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59.50 KB
- 文档页数:16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代码)专门化方向: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钣金、汽车涂装二、入学规定与基本学制入学规定:应届初中毕业生基本学制:五年一贯制办学层次:一般专科三、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定相适应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旳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旳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旳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一)职业(岗位)面向本专业毕业生旳重要岗位:汽车机电维修工、汽车电器维修工、汽车钣金工和汽车涂装工。
(二)职业资格学生毕业时应获得汽车维修工或汽车维修电工、汽车钣金工、汽车涂装工等对应岗位旳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三)继续学习专业汽车运用工程、车辆工程等本科专业。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一)综合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1)热爱祖国,拥护党旳基本路线,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旳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旳思想品德。
(2)有对旳旳人生观、价值观;有较高旳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遵法、诚实守信。
2、科学文化素质:(1)掌握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应具有旳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动基础、工程力学、钳工基础以及汽车文化、汽车构造认识、汽车使用常识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专业素质:(1)养成爱岗敬业、遵守纪律、一丝不苟旳优良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旳团体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3)初步具有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种外语听、说、读、写旳基础能力;(4)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旳能力。
(5)具有较强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省资源和创新旳意识。
4、身心素质:(1)有健康旳体魄,良好旳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旳精神;(2)具有互助合作精神,能对旳评价自我,豁达大度,积极乐观。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580407一、招生对象及学制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三职生学习年限:三年(全日制)二、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公民素质和职业素养,掌握现代汽车整车及各组成部分构造、原理及其维修技能,具有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能从事生产技术操作、生产管理、企业管理等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一)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二)就业岗位(群)及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四、毕业要求学生取得如下学分方能取得毕业证书:1、基础与人文素养模块:需获得24 学分。
2、素质拓展模块(选修课):需获得12学分。
3、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技能竞赛模块:需获得12学分。
4、专业技能与知识模块:需获得119学分。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67学分五、专业培养方案(一)人文素养模块《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融入教改班级专业技能模块教学训练过程,分4个学期开设,每学期12个课时,利用专业技能模块每周三天的教学时间,与专业技能模块教学穿插进行。
《形势与政策》分四学期开设,每学期4~6学时。
(二)综合素质拓展模块(选修课)(三)职业资格证书模块(四)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课程设置及周数分配表(五)专业提升模块专业提升模块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六、实践教学安排表七、学时分配表八、职业资格证书模块介绍3、专业技能证书(1)汽车修理工(2)汽车驾驶证(3)校内专业技能竞赛九、专业技能模块介绍1、汽车专业基础知识模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模块3、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模块5、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模块本方案起草人员名单:刘仪凤、郭喜梅、云芝枝、郝义军、康华执笔人:刘仪凤审定人:柏劲松制(修)订时间:2012年9月。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方向051700)专门化方向:发动机装配与检修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3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对应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汽车发动机装配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专门化方向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继续学习专业高职:汽车制造与装本科:发动机装配配技术车辆工程生产质检汽车维修工(四级)发动机装配与检修汽车检测与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发动机热试汽车装配工(四级)修技术自动化发动机返修汽车技术服务汽车服务工程与营销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一)综合素质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能正确处理群体关系,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面对未来,面对社会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1.行业通用能力:(1)识读图样能力:具有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具有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图样的能力。
(2)工、量具及机电设备使用能力:具有常用汽车生产工具、量具选用的能力;具有识读常用机电设备常用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操作常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维护和保养常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机电设备常见故障排除的基础能力。
(3)汽车检修能力:具有识读和查阅发动机、整车常见故障维修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发动机、整车检测仪器操作的能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信息1.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2.专业代码:0403-33.学制年限:3+2年4.就业方向(1)主要就业岗位:汽车维修企业或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企业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维修企业或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企业维修业务接待;汽车制造企业产品车辆性能与质量检验。
(2)其他就业岗位:汽车汽车维修企业或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企业汽车营销;二手车评估鉴定、车辆保险与理赔;汽车维修企业或专门店汽车钣金与涂装或装潢与美容。
5.职业资格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人才培养目标(一)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就业,适应汽车售后服务职业岗位群(如汽车机电维修工、前台接待、技术主管、质量检验元、车间管理员等)工作,胜任疑难故障诊断、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评估、汽车维修现场指导、车间管理与技术培训等工作任务,具备应用现在诊断技术实施车辆故障等远程网络诊断,以及独立分析与解决复杂、关键性和创新性问题,统筹协调,业务管理,总结反思,持续改进等职业素养,达到汽车维修工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要求的技能人才。
(二)层级培养目标1.中级工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就业,适应汽车售后服务职业岗位群(如汽车机电维修工等)工作,胜任汽车维护,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空调等系统的简单故障检修等工作任务,具备团队合作、执行“6S”现场管理规定、安全操作、遵守工作制度等职业素养,达到汽车维修工中级职业资格(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要求的技能人才。
2.高级工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就业,适应汽车售后服务职业岗位群(如汽车机电维修工、前台接待等)工作,胜任汽车总成大修,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空调等系统的疑难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工作任务,具备沟通协调、自主学习、独立分析与解决单一系统疑难故障等职业素养,达到汽车维修工高级职业资格(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要求的技能人才。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中职学段:汽车运用与维修(700206)高职学段: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500211)二、招生对象中职学段: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及以上学历者。
高职学段: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班,转段考核合格的中职学校相应专业的正式学籍学生。
三、学制与学历(一)学制中职学段基本学制三年,高职学段基本学制两年。
(二)学历中职学段学习合格取得中职教育学历,高职学段学习合格取得高等专科学历。
四、培养目标(一)总体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汽车维修、汽车保养、二手车市场、汽车用品、汽车美容、汽车金融等行业,从事新车下线后的检修、养护、销售、配件、金融、保险和二手车服务等岗位一线工作,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生产、检修、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和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分段培养目标1.中职学段培养目标本专业中职学段培养具备必需的基础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能够在汽车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2.高职学段培养目标本专业高职学段培养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汽车制造应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一定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能从事新车下线后的检修、养护、销售、配件、金融、保险和二手车服务等岗位等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和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五、职业岗位与职业范围(一)中职学段人才规格1.职业素养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信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服务意识。
(3)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5)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草案)(国家/河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代码:580402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层次:专科招生对象:一般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3年一、专业培养目旳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原则,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与较强旳实践技能,具有良好旳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于汽车后市场旳检测、维修、技术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旳高技能人才。
二、职业与岗位分析1.专业设置旳社会背景中国汽车工业通过半个多世纪旳努力和发展,从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开始,到汽车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已进入了蓬勃发展旳新阶段。
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提出了“增强企业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增进产业组织旳合理化,实现规模经济,到使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旳支柱产业”旳奋斗目旳。
我国汽车产量从1992年汽车产量初次突破100万辆,截止年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598亿辆,汽车保有量已达5300多万辆。
伴随现代汽车技术旳迅速发展,在汽车全寿命过程中,以汽车检测维修为主旳汽车售后服务行业起着越来越重要旳作用,已成为新技术含量高旳产业。
有资料分析指出,汽车产业是一种1:10旳产业,汽车产业1个单位旳产出,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增长10个单位旳产出。
目前汽车工业每增长1元,就会给以汽车设计、制造为代表旳上游产业带来0.65元增值;给汽车售后服务有关行业旳下游产业带来2.63元旳增值,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总值比已到达1:4。
因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必将前景广阔。
2.专业设置旳行业背景现代高新技术旳迅速发展,汽车现代化程度旳不停提高,势必对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旳科技含量提出越来越高旳规定。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电子装置为主旳高新技术产品在汽车产业领域中旳广泛应用,使得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播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于一体旳高科技载体。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专业代码:083400接续专业:高职: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本科: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
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全日制学历教育,学制3年。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汽车组成构造的基础理论知识,面向汽车特约维修服务公司、汽车检测中心(站)、汽车运输公司等,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胜任汽车性能检测、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查勘定损等工作的中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毕业基本要求(1)符合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2)思想品德评价合格,身心健康。
(3)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
(4)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考核合格。
(5)符合学校的有关毕业要求。
六、职业范围七、人才培养规定(一)思想品德(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3)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和法律意识。
(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养成自觉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科学文化理解和掌握本专业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具有日需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
(2)具有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基本技能,以及观察能力、空同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维修方向)
1.【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汽车检测与维修 580402-1
2.【入学要求】
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
3.【学习年限】
三年
4.【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汽车维修与服务行业,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从事汽车检测、维修、营销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人才。
5.【职业范围】
6.【人才规格】
6-1知识目标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和相关的汽车机械、电子等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计算机、英语在本专业中的基础知识;
●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及原理,掌握汽车发动机检查调整、维护、故障排除与修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汽车底盘构造及原理,掌握汽车底盘检查调整、维护、故障排除与修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汽车电器设备构造及原理,掌握汽车电器设备检查调整、维护、故障排除与修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汽车典型电控系统分析与故障排除的基本知识;
●掌握汽车性能检测与检测分析的基本知识;
●掌握汽车故障分析与故障排除的基本知识;
●掌握汽车车身修复和美容涂装技术的基本知识;
●了解汽车的新技术。
6-2能力目标
●能利用所学发动机知识独立完成汽车发动机的检查调整、维护、故障排除与修理工作;
●能利用所学汽车底盘知识独立完成汽车底盘的检查调整、维护、故障排除与修理工作;
●能利用所学汽车电器设备知识独立完成汽车电器设备的检查调整、维护、故障排除与修理工作;
●能利用所学典型电控知识独立完成汽车典型电控系统工作分析与故障排除工作;
●能利用所学检测知识独立完成汽车性能检测与检测分析工作;
●能利用所学车身修复与涂装知识独立完成汽车的美容涂装技术服务工作;
●能依据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正确使用汽车检测工具和仪表;
●能依据汽车故障检测参数及故障现象诊断故障原因;
●能依据诊断结果进行汽车故障维修。
6-3素质目标
●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安全和环保意识,守信、守时、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涂装和钣金的工作;
●以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与同事共同完成汽车故障检测、维修、调试工作;
●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完成每一项检测、诊断、维修任务;
●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汽车检测与维修相关部门进行工作中的交流;
6-4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汽车维修高级工证书(必考)
●维修钳工高级证(必考)
●电焊工高级证(必考)
●汽车涂漆高级工证书(选考)
●汽车钣金高级工证书(选考)
●机动车驾驶C证(选考)
7.【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7-4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8.【专业能力课程】
9.【教学安排表】
10.【学分制教学实施方案】
见附表
11.【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专业带头人具备条件:
(1)职称结构与学历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副教授以上职称;
(2)在本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能够带动本专业的校企合作,开展纵横
向技术服务;
(3)在相关教学岗位工作10年以上,掌握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规律,能够帮扶青年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4)具有2年以上的企业锻炼经历,能及时捕捉专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专业骨干教师具备条件:
(1)职称结构与学历要求:硕士以上学历,讲师以上职称;
(2)在相关教学岗位工作5年以上,在教学工作中能够独挡一面,能够进行该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建设,是该课程领域的骨干;
(3)具有半年以上的企业锻炼经历,能及时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前沿发展状况;
(4)须承担2门课程的教学和课程改革工作。
12.【实训(实验)装备】
12.1 汽车发动机实训室
功能:汽车发动机拆装、检测与维修实训。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按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12.2 汽车底盘实训室
功能:汽车底盘拆装、检测与维修实训。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按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12.3 汽车电气设备实训室
功能:汽车电器拆装、检测与维修、电路检测维修实训。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按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12.4 汽车整车实训室功能:汽车整车拆装、检测与维修实训。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按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12.5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室
功能:汽车性能检测与分析实训。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按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12.6 汽车信息资料应用实训室功能:汽车网络学习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