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人的性别遗传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4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通用5篇)《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篇1一、基本说明1模块学校生物2班级八班级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章节第七单元其次章第四节5学时数 45分钟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打算的.2.能说出男女体细胞及生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类型。
3.能解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缘由。
力量目标1.通过观看男、女染色体排序图,培育同学观看、思索、分析问题的力量;通过课前调查学校性别的比例,以及课上“模拟生男生女的试验”培育同学数据记录、统计、分析力量;2.通过小组活动培育合作力量。
情感教育1.通过调查活动和探究试验提高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能科学的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树立男女公平的意识。
3.培育同学探究生物科学的爱好,体验探究学习的欢乐。
(二)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人的性别遗传》这节内容来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学八班级下册第七单元其次章第四节。
由于性别是一种特别的性状,生男生女的神秘又是一个非常敏感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因此,八班级的同学对此有深厚的爱好。
同学以前学习过“人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等学问,这对学习本课内容会有关心,但同学没有学减数分裂等学问,所以有些内容不宜讲得过深。
另外,社会上一些人,尤其是农村地区年龄较大的人,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部分同学有可能受到来自社会或家庭的影响,也有这样的想法,盼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同学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2教学重点: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打算的。
难点: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缘由。
3课前预备:(1)提前一周布置让同学调查本班、本班级和本学校的男女生比例。
有条件的小组上网查阅我国人口普查的相关资料。
(2)围棋子、纸盒等。
(三)学情分析:学校同学对生男生女的神秘有深厚的爱好。
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乐观因素,激发同学的求知欲。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评课稿一、引言《人的性别遗传》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的一篇重要内容,通过讲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规律,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的性别形成过程。
本评课稿旨在对这节课的设计进行评估,以确保内容准确、教学方法合适、教学资源充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教学内容分析《人的性别遗传》主要内容涉及以下方面:1.性别的遗传规律:介绍人类性别是如何通过遗传规律决定的,包括父母的性别决定子女性别的基因类型以及性染色体的作用。
2.性别染色体:解释XY染色体和XX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的差异。
3.性别基因的继承:介绍父母亲对子女性别的遗传规律,包括了解男性(父亲)和女性(母亲)基因在性别决定中的影响。
4.性别发育与性别特征:探讨人类性别发育和性别特征的相关知识,包括生理特征、生理心理特征等。
三、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人类性别是如何通过遗传规律决定的;–理解性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掌握性别基因的遗传规律;–知道性别发育和性别特征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并解释人类性别的遗传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与人类性别遗传相关的问题;–能够分析人类性别发育和性别特征的关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激发对性别遗传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其能够理性思考与性别相关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性别遗传问题,促进彼此合作与交流。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导入引发兴趣:通过展示性别相关问题或现象的图片或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对性别遗传的好奇心。
2.针对性讲解:通过PPT等多媒体工具,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讲解性别的遗传规律、性染色体的作用、性别基因的继承等概念和知识。
3.探究性学习: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讨论与性别遗传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一、能力提升1.人的性别决定于下列哪个时期?()A.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卵时B.生殖细胞形成时C.胎儿发育过程中D.胎儿生殖系统形成时2.人体的以下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A.精子B.卵细胞C.男性的体细胞D.女性的体细胞3.有耳毛这种性状,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不能传给女儿或孙女,则可推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A.X染色体上B.Y染色体上C.常染色体上D.细胞质中4.正常情况下,人体下列细胞中可能不会含有X染色体的是()A.男性的生殖细胞B.女性的生殖细胞C.受精卵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5.只要人的受精卵中含有一个SRY基因,该受精卵就发育成男孩,此基因在受精卵中通常位于()A.常染色体上B.X染色体上C.Y染色体上D.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6.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8号个体与5号个体的Y染色体相同B.8号个体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1号个体C.8号个体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3号个体D.8号个体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4号个体7.唐氏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病因是21号常染色体多一条,此病男患者的染色体组成是()A.44条+XYB.44条+XXYC.45条+XYD.46条+XX8.一名妇女怀孕,B超检查为“双胞胎”。
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人的性别是由精子中的性染色体决定的B.一个胎儿的染色体来自父亲,另一个胎儿的染色体来自母亲C.若双胞胎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则都为男孩的概率为50%D.若双胞胎由两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则都为男孩的概率为25%9.已知马蛔虫体细胞内有两对染色体,下列图示能正确表达马蛔虫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③④10.某对夫妇先后生育了两胎,全部是女孩。
下列有关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女子所产生的卵细胞全部含有两条X染色体B.该男子所产生的精子全部含X染色体C.两次都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在一起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出现11.下列对人性别遗传的描述,合理的是()A.相貌相似的双胞胎姐弟,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B.成年男性产生的精子一定含有Y染色体C.成年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有23条性染色体D.双胞胎的性染色体组成不一定相同★12.下图为某人的一个体细胞及其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B.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C.此人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条+XXD.图中的1~22为常染色体,a为性染色体13.左利手(惯用左手)与右利手是一对相对性状,且存在隐性关系(基因用R、r表示)。
人的性别遗传一、课标要求:能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二、教材分析《人的性别遗传》是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并要求学生知道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生男生女的奥秘又是一个十分敏感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八年级的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
学生以前学过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知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社会上某些地区的一些人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部分学生有可能受到来自社会或家庭的影响,也有这样的想法,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三、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比较男女染色体排序图,分析人体染色体组成并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通过模拟实验解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男女染色体的组成及差别。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三)学习活动:情境导入:播放小品《超生游击队》的视频,通过分析视频中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设问若从染色体角度分析,男主角的观点正确吗?进而引出本节内容。
【学习问题】:1.一位母亲生出的性别不同的双胞胎被称为龙凤胎,为什么这对双胞胎的性别不同呢?男女性别是有什么决定的?(此处可以加微视频)2.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将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分为几种?为何如此分类?各种染色体的数量是多少?3.在小品《超生游击队》中男主角常抱怨女主角生的都是女孩,并且把责任都归在女主角身上请问若从染色体角度分析,男主角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4.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若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多少?设计意图:通过一些基础问题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准确把握学情。
精讲点拨:【学习任务一】:观察人体染色体排序图,比较男女染色体的异同。
【感知素材】:展示男女染色体排序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讨论交流回答所提问题:学生自主思考完成以下问题:【感知问题】:1.在以上染色体排序图中哪些是常染色体,哪些是性染色体?仔细观察同一对染色体之间具有怎的特点?2.区分以上两组染色体排序图哪幅是男性,哪幅是女性?如何判断?3.比较X、Y染色体,两者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合作探讨一】1.既然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那么我们应如何对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分组才可使每组染色体能具有一套遗传信息?2.结合染色体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特点判断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并判断若从染色体角度分析男性可产生几种精子,女性产生几种卵细胞?(教师通过动画展示形成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分配情况)3.在人的体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吗?(举例说明)【学习结论】:由学生总结出人的性别由什么决定、男女体细胞及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染色体角度分析男女生殖细胞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