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笔记(语音)

现代汉语笔记(语音)

现代汉语笔记(语音)
现代汉语笔记(语音)

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具有三种属性:(1)物理属性(2)生理属性(3)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音波产生于物体的振动,语音产生于人体声带的振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一切声音都可以从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方面去分析,语音自然也不例外。

1、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2、音强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体所受外力作用的大小。

3、音长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持续的长短。振动时间长,声音就长;振动时间短,声音就短。

4、音色

音色又叫音质,是指声音特色。它决定于物体振动所产生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三个:a发音体不同。b发音方法不同。c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在汉语中,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能区别意义。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的作用。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发出的,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口腔和鼻腔三个部分

1、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是由肺、气管、胸腔、横膈膜构成的。能呼出气流,气流是语音的动力。

2、喉头和声带

3、咽腔、鼻腔和口腔(三者都能起共鸣器的扩大声音的作用)

口音:软腭和小舌上升时鼻腔闭塞,口腔畅通,这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

鼻音:软腭和小舌下垂,口腔闭塞,气流只能从鼻腔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鼻化音:如果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三)语音的社会属性

1、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

2、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样的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

3、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

二、语音单位

(一)音素——辅音、元音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节就是由音素构成的,普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少由一个音素构成,如“啊a”最多由四个音素构成,如“状zhuang”就包括“zh u a ng”

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

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b p m f d t n l k g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ng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元音。普通话中有10

个元音:ɑ o e ê i u ü er –i(前) -i(后)。

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四点:

1、从受阻与否看: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

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2、从紧张程度看: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

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3、从气流强弱看: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4、从响亮度看: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颤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颤动,声

音比辅音响亮

(二)音节

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普通话除儿化韵的词“花儿”、“球儿”等是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外,一般是一个汉字一

个音节,这也是汉语普通话区别于其它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

从生理上看,每发一个音节,发音器官的肌肉会明显的紧张一下。

(三)声母、韵母、声调

1、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2、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韵母由单元音或复元音组成,普通话韵母共有39个。其中单韵母有10个:ɑ o e i u ü

–i(前) -i(后) ê er;复韵母有13个,二合韵母9个:ɑi ei ɑo ou iɑ ie uɑ uo üe;三

合韵母4个:iɑo iou uɑi uei;鼻韵母16个,又分前鼻音尾韵母8个:ɑn en iɑn uɑn üɑn in uen ün,后鼻音尾韵母8个:ɑnɡ iɑnɡ uɑnɡ enɡ inɡ uenɡ onɡ ionɡ.

3、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由于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所以也可称为“字调”。普通话有四种基本声调:阴平、

阳平、上声、去声。会有“音变”现象。

(四)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

的音类。

三、记音符号

为了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人们采用过多种记音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用汉字记音

第二,用创制于五四运动前后的“注音符号”(最早称为注音字母)来记音

第三,用罗马字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有威妥玛式方案、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简称“国罗”)、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等,现在用的是《汉语拼音

方案》

(一)《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给汉字记音的一套注音符号,也是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

《汉语拼音方案》有下列用途:

1、汉字的注音工具

2、普通话的拼写工具

3、还可以用来作为我国各少数名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习

汉语,用来音译人名、地名、科学术语,以及用来编写索引和代号等等。

(二)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1886年成立于英国伦敦的国际语音学会为了记录和研究人类语言的语音而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它共有一百多个符号,符号“一个符号一个因素,一个因素一个符号”的原则,至今已经过多次修订。

汉语拼音方案

一、字母表

字母AɑBb Cc Dd Ee Ff Gɡ

名称ㄚㄅㄝㄘㄝㄉㄝㄜㄝㄈㄍㄝ

Hh Ii Jj Kk Ll Mm Nn

ㄏㄚㄧㄐㄧㄝㄎㄝㄝㄌㄝㄇㄋㄝ

Oo Pp Qq Rr Ss Tt

ㄛㄆㄝㄑㄧㄡㄚㄦㄝㄙㄊㄝ

Uu Vv Ww Xx Yy Zz

ㄨㄎㄝㄨㄚㄒㄦㄧㄚㄗㄝ

V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二、声母表

b p m f d t n l

ㄅ玻ㄆ坡ㄇ摸ㄈ佛ㄉ得ㄊ特ㄋ讷ㄌ勒

ɡ k h j q x

ㄍ哥ㄎ科ㄏ喝ㄐ基ㄑ欺ㄒ希

zh ch shi r z c s

ㄓ知ㄔ蚩ㄕ诗ㄖ日ㄗ资ㄘ雌ㄙ思

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zh ch sh可以省作z c s 。

三、韵母表

(1)“知、蚩、诗、日、资、雌、思”等七个音节的韵母用i,即: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拼作zhi,chi,shi ,ri ,zi ,ci ,si。

(2)韵母ㄦ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ertonɡ,“花儿”拼作huɑr。

(3)韵母ㄝ单用的时候写成ê。

(4)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变i为y

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变u为w

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u前加y,ü上两点省略。

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也省略;但是跟声母n,l拼的时候,仍然写成nü(女),lü(吕)。

(5)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

(6)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写简短,nɡ可以省作ɡ。

四、声调符号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ˉˊˇˋ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元音上。轻声不标。

五、隔音符号

ɑ,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ɑo(皮袄)。

第二节声母

一、辅音声母的发音

辅音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

(一)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

(1)双唇音(b p 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的气流而形成

(2)唇齿音(f)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的气流而形成

(3)舌尖前音(z c s)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

(4)舌尖中音(d t n l)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

(5)舌尖后音(zh ch sh r)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

(6)舌面前音(j q x)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又简称“舌面

音”

(7)舌面后音(g k h)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俗称“舌根音”(二)辅音声母的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等三个方面来观察。

1、看阻碍的方式

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可以把普通话声母分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1)塞音(b p d t g k)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2)擦音(f h x sh r s)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3)塞擦音(j q zh ch z c)发音时,发音部位先是完全闭塞,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再由窄缝中挤出,磨擦成声。可见这类声母兼有塞音与擦音的特点,前半部分像塞音,后半部分像擦音,前后发音过程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辅音。(4)鼻音(m n)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颤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音。

(5)边音(l)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但舌头的两边仍留有空隙,同时软腭上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颤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

2、看声带是否颤动

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又叫带音。共有m n l r 四个

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又叫不带音

3、看气流的强弱

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分别

送气音:肺部呼出的气流比较强,共有p t k q ch c等六个

不送气音:肺部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共有b d g j zh z等六个

(三)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全面描写

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 双唇、送气、清、塞音

m 双唇、浊、鼻音

f 唇齿、清、擦音

z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c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s 舌尖前、清、擦音

d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n 舌尖中、浊、鼻音

l 舌尖中、浊、边音

zh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sh 舌尖后、清、擦音

r 舌尖后、浊、擦音

j 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q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x 舌面前、清、擦音

g 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k 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h 舌面后、清、擦音

二、声母辩证

(一)分辨n和l

n是鼻音,发音时气流通过鼻腔,由鼻孔呼出,不由口腔呼出。l是边音,发音时气流从舌头的两旁呼出,不从鼻腔呼出。为了分辨n和l,不妨用捏鼻孔的办法来练习。捏鼻孔后发音,如果觉得发音困难,而且耳膜有鸣声,那就是n。捏鼻孔而觉得发音不困难,耳膜并无显著鸣声,气流从舌头两边流出的,那就是l。

(二)分辨zh,ch,sh和z,c,s

zh、ch、sh、r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卷起来对着硬腭;z、c、s是舌尖前音,发音时舌尖对着上齿背。可按辨音字表去记,根据汉字声旁,进行类推。还可以借助声韵配合规律来分辨。

(三)分辨f和h

f是唇齿音,发音时下唇和上齿构成阻碍。h是舌根音,发音时舌根和软腭构成阻碍。(四)把方言中跟齐齿呼(i或以i起头的韵母)撮口呼(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韵母相拼的z、c、s、g、k、h改成j、q、x

(五)把方言中浊音改成清音

(六)读准普通话零声母的字

第三节韵母

一、元音的发音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

(一)单元音的发音

单元音就是发音时口形始终不变的元音。它有三类:

1、舌面元音

普通话的舌面元音有七个,即a、o、e、ê、i、u、ü

舌面单元音的不同主要是由不同的口形及舌位造成的。发音时,舌头较高的部位叫“舌位”。口腔开合的程度叫开口度。口腔形状决定于:舌位的前后、高低和唇形的圆展。

第一,看舌位的高低

根据舌位的高低和开口度的大小可以把元音分为:高元音(即闭元音,i、u、ü),半高元音(即半闭元音,o、e),半低元音(即半开元音,ê),低元音(即开元音,a)

第二,看舌位的前后

可以分为前元音(i、ü),央元音(e[?]),后元音(u、o)

第三,看唇形的圆展

可以分为圆唇元音(o、u、ü),不圆唇音(ɑ、e、i、ê)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舌面单元音的发音可总结为:

①ɑ[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②o[о]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③e[γ]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④ê[ε]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在普通话中,ê只在语气词“欸”中单用。ê不与任何辅音声母相拼,只构成复韵母ie、üe,并在书写时省去上面的附加符号“?”。

⑤i[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⑥u[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⑦ü[y]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2、舌尖元音

-i(前)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z、c、s)

-i(后)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zh、ch、sh)

3、卷舌元音

er[ ] 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二)复元音发音

普通话中共有ɑi、ɑo、ei、ou、ia、ie、ua、uo、üe、iao、iou、uai、uei等13个复元音

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成的韵母。复韵母的发音有两个特点:一是元音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过程是从一个元音滑向另一个元音。在滑动过程中,舌位的前后、高低和唇形的圆展都是在逐渐变动,不是跳跃的,中间有一连串过渡音,同时气流不中断,形成一个发音整体。二是各元音的发音响度不同。主要元音的发音口腔开口度最大,声音最响亮,持续时间最长,其它元音发音轻短或含混模糊。

1、前响复元音

普通话前响复韵母有四个:ɑi、ei、ɑo、ou。发前头的元音后立刻滑向后头的元音,后者音值含混,只表示舌位滑动的方向

2、后响复元音

普通话后响复韵母有5个:ia、ie、ua、uo、üe。发音时,前头的元音轻短,只表示舌位从那里开始移动,后头的元音清晰响亮。

3、中响复元音

普通话中的中响复韵母共有4个:iao、iou、uai、uei。发音时,前面的元音轻短,中间的元音清晰响亮,后面的元音音值含混,只表示舌位滑动的方向。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ou、uei两个韵母和辅音声母相拼时,受声母与声调的影响,中间的元音弱化,写作iu、ui。

(三)带鼻音韵母

带鼻音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又叫鼻音尾韵母。普通话共有16个鼻韵母:a n、ian、uan、üan、en、in、uen、ün、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ng [?]是舌面后、浊、鼻音,在普通话中只作韵尾不作声母。

1、前鼻音尾韵母

前鼻音尾韵母指的是鼻韵母中以-n为韵尾的韵母。普通话中的前鼻音尾韵母有8个:ɑn安、en嗯、in因、ün晕、iɑn烟、uɑn弯、üɑn渊、uen温。

2、后鼻音尾韵母

后鼻音尾韵母指的是鼻韵母中以-ng为韵尾的韵母。普通话中的后鼻音尾韵母有8个:ang、eng、ing、ong、iang、uang、iong、ueng。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为避免字母相混,以o表示开头元音[u],写作ong。

在普通话里,韵母ueng只有一种零声母的音节形式weng。

为避免字母相混,《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用字母io表示起点元音ü[y],写作iong。二、韵母的发音

普通话的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或由元音加鼻辅音构成

1、韵母的分类

按结构分: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按韵尾分:无韵尾韵母、元音韵尾韵母、鼻音韵尾韵母

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又叫“四呼”)

普通话韵母总表

2

开口呼:韵母不是i、u、ü或不以i u ü开头的韵母。

齐齿呼:是i或以i开头的韵母。

合口呼:是u或以u开头的韵母。

撮口呼:是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

三、韵母的结构

普通话韵母的主要成分是元音。韵母的结构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1、韵头

韵头—是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韵头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又叫介音。由i、u、ü充当,发音总是轻而短,只表示韵母的起点。如ia、ua、üe、iao、uan中的i、u、ü。

2、韵腹

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充当韵腹的主要元音口腔开度最大、声音最响亮。韵腹是韵母的主要构成部分,由a、o、e、ê、i、u、ü、-i(前)、-i(后)、er充当。

3、韵尾

韵尾是韵腹后面的音素,又叫尾音。由i、u或鼻辅音n、ng充当。

复元音韵母中的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i、u两个,只表示复元音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用o 表示u是为了避免混淆。

注: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时,这个元音就是韵腹;有2个或3个元音时,开口度最大、声音最响亮的元音是韵腹。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是韵尾。韵腹是韵母的主要成分,一个韵母可以没有韵头或韵尾,但是不可以没有韵腹。

四、押韵和韵辙

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常在每隔一句的末尾用同“韵”的字。押韵的字只要求韵腹和韵尾相同,不要求韵头也相同。明清以来,北方民间戏曲把“韵”叫做“辙”,把押韵叫“合辙”,人们于是把“韵”和“辙”合称“韵辙”。明清以来北方说唱文学中押韵时广泛运用的是“十三辙”。十三辙就是十三韵。五四运动以后,人们做现代诗或民歌也有依据韵书《中华诗韵》十八韵的。

五、韵母辩正

(一)分辨鼻音尾韵母

(二)分辨i和ü

i和ü都是舌面前高元音,差别只是发音时i不圆唇,ü要圆唇。先发i的音,舌位保持不变,慢慢把嘴唇收圆就是ü。

(三)分辨o和e

(四)分辨eng和ong

(五)避免韵头i或u的丢失

第四节声调

一、调值和调类

(一)声调的定义和性质

1、声调的定义

声调是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所以也称为“字调”。也有两个汉字一个音节的,例如“花儿”(huar)。声调可分为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

2、声调的性质

(1)声调主要取决于音高。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另一方面,声调也跟音长有关,从发音长短看(音长),上声发音持续的时间最长,其次是阳平;去声的发音时间最短,再就是阴平。

(2)声调的高低、升降变化是逐渐滑动的,而不是跳跃式的。因此,它的过渡音是连续的、渐变的。

(3)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即使每一组的声母、韵母都一样,只是由于声调不一样,意思也就不一样。

(4)声调是汉语音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5)声调的平仄抑扬使语言富于音乐性、节奏感。

(二)调值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调值的语音特点有二:

第一,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

第二,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

相对音高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绝对音高千差万别,无法用确定的数值表示

*相对音高却统一的,可以用确定的数值表示

*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调法”来标记声调。

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

阴平是高平调,调值为55;

阳平是中升调,调值为35;

上声是降升调,调值为214;

去声是全降调,调值为51。

(三)调类

调类就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因此就归纳为四个调类。传统的名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通常也可简单地叫做: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调值与调类的关系:

调值决定调类,有几种调值的基本变化形式,就有几个调类,各方言区的调类数量不尽相同,最少的方言区只有三个,最多的有十个调类,多数方言的调类为四到六个。普通话与方言、方言与方言之间,调类相同的字,调值并不一定一样,还有一种情况,调值相同的字,可能分属不同德调类,各地方言中,调类一般没有多大出入,只是调值差别很大,调值上相差一点,读音就不一样。

(四)调号

就是调类的标记符号。汉语拼音方案中所规定的调号是:ˉ、ˊ、ˇ、ˋ四种。

由于声调属于整个音节,声调的高低、变化主要集中体现在韵腹即主要元音上,所以调号一般标在主要元音上

*轻声不是一个独立的调类,而是一种音变现象。

二、普通话的声调

1、阴平(第一声)——高平调

发音时调值由5度到5度,简称55。声带则绷到相对最紧,自始至终没有明显变化。

2、阳平(第二声)——中升调。

发音时调值由3度到5度,简称35。声带则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渐绷紧,最后到相对最紧。

3、上声(第三声)——降升调。

发音时调值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简称214。声带则从略微紧张开始,又立刻松弛下来稍微延长,接着迅速绷紧,但达不到相对最紧。

4、去声(第四声)——全降调。

发音时调值由5度到1度,简称51。声带则从相对最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

普通话四种基本声调的调型可以归纳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三、古今调类和四声平仄

(一)古今调类的比较

(二)四声与平仄

(三)古入声字的改读

第五节音节

一、音节的结构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觉到得最小的语音单位。

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的特点:

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来拼写,也可以用一至三个音素符号拼写。

2、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每个音节总要有元音,元音符号可以多至三个,并且须连续出现,分别充当韵头、韵腹和韵尾。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音素,这个音素除极个别例外都是元音。例外是口语中m、n、ng三个鼻辅音可以独立称为一个音节,表示叹词“呣”“嗯”。

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辅音大都在音节的开头或末尾出现,在音节末尾出现的辅音只限于n和ng。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zh声母、ng韵尾都是双字母的音素符号,表示一个辅音音位。

4、汉语音节都有声调,都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二、拼音

把分析出来的声母、韵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音节,就是拼音。

(一)拼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声母要用本音

2、声母、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

3、要念准韵头

(二)拼音的方法

1、双拼法

(1)声韵双拼法:用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进行拼音

(2)声介与韵合拼法:先把声母和韵头合成一个部分,然后跟韵进行拼音。这也只适用于有韵头的音节

2、三拼法

用声母、韵母、韵身三部分进行连续。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有韵头的音节

3、整体认读法

整体认读法是先做好发声母的准备,然后读带声调的韵母。

(三)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

1、双唇音和舌尖中音d t 能跟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韵母拼合,不能跟撮口呼韵母拼合。

双唇音拼合口呼限于u。

2、唇齿音、舌面后音、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等组声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拼合,不能

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唇齿音拼合口呼限于u。

3、舌面前音同上述四组声母相反,只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不能跟开口呼、合口

呼韵母拼合。

4、舌尖中音n、l能跟四呼韵母拼合。零声母音节在四呼中都有。

还可以从韵母的角度出发,得出普通话声韵合拼的另一些规律

1、“o”韵母只拼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而“uo”韵母却不能同双唇音或唇齿音声母相拼

2、“ong”韵母没有零声母音节,“ueng”韵母只有零声母音节。

3、“-i”(舌尖前)韵母只拼“z 、c、s ”三个声母,“-i”(舌尖后)韵母只拼“zh、ch、sh、r”四个声母,并且都没有零声母音节。

4、“er”韵母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只有零声母音节。

(一)隔音字母y、w的用法

1、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i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i改为y,如果i 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i前面加上y

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u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u改为w。如果u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u前面加上w

3、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不论ü后面有没有别的元音,一律要在ü前面加y。加y后,ü上两点要省写

(二)隔音符号的用法

“a o 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三)省写

1、韵母iou、uei、uen的省写

《汉语拼音方案》在“韵母表”后面的说明中作了这样的规定:iou、uei、uen前面加辅音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

2、ü上两点的省略

ü跟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写两点

原因:因为声母j、q、x不能跟合口呼韵母相拼,省写了两点也不会误认为是合口呼的韵母“u”,音节不致发生混淆

(四)标调法

1、声调符号一般要标在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即韵腹)上

2、在iu、ui这两个韵母中,声调符号规定标在后面的u或i上面,因为-iu、-ui是iou、uei

的省写形式,其韵腹o、ê与韵尾u、i结合紧密

3、调号恰巧标在i的上面,那么i上的小点要省去

4、轻声音节不标调

(五)音节连写和大写

1、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一般分写。句子或诗行开头的字母要用大写

2、专用名词和专用短语中的每个词开头字母要大写

3、标题中的字母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有时为了简明美观,可以

省略声调符号

第六节音变

这里谈的不是历时的语音变化,而是共时的语流音变,主要是连读音变,即连着念的音素、音节或音调有时会发生变化。这里只谈要特别注意的音变,即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变读等。

一、变调

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叫做变调。音节变调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

(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音节单念时调值是214,在语流的末尾时调值不变,在下列情况下,调值变成35或21.

1、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调值从214变成35。这种语音变化属于逆行异化。

214+214→35+214 水果

在原为上声现改读为轻声的字音前头,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

(1)214+轻声→35+轻声:捧起等等

(2)214+轻声→21+轻声:姐姐嫂子

2、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上声的变调视词语内部的语义停顿而定。

(1)前两个上声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二个音节后,则前两个音节都变成35。(214+214)+214→35+35∣+214 展览馆手写本

(2)后两个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一个音节后,则前两音节由21+35的变化。

214+(214+214)→21∣+35+214 纸老虎有理想

3、如果连着念的上声字不止三个,要根据词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紧密度划分出语义停顿来,由语义停顿确定出音节段,再根据上述规律进行变调

理想∣美好→ 35+21+35+214

4、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的前面,调值由214变21,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变调情况也相同。

(二)“一、不”的变调

1、“一、不”单念或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一”念阴平(55),“不”念去声(51)

2、在去声前一律变35

3、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51)

4、“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

5、“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

(三)“七、八”的变调

“七、八”在去声前调值可以变35,也可不变,其余场合念阴平原调值55。

二、轻声

(一)什么叫轻声

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又轻又短”是说,就音节的音

强而言比原调轻些、弱些,就音节的音长而言比原调短些。通常把读轻声音节的字叫轻声字。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关系,主要表现在音长变短。轻声音节不仅引起音节的音长、音高、音强的变化,有时引起声母、韵母中辅音、元音音色的变化,也就是引起音节、音色的变化。

(二)什么音节读轻声

1、助词“的、地、得、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读轻声

2、部分重叠词的后一音节读轻声

3、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BAB的第二音节读轻声

4、构词后缀“子”、“头”和“们”等读轻声

5、表示方位的词或语素读轻声

6、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等读轻声,前头带有表示可

能性的“得、不”的趋向动词不读轻声

7、有一批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要读轻声:

伙计喷嚏簸箕蚂蚱咳嗽云彩蘑菇护士事情脑袋胳膊窗户算盘消息牡丹体面动静应付招呼清楚稀罕石榴力量吩咐客气扫帚喜鹊风筝亮堂先生关系行李包袱

8、下面词语里加着重号的音节一律读轻声:

黑不.溜秋傻不.愣登胡里.胡涂啰里.啰嗦

(三)轻声的作用

这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他的孙子在工厂当工人。古代的孙子是一位军事理论家。

办事情不能大意。这篇文章的段落大意很清楚。

三、儿化

(一)什么是儿化

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

(二)儿化韵的发音

普通话中,单韵母的ê没有儿化音,er本身就是e的儿化音读法,除此之外都可以“儿化”

(三)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意头(脑袋)----头儿(领头的)

2、区分词性尖(形容词)-----尖儿(名词)

3、表示细小轻松或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小皮球儿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P89)

第七节音位

一、音位简说

(一)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音素是按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归纳音位的方法,通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进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区别意义,凡属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了。其中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简称“调位”(非音质音位)

音素之间的差异是音质的差异,所以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可以统称为“音质音位”。又因为音质音位出现在固定音段上,所以也称作“音段音位”

声调音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所以属于“非音质音位”。因为非音质音位不受音段的局限,所以也称作“超音段音位”

(二)音位变体

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

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

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就叫做“条件变体”

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自由变体”

(三)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语音的辨义功能、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是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这样的语音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就叫做“区别特征”。

“互补分布”说的是音位变体的分布情况。音位的不同条件的变体各有自己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这就叫“互补分布”。

二、普通话音位P97

第八节朗读和语调

一、朗读

朗读的内容和运用朗读的技巧:

第一,要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第二,要掌握朗读所需要的表达技巧

1、朗读要用普通话

2、朗读语言必须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加工

3、朗读应注意句中停顿,声音的快慢、轻重以及高低的变化

二、语调

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长短的变化,这些总称语调。

(一)停顿

停顿是指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中间,后头出现的间歇。

从意义上的联系来看,词与词可以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意义整体,这就叫做“意群”。

有时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某一观点,表达某种感情,而在句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作适当的停顿,这种停顿通常叫逻辑停顿。

(二)重音

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地音叫做重音,或者叫做语句重音

把重音分为两种:一种是按语法结构特点而重读的,叫语法重音;一种是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的,叫逻辑重音。

1、语法重音

句子里某些语法成分常要重读。

(1)谓语中的主要动词常常读重音

(2)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读重音

(3)表示状态或程度的补语常常读重音

(4)表示疑问和指示的代词通常读重音

2、逻辑重音

句子的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要重读

(三)句调

句调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是语句音高运动的模式。

句调与字调的关系是音阶迭加的“代数和”,而不是调形迭加的“代数和”,它们相互依存,彼此制约。

1、句调的四种形式:

(1)升调调子由平升高,常用来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号召等语气

(2)降调调子先平后降,常用来表示陈述、感叹、请求等语气

(3)平调调子始终保持同样的高低,常用来表示严肃、冷淡、叙述等语气

(4)曲调调子升高再降,或降低再升,常用来表示含蓄、讽刺、意在言外等语气。2、句调对字调的影响

(1)句调上升

A、如果字调也是上升的,就使字调升得更高

B、如果字调是平的,就使字调后部上升

C、如果字调是降的,就变成降升

(2)句调下降

A、如果字调是降调,就降得更低

B、如果字调是平调,就变成平降调

C、如果字调是升调,就变成升降调

第九节语音规范化

语音规范化包含内容:第一,确立正音标准;

第二,推广标准音。

一、确立正音标准

北京语音的内部分歧有两种:

第一种是北京口语的土音成分

第二种是北京话里异读词,即习惯上有几种不同读音的词。

北京话里一字多音产生的原因,从来源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白异音:也就是读书音和口语音不同

2、方音影响:有的方言词的读音为北京音所吸引,而同北京话原有的读音并存,因而造成

异读

3、讹读影响:有些字被人读错了,影响扩大,正误并存,形成异读

4、背离规律:有些词按语音发展规律应读某音,但又出现了一个不合规律的读法,两音并

二、推广标准音

要求我们发音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

《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第一章语音 考试内容: 1)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 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 3)音节结构表 4)拼合规律表 5)变调的规则4条 一、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 3.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 物理性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汉语声调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语调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轻声 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 (区分声母、韵母)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二)语音的单位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 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

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 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 guāng 中的“ng” 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 ,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n是韵尾 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 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ā , xiā ,guài 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如:gān , gēng ,guān 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 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 例:判断音位个数 hán 和lán :共 h , l, a , n 4个音位 hán 和nán :共 h , l, a 3个音位 (三)记音符号 1.汉语拼音方案 作用:1)给汉字注音 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2.国际音标 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原则:“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现代汉语通论》四五章答案

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请不要当做绝对标准使用。另外,学习本课程应以读书为主,先把问题弄明白,精彩之处尽量做到“熟读成诵”。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练习参考答案 (略)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答: 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数词) 2、他去过三(次)上海。(量词,动量词) 3、我不(管)这种事。(动词) 4、青年们要到(山上)去。(名词) 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 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名词) 7、他刚刚走(过)山。(助词) 8、他会干这种事(吗)?(疑问语气词) 9、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指示代词) 10、这个人非常(坏)。(形容词)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答: 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副词)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 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 答案——答应(名词——动词)气愤——气魄(动词——名词) 批语——批示(名词——名、动)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 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 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道歉——抱歉(动词——动词) 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答: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动词,名词) 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动词,疑问代词) 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动词) 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名词,助动词) 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名词,动词)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答: 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副词) 2、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

现代汉语笔记(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通俗点说,语法就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学科,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二、语法的性质 (一)抽象性(二)稳固性(三)民族性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以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单独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称为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二)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第二节词类(实词) 一、词类的划分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 (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实词都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是不同类的词会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2)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这有两种表现:(甲)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乙)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词的形态有两种:其一指构形形态。其二指构词形态。 词的意义,这里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现代汉语上期末复习笔记.

现代汉语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 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但它一发即逝,不能流传久远。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它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易于反复琢磨、加工,使之周密,因此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 现代汉语大致可分为七大方言区: (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分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北方方言: 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 (3湘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6闽方言:以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为代表;

(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三汉语的地位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 汉语的国内、国际地位 1980 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确定普通话为各民族之间交际的法定共同语。 1973 年 12 月,联合国大会决议将中文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工作语言,使得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成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1 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 2 词汇方面(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 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 3 语法方面(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词、短语和句子 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4量词十分 丰富 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的民族的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间交往的大事,也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本工程。1.推广普通话有利于不同方言区区的人们人际交流2.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3.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手段。

笔记 现代汉语(下)课堂总结

第五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语法的含义(1)语法规律的本身 (2)语法学 3.语法学 含义: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发展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分类:词法,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 句法,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4.语法体系的含义(1)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就是说,语法是各种规则交织成德真题,是自成的系统。 (2)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二.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语法是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2.稳固性:任何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众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语法也不例外。但是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要缓慢的多。这是因为它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联系的系统。如果废弃旧的规则而马上换一套新的规则,会使人们不习惯,交流思想就难以进行。 3.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同有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是特点之所在。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1)语法单位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语素可以组合成词,有的可以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单位。 (2)句类: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 按照语气标准,句子分为四类: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陈述句。 (3)句型: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句子类型。 单句:由带上一个句调的短语或词构成。A.主谓句:a名词谓语句 b.动词谓语句 (根据谓语的构成材料划分) c.形容词谓语句 d.主谓谓语句 B.非谓语句:a.名词性非谓语句 b.动词性非谓语句 (根据全句主要词语的词性划分) c.形容词性非谓语句 d.叹词性非谓语句

现代汉语通论笔记

现代汉语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 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 第一章语音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1.语音的属性 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4页 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 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与音色相对 音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7页

现代汉语辅助笔记1

第一章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从结构上: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七大方言: 北方方言: xx话代表xx: xx话湘方言: xx话赣方言: xx话客家方言: xxxx话闽方言: xx话粤方言: 广州话 3.现代汉语特点: P7 词汇方面: 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语法方面:

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用语序和虚词,词、短语、句子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第二章(重点) 第一节语音概说 1.语音: 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2.语音性质: (1)物理属性: 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各自定义见P15) (2)生理属性 (3)社会属性: 语音的本质属性 3语音单位: (1)音素: 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色角度划分。Eg: 爸(ba)可分为b和a两个不同音素 音素分: 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辅音: 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如: b p m f 元音: 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如:a o e 辅音与元音区别(P20见课本):1.受阻与否: 最主要区别, (2)音节: 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Eg: 西安是一个美丽的古城,发音器官紧张十次,是十 个音节,一般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3)声母: 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注意: 声母可以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做声母,只做韵尾。如: 光(guang)中的辅音ng)韵母: 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如,海(hai)中ai就是他的韵母(其他详P21) (4)声调: 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现代汉语通论》完整版复习笔记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一、现代汉语的性质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1.语言的属性 ?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语言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和全民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2.现代汉语的定性: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的历史地位和语际地位 1.汉语的定位 ?汉语是随着汉民族的形成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 ?汉语是国内各民族之间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也是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汉语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文化的传播起过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汉语的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 (1)汉语的历史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上古汉语(公元3世纪以前)——包括秦、汉,往古可上溯到有文献可考(甲骨文字)的殷商时代。 中古汉语(公元4世纪到12世纪)——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几个朝代。 近代汉语(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包括元、明、清几个朝代,一般截止到鸦片战争时期。 现代汉语(始自20世纪)——一般从1919年五四运动算起 (2)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语际地位 (1)世界语言谱系: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语言的分类。这种分类法依照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等。 世界语言的十大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其他语系; [有些语言如日语、京语(越南语)、朝鲜语的谱系还待确定] (2)汉语的亲属语言:亲属语言是指由同一原始基础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语言。汉语的亲属语言包括壮侗、苗瑶、藏缅三个语族的语言。 二、现代汉语的变体 (一)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 现代汉语的方言也就是它的地域变体。汉语的方言通常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闽、粤与普通话差距最大;吴方言次之;湘、赣、客家相对较小。 (二)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 ?由于性别、年龄、地位、职业、信仰、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的不同,人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每一群体都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语言特点,从而形成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也叫社会方言。 ?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主要有性别变体、年龄变体、行业变体、阶层变体和社区变体。 (三)现代汉语的功能变体 功能变体,首先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大变体。 1.口语:灵活简短,变化多端,用词通俗易懂,多采用俚语俗词和方言词语,多省略句、独词句、非主谓句,多插入、移位、追补、省略、重复、修正等手段,生动活泼,短小精干,便于口头交际。口语变体有多种形式:独白、演说、讲解、对话、交 谈、辩论等。 2.书面语:在口语基础上加工而成,用文字记载下来,由于可以反复思考、斟酌修改,所以显得严谨规范,条理清晰结构比较复杂,句子比较完整。书面语还可以分为:政论变体、法律变体、文艺变体、科技变体等。

现代汉语笔记

第六章修辞 第一节修辞概说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第一,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第二,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第三,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二、修辞和语境 语境一般分为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两种。情景语境跟修辞的关系密切。它指语言运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 构成情景语境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主观语境因素;二是客观语境因素。主、客观因素都直接有力地给言语活动以语境上的制约,从而形成修辞上的语境意义。 修辞上的语境意义复杂丰富:或增添新意,或一语双关,或别致情趣,或弦外有音,等等。语料随语境而变异、创新,表达方式也随语境而定,从而不难明确语境的作用:一是制约语言活动的内容;二是对顶言语的表达方式。 三、修辞同语音了、词汇、语法的关系 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各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 (一)修辞同语音的关系 (二)修辞同词汇的关系 (三)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也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就语言三要素来说,修辞是对它们的综合的艺术加工,是它们的高级体现。 四、修辞的作用和学习修辞的目的 作用:(一)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欣赏能力。(二)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三)有助于社会信息更准确畅通地传递。 修辞的作用也决定了我们学校修辞的目的。 第二节词语的锤炼 词语的锤炼,古人叫做“炼字”,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使语句的表达更加完美,即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对,还要求词语用得好。 词语锤炼需要富于创新精神。锤炼词语首先要锤炼思想。语境的制约,词语的调度,都不可忽视。锤炼词语,一般从内容(意义)和形式(声音)两方面着手。 一、意义的锤炼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锤炼意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 意义锤炼牵涉多方面:要 (一)提高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要力求准确、妥帖; (三)要力求配合得当,前后呼应,整体和谐; (四)要力求色彩鲜明 1、词语的感情色彩要鲜明 (1)有的词语本身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2)有些褒义词或贬义词靠与其他词语配合,靠语境的帮助,可以变褒为贬或化贬为褒,改变情感色彩 (3)直接反用带感情色彩的词语,也可产生特殊的情味和色彩。 (4)有些词语选用它们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可以使感情色彩更加鲜明。

北语黄廖版现代汉语考研笔记

北语黄廖版现代汉语考研笔记 现代汉语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北京爱考机构https://www.doczj.com/doc/212335004.html,北语最权威的专业课辅导机构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见教材第170-172页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所谓的词序不同实际上有三类不同层面的情况: a.语用的语序变化 b.语义的语序变化 c.语法的语序变化 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3.汉语词类根语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1.词类及其划分标准:形态标准(形态标志、形态变化)、意义标准、功能标准见教材第174-176页 2.实词与虚词的区别:能否充当句法成分见教材第176页 3.体词与谓词见教材第177页 4.各词类的语法特点及内部小类见教材第177-184页 第三节词类划分的理论与实践 词类辨析重点 动词和形容词,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区别词与形容词、名词,区别词与副词,介词和动词,介词和连词见教材第187-190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四节短语类型特点 短语的结构类型重点 短语(词组):偏正词组、述宾词组、述补词组、联合词组、主谓词组、同位词组、连谓词组、兼语词组 短语(结构):量词结构、方位结构、介词结构、“的”字结构

见教材第194-199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五节层次分析法重点 1.层次分析法的目的时揭示一个句法结构隐藏在线形排列背后的固有的层次特结构关系,其方法是逐层依次找出各层次的直接成份,并进一步说明直接成份之间的结构关系。见教材第204页 2.层次分析的三原则:结构原则、功能原则、意义原则见教材第206-207页 (参见课后练习) 第六节句型系统 1.前后都有停顿,带有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人们用来进行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就叫句子。见教材第209页 2. 3.句型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见教材第212-214页 表示语气的因素不影响句型。 功能相同的词语互相替换不影响句型。 扩展一般不影响句型。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北师大版(笔记)讲解

现代汉语·笔记 绪论 Ⅰ.现代汉语引论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定义:人们发声器官发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语音符号。 2.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 (1)口语是第一性的,是书面语得以产生的基础 (2)书面语形成之后,反过来也会对口语的发展和规范起一定的影响作用。3.语言符号的特点:规约性、系统性、生成性、能指性。 4.语言的本质:语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现象。(3和4 注意看书理解)5.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是一门接近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 6.语言类型: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综合语。 7.语系:九个;印欧语系、汉藏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 8.我国的语系:汉藏、阿尔泰、印欧、南岛、南亚。 二.汉语与汉语言文字学 三.现代汉语的含义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重点) Ⅱ.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 一.共同语和方言 二.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1.脉络:(1)书面语:唐宋以后的白话白话文运动 ————五四—双流合一 (2)口语:金元以来的官话国语运动三.现代汉语方言概述 1.闽、粤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最大,吴方言次之,客家、赣、湘方言与普通话

的差别比闽、粤、吴方言小。 2.差别成因:主要是由于历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而人口分布、移民迁徙、地理环境、异族接触又是形成的差异的主要原因。 3.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1)北方方言:北方话或官方方言;北京话代表;分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2)吴方言:上海话代表; (3)湘方言:长沙话代表 (4)赣方言:南昌话 (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代表 (6)闽方言:闽南厦门话;闽东福州话 (7)粤方言:广州话代表(白话) Ⅲ.现代汉语的特点和规范化 一.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声调作用大 4.浊音数量少 (二)词汇方面 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 2.复合构词法占优势 3.双音节词占优势 4.私自词丰富 (三)语法方面 1.不以词的形态变化为主要语法形式是汉语同印欧语系区别最大的特点,可将

现代汉语通论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 《古代汉语通论》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 《语法讲义》朱德熙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 (1)现代汉语 a、齐鲁书社《现代汉语辅导与习题集》(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基础,适合初期检验学习效果用); b、齐鲁书社《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里面包含很多院校历年真题,虽然与北师题目类型不一定一样,但可以自己提前练练手); c、中国矿业大学《现代汉语学习与考研辅导》(听说这本书是北师老师编的,我自己认为里面语法部分练习题很好): d、黄廖本配套参考书(主要是看课后题的答案)。 (2)古代汉语 a、中华书局配套参考书(这本书主要看它对重点词语、句式的解释分析): b、崇文书局辅导与习题集(通论部分的归纳非常有条理、还有适当拓展): c、福建人民出版社辅导与习题集(有很多包含断句和字词解释的练习)。 (3)语言学纲要 a、崇文书局辅导与习题集(虽然不厚,但里面的很多真题解析含金量很高): b、齐鲁书社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里面既有章节重点,也有很多院校的真题,可以着重看大题,对于寻找解题思路很有帮助): c、叶徐本配套学习指导书(将每一章内容归纳成问题,有助于迅速把握重点,之前有师姐说这本书可以直接背熟)。 (4)文学史 文学史我只用了齐鲁书社的参考书,把里面的填空题都做好,大题划掉北师不会考的,并且自己根据书本对里面的答案做了整理。这套参考书古代文学史部分编的还是比较不错的,重点内容都归纳的比较好。现当代内容我觉得有些少,在网上又找了一些适合北师考试难度的资料和名词解释归纳。

(一)专业课复习 1、关于看书 北师大的参考书,网站上列有16本,但实际需要看的并没有那么多。现汉有黄廖本的上下册,这是最基本的必看。古汉有王力本的一二册(尤其要以第一册为主),三四册不用看,张之强的古汉上下两册分别讲古文和通论,古文和王力版的基本一样,重点是看下册通论,张版归纳更有条理。语言学也列有两本教材,但之前师姐跟我说伍铁平本不用看,这是一届届私传的秘籍,重点是徐通锵、叶蜚声本,我就以叶徐本为主,伍本只是稍微翻了翻。文学史就选的是网站上列出的教材,现当代是郭志刚本,古文学是游国恩本。虽然这几本书都不是我本科所用的教材,但是看过之后我发现这两本书作为参考书目是有道理的。因为北师文学史只占50分,题目较为简单。而这两本书都比较基础,看起来也非常快。书应该怎么看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书习惯,我只介绍一下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往往在看一本书之前会先看目录,了解这本书大致讲了哪几部分内容,每一部分有哪些章节,有了大体框架之后才会细看。在具体到每一节时,我通常会注意每个章节的论述思路。也就是这一节讲了什么内容,笔者是分几部分进行阐述的,在具体阐述时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经常这样的思考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是在这样的反复思考中获得的。尤其是学硕,与专硕在试卷上最大的不同就是主观性题目特别多,需要在短时间内分析很多问题,经常这样思考对训练思维,形成答题思路很有效。 其次,可能大家在看书中会遇到这种情况,刚开始可能看书速度会比较慢,但没有关系,这说明自己对这部分知识还不太熟悉,只要反复的看,多看几遍就好了。在看过几遍教材之后,可能有同学又觉得自己对于书本知识感觉很熟悉,但一问又说不上来,再看下去就没什么提高。这时我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做一些参考书,这有助于帮助查缺补漏,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至于看什么参考书我在下面会做简单介绍。 最后,有些师弟师妹问过我,需不需要在指定教材之外看一些其他专业课书籍。我的观点是一定要在指定教材看熟理解的基础上再适当看一些书。我的老师曾说过看的书越多越深,反过来再看一些知识会觉得非常简单,这一点我深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现代汉语通论》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 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 第一章语音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1.语音的属性 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4页 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 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与音色相对 音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7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 1.语法分析有哪些基本手续? 答:三个手续: ①切分 ②归并:语音形式和意义相同,既具有同一性,同一性的单位可以归并为一个单位。 ③分类 2.什么叫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有哪几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语法单位即从语流中切分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和语法研究相关的片断。 (2)语法单位分四种: ①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有意义的片段/成分) ②词:最小的独立运用的语言成分/语法单位/片断。 ③词组:任何词和词的组合都是词组。 ④句子:处于单说状态的语言成分就是句子。 (3)语法单位间的关系 1数量上的变化关系 2)实现关系性质上的变化关系 3.如何切分语素和词?什么叫剩余语素?剩余语素是如何切分出来的? 答:(1) ①语素的切分:运用对比法切分语素 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1)音译2)剩余语素(一用语素)3)简称语素4)并合语素(两个语素,同时成分,无法线性区分) ②词的切分 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语言成分,独立运用有两个要求:一是可以单说,二是固定组合。 这就可以通过扩展性和透明性切分词: 1)扩展性:词的内部通常是不能扩展的。

扩展的原则:a、保持基本意 B、用来扩展和插入的成分一次只能包含一个层面 2)透明性:根据原则可推导或视而可识 A、意义透明:不可以由组成成分的意思推导出整体的意思 B、结构透明:一个组合的结构关系可以看得清楚(结构的重新分析也属于结构不透明) C、功能透明:[因为功能不透明,所以前面可以加程度副词] 特殊情况:离合词:可以扩展的词,不连续词。 词的切分的总的原则是看它的凝固性 (2) 4.如何确定语素和词的同一性? 答:归并的标准是同一性,包括意义的同一和语音形式的同一。 5.汉语有哪几种句法结构?能区分各种句法结构。 答:五种句法结构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

练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地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我地(一)个战友来了.(数词) .他去过三(次)上海.(量词,动量词) .我不(管)这种事.(动词) .青年们要到(山上)去.(名词) .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 .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名词) .他刚刚走(进)山.(趋向动词) .他会干这种事(吗)?(语气词) .你给我地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地一本书.(指示代词) .这个人非常(出色).(形容词)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地词性. 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动词) 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 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 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 答案——答应(名词——动词) 气愤——气魄(动词——名词) 批语——批示(名词——名词/动词) 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 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名词) 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 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 :道歉一抱歉(动词——形容词) 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 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 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地词性. .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动词) .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能愿动词,疑问代词) .对这个学生地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动词) .三十岁以上地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方位名词,能愿动词) .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名词,动词)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地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这里风景地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形容词) .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 思考题 一、划分词类时形态标准和功能标准有什么区别? 形态标准,就是根据词地形态——词法范围内表示“性、数、格、时、体、态”等语法意义地语法形式来划分词类.在一些形态丰富地语言里,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由词法上地形式来表示,它包括: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地形态标志比较少,而且往往只有少数一部分词带有某种形态标志;汉语地形态变化很少,比如名词可以后加“们”表示不定量地复数,但不是所有地名词都能加,只有指人地名词可以加,而且即使不加仍然可以表示复数;动词加“了、着、过”等表示时态,但也不是所有地动词都可以带时态助词.这些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虽然对汉语词类地划分有一些帮助,但是由于缺乏普遍性,也没有强制性,所以只能够作为参考标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功能标准,所谓语法功能是指词地组合能力,即能够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哪些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地结构关系.按照此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把所有地语言地词进行分类.而且事实上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地一个标志.所以从根本上讲,即使运用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在起作用.这就好比一个在校学生,戴上校徽(形态标志)时识别比较容易,但是即使不戴,

北大现代汉语语法笔记

北大现代汉语语法重要考点 1、语法分析有哪些基本手续? 语法分析的基本手续:切分、归并、分类。 ○ 1切分是由语流切分成片段。切分出的单位有:篇章、段落、句群、句子、词组、词、语素。其中句子、词组、词、语素和语法有关。○ 2归并是把具有同一性的词(在语音形式和意义上相同的词)归纳在一起。 ○ 3分类应是在归并的基础上进行的。 2、什么叫语法单位?单位有哪几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 (1)语法单位就是从话语中切分出的跟语法有关的大大小小的单位。语法单位是音义结合体,研究符号的组合。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2)语法单位有:○1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2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或语言单位)。○3词组:词和词的组合。○4句子:最小的独立表达的语音片段(音义结合体)〖或最小的单说的语言片段〗。 (3)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根据性质的不同分成四级。 最小单位组合单位性质 1、 2、 3、 4、句子 (独立表达) 3、如何切分语素?什么叫剩余语素?剩余语素是如何切分出来的? (1)切分语素的方法:○ 1基本方法:对比法。到别的环境里去找与之音义相同的成分,若有,则可分出一个语素。○ 2剩余法:根据假设,如果我们断定其中一个成分为语素,则剩余成分至少为一个语素。 (2)剩余语素:只能与某一个语素结合的语素,只能在一个环境出现,又叫一用语素。剩余语素大多为音译词和借词。如:菠菜、沙丁鱼、哈巴狗、卡宾枪、苹果。〖注〗蝴蝶是一个语素。 (3)剩余语素的切分:在一个词中,如果我们先用对比法确定其中一个成分为语素,则剩余成分至少为一个语素,称为剩余语素。 4、如何确定语素和词的同一性? 一个语素独立运用时成为词。独立运用包括单说和临时组合。如:白/衣服,是一种临时组合,其中“白”就成为一个词。 5、汉语有哪几种句法结构?能区分各种句法结构。 汉语有五种基本的句法结构:偏正结构、述补结构、述宾结构、主谓结构和联合结构。 6、什么是句法构造的层次性?什么叫层次分析法?能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 (1)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词在组合中是线性排列的,但他们在组合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相邻的两个词不一

现代汉语通论知识点整理

一.基本概念 1.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和语的集合体。 2.词:指一定的语音形式和一定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3.语素: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4.义素:最小的不能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 5.语义特征:词语中符合某种组合选择的有区别性特征的最小语义成分。 6.现代汉语最根本的特点:不依赖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借助于语序、虚词等语法 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7.实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区别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十类。 8.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四类。 虚词与实词相比有几个重要特点: 封闭(实词每一类数量开放,虚词则是可数有限的。) 黏着(虚词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必须黏附在实词前后才能发挥作用。)定位(大部分实词在结构组合时位置是不固定的,虚词的位置相对固定。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典型的实词,连词、语气词、助词是典型的虚词。副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某些特点。) 9.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构成的句法结构单位叫短语。它包括词组和结构两类。 10.词组:实词与实词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的短语。 11.结构:实词与实词的非结构组合以及实词与虚词的组合叫结构。 12.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其他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 (语义指向可以合理解释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语义指向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释 歧义现象。) 13.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所构成的语言 单位。 14.复句的三个特点:a.句法结构上互不包含b.关联词是重要的语法标志C.停顿是分句 与分句之间的重要的形式标志 二.应用 1.语素,音节,词,汉字的个数区分 音节:从语言角度分析的结果;文字是书面记录的符号;语素是语言中构词的基本 成分,音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词是音义结合且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一个汉字可代表不同语素。读音词性意义都可不同。乐:快乐;音乐 ·一个语素可以是两个以上的音节。联绵词口语词音译词 ·同一汉字是否是语素因场合而异马匹马达 2.语素类别: a成词能力成词语素:既能独立成词,又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不成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b成句能力自由语素:能独立运用。不自由/粘着语素:不能独立运用。 C位置:定位语素:组合时位置固定。不定位语素:组合时位置不固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