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教材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6.95 MB
- 文档页数:128
第1篇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开展初中语文课本教研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培训目标1. 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和特点;2. 掌握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4. 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和科研能力;5.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培训内容1. 初中语文教材解读(1)教材编写理念:分析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2)教材结构:介绍教材的章节设置、内容编排和知识体系;(3)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图文并茂、贴近生活、注重实践等特点。
2. 初中语文教学基本方法(1)讲授法:讲解讲授法的运用技巧,如启发式、引导式等;(2)讨论法:介绍讨论法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3)案例教学法:分析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4)多媒体教学:讲解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 教学设计能力培养(1)教学目标设计: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2)教学内容设计: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3)教学过程设计: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4)教学评价设计: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4. 课堂调控能力提升(1)课堂管理:掌握课堂管理技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2)师生互动:提高师生互动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课堂提问:设计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4)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纪律,确保教学秩序。
5. 教学反思与科研能力培养(1)教学反思: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果;(2)科研方法:介绍科研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3)论文撰写:指导教师撰写论文,提升学术水平。
四、培训方式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语文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教学案例,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 实践操作: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实践能力;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培训内容。
2020年统编教材九年级语文培训总结我有幸参加了《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教材网络培训》的专题讲座。
在培训中,专家教师给大家展示了教材概览,对教学内容、新教材各框架编排的特点、定位及教学重点,教材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和如何进行操作作了具体的介绍。
内容如下:一、把握统编教科书的五个要点1.立德树人2.双线组元3.三位一体4.一课一得5.语文知识二、用好统编教科书的三种意识1. 前后勾连的意识教学体系不是平面的,线性的,而是螺旋式提升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单元目标和要求时,要结合不同册次中相关的要求,比较、辨析,看看到底是如何螺旋式体现的,清楚这个目标,预设的前提是什么,预估的学生的基础是什么,又要往哪个方向去努力,不至于出现,三年时间提的要求都是同质的,或者低水平重复,或者拔高,缺乏针对性。
2. 单元整组的意识从单篇到整组,强调单元整合,明确文本教学价值。
一篇文本,要放在这个单元中,体现单元目标,落实单元要求,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文本的教学价值,确定教学内容。
例如九下第二单元,《孔乙己》学习主要环节:1.初读感知孔形象(预习检测,读印象)2.再读分析孔形象(结合具体描写分析孔性格,补写“手”的描写)3.三读理解主题(读描写知变化,品味描写人们“笑”的语句,体会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品读结局,理解主题)4.小结:小说阅读策略5.拓展延伸:换视角讲故事。
6.拓展阅读:金克木《孔乙己外传》《溜索》学习主要环节:1.课前查资料、马帮和溜索。
2.概括小说内容,运用教读课所学方法赏析首领和马帮群像。
3.理解小说主题及其社会意义。
拓展阅读:《棋王》《蒲柳人家》:学习环节1.本单元前三课学习方法小结,解答学生疑惑。
2.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赏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
3.了解作者乡土情怀,理解小说主题及其社会意义。
4.写身边熟悉的人。
拓展阅读:《蒲柳人家》3. 学生主体的意识统编语文教科书特别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教读、自读课文的区分,语文要素分层次地清晰体现,设计操作性较强的活动、注重方法引导等各个方面,努力由“教本”向“学本”转变。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培训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关键一环。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诗词知识,还强调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本文主要探讨了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只注重诗词的背诵和解释,而忽略了学生对诗词深层意义和审美价值的理解。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教学逐渐开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提倡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尽管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往往只诗词的记忆和背诵,而忽视了诗词的深层含义和审美价值。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过于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体验。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调整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而非单纯的记忆和背诵。
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教学内容:除了课堂理论教学,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诗词朗诵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古诗词。
培养教师素养: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诗词修养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只有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青年。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是新一轮语文教材的全国统编本。
与以往教材相比,统编本教材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注重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和目标。
初中语文部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全南二中郭思钰7月27日至28日,历时两天的2017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学科教师培训拉下了帷幕,但心情却难以平静。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对新版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以后如何针对新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也有了一定的规划。
下面就浅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整体把握教材,取其理念在新教材培训的过程中,我在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同志的讲话中以及人教社中语室主任王本华教授的视频“守正创新。
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介绍”中明白了新教材编写的理念:以人文主题、文体组元的双线组织单元,创建灵活的单元结构,努力做到一课一得,建构适合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的素养体系和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即由“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强化阅读教学。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真正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
二、注重名著阅读的引导,给学生学习搭建平台新教材和以往对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更加注重名著阅读。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读课中,重视名著导读,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阅读任务,达成阅读目标的学法。
可以采取多种灵活有趣的形式,例如设计抢答,游戏等环节,让学生对名著感兴趣.完成从被动读书到主动读书的转变。
在自读课中,指导学生在教读课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一种能力,关键是引导学生用法。
三、教师设计教学,学生在自己体验中学习在7月28日上午,我们观看了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新增课文《窃读记》的课堂实录。
从视频录像中我领略到了名师独特的教学方法。
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寓教于乐,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给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指引和帮助。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遵循新教材设计原则,在教读课、自读课、综合课、作文课中解放学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解放头脑,让学生能想;解放眼睛,让学生能看;解放双手,让学生能干;解放嘴巴,让学生能谈;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触自然;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