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翻译技巧:如何理顺代词的“纹络”?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考研翻译技巧提高翻译准确性的方法翻译是考研英语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准确性是一个翻译作品不可或缺的品质。
在考试中,准确性的要求更是倍增。
那么如何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呢?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考生在考研翻译中提高准确性。
一、注重文化背景翻译作为一门跨文化交流的工具,文化背景的理解是准确翻译的基础。
考生在进行翻译练习时,应当注重对原文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了解。
了解原文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习俗、历史背景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从而进行准确的翻译。
二、积累词汇量词汇量是翻译准确性的基础。
考生需要不断积累英语词汇,特别是专业术语和常见表达方式。
在备考期间,可以通过阅读专业文献、参考书籍、刷题等多种方式来扩充词汇量。
良好的词汇基础将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原文,并准确地进行翻译。
三、培养语感和语法意识语感和语法意识是准确进行翻译的重要条件。
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和直觉,包括词语的搭配、语法结构的运用等。
考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听力练习和口语练习来培养语感。
语法意识是指对英语语法规则的熟悉和运用能力。
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对语法错误有敏锐的辨别能力,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四、注意上下文的语境上下文是理解和准确翻译的关键。
在进行翻译时,考生要综合考虑句子的上下文,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和修辞手法。
理解上下文有助于进行准确的词义选择和语法转换,使翻译更贴近原文,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五、熟悉常用翻译技巧翻译技巧是提高准确性的有力工具。
考生需要熟悉常用的翻译技巧,并在练习中灵活运用。
比如,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替代某些难以直译的表达,注重上下文的脉络等。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翻译,提高准确性。
六、反复练习和总结翻译需要反复练习和总结,这样才能提高准确性。
考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翻译题材进行反复练习,每次练习后,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总结。
从每次练习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加以改正。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总结,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翻译准确性。
2021考研英语:英译汉翻译的技巧归纳一、语序类1. 顺译法与逆译法第三书中讲句子顺序时谈到,英语时间状语可前可后。
不仅如此英语在表达结果、条件、说明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也很灵活,既可以先述也可以后述。
而汉语表达往往是按时间或逻辑的顺序进行的,因此,顺译法也罢逆译法也罢,其实都是为了与汉语的习惯相一致。
英语表达与汉语一致的就顺译,相反的则逆译。
有时候顺译法与逆译法的差别,就象前面谈的正译与反译,依译者的爱好而定。
2. 前置法英语中较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表身份特征等的同位语在译成汉语时,往往可以提到先行词(中心词)的前面。
3. 分起总叙与总起分叙长句子和句子嵌套现象在英语中比较普遍,这是因为英语的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虚词比较活跃、生成能力强,可构成并列句、复合句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
嵌套罗列而成的英语长句确实给理解和翻译都带来了一定困难。
英语长句虽然长,但它既称为“句”,毕竟可以提炼成一个主干和由若干个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构成的说明部分。
用“三秋树法则”可简化出这个主干。
根据句子阐述的内容和汉语的思维习惯,采用分起总叙或总起分叙翻译法翻译即可。
总起分叙,就是先把句子的主干译出,然后分别译出其它说明部分,即先归纳后叙述;分起总叙,就是先叙述后总结。
4. 归纳法(综合法)对于个别英语语言呈跳跃性的长句、蒙太奇性的长句,译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理”,重新组合,体会“翻译是再创造”这句话的含义,归纳而成明明白白的佳译。
二、组合类1. 分句法有些句子由于“联系词”的联系,虽在形式上是一个句子,但句子许多成分的意义是独立的。
将它们断开分成短句是完全可以的。
断开的位置一般可选在这些联系词处。
联系词通常由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独立副词、伴随动词等担任。
2. 合句法形式上为两个句子或多个句子,但意思紧密相关,只要译文不显得冗长,是可以合译成一个句子的。
如:同主语的简单句、并列句可合成一个句子的并列成分,较短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可由从句缩成主句的修饰成分。
考研英语翻译知识点与技巧总结考研英语中,翻译部分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板块。
要在这一部分取得较好的成绩,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技巧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总结考研英语翻译的重要知识点和实用技巧。
一、考研英语翻译知识点1、词汇词汇是翻译的基础。
在考研英语翻译中,会遇到很多生僻词、多义词以及熟词僻义。
例如,“address”常见的意思是“地址”,但在某些语境中可能表示“处理、解决”;“appreciate”通常表示“欣赏、感激”,但也有“意识到、理解”的意思。
因此,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词汇,并注重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2、语法语法知识对于准确理解和翻译句子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翻译中常见的语法点包括:各类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被动语态、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等。
(1)定语从句定语从句在考研英语翻译中经常出现。
在翻译定语从句时,需要根据其与先行词的关系,灵活选择翻译方法,如前置法、后置法或融合法。
例如:The book which I bought yesterday is very interesting(我昨天买的那本书很有趣。
)这里采用了前置法,将定语从句“which I bought yesterday”直接翻译在先行词“book”之前。
(2)状语从句状语从句包括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等。
翻译时要准确理解从句与主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选择恰当的连接词。
比如:When I was a child, I often played in the park(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经常在公园里玩耍。
)(3)被动语态被动语态在英语中使用广泛,在翻译时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灵活处理。
有时可以保留被动形式,有时需要转换为主动形式。
例如:The problem was solved successfully(这个问题被成功解决了。
2023年考研英语翻译复习备考技巧及答题步骤解析对于翻译题而言,主要靠的是英语的积累。
所以想在后阶段想快速提升,难度会比拟大。
虽然提升较难,但不能随意失分,一定要保证字迹工整。
要点技巧:〔1〕调整顺序:①A of B〔应该翻译是B的A〕。
A为数量时,那么翻译应为AB。
②当后面的定语太长的时候,放在后面即可。
③当一个句子里,表示时间、地点、条件、原因、方式等的词、词组或者附属地位的状语,应该要往前翻译。
〔2〕被动语态的翻译:尽量不要带有“被”字,要把被动变主动。
〔3〕当所有方法都试过,翻译都不通顺时,那么可大胆意译。
分析^p 长难句方法要搞定长难句,大家一定要学会分析^p 长难句。
有些同学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要学会分析^p 呢?能看懂大意不就得了么?为什么要重视长难句呢?第一,大家做阅读的时候就会知道,阅读理解出题特别重视套路,有时候就差那么有一点点就不能选。
这个选项出现一点点偏向就错了,就成了偷换概念,所以要求大家对考点进展准确定位。
比方答案就在这句话上,这句话很长,必须准确的看懂它,不能出现一点偏向,否那么很容易就掉陷阱里了,很多干扰项就是根据语境来设置的。
第二,考研英语是有翻译题的。
翻译大多都是长难句翻译,不能流畅的翻译出来就没有分儿了。
看懂了却翻译不出来,写出来了自己却看不懂,写出来的都不是人话,那肯定不行。
翻译题解题步骤【例句】Television is one of the means by which these feelings are created and conveyed and perhaps never before has it served so much to connect different peoples and nations as in the recent events in Europe.〔一〕分析^p 句子构造通读这句话,我们会发现这是个由and连接的两个并列句。
2021考研资料分享群:1第三章代词的理解和翻译为了避免造成句子里单词的简单重复,英语就大量地利用同义词来替换前面出现过的单词或用代词来指代前面出现过的单词,因此代词在英语中的利用也很普遍,所以咱们在阅读和翻译时就要正确地识别这些代词的指代内容,不要将代词“乱点鸳鸯谱”。
咱们在分析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时,应该掌握以下四条原则:一. 注意代词的单复数之分;二. 注意指代的是人仍是物;三. 绝大多数代词是返回上文去寻觅相对应的名词。
四. 去寻觅所指代的对象时一般采取就近原则。
这四条原则在理解句子中的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时要求综合考虑和灵活运用才能正确把握代词的用法。
在运用就近原则去上文查找所指代的名词时,咱们发现有时期词所指代的内容就出此刻所属的句子里,这查找起来不难。
但有时在考研句子里,代词指代的内容不出此刻该句,而在更远的上文中。
因此要灵活运用上面的四条原则来判断代词的指代内容,因为在考研翻译评分时,若是不翻译出代词的指代内容有时是要扣分的。
按照指代的各种情况,咱们把代词指代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句内指代;二是句外指代。
下面咱们结合历年翻译真题句子和阅读文章中出现的句子来熟悉掌握代词的指代内容。
第一节句内指代英语中的代词有时指代的内容就出现该句的上文里,因此依据代词指代的四条原则就可以够很容易地找到代词在该句所指代的内容。
1. I have been studying the nature of the “lower animals” and co ntrasting it with that of man.【结构分析】本句的谓语是由and连接的两个动词studying和contrasting,代词it指代的是前面的名词短语the nature of the lower animals,介词with后面的that也是个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名词the nature。
【核心辞汇】study 研究;nature 本质;human nature 人的本质,人性;lower animals低等动物;higher animals 高等动物;contrast…with 把…和…做对比;man 人类【参考译文】我一直在研究低等动物的本质,而且一直在把低等动物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做对比。
在考研英语的各类题型中,代词似乎随处可见,尤其是在翻译题中,一旦对于代词具体指代的对象理解不准,就会落入出题人的“陷阱”成为失分的重地,着实让各位小伙伴头疼。
那么应该怎样去理顺代词的“纹络”呢?都教授今天结合代词中容易失误的点谈谈代词的译法。
一、人称代词的译法 人称代词的翻译相对而言难度不大,只要找准提示点,如性别、位置,联系前后文,就能大概找出对应的对象。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英语代词不能一概译成对应的汉语代词,尤其是周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能指代的对象时,否则会造成误解,让读者不知所云。
例1:Nevertheless, such methods can be extremely useful when they are properly applied. 译句:然而,这类方法只要应用得当便十分有用。
例2:The only way an individual can receive the benefits from a private good is by paying for it; there are no effects on others, and it is possible to separate payers from non-payers. 译句:个人通过个人物品获利的唯一途径是付费购买;这并不影响他人,谁付了费、谁没有付费区分得开。
分析:例1中如果一见到“they”便亟不可待地翻译成“然而,当他们运用得当时,这类方法可以是极其有用的”主客体就完全颠倒了,即使是译为“它们”,也是指代不明,称不上是正确的译文。
例2原句中出现了两个it,但指代的对象截然不同,前者指的是个人物品,后者是形式主语的标志,指的是“区分付费者和未付费者”。
二、指示代词的译法 翻译指示代词时,最忌讳译者不加分析,翻译成“这”“那”,混淆两个可能的指代对象,务必弄清是指代某物、前面或后面的句子还是句中某一语法成分。
考研英语翻译中的顺译、倒译及反译按照原句语序进行翻译便是顺译。
然而,英汉两种语言的语序经常出现差异,翻译时需重新调整语序,包括词序与句序,尤其当英语出现后置及倒装情况时。
倒译是语法上的需要。
有时由于意思的需要也要将原文的叙述顺序颠倒。
这种将原文叙述顺序进行前后调整的翻译技巧便是倒译。
反译即通常所说的反面着笔译法,是指突破原文形式的束缚,变换语气,把原文中肯定的表达形式译成否定形式,把原文中否定的表达形式译成肯定形式。
一、顺译法(1)Computers can work through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make thousands of logical decisions without becoming tired.(2)From a long-term perspective,Internet shopping is but a low-level aspect of the Net,and it is not likely to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trend.(3)We are taking steps to prevent stream and air pollution.译文:(1)计算机能解决很多问题,做出成千上万个符合逻辑的决定,而不感到疲倦。
(2)从长远来看,网上购物仅仅是低层次的网络化,未必会成为最主要的趋向。
(3)我们正采取措施防止河流和空气污染。
二、倒译法(1)Every living thing has what scientists call a biological clock that controls behavior.(2)The moon is completely empty of water because the force of gravity on the moon is much less than on the earth.(3)That energy and mass are equal and interchangeable is known to every student of science.译文:(1)每一种生物都有控制自己行为的时钟,科学家们称之为生物钟。
考研英语高分翻译的技巧考研英语高分翻译的方法1.充分利用真题复习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尽量多研究真题。
充分掌握历年考研翻译常考词组和短语。
最终达到这样一个目标:至少要把近十年的真题中出现的(包括划线句子以及上下文中的)词组都认真总结一遍,进行重复性的记忆。
同时,总结历年常考句型及特殊结构,掌握翻译技巧。
真题中出题频率较高的句型从高到低依次为: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被动语态、名词性从句以及一些特殊结构,像比较结构、否定结构、代词和非谓语动词的翻译。
2.遵循译词看句子的原则同学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觉,一个词在上下文中的实际词义往往在词典中找不到字面的对应词。
所以,在英译汉时,要遵循译词看句子的基本原理,既遵守词义理据,又能融会贯通,通过灵活善变的思考,把握每个词的种种含义,做到求义于词典而又不拘泥于词典。
3.直译为主要,在加上意译、句子直译和词组意译考研比较注重的要求直译在加以意译。
即句子直译、词组意译。
所谓句子直译,指的就是严格按照语言结构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行翻译,英语中的定语、主语、谓语时态和语态等,都有着严谨的对应法则,要求我们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翻译,这就是句子的直译。
但是,词语词组的翻译则应当以适应上下文为主要标准,例如work,在考研翻译中往往不能翻译成“工作”,而要翻译成“研究工作”;作为名词,也不能翻译成“作品”,而应当翻译成“研究成果”。
这都是考研翻译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得分点之所在。
4.了解英、汉语言差异在一篇长度大约400个单词左右的文章中,找出五个句子,要求我们用地道的汉语翻译,即:原语言为英语,目标语言为汉语,同学们一定要清楚明白英、汉语言差异,诸如汉语习惯用主动,英语习惯被动;汉语是动态语言善用动词词组,英语是静态语言善用介词词组和名词词组;汉语习惯用简短句子,英语习惯用复杂句等等,针对这些语言特点我们都要铭记于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信”、“达”、“雅”。
考研翻译技巧如何准确把握文章意思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字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对于考研翻译考试来说,准确把握文章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考研翻译技巧,帮助考生在考试中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文章。
一、加强词汇积累词汇是翻译的基础,扎实的词汇积累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章。
平时要多读英文原版的书籍、文章,积累各类主题的词汇。
可以使用词汇卡片或者电子记事本等方式整理和复习,确保词汇的牢固掌握。
二、尽量不要逐字逐句翻译翻译不应该只是简单的逐字逐句替换,而是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即根据上下文来翻译。
考生应该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意思,而不是逐词逐句进行翻译。
三、注意语法和语序在翻译过程中,考生需要注意语法和语序的准确性。
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规则和语序有所差异,考生应该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进行调整。
同时,要注意翻译后句子的流畅度和自然度,使译文更易读。
四、把握上下文在翻译文章时,要注重理解文章的上下文,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翻译。
有些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所以要根据上下文来准确选择译文。
同时,要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翻译的连贯性。
五、保留作者的风格和语气在翻译文章时,要尽量保留作者的风格和语气,使译文更贴近原文。
有些作者可能喜欢使用一些特定的词汇、句式或者修辞手法,考生应该通过理解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来准确翻译。
这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分析和理解。
六、注重细节在翻译文章时,要注重细节的表达。
文章中的细节可能包含着作者的意图和观点,考生需要细致入微地理解和翻译这些细节。
同时,还要注意对专有名词、数字、时间等具体内容的准确翻译,避免因为细节错误导致整个译文的偏差。
总结准确把握文章意思是考研翻译的关键,考生可以通过加强词汇积累、避免逐字逐句翻译、注意语法和语序、把握上下文、保留作者的风格和语气以及注重细节等技巧来提高翻译准确性。
考研英语翻译得高分的技巧考研英语翻译得高分的技巧在准备考研的考试时,想要在翻译上得到高分就必须掌握好技巧。
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英语翻译得高分的方法,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英语翻译技巧:代词指代法简要总结一下其重要性:首先,不弄清代词(尤其是位于主要成分的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则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的意思。
其次,不准确的翻译出代词所指代的对象往往会导致扣分,因为代词指代也是考研翻译的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认识到,虽然有些代词指代对象出现在划线句子中,很容易予以还原,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代词都需要返回上文对应的名词、短语或句子,因此需要费一番工夫。
下面从两个方面加以简要解析。
首先,当代词出现在主要成分位置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寻找指代内容。
They are the possessions of the autonomous (self-governing) man of traditional theory , and they are essential to practices in which a person is held responsible for his conduct and given credit for his achievements . (2002, 64)这个例句中的两个his都是本句中a person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这一点毋庸置疑,翻译时只要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保证语句通顺即可。
而这两个they分别是and连接的两个并列分句的主语,属于整句话的主要成分,因此有必要还原。
而其指代的对象应该去上文去寻找。
前文提到“ It will not solve our problem , however , until it replaces traditional prescientific views , and these are strongly entrenched . Freedom and dignity illustrate the difficulty,......” ,其大体意思是:“然而,除非行为技术取代科学出现之前已形成的传统观念,否则它无法解决我们的问题,而这些传统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考研英语翻译技巧:如何理顺代词的“纹
络”?
在考研英语的各类题型中,代词似乎随处可见,尤其是在翻译题中,一旦对于代词具体指代的对象理解不准,就会落入出题人的“陷阱”成为失分的重地,着实让各位小伙伴头疼。
那么应该怎样去理顺代词的“纹络”呢?今天结合代词中容易失误的点谈谈代词的译法。
一、人称代词的译法
人称代词的翻译相对而言难度不大,只要找准提示点,如性别、位置,联系前后文,就能大概找出对应的对象。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英语代词不能一概译成对应的汉语代词,尤其是周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能指代的对象时,否则会造成误解,让读者不知所云。
例1:Nevertheless, such methods can be extremely useful when they are properly applied。
译句:然而,这类方法只要应用得当便十分有用。
例2:The only way an individual can receive the benefits from a private good is by paying for it; there are no effects on others, and it is possible to separate payers from non-payers。
译句:个人通过个人物品获利的唯一途径是付费购买;这并不影响他人,谁付了费、谁没有付费区分得开。
分析:例1中如果一见到“they”便亟不可待地翻译成“然而,当他们运用得当时,这类方法可以是极其有用的”主客体就完全颠倒了,即使是译为“它们”,也是指代不明,称不上是正确的译文。
例2原句中出现了两个it,但指代的对象截然不同,前者指的是个人物品,后者是形式主语的标志,指的是“区分付费者和未付费者”。
二、指示代词的译法
翻译指示代词时,最忌讳译者不加分析,翻译成“这”“那”,混淆两个可能的指代对象,务必弄清是指代某物、前面或后面的句子还是句中某一语法成分。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认真阅读上下文,分析语意成分和语法功能,认真对待。
例1:We should always keep this in mind。
译句:我们要把这一点牢记心中。
例2:I caught a bad cold; that’s why I didn’t come。
译句:我得了重感冒,这就是我没来的原因。
分析:翻译例1中“this”时采用“增添”策略,译为“这点”,使句意表达更为明确。
例2中出现了“that”一词,但不能死板的译为“那”,因为在汉语中“那”没有后指功能而“这”却有。
因此在翻译时不仅要分析代词的语意,还要分析其语法功能。
三、不定代词“one”的译法
one的用法很灵活,可理解为数词、泛指、同类名词的重复或+the/限定词表特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While there are almost as many definitions of history as there are historians, modern practice most closely conforms to one that sees history as the attempt to recreate and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st。
译句:几乎每个历史学家对史学都有自己的界定,但现代史学家的实践最趋向于认为历史学是试图重现过去的重大史实并对其作出解释。
分析:这里one = a definition of history,是上文同类名词的重复,需要注意单复数的一致。
若用人称代词指代,则必须用they或them来指代上文中definitions of history这一复数形式。
不论遇到哪种代词的翻译,都要灵活地还原出其在文中指代的意义,具体分析其语法功能,才能做出忠实的翻译。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
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
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
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
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
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
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
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
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
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
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
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