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气密封基本结构及主要布置方式..
- 格式:ppt
- 大小:3.09 MB
- 文档页数:3
干气密封技术简介一、干气密封技术基本结构原理一般来讲,典型的干气密封结构包含有静环、动环组件(旋转环)、副密封O形圈、静密封、弹簧和弹簧座(腔体)等零部件。
静环位于不锈钢弹簧座内,用副密封O形圈密封。
弹簧在密封无负荷状态下使静环与固定在转子上的动环组件配合,如图1所示在动环组件和静环配合表面处的气体径向密封有其先进独特的方法。
配合表面平面度和光洁度很高,动环组件配合表面上有一系列的螺旋槽,如图2所示。
随着转子转动,气体被向内泵送到螺旋槽的根部,根部以外的一段无槽区称为密封坝。
密封坝对气体流动产生阻力作用,增加气体膜压力。
该密封坝的内侧还有一系列的反向螺旋槽,这些反向螺旋槽起着反向泵送、改善配合表面压力分布的作用,从而加大开启静环与动环组件间气隙的能力。
反向螺旋槽的内侧还有一段密封坝,对气体流动产生阻力作用,增加气体膜压力。
配合表面间的压力使静环表面与动环组件脱离,保持一个很小的间隙,一般为3微米左右。
当由气体压力和弹簧力产生的闭合压力与气体膜的开启压力相等时,便建立了稳定的平衡间隙。
在动力平衡条件下,作用在密封上的力如图3所示。
闭合力Fc,是气体压力和弹簧力的总和。
开启力Fo是由端面间的压力分布对端面面积积分而形成的。
在平衡条件下Fc=Fo,运行间隙大约为3微米。
如果由于某种干扰使密封间隙减小,则端面间的压力就会升高,这时,开启力Fo大于闭合力Fc,端面间隙自动加大,直至平衡为止。
如图4所示。
类似的,如果扰动使密封间隙增大,端面间的压力就会降低,闭合力Fc大于开启力Fo,端面间隙自动减小,密封会很快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见图5。
这种机制将在静环和动环组件之间产生一层稳定性相当高的气体薄膜,使得在一般的动力运行条件下端面能保持分离、不接触、不易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结构的不同组合并配合辅助的密封可演化出用于实际工况的几种结构:二、干气密封型式三、单端面干气密封它适用于少量工艺气泄漏到大气中无危害的工况,见图6图四、串联式干气密封它适用于允许少量工艺气泄漏到大气的工况,见图7。
3 双端面干气密封3.1 双端面干气密封的结构和原理干气密封结构见图2。
1. 静环2.动环组件(旋转环)3.副密封O型圈4.弹簧5.弹簧座(腔体)图2 干气密封结构弹簧在密封无负荷状态下,使静环与固定在轴上的动环组件配合。
不同的是干气密封的密封面宽,动环或静环端面上(或者同时在两个端面上)开有螺旋槽,其加工精度高,测试手段复杂。
根据泵送原理,随着动环的转动,密封气被向内泵送到螺旋槽的根部。
配合表面间的压力使静环表面与动环组件脱离,保持一个很小的间隙,一般为0.03mm 左右。
当由气体静压力和弹簧力产生的闭合力等于气体膜压力时,便建立了稳定的平衡间隙。
密封气压力始终比富气压力高0.2~0.3MPa ,这样密封气泄漏的方向总是朝着富气和大气,从而保证富气不会向大气泄漏。
干气密封要取得优良的性能,需要保持间隙稳定,同时,为减小泄漏又必须控制间隙很小,保证密封面不会发生接触。
3.2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经过滤的干净密封气(一般为氮气)分三路进入压缩机的密封腔:一部分经节流孔板进入缓冲气腔,缓冲气经迷宫后全部进入压缩机内,其作用是阻止机内富气向外扩散污染密封端面,影响密封正常运行;另一部分经流量计后进入主密封腔,这部分主密封气全部经端面形成气膜,对端面起润滑冷却作用。
向内侧泄漏的主密封气和缓冲气混合进入机内,向外侧泄漏的主密封气和隔离气混合放空;第三部分经孔板限流后进入隔离气腔,其中一部分隔离气经轴承箱放空,用来阻止润滑油进入干气密封,另一部分与向外侧泄漏的主密封气混合放空。
双端面干气密封正常运行的主要条件是确保主密封腔与缓冲气腔压差大于0.3MPa ,当压差小于0.05MPa 时,应准备停车。
另外,流量计和差压变送器信号进入DCS系统。
3.3 双端面干气密封的优点(1)端面非接触,寿命长,气膜厚度和刚度更大,可靠性更高;(2)极限速度高,最大达150~180m/s ,适应各种工况;(3)密封消耗的功率与密封介质的密度和粘度有很大关系,液体和气体的密度和粘度几乎相差两个数量级,干气密封消耗的功率仅为浮环密封的5%左右,因此说双端面干气密封功耗低,节省能源;(4)省去了庞大的密封油系统,密封系统总投资比浮环密封低,质量轻,占地面积小;(5)消除了密封油污染润滑油的可能性;(6)控制系统比浮环密封简单,运行和维护费用低。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一、引言干气密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的密封方式,它通过利用气体的特性来实现密封效果,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二、工作原理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基于气体的压力平衡原理和密封面的相对运动。
一般情况下,干气密封由静密封和动密封两部分组成。
1. 静密封部分静密封部分主要由密封面和密封环组成。
密封面通常采用硬质合金、陶瓷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密封环则负责与密封面接触,并通过压缩使其与密封面形成密封。
2. 动密封部分动密封部分主要由活塞、活塞环和密封环组成。
活塞和活塞环的运动可产生压力差,从而形成气体的流动。
密封环则负责承受气体的压力,并通过其自身的弹性使气体无法泄漏。
三、工作过程干气密封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压缩、密封和润滑三个阶段。
1. 压缩阶段当活塞运动时,活塞环与密封环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使气体被压缩。
同时,密封环的弹性使其与密封面紧密接触,形成初步的密封效果。
2. 密封阶段在密封阶段,由于活塞环的运动,压缩气体逐渐流向密封面,与密封面接触。
此时,密封面与密封环之间的压力差逐渐增大,从而形成更好的密封效果。
3. 润滑阶段在润滑阶段,密封面和密封环之间的润滑剂起到重要的作用。
润滑剂可减少密封面和密封环之间的摩擦,提高密封的效果。
四、应用领域干气密封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特别是涉及高速旋转的轴承和密封件。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压缩机在压缩机中,干气密封可有效防止压缩气体泄漏,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同时,干气密封还可减少摩擦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泵站在泵站中,干气密封可防止液体泄漏,保证泵站的正常运行。
与传统的液体密封相比,干气密封不会受到液体蒸发和结晶的影响,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机床在机床中,干气密封可防止切削液进入主轴轴承,保护轴承免受污染。
同时,干气密封还可减少主轴轴承的磨损,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干气密封技术基本结构原理一般来讲,典型的干气密封结构包含有静环、动环组件(旋转环)、副密封O形圈、静密封、弹簧和弹簧座(腔体)等零部件。
静环位于不锈钢弹簧座内,用副密封O形圈密封。
弹簧在密封无负荷状态下使静环与固定在转子上的动环组件配合。
在动环组件和静环配合表面处的气体径向密封有其先进独特的方法。
配合表面平面度和光洁度很高,动环组件配合表面上有一系列的螺旋槽,随着转子转动,气体被向内泵送到螺旋槽的根部,根部以外的一段无槽区称为密封坝。
密封坝对气体流动产生阻力作用,增加气体膜压力。
该密封坝的内侧还有一系列的反向螺旋槽,这些反向螺旋槽起着反向泵送、改善配合表面压力分布的作用,从而加大开启静环与动环组件间气隙的能力。
反向螺旋槽的内侧还有一段密封坝,对气体流动产生阻力作用,增加气体膜压力。
配合表面间的压力使静环表面与动环组件脱离,保持一个很小的间隙,一般为3微米左右。
当由气体压力和弹簧力产生的闭合压力与气体膜的开启压力相等时,便建立了稳定的平衡间隙。
在动力平衡条件下,作用在密封上的闭合力Fc,是气体压力和弹簧力的总和。
开启力Fo是由端面间的压力分布对端面面积积分而形成的。
在平衡条件下Fc=Fo,运行间隙大约为3微米。
如果由于某种干扰使密封间隙减小,则端面间的压力就会升高,这时,开启力Fo大于闭合力Fc,端面间隙自动加大,直至平衡为止。
类似的,如果扰动使密封间隙增大,端面间的压力就会降低,闭合力Fc大于开启力Fo,端面间隙自动减小,密封会很快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这种机制将在静环和动环组件之间产生一层稳定性相当高的气体薄膜,使得在一般的动力运行条件下端面能保持分离、不接触、不易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具体介绍干气密封气体润滑非接触式机械密封 (简称干气密封)液体润滑上游泵送非接触式机械密封 (简称上游泵送密封)都是基于现代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的新型非接触式机械密封。
与普通的接触式机械密封相比,干气密封与上游泵送密封可实现密封介质的零泄漏甚至零逸出,彻底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且因端面无直接的固体摩擦磨损而使使用寿命延长、密封可靠性提高和运行维护费用下降,从而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干气密封介绍一、干气密封干气密封经过了严格的试验和检验,由制造精度高、质量优良的陶瓷和高合金的金属材料组成,含串联式配置的密封(如:含两个动环、两套装好弹簧的静环组件、腔体、连接轴套等件)和内部迷宫密封。
在大气侧配置了隔离密封。
弹簧力和工艺气压力共同作用形成密封力,密封环和保持环间的密封元件(O形圈)起副密封的作用。
在串联密封中,工艺气侧的主密封承受全压差起主要的密封作用。
大气侧的密封作为安全备用密封,一旦主密封失效安全密封承担起主密封的作用,可以保证设备安全停机。
干气密封分类:单端面,双端面,串联式等多种。
如何选用干气密封:1、对于要求既不允许工艺气体泄漏到大气中,又不允许阻封气进入机体的情况,采用中间进气的串联式干气密封。
普通串联式干气密封适用于少量工艺气泄漏到大气中的工状。
大气侧的一级密封作为保险密封。
2、对于允许气体少量泄漏到大气中,且无任何危害的工况,选用单端面干气密封。
3、对于不允许工艺气体泄漏到大气中,但允许阻封气泄漏到工艺气中的工况,选用双端面干气密封。
二、干气密封密封端面分类及螺旋槽干气密封优点干气密封密封端面根据加工成的形状分成:有扁平密封块,有台阶的密封块,有楔形鞋状密封块的,有螺旋槽的,等等。
螺旋槽干气密封优点:运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密封气泄漏量小,功耗极低,工艺回路无油污染,工艺气亦不污染润滑油系统,取消了庞大的密封油供给及测控系统,占地面积小,重量轻,运行维护费用低,减小了计划外维修费用和生产停车。
三、干气密封结构图。
图1 串联式干气密封的内部结构四、干气密封系统概述1、主要数据密封型式:TM02D串联式干气密封密封处轴径:100mm密封配置:带中间迷宫的串联式密封(含隔离气密封)密封系统型式:除液装置+增压装置+密封控制系统产地: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密封材料:㈠、旋转环:硬质合金(碳化钨或碳化硅)㈡、旋转金属件:410SS㈢、静止环:特种石墨(碳化硅+DLC涂层)㈣、静止金属件:410SS㈤、弹簧:哈氏合金2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干气密封是一种非接触式端面密封,密封单元由两个环构成。
干气密封使用说明书干气密封使用说明书设备制造商:日本三菱公司最终用户: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装置位号: A-GB601合成气压缩机组成都化新密封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八月二日目录一、注意事项二、产品性能1.干气密封制造厂地址2.干气密封的操作条件3. 干气密封的设计参数4.干气密封的应用场合5.干气密封的图纸6、干气密封说明及其功能7、干气密封的安装尺寸8、干气密封控制系统9、干气密封介质泄漏三、干气密封的运输、存放及安装1、包装及存放2、干气密封整个机组的防腐3、干气密封存放时注意事项4、特殊情况的处理5. 干气密封的存放时间四、干气密封的安装与拆卸1、干气密封安装前的准备2、干气密封的安装3、干气密封控制系统的安装4.切除、油气分离系统5.开机前试压6.干气密封的拆卸7.安装注意事项五、干气密封日常操作维护六、干气密封控制系统操作规程说明:本文所指干气密封为成都化新密封有限公司生产制造。
使用干气密封前请认真阅读本手册,如有疑难问题,请及时与成都化新密封有限公司联系。
一、注意事项凡对干气密封进行组装、拆卸、启动、操作及维护的人员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手册。
成都化新密封有限公司的干气密封只能由经过授权的并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进行安装、调试及修理。
只有当机组处于静止状态而且系统无压力的情况下才能对干气密封进行处理。
未经授权不允许对干气密封进行改动,因为这些改动会影响干气密封运行的安全性。
二、产品性能1.干气密封制造厂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土桥金牛高科技产业园区兴科北路99号电话:028-87070008 传真:028-870704182.干气密封的操作条件(由用户提供)处理气体:合成气轴径:Φ100 mm转速:12290 r/min入口压力:4.51 MPa 入口温度:30℃出口压力:11.49 MPa 出口温度:62.8℃3. 干气密封的设计参数设计压力:4.5 MPa 设计温度:200℃4.干气密封的应用场合本干气密封为日本三菱公司为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设计制造的合成气压缩机专门设计,将该密封用于气体不同条件的场合,成都化新密封有限公司不保证其可靠性。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原理与典型故障分析一、干气密封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 干气密封基本结构干气密封是一种气膜润滑的流体动、静压结合型非接触式机械密封。
如图1-1所示,包含有静环、动环组件(动环)、副密封O形圈、静密封、弹簧和弹簧座(腔体)等零部件。
干气密封的结构设计特点为在密封端面上开设动压浅槽,其转动形成的气膜厚和流槽槽深均属微米级,并采用润滑槽、径向密封坝和周向密封堰组成密封和承载部分。
可以说是开面密封和开槽轴承的结合。
干气密封动压槽有单旋向和双旋向,一般单旋向为螺旋槽,双旋向常见有T型槽、枞树槽和U型槽。
如图所示,单旋向螺旋槽干气密封不能反转,反转则产生负气膜反力,导致密封端面压紧,致密封损坏失效。
而双旋向枞树槽则无旋向要求,正反转都可以。
单向槽相对于双向槽,具有较大的流体动压能,产生更大的气膜反力和气膜刚度,产生更好的稳定性。
2.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如图,对于螺旋槽干气密封,其工作原理是靠流体静压力、弹簧力与流体动压力之间的平衡。
当密封气体注入密封装置时,使动、静环受到流体静压力的作用。
而流体的动压力只是在转动时才产生。
如图1-2所示,当动环随轴转动时,螺旋槽里的气体被剪切从外缘流向中心,产生动压力,而密封堰对气体的流出有抑制作用,使得气体流动受阻,气体压力升高,这一升高的压力将挠性安装的静环与配对动环分开,当气体压力与弹簧力恢复平衡后,维持一最小间隙,形成气膜,膜厚一般为3-5μm,使旋转环和静止环脱离接触,从而端面几乎无磨损,同时密封工艺气体。
3. 干气密封的类型干气密封基本结构类型有单端面密封、串联式密封、带中间迷宫串联式密封和双端面密封。
(1)单端面密封适用于没有危害、允使微量的工艺气泄漏到大气的工况。
如N2压缩机、CO2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等。
(2)串联式密封适用于允许少量工艺气泄漏到大气的工况。
一般采用两级串联布置方式,一级为主密封,二级为备用密封。
正常工况下,全部或大部分负荷由主密封承担,而二级备用密封不承受或承受小部分的负荷和压力降。
干气密封一干气密封选型:干气密封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根据压缩机的工艺参数和介质成分,采用鼎名公司的TMO2D型串联式干气密封。
TMO2D型是串联式带中间迷宫进气的干气密封,适用于介质为易燃易爆的气体,不允许介质气体泄漏到大气中,同时也不允许其它气体进入机组内的气体工况。
二干气密封的原理:典型的干气密封结构是由静环、动环组件、副密封O形圈、静密封、弹簧和弹簧座(腔体)等组成。
静环的材质为碳,动环组件的材质为硬质合金,轴套、推环、弹簧座、锁紧套材质为不锈钢,O型圈为氟橡胶,定位环为PTFE。
密封的核心技术为与静环表面配合的动环级组件表面上加工的一系列的螺旋槽,螺旋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螺旋槽、反向螺旋槽、密封堰、和坝。
如下:干气密封运转时,动环的旋向为逆时针。
气体被向内送到螺旋槽的根部,根部以外的无槽区称为密封堰。
密封堰对气体的流动产生阻力,增加气体的膜压力。
使动环和静环分开,产生一微小间隙,所以干气密封是非接触式密封。
反向螺旋槽对气体进一步起到增压作用,增加了气体的膜厚度。
三密封设计方案密封结构XX开祥化工XX甲醇装置氨冷冻压缩机采用TMO2D型干气密封,密封方案结构简图如下:密封工作原理简介:1.一级密封进气(A路):采用压缩机出口介质气或新氢,大部分气体通过前置迷宫进入机内,阻止机内的介质气扩散污染一级密封摩擦副的端面,少量气体经一级密封磨擦的端面泄漏至放火腔C。
2.二级密封气(B路):二级进气采用氮气。
在部分气体通过中间迷宫进入放火腔C,它阻止一级密封泄漏出的介质气体进入二级密封面并泄漏大气,少量气体经二级密封摩擦副的端面泄漏至放空腔C。
3.放火线(C路):火炬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级密封泄漏的介质和在部分的二级氮气。
放火炬的目的是考虑工艺气排放的安全性和环保的要求。
高点放空(S路):从二级密封泄漏出的是没有任何危险氮气,随部分隔离气高点放空。
隔离气(D路):隔离气的主要作用是阻挡轴承油窜入密封端面,如果油窜入密封端面,密封运转会急据升温,而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