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灵敏度
- 格式:docx
- 大小:13.35 KB
- 文档页数:2
典型雷达参数范文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无线电设备,广泛应用于航天、船舶、航空、气象、军事等领域。
以下是典型雷达的参数及其详细解释:1.发射功率:雷达发射功率是指雷达系统向空间发送的电磁能量,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
发射功率的大小决定了雷达系统的探测距离和分辨能力,一般来说,发射功率越大,雷达的探测范围和分辨能力越强。
2.接收灵敏度:接收灵敏度是指雷达接收到的电磁信号的强度,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
接收灵敏度的高低决定了雷达系统对微弱信号的探测能力,接收灵敏度越高,雷达系统越能够探测到远处的目标。
3.工作频率:雷达工作频率是指雷达系统所使用的电磁波的频率,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不同的雷达系统工作在不同的频率范围,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特性不同,因此会对雷达的探测距离和分辨能力产生影响。
4.脉冲重复频率(PRF):脉冲重复频率是指雷达系统发射脉冲的频率,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脉冲重复频率的高低决定了雷达系统的测量速度和探测能力,高脉冲重复频率下,雷达系统能够更快地完成一次扫描,提高雷达的探测效率。
5.脉冲宽度:脉冲宽度是指雷达系统发射脉冲的时间长度,通常以纳秒(ns)为单位。
脉冲宽度的长短决定了雷达系统对目标的测量精度和分辨能力,脉冲宽度越短,雷达系统对目标的测量精度越高。
6.方位分辨力:方位分辨力是指雷达系统在方位上能够分辨的两个相邻目标的最小角度差,通常以度(°)为单位。
方位分辨力的高低决定了雷达系统对目标的定位精度,方位分辨力越高,雷达系统对目标的位置判别越准确。
7.高度分辨力:高度分辨力是指雷达系统在垂直方向上能够分辨的两个相邻目标的最小高度差,通常以米(m)为单位。
高度分辨力的高低决定了雷达系统对目标的高度测量精度,高度分辨力越高,雷达系统对目标的高度判别越准确。
8.最大探测距离:最大探测距离是指雷达系统能够探测到的目标的最远距离,通常以米(m)为单位。
雷达知识点总结1.雷达的工作原理1 雷达测距原理超高频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具有等速、直线传播的特性,并且遇到物标有良好的反射现象。
用发射机产生高频无线电脉冲波,用天线向外发射和接收无线电脉冲波,用显示器进行计时、计算、显示物标的距离,并用触发电路产生的触发脉冲使它们同步工作。
2 雷达测方位原理(1)利用超高频无线电波的空间直线传播;(2)雷达天线是一种定向型天线;(3)用方位扫描系统把天线的瞬时位置随时准确地送到显示器,使荧光屏上的扫描线和天线同步旋转,于是物标回波也就按它的实际方位显示在荧光屏上。
雷达基本组成(1)触发电路(Trigger Circuit)(2)作用:每隔一定的时间产生一个作用时间很短的尖脉冲(触发脉冲),分别送到发射机、接收机和显示器,使它们同步工作。
(3)(4)发射机(Transmitter)(5)作用:在触发脉冲的控制下产生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大功率高频的脉冲信号(射频脉冲),经波导馈线送入天线向外发射。
参数:X波段:9300MHz—9500MHz (波长3cm)S波段:2900MHz—3100MHz (波长10cm)(6)天线(Scanner; Antenna)(7)作用:把发射机经波导馈线送来的射频脉冲的能量聚成细束朝一个方向发射出去,同时只接收从该方向的物标反射的回波,并再经波导馈线送入接收机。
参数:顺时针匀速旋转,转速:15—30r/min(8)(9)接收机(Receiver)作用:将天线接收到的超高频回波信号放大,变频(变成中频)后,再放大、检波,变成显示器可以显示的视频回波信号。
(5)收发开关(T-R Switch)作用:在发射时自动关闭接收机入口,让大功率射频脉冲只送到天线向外辐射而不进入接收机;在发射结束后,能自动接通接收机通路让微弱的回波信号顺利进入接收机,同时关闭发射机通路。
(6)显示器(Display)作用:传统的PPI显示器在触发脉冲的控制下产生一条径向的距离扫描线,用来计时、计算物标回波的距离,同时这条扫描线由方位扫描系统带动天线同步旋转。
一种FMCW船用导航雷达的灵敏度分析摘要接收机灵敏度是接收机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对采用灵敏度频率控制(SFC)技术的调频连续波船用导航雷达接收机展开研究,分析了在不同频率下影响接收机灵敏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接收机灵敏度;调频连续波雷达;灵敏度频率控制中图分类号TN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5-0150-02船用导航雷达的主要用途是探测海面目标,避碰和导航,是船舶航行、进出港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船用电子设备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般的导航雷达基本采用脉冲模式,相比于脉冲模式的雷达系统,调频连续波(FMCW)系统的主要优点在于采用简单结构就能获得较高的距离分辨率,携带方便,且系统在发射时不需要很高的发射功率。
由于FMCW雷达目标距离范围较宽,距离动态变化大,常采用灵敏度频率控制技术(SFC)技术来限制中频信号的输出动态范围,不同频率对应着不同增益,本文对此展开研究,分析不同距离下限制接收机灵敏度的主要因素。
1 接收机的灵敏度计算对于普通的接收机,其灵敏度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模拟前端的增益、噪声系数,ADC的灵敏度(噪声底限),信号处理的带宽。
接收机的灵敏度受ADC和模拟前端共同影响,可由下面公式表示:Pmin=PDmin/G+PAmin,其中:PDmin=?PDmax-(SNR)ADC-10log(Fs/2B)PAmin=-174dBm+NF+10logB符号意义:Pmin:数字接收机总的灵敏度PDmin:ADC的灵敏度(噪声底限),PDmin/G则表示其等效到接收端口的灵敏度??PAmin:模拟前端等效到接收端口的灵敏度B:带宽(Hz为单位),一般指FIR滤波器的带宽G:模拟前端的增益可见增益很大时,或噪声系数很大时,模拟前端是灵敏度主要限制因素,反之则ADC性能成为制约灵敏度的瓶颈。
这一系列灵敏度计算公式,只适用于一个“理想”的接收机,此接收机模型基于以下假设:1)无外界干扰,射频前端接收的噪声源来自热噪声,高斯分布。
雷达性能参数测量技术介绍雷达性能参数测量技术是指一种用于测量雷达系统性能指标的技术。
雷达性能参数是描述雷达系统工作性能和能力的关键指标,对于评估雷达系统的性能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通过对雷达性能参数的测量,可以了解雷达系统的探测能力、跟踪能力、定位精度、抗干扰能力等重要性能指标。
在军事领域中,雷达性能参数测量技术可以用于评估雷达系统的作战能力。
通过测量雷达性能参数,军方可以判断雷达系统的探测距离、目标识别能力、天线方位分辨率等关键指标,从而评估雷达系统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作战需求。
在航空领域中,雷达性能参数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飞行风险评估和导航系统性能验证。
通过对雷达性能参数的测量,飞行员和航空管理人员可以了解雷达系统的探测能力、目标跟踪精度、地物遮挡识别等性能指标,以确保飞行安全和航空导航的精准性。
总之,雷达性能参数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评估和提升雷达系统的性能和有效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雷达性能参数测量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测量方法、测量设备以及常用的性能指标等。
在雷达性能参数测量技术中,常用的雷达性能参数包括以下几个:雷达探测距离雷达探测距离是指雷达系统可以探测到目标的最远距离。
它是衡量雷达系统探测能力的重要参数。
雷达探测距离的测量方法可以通过发送脉冲信号并测量其回波信号的时间延迟来进行。
其单位通常为米。
雷达分辨率雷达分辨率是指雷达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并分辨两个相距很近的目标的能力。
较高的雷达分辨率意味着雷达系统可以识别出更小尺寸的目标。
雷达分辨率的测量方法通常可以通过发送具有不同波长的信号,并测量目标回波信号的强度和相位差来进行。
其单位通常为米。
雷达功率雷达功率是指雷达系统输出的电磁波功率。
它是衡量雷达系统发送信号强度的参数,也是影响雷达探测能力的重要因素。
雷达功率的测量方法可以通过将雷达系统的发射信号与标准参考信号进行比较来进行。
其单位通常为___。
雷达灵敏度雷达灵敏度是指雷达系统能够探测到微弱目标信号的能力。
雷达接收机灵敏度的测试方法
谭博
【期刊名称】《零八一科技》
【年(卷),期】2003(000)002
【摘要】接收机灵敏度表征了雷达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准确测量接收机灵敏度对于预估雷达作用距离有其重要意义。
通常接收机灵敏度是指临界接收灵敏度Simin,即接收机输出信噪比so/no=0dB时的输入信号功率。
然而工程中准确界定so/no=0dB有其实际困难,本文分析了接收机的噪声、信号形式,总结出了一种工程中简单可行的灵敏度测试方法。
【总页数】7页(P49-55)
【作者】谭博
【作者单位】零八一总厂研究所广元628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57.5
【相关文献】
1.雷达接收机灵敏度测试方法 [J], 罗凡;沈金泉;严明明
2.雷达接收机灵敏度测试方法研究 [J], 白冰;张晋华;冯英
3.雷达接收机脉冲灵敏度测试 [J], 吕贵洲;梁冠辉;朱赛
4.一种二次监视雷达接收机灵敏度的自动测量方法 [J], 李枢;杜世勇;唐川
5.二次监视雷达接收机灵敏度的自动测量方法 [J], 王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63•在当今民航事业迅猛发展的环境下,二次监视雷达作为空中交通管制的重要设备,在空域监视和保障飞行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二次监视雷达必须具备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了实时掌握二次监视雷达的设备状态,需要对二次监视雷达的接收机灵敏度等重要性能指标进行监控。
本文所述的二次监视雷达接收机灵敏度的自动测量方法,通过周期性地向接收机施加测试激励信号,接收机反馈与自身灵敏度相关联的模拟信号,对该模拟信号进行A/D 量化处理后,获得模拟信号幅度,经过转换函数一种二次监视雷达接收机灵敏度的自动测量方法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李 枢 杜世勇 唐 川图1 测试激励信号时序图图2 转换模拟视频电路图计算出二次监视雷达的接收机灵敏度。
该方法十分简便,无需使用ATC-1400A 测试测距仪等昂贵专用测试设备,同时不会影响二次监视雷达的正常工作。
1 现有测量方法的缺点在通常情况下,二次监视雷达的接收机灵敏度只能通过ATC-1400A 测试测距仪等昂贵专用测试设备进行测量,尤其是在航管站,二次监视雷达全天候、全天时不间断工作,不能暂停使用来进行测量,因此传统测量方法十分不便。
2 技术方案实现2.1 施加测试激励信号二次监视雷达的数字信号处理板FPGA 产生测试门和测试编码信号,在每一个询问触发周期的前100us 内作为激励信号施加给接收机,测试门和测试编码信号在正常发射的询问编码信号之前,不会与接收的应答信号产生混淆,因此对二次监视雷达的正常工作不• 64•会造成影响。
测试激励信号时序图如图1所示。
2.2 接收机耦合模拟视频接收机收到测试激励信号后,检测到测试门信号有效,通过对数检波器耦合出与测试编码同步的模拟视频信号,模拟视频信号的幅度反映接收机的灵敏度。
图2为二次监视雷达接收机通过对数检波器转换为模拟视频信号电路图。
2.3 A/D量化二次监视雷达的数字信号处理板对接收机反馈的模拟视频通过A/D 转换芯片进行A/D 量化。
雷达原理灵敏度习题及答案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军事、民航、气象等领域。
雷达的灵敏度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通过一些习题和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雷达原理和灵敏度的概念。
习题一:某雷达的工作频率为10 GHz,其天线的增益为40 dB,接收机的噪声温度为300 K。
求该雷达的最小可探测目标的雷达截面积。
解答一: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雷达的灵敏度与雷达截面积之间的关系。
根据雷达方程,灵敏度与雷达截面积成反比关系。
公式如下所示:S = (P_t * G^2 * λ^2 * σ) / (4 * π * R^4 * k * T_s * B)其中,S为雷达截面积,P_t为雷达的发射功率,G为天线增益,λ为波长,σ为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为目标与雷达之间的距离,k为玻尔兹曼常数,T_s为雷达系统的噪声温度,B为接收机的带宽。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得到:P_t = 1 W (假设雷达的发射功率为1瓦)λ = c / f = 3 * 10^8 / 10^10 = 0.03 mk = 1.38 * 10^-23 J/KB = 1 Hz (假设接收机的带宽为1赫兹)将数据代入公式中,可以得到:S = (1 * 10^(40/10) * (0.03)^2 * σ) / (4 * π * R^4 * 1.38 * 10^-23 * 300 * 1)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所以无法计算最小可探测目标的雷达截面积。
习题二:某雷达的工作频率为5 GHz,其天线的增益为30 dB,接收机的噪声温度为200 K。
已知该雷达的最小可探测目标的雷达截面积为0.1 m^2,求该雷达的发射功率。
解答二:根据雷达方程,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雷达截面积来计算雷达的发射功率。
将雷达方程稍作变形,可以得到以下公式:P_t = (S * 4 * π * R^4 * k * T_s * B) / (G^2 * λ^2 * σ)将题目中给出的数据代入公式中,可以得到:P_t = (0.1 * 4 * π * R^4 * 1.38 * 10^-23 * 200 * 1) / (10^(30/10) * (3 * 10^8 / 5 * 10^9)^2)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所以无法计算该雷达的发射功率。
rdy多普勒雷达参数RDY多普勒雷达参数多普勒雷达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目标物体相对于雷达的运动状态的设备。
RDY多普勒雷达是一种常见的多普勒雷达系统,具有一系列的参数和特性,本文将对其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1. 雷达频率:雷达频率是指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
RDY多普勒雷达通常工作在X波段或K波段,其频率范围一般为8-18 GHz。
选择合适的雷达频率可以提高雷达的探测距离和分辨率。
2. 发射功率:发射功率是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功率大小。
RDY多普勒雷达的发射功率通常为几十瓦到几百瓦不等。
较高的发射功率可以增强雷达的信号强度,提高目标探测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3. 接收灵敏度:接收灵敏度是雷达接收系统对目标回波信号的敏感程度。
RDY多普勒雷达的接收灵敏度通常在-100 dBm至-140 dBm之间。
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可以提高雷达对弱目标的探测能力。
4. 雷达波束宽度:雷达波束宽度是指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束的角度范围。
RDY多普勒雷达的波束宽度一般为2度至10度。
较小的波束宽度可以提高雷达的角度分辨率,减小误差。
5. 最大探测距离:最大探测距离是雷达能够探测到目标的最远距离。
RDY多普勒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通常在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之间。
最大探测距离受到雷达工作频率、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
6. 最小可测速度:最小可测速度是雷达能够准确测量到目标运动速度的最小值。
RDY多普勒雷达的最小可测速度通常在0.1 m/s至1 m/s之间。
较小的最小可测速度可以提高雷达对低速目标的探测能力。
7. 最大测速范围:最大测速范围是雷达能够准确测量到目标运动速度的最大值。
RDY多普勒雷达的最大测速范围通常在几百米/秒到几千米/秒之间。
最大测速范围受到雷达工作频率和波束宽度等因素的影响。
8. 脉冲重复频率:脉冲重复频率是雷达发射脉冲的频率。
RDY多普勒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通常在几千赫兹到几百千赫兹之间。
较高的脉冲重复频率可以提高雷达的测量精度和目标跟踪能力。
雷达接收机灵敏度计算公式(一)雷达接收机灵敏度雷达接收机的灵敏度是指在一定噪声条件下能够接收到的最小有效信号功率。
它是衡量雷达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雷达接收机灵敏度的相关计算公式,并用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1. 雷达接收机灵敏度的定义雷达接收机的灵敏度通常用信噪比(SNR)来表示,即有效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
我们可以将雷达接收机灵敏度定义为:灵敏度(Sensitivity)= 接收到的有效信号功率 / 噪声功率2. 灵敏度计算公式根据雷达接收机灵敏度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两种常见的计算公式:信噪比的计算公式信噪比(SNR)= 接收到的有效信号功率 / 噪声功率接收机灵敏度的计算公式灵敏度(Sensitivity)= 10 * log10(SNR)其中log10表示以10为底的对数运算。
3. 示例解释假设某雷达系统的有效信号功率为10-9瓦,噪声功率为10-12瓦,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来计算该雷达系统的灵敏度。
首先,计算信噪比(SNR):SNR = 接收到的有效信号功率 / 噪声功率 = (10^-9瓦) /(10^-12瓦) = 10^3然后,根据接收机灵敏度的计算公式计算灵敏度:灵敏度(Sensitivity)= 10 * log10(SNR) = 10 * log10(10^3) = 30 dB因此,该雷达系统的灵敏度为30 dB。
4. 结论雷达接收机灵敏度是衡量雷达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可以通过信噪比(SNR)来计算。
根据接收机灵敏度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雷达系统的灵敏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灵敏度的数值来评估系统的性能,并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通过以上的例子和解释,希望读者对雷达接收机灵敏度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雷达接收机灵敏度计算公式
雷达接收机的灵敏度是衡量其接收信号能力的重要指标。
对于雷达接收机来说,灵敏度表示其能否接收到较弱的雷达回波信号,换句话说,灵敏度越高,则能够接收到更弱的回波信号。
计算雷达接收机的灵敏度需要使用以下公式:
灵敏度 = (接收机输出信噪比) / (雷达回波信号的理论最小可测信噪比)
接收机输出信噪比是指接收机输出信号中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它越大,则接收机的输出信号越清晰。
雷达回波信号的理论最小可测信噪比是指能够被接收机准确检测到的最小信噪
比值。
如果一条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理论最小可测信噪比,接收机可能无法正确检测到该信号。
通过计算灵敏度,我们可以评估雷达接收机的性能。
当接收机的灵敏度高时,
能够接收到弱信号,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
根据雷达系统的需求,可以调整接收机的灵敏度来适应不同信噪比环境下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灵敏度计算公式中的信噪比单位应保持一致。
常见的单位有
dB和线性比值。
在使用公式前需要先将信噪比转换为相同的单位,以确保计算的
准确性。
总结起来,雷达接收机的灵敏度计算公式为灵敏度 = (接收机输出信噪比) / (雷
达回波信号的理论最小可测信噪比)。
灵敏度的计算对于评估和优化雷达系统的性
能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接收机对弱信号的探测能力。
雷达------接收机灵敏度及噪声系数噪声系数越⼤效果越不好。
噪声系数:接收机输⼊端信号噪声⽐与输出端信号噪声⽐的⽐值。
它的物理意义是:表⽰由于接收机内部噪声的影响,使接收机输出端的信噪⽐相对于输⼊端的信噪⽐变差的倍数。
接收机的噪声:1、噪声来源: 电阻热噪声天线噪声谱性质:⾼斯⽩噪声(GWN)⾼斯⾊噪声噪声电压功率:4kTBR 4kT A BR A均⽅值功率密度函数P(f)=4kTR.2、定量描述(1)等效噪声功率谱宽度(噪声带宽)3dB带宽描述。
图中|H(f)|2反应的是功率值因此它的3dB带宽为0.5,⽽|H(f)|反应的是电压它的3dB带宽为0.707.等效噪声功率谱宽度描述。
⽤⼀个矩形带宽来进⾏衡量,只要满⾜了矩形带宽外的信号和矩形⾥的互补。
即可满⾜要求。
其中B为噪声带宽,反应噪声本⾝带宽的⼤⼩,从B的结果可以看出,它受到的H(f)的影响,⽽从|H(f)|图中可以看出,它反应的是雷达接收机的带宽。
⽽接收机的设计⼜和信号有关。
所以可以得到。
信号的带宽、接收机的带宽、噪声的带宽三者⼀致。
噪声系数的⼏点说明:噪声系数只适⽤于接收机的线性电路和准线性电路,即检波器以前的部分。
检波器是⾮线性电路,⽽混频器可看成是准线性电路。
为使噪声系数具有单值确定性,规定输⼊噪声以天线等效电阻在室温时产⽣的热噪声为标准。
接收机灵敏度:接收机的灵敏度表⽰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
噪声总是伴随着微弱信号同时出现,要能检测信号,微弱信号的功率应⼤于噪声功率,或者可以与噪声功率相⽐。
因此,灵敏度⽤接收机输⼊端的最⼩可检测信号功率S imin 来表⽰。
在噪声背景下检测⽬标,接收机输出端不仅要使信号放⼤到⾜够的数值,更重要的使其输出信噪⽐S o/N o达到所需要的数值。
通常雷达终端检测信号的质量取决于信噪⽐。
已知,接收机的噪声系数为F0.则输⼊信号额定功率为:式中,为接收机输⼊端的额定噪声功率。
进⼀步得到为了保证雷达检测系统发现⽬标的质量,接收机的中频输出必须提供⾜够的信号噪声⽐,令时对应的接收机输⼊信号功率为最⼩可检测信号功率,即接收机实际灵敏度为;通常将称为“识别系数”,并⽤M表⽰所以灵敏度可简写为:为了提⾼接收机灵敏度,即减⼩最⼩可检测信号功率S imin,应做到:1. 尽量减低接收机的总噪声系数F0,所以通常采⽤⾼增益、低噪声⾼放2. 接收机中频放⼤器采取匹配滤波器,以便得到⽩噪声背景下输出最⼤信号噪声⽐3. 上式中的识别系数M与所要求的检测质量、天线波瓣宽度、扫描速度、雷达脉冲重复频率以及检测⽅法等因素均有关系。
在24GHz频段,雷达系统通常需要考虑以下约束条件:
1. 频率资源限制:24GHz频段是有限的,各国对24GHz频段的使用都有相应的规定和限制。
因此,雷达系统在设计时应遵守当地的频率管理法规和相关标准,以确保其合法合规使用。
2. 电磁干扰:随着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24GHz频段的使用越来越拥挤,电磁干扰问题也日益突出。
雷达系统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电磁环境,合理选择发射功率、频率和波形,以减少对其他系统的干扰。
3. 灵敏度要求:对于雷达系统来说,灵敏度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在24GHz频段,目标的反射面积较小,因此需要较高的灵敏度才能更好地检测目标。
4. 分辨率要求:雷达系统的分辨率决定了其能够区分目标的能力。
在24GHz频段,由于波长较短,分辨率要求较高,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提高分辨率。
5. 环境适应性:24GHz频段的电磁波传播特性与低频段有所不同,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雷达系统性能的影响。
例如,在植被覆盖区域,雷达系统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需要在系统设计时考虑环境适应性。
综上所述,24GHz雷达系统在设计和使用时应充分考虑频率资源限制、电磁干扰、灵敏度要求、分辨率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等因素,以确保其性能和合法合规使用。
科技传奇
强大的接收单元,大量的高科技装备,使电子狗N8、N9在雷达
灵敏度方面堪称经典,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动力,而
不段进步的科技也使得汽车安全提示器的侦测能力越来越灵敏。
雷
达灵敏对汽车安全提示器至关重要,没有雷达灵敏就没有一切。
从
第一台汽车安全提示器的诞生到今天,每一家汽车安全提示器生产
厂商都在不断致力于提高汽车安全提示器的雷达灵敏度,每一次科
技的进步都给这一行业带来了新的飞跃。
朝鲜半岛的军事对峙,美国对韩国的军事护植造就了韩国雷达工业的地
位! 韩国航工高感雷达在民间的运用,拥有3600个发射和接受单元的韩国
航工第七代导波雷达对于民间测速、反侦测而言简直是大题小做。
对于X
波段以及其他波段的测速侦测设备而言,在800M—1200M处即可发现目标。
N8、N9即是引用了AN.Wave韩国航工第七代导波雷达。
N8、N9实现了动态
智能变频功能,可侦测到用户开车到了哪个具体的位置(GPS经纬度),再从3600个接收和发射单元,接收不同偏频的数据中取出当前车所在位置的流
动雷达的频率点,给出偏频程序解决方案,可探测目前国内所有测速波段,全频接收X,K,Ka,NewK,Laser,VG-2,及最新的6F、火花、证眼雷达、数码雷达、镭射枪光束,预警距离约800-1200米。
善变N9的AN.Wave韩
国航工第七代导波雷达的作用距离和分析率很高,在800米—1200米的时
候便会准确预警,告诉车主前方是否有雷达测速,更恐怖的是它还用同时跟踪几个雷达目标的能力,多方辨位,智能过滤给车主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这一技术的直接运用让其他品牌电子狗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