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msk的调制解调MATLAB源代码

完整word版,msk的调制解调MATLAB源代码

完整word版,msk的调制解调MATLAB源代码
完整word版,msk的调制解调MATLAB源代码

msk的调制解调MATLAB源代码

function out = delay(data,n,sample_number)

%data:延迟的数据

%n:延迟码元个数

%sample_number:码元采样个数

out = zeros(1,length(data));

out(n*sample_number+1:length(data)) =

data(1:length(data)-n*sample_number);

function [data_diff] = difference(data)

%差分编码

%************************************************************************* *

%data 输入信号

%data_diff 差分编码后信号

%************************************************************************* *

%--------------------------------------------------------------------------

data_diff = zeros(1,length(data));

data_diff(1) = 1 * data(1); %1为差分编码的初始参考值

for i = 2:length(data)

data_diff(i) = data_diff(i-1) * data(i);

end

%************************************************************************* *

function [signal_out,I_out,Q_out] =

mod_msk(data,data_len,sample_number,Rb)

%MSK基带调制

%************************************************************************* *

% data 调制信号

% data_len 码元个数

% sample_number 每个码元采样点数

% Rb 码元速率

% signal_out 基带调制输出

% I_out I路输出

% Q_out Q路输出

%************************************************************************* *

% data_len = 10; %码元个数

% sample_number = 8; %采样点数

% Rb = 16000; %码元速率

% data1 = randint(1,data_len);

% data = 2*data1-1; %传输的序列

Tb = 1/Rb; %码元时间

fs = Rb*sample_number; %采样速率

%--------------------------------------------------------------------------

%差分编码

[data_diff] = difference(data);

%************************************************************************* *

%--------------------------------------------------------------------------

%并串转换,延时

I(1) = 1; %fai0 = 0,cos(fai0) = 1

for i = 1:2:data_len

Q(i) = data_diff(i);

Q(i+1) = data_diff(i);

end

for i = 2:2:data_len

I(i+1) = data_diff(i);

I(i) = data_diff(i);

end

for i = 1:sample_number

I1(i:sample_number:data_len*sample_number) = I(1:data_len);

Q1(i:sample_number:data_len*sample_number) =

Q(1:data_len);

end

%************************************************************************* *

%--------------------------------------------------------------------------

%乘加权函数

t=1/fs:1/fs:data_len*Tb;

I_out = I1 .* cos(pi*t/2/Tb);

Q_out = Q1 .* sin(pi*t/2/Tb);

%************************************************************************* *

%--------------------------------------------------------------------------

%调制信号产生

signal_out = I_out + j*Q_out;

%************************************************************************* *

% %--------------------------------------------------------------------------

% %画图

% subplot(221)

% plot(data,'.-');title('MSK传输的数据');xlabel('时间');ylabel('幅度') % subplot(222)

% plot(data_diff,'.-');title('差分后的数据');xlabel('时间');ylabel('幅度') % subplot(223)

% plot(I1,'.-');title('加权前I路');xlabel('时间');ylabel('幅度');

% subplot(224)

% plot(Q1,'.-');title('加权前Q路');xlabel('时间');ylabel('幅度');

%

% figure(2)

% subplot(221)

% plot(cos(pi*t/2/Tb),'.-');title('加权函数cos(πt/(2Tb))');xlabel('时间');ylabel('幅度')

% subplot(222)

% plot(sin(pi*t/2/Tb),'.-');title('加权函数sin(πt/(2Tb))');xlabel('时间');ylabel('幅度')

% subplot(223)

% plot(I_out,'.-');title('加权后I路');xlabel('时间');ylabel('幅度');

% subplot(224)

% plot(Q_out,'.-');title('加权后Q路');xlabel('时间');ylabel('幅度');

% %********************************************************************** ****

function [signal_out,I_out,Q_out,phase] =

mod_msk2(data,data_len,sample_number,Rb)

%MSK基带调制

%************************************************************************* *

% data 调制信号

% data_len 码元个数

% sample_number 每个码元采样点数

% Rb 码元速率

% signal_out 基带调制输出

% I_out I路输出

% Q_out Q路输出

%************************************************************************* *

% data_len = 10; %码元个数

% sample_number = 8; %采样点数

% Rb = 16000; %码元速率

% data1 = randint(1,data_len);

% data = 2*data1-1; %传输的序列

Tb = 1/Rb; %码元时间

fs = Rb*sample_number; %采样速率

%--------------------------------------------------------------------------

%采样

for i = 1:sample_number

data_sample(i:sample_number:data_len*sample_number) = data;

end

%************************************************************************* *

%--------------------------------------------------------------------------

%计算相位

phase = zeros(1,data_len*sample_number);

phase(1) = data_sample(1) * pi/2/sample_number;

for i = 2:data_len*sample_number

phase(i) = phase(i-1) + data_sample(i-1) * pi/2/sample_number; end

%************************************************************************* *

%--------------------------------------------------------------------------

%I/Q

I_out = cos(phase);

Q_out = sin(phase);

*

%--------------------------------------------------------------------------

%调制信号产生

signal_out = I_out + j*Q_out;

%************************************************************************* *

%MSK调制,差分解调方法一

clear all

close all

%--------------------------------------------------------------------------

%参数设置

data_len = 10000; %码元个数

sample_number = 8; %采样个数

Rb = 24000; %码元速率

fc = 96000; %载波频率

*

%--------------------------------------------------------------------------

%随机产生传输信号

data=rand_binary(data_len);

%************************************************************************* *

%--------------------------------------------------------------------------

%MSK基带调制

[signal_out,I_out,Q_out] =

mod_msk(data,data_len,sample_number,Rb);

%************************************************************************* *

%--------------------------------------------------------------------------

%中频搬移

multi = fc/Rb;

I_temp=interp(I_out,multi);

Q_temp=interp(Q_out,multi);

Fs=fc*sample_number;

t=1/Fs:1/Fs:length(I_temp)*1/Fs;

signal_i=I_temp.*cos(2*pi*fc*t);

signal_q=Q_temp.*sin(2*pi*fc*t);

signal_mod=I_temp.*cos(2*pi*fc*t)-Q_temp.*sin(2*pi*fc*t);

%************************************************************************* *

%--------------------------------------------------------------------------

%加噪声

for SNR = 0:8

signal_mod1 = awgn(signal_mod,SNR);

%--------------------------------------------------------------------------

%去载波

N=300; % 滤波器的阶数为(N+1) F=[0,fc-1000,fc+1000,Fs/2]*2/Fs;

A=[1,1,0,0];

lpf=firls(N,F,A);

[amp_lpf,w]=freqz(lpf);

I_dem=signal_mod1.*cos(2*pi*fc*t)*2;

I_dem=conv(I_dem,lpf);

I_dem=I_dem(N/2+1:N/2+length(I_temp));

Q_dem=signal_mod1.*sin(2*pi*fc*t)*2;

Q_dem=conv(Q_dem,lpf);

Q_dem=-Q_dem(N/2+1:N/2+length(I_temp));

I_dem_out=zeros(1,length(I_dem)/multi); % 抽取

Q_dem_out=zeros(1,length(Q_dem)/multi);

for i=1:length(I_dem_out)

I_dem_out(i)=I_dem(multi*(i-1)+1);

Q_dem_out(i)=Q_dem(multi*(i-1)+1);

end;

%********************************************************************** ****

%--------------------------------------------------------------------------

%差分解调

demod_data = zeros(1,data_len);

demod_data(1) = Q_dem_out(sample_number);

for i = 2:data_len

demod_data(i) =

Q_dem_out(i*sample_number)*I_dem_out((i-1)*sample_number) -

I_dem_out(i*sample_number)*Q_dem_out((i-1)*sample_number);

end

%********************************************************************** ****

%--------------------------------------------------------------------------

%判决

demod_data = demod_data>0;

demod_data = 2*demod_data-1;

%********************************************************************** ****

%--------------------------------------------------------------------------

%计算误码率

[num,ber(SNR+1)]=symerr(demod_data,data);

%********************************************************************** ****

end

%************************************************************************* *

%--------------------------------------------------------------------------

%误码率曲线

semilogy([0:8],ber,'r*-');

%************************************************************************* *

%--------------------------------------------------------------------------

%误码率理论值

snr = 0:0.1:8;

for i = 1:length(snr)

snr1(1,i) = 10^(snr(1,i)/10);

ps(1,i) = 1/2 * erfc(sqrt(snr1(1,i)));

pe(1,i) = 2 * ps(1,i);

end

hold on

semilogy([0:.1:8],pe);

%************************************************************************* *

%MSK调制,差分解调方法二

clear all

close all

%--------------------------------------------------------------------------

%参数设置

data_len = 10000; %码元个数

sample_number = 8; %采样个数

Rb = 24000; %码元速率

fc = 96000; %载波频率

%************************************************************************* *

%--------------------------------------------------------------------------

%随机产生传输信号

data=rand_binary(data_len);

%************************************************************************* *

%--------------------------------------------------------------------------

%MSK基带调制

[signal_out,I_out,Q_out] =

mod_msk(data,data_len,sample_number,Rb);

%************************************************************************* *

%--------------------------------------------------------------------------

%中频搬移

multi = fc/Rb;

I_temp=interp(I_out,multi);

Q_temp=interp(Q_out,multi);

Fs=fc*sample_number;

t=1/Fs:1/Fs:length(I_temp)*1/Fs;

signal_i=I_temp.*cos(2*pi*fc*t);

signal_q=Q_temp.*sin(2*pi*fc*t);

signal_mod=I_temp.*cos(2*pi*fc*t)-Q_temp.*sin(2*pi*fc*t);

%************************************************************************* *

%--------------------------------------------------------------------------

%加噪声

for SNR = 0:8

signal_mod1 = awgn(signal_mod,SNR);

%--------------------------------------------------------------------------

%去载波

N=300; % 滤波器的阶数为(N+1) F=[0,fc-1000,fc+1000,Fs/2]*2/Fs;

A=[1,1,0,0];

lpf=firls(N,F,A);

[amp_lpf,w]=freqz(lpf);

I_dem=signal_mod1.*cos(2*pi*fc*t)*2;

I_dem=conv(I_dem,lpf);

I_dem=I_dem(N/2+1:N/2+length(I_temp));

Q_dem=signal_mod1.*sin(2*pi*fc*t)*2;

Q_dem=conv(Q_dem,lpf);

Q_dem=-Q_dem(N/2+1:N/2+length(I_temp));

I_dem_out=zeros(1,length(I_dem)/multi); % 抽取

Q_dem_out=zeros(1,length(Q_dem)/multi);

for i=1:length(I_dem_out)

I_dem_out(i)=I_dem(multi*(i-1)+1);

Q_dem_out(i)=Q_dem(multi*(i-1)+1);

end;

%********************************************************************** ****

%--------------------------------------------------------------------------

%差分解调

demod_data = zeros(1,data_len);

demod_data(1) = Q_dem_out(sample_number);

for i = 2:2:data_len

demod_data(i) =

-I_dem_out(i*sample_number)*Q_dem_out((i-1)*sample_number);

end

for i = 3:2:data_len

demod_data(i) =

Q_dem_out(i*sample_number)*I_dem_out((i-1)*sample_number);

end

%********************************************************************** ****

%--------------------------------------------------------------------------

%判决

demod_data = demod_data>0;

demod_data = 2*demod_data-1;

%********************************************************************** ****

%--------------------------------------------------------------------------

%计算误码率

[num,ber(SNR+1)]=symerr(demod_data,data);

%********************************************************************** ****

end

%************************************************************************* *

%--------------------------------------------------------------------------

%误码率曲线

semilogy([0:8],ber,'r*');

%************************************************************************* *

%--------------------------------------------------------------------------

%误码率理论值

snr = 0:0.1:8;

for i = 1:length(snr)

snr1(1,i) = 10^(snr(1,i)/10);

ps(1,i) = 1/2 * erfc(sqrt(snr1(1,i)));

pe(1,i) = 2 * ps(1,i);

end

hold on

semilogy([0:.1:8],pe);

%************************************************************************* *

%MSK调制,解调

word域代码的详解

word域代码详解 十个特殊指令(域开关),分别是: 1.数组\A、 2.括号\B、 3. 位移\D、 4.分式\F、 5.积分\I、 6.列表\L、 7.重叠\O、 8.根号\R、 9.上下标\S、 10.框\X, 每个开关又有若干个选项,用以精确调节格式。 1. 数组开关\A(): 按行顺序将数组元素排列为多列 域代码:{EQ \a(100,2,31) } 讲解:{EQ\列表(100,2,31排成一列)} 可用参数:\al左对齐;\ac居中;\ar右对齐;\con元素排成n 列;\vsn行间增加n 磅;\hsn列间增加n磅 \al左对齐 域代码:{EQ \a\al(100,2,31)} 讲解:{EQ \列表\左对齐(100,2,31)} \ac居中 域代码:{EQ \a\ac(100,2,31) } 讲解:{EQ \列表\居中对齐(100,2,31)} \ar右对齐 域代码:{EQ \a\ar(100,2,31) } 讲解:{EQ \列表\右对齐(100,2,31)} \con元素排成n列 域代码:{EQ \a\co3(10,2,31,0,1,0,14,3,55)} 讲解:{EQ \列表\元素排成3 列(10,2,31,0,1,0,14,3,55)} \vsn 行间增加n磅 域代码:{EQ \a\co3\vs2(10,2,31,0,1,0,14,3,55)} 讲解:{EQ \列表\元素排成3列\行间增加2磅} \hsn 列间增加n磅 域代码:{EQ \a\co3\vs2\hs4(10,2,31,0,1,0,14,3,55)} 讲解:{EQ \列表\元素排成3列\行间增加2磅\列间增加4磅} 2. 括号开关\B(): 用大小适当的括号括住元素。 域代码:{EQ \b( \a(100,2,31)) } 讲解:{EQ \加括号( \数组(100,2,31))} 可用参数:左括号使用字符* \lc\*;右括号使用字符* \rc\* ;左右括号都使用字符* \bc\* \lc\* 左括号使用字符* 域代码:{EQ \b\lc\|( \a(100,2,31))} 讲解:{EQ \加括号\左括号使用字符|( \数组(100,2,31)) } \rc\* 右括号使用字符* 域代码:{EQ \b\rc\|( \a(100,2,31)) } 讲解:{EQ \加括号\右括号使用字符|( \数组(100,2,31))} \bc\* 左右括号都使用字符*

基于MATLAB的FSK调制解调实现完整版

目录 一. FSK理论知识………………………………………………… 1.1FSK概念………………………………………………………………… 1.22FSK信号的波形及时间表示式………………………………………… 1.32FSK信号的产生方法…………………………………………………… 1.42F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1.52FSK信号的解调………………………………………………………… 1.6FSK的误码性能…………………………………………………………… 二.用MATLAB进行FSK原理及误码性能仿真……… 三、结论…………………………………………… 四、参考文献…………………………………………、 五、源程序……………………………………………

1、FSK理论知识 频率调制的最简单形式是二进制频率键控(FSK,frequency-shift keying)。FSK是调制解调器通过电话线路发送比特的方法。每个比特被转换为一个频率,0由较低的频率表示,1由较高的频率表示。 1.1、FSK概念 传“0”信号时,发送频率为f1的载波; 传“1”信号时,发送频率为f2的载波。可见,FSK是用不同频率的载波来传递数字消息的。 实现模型如下图: 1.2、2FSK信号的波形及时间表示式 根据上图模型的实现可以得到2FSK的信号波形如图:

2FSK信号的时间表达式为: 由以上表达式可见,2FSK信号由两个2ASK信号相加构成。 注意:2FSK有两种形式: (1)相位连续的2FSK; (2)相位不连续的2FSK。 在这里,我们只讨论相位不连续的频移键控信号,这样更具有普遍性。 1.3、2FSK信号的产生方法 2FSK信号的产生方法:2FSK信号可以两类方法来产生。 一是采用模拟调频的方法来产生(图1);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键控法(图2); 图1.3-1 图1.3-2 1.4、2F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用域代码处理Word页码

用域代码处理Word页码 一、插入基本页码 例如某份文档,当前设置为每页两栏,现在的要求是在每一栏的下面都插入相应的页码,也就是将原来的第一页设置为1、2页,第二页设置为3、4页,以此类推。简单分析一下,其实左侧栏的页码数可以由公式“当前页码×2-1”后得到,右侧栏的页码数可以由公式“当前页码×2”得到,这里以Word 2007为例进行说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1步:切换到“页码布局”标签页,执行“分栏→两栏”命令,将当前文档拆分为两栏,至于其他的要求可以暂时取默认设置,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Word 2007执行分栏(点击看大图) 第2步:切换到“插入”标签页,在“页脚”下拉菜单中选择“空白”,接下来请在需要添加页码的位置处分别画出两个文本框,右侧栏的文本框可以通过复制获得,见图2。 图2 Word 2007画出文本框(点击看大图 二、插入域代码 第3步:将光标定位在文本框中,注意此时请仍旧切换到“插入”标签页,在“文档部件”下拉菜单中选择“域”,此时会弹出图3所示的对话框,在“类别”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等式和

公式”,在“域名”列表框中选择“= (Formula)”,记得请去除右下角的“更新时保留原格式”复选框。 图3 Word 2007插入域(点击看大图) 单击“确定”按钮,此时文本框中的文字会变为“!异常的公式结尾”,其实这并非错误,只是一行域代码而已,按下“Alt+F9”组合键后会正常显示“{ = }”原形;将光标定位在“=”的后面,继续插入“编号”中的“Page”域,注意请仍旧去除“更新时保留原格式”的复选框,插入后域代码变为“{ ={ PAGE } }”。 第4步:现在,我们应该根据事先的分析,将这个已插入的域更改为“{ ={ PAGE }*2-1 }”,接下来再按照同样的方法,将右侧栏的域代码更改为“{ ={ PAGE }*2 }”(见图4)。 图4 Word 2007修改已插入域(点击看大图) 完成上面的工作后,我们就可以按下“Alt+F9”组合键进行查看,注意请将两个文本框的“线条”的颜色设置为“无颜色”,如图5所示,效果不错吧?如果有需要的话,你可以在页码的前后分别输入“第”和“页”,如果是一页分成了三栏,那么它的域代码应该分别设置为

基于MATLAB SIMULINK的FM调制解调

摘要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由模拟信源产生的携带有信息的消息经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模拟基带信号在经过调制将低通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上适应信道,最终解调还原成电信号。本文应用了频率调制法产生调制解调信号。本论文中主要通过对SIMULINK工具箱的学习和使用,利用其丰富的模板以及本科对通信原理知识的掌握,完成了FM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以及用SIMULINK进行设计和仿真。首先利用简单的正玄波信号发生器作为信源,对模拟信号进行FM调制解调原理的仿真。 关键词:调制解调;FM ;MATLAB;SIMULINK仿真

Abstract In the simulation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generated by the analog source carrying a message through the sensor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Analog baseband signal after the modul- -ation of the low pass spectrum to carrier frequency to adapt to the channel, the final reducti- -on into electrical signal demodulation. This paper applied the frequency modulation method to generate the sign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ainly through the study and use of SIMULINK toolbox in this thesis, with its rich template and undergraduate course on comm--unication theory knowledge,th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of FM signal, as well as 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with SIMULINK. Firstly, sine wave signal generator is simple as the source, simulation FM modulation anddemodulation principle of analogue signals. Then, using the song as the source. Keywords: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FM; MATLAB; SIMULINK simulation

蚁群算法TSP问题matlab源代码

function [R_best,L_best,L_ave,Shortest_Route,Shortest_Length]=ACATSP(C,NC_max,m,Alpha,Beta ,Rho,Q) %%===================================================== ==================== %% ACATSP.m %% Ant Colony Algorithm for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 ChengAihua,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ZhengZhou,China %% Email:aihuacheng@https://www.doczj.com/doc/213261558.html, %% All rights reserved %%------------------------------------------------------------------------- %% 主要符号说明 %% C n个城市的坐标,n×4的矩阵 %% NC_max 最大迭代次数 %% m 蚂蚁个数 %% Alpha 表征信息素重要程度的参数 %% Beta 表征启发式因子重要程度的参数 %% Rho 信息素蒸发系数 %% Q 信息素增加强度系数 %% R_best 各代最佳路线 %% L_best 各代最佳路线的长度 %%===================================================== ==================== %%第一步:变量初始化 n=size(C,1);%n表示问题的规模(城市个数) D=zeros(n,n);%D表示完全图的赋权邻接矩阵 for i=1:n for j=1:n if i~=j D(i,j)=max( ((C(i,1)-C(j,1))^2+(C(i,2)-C(j,2))^2)^0.5,min(abs(C(i,3)-C(j,3)),144- abs(C(i,3)-C(j,3))) );%计算城市间距离 else D(i,j)=eps; end D(j,i)=D(i,j); end end Eta=1./D;%Eta为启发因子,这里设为距离的倒数 Tau=ones(n,n);%Tau为信息素矩阵 Tabu=zeros(m,n);%存储并记录路径的生成 NC=1;%迭代计数器 R_best=zeros(NC_max,n);%各代最佳路线

基于MATLAB的FSK调制解调1

基于MATLAB的FSK调制解调 学生姓名:段斐指导老师:吴志敏 摘要本课程设计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M文件,编写程序来实现FSK 的调制解调,并绘制出解调前后的时域和频域波形及叠加噪声时解调前后的时频波形,并观察解调前后频谱有何变化以加深对F SK信号解调原理的理解。对信号叠加噪声,并迚行解调,绘制出解调前后信号的时频波形,改变噪声功率迚行解调,根据运行结果和波形来分析该解调过程的正确性及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完成整个FSK的调制解调过程。程序开发平台为MATLAB7.1,使用其自带的M文件实现。运行平台为Windows 2000。 关键词:程序设计;FSK ;调制解调;MATLAB7.1;M文件 1引言 本课程设计是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M文件,编写程序来实现FSK 的调制解调,并绘制出解调前后的时域和频域波形及叠加噪声时解调前后的时频波形,根据运行结果和波形来分析该解调过程的正确性及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1.1课程设计目的 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熟悉MATLAB中M文件的使用方法,编写M文件实现FSK的调制和解调,绘制出FSK信号解调前后在时域和频域中的波形,观察调解前后频谱的变化,再对信号迚行噪声叠加后解调同样绘制解调前后的

信号时频波形,最后改变噪声功率迚行调解,分析噪声对信号传输造成的影响,加深对FSK信号解调原理的理解。 1.2课程设计要求 熟悉MATLAB中M文件的使用方法,并在掌握FSK调制解调原理的基础上,编写出F SK调制解调程序。在M文件环境下运行程序绘制出F SK信号解调前后在时域和频域中的波形,观察波形在解调前后的变化,对其作出解释,同时对信号加入噪声后解调,得到解调后的时频波形,分析噪声对信号传输造成的影响。解释所得到的结果。 1.3课程设计步骤 本课程设计采用M文件编写的方法实现二迚制的FSK的调制与解调,然后在信号中叠加高斯白噪声。一,调用dmode函数实现FSK的解调,并绘制出F SK信号调制前后在时域和频域中的波形,两者比较。二,调用ddemod函数解调,绘制出F SK信号解调前后在时域和频域中的波形,两者比较。三,调用awgn函数在新海中叠加不同信噪比的噪声,绘制在各种噪声下的时域频域图。最后分析结果。 1.4设计平台简介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开发的用于概念设计,算法开发,建模仿真,实时实现的理想的集成环境。是目前最好的科学计算类软件。 作为和Mathematica、Maple并列的三大数学软件。其强项就是其强大的矩阵计算以及仿真能力。Matlab的由来就是Matrix + Laboratory = Matlab,这个软件在国内也被称作《矩阵实验室》。Matlab提供了自己的编译器:全面兼容C++以及Fortran两大语言。Matlab 7.1于2005.9最新发布-完整版,提供了

word域功能详解

1.什么是域 简单地讲,域就是引导Word在文档中自动插入文字、图形、页码或其他信息的一组代码。每个域都有一个唯一的名字,它具有的功能与Excel中的函数非常相似。下面以Seq和Date域为例,说明有关域的一些基本概念。 形如“{Seq Identifier [Bookmark ] [Switches ]}”的关系式,在Word中称为“域代码”。它是由: 域特征字符:即包含域代码的大括号“{}”,不过它不能使用键盘直接输入,而是按下Ctrl+F9组合键输入的域特征字符。 域名称:上式中的“Seq”即被称为“Seq域”,Word 2003提供了9大类共74种域。 域指令和开关:设定域工作的指令或开关。例如上式中的“Identifier”和“Bookmark”,前者是为要编号的一系列项目指定的名称,后者可以加入书签来引用文档中其他位置的项目。“Switches”称为可选的开关,域通常有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开关,开关与开关之间使用空格进行分隔。 域结果:即是域的显示结果,类似于Excel函数运算以后得到的值。例如在文档中输入域代码“{Date \@ "yyyy年m月d日" \* MergeFFormat}”的域结果是当前系统日期。 域可以在无须人工干预的条件下自动完成任务,例如编排文档页码并统计总页数;按不同格式插入日期和时间并更新;通过链接与引用在活动文档中插入其他文档;自动编制目录、关键词索引、图表目录;实现邮件的自动合并与打印;创建标准格式分数、为汉字加注拼音等等。 2.在文档中插入域 (1)使用命令插入域 在Word中,高级的复杂域功能很难用手工控制,如“自动编号”和“邮件合并”、“题注”、“交叉引用”、“索引和目录”等。为了方便用户,9大类共74种域大都以命令的方式提供。 在“插入”菜单中提供有“域”命令,它适合一般用户使用,Word提供的域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插入。你只需将光标放置到准备插入域的位置,单击“插入→域”菜单命令,即可打开“域”对话框。 首先在“类别”下拉列表中选择希望插入的域的类别,如“编号”、“等式和公式”等。选中需要的域所在的类别以后,“域名”列表框会显示该类中的所有域的名称,选中欲插入的域名(例如“AutoNum”),则“说明”框中就会显示“插入自动编号”,由此可以得知这个域的功能。对AutoNum域来说,你只要在“格式”列表中选中你需要的格式,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把特定格式的自动编号插入页面。如图1所示。 你也可以选中已经输入的域代码,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更新域”、“编辑域”或“切换域代码”命令,对域进行操作。 (2)使用键盘插入 如果你对域代码比较熟悉,或者需要引用他人设计的域代码,使用键盘直接输入会更加快捷。其操作方法是:把光标放置到需要插入域的位置,按下Ctrl+F9组合键插入域特征字符“{ }”。接着将光标移动到域特征代码中间,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输入域类型、域指令、开关等。结束后按键盘上的F9键更新域,或者按下Shift+F9组合键显示域结果。

基于MATLAB的FSK调制解调 (1)

基于MATLAB的FSK的实验报告 姓 1.1

实现对FSK的MATLAB仿真. 重点研究问题: (1) 对FSK的概念、组成以及性能分析方法有深入的研究; (2) FSK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及应用MATLAB软件实现仿真的方案. 1.2 FSK信号的调制方法 移频键控(FSK):用数字调制信号的正负控制载波的频率。当数字信号的振幅为正时载波频率为f1,当数字信号的振幅为负时载波频率为 f2。有时也把代表两个以上符号的多进制频率调制称为移频键控。移频键控能区分通路,但抗干扰能力不如移相键控和差分移相键控。他的主要调制方法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 用一个矩形脉冲序列对一个载波进行调频。 图2-3 2FSK信号的产生(一) 方法二:键控法 图2-4 2FSK信号的产生(二) 键控法是利用矩形脉冲()t b来控制开关电路对两个不同的独立频率源进行选通。

1.3 FSK解调的方法 常见的FSK解调方法有两种:相干解调法与非相干解调法.现在我将对这两种解法。 1.4 设计总思路 如下图所示,我将FSK的调制与FSK的解调独立开作为两个子函数,其中FSK调制的输出即可作为FSK解调的输入信号.最后设计一主函数main将两个子函数同时调用完成整个仿真过程。 图3-1 设计总思路图 2.1 FSK调制的仿真设计 本文主要是对2FSK进行调制,而2FSK可看做是基带信号与载波频率的结合就可.FSK的产生思路参考的是键控法,如图4

图3-2 2FSK信号的产生(二) 2.2 FSK解调的仿真设计 如上图所示的FSK信号的相干检测原理图,FSK信号可以采用两个乘法检测器进行相干检测. 上图中输入信号为2FSK信号加上噪声组成 带通滤波器2的设计类似滤波器1,只是更改频率为fc2就可.

蚁群算法matlab程序代码

先新建一个主程序M文件ACATSP.m 代码如下: function [R_best,L_best,L_ave,Shortest_Route,Shortest_Length]=ACATSP(C,NC_max,m,Alpha,Beta,Rho,Q) %%================================================== ======================= %% 主要符号说明 %% C n个城市的坐标,n×2的矩阵 %% NC_max 蚁群算法MATLAB程序最大迭代次数 %% m 蚂蚁个数 %% Alpha 表征信息素重要程度的参数 %% Beta 表征启发式因子重要程度的参数 %% Rho 信息素蒸发系数 %% Q 表示蚁群算法MATLAB程序信息素增加强度系数 %% R_best 各代最佳路线 %% L_best 各代最佳路线的长度 %%================================================== =======================

%% 蚁群算法MATLAB程序第一步:变量初始化 n=size(C,1);%n表示问题的规模(城市个数) D=zeros(n,n);%D表示完全图的赋权邻接矩阵 for i=1:n for j=1:n if i~=j D(i,j)=((C(i,1)-C(j,1))^2+(C(i,2)-C(j,2))^2)^0.5; else D(i,j)=eps; % i = j 时不计算,应该为0,但后面的启发因子要取倒数,用eps(浮点相对精度)表示 end D(j,i)=D(i,j); %对称矩阵 end end Eta=1./D; %Eta为启发因子,这里设为距离的倒数 Tau=ones(n,n); %Tau为信息素矩阵 Tabu=zeros(m,n); %存储并记录路径的生成

巧用域代码处理WORD中页码(双页码)

一、插入基本页码 例如某份文档,当前设置为每页两栏,现在的要求是在每一栏的下面都插入相应的页码,也就是将原来的第一页设置为1、2页,第二页设置为3、4页,以此类推。简单分析一下,其实左侧栏的页码数可以由公式“当前页码×2-1”后得到,右侧栏的页码数可以由公式“当前页码×2”得到,这里以Word 2007为例进行说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1步:切换到“页码布局”标签页,执行“分栏→两栏”命令,将当前文档拆分为两栏,至于其他的要求可以暂时取默认设置,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Word 2007执行分栏 第2步:切换到“插入”标签页,在“页脚”下拉菜单中选择“空白”,接下来请在需要添加页码的位置处分别画出两个文本框,右侧栏的文本框可以通过复制获得,见图2。

图2 Word 2007画出文本框 二、插入域代码 第3步:将光标定位在文本框中,注意此时请仍旧切换到“插入”标签页,在“文档部件”下拉菜单中选择“域”,此时会弹出图3所示的对话框,在“类别”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等式和公式”,在“域名”列表框中选择“= (Formula)”,记得去除右下角的“更新时保留原格式”复选框。

图3 Word 2007插入域 单击“确定”按钮,此时文本框中的文字会变为“!异常的公式结尾”,其实这并非错误,只是一行域代码而已,按下“Alt+F9”组合键后会正常显示“{ = }”原形;将光标定位在“=”的后面,继续插入“编号”中的“Page”域,注意请仍旧去除“更新时保留原格式”的复选框,插入后域代码变为“{ ={ PAGE } }”。 第4步:现在,我们应该根据事先的分析,将这个已插入的域更改为“{ ={ PAGE }*2-1 }”,接下来再按照同样的方法,将右侧栏的域代码更改为“{ ={ PAGE }*2 }”(见图4)。 图4 Word 2007修改已插入域 完成上面的工作后,我们就可以按下“Alt+F9”组合键进行查看,注意请将两个文本框的“线条”的颜色设置为“无颜色”,如图5所示,效果不错吧?如果有需要的话,你可以在页码的前后分别输入“第”和“页”,如果是一页分成了三栏,那么它的

基于MATLAB的ASK调制解调实现

基于MATLAB的ASK调制解调实现

————————————————————————————————作者:————————————————————————————————日期: ?

长沙理工大学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课程成绩完成日期2016年1月8日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学院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课程成绩完成日期2016年1月8日 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评价 评分项目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课程设计中的创造性成果 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程度 课程设计完成情况 课程设计动手能力 文字表达 学习态度 规范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的质量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定意见 综合成绩指导教师签字2016年1月8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南学院通信工程专业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时间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7~19 周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 题目基于MATLAB的ASK调制解调实现 主要内容: 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M文件,编写程序来实现ASK的调制解调, 要求采样频率为360HZ,并绘制出解调前后的时域和频域波形及叠加噪声时解 调前后的时频波形,根据运行结果和波形来分析该解调过程的正确性及信道对信 号传输的影响。 要求: 1)熟悉MATLAB中M文件的使用方法,并在掌握ASK调制解调原理 的基础上,编写出ASK调制解调程序。 2)绘制出ASK信号解调前后在时域和频域中的波形,并观察解调前后频谱有何变化以加深对ASK信号解调原理的理解。 3)对信号叠加噪声,并进行解调,绘制出解调前后信号的时频波形,改变噪声功率进行解调,分析噪声对信号传输造成的影响。 4)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并按要求编写课 程设计学年论文,能正确阐述和分析设计和实验结果。 应当提交的文件: (1)课程设计学年论文。 (2)课程设计附件。

蚁群算法matlab

蚁群算法的matlab源码,同时请指出为何不能优化到已知的最好解 % % % the procedure of ant colony algorithm for VRP % % % % % % % % % % % % %initialize the parameters of ant colony algorithms load data.txt; d=data(:,2:3); g=data(:,4); m=31; % 蚂蚁数 alpha=1; belta=4;% 决定tao和miu重要性的参数 lmda=0; rou=0.9; %衰减系数 q0=0.95; % 概率 tao0=1/(31*841.04);%初始信息素 Q=1;% 蚂蚁循环一周所释放的信息素 defined_phrm=15.0; % initial pheromone level value QV=100; % 车辆容量 vehicle_best=round(sum(g)/QV)+1; %所完成任务所需的最少车数V=40; % 计算两点的距离 for i=1:32; for j=1:32;

dist(i,j)=sqrt((d(i,1)-d(j,1))^2+(d(i,2)-d(j,2))^2); end; end; %给tao miu赋初值 for i=1:32; for j=1:32; if i~=j; %s(i,j)=dist(i,1)+dist(1,j)-dist(i,j); tao(i,j)=defined_phrm; miu(i,j)=1/dist(i,j); end; end; end; for k=1:32; for k=1:32; deltao(i,j)=0; end; end; best_cost=10000; for n_gen=1:50; print_head(n_gen); for i=1:m; %best_solution=[]; print_head2(i);

AM调制解调及matlab仿真程序和图

(1)所用滤波器函数:巴特沃斯滤波器 % 注: wp(或Wp)为通带截止频率 ws(或Ws)为阻带截止频率 Rp为通带衰减 As为阻带衰减 %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原型设计函数要求Ws>Wp>0 As>Rp>0 function [b,a]=afd_butt(Wp,Ws,Rp,As) N=ceil((log10((10^(Rp/10)-1)/(10^(As/10)-1)))/(2*log10(Wp/Ws))); %上条语句为求滤波器阶数 N为整数 %ceil 朝正无穷大方向取整 fprintf('\n Butterworth Filter Order=%2.0f\n',N) OmegaC=Wp/((10^(Rp/10)-1)^(1/(2*N))) %求对应于N的3db截止频率 [b,a]=u_buttap(N,OmegaC); (2)傅里叶变换函数 function [Xk]=dft(xn,N) n=[0:1:N-1]; k=[0:1:N-1]; WN=exp(-j*2*pi/N); nk=n'*k; WNnk=WN.^(nk); Xk=xn*WNnk; 设计部分: 1.普通AM调制与解调 %单音普通调幅波调制y=amod(x,t,fs,t0,fc,Vm0,ma)要求fs>2fc %x调制信号,t调制信号自变量,t0采样区间,fs采样频率, %fc载波频率,Vm0输出载波电压振幅,ma调幅度 t0=0.1;fs=12000; fc=1000;Vm0=2.5;ma=0.25; n=-t0/2:1/fs:t0/2; x=4*cos(150*pi*n); %调制信号 y2=Vm0*cos(2*pi*fc*n); %载波信号figure(1) subplot(2,1,1);plot(n,y2); axis([-0.01,0.01,-5,5]); title('载波信号'); N=length(x); Y2=fft(y2); subplot(2,1,2); plot(n,Y2); title('载波信号频谱'); %画出频谱波形y=Vm0*(1+ma*x/Vm0).*cos(2*pi*fc*n); figure(2) subplot(2,1,1);plot(n,x) title('调制信号'); subplot(2,1,2) plot(n,y) title('已调波信号'); X=fft(x);Y=fft(y);

完整word版,msk的调制解调MATLAB源代码

msk的调制解调MATLAB源代码 function out = delay(data,n,sample_number) %data:延迟的数据 %n:延迟码元个数 %sample_number:码元采样个数 out = zeros(1,length(data)); out(n*sample_number+1:length(data)) = data(1:length(data)-n*sample_number); function [data_diff] = difference(data) %差分编码 %************************************************************************* * %data 输入信号 %data_diff 差分编码后信号 %************************************************************************* *

%-------------------------------------------------------------------------- data_diff = zeros(1,length(data)); data_diff(1) = 1 * data(1); %1为差分编码的初始参考值 for i = 2:length(data) data_diff(i) = data_diff(i-1) * data(i); end %************************************************************************* * function [signal_out,I_out,Q_out] = mod_msk(data,data_len,sample_number,Rb) %MSK基带调制 %************************************************************************* * % data 调制信号 % data_len 码元个数 % sample_number 每个码元采样点数

16QAM调制解调(MATLAB)

题目: 基于MATLAB 的16QAM 及32QAM 系统的仿真 原理: QAM 是一种矢量调制,将输入比特映射到一个复平面,形成复数调制信号,然后将I 信号和Q 信号(实部虚部)分量采用幅度调制,分 别对应调制在相互正交的两个载波(cos t ω,sin t ω)上。下图为MQAM 的调制原理图。 MQAM 的信号表达式: ()()( )cos sin 1,2,...,, 0C S C S i i T C i T C S i i s t a g t t a g t t i M t T a a ωω=-=≤≤与 上述表达式可以看出,QAM 为两个正交载波振幅相位调制的结合。波形矢量可以表示为: ()()()11221,2,...,, 0i i i S s t s f t s f t i M t T =+=≤≤

( )()( )()()()()()12110 220 cos ,0sin ,01,2,...,1,2,...,S S T C S T C S T i i T i i f t t t t T f t t t t T s s t f t dt i M s s t f t dt i M ωω=≤≤= ≤≤====?? MQAM 信号最佳接收: 实验仿真条件: 码元数量设定为10000个,基带信号频率1HZ ,抽样频率32HZ ,载波频率4HZ 。 实验结果分析:

对于QAM ,可以看成是由两个相互正交且独立的多电平ASK 信号叠加而成。因此,利用多电平误码率的分析方法,可得到M 进制QAM 的误码率为: ])(1l o g 3[)1 1(0 22n E L L e r f c L P b e -- = 式中,M L =,Eb 为每码元能量,n 0为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 通过调整高斯白噪声信道的信噪比SNR (Eb/No ),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误码率图: -1-0.50 0.51 1.52 2.5 10 -3 10 -2 10 -1 10 QAM 信号误码率分析 信噪比 误码率

蚁群算法MATLAB代码

function [y,val]=QACStic load att48 att48; MAXIT=300; % 最大循环次数 NC=48; % 城市个数 tao=ones(48,48);% 初始时刻各边上的信息最为1 rho=0.2; % 挥发系数 alpha=1; beta=2; Q=100; mant=20; % 蚂蚁数量 iter=0; % 记录迭代次数 for i=1:NC % 计算各城市间的距离 for j=1:NC distance(i,j)=sqrt((att48(i,2)-att48(j,2))^2+(att48(i,3)-att48(j,3))^2); end end bestroute=zeros(1,48); % 用来记录最优路径 routelength=inf; % 用来记录当前找到的最优路径长度 % for i=1:mant % 确定各蚂蚁初始的位置 % end for ite=1:MAXIT for ka=1:mant %考查第K只蚂蚁 deltatao=zeros(48,48); % 第K只蚂蚁移动前各边上的信息增量为零 [routek,lengthk]=travel(distance,tao,alpha,beta); if lengthk

word域功能详解1

域应用基础 1.什么是域 简单地讲,域就是引导Word在文档中自动插入文字、图形、页码或其他信息的一组代码。每个域都有一个唯一的名字,它具有的功能与Excel中的函数非常相似。下面以Seq和Date域为例,说明有关域的一些基本概念。 形如“{Seq Identifier [Bookmark ] [Switches ]}”的关系式,在Word中称为“域代码”。它是由: 域特征字符:即包含域代码的大括号“{}”,不过它不能使用键盘直接输入,而是按下Ctrl+F9组合键输入的域特征字符。 域名称:上式中的“Seq”即被称为“Seq域”,Word 2003提供了9大类共74种域。 域指令和开关:设定域工作的指令或开关。例如上式中的“Identifier”和“Bookmark”,前者是为要编号的一系列项目指定的名称,后者可以加入书签来引用文档中其他位置的项目。“Switches”称为可选的开关,域通常有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开关,开关与开关之间使用空格进行分隔。 域结果:即是域的显示结果,类似于Excel函数运算以后得到的值。例如在文档中输入域代码“{Date \@ "yyyy年m月d日" \* MergeFForma t}”的域结果是当前系统日期。 域可以在无须人工干预的条件下自动完成任务,例如编排文档页码并统计总页数;按不同格式插入日期和时间并更新;通过链接与引用在活动文档中插入其他文档;自动编制目录、关键词索引、图表目录;实现邮件的自动合并与打印;创建标准格式分数、为汉字加注拼音等等。 2.在文档中插入域 (1)使用命令插入域 在Word中,高级的复杂域功能很难用手工控制,如“自动编号”和“邮件合并”、“题注”、“交叉引用”、“索引和目录”等。为了方便用户,9大类共74种域大都以命令的方式提供。 在“插入”菜单中提供有“域”命令,它适合一般用户使用,Word提供的域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插入。你只需将光标放置到准备插入域的位置,单击“插入→域”菜单命令,即可打开“域”对话框。 首先在“类别”下拉列表中选择希望插入的域的类别,如“编号”、“等式和公式”等。选中需要的域所在的类别以后,“域名”列表框会显示该类中的所有域的名称,选中欲插入的域名(例如“AutoNum”),则“说明”框中就会显示“插入自动编号”,由此可以得知这个域的功能。对AutoNum域来说,你只要在“格式”列表中选中你需要的格式,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把特定格式的自动编号插入页面。如图1所示。 你也可以选中已经输入的域代码,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更新域”、“编辑域”或“切换域代码”命令,对域进行操作。 (2)使用键盘插入 如果你对域代码比较熟悉,或者需要引用他人设计的域代码,使用键盘直接输入会更加快捷。其操作方法是:把光标放置到需要插入域的位置,按下Ctrl+F9组合键插入域特征字符“{ }”。接着将光标移动到域特征代码中间,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输入域类型、域指令、开关等。结束后按键盘上的F9键更新域,或者按下Shift+F9组合键显示域结果。

基于MATLAB的ASK调制解调实现

长沙理工大学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课程成绩完成日期2016年1月8日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学院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课程成绩完成日期2016年1月8日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评价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定意见

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南学院通信工程专业

基于MATLAB的ASK调制解调实现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 摘要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生产的一个为科学和工程计算专门设计的交互式大型软件,本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M文件,编写程序来实现ASK的调制解调,要求采样频率为360HZ,并绘制出解调前后的时域和频域波形及叠加噪声时解调前后的时频波形,根据运行结果和波形来分析该解调过程的正确性及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目的是熟悉MATLAB中M文件的使用方法,并在掌握ASK 调制解调原理的基础上,编写出2ASK调制解调程序,绘制出ASK信号解调前后在时域和频域中的波形,观察解调前后频谱有何变化以及对信号叠加噪声后的变化。最终得到随着输入信号噪声的增加增大,误码越严重的结论,加深对ASK信号解调原理的理解。 关键词ASK调制解调;时域谱;频域谱;高斯白噪声;信噪比 1 引言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通信工程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基础,掌握通信原理课程的知识不仅可以打下一个坚实的专业基础,还能提高处理通信系统问题能力和素质。通过本课程设计的ASK振幅键控调制解调,可以进一步理解数字通信的基础理论,有助于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1.1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设计基于MATLAB的ASK调制解调实现,让我深入理解和掌握二进制ASK 调制解调以及噪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1]。 在通信原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ASK调制解调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的理解。使我对通信信号波形及频谱有深刻的认识。不仅加强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而且还涉及到了MATLAB编程语言和软件的使用,以及基本的操作常识[2]。 掌握调制解调函数的应用,增强了我动手实践的能力。

word公式域汇总

WORD EQ域汇总?? 2010-06-08 20:55:35|??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域是Word的精髓,他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正确使用域可以实现许多比较复杂的功能。在Word 中域共有九大类七十余种,这其中尤以EQ域变化最多最为复杂。Eq是Eq tion(公式)的缩写,Eq域能够生成数学公式。 创建公式当然最好用“公式编辑器”了,但在某些情况下使用Eq 域来输入简单的数学公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EQ域的典型应用。 一、有关域的几个名词: 1、域:指导Word在文档中自动插入文字、图形、页码和其它资料的一组代码。 2、域开关:在使用域时,引发特定操作的特殊说明,一般是指添至域中用于修饰结果的选项。 3、域名:域的名称,如EQ域、TIME域等。 4、域记号:一对大括号{}。注意不能直接用键盘输入,应该用后面介绍的"插入空白域"的方法来实现。 5、域的两种显示方式:一种是以域代码方式显示,一种以域结果方式显示。以"Time"域为例,它以域代码方式显示时是这样的:{TIME \*MERGEFORMAT},它以域结果方式显示是这样的:7:03:30 PM 二、与域有关的快捷键: 1、在文档中插入空白域:按Ctrl+F9键(也可以用命令"插入→域"来实现)。 2、在域代码和域结果之间切换:按Shift+F9键。 3、更新选择的域:按F9键。 4、取消某个域的链接:先选中该域,再按Ctrl+Shift+F9键,这时域结果将以平常文本的形式显示出来。 5、转到前一个域:按Shift+F11键;转到后一个域:按F11键。 6、锁定域:按Ctrl+F11键。例如,在文档中插入Time域,在打印文档时会自动更新该域,如果希望保持插入的时间值,只要在打印之间锁定该域就可以了。解除域的锁定:按 Ctrl+Shift+F11键。 三、EQ域的10个开关及运用实例: 1、数组开关:\a() 按照行的顺序将数组元素(经笔者实验元素最多为39个)排列为多列,并可以用下列选项对\a 开关作进一步修饰: \al——列内元素左对齐。 \ar——列内元素右对齐。 \ac——列内元素居中。 \con——将元素排成n列。 \vsn——行间增加n磅的间距。 \hsn——列间增加n磅的间距。 例1:我们要在文档中输入今年10月份的月历,可以插入如下域代码:{eq \a\ac\co7\vs4\hs20(日,一,二,三,四,五, 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29,30,31)},其显示结果如图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