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实验报告要求(1)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2. 掌握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传感器电路设计方法;3. 学会使用单片机进行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4. 提高电路设计、调试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1. 数字温度传感器原理数字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传感器。
本实验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其具有以下特点:(1)高精度:±0.5℃(-10℃~+85℃);(2)高分辨率:9位分辨率(0.0625℃);(3)非易失性:存储温度数据;(4)单总线接口:简化电路设计。
2. 单片机原理本实验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具有以下特点:(1)高性能:12MHz主频;(2)低功耗:工作电压2.0~5.5V;(3)丰富的I/O口:32个;(4)内置定时器/计数器:2个;(5)内部RAM:128字节;(6)外部存储器扩展:支持最大64KB。
三、实验设备及器材1. 实验仪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STC89C52单片机、万用表、示波器、实验板等;2. 实验软件:Keil C51、Proteus仿真软件。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硬件电路设计(1)电路原理图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基于DS18B20和STC89C52单片机的数字温度传感器电路原理图。
电路包括DS18B20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显示模块(如LCD1602)等;(2)PCB板设计:根据电路原理图,设计PCB板布局图和布线图。
2. 软件设计(1)单片机程序编写:使用Keil C51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DS18B20的初始化、温度数据的读取、显示等;(2)Proteus仿真:使用Proteus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3. 硬件调试(1)电路焊接:根据PCB板设计,焊接电路板;(2)电路测试: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各部分电压、电流等参数,确保电路正常工作;(3)程序下载:使用串口下载线将单片机程序下载到STC89C52单片机中。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2.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万用表等。
3. 提高电路设计、调试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示波器2. 万用表3. 面包板4. 电源5.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6. 电路原理图三、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电路:1. 放大电路:利用三极管放大信号的原理,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
2. 滤波电路:利用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3. 振荡电路:利用正反馈原理,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四、实验步骤1. 搭建放大电路:(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面包板上搭建放大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3)调整电路参数,观察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2. 搭建滤波电路:(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面包板上搭建滤波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3)调整电路参数,观察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3. 搭建振荡电路:(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面包板上搭建振荡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3)调整电路参数,观察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放大电路:(1)输入信号为正弦波,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正弦波。
(2)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以实现不同倍数的放大。
(3)放大电路具有非线性失真现象,需要通过合适的电路设计来减小。
2. 滤波电路:(1)输入信号为含有多种频率成分的复合信号,输出信号为经过滤波后的信号。
(2)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以实现不同频率的滤波效果。
(3)滤波电路对信号有一定的延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
3. 振荡电路:(1)输出信号为稳定的正弦波。
(2)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以实现不同频率的振荡。
(3)振荡电路对电路参数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保证电路元件的精度。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熟悉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电路设计、调试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子电路实习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电路的搭建、调试和测试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实验板:包括电源模块、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2. 电源:直流稳压电源;3. 测量仪器:万用表、示波器;4. 其他:导线、焊接工具、螺丝刀等。
三、实验内容1.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元件的识别与检测;2.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调试,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RC低通滤波器、晶体管放大电路等;3. 集成电路的应用,如555定时器、运算放大器等;4. 电路的测试与分析,包括静态工作点测试、动态响应测试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熟悉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2)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3)准备好实验记录表格。
2. 实验操作(1)基本元件的识别与检测1)根据元件的外观、颜色、封装等特征进行识别;2)使用万用表测量元件的阻值、电容值、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三极管放大倍数等参数。
(2)基本电路的搭建与调试1)根据电路图,将元件焊接在实验板上;2)连接电源,进行电路的调试;3)测试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3)集成电路的应用1)根据电路图,搭建集成电路的应用电路;2)连接电源,进行电路的调试;3)测试集成电路的输出波形、幅度等参数。
(4)电路的测试与分析1)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动态响应,如频率响应、瞬态响应等;3)分析测试结果,判断电路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 实验记录与总结(1)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元件参数、电路参数、测试结果等;(2)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元件的识别与检测结果符合预期;2.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成功,电路性能符合要求;3. 集成电路的应用电路搭建成功,电路性能符合要求;4. 电路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电路性能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U
I
U
I
锗二极管
I
硅二极管
稳压管
0.4
0.20.60.81
-5
-10
图1-1 线性电阻的图1-2白炽灯泡的图1-3 二极管、稳压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伏安特性曲线伏安特性曲线
图1-4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特性曲线图1-5实际电压源的输出特性
图1-6 伏-安特性实验线路
实验电路图
直
流
稳
压
电
源
mA
V
200Ω
+
-
实验步骤
1、测量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按图1-6接线,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从小到大),分别测出电阻R的电流和电压。
2、测量白炽灯泡的伏-安特性。
将电阻去掉,接入白炽灯泡,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注意:白炽灯泡的最大电压值),分别测出白炽灯泡的电流和电压。
3、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将白炽灯泡去掉,接入二极管(注意二极管的导通方向),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注意:锗二极管导通电压0.4V,硅二极管导通电压0.7V),分别测出二极管的电流和电压。
4、测量稳压管的伏-安特性。
将二极管去掉,接入稳压管(注意稳压管的方向),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注意:稳压管最大稳压电压),分别测出稳压管的电流和电压。
(选做)
二、数据分析处理(参照实验教材“实验报告”要求分析处理)
误差分析:误差主要是万用表的内阻
三.思考题(参照实验教材“思考题”要求回答问题)。
实验一 元件特性的示波测量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示波器测量正弦信号的相位差。
2、学习用示波器测量电压、电流、磁链、电荷等电路的基本变量3、掌握元件特性的示波测量法,加深对元件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任务1、 用直接测量法和李萨如图形法测量RC 移相器的相移ϕ∆即uC u sϕϕ-实验原理图如图5-6示。
2、 图5-3接线,测量下列电阻元件的电流、电压波形及相应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源频率在100Hz~1000Hz 内): (1)线性电阻元件(阻值自选)(2)给定非线性电阻元件(测量电压范围由指导教师给定)电路如图5-7 3、按图5-4接线,测量电容元件的库伏特性曲线。
4、测量线性电感线圈的韦安特性曲线,电路如图5-55、测量非线性电感线圈的韦安特性曲线,电源通过电源变压器供给,电路如图5-8所示。
图 5-7 图 5-8这里,电源变压器的副边没有保护接地,示波器的公共点可以选图示接地点,以减少误差。
三、思考题1、元件的特性曲线在示波器荧光屏上是如何形成的,试以线性电阻为例加以说明。
答:利用示波器的X-Y方式,此时锯齿波信号被切断,X轴输入电阻的电流信号,经放大后加至水平偏转板。
Y轴输入电阻两端的电压信号经放大后加至垂直偏转板,荧屏上呈现的是u x,u Y的合成的图形。
即电流电压的伏安特性曲线。
3、为什么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电流要加取样电阻r,说明对r的阻值有何要求?答:因为示波器不识别电流信号,只识别电压信号。
所以要把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而电阻上的电流、电压信号是同相的,只相差r倍。
r的阻值尽可能小,减少对电路的影响。
一般取1-9Ω。
四、实验结果1.电阻元件输入输出波形及伏安特性2.二极管元件输入输出波形及伏安特性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的验证 和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内容和使用范围的理解。
2、学习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3、学习自拟实验方案,合理设计电路和正确选用元件、设备、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普遍适用的基本定律。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
1.掌握二极管的原理及特性。
2.熟悉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了解两级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实验原理:
两级放大电路由输入级和输出级组成,输入级负责将输入信号放大,并将信号传递给输出级,输出级进一步放大信号并输出到负载上。
其中,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可以将信号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是输入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极管具有放大和开关控制功能,是输出级的核心器件。
实验步骤:
1.将电路按照图纸连接好,注意接线不要出错。
2.调试电路,通过万用表检测电路中的电压值,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3.进行实验,将信号输入,观察输出波形,调整电路使输出波形达到最佳状态。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搭建了两级放大电路,实现了输入信号的放大和输出。
通过调节电路,我们可以获得清晰稳定的输入和输出波形。
同时,我们还学习到了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原理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应用。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两级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原理,掌握了二极管和三极管的使用方法和特性,对于今后学习和应用电路有很大帮助。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锻炼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探究能力,增强了对电路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为以后学习和实践积累了经验。
---------------------------------------------------------------范文最新推荐------------------------------------------------------电路实验报告要求同学您好:电路实验课已经结束,请按题目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要仔细检查一遍,以免退回,具体要求如下:一、 绘制电路图要工整、选取合适比例,元件参数标注要准确、完整。
二、 计算题要有计算步骤、解题过程,要代具体数据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得数。
三、 实验中测试得到的数据要用黑笔誊写在实验报告表格上,铅笔字迹清楚也可以,如纸面太脏要换新实验报告纸,在319房间买,钱交给姜老师。
四、 绘制的曲线图要和实验数据吻合,坐标系要标明单位,各种特性曲线等要经过实验教师检查,有验收印章,曲线图必须经剪裁大小合适,粘附在实验报告相应位置上。
1 / 9五、 思考题要有自己理解实验原理后较为详尽的语言表述,如串联谐振的判定等,可以发挥,有的要画图说明,不能过于简单,不能照抄。
六、 实验报告页眉上项目如学号、实验台号、实验室房间号、实验日期等不要漏填。
七、 要有个人小结,叙述通过实验有哪些提高,有哪些教训,之所以作得好和作得差,要分析一下原因。
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八、 5月17日下午3时以前班长(学委)交到综合楼323房间。
电路实验室 XX年5月10日写实验报告是对所做实验的再理解再创造的工作,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和衡量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是今后撰写科学论文的初始演练。
(一)一般要求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报告纸。
填全各栏目,并标明学号或组号,“日期”一栏填做实验日期,写报告日期可标于文末。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1)电路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电路的分析和实验验证,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直流电路分析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器件:1. 直流稳压电源2. 万用表3. 电阻箱4. 电流表5. 线圈三、实验步骤和结果:1. 串联电路实验(1)将两个不同电阻的电阻器串联,经过万用表检测,记录电阻器的阻值为R1=200 ohm,R2=400 ohm。
(2)通过Ohm定律计算,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值为:R = R1 + R2 = 600 ohm(3)利用直流稳压电源,控制电流大小,以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进行记录。
(4)根据欧姆定律,I = U/R,其中U为电源输出电压,R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所以电流大小为I=5V/600 ohm=0.0083A。
2. 并联电路实验(1)将两个不同电阻的电阻器并联,经过万用表检测,记录电阻器的阻值为R1=100 ohm,R2=300 ohm。
(2)通过合并电流的公式1/R总 = 1/R1 + 1/R2,计算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值为:1/R总 = 1/100 + 1/300 = 0.01, R总 = 100 ohm(3)利用直流稳压电源,控制电压大小,以电流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进行记录。
(4)根据欧姆定律,I = U/R,其中U为电源输出电压,R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所以电流大小为I=5V/100 ohm=0.05A。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的进行,我们得到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阻值、电流等重要基本参数,并进一步掌握了相关原理和方法,是我们深入学习电路分析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对提高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1篇一、实验背景电路分析是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课程,通过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提高电路实验技能。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包括电路等效变换、电路分析方法、电路特性分析等;2.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3. 提高电路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路基本元件的测试与识别;2.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3.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4. 电路特性分析;5. 电路实验技能训练。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熟悉实验原理、步骤,准备好实验器材;2. 测试电路基本元件:使用万用表测试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3.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根据电路图,运用等效变换和简化方法,将复杂电路转换为简单电路;4.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根据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电路特性等;5. 电路特性分析:通过实验,观察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分析电路特性;6.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基本元件测试:通过测试,掌握了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为后续电路分析奠定了基础;2.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成功地将复杂电路转换为简单电路,提高了电路分析的效率;3.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运用电路分析方法,分析了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电路特性等,加深了对电路理论的理解;4. 电路特性分析:通过实验,观察了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分析了电路特性,为电路设计提供了参考;5. 电路实验技能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电路实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实验总结1. 本次实验加深了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提高了电路实验技能;2. 通过实验,学会了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3.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4. 发现了自身在电路分析方面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2.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方法;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研究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阻分压电路、电容滤波电路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串联电路实验(1)搭建串联电路实验电路,包括电源、电阻、开关等元件。
(2)用万用表测量各电阻的阻值,记录数据。
(3)闭合开关,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总电压,记录数据。
(4)计算电流和电压的比值,验证欧姆定律。
2. 并联电路实验(1)搭建并联电路实验电路,包括电源、电阻、开关等元件。
(2)用万用表测量各电阻的阻值,记录数据。
(3)闭合开关,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总电压,记录数据。
(4)计算电流的分配比例,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规律。
3. 电阻分压电路实验(1)搭建电阻分压电路实验电路,包括电源、电阻、开关等元件。
(2)用万用表测量各电阻的阻值,记录数据。
(3)闭合开关,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各电阻上的电压,记录数据。
(4)计算电压的分配比例,验证电阻分压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
4. 电容滤波电路实验(1)搭建电容滤波电路实验电路,包括电源、电阻、电容、开关等元件。
(2)用万用表测量电容的电容值,记录数据。
(3)闭合开关,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容两端的电压,记录数据。
(4)分析电容滤波电路的滤波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串联电路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电流与电压的比值符合欧姆定律,验证了串联电路的基本原理。
2. 并联电路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电流的分配比例符合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规律,验证了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
3. 电阻分压电路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电压的分配比例符合电阻分压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验证了电阻分压电路的基本原理。
4. 电容滤波电路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电容滤波电路对高频信号的滤波效果较好,验证了电容滤波电路的基本原理。
电路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熟练操作电路测量设备,对不同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尺寸参数
进行实验测量,分析和测量结果,得出有关结论。
2 实验原理与准备
所使用仪器包括电动计算机功率表、电抗表、钳形表和万用表等,用来测量电压、
低阻抗电路、反激、增益、直流功率等参数和性能参数。
3 实验过程
(1)直流电源结构
图1 直流电源结构
图1为直流电源的标准结构(其中电抗表未插入),其中欠压容性电容连接了电源
的正负极,由此形成一个有源元件的电路,以便通过实验时采集线路的电阻、电流和电压。
(2)试验
(2.1)设置直流电源
首先,插入电抗表,此时将元件的调节方向调节为中性,接着调节直流电压,电流,将其调节至额定电压,电流值以稳定运行,同时建立一个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尺寸参
数的标准电路。
(2.2)测量尺寸参数
使用万用表与电功率表分别对电路上每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测量,通过对比电
路图上设计的电压和电流,来量化每个元件的电流和电压,并结合依靠其组成的参数,得
出每个元件的电阻、纹波等尺寸参数。
4 实验结果
实验中测量:电路上元件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如图2所示。
图2 元件参数测量结果
实验中仔细测量,总结电路测量结果如下:
电路负载电流:2A
电路阻抗:40Ω
电路纹波:1.5%
5 结论
通过实验可熟练掌握并使用电路测量仪器,知晓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尺寸参数,了解电路结构和参数,可以有效更好的掌握电路的运行特性。
第1篇一、概述电路实验报告是学生在进行电路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分析和讨论的书面总结。
本规格要求旨在规范电路实验报告的格式、内容和写作要求,确保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报告格式1. 封面:-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 实验者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实验日期2. 目录:- 列出报告中的章节标题及页码。
3. 正文:- 按以下章节顺序撰写实验报告。
三、内容要求1. 实验目的与要求:- 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列出实验的具体要求,包括实验原理、预期结果等。
2. 实验原理:- 简要介绍实验所涉及的电路理论、基本概念和原理。
- 解释实验中使用的公式和定律。
3. 实验器材与设备:- 列出实验中所使用的器材和设备名称、型号及数量。
- 描述器材和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 实验步骤:- 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包括连接电路、操作仪器、数据采集等。
- 按顺序描述实验过程,确保步骤清晰、准确。
5. 实验数据与结果:- 将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整理成表格,表格应包括数据名称、单位、测量值等。
-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数据变化的原因。
6. 分析与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一致性或差异。
-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提出改进措施。
7. 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结果,验证实验目的。
- 提出实验结论,包括对实验原理的验证、对实验方法的评价等。
8. 个人小结:-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包括对电路理论的理解、实验技能的提升等。
- 分析实验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9. 参考文献:- 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书籍、论文等资料。
四、写作要求1. 语言规范:- 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 注意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2. 逻辑清晰:- 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 确保各章节内容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3. 图表规范:- 电路图、数据表格、曲线图等图表清晰、美观。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路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技能;2.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3. 加深对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电路分析能力;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原理电路实验是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电路分析能力。
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试;2.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测量;3. 电路参数的测量与计算;4. 电路故障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台:提供电源、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设备;2. 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3. 连接线:各种规格的导线。
四、实验步骤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试(1)观察电路元件的外观,识别其类型(电阻、电容、电感等);(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元件的阻值、电容值、电感值等参数;(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路元件的特性。
2.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测量(1)根据实验要求,搭建相应的电路;(2)连接好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3)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参数;(4)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
3. 电路参数的测量与计算(1)根据电路图,计算电路的参数;(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实际参数;(3)对比计算值与实测值,分析误差原因。
4. 电路故障分析(1)观察电路工作状态,发现异常现象;(2)分析电路故障原因,查找故障点;(3)修复电路故障,恢复电路正常工作。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试(1)电阻:R1 = 100Ω,R2 = 220Ω;(2)电容:C1 = 100μF,C2 = 220μF;(3)电感:L1 = 10mH,L2 = 100mH。
2.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测量(1)电路1:电压U1 = 5V,电流I1 = 10mA;(2)电路2:电压U2 = 12V,电流I2 = 20mA。
3. 电路参数的测量与计算(1)电路1:计算值R1 = 100Ω,实测值R1 = 100Ω,误差0.00%;(2)电路2:计算值R2 = 220Ω,实测值R2 = 220Ω,误差0.00%。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电路基本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的特性和应用。
2. 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进行电路测量。
3. 掌握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4. 提高电路设计与调试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电路原理:1. 电阻电路: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2. 电容电路:电容的充放电原理、电容的串联和并联。
3. 电感电路:电感的自感现象、电感的串联和并联。
4. 交流电路: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的相位关系、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电阻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欧姆定律,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2) 实验步骤:1. 搭建电阻电路,包括电阻、电源、开关等元件。
2.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阻值。
3. 根据测量结果,验证欧姆定律。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2. 电容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电容的充放电原理,掌握电容的串联和并联。
(2) 实验步骤:1. 搭建电容电路,包括电容、电源、开关等元件。
2.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3. 比较电容串联和并联时的充放电特性。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掌握了电容的充放电原理和串联、并联特性。
3. 电感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电感的自感现象,掌握电感的串联和并联。
(2) 实验步骤:1. 搭建电感电路,包括电感、电源、开关等元件。
2.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感的自感现象。
3. 比较电感串联和并联时的自感现象。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掌握了电感的自感现象和串联、并联特性。
4. 交流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掌握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
(2) 实验步骤:1. 搭建交流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电源等元件。
2. 使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的波形和相位关系。
3. 计算交流电路的功率。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掌握了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和功率计算。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熟悉数字电路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基本操作。
3.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对数字电路设计和调试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器材1. 数字电路实验箱一台2. 74LS00若干3. 74LS74若干4. 74LS138若干5. 74LS20若干6. 74LS32若干7. 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器件若干8. 万用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三、实验内容1. 基本门电路实验(1)验证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门的功能。
(2)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全加器、译码器等。
2. 触发器实验(1)验证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基本触发器的功能。
(2)设计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分频器等。
3.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一个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4位二进制加法器。
(2)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4.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一个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如3位二进制计数器。
(2)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5.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1)利用Multisim等仿真软件,设计并仿真上述实验电路。
(2)对比实际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分析误差原因。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熟悉实验内容和要求。
(2)了解实验器材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3)准备好实验报告所需的表格和图纸。
2. 基本门电路实验(1)搭建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电路。
(2)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功能。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 触发器实验(1)搭建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基本触发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触发器的输出波形,验证电路的功能。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4.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1)设计4位二进制加法器电路。
(2)搭建电路,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电路实验报告要求
同学您好:
电路实验课已经结束,请按题目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要仔细检查一遍,以免退回,具体要求如下:
一、绘制电路图要工整、选取合适比例,元件参数标注要准确、完整。
二、计算题要有计算步骤、解题过程,要代具体数据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得数。
三、实验中测试得到的数据要用黑笔誊写在实验报告表格上,铅笔字迹清楚也可以,如纸面太脏要换新实验报告纸,在319房间买,钱交给姜老师。
四、绘制的曲线图要和实验数据吻合,坐标系要标明单位,各种特性曲线等要经过实验教师检查,有验收印章,曲线图必须经剪裁大小合适,粘附在实验报告相应位置上。
五、思考题要有自己理解实验原理后较为详尽的语言表述,如串联谐振的判定等,可以发挥,有的要画图说明,不能过于简单,不能照抄。
六、实验报告页眉上项目如学号、实验台号、实验室房间号、实验日期等不要漏填。
七、要有个人小结,叙述通过实验有哪些提高,有哪些教训,之所以作得好和作得差,要分析一下原因。
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八、 5月17日下午3时以前班长(学委)交到综合楼323房间。
电路实验室 XX年5月10日。