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荷载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条文说明] GB50009-20121总则1.0.1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
1.0.3本规范依据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规定的基本准则制订。
1.0.4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应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
本规范仅对荷载和温度作用作出规定,有关可变荷载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温度作用。
1.0.5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荷载,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
2.1.2可变荷载variable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
2.1.3偶然荷载accidental load在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
2.1.4荷载代表值repre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2.1.5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6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
2.1.7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
2.1.8频遇值frequen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讲解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指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可靠,对建筑物所承受的荷载进行规定和设计的一套技术标准。
荷载是指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力和力矩,包括自重、活载、风载、雪载、地震力等。
下面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进行详细讲解。
1.自重荷载:自重荷载是指建筑结构本身产生的荷载,包括结构构件、楼板、墙体、屋面等的重量。
自重荷载的计算需要根据结构的具体材料和造型进行,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体积法、曲面法等。
2.活载荷载:活载荷载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变荷载。
常见的活载荷载包括人员荷载、设备荷载、储物荷载、雨水荷载等。
活载荷载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进行,一般采用规范中给出的标准值进行计算。
3.风载荷载:风载荷载是指风作用在建筑物表面产生的荷载。
风载荷载的大小受到建筑物的高度、形状、表面积、风速等因素的影响。
风载荷载的计算需要根据规范中的公式进行,一般分为正压力、负压力和剪切力三种。
4.雪载荷载:雪载荷载是指积雪对建筑物产生的荷载。
雪载荷载的大小受到地区降雪量、雪的密度、建筑物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雪的负荷以及积雪造成的均匀和集中荷载,并根据规范提供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5.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指地震作用在建筑物结构上产生的力。
地震荷载的大小受到地震动地表加速度、建筑物的结构体系、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规范提供的地震区划、场地类别等信息,结合结构计算方法进行地震荷载的计算。
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还包括荷载组合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荷载组合是指将不同类型的荷载按照一定的权重和组合方式进行计算,目的是考虑建筑物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同时承受多种荷载的情况。
荷载组合的设计原则包括极限状态设计和服务状态设计。
极限状态设计要求建筑物的结构在极限荷载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服务状态设计要求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情况下满足使用功能和舒适性的要求。
第三章建筑结构荷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一荷载分类1、永久荷载: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2、可变荷载: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3、偶然荷载:爆炸力、撞击力例:工业厂房屋盖自重荷载:防水层(八层作法)标准值0.35kN/m2(沿屋面坡向)找平层(2cm厚水泥砂浆)标准值0.40kN/m2(沿屋面坡向)保温层(10cm沥青珍珠岩)标准值0.30 kN/m2(沿屋面坡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标准值1.40 kN/m2(沿屋面坡向)屋架自重(包括支撑)标准值0.45 kN/m2(沿水平面)例:工业厂房屋盖活荷载:使用荷载标准值0.70 kN/m2(沿水平面)雪荷载标准值0.45 kN/m2(沿水平面)例:常用材料自重(kN/m3):钢-78.5;钢筋混凝土-25;普通砖-18;焦渣空心砖-10;瓷砖-19.8;木材-4~9;水泥-16;水泥砂浆-20二荷载代表值1、永久荷载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2、活荷载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3、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代表值三 荷载效应组合1、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基本组合、偶然组合;设计表达式:R S ≤0γ其中:0γ-结构重要性系数;1.1、1.0、0.9S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 -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基本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ni Qikci Qi k Q Q Gk G S S S S 211ϕγγγ式中:Gγ-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Qi γ-第i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S Gk -按永久荷载G 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 -按可变荷载Q i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ci ϕ-可变荷载Q i 的组合值系数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ni Qikci Qi Gk G S S S 1ϕγγ注:1.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2.当对S Q1k 无法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可变荷载效应为S Q1k ,取最不利荷载组合效应;3.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于竖向荷载对一般的排架、框架结构,基本组合可采用简化规则:对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下列两式的不利值kQ Q Gk G S S S 11γγ+= ∑=+=ni QikQi Gk G S S S 19.0γγ对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不变 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2;对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时取0.9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1.4;对标准值大于4kN/m 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取1.3偶然组合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按有关规定进行。
建筑结构荷载计算建筑结构荷载计算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一环,是为了确定建筑物和结构所需要承受的负荷,并以此作为设计和施工的依据。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取决于负荷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结构荷载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常见的荷载类型和计算流程。
一、建筑结构荷载计算的基本原理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受力和平衡的学科,它主要涉及到力的平衡、受力分析和结构静力平衡方程的建立。
在荷载计算中,需要考虑到各种荷载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和结构静力平衡方程,计算出内力、剪力和弯矩等重要参数,以确定结构的受力性能。
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受力和平衡的学科,它主要涉及力的动态响应和结构的振动特性。
在荷载计算中,需要考虑到地震荷载、风荷载等动力荷载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频率,根据结构的动态特性和振动方程,计算出结构的振动参数,以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振动舒适度。
二、常见的荷载类型建筑结构所受的荷载可以分为静载和动载两种类型。
静载是指不随时间变化的荷载,包括自重荷载、活载、附加荷载和温度力等。
自重荷载是指建筑物本身的重量,可以通过结构的几何参数和物料的密度来计算。
活载是指人员活动、设备负荷和储存物体等外界作用于结构的荷载,可以通过规范和设计标准给出。
附加荷载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临时荷载,如吊装荷载、排水荷载等。
温度力是指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伸缩和热变形,可以通过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温度变化来计算。
动载是指随时间变化的荷载,包括地震荷载、风荷载和振动荷载等。
地震荷载是地震波引起的结构响应,需要根据地震参数和结构的地震反应谱来计算。
风荷载是大气风作用于结构的荷载,需要根据地理位置、建筑形式和风场参数等来计算。
振动荷载是指机械设备振动和交通车辆行驶引起的振动作用于结构的荷载,需要通过振动测量和结构动力分析来确定。
三、建筑结构荷载计算的流程1.确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特点,包括建筑形式、规模和地理位置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讲解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要是指导建筑结构设计时所考虑的荷载情况,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荷载是指施加在建筑结构上的各种外力和内力,如重力、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等。
荷载规范的目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准确的荷载数值和分布,以确保建筑结构在服役期内能承受各种荷载的作用,不发生破坏或失稳。
重力荷载是建筑结构最重要的荷载类型之一,主要是由建筑物本身的自重和各种屋面、楼板、梁柱、墙体等构件的负荷组成。
荷载规范针对不同种类的建筑结构和材料提供了详细的重力荷载计算方法,例如建筑物的单位面积负荷、屋面和楼板的单位面积负荷等。
根据荷载规范的要求,结构设计师可以计算出建筑结构的负荷分布,以确保各个构件的尺寸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风荷载是指风对建筑物表面施加的力量,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荷载规范对建筑物的风荷载进行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和规定,包括建筑物的风压系数、面积系数和高度系数等。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形状和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结构设计师可以计算出风荷载的大小和分布,以确定建筑结构的抗风能力。
雪荷载主要是指积雪对建筑物表面施加的压力,对于处于寒冷地区或高海拔地区的建筑结构来说尤其重要。
荷载规范提供了不同种类的建筑物在不同雪区的雪荷载计算方法,包括建筑物形状系数、地区系数和塑性指数等。
结构设计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雪量数据,计算出建筑物的雪荷载,以确保结构安全。
地震荷载是指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震动力量,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荷载规范根据建筑物所处地震烈度和设计地震水平提供了详细的地震荷载计算方法。
结构设计师可以根据地震烈度参数、设计地震水平和建筑物的类别等,计算出建筑物的地震荷载,并进行结构设计和抗震措施的选择。
除了上述荷载类型外,荷载规范还包括其他类型的荷载,如温度荷载、流体压力荷载、振动荷载等。
结构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结构计算和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荷载规范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各个荷载类型的作用和分布,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GB 50009-20123 荷载分类和荷载组合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3.1.1 建筑结构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 永久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 可变荷载,包括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温度作用等。
3 偶然荷载,包括爆炸力、撞击力等。
3.1.2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按下列规定对不同荷载采用不同的代表值:1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2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3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1.3 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年设计基准期。
3.1.4 荷载的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各章的规定采用。
3.1.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标准组合设计时,对可变荷载应按规定的荷载组合采用荷载的组合值或标准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的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3.1.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的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
可变荷载的频遇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
3.2 荷载组合3.2.1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组合进行设计。
3.2.2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计算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Sd——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Rd——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建筑结构的荷载分类一、时间分类1、永久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者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的荷载。
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基础沉降,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等。
恒载也称永久荷载,是施加在工程结构上不变的(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
如结构自重、外加永久性的承重、非承重结构构件和建筑装饰构件的重量、土压力等。
因为恒载在整个使用期内总是持续地施加在结构上,所以设计结构时,必须考虑它的长期效应。
结构自重,一般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容重的标准值(也称名义值)确定。
房屋是由基础、墙(柱)、梁、板这样一些较重的结构构件组成。
它们首先要承受自身重量,这就是恒载。
除此之外,地面、屋面、顶棚、墙面上的抹灰层和门窗都是荷载。
2、可变荷载,包括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温度作用等。
在设计基准期间内,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变化值和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荷载。
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
活荷载也称可变荷载,是施加在结构上的由人群、物料和交通工具引起的使用或占用荷载和自然产生的自然荷载。
如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民用建筑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屋面积灰荷载、车辆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裹冰荷载、波浪荷载等均是。
3、偶然荷载,例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地震因为是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被称为地震作用。
建筑结构类型随划分标准不同而不同:按材料可分为: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木结构等;按高度可分为:多层结构,高层结构,超高层结构等。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以及框架和剪力墙、筒体组合成的混合结构等。
荷载效应:由荷载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
荷载组合: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设计值的规定。
二、结构分类1.静态作用不使结构或结构件产生加速度或产生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例如住宅或办公楼的楼面荷载等2.动态作用使结构和结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例如吊车设备振动;高空坠落物冲击作用等。
1.屋顶花园:活荷载还是恒载?2
2.荷载(填充墙)折减问题3
3.恒荷载系数取值1.35和1.2怎么区分?5
4.荷载组合详解6
1.屋顶花园:活荷载还是恒载?
屋顶花园活荷载取3.0,但没有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请问土石等按照恒载还是活荷载来输入?我以前取200厚土按照恒载输入,虽然偏于安全,但感觉不太合理,不知道各位怎样处理的?
种植植物屋面的构造作法
在现代城市中,高楼耸立,绿色越来越少,为了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逐渐兴起了屋顶花园,因此种植植物的屋面需做特殊处理;现将种植植物屋面的构造作法介绍如下,仅供设计施工人员参考。
一)楼房屋面的种植构造,根据气候条件主屋面结构分述如下:
1)少雨地区,种植土厚度宜为30cm,可以视作保温层,所以屋面构造不必另加保温层,也不必附加排水层。
2)温暖多雨地区,种植土下设排水层,同时在防水层下应加设保温层。
寒冷多雨地区,种植土下设排水层,同时在防水层下应加设保温层。
坡度20%以上的斜坡屋面,可做成梯田式,利用排水层和覆土层找坡。
二)地下室顶板上的种植构造:这一类种植屋面和楼房屋面种植不同,覆土一般较厚,多在50cm以上。
如果栽种乔木,覆土应达1m以上。
由于覆土很厚,不管土中含水量大小均有保温的功能,所以不必另设保温层。
种植土和大地土体连接,雨水渗入土壤中,可均匀分散,故不必设排水层。
三)种植屋面的构造层次:
1)种植土层:一般采用野外可耕作的土壤为基土,再掺以松散物混合而成种植土。
2)隔离层:隔离层可采用无纺布、玻璃丝布,也可用塑料布,为了透水搭接不粘合。
3)蓄水层:蓄水层用5cm厚的泡沫塑料铺成,还有一种海绵状毡,作蓄水层也很好。
4)排水层:排水层是用2~3cm粒径的碎石或卵石,厚度为10~15cm。
5)保护层:一般选用铝箔面沥青油毡、聚氯乙烯卷材或中密度聚乙烯土工布。
6)防水层:防水层要二道设防。
如用合成高分子卷材和涂料,可选择上为1.5mm厚的P型宽幅聚氯乙烯卷材或厚1mm的高密度聚乙烯,下为2mm厚聚氨酯或硅橡胶涂膜;也可选择上为高密度聚乙烯卷材,下为硅橡胶或聚氨酯涂膜。
如用沥青基卷材,可采用迭层,均为聚酯胎的SBS、APP改性沥青卷材,厚度为5mm以上,满粘法粘结,覆面材料为金属箔。
7)砂浆找平层:水泥砂浆找平层直接抹在屋面板上,不必找坡。
8)保温层:保温层首先要轻,堆积密度不大于100kgm3。
宜选用18kgm3
的聚苯板、硬质发泡聚氨酯。
9)结构层:种植屋面的屋面板最好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要充分考虑屋顶覆土、植物
以及雨雪水荷载。
四)植物的选择:由于多年生木本植物根系对防水层穿透力很强,因此,应根据覆土厚
度来确定种植植物品种。
覆土厚100cm,可植小乔木;厚70cm可植灌木;若覆土
50cm厚,可以栽种低矮的小灌木,如蔷薇科、牡丹、金银藤、夹竹桃、小石榴树等;
若覆土30cm厚,宜选择冬枯夏荣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如草花、药材、蔬菜。
2.荷载(填充墙)折减问题
------------请问大家,结构计算中的梁上附加的荷载计算是否只计算填充墙的荷载呢?还是把窗门洞之类的的荷载折减去呢?但若后住户把窗洞或门洞塞了,在另一处开,荷载就不足了。
-----------我在做计算的时候,并不对门窗进行折减,这多少也为自己留下些安全度。
只有遇到构件计算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如梁高不够)才会考虑折减。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出了什么问题(如梁有裂缝了),就应当按扣除门窗进行计算。
至于门窗改动的问题,我倒认为可以这样,没有尊照设计的情况,出了问题并不在设计考虑的范筹之内。
就假设明明是住宅,却去了做了仓库使用,去了问题设计当然不负责。
这有个前提你在说明中已经了这一点。
可以做如下说明:各房间的使用活载为多少;任何墙体的改动均应事先征得结构工程师的同意。
by大地
--------外墙谁会填?隔墙按轻质加气砌块算,荷载不会太大,拆填都方便,计算时保守一点没关系。
by高级会员
----------那么请问,门窗洞要大到多少才考虑折减?
--------除了大尺寸的门窗,我一般都不扣除门窗洞,这是放在自已口袋里的一点保障。
by高级会员
--------住宅里的墙体我想就不折减了吧,对有些公建开的窗较大,柱距也较大时我才考虑折减,连这个也扣,似乎有点过分。
其实从定额的角度来看,只要梁板的配筋是适筋范围,对总体造价影响是不大的。
by高级会员
-------结构计算一般都要将计算结构人为放大,可以不扣除门窗洞口,反正都是要放大的。
by高级会员
3.恒荷载系数取值1.35和1.2怎么区分?
-------恒荷载系数取值1.35和1.2怎么区分?以恒荷荷载效应组合为主取1.35,以可变荷载效应组合为主取1.2,恒荷与可变比例多少时,才算恒荷荷载效应组合为主(怎么区分)?:
-------《荷载规范》3.2.5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 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1.3。
注: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按建筑结构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曾经见过一篇文章说,恒载是活载2倍以上时用1.35。
我找找去;by初级会员
---------<规范理解与应用>上说SQK/SGK>0.376时由可变荷载控制,其他情况由永久荷载控制;这只是经验数值,有局限性;by超级会员
---------一般高层住宅好象都是恒荷起控制作用by中级会员
---------一般的。
我在多层里分项系数1.2,1.4;高层里分项系数1.35,1.4。
by中级会员
---------具体点说,一般只有一种活载时,(当恒载取1.35时,活载前面要乘以0.7的组合系数)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1.2q+1.4p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1.35q+1.4px0.7,其中q------恒载,p--------活载
所以,并不一定是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我认为应是哪个大就取哪一个。
by中级会员
荷载组合详解
Wizard
荷载规范里的荷载组合中提到的荷载“基本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分别表示什么?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
Idarc
1)基本组合是属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它包括以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和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荷载效应设计值取两者的大者。
两者中的分项系数取值不同,这是新规范不同老规范的地方,它更加全面地考虑了不同荷载水平下构件地可靠度问题。
在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除了基本组合外,还针对于排架、框架等结构,又给出了简化组合。
2)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是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
标准组合在某种意义上与过去的短期效应组合相同,主要用来验算一般情况下构件的挠度、裂缝等使用极限状态问题。
在组合中,可变荷载采用标准值,即超越概率为5%的上分位值,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0。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由《荷载规范》给出。
频遇组合是新引进的组合模式,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等于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该系数小于组合值系数),其值是这样选取的:考虑了可变荷载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超越其值的次数或大小的时间与总的次数或时间相比在10%左右。
频遇组合目前的应用范围较为窄小,如吊车梁的设计等。
由于其中的频遇值系数许多还没有合理地统计出来,所以在其它方面的应用还有一段的时间。
准永久组合在某种意义上与过去的长期效应组合相同,其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
它考虑了可变荷载对结构作用的长期性。
在设计基准期内,可变荷载超越荷载准永久值的概率在50%左右。
准永久组合常用于考虑荷载长期效应对结构构件正常使用状态影响的分析中。
最为典型的是:对于裂缝控制等级为2级的构件,要求按照标准组合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应力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在按照准永久组合时,要求不出现拉应力。
还有就是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问题
新的荷载规范中恒载的分项系数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取?什么时候取1.35什么时候取1.2?
1.2恒+1.4活
1.35恒+0.7*1.4活
抗浮验算时取0.9
砌体抗浮取0.8
1.35G+0.7*1.4Q>1.2G+1.4Q
G/Q>2.8
所以当恒载与活载的比值大于2.8时,取1.35G+0.7*1.4Q
否则,取1.2G+1.4Q
对一般结构来说,1.楼板可取1.2G+1.4Q
2.屋面楼板可取1.35G+0.7*1.4Q
3.梁柱(有墙)可取1.35G+0.7*1.4Q
4.梁柱(无墙)可取1.2G+1.4Q
5.基础可取1.35G+0.7*1.4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