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陋习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0
SECRETARY ’SCOMPANION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党内的四股“歪风”,它消蚀了党性、扭曲了人性、疏离了群众、破坏了事业,养出了“老虎”、滋生了“苍蝇”,此风不反,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皆坏。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各基层单位扎实有序开展,习近平同志强调,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
基层办公室处于上下联动的枢纽、服务群众的前沿,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办公室的同志更应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群众路线学教活动,切实把好“学”“查”“改”“干”四大环节,认认真真查找“四风”,实实在在转变作风,兢兢业业做好服务,彻彻底底远离“四风”。
一、把好“学”的环节,学在深处,认清“四风”本质现实中,“四风”形式多样,变幻莫测,它们或是披着建设小康的“外衣”,或是穿着服务发展的“外套”,抑或是套着普惠百姓的“马甲”,令人真假难辨、防不胜防。
办公室的同志要认清“四风”,必须以深学为先。
一是学先进理论强化宗旨意识。
积极学习党的群众理论,“吃饱”集中学的“大锅饭”,“用好”个人自学的“自助餐”,深刻领会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从历史的深度、发展的高度、实践的维度、民生的角度坚定党的群众路线信念,切实增强远离“四风”的理论自信。
二是学先辈事迹净化灵魂。
通过观看《大无大有———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焦裕禄》等影片,以周恩来精神和焦裕禄精神为榜样,在深学、细思上下功夫,不断强化为民意识,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从灵魂深处远离“四风”。
三是学先进典型筑牢防线。
从“公仆本色”杨善洲到“优秀村官”沈浩,从“当代雷锋”郭明义到“百姓贴心人”张云泉,认真学习这些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以他们的理想、信念、人格、情操为标杆,用心向学,学有所思,全面筑牢抵制“四风”侵蚀的思想防线。
告别陋习国旗下讲话四分钟(共五篇)第一篇:告别陋习国旗下讲话四分钟陋习(lòu-í),是一种粗鲁、丑陋、不文明的坏习惯,也是一个民族文明评估的量度,陋习属于社会公德的层面。
本周的国旗下讲话以改陋习为主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告别陋习国旗下讲话四分钟,给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告别陋习国旗下讲话四分钟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而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中国灿烂的文化,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
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无不体现我们中国人的气质与素养。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有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
”意思是说,用道德来引导而姓,用礼制去同化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可见礼治具有能使百姓知道廉耻并建立有序生活的社会功能。
礼的观念尚在古代已经建立而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礼仪对于我们还重要吗?重要!礼仪不仅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而且对于个人而言,也是体现一个人道德和修养的尺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
远离陋习走近文明的演讲稿(通用10篇)远离陋习走近文明的演讲稿篇一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文化。
作为一名人,一名龙的传人,我们应该懂得什么是文明,什么是不文明。
现在我就来讲讲我最进发生在身边的几则小事。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一个人去姑姑家。
在公交车上,我看见离车门不远的地方有个座位就立刻坐了上去,车子行了一段路,车门缓缓打开,从下面走上来一个老奶奶,她拄着拐杖,看起来很吃力的样子。
没有一个人去帮她,老奶奶好不容易才站稳,她东张西望像是在寻找座位,我见了想起了老师教给我们的'话:要关心老、幼、病、残者。
就连忙站起来,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吧!”老奶奶听了先是一愣,然后马上笑眯眯的对我:“不用,不用!你自己坐吧。
”“给长辈让座这是应该的。
”我边说还边扶着老奶奶上座。
“乖孩子。
”老奶奶夸我,我不好意思的笑了。
车上的人们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
“要是这美德能代代相传就好了。
”不只是谁说了一句。
“是呀,是呀。
”公交车里的人应声起来。
到站了,我下了车。
还有一次,我去公园玩,发现垃圾桶边全都是垃圾,我想:捡还是不捡,捡呢太脏;不捡呢,污染环境。
怎么办呢?我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我向物业的叔叔借了一个夹子,我一手捂着鼻子一手用夹子把垃圾一点一点夹进了垃圾桶。
捡完垃圾,我已经筋疲力尽。
虽然辛苦,但我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心情是那么轻松愉悦。
文明的需要我们共同去打造,让我们携起手来创造出更好的明天。
远离陋习走近文明的演讲稿篇二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黄老师组织我们班的同学往04街捡垃圾,为环保做件事。
我们每人拿了一个垃圾袋就动身了。
到了04街,我们就分散开了,个个都睁大双眼,寻觅垃圾。
我拿着垃圾袋,边走边向四周搜索垃圾。
走了一段路了,我只捡到口香糖的包装纸和一张废纸,心想,这条路还是蛮干净的嘛!可是,越往前走垃圾越多:甚么香瓜子包装啦,冰激凌包装啦,冰棍条啦。
告别陋习为话题的作⽂⼋篇 篇⼀:向陋习告别 恩施的⼭是那样的绿,⽔是那样的清,天是那样的蓝。
凤凰⼭森林公园是那样的幽静优美,市民们常去散步、游玩、休闲纳凉。
就是这么好的环境,却让有些⼈带来了不和谐。
你瞧,不知是那位仁兄把饮料瓶随地扔了,可是垃圾桶仅隔⼀步之遥,他却视⽽不见;再看,草坪⾥的烟盒烟头、⾷品袋、纸屑横七竖⼋,满地狼藉——所有这些都是⼈们的陋习所致。
可是,在有些⼈看来,的陋习纯属个⼈私事,没有必要⼩题⼤作。
您是否记得2003年当⾮典肆虐,在全世界夺去了很多⼈的⽣命,社会⼀⽚惊慌。
⼩⼩的⼀⼝痰,细菌千千万,飞沫就是⾮典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之⼀。
这难道是个⼈的私事吗?它关乎⼈类⽣命健康啊!我们个⼈的⽣活⼩节关乎⽂明,牵连着社会公共。
既可以造福社会,也可以贻害他⼈。
2008年恩施市⼈民政府发出了《从重处罚乱扔垃圾等违法⾏为的通告》,从制度上加强对乱扔垃圾等各种不法⾏为的惩处;我们今天开展“珍环境抛弃陋习”的主题活动,就是向社会⼴泛宣传珍爱环境抛弃陋习,从我做起从⼩事做起。
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乱泼污⽔、擤⿐涕,乱丢烟头纸屑。
让⼈们创造⽂明健康的⽣活⽅式。
我们要⾰除各种陋习创造健康的⽣活⽅式需要宣传教育,也离不开制度建设。
但这些毕竟是外因,是他律,要彻底告别陋习必须靠内因,靠⾃律。
这就要求我们全要充分认识各种陋习的危害,认识⾰除陋习创建⽂明健康⽣活⽅式的重⼤意义,积极响应市政府的号召参与到“珍爱环境抛弃陋习”主题活动中来。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边做起、来⼀场⾰除陋习的⾰命。
从⾃尊、⾃重、⾃爱出发环境,创建⽂明健康的⽣活环境。
让我们携起⼿来,除陋习,树新风,与⽂明同伴,创建恩施美好的家园。
篇⼆:向陋习告别 陋习,时时刻刻都在危害着我们的环境,侵害着我们的⾝体。
随地吐痰,随⼿扔果⽪纸屑,饭前便后不洗⼿,不勤剪指甲,随便在荡着灰尘的⼩摊上买⼩吃,这些不好的⾏为习惯会使许多⼈得上可怕的甲肝,⼄肝,⾮典等传染性疾病! ⾮典未来的时候,我们⼤家对陋习并不重视!⾮典来以后,我们才认识到陋习的危害!陋习对我们的危害⽆处不在,⾮典就是⼀个很好的例⼦!许多⼈对个⼈卫⽣不注意,没有养成很好的卫⽣习惯,更没有爱护环境卫⽣的意识!还有些不讲卫⽣的.⼈,有垃圾台他不去,随⼿把垃圾丢在墙⾓,路旁,使得满街是苍蝇,⽼⿏,臭⾍!这样的陋习不但破坏了我们⽣活的环境,还对我们⾝体有害 为了我们的⽣活环境,更为了我们⾃⾝的健康,请⼤家向陋习告别吧! 篇三:告别陋习倡导⽂明 时下,我们经常可以在路上听到龌龊之⾔,堂⽽皇之地“污染”着我们的⽂明天空。
告别陋习作文•相关推荐告别陋习作文(通用31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告别陋习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告别陋习作文篇1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陋习,每个人都有缺点,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好的陋习,但是我们可以改正,自己做自己的十全十美。
这样的事情我经常发生,从小学开始,我不知道因为这个毛病———马虎,丢了多少分数,挨了多少骂,记得有一次,老师叫我们抄作业,开始的时候,我抄的津津有味,可是后来,她越抄越多,我就有一点不想抄了,因此我便用潦草的字把作业抄完了。
然后,老师说还要做,我顿时惊住了,因为我的字抄得自己也不认识了,所以我只有随随便便的把作业完成,最后,老师把作业看了,发下来,我一看,上面的题目全都是差差,之后,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斥责了一顿,大概内容,也就是说我做作业不细心,马马虎虎完成,希望我以后改正这一类的话罢了。
我听了老师的这一番话,心中深感惭愧,可是改掉一个陋习,那有这么简单。
可是我还是会慢慢地把这个不好的习惯改掉。
虽然说改,但最终我还是没能改掉,可是在那一次,我是彻底改正,那一次,对我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不得不迫使我改正,那一次是一次重要考试,有一些题目我本来会做,可是就是因为我的不细心,造成了最后不好的成绩,直接从班上第六名掉到第十一名,这样的距离是多远呀,虽然那只是几分,微不足道,但是有可能几分就会与别人相隔多少名,从那以来,我就常常提醒自己,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细心的完成,不应该马马虎虎。
如果人的每一天都过的马马虎虎,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人应该过的实实在在,如果建筑师做事马虎,那我们的世界将会多么糟糕啊,所以说,如果我们身边有马虎的同学,一定要及时改正,否则它们会伴你一生。
告别陋习作文篇2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被称为“礼仪之邦”,重视讲究“礼”的教育。
远离陋习远离陋习〖学生实态〗我们河口小学位于大连市凌水镇小平岛地区。
因为学校位于大连市的城乡结合部,在这一地区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很多,也就造成了学校的外来借读生特别多,全校500多名学生中有300多是借读生。
每年一到寒假,大量学生都会随父母回乡探亲、过年。
平时我在同他们的接触中了解到,各地都存在着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和不健康的行为习惯。
学生对此早已耳闻目睹,甚至有些司空见惯。
这是由于他们年龄小,对于这些社会现象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例如,有的学生的家庭因打麻将而造成父母离婚,家庭破裂,小小的年纪便从此失去了家庭的温暖;还有的学生的家庭因为父亲参赌,输掉了家里的财产,家庭生活沦落到了凄惨、潦倒的地步……所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这些丑恶现象,认清这些社会陋习的严重危害,增强他们自觉抵制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科书分析〗教科书《远离陋习》这一课题从禁毒教育入手,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本课题还以求签算命、赌博和请巫婆神汉祛邪治病等典型图片作为范例,教育学生要认清这些骗人把戏和封建迷信现象的严重危害。
教科书的编排提示教师要结合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合作、交流等途径,了解这些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在社会上的客观存在,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进而自觉抵制这些不良现象、净化我们的心灵、规范自己的行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蓝天下健康的成长。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1. 以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收集相关事例,整理有关数据。
2. 将自己收集的资料以图表、采访日记、数据统计等方式进行整理,全班互动交流。
3. 查阅《半岛晨报》《大连晚报》等报纸,收看《法制天地》等有关电视节目。
(二)教师准备1. 与有关部门,如派出所、居委会等协调,确保学生调查顺利。
2. 实物投影、电脑等电教设备。
〖本课题教学目标〗1. 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促进健康文明习惯的养成。
2. 通过调查、交流活动,提高收集、整理、运用材料的能力。
3. 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拒绝参与封建迷信活动,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 激情导入,确立目标。
2. 合作探究,整理材料。
3. 材料汇报,共同合作。
4.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5. 总结概括,评价激励。
〖实施过程〗(一)激情导入,确立目标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谁来说说你的名字是谁起的,有什么含义?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师:那么有没有谁改过名字?是通过什么方式改的?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的名字是妈妈在旅顺找算命大仙改的。
生:我的名字是大连湾道观中道士根据我的生辰八字改的。
师:这些做法其实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如果一个名字就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努力读书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们生活中有些做法到底对不对。
(引出课题《远离陋习》)师:这节课,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呢?[1][2][3]下一页远离陋习〖学生实态〗我们河口小学位于大连市凌水镇小平岛地区。
因为学校位于大连市的城乡结合部,在这一地区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很多,也就造成了学校的外来借读生特别多,全校500多名学生中有300多是借读生。
每年一到寒假,大量学生都会随父母回乡探亲、过年。
平时我在同他们的接触中了解到,各地都存在着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和不健康的行为习惯。
学生对此早已耳闻目睹,甚至有些司空见惯。
这是由于他们年龄小,对于这些社会现象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例如,有的学生的家庭因打麻将而造成父母离婚,家庭破裂,小小的年纪便从此失去了家庭的温暖;还有的学生的家庭因为父亲参赌,输掉了家里的财产,家庭生活沦落到了凄惨、潦倒的地步……所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这些丑恶现象,认清这些社会陋习的严重危害,增强他们自觉抵制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科书分析〗教科书《远离陋习》这一课题从禁毒教育入手,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本课题还以求签算命、赌博和请巫婆神汉祛邪治病等典型图片作为范例,教育学生要认清这些骗人把戏和封建迷信现象的严重危害。
教科书的编排提示教师要结合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合作、交流等途径,了解这些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在社会上的客观存在,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进而自觉抵制这些不良现象、净化我们的心灵、规范自己的行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蓝天下健康的成长。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1. 以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收集相关事例,整理有关数据。
2. 将自己收集的资料以图表、采访日记、数据统计等方式进行整理,全班互动交流。
3. 查阅《半岛晨报》《大连晚报》等报纸,收看《法制天地》等有关电视节目。
(二)教师准备1. 与有关部门,如派出所、居委会等协调,确保学生调查顺利。
2. 实物投影、电脑等电教设备。
〖本课题教学目标〗1. 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促进健康文明习惯的养成。
2. 通过调查、交流活动,提高收集、整理、运用材料的能力。
3. 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拒绝参与封建迷信活动,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 激情导入,确立目标。
2. 合作探究,整理材料。
3. 材料汇报,共同合作。
4.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5. 总结概括,评价激励。
〖实施过程〗(一)激情导入,确立目标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谁来说说你的名字是谁起的,有什么含义?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师:那么有没有谁改过名字?是通过什么方式改的?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的名字是妈妈在旅顺找算命大仙改的。
生:我的名字是大连湾道观中道士根据我的生辰八字改的。
师:这些做法其实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如果一个名字就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努力读书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们生活中有些做法到底对不对。
(引出课题《远离陋习》)师:这节课,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呢?上一页[1][2][3]下一页远离陋习学生认真看课题、文中图片等,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确立学习目标。
(二)合作探究,整理材料学生结合问题整理个人在课前收集到的材料。
教师巡视指导,并相机点拨。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吸毒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2)赌博不好,为什么还有人去赌?为什么有的国家还公开设有赌场?(3)神婆是怎样给人治病的?为什么有人信?(4)大仙算命真的灵吗?他们是怎样蒙人的?……(三)材料汇报,共同合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汇报材料,并能虚心征求意见,补充完善。
其他的学生能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进行补充交流,提供合理帮助。
教师及时点拨,组织大家讨论。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师: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上面大家谈到的这些社会毒瘤,还有没有新的社会陋习出现?让我们从课堂走向课外,寻找身边的“伪科学”。
学生汇报:(1)街头的“新科技”――电脑算运气。
(2)盖房的“奠基人”――风水先生。
(3)大办丧事。
搭棚操办,吹鼓手奏乐,专业和尚或道士超度亡灵,隆重出殡,千奇百怪的祭品,修建豪华的坟墓等等。
教师组织学生即兴表演等。
(五)总结概括,评价激励学生积极谈在本课学习中自己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教师概括性总结,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反思〗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分析事例―辩论明理―巩固升华”等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到了封建迷信的危害,能从思想意识中自觉抵制迷信活动,不参与迷信活动,不做封建迷信的受害者,并且更不能吸食毒品,能够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
但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分析得不够透彻,学生在课堂上对一些封建迷信现象认识得还不够清楚,还不够全面;尤其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包装”起来的封建迷信活动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更让学生难以辨认。
例如,游戏机赌博、电脑赌博、网上赌球等等,使学生产生迷惑,或者可能又一次成为某些封建迷信活动或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的受害者,变得课堂上明白,课堂外就迷糊。
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发生混乱,不知道到底谁说的对,这种行为到底对不对,教师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是这节课教学我最担心的事,它一直困扰着我。
〖评析〗本课题教材的内容最重要的就是从学生生活的角度切入,结合实际。
因为这些社会痼疾和毒瘤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教学中把这些社会陋习的具体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供他们辨别、分析、认识,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从中受到教育。
既然是要联系实际,学生调查到的社会陋习现象往往都是很具体的、各有特点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课堂陈述和辨析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这样,师生才能够把问题分析得透彻,学生才能够得到充分的认识。
从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把禁毒教育、相信科学反对迷信、远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诸多内容浓缩在一节课的教学里,还增加了扩展性的内容――正确认识并拒绝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包装”起来的封建迷信活动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
这样看来,这一节课的容量和密度就显得太大了,课堂教学显得匆忙、潦草。
因此,教学效果也就打了折扣,这是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需要调整的。
(评析人: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河口小学吕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李春华)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