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
- 格式:doc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20
油气集输图文一、绪论1. 把分散的油井所生产的石油、伴生天然气和其他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处理、初加工,合格的油和天然气分别外输到炼油厂和天然气用户的工艺全过程称为油气集输。
2. 油气集输主要包括油气分离、油气计量、原油脱水、天然气净化、原油稳定、轻烃回收等工艺。
3. 油田生产中的“三脱”是指油气收集和输送过程中的原油脱水、原油脱天然气和天然气脱轻质油。
4. 油田生产中的“三回收”是指汗水回收、天然气回收和轻质油回收。
5. 试分析原油外输前需进行脱水的原因?答:从井中采出的原油一般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水,而原油含水多了会给造成浪费,增加设备,多耗能;原油中的水多数含有盐类,加速了设备、容器和管线的腐蚀;在石油炼制过程中,水和原油一起被回热时,水会急速激化膨胀,压力上升,影响炼厂正常操作和产品质量,甚至会发生爆炸。
因此外输原油前,需进行脱水,使含水量要求不超过0.5%。
6. 原油脱气:通过油气分离器和原油稳定装置把原油中的气态轻烃组分脱离出去的工艺过程。
7. 油气计量:是指对石油和天然气流量的测定。
主要分为油井产量计量和外输流量计量两种。
8. 油井产量计量:是指对单所生产的油量和生产气量的测定,它是进行油井管理、掌握油层动态的关键资料数据。
9. 外输计量:是对石油和天然气输送流量的测定,它是输出方和接收方进行油气交接经营管理的基本依据。
10. 油气计量站:它主要由集油阀组(俗称总机关)和单井油气计量分离器组成,在这里把数口油井产品集中在一起,轮流对各单井的产油气量分别进行计量。
11. 计量接转站:有的油气计量站因油压较低,增加了缓冲缺勤和输油泵等外输设备,这种油气小站叫计量接转站,既然进行油气讲师还承担原油接转任务。
12. 转油站:是把数座计量(接转)站来油集中在一起,进行油气分离、油气计量、加热沉降和油气转输等作业的中型油站,又叫集油站。
有的转油站还包括原油脱水作业,这种站叫脱水转油站。
油气储运工程系李鸿英一、油气集输在油气生产中的地位¾在石油生产过程中,是继油藏勘探、钻井工程、采油工程之后的重要生产阶段;¾油气集输系统是油田建设中的主要生产设施,在油田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使油田平稳生产,保持原油开采及销售之间的平衡;¾采用的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确定的工程建设规模及总体布局,将对油田的可靠生产、建设水平、生产效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油气集输的主要任务z矿场油气集输是油气储运与油田开发相衔接的环节;z其主要任务是先“集”后“输”。
二、油气集输的主要任务¾“集”:z收集各井产出物,经分离、计量后汇集输送至处理站。
z集中起来处理。
二、油气集输的主要任务z收集各井产出物,汇集输送至处理站z对于油井,要分离其伴生的天然气及水;z对于气井,则要分离其伴生的凝析油及水。
z各井分离后的油气分别计量后又汇集在一起用一条管路混输至处理站,或用两条管路(单井产量大时)分别输往处理站。
二、油气集输的主要任务z在处理站集中处理z油气水的进一步分离和净化z原油稳定、轻烃回收z含油污水处理z气体脱水、脱CO2和脱硫等二、油气集输的主要任务¾“输”z将各井产出物输送至处理站;z将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质量标准的原油和天然气(油(气)田的商品)输送给下游工艺企业——油气的长距离输送技术。
油气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三、油气集输的工作对象和内容¾主要工作内容:z天然气净化脱出天然气中的饱和水和酸性气体(H2S、CO2)z天然气凝液回收回收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中C3+的重烃组分。
z凝液储存将轻烃产品储存在压力储罐中,以调节生产和销售的不平衡。
三、油气集输的工作对象和内容¾主要工作内容:z采出水处理将分离后的油田采出水进行除油、除机械杂质、除氧、杀菌等处理,使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回注油层或国家外排水质标准。
§1-2油气集输流程一、集输流程建设规模的确定二、集输流程的分类三、常见的集输流程四、集输流程中的能量利用五、选择集输流程的依据和原则六、气田集气系统油气集输流程收集油井产出的油、气、水混合物,按一定顺序通过管道,连续地进入各种设备和装置进行处理,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油气产品,并将这些产品输送到指定地点的全过程。
油气集输工艺简介1. 概述油气集输工艺是指将油气田产出的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从井口输送至加工厂或储罐等目的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采集、处理、储存、输送等一系列工艺环节。
2. 油气采集油气采集是指将油气从产油井、气井等井口采集出来的过程。
这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环节:•注水/注气:注水/注气是为了维持井内压力,以提高采油采气效率。
注入的水或气体可以压制井底的水压,从而推动油气向井口流动。
•人工举升:对于一些老旧的油气井来说,常常需要通过人工举升的方式将油气采集出来。
这种方式主要依靠机械或电动驱动的杆/泵来提升井底的油气。
•电泵抽采:电泵抽采是一种常用的油气采集方式。
通过电动泵在井口提供一定压力,将油气由井底抽上来。
3. 油气处理油气处理是指将采集到的原油、天然气等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确保油气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油气处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沉淀和过滤:通过沉淀和过滤的方式,将原油中的悬浮物和固体杂质去除。
•分离: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油气中的水分、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分离出来。
这个过程中常常使用分离器、沉淀罐等设备。
•脱酸/脱硫:对于高硫原油或天然气来说,脱酸/脱硫是必要的工艺环节。
通过添加脱除剂,将原油或天然气中的硫化物去除。
4. 油气储存油气储存是指将处理后的原油、天然气等能源暂时存放在储罐、气罐等设备中,以备后续输送或利用。
这个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储罐设计:储罐的设计需要考虑储存的油气类型、储存量、压力等因素。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采用钢制、玻璃钢等材料进行储罐的建造。
•防火措施:储罐应采取防火措施,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常见的防火措施包括安装防火灭火设备、划定防火区域、保持储罐周围的清洁等。
5. 油气输送油气输送是指将处理和储存后的油气从产油地或气田运送到加工厂、终端用户等目的地的过程。
常用的油气输送方式有以下几种:•管道输送:利用管道输送是一种常见的油气运输方式。
具有输送量大、输送距离远、安全可靠等优点。
油气集输油气集输是指将油气田采集的石油和天然气通过管道进行集中运输和处理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采集、输送、加工和分配等。
在油气集输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技术和设备,以确保油气能够高效、安全地被运输和利用。
首先,油气集输的第一步是采集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是地下沉积的化石能源,它们分布在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油气田中。
在进行石油或天然气的采集时,通常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如钻机、注水、注气和压裂等,以提高油气的采集效率。
一旦石油和天然气被采集出来,就需要将其输送到集输站。
集输站是一个用于临时存储和处理油气的地方,通常会包括储油罐、分离设备和处理设施等。
这些设备可以分离出其中的杂质和非常规物质,并对其进行处理,以保证油气的纯净度和质量。
在集输站处理完油气后,就需要将其通过管道进行输送。
油气管道是油气集输过程中最常用的输送方式。
油气管道主要分为陆上管道和海底管道两种类型。
陆上管道通常由钢管制成,需要经过地面和水道的铺设。
而海底管道则使用特殊的材料和技术进行铺设,以适应海洋环境的特殊性。
油气在输送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如温度、压力和腐蚀等。
为了确保管道的安全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常见的管道维护方式包括清洗、涂漆和修复等,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一旦油气到达目的地,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分配。
在石油方面,可以进行炼油和裂解等过程,将原油转化为汽油、柴油和润滑油等产品。
而对于天然气,可以进行液化和气化等过程,将其转化为液化天然气(LNG)或压缩天然气(CNG),以便于运输和使用。
最后,经过加工和分配后的油气产品可以被用于各种用途,如发电、加热和交通等。
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对经济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总之,油气集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采集、输送、加工和分配等多个环节。
通过运用各种技术和设备,可以高效、安全地将石油和天然气从油气田输送到最终用户。
油气集输行业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需要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确保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石油化工行业油气集输方案第1章绪论 (3)1.1 油气集输概述 (4)1.2 油气集输系统构成及工艺流程 (4)第2章油气集输工程可行性研究 (5)2.1 资源评估与地质勘察 (5)2.1.1 资源评估 (5)2.1.2 地质勘察 (5)2.2 技术经济分析 (5)2.2.1 技术方案 (5)2.2.2 经济分析 (5)2.3 环境影响评价 (5)2.3.1 生态环境影响 (5)2.3.2 社会影响 (5)2.3.3 环保措施 (5)2.3.4 环保投资估算 (6)第3章油气集输工程设计原则与要求 (6)3.1 设计原则 (6)3.1.1 安全性原则 (6)3.1.2 可靠性原则 (6)3.1.3 经济性原则 (6)3.1.4 环保性原则 (6)3.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6)3.2 设计要求 (6)3.2.1 系统布局 (6)3.2.2 设备选型 (6)3.2.3 工艺设计 (6)3.2.4 自动化控制 (7)3.2.5 防腐保温 (7)3.3 设计标准与规范 (7)3.3.1 国家和地方标准 (7)3.3.2 企业标准 (7)3.3.3 国际标准 (7)第4章油气集输工程主体工艺设计 (7)4.1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设计 (7)4.1.1 工艺流程概述 (7)4.1.2 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7)4.1.3 工艺流程设计内容 (8)4.2 原油集输工艺设计 (8)4.2.1 原油集输概述 (8)4.2.2 原油集输工艺设计原则 (8)4.2.3 原油集输工艺设计内容 (8)4.3.1 天然气集输概述 (8)4.3.2 天然气集输工艺设计原则 (8)4.3.3 天然气集输工艺设计内容 (9)第5章油气集输工程辅助系统设计 (9)5.1 油气分离与净化系统设计 (9)5.1.1 系统概述 (9)5.1.2 设计原则 (9)5.1.3 工艺流程 (9)5.1.4 关键设备选型 (9)5.2 原油处理与储存系统设计 (10)5.2.1 系统概述 (10)5.2.2 设计原则 (10)5.2.3 工艺流程 (10)5.2.4 关键设备选型 (10)5.3 天然气处理与输送系统设计 (10)5.3.1 系统概述 (10)5.3.2 设计原则 (11)5.3.3 工艺流程 (11)5.3.4 关键设备选型 (11)第6章油气集输工程管道设计 (11)6.1 管道选材与设计参数 (11)6.1.1 管材选择 (11)6.1.2 设计参数 (11)6.2 管道布局与敷设方式 (11)6.2.1 管道布局 (12)6.2.2 敷设方式 (12)6.3 管道应力分析及防护措施 (12)6.3.1 管道应力分析 (12)6.3.2 防护措施 (12)第7章油气集输工程设备选型与配置 (12)7.1 主要设备选型 (12)7.1.1 原油泵送设备 (12)7.1.2 天然气压缩设备 (13)7.1.3 输油管道及附件 (13)7.2 辅助设备选型 (13)7.2.1 油气分离设备 (13)7.2.2 污水处理设备 (13)7.2.3 自动化控制系统 (13)7.3 设备配置与布局 (13)7.3.1 设备配置 (13)7.3.2 设备布局 (13)第8章油气集输工程自动化与控制系统设计 (14)8.1 自动化系统设计 (14)8.1.2 系统架构 (14)8.1.3 系统功能 (14)8.1.4 系统设备选型 (14)8.2 控制系统设计 (14)8.2.1 控制策略 (14)8.2.2 控制算法 (14)8.2.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5)8.2.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5)8.3 安全仪表系统设计 (15)8.3.1 系统概述 (15)8.3.2 系统架构 (15)8.3.3 系统功能 (15)8.3.4 系统设备选型 (15)8.3.5 系统集成 (15)第9章油气集输工程安全与环保措施 (15)9.1 安全措施 (15)9.1.1 设计阶段安全措施 (15)9.1.2 施工阶段安全措施 (16)9.1.3 运营阶段安全措施 (16)9.2 环保措施 (16)9.2.1 污染防治措施 (16)9.2.2 生态环境保护 (16)9.2.3 节能减排 (16)9.3 应急处理与防范 (16)9.3.1 应急预案 (16)9.3.2 防范 (17)9.3.3 应急响应 (17)第10章油气集输工程经济性与效益分析 (17)10.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7)10.1.1 投资估算 (17)10.1.2 资金筹措 (17)10.2 经济效益分析 (17)10.2.1 财务分析 (17)10.2.2 敏感性分析 (17)10.2.3 经济效益评价 (17)10.3 社会效益与环境影响分析 (17)10.3.1 社会效益分析 (17)10.3.2 环境影响分析 (18)10.3.3 环保措施及设施 (18)第1章绪论1.1 油气集输概述石油化工行业中,油气集输是原油和天然气从开采地至处理厂或用户的关键环节。
油气集输导言油气集输是指将从油气田开采出来的原油和天然气运输到集输站,并通过集输站将其分离、处理、储存和输送到终端用户的过程。
油气集输是油气田开发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运输系统的设计和运营对于有效、安全地将油气资源输送到市场至关重要。
油气集输系统组成油气集输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1.采集系统:用于从油气田中采集原油和天然气,并将其送往集输站。
采集系统包括油井和天然气井,以及相关的注入和提取设备。
2.输送管道:油气集输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输送管道。
这些管道通常是由钢制或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防腐性能。
输送管道应根据油气田的地理条件和输送需求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以确保油气的安全、高效输送。
3.集输站:集输站是油气集输系统的中转站点,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采集系统的原油和天然气。
集输站通常配置有分离设备、储存设备和压缩设备,以便将原油和天然气进行分离、压缩和储存,以满足市场需求。
4.辅助设施:油气集输系统还包括各种辅助设施,以支持正常的运营和维护工作。
这些设施包括供电系统、通信系统、安全监测设备等。
油气集输系统设计与优化油气集输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1.输送能力:根据油气田的产量和市场需求,确定油气集输系统的合理输送能力。
过小的输送能力可能导致产能浪费,过大的输送能力可能会导致成本增加和能源浪费。
2.安全性:油气集输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输送管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防腐性能,以防止泄漏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3.经济性:油气集输系统的设计应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减少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4.环境影响:油气集输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选择合适的输送管道材料和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地使用。
油气集输系统运营与管理油气集输系统在运营和管理阶段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维护工作,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油气集输的工作内容一、前言油气集输是指将油气从生产现场通过管道或其他运输方式运输到加工厂、储存设施或终端用户的过程。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涉及到油气资源的开采、运输和利用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气集输的工作内容。
二、油气集输的基本概念1. 油气集输系统油气集输系统是指从生产现场到加工厂、储存设施或终端用户之间的一系列管道和设备,包括主管道、支线管道、阀门、计量站等。
2. 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包括原油/天然气采集、分离、净化、压缩和运输等环节。
3. 油气集输设备油气集输设备包括管道、泵站、阀门和计量仪表等。
三、油气集输的主要工作内容1. 管道设计与建设(1)确定管道走向和规格:根据生产现场和加工厂/终端用户之间的距离以及运输需求,确定管道走向和规格。
(2)设计管道布局:根据走向和规格,设计管道布局,确定支线、阀门等设备的位置。
(3)建设管道:根据设计方案,建设主管道和支线管道等。
2. 管道运行与维护(1)运行管理:对油气集输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维护保养:定期对油气集输系统进行检修、保养和维护,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3. 油气计量与质量控制(1)计量管理:对油气集输过程中的计量仪表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计量准确。
(2)质量控制:对油气集输过程中的油气质量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油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安全管理(1)安全监测:对油气集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监测和预警处理。
(2)应急响应: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5. 环境保护(1)环境监测:对油气集输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
(2)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油气集输对环境的影响,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四、油气集输的发展趋势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集输行业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油气集输将向智能化、自动化、节能减排等方向发展。
同时,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也将为油气集输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油气集输》综合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国家对商品原油的质量是如何要求的?2、规范规定的原油质量标准为:①60℃时原油的饱和蒸汽压≤1大气压(绝);②优质原油含水≤0.5%(质量),合格原油含水≤1.0%(质量);③含盐≤50g/m3。
以上三项质量指标是油气集输系统设计的控制标准,请具体说明在集输系统中应该采取何种工艺措施达到以上标准。
3、集输系统由那些工艺环节组成?4、油田产品有哪些,其主要指标是什么?5、简述油气集输流程的定义,并说明其包含的工艺环节。
6、简述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
7、简述油气集输在油田建设中的地位。
8、《油气集输设计规范》中对自喷井、气举井的回压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9、油田上三脱三回收的内容是什么?10、油井生产含水原油时,若欲保持原油产量,对集输系统的建设规模有何影响,试用公式表示。
11、若把高产自喷井与低产自喷井用一根集油管串接起来,对高产和低产自喷井的产量有何影响?若把高产抽油井与低产抽油井用一根集油管串接起来,对各井产量又有何影响。
12、画简图说明小站流程的特点。
13、请试述我国油气集输站外管网有几种主要的形式?它们与各类生产设施之间是怎样的隶属关系?14、何为井口回压?在集输系统的设计中提高或减小井口回压会产生怎样的影响?15、请简述油气集输的工作内容,画图说明油气集输的工作过程,并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油井计量、油气分离和原油脱水等作业在哪种生产设施上进行。
16、油气在油层及井筒中的流动工况对石油生产是重要的,地面集输系统应能够反应油气在油层及井筒中的流动工况,试问在集输系统应考虑哪些参数测量以反映油层和井筒中的流动工况。
17、已知:①A油气田某区块产井流气油比为100~200Nm3/Ton,综合含水20%,属自喷井采油,油压约为2~3MPa;②B油气田某区块产井流气油比为10~50Nm3/Ton,综合含水70~80%,属抽油井采油。
根据油气田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试分别设计合理的地面工艺处理流程(以方框流程或示意流程图表示)。
18、油气田气油比小、含水高、集输压力低;气田气油比大、集输压力高。
请根据所学知识组织油气田、气田集输工艺,辅以工艺流程图说明主要的工艺环节。
19、油田生产的特点既是连续又是不均衡的,试举例说明。
20、讨论油(气)井出油(气)管线流体流量随油(气)井生产时间的变化情况。
21、讨论计量站集油流程与多井串联集油流程的优缺点。
为什么多井串联集油流程不便于集油系统的调整和改造?22、把一级半集油流程的选井点设在油井附近和设在集中处理站附近有何区别?23、指出下图中,哪些为计量站集油流程。
24、试将放射状、树枝状和环状集气管网与油田的多井串联、计量站集油流程进行比较,指出在三种集气管网中哪种属于多井串联流程。
25、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油田基本采用开式流程,在井口至集中处理站的中途设有立式常压储罐,形成大量油气蒸发损耗。
随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现今已不容许采用开式流程,你认为由开式流程改为闭式流程的技术关键是什么?如何解决?26、矿场集输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各场站的作用是什么?第二章 油气混输1、请叙述集输管路的分类方法。
2、气液两相管流的特点是什么?3、教材中介绍的流型划分法有哪些?各分为什么流型?4、气液两相流的处理方法有几种模型?各是什么?5、在倾斜气液两相流管路中可能出现哪些流型,并以图示之。
9、起伏管路的总压降为哪两部分之和?10、简述管路起伏对两相管流的影响。
11、简述流动密度和真实密度的定义,并说明其应用场合。
12、请简述多相混输管道有几种流动形式?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并请叙述多相流动研究有哪些研究方法?13、在贝格斯-布里尔压降梯度计算公式里,管路的总压降梯度分为哪几个部分?表达式是什么?14、洛—马参数X 是如何定义的?该参量的提出对多相流的研究有何意义?15、油气混输管路中,气相速度和气相折算速度的定义有何区别?试比较两者的大小。
16、试用公式说明体积含气率和截面含气率的关系。
并说明各在何种条件下ϕβϕβϕβ>=<,,. 17、试推导质量含气率和截面含气率的关系。
18、根据质量含气率与体积含气率的定义,推导二者之间的关系式。
19、对水平气液两相管路,若Wsg 很大、W sl 很小,一般应处于什么流型?若Wsg 和W sl 均很小,又应处于什么流型?20、以洛~马两人的假设为基础,并假使λλl g =,试推证:)()1(22l g x x X ρρ-= 21、已知:s w w gl = ,求证:s x x l g=--11ϕϕρρ 22、已知:μρρμρρμ=()x x f g g f gl +-1求证:μβμβμ=+-g l ()123、试比较管线沿线地形起伏对输油管、输气管和气液两相管路压降的影响。
24、试比较管线沿地形起伏对输油管、输气管和气液两相管路压降的影响。
学生A 和B 画出的水平等温混输管路(G l 、Gg=const ;β=0.2)的压力坡降线分别如图A 和B 所示,请判断哪一幅图正确,并简述原因。
P LPL(A ) (B )25、在Beggs-Brill 实验中得到的H l ~θ~R l 的关系曲线如图:试解释在H l ~θ~R l 曲线上θ=50°时H l 时存在最大值,θ=-50°时H l 时存在最小值的原因。
-5050HlRl26、某两相管路L=2000m ,D=500mm ,︒=4θ,在管路平均温度和平均压力下ρl =880Kg/m 3;ρg =5.8Kg/m 3,上坡段H l =0.7;下坡段H l =0.3。
试求出爬坡管路的静压损失及下坡段所回收的能量。
27、已知:某两相管路L=1000m ,D=0.2m ,在管路平均温度和平均压力下,Q l =1.2×10-2m 3/S,ρl =810Kg/m 3,μl =5×10-3PaS ,Qg=3.4×10-2m 3/S,ρg=6.2Kg/m 3,μg =1.2×10-5Pa.S ,λ=+0005605032..Re.,F Wsg e =+11107851006..,θ=︒4。
试用杜克勒I 法和弗莱聂根法求管路压降。
28、Lockhart 与Martinelli 两位学者应用分相流模型提出2l 2g gl 2dl dp dl dp X φφ=⎪⎭⎫ ⎝⎛⎪⎭⎫ ⎝⎛=,经过假设推导得到:()2n55n 41X 2l --+=φ,()2n5n 541X 2g --+=φ,以上两个关于分液相压降折算系数、分气相压降折算系数的表达式若用于两相管流的压降计算可能产生较大误差,试分析产生过大误差的原因。
29、某海域石油开发需要铺设一条油气水多相混输管道,输送流体气油比为100Nm 3/Ton ,综合含水20~80%,试讨论海管选线及工艺计算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30、结合讲课内容和实验,简述井筒中、水平管和倾斜管气液两相流可能出现的流型,并论述影响流型的因素,举例讨论流型划分方法。
31、简述水平管气液两相流摩阻计算模型的建立基础,并论述地形起伏对气液两相流管路、单相气体管路和单相原油管路能量损失的影响。
32、沙漠地域中,某井原油产量100吨/天、气油比300。
井口到集中处理站的距离5.8公里,沿程经过大小不等的10个小丘。
站内分离器控制压力5个大气压,计算沿程摩阻约为3个大气压,但实际的井口回压高达30个大气压。
试分析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33、两相管路沿地形起伏时为什么上坡损失的能量无法在下坡时完全回收。
34、一条长度10km ,内径100mm 的油气混输管线,原油流量200t/d 、平均气油比100。
沿途经过5个高点相同的小丘,管线的倾角均为30°,管线走向示意如下。
并假设在管路平均温度和平均压力下原油的密度为880Kg/m 3;天然气的密度为5.8Kg/m 3,上坡段持液率为0.7;下坡段持液率为0.3,试计算石油沿线的上坡损失能量和下坡回收能量,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5、至今两相流管路或多相流管路的能量损失的计算还没有类似单相管路能量损失计算的成熟方法,就课程所讲内容,说明当前两相或多相管路能量损失的计算处理方法。
36、两相或三相流的研究对于海洋、沙漠油气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的研究还很不成熟。
从两相或三相流管道的工艺设计考虑,谈谈当前两相或多相流工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37、讨论滑动比s=0、s >1、s <1三种情况下,管路内体积含气率β与截面含气率φ的关系。
38、试推导用ϕ和x 表示的滑动比计算式。
39、油气混合物沿上倾角3°的管路流动,管径d=150mm ,Qg=0.036m 3/s ,Q L =0.03m 3/s ,ρL =850kg/m 3,ρg=2.5kg/m 3,μL =100mPa ·s ,σ=25×10-3N/m ,试确定管内流型。
40、用Flanigan 相关式计算例3-1起伏管的附加压力损失,并与例3-1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41、用M-B 法求例3-2的管路压降。
42、试用洛-马。
杜克勒Ⅰ、Ⅱ法,B -B 法和我国大庆油田计算公式计算气液混输管路的压降,并和实测值进行比较。
43、已知:凝析油流量=127m 3/d,水流量=36.6 m 3/d ,凝析油相对密度=0.87,水的相对密度=1.05,粘度=3.0mpa ·s ,长度=2133.6m ,进口压力=6.2MPa ,温度T =26.7℃,求内径为50.8mm 和101.6mm 的液流管线内的压降。
44、已知气流量=6.5×105Nm 3/d,粘度=3.0mpa ·s ,相对密度0.85,长度2133.6m ,进口压力=6.2MPa ,温度T =26.7℃,求内径为101.6mm 和152.4mm 的气管线内的压降。
45、空气/水混合物沿D =20mm 水平管流动,G =1791kg/m 2·s ,ϕ=0.001,假设0.5l H s ρρ⎛⎫= ⎪⎝⎭,并已知:31/0.84g kg m ρ=,31000/l kg m ρ=,321.00210/l N s m μ-=⨯⋅,521.78910/g N s m μ=⨯⋅,单相摩阻系数0.20.148Reλ=, 求:(1)气液相折算速度和滑动比。
(2)截面含液率和截面含气率。
(3)气液流速和质量速度。
(4)混合物的真实密度和流动密度。
(5)单相压降梯度(四个)。
(6)若两相压降梯度为200mbar/m ,求压降折算系数(四个);(7)洛-马参数和Chisholm 物性参数。
46、有一内径为38.5mm 的垂直上升蒸发管,进口为饱和水,进口水速11/w 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