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川内单招测试语文题
- 格式:doc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12
四川历年单招试题语文及答案四川历年单招试题语文及答案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阅读理解、文言文翻译、现代文阅读、作文等。
以下是一些模拟试题及答案的示例:# 阅读理解题例题: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故乡》鲁迅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问题:1. 文章中提到的“故乡”具有怎样的特点?2. 作者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答案:1. 文章中的“故乡”具有荒凉、萧索的特点,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给人一种没有活气的感觉。
2. 作者对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对故乡的怀念,又有对故乡现状的悲凉和失望。
# 文言文翻译题例题: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经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 现代文阅读题例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我的母亲》冰心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对我的爱是深沉的。
在我小时候,她总是用她那粗糙的手抚摸我的脸,用她那温暖的话语安慰我。
每当我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我的人。
问题:1. 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 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答案:1. 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对作者的爱是深沉的,总是用她那粗糙的手和温暖的话语来表达对作者的爱。
2. 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是深厚的,充满了感激和敬爱。
# 作文题例题: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范文: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
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用知识和爱心拯救生命,帮助病人摆脱病痛。
从小,我就对医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今年四川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矜持(jīn chí)B. 逶迤(yí yí)C. 饕餮(tāo tiè)D. 徜徉(cháng yáng)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他善于观察,总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让人读后受益非浅。
D. 他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真是名副其实。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小有名气,真是后生可畏。
D. 他做事雷厉风行,真是马到成功。
答案:A4.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超出了预期。
B. 他不仅超出了预期,而且完成了任务。
C. 他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超出了预期。
D. 他不仅超出了预期,而且完成了任务。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语法结构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B.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读。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读。
答案:C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震耳欲聋。
B.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震耳欲聋。
C.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震耳欲聋。
D.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震耳欲聋。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A. 他非常勤奋,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的。
B. 他非常勤奋,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达教室。
C. 他非常勤奋,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教室。
D. 他非常勤奋,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达教室。
答案:A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答案:D9.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符合逻辑的一项是:A. 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四川往年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四川单招考试,即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是针对中职生和高中毕业生的一种招生方式。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四川往年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徇私舞弊B. 急中生智C. 明查暗访D. 一愁莫展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今天的会议。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鸟,在蓝天上自由飞翔。
B. 他的心情像天气一样变化无常。
C. 她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人心。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答案:D4-20. (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请写出《诗经》中的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
”答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的人生态度。
答案:超然物外。
3-10. (略)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略)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5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回答)2. 作者通过哪些论据来支持中心论点?(10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回答)3. 文章中提到的“坚持”一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回答)4.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对“成功”的理解是什么?(10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回答)四、作文(共40分)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题目:如何看待“网络暴力”现象要求:1. 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 从多个角度分析“网络暴力”现象。
3. 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范文:(略)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四川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1、下列哪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不懈努力最为贴切?
A. 卧薪尝胆
B. 悬梁刺股
C. 指鹿为马
D. 画蛇添足
(答案)B
2、在古文中,“之”字常有多种用法,下列句子中“之”作为代词使用的是:
A. 学而时习之
B. 吾欲之南海
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答案)A
3、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盘(罗盘)
(答案)D(注:罗盘虽为重要发明,但不属于“四大发明”之列)
4、下列哪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A.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案)D
5、下列哪个词语与“春天”的季节特征最为相关?
A. 蝉鸣
B. 桃红柳绿
C. 桂花飘香
D. 银装素裹
(答案)B
6、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封神演义》
(答案)D
7、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战国时期的人物相关,且表达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
A. 亡羊补牢
B. 负荆请罪
C. 刻舟求剑
D. 井底之蛙
(答案)B
8、下列哪项不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等级或名称?
A. 进士
B. 举人
C. 秀才
D. 状元郎(仅指称号,非考试等级)
(答案)D(注:状元是进士中的第一名,但作为“状元郎”更多是指称号,而非一个独立的考试等级)。
2024年单招考试真题卷四川语文单项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踯躅(zhí)B. 恣睢(zì)亵渎(duó)C. 阴霾(mái)襁褓(qiǎng)D. 拮据(jū)慰藉(jiè)答案:D单项选择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骄健廖廓惊惶失措B. 寒喧诘责顾名思义C. 踌躇蹒跚锐不可挡D. 诬蔑狼藉抑扬顿挫答案:D单项选择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太世故了,一点也不会逢场作戏。
B.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 这家酒店装修十分豪华,真正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D. 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答案:B单项选择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问题。
B. 我们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C. 是否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是学好知识的关键。
D. 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答案:C单项选择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 我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买礼物。
C.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答案:A单项选择题: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话像一股暖流流进人们的心田。
B. 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这样做吗?C. 他急忙迎上去,那只狗就像从地狱里出来的恶魔一样,狠狠地咬住了他。
D. 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答案:B单项选择题: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瑕疵(xī)戛然而止(jiá)犄角(jī)B. 迸裂(bèng)矫揉造作(jiǎo)赧然(nǎn)C. 踌躇(chú)觥筹交错(gōu)编纂(zuǎn)D. 怄气(òu)脍炙人口(kuài)濒临(bīn)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天的成都,是一个气候宜人、景色优美的季节。
B. 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伴随交通事故一起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C. 通过开展“无烟日”活动,市民们进一步认识到吸烟的危害。
D. 能否养成阅读的习惯,是一个人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B. 曹雪芹—《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C. 杜甫—《春望》—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D. 老舍—《骆驼祥子》—北京人力车夫的生活缩影下列对古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厚情谊。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作者愿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壮志豪情。
D. “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美好的样子。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位年轻的教授在学术上见解独到,常常能发人深省。
B. 春天到了,公园里花团锦簇,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赏。
C. 这篇新闻报道的内容空穴来风,缺乏事实依据。
D. 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观众看后无不叹为观止。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秋天到了,树叶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好像蝴蝶在空中飞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2024年单招考试真题卷语文四川
一、下列哪个成语与“刻舟求剑”的寓意最为相近?
A. 守株待兔
B. 亡羊补牢
C. 画蛇添足
D. 滥竽充数
(答案)A
二、以下哪句诗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答案)B
三、下列哪个词语不是用来形容人物性格的?
A. 豁达
B. 狡黠
C. 葳蕤
D. 憨厚
(答案)C
四、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散文集?
A. 《呐喊》
B. 《朝花夕拾》
C. 《子夜》
D. 《骆驼祥子》
(答案)B
五、下列哪个字在古汉语中常用来表示“我”的意思?
A. 汝
B. 卿
C. 余
D. 彼
(答案)C
六、以下哪句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A.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答案)C(注:虽为边塞诗,但此句以春花喻雪,展现出春天般的生机,故在此情境下选作春天景色的描述)
七、下列哪个成语与“半途而废”意思相反?
A. 持之以恒
B. 前功尽弃
C. 一曝十寒
D. 三心二意
(答案)A
八、以下哪部作品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A. 《儒林外史》
B. 《聊斋志异》
C. 《水浒传》
D. 《镜花缘》
(答案)C。
语言得体1.学校新建一座亭子,想要悬挂一幅楹联,以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志存高远,你认为合适的一联是()A.事到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B.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C.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D.读书作文,我用我法;莳花种竹,吾爱吾庐【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对联含义、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意思是人只要有知足之心,心情才会时常保持舒畅,没有太多要的东西,也便不会被世事羁绊,所以品德必然高尚。
对联强调知足高品,不适合鼓励学生。
B.意思是无事时以悠闲自得为乐,时常以静心读书自娱。
对联强调闲适静心,不适合鼓励学生。
C.意思是鼓励乘风破浪,能够甘心面壁读十年的书。
是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志存高远。
D.意思是读书作文有自己的心得,种植花竹,我爱自己的居所。
对联适合挂在书房。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对联含义、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理解诗句意思,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分析判断其包含的传统习俗。
平时需要注意积累一些关于传统习俗的知识。
2.下面几个情境中,语言表述得体、准确的一项是()A.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管教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小说《天龙八部》)B.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来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C.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某网站体育消息)D.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答案】A【解析】【分析】A项,“令千金”表示对对方女儿的敬称;句中用于萧峰对段正淳说段正淳的女儿阿紫,使用正确。
B项,“忝列”是一个谦辞,指自己有愧于列在其中;句中用于评论汉献帝,使用错误,“忝列”应改为“名列”。
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封神演义》(正确答案)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岑参(正确答案)
下列成语中,与“亡羊补牢”寓意相近的是?
A. 画蛇添足
B. 刻舟求剑
C. 未雨绸缪(正确答案)
D. 掩耳盗铃
下列哪部作品是巴金的作品?
A. 《子夜》
B. 《骆驼祥子》
C. 《家》(正确答案)
D. 《边城》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形容人勤奋好学的?
A. 悬梁刺股
B. 凿壁偷光
C. 玩世不恭(正确答案)
D. 囊萤映雪
下列哪句诗出自杜甫的《春望》?
A. 国破山河在(正确答案)
B. 独在异乡为异客
C. 劝君更尽一杯酒
D.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下列哪个字不是多音字?
A. 和
B. 差
C. 乘
D. 乙(正确答案)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小说集?
A. 《朝花夕拾》
B. 《呐喊》(正确答案)
C. 《野草》
D. 《阿Q正传》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 他跑得很快,像一阵风一样。
(正确答案)
B. 他今天很高兴,笑得合不拢嘴。
C. 这个问题真难,我头都大了。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不为所动。
历年川内单招测试语文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语文单项选择(共4小题,计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纤.细翩跹.信笺.歼.灭草菅.人命B.渎.职赎.罪案牍.牛犊.穷兵黩.武C.对峙.款识.挚.友滞.后栉.风沐雨D.辅弼.媲.美譬.喻庇.护刚愎.自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装订节骨眼见危授命叨陪鲤对B.亲睐照相机声名雀起涣然冰释C.国粹坐上客关怀备至揠苗助长D.诛连舶来品攻城掠地溯流而上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B. 孔繁森的名字已家喻户晓,对大家都不陌生C. 日子长了,老王一家对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
D. 无论老师和学生,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 关于李自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真实的事情未必尽都被众人知道,而哄传的故事未必不含虚构的、添枝加叶的地方。
C. 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D.在婚礼上,本来巧舌如簧的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工业化时代,学校的模式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
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
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在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在2013年的春节,你要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回到20年前骑半个小时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的年代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这78分背后的因素考虑进去: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把它们和78分联系在一起,这就成了“数据”。
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就有非结构化、分布式、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
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于集中在在线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个科技让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演的自动吃饭机,多媒体时代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游戏。
在线教育本身很难改变学习,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由在线教育引发的教育由数字支撑到数据支撑变化(教育环境,实验场景, 时空变化,学习变化,教育管理变化等等),确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的巨大金矿。
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决策,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东西,在云、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
教育将继经济学之后,不再是一个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和道德良心的学科,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目前的经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与机器的主流社会关系也逐渐转向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
若干年后的社会的竞争是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的,然而我们的教育还围绕着减少犯错和标准化的魔咒。
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人才培养和个性化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的培养方式。
这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的模式。
5.下列关于大数据教育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标准化地培养人才,导致人才的个性和创新性不足,这样的弊端直接催生了大数据教育。
B.大数据教育的特点是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
C.以数据支撑为标志的大数据教育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社会效益,但不少人没有对它给予应有的关注。
D.大数据教育将不再是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而会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的第二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6.下列不属于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的一项是()A.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等由数据支撑。
B.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他们与家长,社区交流的大量信息得以处理为数据,可以丰富教育资源。
C.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传送到教育发展滞后的学校,学生们在校即可同步学习,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
D.累积足够的学生个体信息并据此对学生进行个体化辅导,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每个人的进步与成功。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数据教育”中的“数据”不是孤立的“数字”,而是对数字及其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处理所形成的“数据”。
B.大数据教育时代,随着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情感交流和思想教育将会出现新的情况。
C.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培养的少犯错和标准化的人才,难以适应后工业化大数据时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D.大数据教育由网络完成标准化教育,而学校主要承担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工作,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21分,完成8—12题)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
父秘,为偏将军,镇陇西。
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
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
稍迁公车司马令,除鄱阳内史。
大修庠序,广招学徒,移告属县曰:“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众善者也。
情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善积则习与性成。
唐虞之时,皆比屋而可封,及其废也,而云可诛,岂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汉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训,废而莫修。
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熙兆庶,咸休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广开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
”乃具为条制。
于是至者七百余人。
溥乃作诰以奖训之,曰: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此大成之业,立德之基也。
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故始学者不好也。
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闻所不闻,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己,至道之入神也。
故学之染人,甚于丹青。
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
学亦有质,孝悌忠信是也。
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
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
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
斯非其效乎!今诸生口诵圣人之典,体闲庠序之训,比及三年,可以小成。
而令名宣流,雅誉日新,朋友钦而乐之,朝士敬而叹之。
于是州府交命,择官而仕,不亦美乎!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使杨、班韬笔,仲舒结舌,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
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惯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溥为政严而不猛,风化大行,有白乌集于郡庭。
注《春秋》经、传,撰《江表传》及文章诗赋数十篇。
(节选自《晋书〃虞溥传》)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汉氏失御.御:控制。
B.未见久学而渝.者也渝:违背。
C.夫工人之染.染:着色。
D.朝士敬而叹.之叹:赞叹。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岂非化以.成俗始以.强壮出B.成休息乎.太和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C.甚于.丹青善假于物也D.朋友钦而.乐之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2)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
11.第Ⅰ卷文言文中,王筠是怎样学习的?请简要概括。
(5分)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划9处)(4分)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四、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8分)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3.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
(3分)⑵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4小题)(4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孟子·告子下》)(2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4),把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五、(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太湖碎锦范烟桥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
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
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
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
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
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
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
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
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
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
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
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
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
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
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
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
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
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