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力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2
物理初三人教新资料12.4力教案力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力的相互作用,指的是(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所产生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理解它的关键确实是要让学生亲身感受力的存在,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
学生差不多学过物质,本节课的内容确实是在此基础上反正的,他还与以后的功,以及各种力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并有基础性的作用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
教学重点是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解决重点是力的作用效果。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明白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明白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分析(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确实是指学生能通过生活的实践能感受到力的存在而且意识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2)明白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人推墙等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明白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指的是通过脚踢球,挤压物体发生形变等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的形状。
【三】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这是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作用一系列相关的内容产生这一问题的缘故是因为涉及到的生活层面特别广,尽管知识点都浅显易懂,但学生特别难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加以精辟的解释,容易在层出不穷的知识点中把握不住重点,迷失方向。
要解决这一问题,确实是要让学生多举例然后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发明规律。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1、试验器材演示: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一个蹄形磁铁、大头针、两根弹簧、篮球、小钢球、微小形变演示仪【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生活动:提出问题:“神州五号”火箭什么原因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力”那个字。
课题:12.4力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用品:塑料尺气球弹簧轮滑鞋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入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思考,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力。
如: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受到力或付出力.人们用“力拔山兮气盖世”来形容楚霸王项羽的力气大,也用“手无缚鸡之力”来描绘文弱书生.生活有哪些常见的与力有关的现象?力看不见,它不是一个物体,我们不能通过观察直接认识。
我们都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1.探究活动一:对刻度尺、充气的气球和弹簧施力,观察力产生的效果,归纳出: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
2.探究活动二:观察穿轮滑鞋的同学被牵引的情景,分析讨论力还能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归纳得出: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1.探究活动三:探究哪些因素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实验对刻度尺施加大小不同、方向不同、作用点不同的力,观察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是否不同,归纳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介绍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单位和单位符号。
四、力的示意图对照课本插图介绍力的示意图,简介画法,练习对各种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
五、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列举实例分析并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介绍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
2.探究活动四:体验双手击掌,讨论分析现象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观察穿轮滑鞋的同学推墙的场景,讨论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纳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师补充介绍相互作用力。
六、课堂小结:略七、布置作业:课后作业同步训练八、板书计划:12.4 力(force)一、力的作用效果二、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被称为力的三要素。
《§12.4 力》教学设计附页:课后作业:C组:1、力是。
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为_______。
图3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力(填“能”或“不能”)。
3、力的、、都会影响,把他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4、力的作用效果:(1);(2)。
5、如图3所示是某小组同学所做的两个小实验,其中在研究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______图,研究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______图。
6、小明用手拍了一下小红,小明、小红都感到疼,这说明__ ____,使小明感觉疼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 ___.B组:1、用手拍桌子,手会感到痛,这是因为,用力越大,手越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2、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A、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B、将铅球从手里抛出去C、用手拉橡皮筋,觉得橡皮筋也拉手D、跳高时脚用力向下蹬地,人就向上跳起3、“大头针被吸引到磁铁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而大头针不会吸引磁铁B、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C、大头针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D、磁铁吸引大头针后将会发生形变A组:1、下列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A.运动的汽车减速行驶B.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C.停在车站内的火车D.在空中飞行的足球2、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在圆形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玩具火车B、“神州七号”飞船腾空而起C、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D、张辉从滑梯上沿直线匀速滑下3、在水中划船,使船前进的力是A、人对船的推力B、船桨对水的推力C、水对浆的推力D、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第四节力导学案姓名东关回中初三物理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前延伸:1、力可以使物体 ,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2、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托起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牛。
3、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4、物理学中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末端的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表示力的大小。
5、力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课内探究:认真阅读课本41-41页“力的作用效果”部分,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图4-2甲图说明力能,乙图说明力能,丙图说明知识点一: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点,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2、仔细阅读课本42-43页“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及力的示意图知识点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同学们举例说明力的其中一个要素不同,作用效果不同的实例。
知识点三:物理学中常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力的示意图)3、请同学们用手使劲拍桌子,你的手会感到痛,请你分析:手拍桌子的力:施加了力,受到了力,手痛是因为手受到了力:施加了力,受到了力。
知识点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一定在受力,即一个物体即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讨论:1、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达标自查1、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为。
2、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帮他把实验结果填在空格中。
(1)小明首先将小钢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磁体靠近小钢球时,看见小钢球向磁体运动;然后让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时,小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静海实验中学导学案年级:九年级学科:物理主备:崔满林审核:九年级物理组课题:力课型:授新课【导学目标】:物理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存在由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否同时存在决定。
【导学重点】1、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也是成对出现的;且具有同时性。
2、力的三要素中的任一要素都能决定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学法提示】由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存在,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方式感知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大小的影响,用手给桌面一个拍打力但感到自己的手疼这一实验来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学生阅读课文P41---43,完成下列内容:1、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2、力的作用效果是、。
3、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4、力的示意图是用一根带的线段表示力;在物体上沿着的方向画一条,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5、力的图示:用一跟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个要素都明确表示出来的方法。
画力的图示前必须要先确定一段标准线段长度表示一定的力。
6、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
7、力既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例:,又可以发生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例:。
8、有一个力存在必然同时存在两个物体,即物体和物体。
9、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也受到两一个物体对他施加的反方向的力的作用,我可以举例说明:二、问题精讲1、人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向前进,请从力学角度进行分析?2、小华在湖边的小船上玩,突然一阵狂风吹来,小船被吹离湖边几米远,此时,小华发现船的锚绳在船上,船上还有一块木板,小华能用什么方法使小船靠岸呢?三、练习反馈1、人推车时,是和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2、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为。
3、力的、、称为力的三要素,这三要素都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第四节力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包括的知识点有三个,第一个是力的作用效果,第二个是力有三要素,第三个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一点的现象很普遍,以学生很熟悉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基础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力的三要素是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引出的,可以通过很多的例子来说明,第三点是一个探究活动。
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业得出结论。
六、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让学生观看图片或者放映力的作用效果课件和力和运动的课件。
回答教材上想想做做的问题。
观看图片或课件,总结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
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因此,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
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
化
举手发言
七、板书设计
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force)
力的单位:牛顿(newton)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2.4、力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重点难点】1.重点是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2.难点是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是相互的。
【导学指导】1.力的作用效果和单位(1) 看课本图12.4-1所示的实验和课本图12.4-2甲、乙、丙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2) 阅读课本42页1—3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概括为两个: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
2.力的三要素阅读课本42页第4—5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和有关。
它们叫力的三要素。
3.力的图示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请同学们看课本第43页图12.4-4,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坐的船也被推开了。
(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开了。
说明推船的人同时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开时连同他坐的船也被推开。
)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这说明。
【课堂练习】完成课本4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5题【要点归纳】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拓展训练】1.人推车时,是和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力“力”预习导学案一、预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
3.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4. 知道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二、预习内容:(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第41页-43页的相关内容,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请将你的答案写在题目下面的空白处,并保证在20分钟之内独立完成。
)1、力有哪两个作用效果?分别举例说明。
2. 请你总结物理量“力”的基本项目:概念:力符号:单位3.力的三要素指什么?它们为什么被称为三要素?分别举例说明。
4.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在用水平向右、大小为10N的力推箱子,请画出箱子受到的推力示意图。
并归纳做力的示意图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5.举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三、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每人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课内探究导学案一、明确学习目标:(请四人一组交流“预习导学案”中的问题,将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在小组内汇总起来,写到黑板上)二、自主研修,合作探究:探究一:力作用效果(学习要求:请同学们利用桌子上提供的器材,分别设计力的作用效果实验,将你的实验方法写在下面的空白处,比比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想到的方法最多。
)小组内讨论分析:1、你们的实验中哪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2、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探究二:力的三要素(学习要求: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器材和物体,分别设计力的大小、方向、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实验,将你实验方法写在下面的空白处,比比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想到的方法最多。
)探究三:力的示意图(学习要求:先独立完成下列各题,然后小组你讨论,总结画力的示意图时的基本要领。
)作出下图甲中锤子对钉子的压力示意图。
画出乙图中同学对箱子的水平向右、大小为10N的推力示意图。
总结基本要领:探究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习要求: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器材和物体,设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将你实验方法写在下面的空白处,比比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想到的方法最多。
12.4 力
主备:罗建霞姓名:班别:
【学习目标】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会画力的示意图。
一、学习过程:【预习】书本41-42页
知识点1:力的含义
左手拍右手
人推车
起重机吊货物
运动员举杠铃
1、力的含义:。
2、两个物体分别被称为;、。
思考: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吗?
3、力的符号:,单位及符号:。
4、1N的力大约有多大?。
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
1、投球手把静止的棒球投掷出去;棒球被接球手接住;接球手将棒球击出。
这说
明:。
2、弓的形状改变;竿子的形状改变;球的形状改变。
这说明:。
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
1、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得越远。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2、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3、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门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
这说明力的
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因此,我们把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
1、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力的作用点。
例:一只吊灯挂在天花板,请在图中画出吊灯受重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5:从生活中的经验可知道,用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水桶也同时向下拉手;用脚
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疼;同时看课本图12.4—4和5,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说明:物体
间。
1
2
注:施力物体作用于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反作用于施力物体,且相互的两个作用力大小相等。
【当堂检测】
1. 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______ _ 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网拍击球过程中,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表明力还使物体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请画出地面受到重物的压力的力的示意图
3、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
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4、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 )
A 、一头小牛
B 、一块砖
C 、九年级物理课本
D 、两枚1元硬币
5、两只鸡蛋相碰,只碰坏其中一只,有人说是因为被碰坏的这只鸡蛋的力大些,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课后练习】
1、小明用100N 的力推墙壁,请画出该推力的示意图b:
2、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0斜向右上方的拉力,请作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c 。
3、如图d 所示.是放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条形磁铁。
请作出右侧条形磁铁所受到的磁力示意图。
4、如图e 所示,是小明在足球场上一个精彩的头球动作,他把一个迎面而来的足球顶了回去。
请你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磁针可以吸引铁钉,铁钉 (选填“能”或“不能”)吸引小
磁针,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c 图
b 图 d
图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