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M演变及应用专题】01 市场认知
- 格式:pdf
- 大小:575.32 KB
- 文档页数:7
主数据管理(MDM)应用指南主数据管理(MDM)应用指南随着业务发展以及监管的需要,企业对主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一致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主数据管理(Master Data Management ,MDM)也应运而生,它是指一组约束和方法用来保证一个企业内主题域和系统内相关数据和跨主题域和系统的相关数据的实时性、含义和质量。
本次的技术手册对主数据管理(MDM)进行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介绍,从基本定义概念,到实施主数据管理的最佳实践,我们将带您领略更多MDM的知识。
主数据管理基础知识简单而言,主数据管理(MDM)是公司权衡和重用常见、和准确业务数据的一种全面的方法。
不管你是否考虑实现新的MDM系统还是评估可能的工具和软件来帮助你目前的数据管理和数据整合主动性,了解基础的知识都是十分必要的。
主数据管理详解(一)主数据管理详解(二)主数据管理详解(三)最常见的13种主数据管理(MDM)词汇和定义主数据管理最佳实践在考虑像主数据管理(MDM,Master Data Management)这样的学科时,寻找已经经历过或做过主数据管理的过来人咨询是唯一自然的途径。
因此在本部分中,我们将请相关人员讲述主数据管理的最佳实践。
主数据管理(MDM)的七个最佳实践(上)主数据管理(MDM)的七个最佳实践(下)SQL Server 2008 R2:主数据服务Master Data Services,也称为 MDS,是 SQL Server 2008 R2 增加的关键商业智能特性之一。
Master Data Services 的基本目标是为企业信息提供单个权威来源。
然后这个信息可以被其它应用和数据使用,这样您的环境中每一个应用便都是使用相同信息的同一份权威副本。
SQL Server 2008 R2最新功能:主数据服务Master Data Services的潜在问题主数据服务的相关业务案例Master Data Services存在可提升的空间Master Data Services 入门:配置MDSMaster Data Services 入门:创建数据模型Master Data Services进阶指导:加载数据Master Data Services进阶指导:处理和验证数据MDM专家指导利用现有的数据质量工具,你也许可以进行数据标准化的工作,但是数据质量工具不可能满足所有MDM项目的需求。
主数据管理(MDM)的成熟度MDM全写Master Data Management,翻译为主数据管理或元数据管理。
什么是MDM企业主数据是用来描述企业核心业务实体的数据,比如客户、合作伙伴、员工、产品、物料单、账户等;它是具有高业务价值的、可以在企业内跨越各个业务部门被重复使用的数据,并且存在于多个异构的应用系统中.主数据和主数据管理的概念企业主数据可以包括很多方面,除了常见的客户主数据之外,不同行业的客户还可能拥有其他各种类型的主数据,例如:对于电信行业客户而言,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各种服务可以形成其产品主数据;对于航空业客户而言,航线、航班是其企业主数据的一种。
对于某一个企业的不同业务部门,其主数据也不同,例如市场销售部门关心客户信息,产品研发部门关心产品编号、产品分类等产品信息,人事部门关心员工机构,部门层次关系等信息。
数据管理的范畴和主数据管理的概念如图所示,企业数据管理的内容及范畴通常包括交易数据、主数据以及元数据。
●交易数据:用于纪录业务事件,如客户的订单,投诉记录,客服申请等,它往往用于描述在某一个时间点上业务系统发生的行为。
●主数据:主数据则定义企业核心业务对象,如客户、产品、地址等,与交易流水信息不同,主数据一旦被记录到数据库中,需要经常对其进行维护,从而确保其时效性和准确性;主数据还包括关系数据,用以描述主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客户与产品的关系、产品与地域的关系、客户与客户的关系、产品与产品的关系等.元数据:即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以描述数据类型、数据定义、约束、数据关系、数据所处的系统等信息。
主数据管理是指一整套的用于生成和维护企业主数据的规范、技术和方案,以保证主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 The set of disciplines, technologies, and solutions used to create and maintain consistent,complete, contextual and accurate business data for all stakeholders (users, applications, data warehouses, processes, companies, trading partners, customers, etc。
为什么说2015,必将成为MDM的爆发年之二:产品演进伴随着企业移动管理的发展以及技术的演进,MDM的反正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2007-2012设备驱动管理阶段。
MDM可交付库存管理,设备状态监测,和桌面帮助支持。
在设备层有丰富的安全策略例如预防为认证者访问设备和数据、网络数据传输控制,特别是公网与企业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基础的安全功能例如强制密码认证,远程锁定,远程擦除等。
这个时期移动设备管理及移动安全管理厂商在该领域内占主导地位。
该时期的管理重点是设备,不是应用,也不是数据。
在某些情况下,安全厂商和设备管理厂商会合作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2、2011-2012应用管理和沙箱机制出现。
MDM厂商提供针对大批量已部署的应用的集中管理、空中升级技术、以及证书支持。
MAM厂商也进入了移动管理领域,专注于企业应用超市机器对应用的管理、添加、配置、升级、删除等操作。
MAM厂商没有提供更多的设备管理相关的功能,但是MDM厂商则尝试提供应用管理类的产品。
该时期移动管理行业的重点转向了如何保证企业员工安全地使用企业数据和企业应用。
虚拟化厂商和MAM厂商提供的安全解决方案是建立在沙箱、容器的模式上,隔离管理企业的数据,不用关心员工使用的是否是个人设备。
随着移动应用管理提供商对EMM管理重要性的理解,市场上的合作或收购动作也在加速,以便向企业提供完整的EMM解决方案。
3、2013年起,企业从MDM的管理需求转向整个移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而EMM 作为整体解决方案备受企业的关注,也成为了供应商们下一个发展的方向。
EMM专注于提供与内容相关的管理属性,例如位置、角色、时间、以及内容的类型等。
安全策略将覆盖应用程序的每一个环节。
企业会根据管理现有移动业务的需求,根据功能来选择EMM,有些企业是因为跨平台的应用而选择,而一些企业则是为了监控各种应用而选第1页共8页择。
无线局域网提供商也进入这个市场,将网络内容链接到应用管理中。
埃森哲有关主数据管理(MDM)的案例研究今天我们将展示和分享的是从两个行业分别拮取的成功经验:一个是从高科技产业;另一个则是从财务的角度。
1.、高科技类行业:该行业的主数据研发始于2004年,未运行前,数据质量低下导致以下几方面的损失:1 市场和销售时机的数据遗失和不完整2 市场部的直接的支出巨大3 由于系统支持技术延时、不及时导致损失大量客户4 由于运输中发生的错误而引起的运行费用的增加5 由于客户联系信息不完整而导致的直接和交叉销售的低效(联系信息诸如:职务,联系邮件和电话等)6 由于数据分析不完善而引起的战略和战术上的失效决策7 对客户的过分推销或缺乏推销在运行主数据管理系统之后,在各个系统中数据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它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效益如下:1 极大增强了销售的效率2 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从而保留了客户数量3 由于运行机制的效率提高而增加了营业收入(由于客户数据如电话地址进行了完整的校验,错误数据得以清除,确保了准确的联系方式,使其能低成本高效运行)4 增强了有效的沟通5 增强了管理的高效性6 增强了运行机构的高效性7 对客户更精确准确的分析8 更多更好的进行交叉和直接销售机会ROI: U.S. database from 40% to less than 10%, a correction that created a savings of $200,0002 财务方面:该行业的主数据研发始于2008年,未运行前,数据质量低下导致以下几方面的损失:1 多个源系统中的数据标准低下例如:不规范企业的名称,一个企业有多种称呼,例如缩写IBM,或#$$,导致信息标准不一,数据混乱2 必填信息中的数据质量低下例如:客户的职务不清晰,称呼不统一,不能针对各类客户群体分类进行有效销售3 由于数据管控上缺失,使数据质量降低数据管控需要跟踪数据源,由专门的团队来不断修补错误或更新的信息和数据4 客户姓名和地址的重复例如:一客户的姓名在输入中发生错误,而该客户又购买了其他服务,系统中该客户其他的信息(地址电话等)就会发生重复。
为什么说2015,必将成为MDM的爆发年之三:舆论观点3.1MDM向EMM的演变势在必行3.2移动设备管理策略1.把公司与家划清界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很难区分哪里是办公室,哪里是家。
IT团队应该划分或隔离公司的数据,以为员工提供流畅的移动体验。
员工可能会使用同一个移动设备访问个人和公司数据,但在后端必须将两者明确区分。
如果员工离职,IT团队应该能够删除公司的数据。
如果员工丢失设备,IT团队删除设备上的所有数据。
2.保证可穿戴设备的安全在不久的将来,员工可能会广泛使用可穿戴设备。
例如一个销售人员在客户现场,使用智能手表联系公司领导,与了解产品最低的价格折扣,从而尽快签下订单。
这种情况下,就要求IT团队保证可穿戴设备的安全,确保数据不被他人获取。
未来的移动设备管理解决方案将能够为IT管理员提供可穿戴设备使用的准确地点、时间以及使用者。
3.集中管理所有资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桌面PC之间需要无缝连接,最大化提高工作效率。
IT团队可以从中央控制台连接到任何设备,跟踪分配人员的资产、管理数据访问和密码、创建用户或部门。
4.部署和扫描app若一位员工通过家庭网络下载一个公司禁止安装的app,当他进入公司网络时应立第1页共9页即休眠应用。
IT团队应该了解所有设备安装的应用,阻止某些应用,例如内置摄像功能的app。
还可以向公司所有移动设备或指定设置统一部署所需的应用。
5.从云端进行管理与公司数据存储在云端一样,移动设备管理操作也应该可以从云端进行。
云端管理允许IT团队从远程位置记录、锁定和管理设备。
6.防止病毒攻击移动终端很容易成为病毒攻击的目标。
企业IT团队应该实时监控设备、记录所有用户的行为。
当发现异常威胁行为时,第一时间产生告警通知。
自动更新病毒库,修复安全漏洞。
3.3企业移动化策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办公相关的术语也在不断增加。
从之前的MDM、MAD、MIM到现在的EMM:企业移动办公管理。
MDM-介绍二-主数据管理(MDM)的成熟度主数据管理(MDM)的成熟度根据主数据管理实施的复杂程度,参照Jill Dyche, Evan Levy 的观点大体可以把主数据管理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反映了主数据管理(MDM)的不同成熟度。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五个层次: Level 0 :没有实施任何主数据管理(MDM)在Level 0的情况下,意味着企业的各个应用之间没有任何的数据共享,整个企业没有数据定义元素存在。
比如,一个公司销售很多产品,对这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多个独立的系统来处理,各个系统独立处理产品数据并拥有自己独立的产品列表,各个系统之间不共享产品数据。
在Level 0,每个独立的应用负责管理和维护自己的关键数据(比如产品列表、客户信息等),各个系统间不共享这些信息,这些数据是不连通的。
Level 1 :提供列表不管公司大还是小,列表管理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式。
在公司内部,会通过手工的方式维护一个逻辑或物理的列表。
当各个异构的系统和用户需要某些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索取该列表了。
对于这个列表的维护,包括数据添加、删除、更新以及冲突处理,都是由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和会议进行处理的。
业务规则(Business Rules)是用来反映价值的一致性,当业务规则发生改变或者出现类似的情况时,这样高度手工管理的流程容易发生错误。
由于列表管理是通过手工管理的,其列表维护的质量取决于谁参加了变更管理流程,一旦某人缺席,将会影响列表的维护。
MDM Level 1比MDM Level 0的不同就是,各个部门虽然还是独立维护各自的关键数据,但会通过列表管理维护一个松散的主数据列表,能够向其他各个部门提供其需要的数据。
在MDM Level 1中,数据变更决定以及数据变更操作都是由人来决定的,因此,只有人完成数据变更决定后才会变更数据。
在实际情况中,虽然数据变更流程有严格的规定,但是由于缺乏集中的、基于规则的数据管理,当数据量比较大时,数据维护的成本会变的很高,效率也会很低。
2021年主数据管理(MDM)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2021-2025年全球及中国主数据管理(MDM)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报告编号:2272673中国产业调研网 .cir主数据管理(MDM)2021-2025年全球及中国主数据管理(MDM)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投资机会分析市场规模分析市场供需状况产业竞争格局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研究报告发展前景趋势行业政策法规重点企业分析行业宏观背景一份专业的主数据管理(MDM)行业研究报告(2021年主数据管理(MDM)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主数据管理(MDM)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主数据管理(MDM)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主数据管理(MDM)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主数据管理(MDM)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主数据管理(MDM)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了解更多,欢迎访问:中国产业调研网 ://.cir/主数据管理(MDM)2021-2025年全球及中国主数据管理(MDM)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 2021-2025年全球及中国主数据管理(MDM)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报告编号: 2272673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93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Email: kf@Cir 网上阅读: ://.cir/3/67/ZhuShuJuGuanLiMDMDeFaZhanQuShi.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为什么说2015,必将成为MDM的爆发年之一:市场认知1.1几个基本概念MDM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完整的移动设备生命周期管理。
从设备注册、激活、使用、淘汰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
具体能实现用户及设备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资产管理等功能。
MDM的主要价值是:价值体现一:安全“保护神”设备丢失或被盗情况下的处理。
移动管理可执行一系列操作,搜寻设备的位置、远程锁定设备、远程擦除设备上的数据、使手机发出警报音,确保在能够定位和检索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数据。
危险配置保护。
移动管理平台能强制设备设置密码,同时能在设备越狱后第一时间通知管理员。
违规拷贝的保护。
对SD存储卡具备数据加密功能。
恶意软件入侵的防御。
对企业应用商店进行安全扫面检测,在第一时间杜绝不安全的因素。
应用滥用。
设置应用的黑白名单,禁止部分应用安装和使用,保证终端的安全。
价值体现二:应用及文档分发“二传手”对于企业应用更新、消息、特定文档能一键下发到终端,并可设置文档的下载/预第1页共7页览权限。
价值体现三:资产管理“好管家”IT自动化框架的核心优势是审计与库存管理,而结合移动设备管理之后,用户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远程管理设备。
这部分功能包括有单一集成界面、详细设备信息、详细应用信息、根据请示更新设备信息、便捷的管理报告。
价值体现四:配置策略“好帮手”此管理允许管理员通过无线方式来规范和批量部署网络连接、网络安全和应用程序设置。
不再需要逐个手动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价值体现五:备份和恢复“好记星”对于需要确保最少停机时间和最大生产力的企业来说,业务连续性至关重要。
移动管理可以远程地将关键用户数据备份到具有自动恢复功能的中央储存器中。
价值体现六:通讯成本管控“好省心”可统计用户流量情况并告警,统计用户漫游与否状态并告警,保证企业的移动设备管理。
市场规模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伴随着企业对移动化需求的增长,企业移动设备管理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步的提高。
Gartner预计,移动设备管理软件市场的规模在2013年将达到16亿美元,高于2012年的7.84亿美元。
全球移动设备管理(MDM)市场的大增长趋势也带动了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张,虽然中国移动设备管理(MDM)市场刚刚起步,但预计2013年全年,国内移动设备管理(MDM)市场规模将突破1.5亿人民币。
其中移动安全占比约为10—20%,即为10—20亿元左右,而移动设备管理(MDM)在移动安全整体(包括硬件、软件、安全服务等)投入中约占10—15%,达到1.5亿元左第2页共7页右。
预计在未来3年中,移动设备管理(MDM)会稳定占有企业级移动安全市场15%左右的份额。
不过,也有行业内人士根据市场占有率分析,2013年国内MDM的市场份额不会超过1亿元。
但是,不可否认,国内企业级移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现有的管控系统带来的压力,为移动设备管理(MDM)提供了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1.2VDI与MDM错误的预测和宣传影响了IT预算IT市场分析公司在关于技术采用方面进行伟大的预测,引导技术供应商们为下一个热门技术投资,同时他们向企业大肆宣传,导致企业在这些新兴却又很快失去光芒的技术上过度花费。
软件公司Norskale的创始人兼虚拟桌面专家Pierre Marmignon在2014年峰会上将这个现象解释为技术周期。
他详述了过去对IT行业的若干预测,这些预测促进了虚拟桌面基础设施(VDI)和移动软件市场的发展并导致了企业IT预算的弱决策能力。
Marmignon在以’回到现实:人们对VDI、EMM、和BYOD等技术评价过高!大部分的桌面都是物理的是有原因的’为题的文章中说:“我看见许多的供应商热情地谈论VDI以及移动设备管理,但是我只看见了物理桌面,这是有原因的。
”……1.3技术话题:外国的月亮圆?谈MDM中西技术差异最近总有人说国内的MDM和国外MDM差距不大,两者功能半斤八两,实则不然,国内MDM厂商起步较晚,在技术上还无法与国外厂商相媲美,从黑莓时代国外就开始专注MDM技术研究,而国内厂商基本上都是在近两年开始,在技术的掌握上,以及接口的运用上尚存一定差距,所以国内MDM厂商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一定要认清自已的距离,修炼好自身内功才能在当前国产化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a)国际厂商之间的MDM功能差异不大,这是因为产品都开发了很多年,相对成熟,另外大家都是基于标准开发接口实现的,没有高不可攀的技术门槛。
比如:Apple第3页共7页提供了iOS MDM protocol,Google提供了Android Device Admin API;b)国内厂商MDM二三级功能元不够完善,国内MDM产品基本上去年才起步,因开发较晚,所以只是覆盖了一些核心MDM功能。
相比国际MDM产品,策略的颗粒度不够细,也不够灵活,管理界面也不易操作。
c)针对Android碎片化现状,国际MDM产品已开始实现细分化管理。
由于Android平台开源,2014年,Android机型已多达18679设备。
各个厂商修改底层源码,很多功能都被手机厂商阉割,或者植入类似MDM功能APP(例如:小米的云服务),所以MDM产品都无法做到一套功能支持所有Android机型。
国际MDM产品除了提供常规的Android通用管理功能外,已开始实现细分化管理。
对于开放了企业级MDM 接口的Android设备,可支持更高阶的管理功能。
而国内MDM产品还在混沌状态。
d)“零时点支持”,国际MDM产品具备优势。
移动OS的升级比较频繁,国产MDM产品通常无法做到对iOS和Samsung等主流设备的“零时点”支持。
(可以作为一个)i.所谓零时点支持,就是操作系统已经提供升级版本,但国产MDM厂商并没有完成对新版本的向后兼容性测试。
可能会出现客户端在移动设备上失效,或不兼容的情况。
国内就有用户因为iOS从7.0升到7.1,Per-App VPN无法工作,所有移动用户不能接入内网的案例。
ii.不提供“零时点”支持的另一个弊端就是无法享用最新的移动OS升级带来的好处(比如,最新的企业级管理功能),或者无法使用最新的移动设备。
因为这些新设备暂时不能纳入到管理范畴。
iii.致命的是,通常IT管理员无法阻止用户在看到更新提示后,自主选择升级的行为。
国际MDM领导厂商与Apple和Samsung,Microsoft等大牌移动设备厂商是战略联盟关系,在最新移动OS更新前,都会同时发出“零时点”支持的声明。
而很多国内MDM厂商,在iOS7出来都快一年了,到现在还是不能支持iOS7提供的一些新企第4页共7页业管理特性。
如Airprint,touchID,Airdrop等。
又如samsung的NFC的管控等。
另一组观点:国外厂商利用其品牌推广资源和市场合作的号召力使其移动设备管理(MDM)产品具备较强的知名度,国内厂商基于产品和服务本土化特点,深耕优势行业客户逐渐形成影响力。
与国外厂商的移动设备管理(MDM)产品相比,国内厂商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拥有本土化的优势,并且利用良好的行业客户资源进行由点到面的逐步进入,例如国内移动信息化发展较快的政府、金融类行业客户群,是国内厂商重点涉足的目标市场。
国内厂商利用已经形成的客户案例和实践经验面向更多的行业客户市场进行机会拓展并且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
同时从服务层面来看,国内厂商建立了更多的分直销渠道,服务更加接近用户。
国内品牌的移动设备管理(MDM)也普遍得到了用户认可,尤其是天畅、烽火星空、国信灵通等厂商,而国内品牌在用户中的表现也产生了一定差距。
1.4中小企业是否需要MDM为了安全,答案显然是必要的。
唯一的顾虑是,成本。
但对于那些负担不起MDM部署费用或者没有完整的IT部门的企业来说,他们应该怎么管理这些设备呢?没有集中控制这些移动设备的手段,这些小企业应该怎么保护他们的数据呢?首先,最现实的问题是,中小企业通常不具备集中控制员工设备的能力(他们员工的设备通常都是私人设备),那么他们需要怎么做呢?在一些情况下,一些小型企业完全放弃MDM,而这显然是有着很大的风险。
有时,这些小企业甚至不在黑客的攻击名单内,这也是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的一个原因。
大多数人认为小企业拥有着较少的有价值的数据,因此他们可以赌黑客并不会攻击他们。
第5页共7页显然,这并不理智。
实际上,哪怕员工们并非黑客的第一目标,但因为员工会安装很多种类的应用,由此,设备的企业数据很有可能会泄漏。
”除此之外,一些其他的问题也一样,例如,设备丢失。
但是又该如何管理员工的私人设备?“在某些方面,MDM几乎没有改变局面,这是因为员工并不愿意让企业控制他们自己的设备。
但如果你提出了折衷的目标’如果你想要用私人设备连接敏感数据,那么你必需接受MDM的管理’,这样的话,员工就会处于便利性而接受MDM产品。
”当然,如果对价格敏感,中小企业也可以选择一些替代方案。
比如,一些MDM厂商推出了一些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云版本MDM。
不同于臃肿的传统版本,云版本MDM可以完美的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
1.5MDM的部署阻力1)如果MDM不支持最新的升级,员工将无法在自己的设备上运行新的特性。
MDM 想要员工百依百顺,然而员工将会退出BYOD项目。
MDM过度控制,员工就会反抗。
MDM虽然解决企业BYOD安全和隐私分问题,但有时破坏了BYOD的敏捷与高可用。
其中分寸还有待供应商和企业进一步探究。
2)所有这类额外安全与监督(连同既有设备与支持问题),会引发与员工相关的更大问题,因为员工知道或预料到,一旦他们设备被放到雇主MDM的安全保护伞之下,那么IT部门将拥有存取其个人信息的权限。
结果,雇主对于赋予IT部门拥有个人设备访问权限的做法,会变得更加敏感,同时会寻求能将个人内容与企业内容分别隔离的解决方案,如此势将大大限制IT存取或变更个人内容与应用软件的能力。
原文链接:/byod/mdm/332732.html第6页共7页MDM演变及应用专题:为什么说2015,必将成为MDM的爆发年?专题来源:企业网D1Net()本专题更多内容:《为什么说2015,必将成为MDM的爆发年》(/s/86/)分享此专题到朋友圈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