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油色谱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10
绝缘油气相色谱分析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评估案例分析摘要:比对试验就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多个实验室或实验室内部对相同被试品组织实施检测,并进行结果评价。
对于结果评价方法很多,一般我们采用En值法、Z比分数法较多。
本次比对采用En值法评估。
关键词:实验室间比对 En值法结果评估一前言为识别实验室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实验室间的能力差异,进一步判断和把控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通过对实验室试验设备、检测人员的技术差异分析与方法有效性的评估,实现对实验室检测能力的验证,保证测量的可信度,从而达到实验室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实验室间比对包括人员比对、方法比对、设备比对等多种。
比对结果分析方法多种,有En值法、Z比分数法、CD值法等。
比对结果分析准确与否与所选的评估方法有关,同一试验选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
所以,判断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应根据比对场景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判断方法,最好对号入座。
本文选用的En值法,是用于判断测量值的一致性,适用于有标准物质或指定参考实验室的实验室间的比对。
我们指定一权威实验室为参考实验室,以同台变压器油为被试品,将各实验室在同时间、采用同方法下所得的数据与权威实验室进行比对。
二案例分析绝缘油气相色谱分析法是电力充油设备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因此,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就我们对供电单位开展色谱分析实验室间比对工作,依据En值法对结果评估做一简单介绍:本次比对的范围是5家供电单位,通过对各单位报送的数据信息中的氢气及总烃值进行统计,分别与权威实验室进行分析、比较,形成本次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评估。
2.1采用计算比率值En的方法,评估公式为。
n:为所参加比对的实验室总数;YL:为各实验室检测数据;U:测量不确定度(本案例中取2);2.2比对评估结果对应以下准则:1、接受准则:En ≤0.7,表明测量结果满意,可以接受;2、拒绝准则:En≥1,表明测量结果不满意,必须查找原因并迅速采取纠正措施;3、临界预防准则:0.7﹤En﹤1,表明测量结果接近临界,基本满意,必须查找原因并采取适当预防措施。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一、未严格按规定进行检测对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按《导则》规定,新投运的设备及大修后的设备,投运前至少应作一次检测。
如果在现场进行感应耐压和局部放电试验,则应在试验后再作一次检测。
在投运后的第4、10、30天,应各做一次检测。
若无异常,可转为定期检测。
但对容量在120MVA及以上的发电厂升压变压器,还应在投运后的第一天增加一次。
《规程》中只对新投运的设备作了上述规定,但对大修后的设备本作规定。
对发电厂的升压变压器也未作投运后第一天增加一次检测的规定。
但却增加了对500kV设备在投运后第一天增加一次检测的规定)。
对运行中的变压器和电抗器,《规程》中规定:330kV 及以上的变压器和电抗器(《导则》中还包括容量240MVA 及以上,以及所有发电厂的升压变压器)3个月检测一次;220kV变压器和120MVA及以上的发电厂主变压器6个月检测一次;其余8MVA及以上的变压器(《导则》中还包括66kV 及以上的变压器)1年检测一次。
在我们所进行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中,没有一个单位认真执行了上述的所有规定。
如新投运和大修后的变压器,在投运后大都未在第4、10、30天各做一次检测。
一般只是在投运后3个月或6个月,或1年时才进行检测。
二、绝缘油中溶解气体超标(1)绝缘油中出现溶解气体超标不及时进行处理。
《规程》规定,运行设备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含量超过下列数值时应引起注意:变压器为:总烃>150ppm,氢>150ppm或乙炔>5ppm(330kV及以上的变压器为1ppm);套管为:氢>500ppm,甲烷>100ppm,对110kV及以下的套管,乙炔>2ppm,220~500kV的套管,乙炔>1ppm。
某发电厂一台220kV启动变压器,A相套管绝缘油中含氢量达1010.5ppm,超标一倍多,乙炔含量达1806ppm,超标近千倍,未及时进行处理。
有的单位的主变压器,上述三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
绝缘油色谱分析及故障诊断探讨冯然摘要:目前,电力企业大多使用油浸式变压器,绝缘纸作为绝缘材料,当设备内部发生故障时就会产生一些可燃气体,而油对这些气体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因此我们通过分析油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可以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类型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绝缘油色谱;故障诊断;探讨前言绝缘油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是检测变压器潜伏性故障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绝缘油气相色谱技术在故障分析中的应用,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电力企业的高效率运行,促进电力企业更为长远的发展。
1绝缘油色谱异常原因1.1绝缘中存在局部放电主变压器绝缘结构具有一些缺陷,如果外施电压达到一定强度,绝缘结构会发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只在绝缘结构局部发生,即所谓的绝缘结构局部放电。
这种放电现象,并不能立即对主变压器造成巨大损害,相反,它是对主变压器绝缘结构的一种缓慢侵蚀,当这种侵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变,使主变压器烧毁[1]。
1.2导电部件局部过热主变压器内部有许多金属部件,这些金属部件接触不良会严重影响主变压器散热,即通常所称电阻异常型过热时间。
导电部件局部过热,会增加导电回路尾部电阻,损耗与电阻之间属正比关系,接触电阻与接触压力成反比关系,金属部件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大会使接触压力减少,从而增大接触部位的发热量,产生高温,如果这种高温状态一直持续,达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使主变压器烧毁。
1.3潜油泵故障潜油泵的主要作用是强迫变压器内的油进行冷热交替循环,潜油泵的油流主要通过油流继电器进行监视。
潜油泵用在强油循环变压器,油流继电器对潜油泵工作情况进行监视,强油循环冷却是大型变压器大多采用的冷却方式,潜油泵出现故障,变压器内油就不能完成有效循环,影响散热,造成过热故障,影响变压器主绝缘寿命。
2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故障诊断2.1特征气体法变压器油大多采用矿物绝缘油,其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由于放电或过热可以使某些C-H键和C-C键断裂,断裂后这些自由基会重新结合形成氢气和低分子烃类气体,根据释放的能量不同产生的气体不同,乙烯一般在500℃下生成,乙炔一般在800℃-1200℃的下生成,因此,变压器在不同故障时放热能量不同产生气体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特征气体的含量来判断变压器的故障类型。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3)1.1问题的提出和本课题的意义 (3)1.2目前变压器油中气体的检测方法及发展趋势 (4)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8)第二章油中溶解气体的紫外及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原理 (9)2.1紫外及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法简介 (9)2.2油中气体紫外及可见光吸收光谱检测的理论原理 (10)2.3有机化合物分子内的电子跃迁 (12)2.4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及可见光光吸收光谱 (14)2.5影响紫外及可见光光吸收光谱的因素 (14)第三章油中气体紫外及可见光吸收光谱检测的实验系统 (21)3.1实验系统原理综述 03.2实验系统的光路原理 (2)3.3实验系统的电路原理 (6)3.4实验过程及步骤 (7)3.5实验结果 (8)3.6实验结果分析 (11)3.7实验误差分析 (19)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0参考文献 (1)后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最重要的供电设备,也是最为昂贵的设备之一,其可靠运行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力变压器的大多数内部故障可以根据对变压器油中的溶解气体的分析来判断,因此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检测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气相色谱分析法。
虽然该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变压器的内部故障,但是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油中溶解气体,从取油样—油气分离—色谱分析的全过程来看,存在着环节多,操作手续繁琐,试验周期长等弊病,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引进较大的试验误差。
对于发展较快的故障检测则感到不够及时,难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而且也不便于发展油中气体的在线监测。
现在我们研究使用紫外及可见光吸收光谱法来检测变压器油中的溶解气体。
该方法基本不受变电站复杂的电磁环境的影响,能够很灵敏的检测出变压器油及其中溶解气体的变化,并且该技术也比较适用于在线监测。
绝缘油色谱分析误差的原因及改进方法的研究摘要:依据笔者多年色谱分析工作经验,对绝缘油色谱分析过程中油样采集、振荡脱气、进样分析、定性定量及分析仪器本身等可能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对绝缘油色谱分析的过程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方法,通过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能大大降低油色谱分析结果的偏差率。
关键词:绝缘油;色谱分析;油气分离;注射器;偏差率电网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变压器是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变压器的故障将会带来严重的电网故障,气相色谱分析法是电力变压器等充油电气设备日常运行过程对设备潜伏性故障监督判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充油设备绝缘油中溶解特征气体含量的分析,可以间接判断设备的绝缘状态。
从而容易在故障发展的早期发现设备运行的缺陷,及时处理。
GB/T 17623-2017《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中对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有明确的要求。
但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往往超出了标准中的要求。
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存在于整个分析过程中。
色谱分析结果是一个系统分析结果,一般的实验室色谱分析过程包括:现场油样采集、样品体积定量、加入洗脱气、震荡脱气、样品气转移、样品进样、色谱分析、数据分析修正等环节。
下面对诸多环节逐一进行分析。
1、取样误差按照GB/T 7957-2007《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中对样品采集过程做了详细的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绝大多数都能按规程操作。
这里仅仅对容易忽略的问题进行分析。
标准里面推荐的取样容器有两种,一种是500mL~1000mL磨口塞试剂瓶;一种是100mL玻璃注射器。
采用试剂瓶取样有诸多弊端,应该逐渐淘汰。
首先采用试剂瓶取样,无法做到全密封取样,只能让油直接流进瓶子里,在油流进瓶子的过程和空气充分接触油中的特征气体会逸散。
造成样品失真。
其次试剂瓶往往不能装满,上部留有空间,运输过程中油中的特征气体会随着震荡和顶部的空气进行溶解平衡,盖上瓶塞后,随着油的温度变化,顶部会产生负压进一步加速样品的脱出,造成样品失真。
绝缘油色谱分析及故障诊断探讨摘要:绝缘油防控了异常形态的外在干扰,选取优良的绝缘油是应当注重的。
针对绝缘油,采纳了色谱分析以此来探测油液的色谱特性,提升绝缘油本身的质量。
本文主要对提高绝缘油色谱分析判断准确率进行分析探讨。
详细介绍了绝缘油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方法以及“三比值”判断法,并以220 k V 外海变电站主变和新会双水发电厂主变的故障诊断为例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应用特征气体的“三比值”法时必须加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绝缘油;色谱分析;故障诊断前言绝缘油是由许多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由于设备故障与油中溶解气体相对含量之间的关系较复杂,单凭色谱分析结果判断故障的确切部位是不现实的,还应综合电气试验、检修、运行、负荷、附属设备等各方面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其变化规律,才有可能预测故障的确切部位及其故障的严重程度,对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一、绝缘油的价值电力系统配有日常可选用的绝缘油,这种油液被留存至指定好的用电设备。
从总体来看,绝缘油可确保常规的电力构件性能,防控缓慢的装置磨损。
由此可见,电力绝缘油拥有自身的必要价值。
首先,作为绝缘材料,电力绝缘油首先可用作绝缘,防控电荷的伤害。
从绝缘特性看,运转状态下的各类设备都会附带电荷。
添加了绝缘油,是为防控某一时点的电流及电压击打因而损毁外在表层。
这是由于,电力设备有着本身较高的运转负荷,绝缘油含有优良的绝缘特性以此来妥善防控外在的流通电流[1]。
这样做,防控了过载态势的设备被损毁,有序保护系统。
高峰耗电期内,若突发了某一故障则会减低总体架构内的绝缘特性,减弱根本的内在性能。
涂抹绝缘油液以后,额外负荷即可被减低,由此也避免故障。
其次,绝缘油可用作冷却。
电力体系预设了高低温彼此的互换,针对这种流程增添绝缘油品,冷却了原本的电力体系。
经过油液的冷却,慎重防控了超标情形的设备运转,限定了最合适的温度。
润滑油添加了某比值的抗氧剂,依照设定好的比例着手调配了油液。
绝缘油的色谱分析摘要:介绍了变压器绝缘油气体组分含量测试的新方法及其在的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光声光谱测试技术的原理、仪器和测试效果,并根据使用经验给出了评价和建议。
关键词:变压器;绝缘油;色谱分析;光声光谱一.变压器油的产气原理及影响因素1.变压器的绝缘油因过热或空气的混入,以及局部放电等原因而发生氧化,因而造成击穿电压的降低。
另外水分混入以后,绝缘油的固有电阻以及击穿电压也会降低。
(1)氧化的影响绝缘油,其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在热、机械应力、氧、水分及铜、铁等金属的作用下,这些碳氢化合物将发生化学变化,这些游离基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生成氧化物,如:酸、脂、油泥、水等。
除此之外,还会生成一些气体,如:低分子烃类气体、氢气及少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在这一过程中,氧气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基本因素,而水分、铜、铁是主要的催化剂,电、热、机械应力则起到了加速反应的作用。
(2)温度的影响当变压器油加热到高温时,分解气体的概况如图1所示。
图1绝缘油高温分解产气体二.根据产生气体进行故障分析绝缘纸/纸板分解的主要产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其形成量随氧含量和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相同的温度下,绝缘纸/纸板劣化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远比油劣化所产生的量大,因此油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主要是反映绝缘纸/纸板劣化的指标。
利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进行设备内部故障判断的原理正是基于绝缘材料的这种产气特点。
不同的故障,由于故障点能量不同、温度不同以及涉及的绝缘材料不同,其产气情况也不同即不同的故障具有不同的特征气体。
具体如表1所示:表1不同故障类型所产生的气体故障的类型主要的气体成分次要的气体成分油过热4CH 、22C H 2H 、26C H 油及纸过热4CH 、22C H 、CO 、2CO 2H 、26C H 油纸中局部放电2H 、4CH 、22C H 、CO 2CO 、26C H 油中火花放电2H 、22C H 油中电弧2H 、22C H 26C H 、4CH 、24C H 油纸中电弧2H 、22C H 、CO 、2CO 26C H 、4CH 、24C H 受潮或油有气泡2H 因此分析各种气体的目的就有差别,如表2所示:表2分析某气体成分的主要目的组分分析该气体的主要目的2O 了解密封、脱气情况;过热严重时2O 少2H 了解热源温度、有无受潮、局部放电CO 了解固体绝缘有否分解2CO 了解固体绝缘的老化或温度是否过高26C H 、4CH 、24C H 了解热源温度22C H 了解有无放电或高温热源三.绝缘油色谱分析检测的过程及步骤连接好设备,打开光源和光栅光谱仪的电源,在计算机上运行驱动软件,即可进行试验了。
绝缘油3次报告范文绝缘油是电气设备中常用的绝缘介质,能够阻止电流流过导体,起到隔离和保护的作用。
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和工作环境的变化,绝缘油可能会受到老化、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其绝缘性能,给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带来潜在的威胁。
因此,对绝缘油进行定期的测试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绝缘油的测试和分析,评估其绝缘性能和健康状态。
首先,我们选取了一批新鲜的绝缘油样本作为对照组,并将实验分为三个时间段进行测试,分别是初始状态、半年后和一年后。
在实验的开始阶段,我们首先对所有样本进行了外观检查。
结果显示,初始状态下的绝缘油颜色透明,无杂质和悬浮物。
而半年后的样本中出现了少量黄色悬浮物和混浊现象,一年后的样本更是出现了明显的沉淀和污染现象。
这些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绝缘油可能会因为外界的污染物沉积而受到污染。
接下来,我们对各个时间段的绝缘油样本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测试。
通过绝缘强度测试,我们发现初始状态下的绝缘油具有较高的绝缘强度,能够有效抵抗电流的流动。
然而,半年后的样本的绝缘强度有所下降,一年后的样本更是下降了很多。
这说明绝缘油的绝缘性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能力下降。
除了绝缘强度测试,我们还对绝缘油的酸值、水分含量和溶解气体等进行了测试。
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增长,绝缘油的酸值逐渐升高,水分含量逐渐增加,溶解气体也逐渐增多。
尤其是一年后的样本,这些指标都超过了正常范围,说明绝缘油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最后,我们对绝缘油样本中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初始状态下的绝缘油样本中主要含有乙烯和丙烯等气体,而半年后和一年后的样本中,乙烯和丙烯含量明显增加,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气体,如乙醛、苯和甲烷等。
这些结果表明,绝缘油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电弧放电、热分解等原因产生了可燃气体,加大了电气设备发生事故的风险。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通过对绝缘油样本的测试和分析,发现绝缘油的绝缘性能和健康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
绝缘油油中气体含量色谱分析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绝缘油油中气体含量色谱分析一、背景介绍绝缘油是电力设备中常用的绝缘介质,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绝缘油中的气体含量是评估绝缘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色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绝缘油中的气体含量,并判断绝缘油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色谱分析方法,测定绝缘油中的气体含量,并根据分析结果评估绝缘油的质量。
三、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a. 取一定量的绝缘油样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b. 将样品放入密封容器中,并确保容器密封良好。
2. 仪器准备a. 打开色谱仪电源,待仪器启动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b. 准备色谱柱,并连接至色谱仪。
c. 设置色谱仪的工作参数,包括流速、温度等。
3. 样品处理a. 将密封容器中的绝缘油样品取出,注入色谱仪的进样口。
b. 设置进样口的参数,如进样量、进样速度等。
4. 色谱分析a. 打开色谱仪的运行程序,开始色谱分析。
b. 监测色谱仪的运行情况,确保分析过程稳定。
5. 数据处理a. 根据色谱仪的输出结果,得到绝缘油中各气体的峰面积。
b. 根据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建立峰面积与气体浓度的标准曲线。
c. 计算绝缘油中各气体的浓度。
四、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绝缘油和有害气体。
2. 实验前应检查仪器的运行状况,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3. 样品处理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和损失,保证样品的准确性。
4. 数据处理过程中应仔细记录和计算,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色谱分析的结果,得到绝缘油中各气体的浓度。
通过与标准曲线对比,可以评估绝缘油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若绝缘油中气体含量超过规定的限值,可能会影响绝缘油的绝缘性能,从而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结论本实验通过色谱分析方法,成功测定了绝缘油中的气体含量,并根据分析结果评估了绝缘油的质量。
实验结果表明,绝缘油的气体含量符合要求,绝缘油质量良好,适合在电力设备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