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教材)坐井观天完美版2
- 格式:ppt
- 大小:6.00 MB
- 文档页数:22
《坐井观天》微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知道青蛙和小鸟说法不一样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重点:1.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明确他们争论的问题。
难点:1.体会“坐井观天”的寓意。
2.续编第四次对话。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法、点拨法学法:练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青蛙和小鸟头饰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坐井观天》师:说一说青蛙和小鸟分别在什么位置吗?师:坐在井里的青蛙和落在井沿的小鸟发生了争执,而且争得特别激烈,我们一起去看个究竟。
二、课文讲解1.师:请同学们翻开书59页,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找一找青蛙和小鸟共有几次对话?用“______”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青蛙说的话。
(生说,并读出第一次对话)2.师:请同学们观察问号,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再请同学们读一读。
(2-3名同学读)3.读出小鸟说的话。
师:“一百多里”有多远?说明了什么?教师举例:一圈操场400米,一百里有125圈,说明了小鸟飞得很远。
4.师:青蛙和小鸟的争执还在继续,谁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5.什么叫“大话”。
(吹牛,不切实际的话)“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没有边际,看不到尽头)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6.理解了对话内容,请同桌分角色试读小鸟对话。
(学生练读)教师请学生戴头饰有感情朗读,读出青蛙和小鸟的心情。
7.师:在第二次对话之后,青蛙和小鸟都笑了,他们说了什么?全班一起读第三次对话。
分角色试读他们的语气。
三、难点讲解1.师: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说法呢?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
先看看屏幕上的这片蓝天,再把把语文书卷起来看看这幅图,蓝天是不是一下变小了?2.师:青蛙坐在井底,它看到的蓝天就和大家看到的一样,只有——井口那么大。
而小鸟飞过大海、飞过山峰、飞过田野,它看到的天——无边无际。
这就是为什么他俩的说法不一样,试着填空:青蛙坐在(),它看到的天只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今天,我将继续教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十二课《坐井观天》。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讲述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片天,从而误解整个世界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开阔视野,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
下面是我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具体规划。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课文《坐井观天》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课文内容,理解故事寓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寓意。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内容,解释故事寓意,让学生明白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要开阔视野。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6. 课堂小结:通过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坐井观天板书内容:1. 课文内容:青蛙坐井观天,误解世界。
2. 寓意:开阔视野,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说明故事寓意。
答案:课文讲述了一只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片天,从而误解整个世界的故事。
故事寓意我们要开阔视野,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明白了故事寓意。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坐井观天》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坐井观天》课文原文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根据《庄子·秋水》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坐井观天》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
会用“一……就……”造句。
2、懂得故事内容。
3、学习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难点: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幻灯或多媒体、小黑板2、青蛙与小鸟的头饰若干。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学生瞬息万变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课文大意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师: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坐井观天”的“观”是什么意思。
谁坐井观天。
2、再读读这个故事,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1)从学生中选出一个“小老师”,负责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卡,谁的读音不准,由“小老师”纠正。
(注意“弄”的声母是“n”,“错”的声母是平舌音)学生没准的字音教师指导。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
2、和同桌讨论一下,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那两个词语(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找出来作上记号,再读一读。
3、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小鸟和青蛙。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坐井观天》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坐井观天》课文原文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根据《庄子·秋水》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坐井观天》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
会用“一……就……”造句。
2、懂得故事内容。
3、学习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难点: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幻灯或多媒体、小黑板2、青蛙与小鸟的头饰若干。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学生瞬息万变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课文大意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师: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坐井观天”的“观”是什么意思。
谁坐井观天。
2、再读读这个故事,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1)从学生中选出一个“小老师”,负责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卡,谁的读音不准,由“小老师”纠正。
(注意“弄”的声母是“n”,“错”的声母是平舌音)学生没准的字音教师指导。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
2、和同桌讨论一下,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那两个词语(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找出来作上记号,再读一读。
3、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小鸟和青蛙。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体会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内容,明白本篇课文的寓意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教学重难点体会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明白本篇寓意三.教学四.教具准备PPT 小鸟卡片青蛙卡片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
生齐读生字,师强调“喝”“渴”两个生字(喝水要用嘴,渴了要用水)(2)回顾课文。
师提出问题:这篇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青蛙和小鸟)它们在争论什么?(天有多大)(指名回答)①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只有井口那么大)②小鸟认为天有多大?(无边无际,大得很)2.理解课文(1)青蛙和小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找一找青蛙和小鸟有几次对话。
(三次)①第一次对话:指名扮演青蛙和小鸟。
师:从第一次对话中我们知道了小鸟从天上飞来,落在了?生:井沿上。
师:坐在井底的是?生:青蛙。
师出示小鸟和青蛙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小鸟从天上来为什么落在井沿上?(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路,口渴了,要喝水,所以落在井沿上)说明了什么?(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说明天很大。
)指名回答问题。
师:谁能读出很大很大的感觉?(让学生自己体会天的无边无际,师进行指导朗读)②第二次对话:指名扮演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师:青蛙说的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子?生:反问句。
师:从这个反问句中可以表现出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生:自以为是,自负,自信。
师:谁能读出这种自以为是,自信的语气?(指名朗读,并适当鼓励)③第三次对话:指名扮演师:这一次,小鸟让青蛙干什么?生:跳出井口。
师:那我们就帮助青蛙让跳出来,青蛙跳出来后,会不会看到天有多大?生:会!看到天真的无边无际,大的很哪。
师:那从这一次对话中我们可以明白什么?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师让女生扮演小鸟,男生扮演青蛙并进行朗读指导。
(青蛙的语气要读出自信,自以为是,小鸟要读出劝告的语气)生:青蛙不知道天有多大是因为井挡住了它的视线,要想看到天,就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前解析《坐井观天》是一篇短小精悍又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课文主要通过青蛙和小鸟精简传神的三次对话,讲述了一个含有深刻寓意的故事:经常在天上飞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长期居住在井底的青蛙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看。
这篇寓言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故事情节的展开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分角色朗读来读好对话,理解故事寓意。
关注课题:“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
教学时,也可联系另一成语“井底之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来理解。
关注插图:本文的插图中小鸟和青蛙分别居于井外世界和井内,也正是因为所处位置的不同,才导致了二者的眼界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
关注词语:坐井观天、井沿、回答、口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
将词语放进课文的语境中去理解会事半功倍,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例如“井沿”可以通过图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适合随文识记。
课时目标1.会写生字“渴、喝”,掌握多音字“哪”,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过程一、贴图回顾,引出故事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哪一课?(生:《坐井观天》)你怎么知道的?(生:我从黑板上画的一口井知道的)。
板书课题:《坐井观天》谁能想起来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小鸟和青蛙)他们在哪里相遇了?(找学生贴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青蛙坐在井底,小鸟落在井沿上。
)那他们在争论什么?(天有多大)预设:“天有多大”这一问题。
(板书:天有多大)过渡: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从它们的对话中找找到底谁的说法是正确的?二、研读对话,揭示寓意1.学习第一次对话,了解青蛙和小鸟生活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