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交通发展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25.67 KB
- 文档页数:2
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侯志勇 100321037 10艺术设计(单)环境艺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风景优美。
古称金陵,简称宁。
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皖两省交界处,省西南部。
东距市300余公里。
东接省市、句容市,西邻省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市(和县)、马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南接市(宣州区、郎溪县)、省市,北连省仪征市、省天长市。
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98平方千米。
市区东接省仪征市、市、句容市,西连省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市和县,马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北邻省天长市。
市区面积48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2004-2005年我市在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指导下,加快了城市交通发展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地铁一号线、二号线正式运营,长江四桥很快通车,城市“井”字形快速环形成等一系列交通建设的完成,为我市的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与此同时,道路交通建设的问题也同样突出。
一、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1.城市交通现状(1)居民出行:居民出行方式变化明显,表现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与前两年相比有所下降。
所有机动车出行方式比例均明显上升,其中出租车的出行比例逐渐上升,私家车的出行比例急剧上升。
(2)机动车拥有量:自行车居首,电动车次之,私家车最后,对外交通客货运输总量平稳增长,客、货运结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客运仍然以公路为主,而货运以公路、水运为主。
(3)交通建设:围绕“一城三区”、重大基础设施、老城环境整治等,完成了以下主要建设项目:玄武湖隧道、赛虹桥立交桥等重点工程竣工;火车站站前广场竣工;地铁一号南延线;长江四桥工程进展顺利;宁杭高速公路段一期工程27.5公里竣工。
以上项目的建设和完成,优化了市的空间布局和路网等级结构,减少了人流与车流相互冲突和干扰,促进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都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进展战略与规划杨涛(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1、都市化进程中南京都市交通面临的挑战依照国际经验,经济发达地区的都市化进程,将以大都市为核心,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由内向外,由外向内,伴随着都市人口和产业功能的积聚和扩散,在不同地域层面同时并行地推进。
必须指出,南京以后的都市化进程是伴随着机动化同时进展的。
都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进展是一个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过程。
这种联动效应既将使南京交通进展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将阻碍甚至决定着南京以后在国家和区域进展中地位和南京都市圈的有效构建;阻碍甚至决定着南京都市进展区的健康成长与发育;阻碍着南京主城和中心区作为南京都市圈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爱护和人居环境质量。
1.1 都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进展,决定着南京的区域地位和南京都市圈的有效构建从广域层面看,首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差不多加入WTO,因此,不管从国家、区域依旧南京自身进展的要求考虑,南京既有条件也有必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进展成为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的都市。
为此,南京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国际联系机动性,也即必须开发便捷的客流和物流国际联系通道或平台。
其次,南京所处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在不久的今后向大都市连绵区进展的最重要地区之一。
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为次中心的沪宁杭密集的城镇群,人口素养高,文化教育发达,产业层次高,外向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好,有条件也有必要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协同进展模式,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要形成如此的区域协同进展模式,除了在政策和体制上建立高效良好的区域协同机制外,构建一体化的沪宁杭快速交通网络是其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
近年来相继建成的沪宁、沪杭、沪甬、沪嘉以及宁杭等高速公路对改善本地区城镇间的交通联系,促进本地区都市间经济、产业的合作和信息、人才、资源的流淌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如此,按照国际上大都市连绵区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备性、便捷性、充分性和可靠性来衡量,本地区既有的和规划的交通网络还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构建高度一体化的大都市连绵区的需要。
南京交通发展史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古都之一,交通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历程。
从古代的水陆交通到现代的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系统,南京的交通网络不断发展壮大,为城市的繁荣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机遇。
南京的交通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当时主要依靠水路运输。
长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水运通道之一,为南京提供了连接内外的便捷渠道。
古代南京城内的运河和河道亦十分发达,成为交通枢纽,促进了南京的经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的交通方式逐渐多样化。
在现代化进程中,铁路和公路的发展成为主导。
第一条铁路线于1906年在南京开通,连接上海和武汉,为南京带来了新的经济机遇。
此后,铁路网逐渐扩展,与其他城市相连接,进一步促进了南京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南京的交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城市的道路网不断完善,各类交通设施得到了改善和扩建。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南京的道路交通压力也逐渐增加,因此,城市开始建设地铁系统,以缓解交通拥堵。
自2005年南京地铁1号线开通以来,南京地铁系统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近年来,南京的交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建设不断加速,大大缩短了南京与周边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此外,南京还利用现代科技,积极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更智能、高效的交通服务。
总结起来,南京的交通发展史见证了城市的崛起和繁荣。
从古代水陆交通到现代多元化的交通网络,南京交通的发展为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的推进,南京的交通将继续迈向更高水平,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机遇。
08100426 朱雅薇南京审计学院课程论文点击南京——从城市交通发展看改革开放30年的变迁班级: 08级汉语4班学号: **********: ***专业: 对外汉语二零一零年六月第1页共11页前言曾几何时,“三转一响”流行于大街小巷,所谓“三转一响”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大凡一个家庭备齐了这三样,便可以称为“小康”(当时并没有这个词),便会被人投以羡慕的眼光。
细数这四大件:手表通常是姑娘结婚时的嫁妆,和现在人戴手表一样,既可告诉时间更是高品生活的体现;南京人挎一只“钟山牌”机械表,显摆劲儿应该不亚于现在着一只“劳力士”;缝纫机来源于传统男耕女织思想,家里的缝纫机让女人做裁缝供家里人穿得暖、穿得“潮”,尤其是孩子成群的家庭,“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的工作为家庭省出很大一部分资源;收音机丰富了娱乐方式,相当于现在的小资生活了。
自行车是中上层人结婚必备的物件,不过名牌自行车是很少见的,据说,能骑一辆“凤凰”或“永久”在大街上闲逛,和现在开辆奔驰去菜场的心情是一样的。
自行车成为人们节省体力,提高效率的重要一步,计划放开后也逐渐兴盛,勘称南京交通发展第一步。
70年代南京交通:交通地图:这是一张南京市70年代的打通南北,联系东西,外加一环的城市道路系统已基本形成。
其中城西干道(虎踞路)已经建成,城东干道(龙蟠路)已建成了中央门至太平门段,这两条道路成了分担市区南北交通的辅助干线。
建宁路连接龙蟠路,北京西路连接北京东路,汉中路连接中山东路,以及集庆门大街四条大道构成了当时南京城市道路系统的纬线框架。
在图中右下角附图中可见当时的南京对外交通也有较大发展,主要完成了宁芜铁路市内线的技术改造,路线外绕到了南岔路口、板桥一带。
过江大桥:1978年末,南京长江大桥投入使用10年,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
公交:1978年末,南京市公交淘汰了所有的进口旧车,将新产的“解放”牌车投入运营车,共523辆,线路48条,年行驶总里程4095万公里,年客运总量44123万人次。
2023年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年度年报项目2023年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年度年报项目近年来,南京市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交通管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京市政府每年都会发布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年度年报项目,以全面评估交通管理工作的成效,并提出未来的发展规划。
本文将对2023年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年度年报项目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深入了解南京市交通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2023年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年度年报项目概况在2023年的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年度年报项目中,主要包括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服务水平、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管理执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评估了道路建设、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和改善情况;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涵盖了公共交通的运营情况和服务水平;道路交通安全主要考量了交通事故的情况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完善程度;交通管理执法方面主要包括了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和执法的公正性。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南京市交通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二、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从2023年的年度年报项目中可以看出,南京市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南京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但随着城市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道路拥堵和交通压力依然较大。
公共交通的运营情况在提高,但与私家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服务差距。
道路交通安全仍然存在交通事故频发的情况,尤其是在城区和交通繁忙的路段。
交通管理执法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和执法公正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未来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建议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挑战,南京市需要在未来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和提升。
需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尤其是在城市边缘和交通繁忙的区域,加大对交通网络的建设和改善。
南京城的历史地理与交通发展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南京的历史地理与交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究南京城的历史地理特征以及交通设施的发展演变。
一、历史地理特征南京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它坐落在扬子江北岸,江水环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
南京城以其四山环抱的特点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有紫金山、雨花台、江宁绣山和钟山。
这四座山脉形成了南京独特的地理环境,既为城市提供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为城市的防御提供了内外双重的屏障。
南京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紫金山下蓄积了丰沛的地下水,扬子江与秦淮河贯穿市区,为南京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南京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不仅河流纵横交错,还有便捷的水陆联运条件。
二、交通发展演变1. 古代交通南京作为古代中心城市,自古以来交通发展便十分重要。
早在三国时期,南京就是东吴的都城,作为长江水运的重要枢纽,扬子江是南京的交通命脉。
当时,南京城内有许多码头和船坞,各种船只横渡江流,连接各地。
同时,街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南京城的基本交通网络。
2. 明清时期交通明代时期,南京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开发也日益重要。
明代修建的凤凰石栏、太平石路等道路留存至今,见证了当时的交通建设成就。
清代时期,南京的交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扬州大运河纵贯南京,在当时的南京城扮演着重要的交通枢纽的角色。
南京保留下来的统一街、尧化门以及秦淮河上的木头桥等古建筑物也是南京交通发展的重要遗迹。
3. 近现代交通近代以来,南京交通设施迎来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
1908年,南京成为中国最早开通有轨电车的城市之一,轨道交通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后,南京陆续建设了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大大提升了城市的交通能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南京的交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南京市在公路、桥梁、水运、机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和建设,南京火车站、南京禄口机场等现代化的交通枢纽相继建成。
江苏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发达。
交通产业作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持续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江苏交通产业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江苏交通产业的现状一、铁路交通:江苏省境内铁路网密集,交通枢纽发达。
南京作为省会和交通枢纽城市,拥有多条高铁和普速铁路线路穿过,与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形成便捷的铁路交通网络。
此外,南京还是南京河海航运枢纽,水运交通便利。
二、公路交通:江苏省公路发达,公路密度高。
全省公路总里程超过1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超过7000公里。
南京、苏州等核心城市的城市道路建设日益完善,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公路建设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水运交通:江苏位于长江下游和淮河沿岸,水运交通便利。
南京、镇江、扬州等城市拥有良好的港口设施,形成了陆海联运的优势。
此外,江苏内河运输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与农村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航空交通:江苏省拥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常州奔牛机场等多个国内外航线机场,形成了航空交通网络。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江苏省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为江苏的外贸、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江苏交通产业的未来趋势一、高铁发展: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江苏将继续加大高铁建设力度。
未来,江苏将进一步扩大高铁覆盖范围,加速形成与周边省份的高铁联通网,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便利度。
二、智能交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江苏交通产业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交通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优化交通组织和资源配置,提升交通运输效能。
三、绿色交通:江苏将大力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加强对环境友好型交通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鼓励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减少交通污染和能源消耗。
四、多式联运:江苏将加强多式联运的建设,提高各交通方式之间的融合度和互联互通性。
对南京城市的分析1. 引言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座现代化城市,也是江苏省的省会。
本文旨在对南京城市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地理环境、交通发展、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方面。
通过对南京城市的分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特点和潜力。
2. 地理环境南京位于中国东部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地处长江下游,北靠扬州,东临镇江,南接常州。
南京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错,气候温和湿润。
这种地理环境为南京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南京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紫金山、玄武湖等,这些自然景观也成为了南京的重要旅游资源。
3. 交通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南京的交通发展十分迅速。
南京拥有完善的陆路、水路、航空等交通网络。
首先,南京是长江重要的航运节点城市之一,长江航运的发展为南京的物流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其次,南京是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重要节点之一,日常出行和旅游交通十分便利。
此外,南京还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等,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4. 经济状况近年来,南京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南京是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城市之一。
南京的经济结构多元化,涵盖了制造业、金融业、信息技术等领域。
南京拥有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高端人才。
此外,南京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5. 文化特色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
南京历史悠久,曾先后是六个朝代的都城,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南京还是一座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艺术馆、剧院等文化设施。
此外,南京还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如南京云锦、南京剪纸等,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6. 未来发展潜力南京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首先,南京地理位置优越,紧邻长江经济带,是连接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
其次,南京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机构,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南京高铁南京高铁南京高铁,指南京作为发车站或经过的高速铁路线路,便捷地连接了南京与其他城市。
南京地处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南京高铁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南京的经济、交通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南京高铁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南京铁路局为了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需求,积极争取政府资金和相关企业的支持,推动高铁项目的实施。
南京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高铁的建设对于南京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高铁的发展过程可谓辛酸可见。
最初的南京高铁线路为南京至上海高铁,于2008年开通,大大缩短了南京与上海之间的时空距离。
随后,南京高铁的网状线路开始铺设,连接南京与杭州、南京与合肥等城市。
这些高铁线路的开通,使南京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为南京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南京高铁的建设和发展,也为南京民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高铁的开通,使得南京人民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出行。
无论是工作上的商务出行,还是生活中的探亲访友,南京民众都能够通过高铁来实现。
而且,高铁的准点率高、速度快,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
除此之外,南京高铁的发展还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
通过发展高铁,南京能够更好地与周边城市形成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
南京高铁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可以方便南京人民前往周边城市,也吸引了更多外地旅游者来南京旅游观光。
南京的地位和影响力得以进一步提升,推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
然而,南京高铁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高铁运营成本高。
高铁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运营成本也较为高昂。
它需要维护先进的设备设施,保障乘客出行的安全和舒适。
其次是高铁线路的负载问题。
南京高铁的开通不仅带来了方便,也给现有铁路线路增加了一定的负载压力。
南京铁路局需要加大线路维修和改进的力度,以提高线路的承载能力。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南京铁路局需要积极与政府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与技术援助。
南京交通发展简介
南京,古称金陵,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在交通发展方面,南京始终致力于打造高效、便捷、安全的交通网络,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一、铁路交通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有多条国家级和区域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近年来,南京铁路枢纽的地位愈发凸显,不仅有京沪高铁、宁杭高铁等高速铁路线路,还有京沪铁路、宁芜铁路等普速铁路线路。
这些铁路线路使南京与全国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提供了便利。
二、城市交通
在城市交通方面,南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优化交通结构、缓解交通拥堵。
首先,南京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包括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等。
其中,地铁网络日益完善,覆盖了城市的主要区域,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其次,南京还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三、航空交通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南京的航空交通枢纽,也是华东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之一。
近年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客货运吞吐量不断增长,国内外航线网络日益完善。
此外,南京还拥有溧水机场和马鞍机场等支线机场,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观光提供了便利。
四、水路交通
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和丰富的内河航运资源。
长江航道使南京与长江沿岸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
同时,南京还开发了秦淮河、玄武湖等内河航运资源,为城市物流运输和旅游观光提供了便利。
总之,南京在交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未来,南京将继续致力于打造高效、便捷、安全的交通网络,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