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生物 2.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血糖调节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2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知识方面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三)能力方面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物理模型和图解式概念模型)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2)血糖平衡的调节2、教学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随时发现生命的美丽与神奇,欣赏到生命系统展现出那一幅幅协调稳态的画卷,倾听到生命系统谱写出的那一曲曲和谐优美的旋律。
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几个精彩瞬间。
【音像资料:风鸟、孔雀、角雉的求偶行为】提问:鸟儿们风趣、生动的行为是生命系统通过复杂精巧的调节,指令全身各个器官保持高度协调的结果。
你们认为这复杂而精巧的调节包括哪些类型?生答: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调节方式?生答:通过激素的调节。
(性激素的调节)师:大家总结得很好。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有关。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激素调节。
(也可从青春期身体的变化感受到激素调节的作用)[ 回顾旧知,启动知识储备库]师提问1:关于激素调节的知识我们在初中已经初步学习过了。
谁还记得什么是激素?生:激素概念:由内分泌腺分泌产生的物质,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师提问2: 我们人体主要有哪些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有什么区别?(有无导管,分泌到内环境或外环境)能分泌哪些激素?请看图。
谁能说出这些腺体的名称?【CAI 投影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生:答师:这些腺体能分泌各种激素,其中,,, (生答). 当激素分泌异常时,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
(从其生理作用去分析相应的症状。
)师展示CAI: 巨人症、侏儒症、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图片生:借助图片回忆相关知识,理解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呆小症: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甲亢:甲状腺激素三个作用(提高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与发育,生殖器官的发育)病因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身体食量过大,身体发热,身体消瘦,眼睛突起,脾气暴躁。
《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导学案【学习目标】1、简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概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意义。
3、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
【重点难点】1、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
2、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知识链接】回顾初中学习的细胞结构、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学习过程】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除等少数种类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回眸历史——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1、细胞学说建立者是谁?2、细胞学说内容?3、细胞学说的意义:二、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认识部件,据图回答:1、有透镜的结构:2、调节焦距的结构:3、调整视野光线明暗的结构:4、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指?5、显微镜的使用步骤6、怎样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7、简述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三、细胞的形态和大小:(1)生物的细胞形态和大小不同;(2)同一生物不同的细胞形态和大小不同:(3)在同一生物的组织中,细胞的大小也不一样;(4)同一个细胞,处在不同的,其大小也会发生改变。
(5)大多数细胞的直径在范围内。
【当堂检测】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阐明了()A、细胞的多样性B、不同生物细胞的相同性C、生物界的统一性D、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2、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 B.施莱登和施旺 C.胡克 D.沃森和克里克3、19世纪30年代创立的细胞学说的最主要的意义是()A.证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使人们对生物体的结构认识进入微观领域C.证明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发现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4、功能完好的显微镜,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一般()A:先用粗准焦螺旋后,后用细准焦螺旋B:只用粗准焦螺旋C: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D:先用细准焦螺旋,再用粗准焦螺旋5、某学生的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这是由于()A:反光镜未调好 B:标本切的厚薄不均C: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D:显微镜损坏6、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被”是指该物体的:()A:体积 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7、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B:4个 C:16个 D:32个8、用低倍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个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转动高倍镜后异物还在,这异物可能是在:A:反光镜上B:装片上C:物镜上 D:目镜上9、观察临时装片时候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是为了防止A:装片中的水溢出 B:无法调节视野亮度C:装片向后滑动D:标本离开视野10、“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A:b B:d C:q D:p11、要将视野内的物象从右侧移至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标本A:左侧 B:右侧 C:上方 D:下方12、如下图,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的距离大小,欲获取①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正确的组合是()②观察到的个体细胞面积最大的组合是()③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组合是()A.1、3、6B.2、4、6C.2、3、5D.2、4、5【学习反思】3 4 5 6。
高中生物 2.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5苏教版必修3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反射,并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B)2、简述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A)3、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B)4、说出突触的结构特点(A)5、解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的原因(A)6、概述人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B)7、说出人类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A)8、简述动物激素的调节(A)知识梳理一、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有和两种方式,其中起主要作用。
二、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②④③① 神经元细胞(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1、结构树突2、功能:能够接受刺激,并。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在中枢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由以下五部分组成::感觉神经末梢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外界环境和人体内某些变化并转化为神经冲动。
XXXXX:将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和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汇集在一起构成的调节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结构。
传出神经:将中枢产生的兴奋传至。
XXXXX:运动神经末梢与其支配的或。
3、反射活动的过程能感受外界环境或人体内的某些变化,并将这些变化转变为,由传至相应的,通过神经中枢的与,产生兴奋,由至以产生相应的调节活动。
神经中枢具有分析、综合各种变化以调节机体各项活动的功能。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纤维: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2、兴奋的传导的过程①当神经纤维未受刺激(静息状态)时,由于大量外流,膜外侧聚集较多的正离子,膜内侧聚集较多的负离子,形成了膜电位差,表现为。
②当神经纤维某部位受到一定刺激(兴奋状态)时,由于的膜对的通透性增大,迅速内流电位差表现为。
③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
a、膜外电流: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b、膜内电流: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部位发生电位变化,原先部位恢复成静息状态,②③过程在膜的表面连续进行,表现为兴奋的传导。
《血糖调节》导学案【学习目标】1.血糖含义2.血糖来源和去路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及分泌部位4.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5.糖尿病致病机理6.血糖平衡意义【学习过程】1、什么叫血糖?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范围是多少?3、胰岛素的生理作用?4、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5、肝糖元在什么情况下与葡萄糖相互转化?6、非糖物质在什么情况下,转变为葡萄糖?7、葡萄糖可转变为哪种氨基酸?经过什么途径转变?8、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糖尿?例1.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产生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A.氨基酸、效应B细胞、核糖体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C.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D.核苷酸、效应B细胞、核糖体【学习反思】【当堂检测】1、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2. 下列诸项中,属于非特异免疫的是A.白细胞吞食侵人人体的病菌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菌感受C.注射胎盘球蛋白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D.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得此病3.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4、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5.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 )①骨髓②扁桃体③淋巴细胞④抗体⑤红细胞⑥吞噬细胞⑦抗原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⑦ D.②③⑥⑦。
《糖类》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道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了解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学习重点】了解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生活动一:认识糖类1.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吗?糖类的基本分类是怎么分的呢?为什么人们曾把糖类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2.为什么我们吃馒头时会越嚼越甜?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是什么样的物质呢?能溶于水吗?与水反应吗?若反应,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二:葡萄糖的性质1.有位同学平时老是头晕,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低血糖。
那么低血糖是怎么回事?人生病不能正常饮食时,医生一般会注射葡萄糖水溶液,这是为什么呢?葡萄糖在人体中如何提供生命所需要的能量?2.为什么大米和高粱等农副产品可以酿酒,植物的秸秆等可以制造酒精?该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化学反应?你能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学生活动三:淀粉的水解试着写一写出淀粉水解的方程式,并判断水解产物?(二)合作探究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某人是否得了糖尿病吗?(三)当堂训练1.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 6H 12O 6B.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因为它是由六个C 原子和六个H 2O 分子组成的。
C.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因而具有醛和多元醇的性质。
D.葡萄糖是单糖。
2.有关糖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糖类中有高分子化合物,也有低分子化合物B.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糖类也不一定有甜味C.糖类分子组成一定符合通式Cn (H 2O )m ,符合Cn (H 2O )m 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糖类,不一定分子中含有醛基。
3.医院里检验糖尿病患者的方法是将病人的尿液加入CuSO 4和NaOH 的混合液中,加热后产生红色沉淀说明病人尿中含有 ( )A . 脂肪B .葡萄糖C .乙酸D .蛋白质4.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乙醇、乙醛、乙酸,这种试剂是 ( )A .新制银氨溶液B .新制氢氧化铜C .溴水 D. KMnO 4溶液5.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还原性糖,其实验包括下列几部分操作,这些操作的正确排列顺序是: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碱液中和并使溶液呈碱性 ④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⑤加入几滴稀硫酸 ⑥再加热 ( )A . ①②⑤⑥④③B .①⑤②④⑥③C . ①⑤②③④⑥ D. ①⑥④⑤③②6.为了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淀粉液 水解液 混合液 砖红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1是 ,作用是 ;(2)试剂2是 ,作用是 ;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加入试剂2而直接加入试剂3,能否实现实验目的 ,若不能,其原因是 最简单的改正措施是(3)如何检验第①步实验已基本完成【学习反思】①△ 试剂1 ②试剂2 ③△ 试剂3。
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习目标】1.通过动画演示、师生互动,能够举例说明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通过观察图片、查阅资料,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3.通过资料分析、实验探究,能够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神经纤维的传导模式。
2.兴奋传导的电生理基础。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4.人脑的高级功能。
5.激素的种类、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3.激素的种类、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导学诱思】一、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有和两种方式,其中起主要作用。
二、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在中枢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3.反射活动的过程能感受外界环境或人体内的某些变化,并将这些变化转变为,由传至相应的,通过神经中枢的与,产生兴奋,由至以产生相应的调节活动。
神经中枢具有分析、综合各种变化以调节机体各项活动的功能。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纤维: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2.兴奋的传导的过程①当神经纤维未受刺激(静息状态)时,由于大量外流,膜外侧聚集较多的正离子,膜内侧聚集较多的负离子,形成了膜电位差,表现为。
②当神经纤维某部位受到一定刺激(兴奋状态)时,由于的膜对的通透性增大,迅速内流电位差表现为。
③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
a.膜外电流: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b.膜内电流: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部位发生电位变化,原先部位恢复成静息状态,②③过程在膜的表面连续进行,表现为兴奋的传导。
3.传导的形式:4.传导的特点:、(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1.突触⑴概念:一个与另一个或相互接触,并发生和的部位。
2.兴奋传导的过程兴奋→→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3.兴奋传递的特点(1)单向传递①传递方向:(一个神经元)细胞体→轴突→(后一个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②单向传递的原因: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高中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3 苏教版必修3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3)一、学习目标:1、促胰激素的发现过程2、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作用及其本质3、血糖平衡的调节4、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5、激素调节的特点二、学习重点:1、促胰激素的发现过程2、血糖平衡的调节三、学习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四、知识结构:一、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H+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1、激素调节:体液调节的主要形式。
⑴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输而发挥调节作用。
人体主要激素:分泌部位名称作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水平衡、血压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作用于垂体)垂体生长激素多种促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控制其它内分泌腺(如甲状腺)的活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胸腺胸腺激素促进T淋巴细胞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肾上腺肾上腺激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血糖平衡卵巢雌激素等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子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睾丸雄激素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激素与健康: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机能过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
(血压升高、心博加快、多汗、情绪激动、眼球突出等症状)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神经系统和生殖器官的发育会受影响。
幼儿期缺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
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可使其发育恢复正常。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出现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即甲状腺肿。
⑵激素分泌的调节:反馈调节(此图为负反馈,较为常见)⑶激素间的作用①协同作用: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正常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促进神经系统生长发育②拮抗作用: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胰岛素降血糖胰高血糖素升血糖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调节生命活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
高中生物 2.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血糖调节导学案苏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血糖含义2、血糖来源和去路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及分泌部位4、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5、糖尿病致病机理6、血糖平衡意义【学习过程】1、什么叫血糖?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范围是多少?3、胰岛素的生理作用?4、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5、肝糖元在什么情况下与葡萄糖相互转化?6、非糖物质在什么情况下,转变为葡萄糖?7、葡萄糖可转变为哪种氨基酸?经过什么途径转变?8、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糖尿?例1、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产生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A、氨基酸、效应B细胞、核糖体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C、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D、核苷酸、效应B细胞、核糖体【学习反思】【当堂检测】1、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2、下列诸项中,属于非特异免疫的是A、白细胞吞食侵人人体的病菌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菌感受C、注射胎盘球蛋白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D、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得此病3、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4、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5、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①骨髓②扁桃体③淋巴细胞④抗体⑤红细胞⑥吞噬细胞⑦抗原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C、③④⑤⑦D、②③⑥⑦。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学案苏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学案苏教版必修3课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2、能力目标能够说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点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式。
难点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式。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进行新课三、兴奋的传导(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用Flash展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动画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的电位?2、神经元在兴奋状态时的电位?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什么形式传导?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如何?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特点如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并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评价并精讲点拨:(1)神经元静息时,Na+通道大多数关闭,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较大,K+可以外流,所以电位表现为外正内外,称为静息电位。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加大,Na+内流,膜内正离子变多,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称为动作电位。
(2)由于电位的变化,在兴奋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
(3)传导的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4)双向传导,如下图:(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它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2、区分几个概念:突触、突触小泡、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观看兴奋在突触上传导的动画,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上述问题。
(1)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个部分。
(3)突触的类型: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4)传导过程: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血糖调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血糖含义
2.血糖来源和去路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及分泌部位
4.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5.糖尿病致病机理
6.血糖平衡意义
【学习过程】
1、什么叫血糖?
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范围是多少?
3、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4、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5、肝糖元在什么情况下与葡萄糖相互转化?
6、非糖物质在什么情况下,转变为葡萄糖?
7、葡萄糖可转变为哪种氨基酸?经过什么途径转变?
8、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糖尿?
例1.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产生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
A.氨基酸、效应B细胞、核糖体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C.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D.核苷酸、效应B细胞、核糖体
【学习反思】
【当堂检测】
1、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2. 下列诸项中,属于非特异免疫的是
A.白细胞吞食侵人人体的病菌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菌感受
C.注射胎盘球蛋白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D.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得此病
3.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4、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
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5.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 )
①骨髓②扁桃体③淋巴细胞④抗体⑤红细胞⑥吞噬细胞⑦抗原
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⑦ D.②③⑥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