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兴手法训练
- 格式:pptx
- 大小:147.64 KB
- 文档页数:9
(完整版)作文比兴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非常棒哦))作文开头就像一个人出镜亮相,给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充满魅力的开头,就是作文成功的一半。
看一组经典老调、老歌和民歌: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黄梅戏《天仙配》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路见不平一声吼啊——《好汉歌》电视连续剧《水浒》主题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革命老歌《东方红》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幽幽。
——《小河淌水》云南民歌现代歌词中也有类似的手法:落叶随风将要去何方/只留给天空美丽一场/曾飞舞的声音/像天使的翅膀——安琥《天使的翅膀》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王铮亮《时间都去哪儿了》用好比兴手法,让文章生动起来比兴是我国诗词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兴”就是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借助其他事物。
有的“兴”兼有开篇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
比兴手法的使用,不仅便于诗人抒情达意,而且为作品本身增添了一种含蓄隽永的美,既大大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也丰富了意蕴,使其具有悠长的韵味,让人回味,让人深思。
在写作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手法,不仅能使语言灵动、有文采,还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一、比兴起篇,引人入胜以比兴的方式开篇,生动的描写,形象的语言,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由物到人的巧妙过渡作用,也会让读者击节称赞,心悦诚服。
如《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开头:花朵从上一个春天苦苦赶来。
经过夏日的繁盛与绚烂,猎猎秋风的摧残,冬日寒冷与死寂交织中的等待,终于,在一个新的春天,每一个清风吹拂的日子,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粉嫩的花瓣再次颤抖着,将阳光满满地斟在小小的花蕊之中。
生当如花,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心境面对生命之潮的涨落。
比兴手法精彩开头心动神驰一瞬间先声夺人看开篇——比兴手法精彩开头例 1、(《诚信——永远的绿卡》)诚信如春天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敞开胸怀去接受;如夏天的一块西瓜,含在口中,甜到心里;如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勾起无限牵挂;如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永远那么纯洁。
例 2、《一片绿的告白》我是一片绿,假如我不够参天,那么就让我为你遮荫挡雨;假如我不够茂密,那么就让我在枝头缀满千红万缕;假如我不够繁花似锦,那么就让我为你青草如茵;假如…但,我始终是一片绿,可以为你光和作用,制造氧气。
例3、《倒掉疲惫》无垠的天空,是雄鹰一生的行程;苍茫的大地,是流水一生的路程;流逝的岁月,是人的一生的旅程。
斗转星移,日落日升,花开花落,时间飞逝,我们背着行囊,永远行走在这没有尽头的旅途中,为了追逐明天的太阳,完成今日的愿望,实现昨日的梦想,拥有美好的未来,我们默默地坚守着一个信念:永不停息。
例4:(话题“残缺美” )天空没有不逝的彩虹,人生也没有永远灿烂的风景。
圆满很美,残缺遗憾有时也是美。
例5:(以“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山间繁茂的青草,田野沉甸的金穗,池塘鲜活的红鲤,还有高空翱翔的黑鹰,这些色彩各异的生命在点缀着大自然。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灵长,也应该以多彩人生来丰富世界。
6、《如何用瞬间造就永恒》荆棘鸟用荆棘刺破自己的瞬间,造就了一种永恒——无比动听的歌声,一种永恒的美;飞蛾扑向火光燃烧自己的瞬间,也造就了一种永恒——对光明的追求,一种永恒的精神;流星划过天空的那一瞬间,也造就了一种永恒——不屈于黑暗的行为,一种永恒的气概……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瞬间可以造就了永恒。
7、(话题“选择”《心灵归属何方》)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美美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茫茫人海,我要选择哪一种最符合我性情的人生?8、(话题“借助”《谈“借”》)没有礁石,大海便没有了激昂澎湃的浪花;没有沙粒,河蚌便没有了光亮美丽的珍珠;没有绿叶,红花便没有了婀娜多姿的娇艳……万物之美丽,都要借助于他物的支持或衬托;万物之精华,无不是自己与他物精美绝伦的结合。
诗歌专题训练-----比兴手法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章台①夜思唐·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②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
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
②云,无实义。
1、请从“比兴”运用的角度鉴赏本诗的颈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①,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②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③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④为!【注】①两意:二心,指情变。
②躞蹀(xiè dié):缓缓行走。
③“竹竿”二句以钓鱼隐喻男女相爱。
袅袅:形容钓竿摇动的样子。
簁簁(shāi shāi):形容鱼尾跃动的样子。
④钱刀:钱币。
2、本诗多处运用比兴手法,请找出一处并加以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①。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②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①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②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3、《长歌行》中运用了比兴手法表情达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夜坐有感何梦桂①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世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②到夜深。
【注】①何梦桂,南宋遗民诗人,与同时代的大多数爱国知识分子一样,不愿入仕新朝。
②参差:排箫,古乐器名。
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兴手法,试举例分析其妙处。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西晋)阮籍①灼灼西颓日,余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寒乌相因依。
周周②尚衔羽,蛩蛩③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磬折④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开场白不能白开场——高考作文精彩开头学案之四比兴体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
古人强调为文“起要美丽”,这个“起”就是开头。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李渔言:“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文章开头要起笔非凡,先声夺人,如此才能到达让阅卷老师陡生爱慕之意而急欲“一睹为快”的艺术效果,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分数。
那么,如何"起” 才能使开头“美丽”起来呢?一、好开头的典求:1 .快一一迅捷。
入题要快,最好是开门见山,应旗帜鲜明,快人快语,迅速打丽卷老师的心。
I不要玩“深沉”,不要玩玄而又玄的“哲理”。
2 .简一简洁。
这是明朗的保证。
开头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
3 .靓一精彩。
忸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
二、山兴体稹板:比兴体:“彼物起兴+此物事理”,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所明之理。
|起兴多从外界景观物象中触发联想,或以动植物兴,或以自然现象兴,经常和“比”合用,具有触发联想、渲染气氛、调动情绪、强化观点的功用。
三.模板帚花:①鲜嫩滑口的野生菇可能含有致命的毒素,芳香四溢的玫瑰花下面是带刺的枝丫…… 生活中,一些光怪陆离的表象下面,深藏着不为人知的本质和秘密。
一一总分值文《莫让乱花迷人眼》②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教育” “公平教育”。
正如树有高矮,人亦有强弱,而巨树可变栋梁,矮木可成家具,人亦如此。
教育使人成才,然才亦有不同,可为官以安一方,可为商以济一地,可为师以育一代。
故教育不能唯分数论。
一一总分值文《教育不以分数论》③蜡虫吃草,锈吃铁,虚拟的世界吃灵魂。
——高分文《虚拟吃灵魂》运用点评:开头①以“致命的毒素”之于“鲜嫩滑口的野生菇”、“带刺的枝丫”之于“芳香四溢的玫瑰花”譬喻起兴,引出后面“不为人知的本质和秘密”之于“光怪陆离的表象”的观点,由物及事、由具象到抽象,表述自然,观点的提出也水到渠成。
诗歌手法赏析难点讲解三:比兴一、什么叫“比”“兴”:“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
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
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比”与“兴”常常连用。
二、教材中的“比”“兴”运用:人教版中的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高中语文第三册。
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比”“兴”句: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卫风·氓》)在这里,既有“比”,也有“兴”。
比单纯的“兴”或“比”更富于艺术魅力。
诗人以桑叶来比喻弃妇由青春焕发到芳华己逝的转变。
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不仅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而且象征了女主人公与“氓”的爱情由盛而衰。
由鸠食桑葚引出女子对负心男子的沉迷,充满了沉痛和悲哀。
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在这里,诗人以孔雀向南飞去却不愿失偶分离来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恩爱依恋。
既有“比”,也有“兴”,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调。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短歌行》)这三处,单用“比”,以“朝露”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才德高盛,以山、海喻胸怀宽广,接纳人才越多越好。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这里以锦瑟起兴,追忆华年。
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三、“比”“兴”手法的妙处比兴手法的运用,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有关赋比兴的训练一、赋比兴的基本概念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啦。
赋呢,就是直接铺陈叙述,就像我们平常讲故事一样,直截了当地把事情说出来。
比呢,就是打比方,用一个东西来比喻另一个东西,这样能让描述更生动形象。
兴呀,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简单说就是先说点别的东西,再引出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
二、赋比兴的实例分析1. 赋的实例氓里面“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这就是赋,直接说那个小伙子笑嘻嘻地抱着布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来换丝,而是来和女子商量婚事的,就这么直白地把事情给描述出来啦。
2. 比的实例硕鼠里“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把那些剥削者比作大老鼠,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吃我的粮食啦,我多年侍奉你,你却一点都不顾念我,通过这种比喻,特别生动地表达出对剥削者的不满。
3. 兴的实例关雎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写雎鸠鸟在河中的小洲上鸣叫,然后引出后面君子追求淑女的内容,先言雎鸠鸟这个他物,再引出想要表达的男女爱情之事。
三、赋比兴的训练方法1. 阅读经典多读诗经以及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去识别哪些地方用了赋比兴,就像寻宝一样,每找到一处就做个标记,这样慢慢地就能熟练掌握啦。
2. 创作练习自己试着写一些小短文或者诗歌,在创作中刻意运用赋比兴。
比如写一篇描写春天的短文,可以用赋直接描述春天的景色,像“春天来了,花朵盛开,绿草如茵。
”也可以用比,“春天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带着缤纷的色彩走来。
”还可以用兴,“清晨的鸟鸣清脆悦耳,春天的故事就此开始,花朵在风中摇曳。
”3. 小组讨论和同学们组成小组,大家一起讨论读过的作品中的赋比兴,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在讨论中可能会发现一些自己之前没注意到的地方,还能从别人的视角得到启发呢。
4. 对比分析把用了赋比兴的作品和没有用这些手法的作品放在一起对比,看看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这样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赋比兴的妙处。
归纳总结比兴手法的运用比兴是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以增强表达的效果,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中的内容。
而归纳总结则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通过总结概括事物的共同点和规律,以及对已有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来推理和认识新的事物。
归纳总结和比兴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可以相互补充,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表现力。
比兴手法的运用可以帮助读者在感性上与我们讨论的主题产生共鸣,激起读者的情感,使写作更加生动有力。
然而,单纯的比兴往往只停留在形象的描绘上,缺乏逻辑上的推理和归纳总结,容易导致文章内容不够深刻和周全。
因此,结合归纳总结的思维方式,可以更好地运用比兴手法,使文章更加全面和有力。
一、比兴手法的定义和特点比兴手法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不同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表达和理解所讨论的事物。
比兴的效果通常通过对比和联想来实现,使写作更具感染力和形象性。
二、归纳总结的思维方式归纳总结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通过总结事物的共同点和规律,分类整理已有的知识,以推导和认识新的事物。
归纳总结能够帮助写作者更好地组织思路、梳理知识结构,使文章更加清晰和有条理。
三、比兴手法与归纳总结的结合应用通过将比兴手法与归纳总结相结合,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用比兴来引入归纳总结的主题:例如,"科学就像一面照妖镜",通过这样的比喻,引入了科学的作用和目的,为后面的归纳总结打下基础。
2.比兴用于举例和强调: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比兴来举例说明,增加例子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同时,比兴也可以用来强调重要观点或提醒读者注意。
3.比兴用于对比和联想:比兴可以通过对比和联想,使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更加明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
比如,将人生比喻成一场马拉松比赛,用来比较人生中的挑战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4.比兴用于展示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通过比兴来表达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加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巧用比兴手法 提升作文魅力——《诗经》拓展性学习课前准备:1.语文课本《诗经》二首2.课外收集歌词或优秀作文(比兴开头)3.学案4.《校园记忆》作文兴分为起兴和寄托两种。
先写一个事物(如写景)用来引起某种思想感情,放在开头,具有发端的作用,就是起兴;用这个事物寄托某种思想感情,便是寄托。
兴和比常常合一,既是兴又是比,“兴中有比”。
二、对比学习,体会妙处 1.对比下述《关雎》修改后内容,写出与原文的差别和表达效果“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窈窕淑女,鼓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对比下列《蒹葭》修改后内容,写出与原文的差别和表达效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 补充阅读《桃夭》,思考:桃之“华”、“实”、“叶”起兴有什么作用?4. 总结三、歌词和中考优秀作文中的比兴手法任选下面3句或自行收集的3句,辨析属于比兴哪种类型,并进行赏析。
歌词:1.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幽幽。
(《小河淌水》云南民歌)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
(《红星照我去战斗》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3.呜喂,风儿呀吹动了我的船帆,船儿呀随着微风荡漾,送我到日夜思念的地方。
(《星星索》印度尼西亚民歌)4.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好汉歌》)5.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弯弯的月亮》)6.半个月亮爬上来,照着我的姑娘梳妆台。
(《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海民歌)7.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叫我如何不想他?(《教我如何不想他》)8.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高三作文复习指导之精彩开头:比兴备课人:谭伟例 1、诚信如春天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敞开胸怀去接受;如夏天的一块西瓜,含在口中,甜到心里;如秋天远方飘来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勾起无限牵挂;如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永远那么纯洁。
(《诚信——永远的绿卡》)例2、“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辛苦岁月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是勇者的画像。
母亲就是集慈详、坚定、勇敢、劳苦等诸美德于一生的伟大女性。
”(《母亲的画像》)例3、《倒掉疲惫》无垠的天空,是雄鹰一生的行程;苍茫的大地,是流水一生的路程;流逝的岁月,是人的一生的旅程。
斗转星移,日落日升,花开花落,时间飞逝,我们背着行囊,永远行走在这没有尽头的旅途中,为了追逐明天的太阳,完成今日的愿望,实现昨日的梦想,拥有美好的未来,我们默默地坚守着一个信念:永不停息。
例4:话题“残缺美”天空没有不逝的彩虹,人生也没有永远灿烂的风景。
圆满很美,残缺遗憾有时也是美。
例5:以“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山间繁茂的青草,田野沉甸的金穗,池塘鲜活的红鲤,还有高空翱翔的黑鹰,这些色彩各异的生命在点缀着大自然。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灵长,也应该以多彩人生来丰富世界。
例6、话题:转折(2003年北京)《回味的生活之路》林中的通幽曲径,因为那些曲曲折折的转弯才更富诗意与浪漫,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往往是情节一波三折,令人回味犹有余香。
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东西因转折而显得愈发美丽。
(本文以林中通幽的曲径,情节一波三折的电影起兴引入生活中转折的话题。
)例7话题:“人文素养与发展”(浙江2004)《那是一种真正的美》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人文素养是国家发展之源泉。
如果说土地是万物之基石,那么人文素养是国家发展之基础。
如果说绿叶是鲜花的再生者,么人文素养是国家发展的先行者。
由此看来,人文素养在发展中不能失落!运用“比兴开头”法,能营造气氛,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比兴手法]比兴一:[比兴]离骚默写练习离骚默写练习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名句是: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3、本文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5、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6、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7、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
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在选文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离骚默写练习答案: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3、余虽好修二:[比兴]浅谈《诗经》中比兴的关系《诗经》中比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兴而兼比,另一种是兴比分离。
兴而兼比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的真实,社会弊病的揭露更加的深刻。
而比兴相分离时,二者各尽所能。
《周礼·春官》中有“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至此出现了比兴的概念。
朱熹的《诗集传》中给比和兴下了定义,“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所咏之词。
”朱熹的这一解释被后世所认可,一直延续下来,下面我们来详细论述比和兴二者的创作艺术以及二者的微妙关系。
一、兴而兼比,创作意象的集中表达兴而兼比是《诗经》中的一个重要的创作方法,诗人将兴象和比象合二为一,即不仅用它来起兴,引起正文,还用他来作比,进而塑造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突出社会的本质和陋习,引发人们的思考。
诗歌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妙处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歌吧,诗歌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歌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妙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什么叫比兴: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
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
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比与兴常常连用。
二、教材中的比兴运用:人教版中的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高中语文第三册。
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比兴句: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卫风氓》)在这里,既有比,也有兴。
比单纯的兴或比更富于艺术魅力。
诗人以桑叶来比喻弃妇由青春焕发到芳华己逝的转变。
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不仅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而且象征了女主人公与氓的爱情由盛而衰。
由鸠食桑葚引出女子对负心男子的沉迷,充满了沉痛和悲哀。
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在这里,诗人以孔雀向南飞去却不愿失偶分离来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恩爱依恋。
既有比,也有兴,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调。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短歌行》)这三处,单用比,以朝露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才德高盛,以山、海喻胸怀宽广,接纳人才越多越好。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这里以锦瑟起兴,追忆华年。
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三、比兴手法的妙处比兴手法的运用,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比兴的修辞手法的作用1.文学创作中的两种手法。
比是比喻,兴为寄托。
比、兴两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源远流长,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
运用比兴手法的句子
首先,比喻是比兴手法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比喻是通过将两种
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加强表达的效果。
比如,我们可以说,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这里将笑容和阳光进行了比喻,使得
形容更加生动。
其次,拟人是比兴手法中的另一种常见手法。
拟人是将无生命
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人的行为和感情。
比如,“大地在春天苏醒”,这里将大地拟人化,使得描述更加生动。
再次,夸张也是比兴手法中的一种手法。
夸张是通过对事物进
行夸大或缩小,来加强表达的效果。
比如,“他高兴得像个孩子”,这里通过夸张的形式,使得描述更加生动夸张。
最后,对比也是比兴手法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对比是通过对两
种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相似。
比如,“她的笑
容如鲜花般灿烂,他的笑容却如冰雪般冷漠”,这里通过对比的形式,使得描述更加鲜明。
综上所述,比兴手法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通过比喻、拟人、
夸张、对比等手法,使句子更具有生动形象感。
运用比兴手法的句子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希望大家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比兴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