备如果采用本标准,需要考虑低频范围的补偿问题,进行低频补偿需要测振仪器和传感器系统的频响特性曲线。
对于测量转速低于600转/分的机器,最好使用低频特性好的仪器,并配合低频传感器。
使用该标准时,也要注意合理地选择监测点,见本篇的第二章的节2.1.2振动诊断技术的实施过程测点选择相关内容。
表1-1 ISO2372标准振动评价分类表说明:第一类: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与整机连成一体的发动机和机器(15千瓦以下电动机产品是这类机器典型的例子)。
第二类:没有专用基础的中等尺寸规格的机器(输出功率为15~75千瓦的电动机产品是这类机器典型的例子),或是刚性固定在专用基础上的发动机和其它机器(功率300千瓦以下的)。
振动测试标准振动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产品或设备在振动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振动测试标准是为了确保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在实际的振动测试过程中,遵循相关的标准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进行测试,并且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首先,振动测试标准应包括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振动测试之前,需要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测试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对测试样品进行合理的安装和固定,以保证测试过程中样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对测试环境进行评估和确认,以保证测试环境的符合性和一致性。
其次,振动测试标准还应包括测试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在进行振动测试时,测试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测试参数和测试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还需要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记录进行规范,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测试过程中,还需要对测试设备和测试样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确保测试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振动测试标准还应包括测试后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评定。
在完成振动测试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以得出准确的测试结果。
同时,还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定和判定,以确定测试样品在振动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数据分析和结果评定过程中,还需要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进行合理的考虑和处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振动测试标准是保证振动测试过程准确性和可比性的重要依据。
遵循相关的标准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进行振动测试,并且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振动测试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要求,以确保测试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振动监测是机械和设备维护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振动频率、幅度、方向、波形等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机械和设备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振动监测的主要参数和标准。
一、振动频率振动频率是指振动现象发生的快慢,通常以每秒振动的次数表示。
振动频率是振动监测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通过对频率的分析,可以了解振动源的性质和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
一般来说,正常运行的机械设备的振动频率分布较为均匀,而故障设备则可能出现异常的振动频率。
二、振动幅度振动幅度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量,即振动的烈度。
振幅是衡量振动强弱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机械故障的重要依据。
例如,轴承故障通常会伴随着特定的振动幅度的变化。
振幅的测量通常采用位移、速度或加速度等物理量。
三、振动方向振动方向是指振动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方向。
根据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类型,振动方向可分为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和轴向等。
在监测和分析振动时,需要了解不同方向的振动情况,以便更全面地评估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
四、振动波形振动波形是指振动物体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通过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类型。
正常的波形通常具有较为规则的形状,而故障设备则可能出现异常的波形。
五、振动速度振动速度是指振动物体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大小。
振动速度是衡量振动能量大小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机械故障的重要依据。
例如,滚动轴承故障时,振动速度通常会急剧增加。
六、振动加速度振动加速度是指振动物体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大小。
振动加速度是衡量振动冲击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机械故障的重要依据。
例如,齿轮箱故障时,振动加速度可能会明显增加。
七、轴心轨迹轴心轨迹是指轴承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轨迹线。
通过对轴心轨迹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轴承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类型。
正常的轴心轨迹通常呈现出较为规则的形状,而故障轴承则可能出现异常的轴心轨迹。
震动测试标准在现代科技和工程领域中,震动测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无论是汽车、航空航天器、电子设备还是建筑结构,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震动测试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震动测试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震动测试标准需要明确定义测试的目的和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震动测试可能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明确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估产品的可靠性,还是为了验证其性能参数。
同时,还需要确定测试的范围,包括测试的频率范围、振幅范围、测试时间等。
其次,震动测试标准需要规定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在进行震动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比如采用机械振动台进行振动测试,或者采用冲击试验机进行冲击测试。
同时,还需要规定测试的步骤,包括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过程中的参数设置、测试后的数据处理等。
另外,震动测试标准还需要规定测试过程中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对于测试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产品的振动性能。
因此,需要在测试标准中明确规定测试环境的要求,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此外,震动测试标准还需要规定测试结果的评定标准。
在测试完成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评定,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因此,需要在测试标准中规定评定标准,明确合格和不合格的判定标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最后,震动测试标准还需要规定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测试报告是测试结果的正式记录,也是产品是否符合要求的证明。
因此,需要在测试标准中规定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要求,确保测试报告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综上所述,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震动测试标准对于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明确定义测试的目的和范围、规定测试的方法和步骤、规定测试过程中的环境条件、规定测试结果的评定标准以及规定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可以确保震动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常用振动状态监测标准(机动设备处设备监测诊断中心提供参考)我公司所使用的转动设备的制造厂,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士、意大利等国家,因此针对制造厂国别不同采用的振动监测标准类别较多,因此在技术谈判时有关人员尽量合理选择主流标准,因此目前大型旋转机械转子的相对轴振动程度判别,主要应用美国石油学会的API标准。
多数机泵轴承座部位的绝对振动测量,参考标准比较多,但各国和我国及各部所制定的转动机械绝对振动测量标准,基本都是参照ISO国际标准制定的,因此我们重点介绍美国石油学会的API振动标准和ISO国际振动标准。
另外对于低转速设备、压力管线也介绍些实用的标准供参考。
由于知识产权和资料来源等问题,我们这里有些标准仅提供目录,最常用的标准这里只提供标准中的关于振动幅值判定的数值、表格或计算公式。
1、机泵轴承座部位的绝对振动标准1.1 用于在机泵轴承座部位,采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电动式速度传感器等,测量绝对振动速度值的判别标准:ISO2372-(GB6075) (国际标准)相当于我国的国家标准:GB6075-85,标准中10HZ~1000HZ指的是所应用的仪器基本频响范围和机器振动的频率范围,对于转速低于10转/秒的设备如果采用本标准,需要考虑低频范围的补偿问题,进行低频补偿需要测振仪器和传感器系统的频响特性曲线。
对于测量转速低于600转/分的机器,最好使用低频特性好的仪器,并配合低频传感器。
使用该标准时,也要注意合理地选择监测点,见本篇的第二章的节2.1.2振动诊断技术的实施过程测点选择相关内容。
表1-1 ISO2372标准振动评价分类表说明:第一类: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与整机连成一体的发动机和机器(15千瓦以下电动机产品是这类机器典型的例子)。
第二类:没有专用基础的中等尺寸规格的机器(输出功率为15~75千瓦的电动机产品是这类机器典型的例子),或是刚性固定在专用基础上的发动机和其它机器(功率300千瓦以下的)。
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一)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引言振动监测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检测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健康状态。
准确的振动监测参数和标准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异常,从而采取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振动监测参数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振动监测参数:•振动速度(Velocity):用来描述振动的快慢程度,通常以毫米/秒(mm/s)为单位。
•振动加速度(Acceleration):用来描述振动的强弱程度,通常以米/秒平方(m/s²)为单位。
•振动位移(Displacement):用来描述振动的位移程度,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振动频率(Frequency):用来描述振动的周期,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振动监测标准为了对振动进行有效监测和分析,我们需要参照一些标准来判断振动参数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振动监测标准:•ISO10816: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用于评估旋转机械振动的标准。
该标准将设备分为不同的振动等级,以帮助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
•API618:美国石油学会(API)制定的用于评估压缩机振动的标准。
该标准主要针对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的压缩机设备。
•ISO13373:ISO制定的用于检测、诊断和监测机械故障的振动监测标准。
该标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振动分析方法和技术。
振动监测的应用振动监测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工业生产设备:通过对生产设备的振动进行监测,可以准确判断设备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故障,避免生产中断和损失。
•交通工具:对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的振动进行监测,可以提前发现潜在故障,确保交通安全。
•建筑结构:对建筑结构的振动进行监测,可以判断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总结振动监测参数和标准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准确的监测和判断,才能提前发现故障,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有所帮助。
机械设备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一、振动诊断标准得制定依据1、振动诊断标准得参数类型通常,我们用来描述振动得参数有三个:位移、速度、加速度。
一般情况下,低频振动采用位移,中频振动采用速度,高频振动采用加速度。
诊断参数在选择时主要应根据检测目得而选择。
如需要关注得就是设备零部件得位置精度或变形引起得破坏时、应选择振动位移得峰值,因为峰值反映得就是位置变化得极限值;如需关注得就是惯性力造成得影响时,则应选择加速度,因为加速度与惯性力成正比;如关注得就是零件得疲劳破坏则应选择振动速度得均方根值,因为疲劳寿命主要取决于零件得变形能量与载荷得循环速度,振动速度得均方根值正好就是它们得反映。
2、振动诊断标准得理论依据各种旋转机械得振动源主要来自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中得一些缺陷与环境影响。
振动得存在必然引起结构损伤及材料疲劳。
这种损伤多属于动力学得振动疲劳。
它在相当短得时间产生,并迅速发展扩大,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振动引起得疲劳破坏。
美国得齿轮制造协会(AGMA)曾对滚动轴承提出了一条机械发生振动时得预防损伤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中可见,在低频区(10Hz 以下),就是以位移作为振动标准,中频(10~1000Hz)就是以速度作为振动标准,而在高频区(1KHz 以上)则以加速度作为振动标准。
理论证明,振动部件得疲劳与振动速度成正比,而振动所产生得能量与振动得平方成正比。
由于能量传递得结果造成了磨损好其她缺陷,因此,在振动诊断判定标准中,就是以速度为准比较适宜。
而对于低频振动,,主要应考虑由于位移造成得破坏,其实质就是疲劳强度得破坏,而非能量性得破坏。
但对于1KHz 以上得高频振动,则主要考虑冲击脉冲以及原件共振得影响。
3、振动诊断标准得分类根据标准制定方法得不同,振动诊断标准通常分为三类。
1)绝对判断标准它就是根据对某类设备长期使用、观察、维修与测试后得经验总结,并在规定了正确得方法后制定得,在使用时必须掌握标准得适用范围与测定方法。
选择振动监测参数指南一、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从物理意义上讲,位移描述振动质点相对平衡位置(参考点)的瞬时位置;速度是位移的变化率,反映位移变化的快慢程度,即质点运动的快慢程度;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振动位移幅度一定时,速度幅值和振动频率成正比,加速度幅值和振动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ν= 1/2πf×A ;D = 1/2πf×ν= 1/(2πf)²×A ;在故障判断分析中,位移反映质点偏移平衡位置的程度,位移越大,质点所具有的位移(势能)越大,即位移反映质点的位移,可监测位能(势能)对设备部件的破坏;速度反映质点运动的快慢,速度越高,质点动能越大,即速度反映质点的动能,可监测动能对设备部件的破坏;加速度是质点受力情况的反映,受力越大,加速度值越高,即其可监测振源的冲击力对设备的破坏程度。
因此,三个参量反映不同设备部件损坏或失效的原因。
质点位能和冲击力对设备部件的破坏,与其最大值密切相关,因此,对加速度和位移,一般不关心其时间历程,而仅关心其最大值。
对这两个振动参量,一般选峰值或峰-峰值作为表征参数。
工程上,加速度参量常以峰值作为表征参数,位移参量则以峰-峰值作为表征参数。
振动速度参量反映质点的动能,质点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有效值密切相关,即质点动能的大小与时间历程有关。
在选择测点时,应遵循传递路径最短,测点刚度最大两条原则,以使结构导纳最大。
理论已经证明,振动部件的疲劳与振动速度成正比,振动所产生的能量与振动速度的平方正比,能量传递的结果造成磨损和其它缺陷。
因此、在振动判定标准中,无论从疲劳损伤还是磨损等缺陷来说,以速度标准最为时宜。
对于低频振动,主要应考虑位移破坏,这种破坏的实质是疲劳强度破坏,而不是能量破坏;对于1KHz以上的高频域,主要应该考虑冲击力和共振破坏。
二、振动参数应用有效值反映了振动能量的大小及振动时间历程的全过程。
峰值只反映瞬时值的大小,同平均值一样,不能全面地反映振动的真实特性。
振动测量参数的选择⼀、振动测量参数的选择位移:适⽤于低频范围,转速在1500转/分以下的机组,速度:适⽤于中频段,转速在1500——10000转/分范围内的机组、加速度:适⽤于⾼频段,转速在10000转/分以上的机组现在⼀般采⽤速度标准,1、位移:反映质点的位能,可监测位能对设备部件的破坏。
2、速度:反映质点的动能,可监测动能对设备部件的破坏。
3、加速度:反映质点的受⼒情况受,可监测振源的冲击⼒对设备的破坏程度。
振动的表征参数-峰值(单峰值)、峰-峰值及有效值。
对于位移,⼀般选峰-峰值作为表征参数;加速度选择峰值,速度选择有效值作为表征参数。
⼆、测点选择1、尽量靠近轴承2、尽量在垂直、⽔平、轴向三个⽅向上设置测点3、给测点位置作好记号,以保证测量数值的稳定性和可⽐性4、必要时可将设备表⾯进⾏处理三、测试中应注意的⼏个问题1、在测试同⼀设备、同⼀测点和同⼀参数量时,应选择同⼀种测试仪器,并在同⼀状态下、同⼀频带下进⾏测试。
2、检查测试设备的安装情况,应保证测点设备与测试仪器不产⽣共振。
3、测量径向振动时,传感器应相对于被测设备轴径向安装;测量轴向振动时,应相对于被测轴平⾏安装。
4、应考虑测试现场周围的电场、磁场以及外界环境对传感器和仪器本⾝的影响。
⼀、振动基础理论1.1 振动形式的描述机械设备总是不可避免的会产⽣振动,过⼤的振动是有害的,除⾮为了特殊的⽬的,如振动给料机、磨煤机等。
为了说明振动的特点,采⽤了多种描述⽅式。
1、时域描述有两种形式,即振动波形和轴⼼运动轨迹。
可直观了解振动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转轴在轴承中的横向运动情况,粗略估量振动平稳与否及对称程度。
2、频域描述将振动幅值、相位、能量情况按频率排列,有利于反映故障原因。
3、幅域描述现场主要采⽤峰值、峰-峰值、有效值等概念反映振动幅值的⼤⼩,其中⼜有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不同振动量之分。
位移峰-峰值主要考核设备间隙的安全性。
速度有效值⽤以反映振动能量的⼤⼩或破坏能⼒,是判断振动状态的主要指标。
震动测试标准震动测试是指利用振动设备对产品进行模拟振动环境,以验证产品在运输、使用和储存等过程中的抗振能力和可靠性。
在各个行业中,对产品进行震动测试已经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为了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震动测试标准,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震动测试标准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国际上通用的震动测试标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的ISTA(International Safe Transit Association)标准和欧洲的EN(European Norm)标准。
这两个标准都是针对包装产品的运输过程中所受到的振动环境进行测试的,通过模拟真实的运输振动环境,来评估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耐受能力。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了振动测试的频率、加速度、持续时间等参数,以及测试设备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等内容。
其次,针对电子产品和汽车零部件等特定行业的震动测试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针对电子产品的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标准,它主要针对电子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振动环境进行测试,以验证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而对于汽车零部件来说,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标准则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用于评估汽车零部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振动环境,以保证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除了以上提到的国际标准外,各个国家和地区也都有自己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比如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Guo Biao)标准,针对国内产品的振动测试提供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这些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产品的互认。
在进行震动测试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和不同产品所受到的振动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测试标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且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机械设备振动标准它是指导我们的状态监测行为的规范最终目标:我们要建立起自己的每台设备的标准(除了新安装的设备)。
⏹监测点选择、图形标注、现场标注。
⏹振动监测参数的选择:做一些调整:长度、频率范围⏹状态判断标准和报警的设置1 设备振动测点的选择与标注1.1监测点选择测点最好选在振动能量向弹性基础或系统其他部分进行传递的地方。
对包括回转质量的设备来说,建议把测点选在轴承处或机器的安装点处。
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测点,但要能够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轴承处测量时,一般建议测量三个方向的振动。
铅垂方向标注为V,水平方向标注为H,轴线方向标注为A,见图6-1。
图6-1 监测点选择图6-2在机器壳体上测量振动时,振动传感器定位的示意图1.2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1)卧式机器这个数字序列从驱动器非驱动侧的轴承座赋予数字001开始,朝着被驱动设备,按数字次序排列,直到第一根轴线的最后一个轴承。
在多根轴线的(齿轮传动)机器上,轴承座的次序从驱动器开始,按数字次序继续沿着第二根轴线到被驱动器往下排列,接着再沿着第三根轴线往下排列,直到机组的末端为止。
常见的几种标注方法见图6-3~6-5。
图6-3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图6-4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图6-5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2)立式机器遵循与卧式机器同样的约定。
1.3 现场机器测点标注方法机壳振动测点的标注可以用油漆标注,也可以在机壳上粘贴钢盘来标注振动测点,最好采用后一种方法标注。
采用钢盘时,机壳要得到很好的处理。
钢盘规格为厚度5mm,直径30mm,用强度较好的粘接剂粘接,以保证良好的振动传递特性。
2 设备振动监测周期的确定振动监测周期设置过长,容易捕捉不到设备开始劣化信息,周期设置过短,又增加了监测的工作量和成本。
因此应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传动方式、转速、功率以及故障模式等因素,合理选定振动监测周期。
当设备处于稳定运行期时,监测周期可以长一些;当设备出现缺陷和故障时,应缩短监测周期。
机械设备振动标准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机械设备振动标准1 设备振动测点的选择与标注监测点选择测点最好选在振动能量向弹性基础或系统其他部分2进行传递的地方。
对包括回转质量的设备来说,建议把测点选在轴承处或机器的安装点处。
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测点,但要能够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轴承处测量时,一般建议测量三个方向的振动。
水平方向标注为H,铅垂方向标注为 V,轴线方向标注为A,见图6-1。
图6-1 监测点选择图6-2在机器壳体上测量振动时,振动传感器定位的示意图振动监测点的标注(1)卧式机器这个数字序列从驱动器非驱动侧的轴承座赋予数字001开始,朝着被驱动设备,按数字次序排列,直到第一根轴线的最后一个轴承。
在多根轴线的(齿轮传动)机器上,轴承座的次序从驱动器开始,按数字次序继续沿着第二根轴线到被驱动器往下排列,接着再沿着第三根轴线往下排列,直到机组的末端为止。
常见的几种标注方法见图6-3~6-5。
图6-3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图6-4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图6-5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2)立式机器遵循与卧式机器同样的约定。
现场机器测点标注方法机壳振动测点的标注可以用油漆标注(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标注大小与传感器磁座大小相似;也可以在机壳上粘贴钢盘来标注振动测点,最好采用后一种方法标注。
采用钢盘时,机壳要得到很好的处理。
钢盘规格为厚度5mm,直径30mm,用强度较好的粘接剂粘接,以保证良好的振动传递特性。
2 设备振动监测周期的确定振动监测周期设置过长,容易捕捉不到设备开始劣化信息,周期设置过短,又增加了监测的工作量和成本。
因此应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传动方式、转速、功率以及故障模式等因素,合理选定振动监测周期。
当设备处于稳定运行期时,监测周期可以长一些;当设备出现缺陷和故障时,应缩短监测周期。
在确定设备监测周期时,应遵守以下原则;1)安装设备或大规模维修后的设备运行初期,周期要短(如每天监测一次),待设备进入稳定运行期后,监测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机械设备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
一、振动诊断标准的制定依据
1、振动诊断标准的参数类型
通常,我们用来描述振动的参数有三个:位移、速度、加速度。
一般情况下,低频振动采用位移,中频振动采用速度,高频振动采用加速度。
诊断参数在选择时主要应根据检测目的而选择。
如需要关注的是设备零部件的位置精度或变形引起的破坏时、应选择振动位移的峰值,因为峰值反映的是位置变化的极限值;如需关注的是惯性力造成的影响时,则应选择加速度,因为加速度与惯性力成正比;如关注的是零件的疲劳破坏则应选择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因为疲劳寿命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变形能量与载荷的循环速度,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正好是它们的反映。
2、振动诊断标准的理论依据
各种旋转机械的振动源主要来自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中的一些缺陷和环境影响。
振动的存在必然引起结构损伤及材料疲劳。
这种损伤多属于动力学的振动疲劳。
它在相当短的时间产生,并迅速发展扩大,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振动引起的疲劳破坏。
美国的齿轮制造协会(AGMA )曾对滚动轴承提出了一条机械发生振动时的预防损伤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中可见,在低频区(10Hz 以下),是以位移作为振动标准,中频(10~1000Hz )是以速度作为振动标准,而在高频区(1KHz 以上)则以加速度作为振动标准。
理论证明,振动部件的疲劳与振动速度成正比,而振动所产生的能量与振动的平方成正比。
由于能量传递的结果造成了磨损好其他缺陷,因此,在振动诊断判定标准中,是以速度为准比较适宜。
而对于低频振动,,主要应考虑由于位移造成的破坏,其实质是疲劳强度的破坏,而非能量性的破坏。
但对于1KHz 以上的高频振动,则主要考虑冲击脉冲以及原件共振的影位移恒定 一定的速度 加速度恒
定
响。
3、振动诊断标准的分类
根据标准制定方法的不同,振动诊断标准通常分为三类。
1)绝对判断标准
它是根据对某类设备长期使用、观察、维修与测试后的经验总结,并在规定了正确的方法后制定的,在使用时必须掌握标准的适用范围和测定方法。
目前应用较广的振动标准有:
ISO 2372 《机器振动的评价标准基础》
ISO 3945 《振动烈度的现场测定与评定》
CAD/MS/NVSH 107 《轴承振动测量的判断》
VDI 2056 《振动烈度判据》
2)相对判定标准
它是对同一台设备,在同一部位定期进行参数测定,并按时间先后进行比较,以正常状态下的测定值作为原始值进行判定的方法。
用相对判定方法,日本的经验是:振动值≥1.6*初始值,为异常。
3)类比判定标准
是把数台型号相同的整台机械设备或零部件在外载荷、转速以及环境因素等都相同的条件下,对被测量值进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