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间隙的检查和调整共28页
- 格式:ppt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28
实训: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一、实训目的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方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实训的重点难点1、进气门和排气门确实定。
2、一缸压缩上止点确实定。
3、气门间隙的调整步骤和方法实训量具、工具、设备1、柳微五菱汽车发动机5台。
2、常用工具5套。
3、一字螺丝刀5把。
4、塞尺5把。
实训技术标准及要求气门间隙为0.15~0.20mm。
实训注意事项1、拆卸时注意螺栓的拧紧和拧松顺序以及各螺栓的拧紧力矩,注意防松装置等。
2、拆装时注意核对和识别零件在制造时所做的记号。
没有记号时,要在零件非工作面上作出必要的记号。
3、零件经清洗、吹干并检验合格后,必须在高度清洁的场所进行装配。
4、气门间隙必须在该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下才能进行调整。
5、根据维修手册气门间隙规定值进行调整,假设没有,可以参照排气门间隙0.20mm,进气门间隙0.15mm进行调整。
6、采用液力挺柱式的配气机构不需要进行气门间隙调整。
7、严格拆装程序并注意操作安全;8、操作时严格按5S管理。
实训操作步骤〔一〕以四缸直列作功顺序为1-3-4-2的发动机为例图1 - 固定螺母;图 2 - 调整螺钉采用逐缸法:1、打开气门室盖;2、摇转曲轴,直至凸轮轴正时记号与缸盖上固定记号对齐,飞轮〔或曲轴皮带轮〕的正时记号与缸体上固定的正时记号对正,这时,第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如图2;3、气门间隙检查:用规定厚度的塞尺插入气门杆与摇臂之间,来回抽动塞尺,如果过紧或过松,都说明气门间隙不合适,需要进行调整。
4、调整气门间隙〔见图1〕:松开锁紧螺母1,旋出调整螺钉2,在气门杆与摇臂之间插入厚度与气门间隙相等的塞尺,一边拧进调整螺钉,一边不停地来回抽动塞尺,直到抽动塞尺有阻力又能抽出时为止,锁紧螺母,在锁紧螺母时,不能让调整螺钉转动,最后再复查一遍。
5、按作功顺序,分别摇转曲轴180度,依次使下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用同样的方法,检查与调整各缸的气门间隙。
如作功顺序为1-3-4-2,则摇转曲轴180 ,检查调整3缸的气门间隙。
发动机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作者:孙文嘉胡志强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8期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孙文嘉胡志强摘要:由于配气机构各零件磨损、机体受热、锁紧螺母松动、气缸垫更换等因素的影响,发动机气门间隙会经常发生变化。
气门间隙过大,会使配气机构传动零件间产生撞击、噪声、加剧磨损,并使气门开启持续时间减少,进气不充分、排气不彻底;气门间隙过小,将使气门关闭不严而漏气,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启动困难、油耗增加。
总之,气门间隙要定期检查调整。
探讨了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的意义、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及调整步骤。
关键词: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方法;调整步骤一、气门间隙过小、过大的危害(一)气门间隙及调整的意义为了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常在气门组与气门传动组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这一间隙称为气门间隙。
由于配气机构各零件磨损、机体受热、锁紧螺母松动及气缸垫更换等因素的影响,气门间隙会经常发生变化,为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所以要定期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二)气门间隙过小、过大的危害1、气门间隙过小的危害。
发动机在热态下,气门及其传动件受热膨胀,可能会发生气门关闭不严,造成发动机在压缩、做功行程中产生漏气现象,导致功率下降,燃油消耗增加,发动机过热,气门接触面严重积炭,甚至烧坏气门。
2、气门间隙过大的危害。
传动件之间,气门与气门座之间将产生撞击,造成零件的过早磨损,整个配气机构运转不平稳,噪声增大,且使气门开启持续时间减少,造成进气不充分,排气不彻底。
二、发动机气门间隙的调整(一)调整气门间隙前注意事项1、气门间隙应符合原厂规定,在二级维护时应对气门间隙进行检查与调整。
2、调整气门间隙一般根据发动机的温度分热调和冷调,一般多为冷车调整。
3、调整气门一定要处在关闭位置。
即气门挺杆底平面一定要与凸轮的基圆处于接触位置。
4、配气机构布置型式不同,气门间隙所在部位也不同。
5、调整气门间隙之前首先要确认各缸的进、排气门,找到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然后再进行调整。
实验四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实验四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一、实验内容气门间隙的调整二、实验目的1、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
2、掌握工量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气缸压力的检测方法。
4、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三、实验设备与器材1、发动机(附翻转台架)每组三台;2、常用工具每组三套;3、缸压表、厚薄规每组三只。
四、实验原理与步骤(一)为了保证发动机工作气门和座圈密封,或减缓某些机件磨损,在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气门和挺杆或摇臂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如果气门间隙过小,则气门因关闭不严而损坏,如果气门间隙过大,则气门产生噪声,并改变气门开闭时刻,从而导致进气不足,排气不彻底。
发动机在使用中,由于配气机构某些零件的磨损,改变了原来的气门间隙,因此在维护中要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
四行程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方法有两种,一是逐缸调整法,即该缸活塞位于压缩终了上止点时,可调该缸进、排气门的间隙。
这种方法适于型号复杂、磨损严重的发动机,调整时摇转曲轴次数多,工作效率低。
另一种方法可以减少曲轴的摇转次数,多缸发动机如6缸、8缸、12缸,只摇转曲轴两次,即可调完全部气门间隙,故称其为两次调整法。
在热车和冷车状态下,气门脚间隙的检查和调整都应在气门完全关闭且气门挺杆底平面落到凸轮基圆上时才能进行,这是气门间隙调整的基本原则。
(二)逐缸检查、调整气门间隙以顶置式发动机第一缸调整为例。
1、拆下气门室盖。
2、用手摇柄摇转曲轴,使一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此时该缸进、排气门全闭),用塞尽检查气门脚间隙,不合规定时则需调整。
3、用相应的梅花扳手(如图1)将锁紧螺母旋松,再用平口改刀按技术要求将调整螺钉旋进或旋出,直至气门间隙符合要求。
4、调整好后,将锁紧母锁紧后,再用塞尺检查一次,若不符合规定,应重新再调至符合标准为止。
5、按上述方法和步骤,调整其余各缸气门(按点火顺序,要调整某缸,必须使该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时进行)图1顶置气门间隙的调整(三)两次法检查、调整气门间隙:根据发动机的工作循环、点火顺序,按相位原理,在第一缸和第六缸分别处于压缩终了位置时,对相应的气门进行调整。
气门间隙的检测方法
一、听声音检查
通过听发动机的声音来判断气门间隙是否正常。
启动发动机,观察其工作时的声音,如果听到气门发出“哒哒”声,则可能是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
二、手感检查
在冷车状态下,用手指轻轻触碰气门杆,如果感觉间隙过大或过小,则可能是气门间隙异常。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经验来判断。
三、使用气门间隙尺检查
使用气门间隙尺来测量气门间隙的大小。
将气门间隙尺插入气门与气门座之间,观察间隙尺上的刻度,根据标准值判断气门间隙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四、使用塞尺检查
使用塞尺来测量气门杆与气门摇臂之间的间隙。
将塞尺插入间隙中,观察其厚度,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间隙是否正常。
五、检查气门杆与气门摇臂之间的间隙
检查气门杆与气门摇臂之间的间隙是否正常。
用手指轻轻上下摆动气门摇臂,如果感觉间隙较大或发现气门杆有晃动现象,则可能存在间隙异常。
六、检查气门座与气缸盖之间的间隙
使用探针或适当的工具检查气门座与气缸盖之间的间隙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间隙过大或过小,可能影响气门的密封性能。
七、检查气门弹簧的工作状态
检查气门弹簧的弹力是否正常,观察其形状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弹簧断裂或弹力不足,需要更换新的弹簧。
八、检查气门杆的磨损情况
观察气门杆的表面是否有磨损、刮伤或凹槽等损伤。
如果发现损伤严重,则会影响气门的密封性能和耐久性,需要更换新的气门。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一、实训目的与要求:(1)能够准确确定1缸压缩上止点。
(2)能够对可调气门间隙进行熟练调整。
(3)掌握气门间隙调整的原则和方法。
二、技术标准与要求(1)气门间隙为:冷机进气门0.20~0.25mm,排气门0.20~0.25mm。
(2)解放CA1091发动机的发火顺序为1-5-3-6-2-4。
三、实训器材(1)解放CA1091型载货汽车整车1辆,或该车型发动机1台。
(2)常用工具1套,一字改锥、塞尺1个。
(3)棉纱、撬棍、手摇柄若干。
四、实训步骤1 逐缸调整法(1)找到点火正时标记。
(2)确定1缸在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分别调整进、排气门间隙,使之符合技术要求。
(3)用手柄转动曲轴120°,按照发动机工作顺序,调整5缸进、排气门间隙,使之符合技术要求。
(4)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调整其他气门间隙。
(5)调整时,应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尾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时感觉到有轻微阻力为合适。
(6)调整时,应先旋松锁紧螺母,然后旋转调整螺钉,直到间隙合适为止,最后旋紧调整螺母并锁紧。
(7)对所有气门进行复检。
2 两遍调整法(1)找到点火正时标记。
(2)旋转曲轴,使1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按照“双-排-不-进”的原则判断可调气门。
1、2、3、6、7、10气门;(3)用塞尺测量可调气门间隙。
(4)调整间隙不符合要求的气门,应使之符合技术要求。
(5)转动曲轴360°,检查并调整剩余气门的间隙。
(使六缸在点火上止点,这时可调整4、5、8、9、11、12气门;)(6)调整时,应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尾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时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合适。
(7)调整时,应先旋松锁紧螺母,然后旋转调整螺钉,直到间隙合适为止,最后旋紧调整螺母并锁紧。
(8)对所有气门进行复查。
五、注意事项(1)找到正时标记,正确判断1缸的压缩上止点。
(2)调好气门间隙后要锁紧螺母,并要复检。
六、考核要求(1)按正确的操作规程检查气门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